可能因为相似和不相似的吧。
——————————后面是我的故事你可以选择不看。
我有两个父亲,生我的那个,我恨了近乎一生直到他被火化后的数个月后我不停的做噩梦,总是回到小时候梦魇的房间某一个在噩梦里痛哭却醒不过来时候,我在梦里对他大喊“你走吧,你已经死了”…记得我上大学时突然在书架看到了他4、5本日记,日记从他20岁出头刚上班写到我出生后,他越来越糟糕的婚姻和幼稚的年轻夫妇强势又控制欲变态的母亲、漂亮但情绪化的妻子过早生了孩子,还有众多姐姐和姐夫每一年我家都像电影《过年》一样年年月月的上演并不断升级家庭闹剧。
他的日记,在我一岁左右再也不更新,他逐渐走向了另一条人生之路…那时,看到那本日记,我意识到父母也曾是青年,不成熟,幼稚,痛苦…我终于和那个带给我无数痛苦的家庭,获得了怪异的和解,我对他们的恨、对童年的伤,变成了“嗯,我知道了”我的第一个父亲,敏感、才华横溢、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抑郁、内在脆弱,读很多书想很多事。
在那个时代和他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想爱人,但用错方法破败的人格,逐渐让自己的人生走向失控我还有另一个父亲,是我的继父他和我妈结婚的那年,我在念大学我找了个理由没有回去那时候亲生父母已经离婚7、8年了我怕我出现在婚礼上会对父亲那边伤害过大他们婚礼那天我买了结婚礼物让闺蜜送过去我一个人在大学的湖边走了好久好久我记得当时有个朋友陪着我,但我忘记是谁了因为我什么都说不出来我并不难过,有一点点欣慰,又有遗憾和寂寞我的继父扮演了在我那个受损自体世界里最真实的父亲在我大学毕业第一次谈恋爱的时候,他偶然见到了当时的渣男男友,他知道那个人不对我记得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提了提,并没有说太多在我失恋时,听我像个疯子哭泣然后对我说,太难过了就回家待两天吧他会帮我看见我后来嫁的那个人的优点他说,他有成熟一面我怀孕八个月时,亲生父亲去世,我继父帮我安排了葬礼的一切葬礼后我状态很差但不自知,突然早产他连夜和我妈赶来我的城市我痛得迷迷糊糊,感觉谁一直在搓我的手,又温暖又粗糙我尽力睁开眼睛看到我的继父,我就开始哭好多委屈,好多痛苦。
…我从小善于储存痛苦的记忆,用痛苦为养料喂养灵魂作为能量驱动人生。
直到30多岁后我才拥有把幸福记忆从深海里捞出来的觉知,汲取健康的力量疫情封城的这些天,我终于联系上了凌晨走的车,女儿则要留在姥姥姥爷身边那天晚上,我很累很焦虑我看见继父没有像往常出门溜达,一直在房间里喝水看电脑,他什么都没说但我知道,他要送我,他不放心我一个人跟陌生人深夜赶车送一个他已经快40岁的继女我经常跟别人说,生养,养为大即便成人后,我清晰知道我内在受损的幼年仍然拒绝长大我的继父真正养育了我的灵魂,让那个受损的幼年的自己,开始长大我做实习咨询师,跟很多人交谈但我很少跟继父谈起我对他的感情我妈一直耿耿于怀,我不改口叫他爸但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他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女儿他还是我女儿的姥爷。
第一个父亲,教我敏感多思,对人的复杂和孤独共情第二个父亲,让我拥有力量,逐渐强大并fully formed。
每一集都是笑中带着泪看完的,中期有点无力,但不影响我一天就看完全部11集。
在内娱偶像剧还在强调男女主双洁,乐于制造无数工业糖精的时候,韩剧和台剧已经默默地把主角从霸总和纯情小妹换成了单亲爸爸和野心勃勃女主,像春夜里丁海寅的角色,还有oh my baby里张娜拉演一个40岁事业有成,但是根本找不到适合走入婚姻的人,由于她从小就想当妈妈,在面对身体状况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决定找人捐x,但这件事在韩国并不合法…… 特别喜欢剧中借主角和身边人的口带出社会议题的探讨。
看到这部剧很多给一星的人都提到女性觉醒,可是我必须要强调女性的觉醒和平权并不是去鄙视想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的女人,并不是当女强人才叫独立,而是女性有选择的自由。
我特别喜欢Billie姐演的妈妈,她阳光自信开朗,虽然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包,但她一直在做她自己。
这样的人,尤其是女人,生活在东亚社会会是个异类,她享受过幸福的婚姻,所以当她老公走了之后她毫不害怕和犹豫再次走入婚姻。
但现实中像她一样丧偶的女性想要再找,遇到的对象大概就是有妇之夫、怕她惦记他们家财产的势利鬼、或者是想要给自己找看护的病人。
同样是60岁失婚没有市场的老女人,小金说“我跟你不一样,我离婚逃离打人骗钱的前夫,我不想再走入婚姻,我只想谈恋爱。
” 这部剧里的很多台词都很有意思,看似喜剧让你笑个不停,但其实你仔细想就知道,人生多么悲凉,越往后走越难做自己。
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但玫玫做到了。
她是蓉蓉小敏的妈妈之前,她是她自己,她是陈光辉的老婆之前,她是她自己。
她在婚姻中,在家庭里一直没有失去过她自己,她维持了跟高中朋友的友谊,她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她自己。
所以我爱她,因为她永远爱自己,闪着光。
很多亚洲父母辛苦一辈子,到老了还想不明白,把自己整的哭哈哈,但我们玫玫就不一样了。
她说“我唯一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不要拖累她们。
” 我想父母不明白,他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be selfish,take care of yourself,这样我才不会在本来就稀巴烂的人生里焦虑“万一他们怎么样了我怎么办”,这样我才不会在哪天你走了清理房子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有搞懂你。
那个看似完美的“陈光辉”,因为他经历过父亲出轨,母亲轻生,所以他立誓绝对不会出轨,他是众人眼中的好老公24孝好爸爸,他为家庭鞠躬尽瘁,以至于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
但他还来不及带玫玫去环游世界就走了,编剧借小敏之口问出那个问题“或许爸不是最适合妈的那个人呢?
”。
陈光辉之所以光辉又完美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从小立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已经不在了,所以他在回忆里是那么完美。
but the truth is, you never know. 玫玫千挑万选了一个耐心等她三小时的追求者,也会在日复一日的婚姻生活中消磨成“你怎么做什么事都这么慢”,但她跟“萝卜”roadtrip,在海边看夕阳,开心得不得了。
我非常感恩编剧没有在最后为了卖弄温情让玫玫“觉醒”自己有多爱陈光辉,反而是让大家发现了爸爸的日记,让玫玫说“我怎么知道他不喜欢吃豆沙包,他应该要告诉我的啊”。
她多勇敢,不仅勇敢于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在于她的行动力。
说再找就再找,说结婚就结婚,说卖房子就是卖房子,life goes on。
她们家之前一直靠着爸爸苦苦维持着一种奇怪的平衡,但有一天爸爸不在了,母女三人必须面对彼此,很多问题接踵而至。
蓉蓉这个狮子女选择了跟妈妈正面刚 😂 一直吵,却忘了自己跟妈妈有多像。
小敏则是选择逃避(这点很双鱼 哈哈哈哈),明知道小查是渣男,但还是一直付出,因为相信他会改,也因为这两个人之间是亲情式爱情。
虽然小查吃软饭,哪儿哪儿看都不靠谱,但我其实很理解为什么小敏会对这段感情那么死心塌地。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无论男女),在感情中不仅仅只有出轨一件错事,我觉得小查在维系两人的感情中其实是付出了很多的(没有为出轨和吃软饭洗白的意思),但他会在她最需要最脆弱的时候出现,抱着她哭,他会在她大姨妈来的时候帮她按摩,满足她在床上的一切需求,买她喜欢的t-shirt。
至少他不是真的一无是处,他对她有真感情,只是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他太没有安全感,甚至我觉得很多时候他就是在自毁。
他故意出轨去试探小敏的底线,因为他也不相信怎么可能有人还会爱他。
而这种男的反而是越爱你越会欺负你,我很惊讶他是双子座不是巨蟹座。
因为人物对应小敏的名字来自赵敏,而他游戏id也叫自己张无忌,他更应该是巨蟹座才对,喜欢搞暧昧又恋母,还扣。
蓉蓉这个角色,说真的并不出彩。
她活的比妈妈更像妈妈,因为她爸爸临走前说“你是长女,你要照顾妈妈和妹妹。
”所以她活成了雌雄同体的瓜牛🌚。
反而在这个角色身上没有看到太多她自己的struggle,更多的是为了妈妈,为了妹妹发疯。
一直觉得这个角色其实可以更深挖,她的事业,她最后到底有没有辞职,不过还是很开心她最后终于不再害怕恋爱了,也算是有成长,也终于遇到了便利商店打工的吴慷仁!!!!
故事的结尾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除了小查他居然上班了,我流下了老母亲欣慰的泪水),爸爸走了,其他人蓉蓉还在写书,小敏还是平凡的打工人,妈妈虽然结了婚但日子还是过的风风火火。
人生还是很难,但我们要一直走下去,我们不怕了,因为家一直在。
有时候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要自己亲身经历过才懂。
最后的最后感谢这个故事,妈,别闹了!
感谢演员,尤其是吴慷仁和林柏宏贡献他们的肉体(bushi)。
还有谴责一下寇世勋,基本上有他的戏我都会哭得很惨,最后跳舞那里,还有柯仙分手那里,眼泪不停流。
❤️
笑中带泪的喜剧,台剧对于亲情的演绎还是那么细腻温暖。
看似是三个女人的一台戏,已故的爸爸却是其中的一条主线,父亲的离世,三个女人的角色就有了转变,一生被宠爱的妈妈急着找寻下一个男人依靠,长女被迫坚强承担起庇护家庭的重任,小妹失去了爸爸的保护开始沉溺于渣男的“爱”难以自拔…看起来是母亲恨嫁子女婚恋的婆婆妈妈,其实核心的是我们怎么面对衰老、死亡和分离的课题。
【关于分离】夫妻分离、父母和子女的分离、爱人的分离…最终母女三人卖掉了父亲留下来的房子,两个女儿搬出去各自居住才完成了这个核心家庭的分离课题…【关于衰老和死亡】通过水昆少女队的友谊来讲述,年轻时的纠缠恩怨最终一笑而过,年华老去,她们更想去冒更多的险,每一天都是赚来的,精彩地活过,离开时也是心满意足的。
【关于爱】王玫玫60多岁了依然飞蛾扑火一样向往爱情和婚姻,小女儿面对渣男分分合合,大女儿清心寡欲…最羡慕的应该是玫姐吧,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爱,爱到老,爱到死…
虽然像这些年不少台湾的剧作一样,本剧想要探讨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关系与女性身份,但是直接切入剧中的情节可能会有点失望。
不知怎么,我能明白作者/导演想呈现的是什么,但没有被直接唤起对剧中人物的感同身受;对问题的探讨也完全谈不上深入。
但这部剧独到之处在于作者如何呈现自己,我们能透过蓉蓉看到一个女性如何书写自己,如何经历女性书写的困境,现实和剧作相互交错。
最具匠心的还是与学长艳遇的片段。
有一幕是蓉蓉先收到了出版社的催稿短信,消息中直接问“琼瑶与岛国动作片的结合体什么时候写来”,紧跟着就是学长的消息。
那一瞬间就理解了这段情节是什么样的存在——一些和作者的心领神会:)吴慷仁在这两种类型片中得心应手地模式化表演、丝滑转换,在这个前提下不再尴尬,而是充满了喜剧效果。
再加上贾静雯所扮演的写作者时而沉浸、时而出戏,丰富了这段表演。
而且我们能借此理解当代女性的秘而不宣的情感幻想——一个像吴慷仁的具有性张力的霸道总裁,原作者简直是一边吐槽自己一边书写欲望,最后谐谑地从琼瑶和岛国爱情片转向了悬疑惊悚变态爱人。
剧作、剧中的写作者、现实的多重空间让这部稍显浅薄的剧多了反复体味的空间。
最了不起的是五颜六色、乱七八糟的服化道。
也要感谢吴慷仁的美好肉体。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且与本人无关。
如果你看的不爽,请直接走远 我不敢说它是今年最佳台剧,但已是我心中最佳。
拜王玫玫这位妈所赐,这个家无比欢脱闹腾。
尽管两个女儿古井无波/饮酒度日,但王玫玫撑起了全家的抓马戏份。
丈夫去世近5年,60几岁的她坚持要恋爱,相亲,结婚。
更有经典语录:女人的婚姻就是事业,离婚就当资遣,老公挂了就当公司倒闭,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中年就业。
以至于差点做小三,被人骗,搞得家里鸡飞狗跳,不亦乐乎。
我太佩服她的活力了,还约约会对象去爬山(我的身体素质很可能死在山脚下)。
人生在世,折腾三万天,王玫玫可以说是这句话的忠实践行者。
她注册相亲网站,面见中老年网友,最后让两个老头为自己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把自己折腾到骨裂。
看到这儿,我只有一个字,牛🐮哇!
即便这样她也没停下,开始了和异国网友视频聊天的里程,恨不得把自己嫁出去。
她身上有数不清的缺点和特性,臭美,贪玩,脾气差,顶嘴,黑暗料理,爱买买买…因为大女儿限制她购物冻结银行卡,向自己的女儿丟菜刀。
全天下,你再想找出第二个这样的妈都很难!
比较起来,两个女儿和她几乎没啥相似之处。
大女儿如蓉兼顾着国文老师和小说家两份工作。
年逾四十尚未结婚,每天被王玫玫追着屁股唠叨她也不在意。
结不结婚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放肆喝啤酒吃炸鸡的自由生活有什么不好?
而且她也很难啊,在学校是学生眼里严肃刻板的老师,被编辑要求成为结合琼瑶剧和A片的情欲大师。
在家还要被王玫玫每天一出戏地折腾,真是靠北啦!
和老妈妹妹打赌一个月谁先结婚,不出意料三个人都泡汤。
哪来的好对象,小说是小说,现实是现实。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没几个人能像王玫玫那么幸运找到爸那样的人。
小女儿陈若敏的生活就更烂了,虽然她的人生信条是“我就烂”!
在炸鸡店工作,执着于一段烂感情,爱着一个烂人,分分合合,养着软饭男小查。
她觉得自己没姐姐那么厉害,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有小查在身边,至少让她有一个人可以照顾,让她觉得自己有用。
我理解小敏的心情,她在以这种方式和她的平凡妥协,可是小查那个渣滓不值得!
什么无业游民会赖在女友家当蛀虫,刷女友的卡,还好意思劈腿,成天打游戏,被当场抓包还能死皮赖脸掩盖过去,继续东边搞完西边搞。
更悲惨的是,就连这样小敏也都接受这个烂人,加班养他,没把他赶出去。
如蓉说得对他就是条阿米巴虫,没有脑子只想偷吃。
绿茶还好意思找来,当面喊小敏姐姐,要一起分享,是在恶心谁哦。
虽然林柏宏演得不至于恨他,但这样的烂人见一个揍一个好吗。
小敏很喜欢他才一再忍让,可本性难移,拖着每一天都是浪费。
如蓉的部分就更可怕了,我一度很担心,因为她重遇的学长好像是个BT。
从踏入他家的第一刻起,我就意识到他不对劲!
就算自恋狂魔,家里也不会摆这么多自画像吧!
还果体的!
哪怕是吴慷仁本人,我也感到害怕…每次出现都画风突变,整个人甚至没有隔壁华灯初上男妈妈正常!
我看着如蓉坠入爱河,静观其变,心里怕得要死。
无数次对暴雨中的学长,家门口的学长,饭桌前的学长默念:你不要过来啊哪怕他胸肌砰砰色诱,我也不为所动,就是这么坚定!
但如蓉抵不住,我也没办法…
事到如今,按王玫玫的说法,两个女儿有今天都是她们爸爸陈光辉惯的。
她说这话时,完全没想到自己也是被那人宠坏。
陈家像是有三个女儿一样,陈光辉把所有的耐心与温柔都给了他的最爱。
以至于王玫玫相亲了那么多男人,没一个比得上她故去的丈夫。
那个人包容她所有的缺点,眼里从来只有她一个。
无论她多么任性贪玩,乱投资搞到差点破产,他也只是唠叨两句陪在左右,承担了所有后果。
同样,陈光辉也是温柔宽厚的父亲,他不求两个女儿出人头地,只想她们快乐勇敢地做自己。
不管别人怎么看,他都会把如蓉的小说挂在嘴边,每天骑车送大女儿上班;
拦住王玫玫要洗小敏最爱的公仔,保留她爱的味道;悉心研究菜谱,围着灶台为全家做最爱红烧肉;躲避老婆黑暗料理,带两个女儿到楼下小吃摊,后被王玫玫抓包;
还有,妥帖收藏着自己的那朵玫瑰。
他把这三个女人都宠上天了,因为他不想她们伤心难过,像自己母亲一样被男人抛弃而轻生。
所以他把苦的吞进去,把甜的给她们。
其实他并不完美,也是凡人,只是他把唠叨和吐槽的那面都写进了日记里,不去增添妻子女儿的烦恼。
直到他心脏病发,突然故去,真实的一面也没完全呈现出来。
但他依旧是爱她们的,用了他的一生认真忠诚地爱着,直至死亡来临,不留情面将他带走。
我理解王玫玫的寂寞,她渴望爱,需要爱,所以她大胆找寻爱。
但我没活那么久,也与王玫玫的感情观不同,所以觉得有和陈光辉的回忆就够了。
千帆过尽皆不是,宁愿留在过去,往前看如同背叛。
可我也知道,如果陈光辉看得到,他是希望王玫玫幸福的,他只会无比温柔地由着她继续折腾。
如蓉和若敏又何尝不是在寻父亲的影。
可小查身上看不到父亲的担当和责任,他之前一直糊涂虫一样糊涂生活。
如蓉则是潜意识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
她觉得陈光辉不在了,家里两个女人又不省心,总是需要人照顾的。
她把太多压力给了自己,所以唯一念头就是害怕家散了。
最经典的一刻就是,在母亲决定要和罗伯特结婚时,她说出“为什么死的是爸不是你。
”她当然不是讨厌王玫玫,反对她寻觅幸福,只是…如果陈光辉还在,父亲会让她不用那么担心。
她害怕王玫玫所托非人受伤害,怕自己唯一拥有的母亲再出什么意外。
好在,萝卜是个正经人。
人品不差,不仅爱着王玫玫,也接纳她的两个女儿。
从她们身上,足以窥见不同爱情观、家庭观。
如蓉忠诚于家庭,把家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她不舍得卖房子,老家承载了太多记忆,关于陈光辉,也关于王玫玫和小敏。
是啦,她就是蜗牛。
就连在爱情里受过伤,被前男友母亲要求分手、失联,她也会记很久,险些留下一生的后遗症。
她写过那么多情爱小说,爱那些故事犹如自己的孩子。
在她创造的世界里,她可以决定人物身份性格,故事展开。
把现实和虚构完美契合,绘出一个“血腥爱情故事”。
蜗牛也好,作者也罢,一旦她意识到她的壳里究竟该装些什么,就会如释重负。
心还在一块儿,隔着大洋彼岸,家也不会散的。
王玫玫最为勇敢,她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缤纷多彩,自由浪漫。
但凡认识她一点的人都会觉得,她超酷的。
这份酷来自被陈光辉无私爱过的恣意,也来自她本身的坦然。
到了一定年纪,有多少人还有勇气重新开始。
又有多少人觉得,就该日复一日,按照生老病死的轨迹走下去。
可她偏不,她有自己的一套歪理哲学,被异国网友爱情诈骗后她想的是:“被骗就被骗了啦,年纪大了,脸皮就比较厚了,哭一哭笑一笑就算了。
”转过头来,她还是有勇气去爱。
坦然接受安慰,跟罗伯特聊得火热,没跟女儿打招呼就飞到澳洲面基。
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她也靠自己闯出一片天下。
对啊!
怎么有人能打垮王玫玫呢!
她牵挂两个女儿,虽然主要表现是催婚,但她不会像相亲对象那样成天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挂在嘴边,实际上半点话语权都没有。
她希望她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因为她也会这样做。
“我现在最重要就是把自己照顾好,不要连累你们,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要一路玩到挂,告别我的单身生活”。
她如此幸运,先后遇到陈光辉、罗伯特两个珍惜她的爱人;又如此美丽,以玫瑰的热情照亮了周围的生命。
哪怕偶尔会觉得她烦,却明白她的存在是不可抗拒。
而小敏,好像一直沉迷酒精,烂醉如泥。
父亲走后,这成了她与生活和平相处的方式。
小查是她混乱生活里更糟的一个存在,让她上瘾,又反复戒断失败。
和一个烂人相处会拖垮自己,她不是不知道,只是以为对方总会洗心革面。
上一刻看他和家人相处得还行,下一刻他继续游手好闲四处勾搭。
希望攒够了,就成了失望。
等到她被伤得不再那么痛了,也可以把鹰头铡递到别人手上,因为她不愿再处置他。
被打脸无数次换来的清醒就是,可以变回陌生人了。
无需在意他的喜怒哀乐,是否露宿街头。
陈若敏,要过回只有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并没有那么可怕。
可以说,小查的家庭并没有教会他如何爱人。
他学会的只有随心所欲,得过且过。
很多人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这种生活方式也不是就该被诟病。
但是,如果他真的遇见过痴等的人,就该明白,黎耀辉也不会一直等何宝荣,想要回家的浪子,前提也得有人愿意爱他。
《妈别闹了》展现了女性渴望爱,找寻爱,享受爱,找到自我的不同旅程。
其实也在说,生活不一定非要找个人来爱,重要的是你要喜欢你的生活状态。
王玫玫的闺蜜金香玉,丈夫出轨家暴,她毅然带孩子离开。
孤身一人把儿子好好养大,后来和小她十几岁的男演员陆易谈恋爱。
别人都觉得她包养小白脸,但她不在乎。
她不想再踏入婚姻,有钱有闲,恋爱到终了,这不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她有任性的资本,有认真去爱的人,为什么不?
也许别人看来他们这段关系不平等,但她和陆易都习惯了接受彼此的好和坏。
在他面前,她永远是小金。
他们在外面有多远开多远,也陪伴着风雨无阻地行至终点。
陈光辉也是这样,虽然他先一步抵达了终点。
可他这一生,无怨无悔的付出,看着爱的人们快乐,换回了生命的丰满和充实。
其实在某一瞬间,我觉得罗伯特和他是很像的人。
尊重王玫玫的意愿,宁愿自己睡帐篷;放弃了甜品饮料,只为活得更长久陪伴她;开启说走就走的旅程,任由她掌控话语权。
与人为善,不争长短,更重要的是,都愿付出一切去守护美好。
这也是我到今天还在为陈光辉爆哭的原因,啊……(收)罗伯特在小吃摊也给陈光辉摆了一副碗筷,那里又哭亖了……(收不住了)
每个人期待构筑亲密关系的类型可能不同,但最不该忘的是,我们有权利选择什么人去组成你的家庭。
与猫狗相依相伴也好,谈不结婚的恋爱也好,人生有太多无常和遗憾,来得及就邀请真心的乘客同路,来不及就随时弃车逃跑。
总之,要得到王玫玫的真传,要勇敢啦!
感谢主创团队,将大胆生猛另类和真情打包,大方掏给我们。
前排表白贾静雯!
真的骗到我了!
知道是戏中戏啦,但脑海中挥之不去还是吴慷仁的果体,和那句“那你想要上床当玩物,下床当宠物吗?
”啧啧啧,我腿软。
要给吴慷仁颁一个突破自我奖!
继宝宝之后再接再厉!
最后,跟我一起说,谢谢周兴哲!
OST《最后一堂课》太好听惹陈光辉语录:“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变动的时代,无常就是日常,你们只要明白了,我就一直都在。
”另外,推荐去听Hebe的《日常》,就像如蓉小敏重新开始的生活!
被称为“台湾歌坛大姐大”的比莉、2019年凭《我们与恶的距离》获金钟奖的贾静雯、《想见你》女主柯佳嬿……号称最强卡司的家庭喜剧轰轰烈烈上线,然后扑得无人在意。
目前来看,《妈,别闹了》的评价呈两极化,一方面,有人认为有笑有泪,题材新颖,值得一看,另一方面,则被诟病剧情浮于表面,看似女性主义,仔细一看还是老一套价值观……
《妈,别闹了》的故事,围绕三个女人展开。
“妈”——一位名叫玫玫的女人。
她热爱粉红套装,不折腾不快活,秉持“女人的婚姻就是事业,离婚就当资遣,老公挂了就当公司倒闭,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中年就业”的理念,一面为女儿婚事操心,一面思索着如何把自己再嫁出去。
在恨嫁的日子里,她被人骗、被人嘲、被人怀疑,差点成为第三者,差点被异国相亲对象骗去所有积蓄……但这些都不能阻挡她的结婚热情,她还在期望一段美好的爱情,还在不断相亲。
那两个整天咆哮着“妈,别闹了”的人,就是玫玫的大女儿陈如蓉和二女儿陈若敏。
与常见的家庭剧不同,两位女儿对于老妈再嫁并不反对,只希望她别被人骗还替人数钱就行,并求她不要给她俩强行介绍对象,或出席什么奇怪场合,比如,穿上旗袍参加名为“同学聚会”,实为“剩男剩女相亲大会”的活动。
对于十分恐惧爱情、过于理性的陈如蓉来说,天大地大都没吃炸鸡和写小说大,再说,她笔下的爱情小说,早已让自己和各式各样美男谈过无数恋爱了。
如果说大女儿是“爱情恐慌症”,那二女儿就是绝对的“渣男吸引机”。
在炸鸡店工作的陈若敏深陷一段烂感情无法自拔,对于男友小查,她是喜欢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照顾一个比自己还差劲的人,让她觉得自己还有价值。
而在这三个女人背后,始终默默站着一个男人——玫玫的亡夫、如蓉和若敏的爸爸。
陈光辉是天底下少有集齐了好丈夫、好父亲所有特质的男人,三个女人全部被他宠着,甚至于玫玫,都像家里的第三个女儿。
对妻子,陈光辉包容她所有缺点,全心全力爱着她,无论她多么任性,在外面捅了再大篓子,他也只是唠叨两句,就独自承担所有后果。
面对两个女儿,他同样温柔。
父亲的爱,首先体现在女儿的名字。
作为金庸迷,陈光辉把最爱的两个女性人物黄蓉和赵敏的名字都放在女儿名字中,如蓉、若敏。
同时,他对女儿最大的期望是:“我希望她们都做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的附庸品。
”
他真心爱重两个孩子,不管大女儿的小说多么狗血,他都会十分自豪挂在嘴边;二女儿珍惜旧公仔的味道,他也能理解孩子的小心愿,拦住玫玫洗女儿的玩偶。
他把她们宠上天,甜的都捧出,苦的都吞下。
因此,即便在陈光辉走后,母女三人的生活仍然有父亲的影子。
她们仍然遵守父亲告诉她们的生活习惯,仍然只吃得下用父亲的菜谱做的红烧肉,玫玫相亲屡屡不顺也是因为找不到像他这么好的丈夫,而如蓉甚至直接默默充当“父亲”的角色,潜意识里希望按照父亲在的样子生活。
短短11集,母女三人为爱情苦恼,为亲情流泪,为友情悲伤,却又再展笑颜,继续拉扯,与现实大战三百回合,最终,玫玫远嫁澳洲,收获一份美满的爱情和真心以待的丈夫,如蓉拒绝了伤害自己的初恋,继续埋头写作,若敏终于摆脱渣男,开始习惯一个人跨年。
《妈,别闹了》改编自陈名珉的小说《我妈的异国婚姻》,而这个故事,其实来自原著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
仅从剧情梗概来看,确实是一部主打“女性独立”,探讨亲情、爱情、友情、婚姻的作品,但事实上,正如剧情中调侃的那样,其本质是“用大众小说之名行言情小说之实”。
无论口号喊得多响亮,所有内容仍然引导向女性需要婚姻作为归属,如蓉和若敏两姐妹也始终站在大龄剩女的位置上,而不是独立女性。
不过,《妈,别闹了》也不算完全差劲,从部分桥段来看,它还是有闪光点的。
比如,有一集讲述玫玫上学的友情,那时她有两个好友,三人在还是小女孩时便组成“水昆少女队”,长大后,另外两人由于误会长久不来往,水昆少女队一度面临解散。
但多年后,三人都已年过六十,解开误会,惊讶发现各自身上仍带着曾经的姐妹同心手帕。
于是,眼含热泪而又面带微笑的三人,在被真正的少女们喊“奶奶”的年龄,再一次将手帕绑在手腕上。
这一幕,这一个瞬间,是整部剧最接近女性主义,或者说,最接近女性成为自己,深爱自己,感受爱,享受爱的瞬间。
另一个动人时刻出现在一场葬礼上。
玫玫的好闺蜜小金,生前十分有钱,包养小奶狗,让身边同龄人羡慕得不行……但这些都不是她最酷的一面,她的葬礼照片,是在一众精美写真中挑出的那张COS女武士的拿刀照——生前快意人生,潇洒处世,身后遗照颠覆温柔形象,又酷又飒,拎着武士刀,斩断过往一切乱麻,仍然潇洒。
总的来说,《妈,别闹了》好坏相抵,只能算平庸,可以作为下饭剧,但好像也没必要。
值得肯定的是,这样新颖的题材,这种以喜剧探讨深刻社会议题的故事,已经有人在创作,在尝试了。
分数不可以也绝对不应该这么低!
说不好的一定没看完!
我也是从《妈,别闹了》最开始有点看不太下去的前三集,到后面止不住的号啕大哭的第六集(封神)!
陈光辉这个角色绝了!!
大爱这部家庭剧,里面每一个角色的成长太赞太喜欢了,虽然是以比较浮夸的形式展开的,但是,真的,很打动人。
相爱,相聚,离别,珍惜,祝福,在你这部剧里是如此温柔又特别的对待,里面超多无敌触动灵魂的又特别场景,我会反复观看的,感谢这部剧给我这么精彩的感受,还有陈光辉,小金,以及Robert最后一集的最后带给我的感动….. 大爱这部剧呀!!
一下子把《媽別鬧了》剩下的幾集都刷完了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尺度很大但是卻很值得細細品味的劇在這部劇里我能看到我的影子。
我偏向與蓉蓉那種理智顧家的性格,但又很想嘗試一下小敏那樣憑一己之力的打工仔生活,渴望擁有王玫玫那樣自由灑脫的人生態度。
第9集和第10集小敏下定決心要和小查斷絕關係的時候,讓我聯想到大一第一學期遇到的那個雙魚男。
他和小查一樣渣,說實話,我聽討厭他的,不是因為他的外在,而是他不僅有多個曖昧對象,而且喜歡嘲笑女生身材(對我已經是三番五次了,真的搞不懂我那個時候在想什麼,居然還想試圖接納)。
我承認我當時是對他有點上頭,和小敏一樣,都犯了差點變成戀愛腦的錯誤。
幸好,我有個高中同學,是她及時把我拉住了,我才沒有繼續深陷進去。
而他對於他的行為僅僅只是一句對不起的道歉,我承認我和小敏一樣心軟,做了成為哥們的約定 。
但到現在我媽偶爾提到這個所謂的哥們,我都會犯噁心,我真的不想我的生活中再出現這個爛人。
可是劇中的小查不一樣,後期的他有為了小敏在慢慢地變好,成為外賣員送外賣還對小敏戀戀不忘。
或許影視劇都是用來潤色生活中的普通人吧,渣男居然也能被美化。
但認識那個雙魚男對我來說也不是沒有收穫,至少,我有了第一次的閱歷,以後或許就能變得更加理智起來。
蓉蓉,她恐戀愛但是十分愛家顧家,在做國文老師的同時一直在寫關於女性向的言情小說。
居然能夠臆想出一個長得像自己偶像的男人和自己做那些事(也是全劇尺度很大的部分,不得不說,台劇真的很敢拍)。
但實話說,誰沒有做春夢看乙女文的時候呢,也是挺符合部分當代單身女性的心理。
王玫玫,一個原配伴侶去世,兩個成年女兒的媽。
說實話,看劇的時候我覺得她特別像我的高中英語老師Julia。
倆人都有相似的年輪,爛漫的性格,對於親人多少還是有些孩子氣在身上的。
但最大的不同是王玫玫比Julia更加的敢想敢做,敢愛敢恨,說話方式也更為直接。
似乎是在凸現一個不服老愛潮流的中老年女性形象,即使說話有時候會得罪自己的兩個女兒,但是沒了陳父的一家子吵吵鬧鬧,總能和好,這歸咎于陳父是個睿智開明,有責任心的男人,他看到自己的母親因為第三者出現抑鬱自殺傾向變發誓並懂得了一定要對女人好。
而他真的做到了,深愛並尊重自己的伴侶,兩個女兒也在他的培養下,各具特色,在自己的領域努力發光發熱。
這部劇裏面融合了愛情,友情,親情,S情(不是)太多太多的情感了,彷彿是在品嚐一壺陳封已久的老酒,值得讓人細細品味,回味無窮的同時也能深思,啓發自己的生活態度。
前几天看了今年新上的港剧,也是讲一家子的故事,但越看越觉得尬,演技风格还是非常90年代的感觉。
比起来,这部戏要自然很多,虽然也是讲家里长短,也会一惊一乍的日剧风,但走心的时候是很顺的,完全不尬悲、不尬把悲的部分往喜了演。
另外就是,本剧也确实不需要用吴慷仁的裸体当噱头,林伯宏已经非常敬业了。
最近觀賞中國台灣藝人何妤玟參演的台劇《媽,別鬧了!
》:劇中何妤玟飾演翟叔的兒媳婦。
感慨:何妤玟真得姥了!
淺灰色系的穿搭,契合配角身份。
柯佳嬿,謝坤達太太。
劇中飾演二女兒。
印象中,何妤玟出道后演得電影電視劇不太多,經常出場綜藝節目。
那時候覺得她人好漂亮,氣色身材也好。
據說這和修煉瑜伽有關,何妤玟不僅是知名藝人,也是瑜伽達人。
何妤玟和已歿歌手張雨生是國立政大的校友,西元1997年10月17日和24日的綜藝節目《台灣紅不讓》,兩位才子佳人同框。
那時的何妤玟(雨雯)稚氣未脫,青澀學生妹。
這節目播出2月后,一代才子張雨生英年早逝。
網路找到2007年電視劇《湄洲島奇緣》,劇中何妤玟飾演施麗冬,欣賞她早期顏值,PO劇照以饗豆友!
緋色系穿搭亮眼養眼
黑色系裙子知性優雅
在台湾接触的人都挺正常生活的,电影也还好,怎么电视剧越来越浮夸,表演剧情都夸张到难以看下去
从揭开吴慷仁是幻想人物后剧情就开始离谱,前边还挺解乏好笑的。
冲着演员阵容期待了那么久,看了2集看不下去了,这拍的是啥?无聊浮夸的剧情浮夸的演技,靠裸露博眼球,太失望了,浪费了这么好的演员阵容
柯佳嬿一个摩羯座是怎么把我们双鱼座演的那么像的啊🥹有人说浪费卡司我并不这么觉得,我果然最喜欢吴慷仁演的变态,那么性感,那么有魅力!(想到这里我就知道我又犯病了😅)全剧最好的男人居然是陈爸爸,第六集真的很好哭,所以我也愿意给四星。该剧的诟病可能是因为和Netflix合作,太多天马行空的东西,超越了真挚的情感所以含蓄的东方人有点不适应,观感居然和「瞬息全宇宙」差不多。
吵,闹,笑,哭。每家有个自我的母亲,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力量?看到太多隐忍的母亲,我反倒喜欢玫玫这种公主型,一直寻找爱情并坚信爱情的人,被感情骗拿得起放得下(脸皮厚哭一哭笑一笑就过去了),做事果敢。这样的精彩生活一定会感染到身边的人吧。大女儿永远是照顾家人的那挂,拧巴而善良。小女儿认定的爱却一次次被出轨,最后终于告别过去,替她感到骄傲。吴慷仁真身出境(被打码哎)
小查是全世界最好的渣男
很好玩!还有吴慷仁!一天追完,真的很快乐又很有生活气息的剧~喜欢的!
不知道是不是有太多相同的经历,看剧的时候我有着强烈地感同身受。人生无常,但由于和家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互相听不进去对方的话,忍不住不断的争吵。但我们依然那么爱彼此,害怕他们的衰老,生病,离开。刚刚吵完架,看完一集后抱着妈妈哭,此刻自己多么幸运,他们还在身边。通过搞笑、矛盾、煽情将性,爱情,亲情元素糅合在一起。不得不说我很吃这一套。片尾曲不要太好哭。
我觉得剧情很好看啊,有一些很搞笑的点,也有一些很感人的点。而且片头曲和片尾曲很好听诶,等片头曲《比莉卡厉害》上线音乐平台
你让我以后如何面对芒果
没有吴慷仁应该无法坚持快进到最后一集,写得这么无聊竟然还写了11集……
三个女主演技都自然到感人,比莉姐当之无愧的c位
大尺度只是骗你进来的幌子(吴慷仁这部里有点油不知道是台词的原因还是什)以轻松愉快的基调,讲述着生活的起起落落,每集都有父亲的旁白来总结抒情,最后结尾与观众分享一份来自新年的希望。(该跨年前看的,失算了)三个主角,三种不同的性格,女性的三个年龄段,在打打闹闹中探讨了不同年龄女性的处境,以及心境的变化。随着故事的发展,竟开始一点一点理解剧中的中老年女性(虽然她们难逃塑造得过于理想化之嫌)(几位阿姨真的好勇)(尤其小金阿姨)这类不批判女性的电视剧多来点可以吗?能一直从国中到老的友谊真的很叫人羡慕。…布鲁斯韦恩和克里斯蒂安格雷(如蓉的吐槽)还有星战(若敏的黑T恤)均在奇怪的地方蹭到热度了呢,欣慰(?)
可爱可乐的轻松喜剧 期间一些本地文化特色的东西穿插得很妙,不同年龄层的女性友谊和情感也展示的很好。
台剧的出路=现在的韩剧
近几年口碑很好的台剧,话说贾静雯好高产啊……排名前几都是她演的。全剧围绕着一家一母两女的家庭故事展开,以爱情为主线,妈妈的网恋、二女儿的渣男恋,以及大女人的幻想恋,全片非常幽默有趣,台湾风格明显。全剧中妈妈的活法让人知道了有无数种可能性的活法,一把岁数了还热衷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打扮自己,网络交友去异地谈恋爱结婚,在国内环境来说简直就是荒谬,但是在台湾这很正常吧。两个女儿三四十岁,还没有结婚在国内早就被断绝关系了,而在剧中却那么正常不过。到最后结局,二女儿终于断绝了渣男,大女人也开始有尝试恋爱的苗头,妈妈在异国他乡快乐得嬉皮士,整个氛围轻松而愉悦,让人对变老和爱情不再那么恐惧,因为这世界那么大,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和相信,真的有无数种可能性。所以不要再焦虑了,不要再精神内耗了可以吗朋友!
和预期很不一样,看得也很难过,虽然表面是风平浪静的轻喜剧,而内核是因为父亲和丈夫的突然离世而积压在胸口的巨石。另外这种中老年题材真的会让我更难过和更感性。但是越看到后面越觉得虽然题材什么的都可以,但是实在拍得不好,有点太乱了,很难算得上是优秀的剧。3.5
聒噪又夸张的表演,还有女人找不到男人结婚就是废物的价值观,令人窒息
这里面角色有人智商过十岁嘛……纯纯对不起这个卡司……柯姐选剧本的时候真的上点心吧……
食之无味 弃之也不可惜 当煮饭和洗澡bgm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