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梦:伴我同行

STAND BY ME ドラえもん,与我同行的哆啦A梦,机器猫:伴我同行,小叮当:伴我同行,Stand by Me Doraemon,Doraemon 3D: Stand by Me

主演:水田山葵,大原惠美,嘉数由美,木村昴,关智一,三石琴乃,松本保典,田原阿尔诺,竹内都子,萩野志保子,高木涉,松本幸,佐藤美由希,Lynn,妻夫木聪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4

《哆啦A梦:伴我同行》剧照

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1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2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3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4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5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6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13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14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15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16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17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18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19哆啦A梦:伴我同行 剧照 NO.20

《哆啦A梦:伴我同行》剧情介绍

哆啦A梦:伴我同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生活在日本东京的野比大雄(大原惠美 配音),是一个学习不上进、日常迷迷糊糊并且饱受同学欺负的男孩。他的性格不仅左右着自己的事业和婚姻,还对未来子孙产生莫大的影响。为此,大雄孙子的孙子世修(松本さち 配音)带着猫型机器人哆啦A梦(水田山葵 配音)乘坐时光机突然来访,期望彻底改变大雄及整个家族的命运。在哆啦A梦的帮助下,大雄不再受到胖虎(木村昴 配音)和小夫(关智一 配音)等人的欺负,他喜欢美丽的女孩源静香(嘉数由美 配音)。为了实现和静香结婚的命运,他和哆啦A梦穿越时空,见证了决定人生的最关键的时刻和事件。当大雄慢慢开始变得幸福之际,哆啦A梦也到了必须返回22世纪的时候…… 本片根据藤子·F·不二雄的经典名作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自拘于家牙狼炎之刻印虫留满身兰陵王妃魔幻都市第二季对不起同一片蓝天凯多湖的消失致命愿望小镇警官内衣先生错情记咱爸咱妈六十年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实习医生格蕾第三季绝机童话西游晨时空虚的我妙女神探第五季忠犬归来鬼灭之刃柱训练篇武林猛虎杀人电梯奥罗拉·蒂加登之谜:餐厅里的死亡我的遗憾男友鬼同你住罗大佑【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自由职业者首杀啄木鸟和雨

《哆啦A梦:伴我同行》长篇影评

 1 ) 走近科学:成为禁忌的《哆啦A梦》

作者:风见97郎随着2014年的电影《哆啦A梦 伴我同行》在全球的热映,那只记忆中的未来猫型机器人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当中。

蓝蓝的、胖胖的、能实现无穷无尽幻想的哆啦A梦,这只由藤子 · F · 不二雄也就是藤本弘老师创造的猫型机器人,从1969年诞生到现在为止,已经经历了46年的风风雨雨,陪伴了无数人成长。

说起哆啦A梦的动画,中国大陆是从91开始引进的,也就是全世界观众最熟悉的朝日电视台从1979年开始播出的,由大山羡代为哆啦A梦配音的版本(下文称朝日版)。

直到2005年,由水田山葵接任,至今仍在播放的长寿番组。

但是实际上,朝日版并不是历史上第一部哆啦A梦,在1973年,日本电视台就已经播放过一版哆啦A梦(下文称日TV版),这一版哆啦A梦因为诸多问题,如今已成为封印作品。

在本文中,将细细道来42年前的故事。

第一章 屈辱的始末1973年4月1日是一个星期日,晚上七点,由日本电视动画制作,署名藤子不二雄原作的《哆啦A梦》终于在日本电视台系播放。

藤子不二雄在小学馆杂志连载了4年的《哆啦A梦》终于动画化,小学馆在宣传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但是收视率一出,令所有人大跌眼镜,关东地区初回收视率竟然只有6.6%。

那个时期少有作品收视率跌破两位数。

而哆啦A梦竟然开播就碰到了这么大个钉子,随后收视率依旧苦战,播放半年期间,最高收视率9.1%,最低收视率5.5%,即使放到如今来看,这也是一个不好看的成绩。

根据70年代曾收看过哆啦A梦的爱好者们回忆:“要说哆啦A梦收视率不好的原因啊,大概因为同时间有富士台同期播放的竞争番组《魔神Z》的存在吧?

”“哆啦A梦的声音违和感太强了的缘故。

”“可能主要原因是和原作的差距太大,感觉上完全不一样。

”说起《魔神Z》自然不必多提,永井豪原作、东映动画制作。

平均收视率高达30%,对后世的机战题材作品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的机器人题材动画作品。

哆啦A梦碰到了这样的对手,确实颇为棘手的感觉。

哆啦A梦的声音违和?

仔细一看声优角色表,本作前13话为哆啦A梦配音的声优是富田耕生,在后13话换成了野泽雅子。

差距如此之大,而且竟然中途换掉了主角的配音…富田耕生,年轻时期为手冢治虫的作品中一些大叔角色配音,擅长大叔、动物一类的的角色。

说起来富田耕生,在上文提到的《魔神Z》中为波士的跟班阿呆以及地狱博士配音…近些年来,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品是接替去世的永井一郎,为《名侦探柯南》中那个一心想抓住基德的铃木次郎吉老爷子献声。

而野泽雅子更是不用介绍,《怪怪怪的鬼太郎》的鬼太郎、《银河铁道999》的铁郎,最有名的是为《龙珠》中的孙氏一家人配音,如今仍在声优界活跃的业界活化石级的人物。

初期哆啦A梦的行为以及说话声音如同中年大叔,而路线变更后的哆啦A梦则是更加孩子气,甚至会做出和大雄一起央求爸爸带他们去海水浴的撒娇行为。

对于替换声优这件事,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因为富田耕生因为交通事故所以由野泽雅子紧急代打,现在看来更站得住脚的说法大概是因为角色路线变更,富田耕生降板。

不过略带讽刺意味的是富田耕生配音的前13回平均收视率是7.2%,野泽雅子配音的后13回平均收视率是6.6%,哆啦A梦的声优交替在当时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不明白为什么哆啦A梦的声音突然变了,而且是差距如此之大的声音性别转换。

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和原作差距大这个问题,最明显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大叔音哆啦A梦了,以及其他很多设定都没有遵循藤本老师的原作,进行了原创。

比如哆啦A梦的妹妹哆啦美这个角色,虽然在新作预告中有所提及,但是竟然在正片中不见踪影。

又比如在小学馆杂志《小一》和《小二》连载的《哆啦A梦》中仅仅出现几话的一个名叫咔嚓子的鸭子型机器人,竟然在本作中成为了长期角色,并住在了静香的家中。

变更最大的当属胖虎一家人,本作中更改为胖虎的妈妈已经去世,胖虎的爸爸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个子,好像是小一号的胖虎,简直是完全原创的角色。

最后一点就是知名度问题,放在如今来讲,哆啦A梦的名字甚至可以排进代表日本动画的角色前五名。

但是在1974年之前,哆啦A梦的名号远不如如今这么响,究其原因,哆啦A梦的漫画分别在小学馆的《好孩子》《幼儿园》《小一》-《小四》上连载,但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去买小学馆的系列杂志,哆啦A梦真正成为热门漫画要说一年后的1974年了,不过这部分话题不在动画版讲解范围内,后续的文中再谈。

最终,原本计划播放一年的哆啦A梦,停留在26回,仅仅完成两季的情况下打切。

全篇最后的一个镜头,一只黄色的小鸟飞来,随后停留在哆啦A梦圆圆的手上,制作组想表达的意思是期待可以在第二期再会,然而在1973年首播之后,1979年最后一次重播,自此以后,这部日TV版,再无重播。

甚至没有任何形式的商品化,即使是如今哆啦A梦的名字家喻户晓,也少有人提及。

小学馆出版的哆啦A梦杂志,竟然也只对这部作品一句话带过。

日TV版就像历史的幽灵一样,飘荡在寻觅不到的历史之中。

第二章 作品的踪迹与藤本的想法这一章该开始讲述为何被封印的重头戏了。

1973年草草收场之后,日TV版几年间多次在地方台和日本台重播,单单以日本台重播的数据来看,收视率依然不光彩,74年大概8.5%左右,75年大概10%。

最后一次重播是1979年藤子 · F · 不二雄的家乡,富山县的富山台,然而仅仅重播了前9回后,竟然中途停止播放,随后再无一切重播。

1980年日本台对胶片的管理时间到期后,日TV版的胶片从此人间蒸发。

时间来到了2004年3月,网上出现了一个以“真佐美聪”这个人名开设的个人主页,发布了尘封多年的日TV版的分镜、工作人员名单以及一些制作时期的赛璐璐画,对于一部封印作品来说,这是相当贵重的资料,更为令人惊异的是他声称自己手中拥有日TV版的部分未编辑胶片。

根据资料查证,这个人正是当年参与日TV版制作的日本电视动画的制作主任 —— 下崎阔。

“2003年7月份,我在网上闲逛时无意间看到了关于介绍日TV版哆啦A梦的主页,发现监督那里写错了名字,我就给主页管理员发去了邮件说明情况,并注明‘我是当年的工作人员,你们这个名单有误。

’但是人家不相信我,让我拿出证明自己身份的证据。

不久,下崎建立了有会员制限制的讨论版块,在05年10月,下崎在讨论版块公开了日TV版的OP和ED,随后其中有人将其发布的OP和ED下载上传到了YouTube等网站,随后下崎便不再发布任何相关影片,如今能在互联网上搜到的日TV版OP和ED都是这个时期流传出来的。

除此之外,当年负责日TV版显像工作的东洋显像所(现名:IMAGICA),在某年的一次仓库清理中,在横滨的工场中,找到了部分日TV版的负片胶片,总共竟然有16话之多。

其中3话和下崎手中保存的胶片是重复的,所以两边保存的数量加在一起是21话。

随后这些胶片被送到了东京沿岸的仓库保存。

因为当年制作动画的日本电视动画早已倒闭,所以IMAGICA方面无法判断版权方。

IMAGICA方面曾表示如果胶片继续处于无人认领的状态,将会捐赠给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胶片中心。

讲到这里,也许正在读文章的朋友们有点糊涂,纠结了半天胶片的失踪以及失而复得,究竟日TV版是为什么变成封印作品的?

除了胶片的遗失、难得找到一部分但是无法判断胶片所有权之外,藤子作品爱好者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原作者藤子 · F · 不二雄对这部作品并不满意,按照藤本老师的意愿本作品不再公开。

根据日本《著作权法》第28条规定:第二次作品的原作的作者,对于该第二次作品的使用,享有与该第二次作品的作者同一种类的权利。

果然藤本老师对于这部日TV版心有怨怼吗?

藤本老师96年去世之后,其享有的著作权自动转移给了藤子 · F · 不二雄制作(下文称藤子制作)。

这个说法从藤本老师生前的熟人那里得到了证实。

同时参与了朝日版和日TV版两方的美术监督川本征平证实了这个说法,藤本老师生前对日TV版有相当大的怨言,甚至曾经很后悔许诺将哆啦A梦动画化,一度认为是一大失败,在朝日台将哆啦A梦二度动画化提上日程的时候,藤本老师是有所顾虑的。

这个时候就要讲一讲前面提到过的富山台于1979年最后一次重播,通称为“富山事件”的那次停播。

1979年4月,朝日版哆啦A梦开始播放。

人气鼎盛。

同年7月24日,富山台开始重播日TV版,但是仅仅播放了9集,就收到了小学馆寄来的请求中止播放的警告书,最后于8月3号强制停播。

对于富山事件,现行的有两种说法,据朝日台前编成担当高桥浩所说,是朝日台方面与小学馆协商发警告书给富山台要求停播的,目的是希望观众不要和新作有所混淆,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而小学馆的前专务赤座登的证言却不尽相同,赤座登说请求让富山台停播日TV版的人,其实不是别人,正是作者藤本老师本人。

“那片子和我的漫画形象差距太大,我不想让他们播放下去,请你们想想办法。

”据说此时听说日TV版再次重播,藤本老师非常生气,随即小学馆与藤子制作联名寄了警告书给富山台,富山台的停播也是实际上的历史上日TV版的最后一次播放。

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IMAGICA的工作人员确认胶片保存状况时,竟然发现胶片片头的制作名单中竟然没有“原作 藤子不二雄”的字样,唯一出现藤子不二雄名字的地方,只有op的作词位置,而且片头的制作名单与现在网络上流传的版本有很大的不同!

为什么网上流传的下崎阔版本会和IMAGICA的工作人员所看到的版本有这么大的不同?

说起来日TV版现存的OP画面抖动的厉害,但是字幕却没有随之抖动。

明明是藤子不二雄的漫画《哆啦A梦》,却没有在片头写上藤子不二雄本人原作,在ED之中也没有写,这是不可理解的。

日TV版身上又多了一重谜团。

下崎阔手中的版本和IMAGICA留存下来的胶片起码有5处不同。

下崎阔之前提过,已经将胶片拷贝成DVD保存起来了。

经由帮助下崎阔将胶片制作成DVD的某电视台工作人员处得知,下崎阔拿来的胶片,ED虽然有字幕,但是OP其实并不是电视播放时的正式胶片,而是没有任何字幕、且没有音轨的未完成阶段胶片。

片头的字幕和制作名单是根据下崎阔保留下来的资料,后期再制作上去的。

之后再配合OP的画面配上了那首主题曲的音轨。

从内容上来讲日TV版并不是毫无建树。

脚本铃木良武回忆说,在日TV版制作之前,文艺担当的德井正夫当时召集了脚本家们,对于主角野比大雄的人物性格进行了修正。

原作漫画中(以及朝日版)的野比大雄显得过于懦弱,遇事只会依赖哆啦A梦,脚本家们决定将大雄的性格写的更有自主性。

对此藤本老师倒是选择了默许,承认了这一点修改。

本作的最终回“再见了哆啦A梦之卷”,故事讲述了哆啦A梦打算回到未来,但是放心不下大雄,向大雄承诺即使回到了未来,也会为大雄加油,并嘱咐大雄一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大人,大雄为了证明自己,哆啦A梦走后,努力地在夕阳下一个人练习自行车,整部动画的最后一句台词就是:“哆啦A梦,你看好了!

”脚本家们想表达的大雄的自主性,在这一话之中展现的尤为出色。

1974年3月号的《小三》刊登了“回到未来世界”,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大雄为了让哆啦A梦安心回到未来,勇敢地与胖虎单挑的那个故事,这个故事与日TV版的结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藤本老师也许也是从日TV版的故事中有所收获吧。

按照当时的规律,动画完结后,其漫画原作也会相应完结。

本来“回到未来世界”是预定的最终话。

藤本老师也已开始绘制新作《三树夫和米吉喔》的连载,但是最终决定继续画下去,在74年4月刊的《小四》中,继续连载了“哆啦A梦回来了”,大雄喝了谎话800后,使得哆啦A梦又回到大雄身边。

(因为决定重新连载是在《小三》发售之前,所以在《小三》的最后一话侧栏注明了会继续连载。

)第三章 日TV版谜一般的身世日TV版谜一样的经历的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更深的谜团?

前小学馆《小二》的编辑长川井浩讲述了日TV版的制作之前发生的事。

“要说小学馆打算将《哆啦A梦》动画化,其实应该说是日本台那边提出的请求。

某天晚上,日本台的某位制作人来到了小学馆:‘读卖新闻的干部辞职了,在新潟建立了新的动画公司,准备推出动画作品,你们有没有什么推荐的?

’于是我们就准备了两部作品,一部是女性读者中颇有人气的谷雪子的作品《母亲之星》,另一部就是男性读者中颇有人气的藤子不二雄的《哆啦A梦》。

然后附上读者的投票结果,推荐给了他们。

没过几天,制作人让我们准备资料,《哆啦A梦》的动画化,就这么决定了。

”硬要说是日本台去找的小学馆,不如说是幕后那位干部在新潟建立的那家动画公司的意见。

“之后他们要求藤子制作方面提供一些大雄的家啊、房间啊什么的一些平面图、俯览图之类的,这些之后都刊登在了73年2月的《小二》上。

但是把东西给了他们之后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自此杳无音信了。

快到了预定播放时间之前,他们终于拿了样片来,我是在小学馆的会议室里第一次看到这个样片的。

怎么说呢…那个山也不像是日本的山,倒像是韩国的山,其他角色的衣服都是战争时期那种卡其色的…我当时甚至怀疑这不是新泻那边的什么动画公司做的,是不是找韩国人滥竽充数搞出来的…”如同感觉到一番心血被他们白白糟蹋了一样,仿佛根本不是打算将哆啦A梦动画化,而只是:“啊,日本电视动画那边说要制作动画了,小学馆的同志们,给我们找部漫画凑合着做吧。

”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川井浩内心此时有着大大的一个问号。

藤本老师那边估计也是同样的想法。

日本台那边负责本作的制作人川本晴年直言不讳地宣称这部日TV版是在完全不可理喻的情况下开始的作品。

“那是读卖新闻派来的专务松本幸辉的决定,当时生活娱乐节目完全都由松本先生一个人拍板,有一次主制作人藤井建祐在大会上提出了哆啦A梦的动画化的企划,上面很快就审批通过了,随后在商讨选择哪一家动画制作公司的时候,松本先生不由分说,强硬地指定了日本电视动画进行制作。

”松本幸辉,读卖新闻政治部出身,曾经担任过马尼拉支部次长,东京时报编辑局长,仙台放送副社长等等职位,担任过与读卖新闻有着密切关系的诸多公司的干部。

1969年日本台被中央财政部门发现粉饰决算高达11亿,辅井近雄社长和被牵扯的社员纷纷负起责任辞职。

读卖新闻的副社长小林与三郎走马上任,大量读卖新闻出身的社员进入日本台。

日TV版混乱的企划以及制作与日本台的权利内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日本电视动画到底是家什么公司,我之前是根本没有听说过的,而且动画制作公司,东京大把大把的有,没有必要特地跑到新潟去找家公司做嘛,我觉得最理想的制作公司当属前一年制作《新小鬼Q太郎》时合作的东京MOVIE,但是上面的人的意思是‘我们就是决定要让日本电视动画制作,你有意见么!

’如此强硬。

毕竟读卖新闻的人,在当时日本台里,是没有人敢惹的。

”究竟为何读卖新闻会逐渐渗透日本台呢?

这里先卖个关子,这之间的的故事,下一章再慢慢叙述。

第四章 首相的决策这家日本电视动画到底是什么来头?

查阅资料,发现这家公司的作品不过只有三部,分别是1972年TBS系的《动画实录:通往慕尼黑的道路》以及《亲爱的coco》,最后一部便是《哆啦A梦》。

为什么要把作品交给这家既没有名气又没有多少实绩的公司进行制作?

这中间是否有着什么利益牵连?

要查证这一点,果然还是要从日本电视动画这家公司下手。

日本电视动画,设立于1971年11月,法人代表名叫樱庭左武郎。

樱庭左武郎出生于1927年,新潟县长冈市出身,21岁成为新潟空调设备公司的董事长。

1959年,更名为日铁工业。

68年就任新潟总合台的首席常务,1980年辞任。

同年就任日本台系的新潟放送副社长。

日本电视动画正是他担任新潟总合台的常务时设立的公司。

明明本家生意是做空调的,为何会与传媒业扯上关系…新潟总合台在设立之初,是日本台、富士台、朝日台的加盟局,依然与日本台和其背后的读卖新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日TV版开始企划的时间是1972年,樱庭本人是新潟出身。

新潟还有1972年两条线索,不禁让人联想到了1972年这一年,就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

田中角荣,1918年生于新潟县,中国人对这位首相是最熟悉不过的。

72年成为日本首相后,随即带领代表团,来到中国,与毛主席签订了代表中日历史上重要一笔的《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邦交正常化。

但是因为金钱强权、贿赂丑闻,仅仅两年,田中角荣内阁便下台。

田中角荣故乡新潟县的新潟总合台,实际上与田中角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潟总合台的副社长与其曾经就任过社长的越后交通更有着不一般的关系。

新潟总合台开办之时,本社虽然在新潟市设立,但是演奏所摄影棚却设立在了长冈市,而长冈市正是田中角荣的集票地区之一,换言之长冈市是田中角荣的地盘。

田中角荣从邮政大臣时期就与日本各地的电视局开始建立关系,这是支配传媒的一步棋,田中角荣是很早就开始使用这种方法的政治家。

在家乡的新潟开设电视局,田中角荣如若没有牵连,才显得不自然。

田中角荣时期,大刀阔斧的推行电视局与新闻社的系列化,通俗的讲就是电视局与新闻社的相互绑定。

1972年田中角荣就任首相之后,与媒体界的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密,这时他开始推行电视局与新闻社的系列化。

早期的电视局与新闻社之间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紧密,在系列化的推进下,电视台成为媒介的主要工具,新闻社便更需要支配电视台,最后田中角荣推进了这两者之间资本关系的变更调整。

读卖新闻=日本台、每日新闻=TBS、产经新闻=富士台、朝日新闻=NET(即朝日台)、日本经济新闻=东京12台(即东京台)的系列化完成,田中角荣所在的自民党便可以更容易地同时操控电视台与新闻社两方。

这便是之前提到过的读卖新闻逐渐渗透日本台的原因。

1969年日本台被查出粉饰决算的事件上文也有提及,经过此事后,日本台越发想从读卖新闻的控制下独立,但是读卖新闻却派来了更多的社员,这些社员如同占领军一样,松本幸辉专务强硬的指定动画必须交给日本电视动画去做,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川本晴年回忆,当年一个姓塚田的人,会来到日本台专门见松本幸辉专务,谈论的话题中时常出现“田中”这个姓氏,现在回想起来,大概谈论的就是就是田中角荣首相了。

田中角荣有一本名为《日本列岛改造论》的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交通通讯、科学教育等各个方面。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工业重新布局、改造旧城市和建设”新25万人口城市”,以及建设交通通讯网络。

田中在书中提出日本没有必要继续恪守寒冷的地域种地、温暖的地域建工厂的背道而驰做法。

新潟所在的越后地区,正是属于前者所讲的寒冷的地域,位于新潟的日本电视动画的创立,也符合田中角荣的政治大纲。

虽然无法确定田中角荣本人到底在这背后推波助澜到什么程度,但是光说日TV版背后有着小学馆以及日本台干部的推荐,日TV版本应不会有这么惨的下场,现在流言的说法大多是“因为后期没有人气的问题,日TV版因此打切。

”可是实际上,原本日TV版已经定下了年番的企划,却在仅仅完成半年番的情况下匆匆结束,其真实原因更加令人咋舌:日本电视动画的“社长”突然失踪了!

因此,才会紧急制作了最后一话后,便草草完结。

此处说的社长,并不是之前提到的樱庭左武郎,而是实质性的管理者新仓雅美。

“社长”失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这位新仓雅美又是何许人也?

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章 渡边清的赌局新仓雅美,本名渡边清,和樱庭、田中等人一样,都是新潟县出身。

1937年出生于新潟,高中毕业后上京进入艺能培训学校,但是随后放弃演员之路,转而进入动画业界。

在日本电视动画社内,樱庭被称为会长,而渡边才是实质性管理者,1973年8月,渡边清离开了公司,就此失踪。

应对此状况,日本电视动画紧急制作了最后一话的哆啦A梦,同年9月26-27日间正式解散。

最终话9月30号播放时,制作公司日本电视动画已然人去楼空,能卖掉的东西全部都卖掉了,连外包的工作人员的薪水都付不出来。

在最终话播出的当晚,为了清空工作室,日TV版的大部分作画资料以及赛璐璐画全部被废弃、烧毁。

现在仅剩下来的,大概只有当年的工作人员手头的很少一部分了。

原本日本台和小学馆承诺预定要播放一年,突然就这么完结了。

小学馆的编辑长川井浩等人,在最后一回播出时,甚至不知道这就是大结局。

明明9月30号播出了最终回,但是次月10月号的小学馆杂志上,依然刊登了“哆啦A梦正在日本台热播”的消息。

下崎阔给出的解释是哆啦A梦因为收视率不佳,赤字严重,在之前也想过很多办法弥补,但是无济于事,最后在渡边清失踪后,稻庭会长为了填补赤字,顺坡下驴,干脆直接宣布解散了日本动画制作。

大费周章、难得签订了制作一年份动画的契约书,日本电视动画的社长渡边清到底为什么突然失踪了呢?

不如在这里先从渡边清这个人的经历讲起。

说起来渡边清也算是比较早的一批电视动画从业者,1962年进入商务公司的动画制作,次年便进入东京MOVIE。

在65年至73年这短短八年间,渡边清竟然建立了三家动画公司,分别是日放映动画制片厂、东京电视动画、日本电视动画。

制作的动画作品,全部加在一起有12部,然而目前DVD化的竟然只有1部,是1970年在日本台播放的足球类动画《赤血的11人》。

除此之外的11部,全部都是封印作品般的存在。

日本的动画公司与电视台之间紧密的关系,从60年代就开始存在了,例如富士台与虫制作、NTV(现:朝日台)与东映动画、TBS与东京MOVIE。

然而日本台却迟迟没有确立这种关系,于是国映电影公司出资设立了子公司日本放送映画,意图建立日本台的专属制作公司,此时的渡边清在动画《Big X》中崭露头角,跟随冈本光辉从东京MOVIE来到了日本放送映画,并成为了公司的主要干部之一,1965年制作了日本最初的动画系列《战斗吧!

欧斯帕》在日本台播放,1966年欧斯帕放映中,再次设立名为日放映动画制片厂的关联公司。

公司主要成员依然是渡边清和冈本光辉。

在之后的一年间制作了带番组动画《飞跃吧!

利落君》和《冒险少年夏达》。

1968年,渡边清等人独立出去,设立了新的,没有任何国营资产成分的东京电视动画。

东京电视动画时期,是渡边清动画生涯中最放得开手脚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东京电视动画几乎独占了日本台的所有动画作品,业界的惯例是由电视台或者广告代理商与出版社或漫画家进行动画化的商讨与拍板,而此时这份权利完全由渡边清的东京电视动画所掌握。

1968年-1971年四年间,东京电视动画依然持续了日放映时期的方针,制作了《燃烧的夕阳番长》《男儿当大将》《男子汉甲子园!

》三部带番组。

还有《西顿动物记》(具体节目类型及内容不明)和唯一的一部完整的年番动画《赤血的11人》,这一时期的动画多少都受到了1968年读卖台制作的人气动画《巨人之星》的影响,描写男子汉根性的作品是一大主流,东京电视动画制作的夕阳番长和11人两部作品,也是《巨人之星》的作者梶原一骑的作品。

渡边清敏锐的跟随着时代潮流。

这两部作品的监督以及作画监督正是冈迫亘弘。

冈迫亘弘1958年进入业界,历经东映动画→虫制作→VEF制作→东京电视动画进入到渡边清的团队,70年代接受万年社的委托参与到了动画版《月光假面》的制作之中,随后担任同是川内康范的作品《彩虹化身侠》《钻石之眼》、还有东宝的《流星人瞬》等作品的角色设计。

冈迫亘弘在VEF制作时期,参与了日放映动画的制作《战斗吧!

欧斯帕》,随后在VEF制作破产后,由渡边清邀请,加入了东京电视动画。

冈迫亘弘说当时渡边清在业界的名声确实不太好,但是在那段时期内,渡边的动画事业确实在顺风顺水的进行着,71年制作《男子汉甲子园!

》时期,渡边在新潟市设立了新的工作室。

好景不长,在这之后,曾经和渡边清处于亲密合作的日本台,竟完全断绝了合作关系。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东京电视动画和日本台之间有一些金钱上的暗地往来。

冈迫亘弘说渡边清和当时日本台的制作人藤井贤祐之间确实有不正当的金钱关系,以不正当手段包下了日本台的动画制作业务,所以东京电视动画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威作福。

但是在金钱往来的关系被发现后,日本台便断绝了与东京电视动画的业务往来。

一时间突然走投无路的渡边清,进行了一次大胆的企划,尝试制作剧场动画!

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赌局。

在这之前,渡边清从没有接触过剧场动画的制作,这不得不说是渡边清非常大胆的一次决策。

渡边清选择的作品是与赤冢不二夫齐名的搞笑漫画家谷冈康次的作品《康次的色情剧 去干吧!!》(英文名:《DO IT!》,以下简称《DO IT!》)。

这是一部相当大胆的成人色情动画,内容据说就遭到电影伦理委员会施压,剪掉了11处,是一部充斥暴力色情内容的电影作品,主人公丑夫疯狂撩妹,最后走入了名为婚姻的人生墓场后,切腹自杀。

赛璐璐画达到了4万张,制作人数多达2万人,制作费7000万日元,制作周期六个月。

并且在这之前东京电视动画甚至没有剧场动画的制作经验,毫无疑问这是渡边清以及东京电视动画赌上了未来前途的一次赌博。

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动画开始制作的时候,甚至连电影配给公司都没有决定!

最终在1971年9月24日,东京电视动画制作,日本Herald映画进行配给的作品《DO IT!》如期上映。

但是渡边清的赌局在开赌之前就注定了失败,不仅是票房惨淡,甚至仅仅上映一周就遭到了打切。

此后,IMAGICA在仓库中发现了尘封已久的电影胶片,谷冈康次本人于1999年去世,经由谷冈康次妻子的同意,在2004年的谷冈康次展以及2005年yubari科幻电影展上限定上映。

渡边清在《DO IT!》打切后的一个月,将主要据点转移回了新潟市,并设立了日本电视动画。

次年4月开始制作了TBS系的动画《动画实录:通往慕尼黑的道路》,时隔半年再次回到了动画业界。

这是一部以真人和动画交替的方式,讲述日本男子排球代表队征战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训练以及征战过程的作品。

顺便一提,当年日本队最终真的获得了男子排球的金牌。

在这之前,渡边清和TBS之间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为什么会突然为TBS制作动画呢?

这完全是一个机缘巧合,但是正所谓无巧不成书。

而渡边清的福星就是吉川惣司。

第六章 绝处逢生,黯然陨落71年担任赤冢不二夫原作的漫画《天才傻瓜》的动画版监督一职的动画监督吉川惣司,因为前期收视率问题,最终导致了自身降板。

72年1月,还是寒冬时日,吉川惣司为了散心,开始了长达10日的东北行穷游。

因为没有钱,吉川在晚上都是睡在火车或者是票价相当便宜的夜场连映的电影院中。

机缘巧合,吉川在青森的电影院看夜场电影过夜,当晚放映的电影其中一部正是东京电视动画制作的《DO IT!》。

在制作人员名单之中,吉川惣司看到了自己在虫制作时期的同僚铃木满的名字。

吉川隐约想起铃木曾说过自己要去新潟的一家动画制作公司上班,第二天吉川便启程前往新潟,与自己的老朋友见面。

到新潟之后,他见识到了铃木曾提到过的日本动画制作。

当晚铃木留吉川在家中留宿,次日,吉川返回东京。

上映仅一周就被打切的作品《DO IT!》,竟然在青森的电影院连续放映夜场,并正好被吉川惣司碰到。

冥冥之中上天又帮了渡边清一把,吉川回到东京之后没几天,TBS的制作人忠隈昌便把吉川叫了出来。

向吉川询问有没有什么推荐的动画公司,吉川向其推荐了铃木所在的日本电视动画。

日本男子排球代表队的教练松平康隆和广告代理商协商,为了提升男子排球队的知名度,拿了一份企划书来到TBS。

商量进行番组制作,然而以排球为题材制作电视剧之类的,绝对是没有收视率的。

于是这个企划书就成了一份负担,TBS最终商议将其制作为真人+动画的混搭形式制作。

然而东京MOVIE等和TBS常有业务往来的动画制作公司此时的制作档期满满当当,忠隈昌才向吉川询问意见。

接下来TBS派人到新潟的日本电视动画制作考察,最后拍板决定了由他们来制作《动画实录:通往慕尼黑的道路》。

决定之后,日本电视动画在东京中野区的杂居大楼中建立了新的工作室,这间工作室用到了哆啦A梦结束。

在《动画实录:通往慕尼黑的道路》制作获得巨大成功并结束后,日本电视动画顺理成章地制造了后番组《亲爱的coco》,但是原本预计26话的作品因为收视率不佳,在13话便打切掉,渡边清在制作期间,辞掉了日本电视动画的取缔役职务。

为了能够起死回生,渡边清再次想起了日本台。

然后的故事就如同前几章所言,通过虚假的借口和暗地里的关系,开始了日TV版《哆啦A梦》的制作。

本来就因为资金问题摇摇欲坠的日本电视动画,在渡边清失踪之后,樱庭左武郎无心继续公司运作,随后干脆便将其解散。

渡边清的名字就此消失在了业界。

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是渡边清失踪13年后,也就是1986年。

渡边清在失联期间,移居到了菲律宾马尼拉,开设了电影公司,准备制作菲律宾日本合作的电影,但是不幸再次失败。

渡边清此时被钱所困,欠债无数,被黑社会东组成员柳泽威逼利诱,偷运50把手枪和1400发子弹回日本,随后被神奈川县警方抓获。

这件事情被朝日新闻等媒体披露,但是逮捕之后的消息却一概无从查证。

时隔多年,警方和检察院的资料也到了时限被处理掉,渡边清后来的结果,没有人知道。

对于渡边清本人的评价,可谓两极分化。

渡边清在老家是拥有庞大家族产业的资产家,当年熟悉渡边清的业界某社社长评价渡边清说:渡边清处于东京电视动画的全盛期,通过制作动画,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随后他便过着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日子。

开高级车,与混血美女交往最后抛弃妻子,直到日本电视动画出现破产危机,然后逃到了马尼拉。

当年日本电视动画的员工回忆说:“他是因为喜欢动画,所以才组建动画公司的,现在看来感觉是动画宅一类的人。

不敢相信他竟然会做出帮黑社会偷运枪支这种事情。

”吉川惣司却是另一种说法:渡边清更像是把动画当做捞钱工具的那种人,他这个人是那种没有什么存在感,又没有领导才能的类型,像是一个赌徒一样,将制作动画当做一种赌局来玩。

不论是和日本台、或者是和TBS断了关系之后,还是《DO IT!》失败之后,渡边清明明有很多机会可以就此退出动画业界,但是是什么驱使他一次又一次回到这领域的?

在冈迫亘弘的眼中,渡边清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本身老家渡边家在新潟就是一方豪族的地方实业家,他这个人却更是喜欢花天酒地、一掷千金。

渡边清缺少一种“想制作出更好的动画”的上进心,而只是不断地想着在作品的数量上去追求更多。

他所热心的仅仅是创立动画公司,并进行动画制作的运作,却从没有考虑过作品是否会流传到后世,或者对业界,对其他人的影响。

只是在不断地创立新公司,不断地生产新作品。

渡边清到底是否有着对于作品本身的爱,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日TV版其中有一集《请投给我一票之卷》,讲述了大雄在竞选学级委员的时候,为了可以当选竟然私下贿赂同学。

在藤子老师心中,以及读者的心中,虽然大雄平时很笨拙、很天真,但是他是个正直、善良的孩子,肯定是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

这如同是对通过私下的关系为自己动画事业开路的渡边清的讽刺一般。

然而在这集播出的时候,渡边清已然失踪,次年的1974年,和渡边清暗地里有说不清的关系的首相田中角荣因为金钱贿赂问题,黯然下台。

两年后的1976年,因洛克希德事件,田中角荣被东京地检逮捕。

日TV版《哆啦A梦》以及推出这部失败之作的始作俑者们不怎么光辉的事迹至此告一段落。

下一期将是本系列的完结篇,关于藤本弘老师受到日TV版牵连而陷入低谷的漫画事业以及他最终如何通过自己的坚持走向了人生巅峰。

尾声 藤子的立场“为什么我的作品会遭遇如此失败,我注定不如他人吗?

”藤子 · F · 不二雄,也就是藤本弘在当时这般苦恼着。

从1969年开始,藤本弘倾注心血创作的哆啦A梦,不仅收视率如此凄惨,甚至惨遭腰斩。

60年代以藤子不二雄名义发表的大热作品《小鬼Q太郎》就像是一条标杆,人们自那以后评判藤子的作品,都是以Q太郎为标准的。

从常盘庄时期走来的伙伴们所组成的零工作室,也在71年解散掉了,赤冢不二夫、石之森章太郎纷纷都已有了很出色的代表作。

尤其是高中时期就开始共用笔名、亲密无间的创作伙伴安孙子素雄的作品风格更偏重于剧画,以及对于当下社会的讽刺,变得越发极端。

虽然共用笔名,在风格上以及创作的道路上,安孙子素雄已和藤本弘渐行渐远。

1965年,两人合作的《小鬼Q太郎》在TBS台播出,不二家糖果赞助。

播放时间长达两年,这期间,Q太郎成了不二家糖果的摇钱树,但是渐渐地,Q太郎开始卖不出去了。

于是《小超人帕门》(藤本)、《怪物君》(安孙子)接连在TBS播出。

最后一部《乌梅星殿下》播出,可人气持续走低,《乌梅星殿下》半年便草草结束。

60年代末70年初,剧画的流行冲击了漫画的市场,安孙子开始尝试剧画的风格,而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为孩子们创作漫画的藤本弘,却继续在画《宇宙小毛球》之类的儿童漫画,生不逢时的《宇宙小毛球》,也遭遇夭折的下场。

在这一时期,实际上安孙子素雄要比藤本弘成功得多。

两人虽然在70年代初期就已经各自创作漫画,但是共用藤子不二雄这个笔名,直到1987年才正式拆伙,安孙子素雄使用藤子不二雄A,藤本弘使用藤子不二雄F(后在石之森章太郎的建议下更名为藤子 · F · 不二雄)。

1969年到1971年这三年间,竟没有藤子不二雄的作品被改编成动画。

直到1971年,日本台再次将由藤本弘独自执笔的《新小鬼Q太郎》搬上荧屏,以《新小鬼Q太郎》为题,播出了整整一年,随后藤子不二雄的作品再次断了档,此时,日本台的制作人来到了小学馆,便发生了第三章所讲述的故事。

74年初,藤本弘收到了小学馆的消息,要求停止掉《哆啦A梦》的连载,尽快进行新作的创作,藤本弘不愿停止自己苦心经营了近五年的《哆啦A梦》,与小学馆商议在进行新作《三树夫和米吉喔》的创作同时,继续在《小四》上创作《哆啦A梦》,虽然保住了《小四》,但是《好孩子》、《幼稚园》、《小一》上的《哆啦A梦》,却结束了。

1974年,这一年是藤本弘人生的转折点。

藤本弘找到了小学馆,要求提升自己的原稿薪水,因为小学馆的薪水确实太过低廉了,藤本弘的要求并不过分。

然而小学馆顾忌的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只是单单为藤本弘增长了原稿薪水,势必会引起其他的漫画家不满。

在双方协商的结果下,小学馆决定为《哆啦A梦》推出6卷单行本,于是在1974年的7月开始到75年元日,推出了6卷哆啦A梦的单行本漫画,也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瓢虫版”《哆啦A梦》单行本漫画。

原本计划6卷便完结,在第6卷的封面上,故事的主角们挥手和读者们说再见。

“回到未来世界”就是第6卷的最后一篇。

原本计划中的单行本漫画在第6卷就此结束,然而没想到的是《哆啦A梦》竟然出人意料的热销。

1975年4月,第6卷发售的4个月之后,小学馆继续推出了单行本第7卷,第一个故事就是“哆啦A梦回来了”。

瓢虫版直到1996年5月发售至45卷,同年,1996年9月,一代漫画大师藤子 · F · 不二雄与世长辞。

藤本弘的《哆啦A梦》并不是无聊、没有人气的漫画,只是在当年,局限于小学馆的学年志的连载,无法施展拳脚。

在单行本推出后,一下子受到欢迎。

75年《哆啦A梦》的销量达到100万册,自此销量以每年倍增的速度76年突破200万、77年突破500万、78年突破1000万、79年突破2200万…藤本弘那时的坚持取得了成功。

1976年《哆啦A梦》动画版再次开始制作企划,1978年确定在朝日台播出,1979年播出,迎来了藤本弘的全盛时期。

从70年代直到现在这40多年间,《哆啦A梦》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虽然藤本弘本人现已驾鹤西去,但是他的漫画精神,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业界的新人,以及全球的读者们。

那只名为哆啦A梦的未来世界机器猫,永远会陪在孩子们的身边。

(配图版:第一章:http://www.douban.com/note/528916269/第二章:http://www.douban.com/note/530183330/第三章:http://www.douban.com/note/531517726/第四章:http://www.douban.com/note/532882855/第五章:http://www.douban.com/note/534328917/第六章:http://www.douban.com/note/535627791/终章:http://www.douban.com/note/536841784/)

 2 ) 重温哆啦A梦:看完我为什么不开心

哆啦A梦本来应该是美好的童年记忆,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曾经的大雄/静香,但是二十年后再重温,我不再是那个崇拜哆啦A梦的我,带着现实的有色眼镜看,一切都变了味。

我开始质疑大雄的择偶观(动画片里也是个看脸的世界?

),静香的婚姻观(因为被需要而不是因为被喜欢的奇怪理由选择婚姻),影片的意义(只是纯属娱乐?

这样的片子给小朋友们看的教育意义何在?

)......最后以一个人打败胖虎的方式证明离开哆啦A梦后大雄的成长略僵硬,表示没有被感动到......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静香身上,除了静香没有其他重要的事,这样的大雄讨人喜欢吗?

凡事都要依靠哆啦A梦,从来不听别人说完话就冲动行事,这样的大雄值得静香去爱吗?

因为大雄需要别人的照顾就舍身取义?

这是怎样的逻辑?

细想来也正是大雄的种种不足才有哆啦A梦出现的必要吧,设定就是这样了。

有时候,这层需要能更好的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吧?!

长大的疼痛的现实就是,不再有孩子的童真,你可以说自己还有一颗童真的心,却无法掩饰那双浑浊的眼睛。

所以看完我不开心,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电影拍的不好,是因为被迫承认自己已经苍老。

这不是一部给大人看的动画片,把大人的视角和心理强加于动画里是不对的,哆啦A梦永远属于孩子和童年。

反过来一想,电影其实也戳中了现实,他们,不正是选择了大雄的选择;她们,不也选择了静香的选择!

大雄的世界里,需要的时候,哆啦A梦永远会回来。

最好的存在,莫过于有“哆啦A梦”在。

我想,陪伴我们青春的人儿虽然随风而去了,还会有陪伴我们变老的人们,我们要做的只是用心去寻找“哆啦A梦”的存在并且珍惜。

ps:这种现代立体感小人真是不爱。

(就像人老了不爱听新的流行歌曲,是念旧,也是脱节)

 3 ) 未来太远,就在这里永远陪我

从哆啦A梦在河边碎碎念着抱怨,你这个人啊又懒惰又懦弱,记性不好,还喜欢依赖人,也没有什么运动天分开始,在黑暗里开始痛哭。

要不是还有一点理智,就几乎要嚎啕大哭。

朋友啊,你知不知道,在你最幸福的时候,可能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可能就开始走上了人生的分岔路口。

我可能会是见证者,也可能是旁观者,而最后大概谁也无法陪谁直到最后。

再也没有比夜深人静时从自家的抽屉里突然出现一只挥动着圆手的蓝色圆胖电子猫更像一个美梦了。

他嗜甜,最喜欢铜锣烧,明明是猫却害怕老鼠,最重要的是每一个危难关头都有一个拯救你于水火之中的百宝袋的未来宝物。

他在你要迟到的时候嫌弃你又督促你,在你努力准备考试时陪伴你复习,在你失落的时候默默地安慰你。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你不过是个考试中常常考零分的笨蛋而已。

可他还是愿意陪伴,愿意从未来到现在都站在你身边。

要珍惜你和哆啦A梦相处的时光啊。

失去了他的未来的大雄对童年的自己这样说。

要珍惜啊。

我们可能都知道,现实世界里面,不会有这样一只从抽屉里跳出来的神奇机器猫,也不会在永久的分离后还有他最后一次的法宝把他传送回来的机会。

那些见证过我们最愚蠢青涩岁月的人啊,他们大多都不会陪我们那么久,甚至来不及看我们的幸福值冲破程序的设定,就走上了他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这些注定会失去的人,可能也曾经在快要迟到的时候跟你一起快步冲进校园沿着斜坡跑进教室,也在你努力准备考试时为你在练习簿上写下另一种答题的公式,在你失落的时候什么也不说只是递过一包很喜欢吃的数片而已。

他们明明知道你不过是个笨蛋而已,但还是曾经如此不离不弃啊。

未来太远了,我曾经爱过的人。

你们别走得那么快,慢一点,我们能一起走过的路还有一些,慢慢走,走远一些。

要是不小心走散,那么请在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再挥舞着手大声地呼叫我的名字,出现在我面前,好吗。

 4 ) 谢谢你的陪伴

小时候不知是在那个台,每天准时看哆啦A梦,那时特别羡慕大雄,有这么一只可爱的机器猫,那个神奇的魔法口袋可以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道具。

有时候觉得一个人孤单,就也想又一个哆啦A梦,哪怕它变不出什么有魔力的东西,只要它能和我说说话,我就很开心啦。

这是很久之前看的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感触啊。

无论是童年中的那个哆啦A梦,还是这部影片里的哆啦A梦。

还记得当时在影院里,有父母带着孩子来看的,也有成双成对的情侣来看的,我一个人 坐在一个偏僻的角上,哭的止不住。

也是,有多少人能永远陪着你呢?

哪怕是我所羡慕大雄拥有的哆啦A梦也会走。

大雄在哆啦A梦走了之后,也不像是从前那个样子了,他开始变得勇敢而坚强。

我从来没有过哆啦A梦,但我仍有那陪伴我的人。

可是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们都会离开。

不过我不怕,相信就算失去了那个保护我的哆啦A梦,我也会像大雄一样,努力变得坚强。

我会大声告诉那个不知道在哪儿微笑着看我的哆啦A梦说,别担心,我很好。

 5 ) 来了又往

要凭电影催出年过三十的人的泪,是不容易的,何况是一部动画片。

但人们往往忘了,主角很重要。

机器猫和大雄以及他的伙伴们,对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是李雷和韩梅梅般的存在。

当Mike隋尽情调侃李雷韩梅梅以及他们的伙伴的时候,对我来说最多也不过是个课本上常见的角色而已。

但是如果说到机器猫,就不仅仅是一幅画中的角色,它还承载了小时候的太多回忆和梦想。

它是有情感的。

这情感就像你遇见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一样,即使平时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已经不过只是一个文字组合,但当你们一起回顾往事时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唏嘘起来。

曾有许多人从成人的角度解读这个动画,但实际上这个动画真的是为小朋友而作的。

比起现在流行的漫画设定,这种画风也就是个数码宝贝的等同物,而绝非海贼王那种成人类型。

如同接近尾声时机器猫哭着在念叨大雄的缺点一样,彼时的我们,由于还没有完成社会的洗礼,心智也不甚成熟,大雄的所有缺点,实际上普通人的童年里,多少都能找到点影子。

而那些童年时期对小伙伴的依赖,以及初通人事时对某个姑娘的向往,谁又未曾有过。

只不过当时再铁的哥们,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已经变成微信里标签贴上某个阶段的同学的名字,我们用饱经世故的心封闭住了那些情感和记忆,并为其划上幼稚和成熟的区别。

当年那些撒过的泪,如同依照物理规则一般,早已蒸发且不知去向。

但人们往往忘了,你用路飞替代了机器猫的意义,说明你已经不再依靠基础的伙伴情感,开始往独当一面的道路上迈进。

就如同成年的大雄对来到未来的大雄说的一样,机器猫是你的朋友,请好好珍惜和它在一起的日子。

对于每个人来说,逝去的日子已经被锁定,机器猫和曾经的你,都未曾分开过。

而这次的回顾,只是小心翼翼地把你封存的记忆打开,让你瞧一瞧曾经的自己,和那些你无比珍惜的小伙伴们。

机器猫的创作者们也长大了。

现在的作者试图告诉我们,人终究还是要长大的,如同我们无法抗拒地会老去一般,我们也无法抗拒身边的人来了又往。

每当看到机器猫时,其实不过是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在回顾自己的过去,因而也就不会用旁观者的角度去解读一部动画片。

朋友来了又走,谁又能友情永驻,谁又能信守儿时的承诺?

所以,这终究是一个童话而已,如同结尾一样,机器猫和大雄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但是,在我们现实得一塌糊涂的如今,在我们已经可以轻蔑地讥笑嘲讽那些表露出过于幼稚思想的事物时,如果能留这么一扇到达自己内心软肋的随意门,只留给机器猫,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

我回去了,撒了一把泪,又回来了。

我也曾幻想过在喜欢的人遭难时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并解救她,但我现在看到静香时,我只想到她临嫁前与父亲的对话:他能为别人的幸福祈祷,也能为别人的不幸感到悲伤,这对人类而言,是最重要的东西。

我相信,他一定能让你幸福。

我觉得,这或许是这部电影留给我们这些长大了的机器猫读者们最有启发性的一句话。

 6 ) 《伴我同行》,一盘难食得毫无操守的冷饭

这年头,情怀兜售总是票房护身符,卖力程度更是与电影的吸金能力呈强劲正相关。

更何况眼前放着的是一个八十年的金漆招牌,不去用的一定是白痴。

任何有着正常智商水平的人都明白,但凡打响了的名头,必定要一炒再炒炒个十辈八代子子孙孙无穷尽,这是荷里活乃至世界通行的惯用伎俩。

漫威大法中的各种侠,就很好地证明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乐于买单。

我自己是全身心地鼓励和拥抱炒冷饭行为的。

可是总是有些人不好好炒,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端出的成品卖相难看,令人难以下咽。

炒好的《伴我同行》,就是这种形状的一大碟。

你可以完全冲着圈钱的目的来袭,非常欢迎,但是起码要交足货,至少要和《奥创》这种爆米花一样,讲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不要豆腐渣,虽然《奥创》的本子也是寒碜得让人害臊。

在这点上,《伴我同行》完全就是踩着灵异beat跳舞的散件户,拼拼贴贴好不容易凑够个半钟。

先是投影一个百宝袋散装PPT,再硬sell生硬低幼的故事,教大家如何操着小学生的身追着以后的女朋友。

不满意?

最后打包送道老火鸡汤,里面可是放了一大砖浓缩的友谊鸡精的呢。

《伴我同行》剧本除了出格得精奇的敷衍、廉价的笑点和哭点之外,它那独特而富有魔性的价值观也是本片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什么大雄和胖妹结婚不幸福,和好看的静香在一起就获得幸福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片在前半段一直在为也不知道怎么就爱上了的静香如何才能爱上不成材只会考0分的男子来出谋划策,想到也不外乎就是焗一发迷药让你爱上我这种令人振奋的方式罢了。

理论上呢,既然都已经看了八十年了,大概也就没有铺垫人物的必要了吧。

于是本片怀着这种奇异的信仰,真心实意地就只抱着在院线上大肆圈钱的目的,直接就上,上来就干。

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丝毫没看出本片有准备过花费半点应有的笔墨,来向新鲜的观众群体铺垫和诠释人物。

和模型比起来,人物的性格可就完全3D不起来,扁得像超薄护垫。

当然本片也有很多服务到位的地方,比如说收了3D的钱,还是带你走了几转特意为3D做的场景,每次不到几分钟,虽然味道不好可是也够塞住你喊回水的嘴,毕竟你可是已经咬过一口了哦亲。

最值得肯定的是经典场景的重现,人物模型的细致度,和特别完美的打光。

有好几处的光渲染出来,直接都让我产生了一种“这也许不是个烂片”的幻觉。

幸好那些小学生语文竞赛对白都会适时地出来敲醒我。

啊,差点忘了还有成年静香周冬雨,没有她,我都差点入戏了呢。

虽然整个片子的3D技术质量过硬,但是动作的处理仍然是采用二次元的夸张方式,每每在一个扎实可信的场景里突然来蹦个三尺高,这效果就如同宝莱坞中间总是毫无防备就开始热爱的歌舞一样跳tone,实在令人难以适应啊难以适应。

总结一下,这兜吆喝着情怀来绑架观众的冷饭确实是成功的,因为大伙食了地沟油不自知还津津有味。

我也不是不喜欢吃炒冷饭,只不过就是希望以后,大厨们能向荷里活偷偷师,就算不会伴碟,也起码打只咸蛋落去炒。

 7 ) 个性像野比大雄的人,将来会有什么出路?——转自知乎

摘自知乎:作者:秦宇下,知乎主页:http://www.zhihu.com/people/qin-yu-xia 原文链接:http://zhi.hu/6LyF算是正儿八经的知乎首答。

献给我最爱的《哆啦A梦》。

表示对柳参差的答案上了知乎日报表示理解不能。

唉真是都快让我问出“居然被赞同的最多的是这种价值观,这个社会是怎么了”这种问题了。

嗯,不生气不生气,理性讨论。

首先,说下相关,哆啦A梦近20年的脑残粉。

在我心中所有的漫画里,哆啦A梦一档,其它漫画一档。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长大之后很多人会觉得奇怪(虽然他们很少表现在脸上),为什么你会喜欢哆啦A梦这种幼稚的、给小孩子看的漫画。

但我想,每一个至今都还在喜欢哆啦A梦可能都会赞同这样的回答:我喜欢哆啦A梦,就是因为这部漫画是这样的幼稚、这样的适合小孩子看。

因为这部漫画通篇所讲的,其实都是我们年幼的时候,所接触到的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东西,友情,亲情,关心,梦想,还有爱。

这些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虚无,越来越不能当饭吃,越来越在现实当中淡去,但你真的很难讲,如果真的没有这些东西,我们是不是还会这样留恋这个世界。

不管在什么时候,当你进入哆啦A梦的世界,进入学校后山下的那个小镇的生活的时候,你都会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如此干净的东西的,一如我们小时候那样纯粹。

哆啦A梦新番的主题曲“梦をかなえてドラえもん”里有一句歌词,“小时候的梦想,长大想必就会忘记吧” 至少于我而言,哆啦A梦总会让我想起幼年时所有美好的东西,说的再鸡汤再矫情一点,它总是会提醒我,不管我在哪里读过书,在哪里工作过,我见过哪些人和事,我都要知道自己和那个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听姐姐读哆啦A梦漫画的男孩是同一个人。

世界会变得世故,但它没说过你内心深处也要变得和它一样世故。

其次,说说野比大雄这个人。

其实野比大雄真的是个废柴,思考和运动这两样天赋点显然都加在睡午觉上了。

好吧,你差就算了,大雄还是个非常懒惰和不思进取的人,小心眼、会报复。

好吧其实就是个熊孩子。

青春期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不喜欢这个角色。

我不太想讨论大雄BT的射击天赋,或者炉火纯青的翻花绳技巧。

这些不过是漫画设定的点缀,其实是没什么价值的。

不能改变大雄是个废柴的事实。

但是对于大雄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我觉得还是有几点值得说明。

第一,在漫画的设定里,大雄应该是一个生活中非常非常平庸的孩子的集中缩影。

和其他很多艺术作品一样,在哆啦A梦这部漫画里,出现的角色都是有非常鲜明的脸谱化特征的。

胖虎就是小学班里强壮的孩子王,小夫是班里最有钱的富二代,静香就是小时候你会暗恋的同桌女孩,而出木杉英才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哆啦A梦的每一个普通的小学生读者,想必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在这里或者那里比不上其他人。

而哆啦A梦这部漫画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教会孩子们不断上进。

所以大雄这个主人公需要让所有的小读者都能找到共鸣,于是一个集大众缺点于一身的大雄形象就出现了。

这个形象之所以废到极点,很大的原因就是他需要让大家都能找到共鸣,同时能获得“我至少比大雄强吧,那大雄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的想法。

所以大雄这个角色本身就是脱离现实的艺术极端创作。

拿一个艺术创作的人物到现实社会当中来讨论本来就是很无聊的,你在现实生活中可曾见过和大雄一样一无是处的人?

同理,你可曾真的在社会中见过出木杉英才这种“就没有我不精通的,就没有我不知道的”天才?

第二,关于哆啦A梦的教育方式。

其实漫画中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哆啦A梦本身就是个有很多缺点的减价货残次品。

它在机器人学校的表现简直就是大雄的翻版,还被老鼠咬掉了耳朵。

所以哆啦A梦对大雄的教育有问题这点根本就不值得讨论,肯定是有问题的。

但是各位试想,如果哆啦A梦不是一个丢三落四的、胆小的家伙,而是一个高大全的家庭教师形象,我们真的还会这样喜欢哆啦A梦么?

哆啦A梦带给我们的,就是一个我们——尤其是独生子女这一代——从小就缺少但又梦想的东西,一个绝对信任我们、了解我们的伙伴。

他会陪我们去做我们小时候所有想过但又从来没有实现过的幻想——自己动手建立一个王国、和同学一起努力制作一部电影、去非洲和海底做最伟大的冒险。

哆啦A梦从不说教,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陪伴。

记得有一集,哆啦A梦回到未来有事情做(也可能是和大雄吵架闹翻了,太久了不记得了),临时由多啦美来照顾大雄。

多啦美这个非残次品显然比它不靠谱的哥哥厉害多了,各种循循善诱,各种让大雄自己努力,把大雄照顾、教育得非常好。

但最后的最后大雄还是十分想念哆啦A梦。

因为一起努力的伙伴才是我们在七八岁的年纪真正想要的啊。

第三,关于大雄自己。

虽然得票最多的那个答案觉得善良并不值得在讨论大雄未来的时候一提,但我还是很想提提这个。

不出意外,大雄会长大,进入一所普通的学校读书,走进社会,成为一个普通之又普通的上班族,然后融进千千万万不会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任何光辉痕迹的普通人里。

你有质疑为什么大雄不更加努力、拼尽全力去获得更好的生活的权力,但你没有嘲笑他的权力。

根据漫画的设定,成年的大雄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工作一般,混的一般,柴米油盐,儿子不听话——嗯,除了他逆袭娶了一个白富美这点之外。

但是不好意思,我的父母,我父母的父母,还有我生活里那么多那么多我熟悉的人,他们都是这样的普通人。

你可以质疑他们不够努力,但每当我想到这个社会的最大多数群体是由这样的普通人构成的时候——抱歉我又在矫情了——我都会觉得温暖窝心。

我已经不太记得我妈小时候都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过什么了,但有一句话我一直都记忆犹新。

我妈说,“你可以很平凡,你可以不优秀,这些我对你都没什么要求。

但有一点我希望你一辈子都能记住,要做个好人。

”而大雄就是一个好人。

虽然他废柴,他被所有人欺负,他被所有人看不起,他在一个小学的班里其实真的就是受尽孩子们所有恶意的那个同学,他被打,他窝囊,他考零分,他掉水坑,他被狗咬,但他的三观一点都不扭曲,他真的一直都在积极健康的活着。

——而说真的,相信我,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这点真的太不易了。

反正我要是倒霉到跟大雄一样喝凉水都塞牙,我是做不到大雄那样积极乐观的。

好吧虽然他都有点接近没心没肺了。

而大雄也真的不是那样一无是处,大雄很多时候都会反思——而且并不像得票最多的答案里那样,他是在闯祸之后才反思。

可能是那位答主看哆啦并不是特别多的原因,因为哆啦A梦短篇里有一个主要的结尾套路就是大雄自己玩得得意忘形之后,突然因为某件事情想通了,而进行了自我反省。

这样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因为这真的真的是主要的套路之一。

而且就算真的如那位答主所说,大雄都是闯祸之后才反省的,那么“小孩子的任性——调皮捣蛋——闯祸——反省和成长”这个套路我也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谁不是在犯错当中成长起来的?

反正我是觉得我将来要是生了个跟芭比娃娃一样乖的孩子,那是能把我自己给吓死的。

而且,在很多集里你真的能看到大雄闪光的一面,第六卷最后一集,哆啦A梦要离开回未来了(这也是原定最早版本的结局,也是唯一曾经存在过的官方结局,此外所有结局全是网络段子。

后来因为读者反响而继续画了),为了不让哆啦A梦担心,大雄一个人非常努力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事情,甚至包括击败胖虎,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来说,在一点都不想哆啦A梦离开的时候,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多理解人的胸襟。

第四,其实这部漫画在最根本的问题上从来都没有过偏差。

胖虎是个非常爱欺负人的孩子,但他其实非常看重友情,有一集大雄用如意电话亭说要搬到美国去,胖虎是哭得最伤心的那个。

而在大长篇里,胖虎也是最勇敢无畏的那个孩子,绝对地为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再比如大雄的老师,他平常质疑大雄,看不起大雄,但是漫画里很多时候你都会发现,其实老师还是看到了大雄很多闪光点的,他是真的在关心大雄,是在怒其不争——这点和我们现实中很多老师真的差别太大了,不特指,请勿对号入座。

我知道我们应该坚持价值多元,但如果说这个世界真的还有一部作品可以说是价值观绝对正确的话,我会选哆啦A梦。

说真的,我真的不在意大雄未来会怎么样,因为当我们把这样一个创作出来的人物抽离到现实当中之后,这个讨论本身就是很苍白无趣的。

我只是想说,在大雄的结婚前夜那一集里,成年后的静香在结婚前夜曾怀疑过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而当时,静香的爸爸是这样回答他的:“大雄这个年轻人,他会祈祷别人的幸福,会因为别人的快乐而开心,也会为了别人的不幸而难过,而这是为人最重要的品质。

”我一直都觉得,这是我听过的对于一个人最高的评价。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548572

 8 ) 哆啦A梦是妈妈

对于大雄来说,娶到静香做老婆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对于我们来说,到底什么才是幸福呢?

还是个孩子的大雄参悟到了成年人所难以领悟到的重要玄机:娶到静香做老婆是自己的幸福,却并非是静香所想要选择的幸福,但是既然自己是这么差劲的一个人,丝毫不能带给人好运气。

如果最终静香嫁给了自己,那么静香的命运也会变得不好。

虽然很喜欢静香,但是为了静香的幸福,还是将她拜托给人品又好对静香又好的杉同学吧。

对于一个人而言,是自己的幸福更重要还是自己爱的人的幸福更重要呢?

是让自己爱的人与自己在一起令自己幸福重要还是让爱的人过得更好才更重要?

这个乱七八糟的逻辑问题,其实也是好多言情剧中百用不烂的梗。

你不是鱼,鱼幸不幸福你不知道。

往往观众一边骂着男主女主“你是傻逼啊,ta喜欢你”,一边看着各种误会错过的发生。

现实生活是这样的,总有力所不逮的时候,万般无奈沮丧的时候,你觉得你没有能力去实现所谓“给她的幸福”,所以逃避的远远的,看起来是一件多么伟大多么爱的事情啊。

只是还是个孩子的大雄也顿悟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令静香幸福,而且,自己还是要娶静香。

你怎么知道,她的幸福你的幸福就非要分庭抗礼呢?

结局当然皆大欢喜。

和小时候一样,每到集各种毛病于一身的大雄掉链子的时候,哆啦A梦就会出现。

他的肚皮翻啊翻,就翻出很多的宝贝,总是能让胆小懦弱懒惰笨蛋的大雄心愿成真。

不过这一次,哆啦A梦睡着了,大雄最终是靠自己的力量救了静香和自己。

小时候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触——哆啦A梦是妈妈。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哪怕再不济,考试零蛋被同学欺负,妈妈也觉得你是最棒最棒的,妈妈总是无所不能,妈妈总是stand by you。

有一天,妈妈老去了,要离去了,她哭着说:不管怎么样如果有人欺负你你都要记得还击,要不然我怎么走的放心?

她甚至还留下了彩蛋,就怕你下一次应对不来。

她甚至还能以其他方式回到你身边,只要你需要。

所以整部电影里,最让我感动的是,成年大雄远远看着哆啦A梦,童年大雄说,你不去打个招呼?

成年大雄想了想最终没有去。

他说你要珍惜和哆啦A梦在一起的时光。

时光啊时光,不管如何的珍惜,总会过去。

哆啦A梦也总会离开。

童年时,总以为好梦不会结束,以为未来瑰丽无比,成年之后才明白很多东西,即便见与不见即便抓与不抓又如何呢?

还不如学会放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哆啦A梦,有自己的幸福,有自己的静香。

关于童年的梦,从来未曾失去温度。

哆啦A梦,我好喜欢你。

 9 ) 被玷污的情怀——《哆啦A梦:伴我同行》

被玷污的情怀——《哆啦A梦:伴我同行》不知道是不是但凡被打上“情怀”标签的东西,无论其质量如何都能被一窝蜂的追捧。

如果说前两天的《明日世界》是我近期看过最烂的电影,那么这部《哆啦A梦》则是我此生在电影院看过最垃圾的一部卡通片,没有之一。

从视觉效果来讲,电影里的几个主角形象和原版漫画都相差甚远,连电视卡通形象都不如,看着颇为陌生。

动画效果也极为生硬别扭,我不懂技术,但看着只觉得粗制滥造。

从电影主题来讲,全片从头至尾都在渲染大熊和静香的早恋情深,简直特么不忍直视。

小学生的虐恋,情殇的痛苦,爱而不得的纠结,这些胡扯淡的东西贯穿了全剧始终。

难道我们心目中对这部卡通的情结,不是因为大熊和哆啦A梦的友情么?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得坦言,对于从小只嗜好学霸的我来说,懦弱又愚蠢的大熊从来都不是我的菜,所以对这部卡通里的各式角色一直无感,最多只是抱有童年记忆的美好。

但电影里把大熊的弱点与缺陷扩大了无数倍,原本想渲染的所谓性格里的真诚,几乎没有太多表现。

唯一的亮点也许在于对静香“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但这里又牵扯到全片最鬼扯的地方,小学生伟大的爱情牺牲精神。

电影从始至终只表现了大熊是如何依赖哆啦A梦,最后的不舍多少也只是一种习惯而已,甚至是从此无从依靠的茫然无措。

对于这段友情的深刻,着墨太少,从而愈加表现出大熊的无能和幼稚。

结尾竟然安排和胖虎打架的剧情来表现大熊的成长,真是够了。

而成年后的静香选择大熊结婚的原因,也刻画得太浅显简单,不够说服力。

选他,只是因为他太弱了。

嗯哼,崇高的圣母情怀总体来讲,圈钱之作,玷污了这部卡通片本该有的纯真色彩。

如果是好的剧本框架,结尾大熊和哆啦A梦的分离完全可以制造出各种泪点,却活活搞成了鸡肋。

这样的片子也能看哭一帮人,只能讲大家可能都太“感性”了,呵呵。

从电影前十分钟开始就觉得不堪,日语原版配音太吵,咋咋呼呼的大熊令人生厌,哆啦A梦彻底成了劣质的机器人质地。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在电影院让我半小时就想离场的片子,凭借金牛座的耐心勉强撑到最后,发现越往后越不堪入目。

豆瓣评分,一颗星。

给年少时期的记忆。

如此而已。

 10 ) 他口中的公仔,我生命的记忆——懷念永遠的“粵語叮噹”林保全先生

她躍過樹叢、躍過草坪,躍過從不停歇的時間長河,奔向自己從童年起就深愛著的、可能隨時會消失在眼前的人,和他在金色的霞光中擁抱……我終於知道了,那麼久的等待其實就為了這一抱。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他口中的公仔,我生命的記憶——懷念永遠的“粵語叮噹”林保全先生文:梁曉智2015年1月2日,林保全先生離開了。

每當想起以後都再也聽不到這把聲音,眼淚就想湧出。

《STAND BY ME 哆啦A夢》這部紀念藤子.F.不二雄先生誕辰80周年的3D電影,將會成為林保全先生配音的遺作,正如這部電影的宣傳上的話語“讓我們一起痛哭吧。

”(いっしょにドラ泣きしません )今天,許多人都和我一樣,留下傷感的眼淚,為這一把陪伴著我們成長的聲音。

假如宇宙中有一種時空穿梭的能量,是靠對兒童時代的回憶指數來達到積聚的,那林保全先生先生的聲音定屬於能令粵語地區的大家穿越時空變回兒童的介質。

我整個兒童時代對粵語卡通的配音都十分敬仰,林保全先生以前也在電視節目上提到自己為人沉默,但叮噹這個角色卻成為他的代表,童年內向敬畏生的我,只有在自己獨自上學放學的路上,模仿著不同的卡通片的聲線,一個人和想像中的無數卡通人物對話。

這當中若非有這些盞鬼有趣的聲音陪伴,也不會孕育成今日的我之緣由。

大約是1990年,叮噹大電影《海底鬼岩城》在TVB復活節檔期播放,要上學的我肯定是無法觀看,請爺爺幫我用錄影機錄製,但爺爺年邁,不太懂操作錄影機,當年錄影帶時間珍貴,正片與廣告之間需要手動操作錄製暫停,但爺爺擺烏龍,廣告播放就按錄製,正片播放就按暫停,結果就只把廣告錄下來,正片卻欠奉,我回來一看,傷心失望繼而大發雷霆,當年不像如今,動畫唾手可得,當年會認為錯過,就很難再有機會回看……數年後爺爺也離世,正是這樣一件小事,成為叮噹與我、爺爺的一個片段,因為今天,塵封記憶的一部分,卻又變成鮮活的情景。

在配音行業裏,配音演員喜歡對卡通人物稱為“公仔”,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配音室(戲稱“音(陰)間”)裏對卡通片進行對口的配音,做配音這樣的一份工作,應該未必能會大富大貴,但堅持用心去演繹,卻可以影響無數人的生命感受,留下很多美好記憶。

文字寫作者會用“我手寫我口”,用文字把思想呈現;配音演員,“我口講他心”,佢地把口會成為我們心中的公仔,可以將自己“把口”變成人們心目中的不二人選,這是人生的很大的成功。

超越了金錢物質的價值,也等同於我們的粵語一樣無價。

去年因緣際會,認識了《美少女戰士》月野兔的配音曾佩儀小姐,因為我對配音演員的熟知和尊重, 我們也成為好朋友。

當邀請了她到東莞進行活動,她知道內地廣東也有這麼多熱愛粵語卡通配音的觀眾,覺得感動和溫暖。

因為當配音員們的“音間”生活開始,他們面對的已經不只是一個公仔那麼簡單,他們演繹的,是陪伴無數人度過美好生命時光的活生生的“人物”。

這麼多年來,亦有不少曾經耳熟能詳一時的配音員退行(離開行業),這其中有意興闌珊心灰意冷的,有尋求更好發展的,但林保全先生卻始終如一地在這個行業當中,如他的名字,“保全”著這把屬於全部粵語觀眾的聲音,除了卡通片,配音電視劇,娛樂綜藝,一直都專業在第一線。

林保全先生的女兒林芷筠也是配音演員,一次看無線配音的訪問,她有出鏡,很靚女的一位女仔,配的是懶洋洋,看到這個訪問,我覺得好開心,原來林保全先生有個這麼可愛,繼承他事業的女兒,覺得很欣慰。

林保全先生1971年加入無線電視配音組,1982年起為叮噹配音,1992年轉往亞洲電視配音組,1994年重返無線電視配音組。

他演繹過的卡通角色中,叮噹是其中一個最為人熟知的,其他還有上千個人物都出自他的口中,《聖鬥士星矢》紫龍、《足球小將》林源三、《成語動畫廊》熊貓博士、《龍珠》天津飯……我最記得當年90年代三大家族入主亞視黃金臺轉本港臺重新雄起之時,招兵買馬,連配音部都將TVB的一線配音員挖過來,過檔亞視的林保全先生亦讓觀眾耳目一新,他配的《天空戰記》修羅王,可以說十分落力,我記憶中還能迴響起他在片中為增加戰鬥氣氛自度的很多語氣。

當年ATV一直被很多不明就裏的觀眾詬病亞視配音組很屎。

殊不知ATV的配音從麗的時代就一直很強。

但想到今時今日連ATV都面臨清盤,我們的回憶,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粵語,都在面臨無辦法改變的外來衝擊,不禁覺得唏噓,亞視還能否保存尚未未揭終,林保全先生卻已經走了……* * * 這兩天在廣州,和日本的國寶級配音演員古谷徹先生進行見面活動,現場來了很多喜愛《機動戰士》阿姆羅的朋友,歡呼、掌聲、遊戲,所有人的都期望在共同的回憶中感受这份快乐。

對於看粵語卡通大的我,我更想的是,像林保全先生這樣的資深人物,也應該接受我們這樣的禮遇,很可惜,他卻沒有机会再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今天的分別,是否能說是永遠無法相聚,誰也不必下定義,在逝影留聲的世界,光線琉璃的映像中,聲音的軌跡會跨越時間的長度。

有部電影叫《時間旅行者的妻子》,當身為時間旅行者的丈夫,離開身處的時空,不斷去到未來,回到以前,無限次地出現在時間的段落中。

當人們以為他已經離開世界,而其實他已經到達無遠弗屆的遙遠等待著我們。

見面的方式決定於我們保存的情懷。

在叮噹另一部大電影《魔界大冒險》的結尾,大雄用“假如電話亭”製造的魔法世界被封閉起來,大雄問,那裏面那些我想念的人、想念的事,會怎麼樣啊,已經不存在了嗎?

叮鈴(哆啦美)說,你懷念的那裏,會變成一個多元的宇宙,將與我們平行地存在著……聽到如此,叮噹和大雄望著遠方的星,一起地笑了。

《哆啦A梦:伴我同行》短评

就是为了看蓝胖子卖萌啊!故事什么的请忽略好吗~

2分钟前
  • shine爱水彩
  • 推荐

这已经不能算是炒冷饭了吧,直接把冷饭给端出来了!以为该无感了,结果还是哭的泣不成声,不是哭给哆啦A梦,而是哭给曾经的自己,昔日无邪的快乐依然爱历历在目,现在的喜欢更多只是童年的影射,谁知道呢,或许我也只是以为喜欢。

5分钟前
  • tangerine
  • 还行

90分钟在欢笑中泪水中的告别,谁的童年不想有哆啦A梦陪伴。

7分钟前
  • sumnous
  • 力荐

毁童年的最佳办法就是强行在儿童电影中插入成人元素。(同行一男生说得好,以前一直觉得大雄是蠢。现在觉得大雄是贱。)

11分钟前
  • 金刚铁臂萝莉🌈
  • 较差

情怀大于本身内容

15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难看,我和VC都看不下去了

18分钟前
  • 刘小青
  • 还行

2015.06.07,天鹅湖万达,贾蓬。不是2D不好看!

20分钟前
  • 飞天PP猪
  • 较差

没看之前很怀念 看完之后不怀念了

24分钟前
  • QQQQQ
  • 很差

中途就看哭了……一句话影评:虽然哆啦A梦的各种道具并没有给大雄实质性的帮助,但他伴他度过的童年的美好记忆,足以支撑他长大成人。正如《哆啦A梦》与童年的记忆,虽然只是快乐的回忆,但仍然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支持着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们。

26分钟前
  • 木鱼水心
  • 力荐

和电影本身无关 但真的哭到泪奔 大雄一直是我暗杀对象首榜 羡慕嫉妒死了 求跪我曾曾孙子来送一只哆啦嘤嘤嘤

31分钟前
  • 1624
  • 还行

太催泪了!

32分钟前
  • 麦机长
  • 力荐

好难看,毁童年记忆

36分钟前
  • HenriqueZZZ
  • 较差

【卖的是对蓝猫机器人的情怀

38分钟前
  • Μουσαι
  • 还行

与其他作品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虽说逻辑上绝对是bug重重,但这毕竟不是《前目的地》《蝴蝶效应》追究这个也没什么用。由于自己的情怀并不深,所以感觉没有向别人那样强烈,只是感觉蓝胖子比大白萌的多,这个故事非常治愈而已。btw,未来世界那段植入性广告略多,片方真是富有商业头脑

40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较差

昨天有人全家去看《哆啦A梦》孩子奇怪的问:这么可乐的蓝胖子,爸爸妈妈你们怎么哭了?

45分钟前
  • 莫名卡纳加
  • 还行

常对电影回锅再造的炒冷饭态唾之以鼻,但对于《哆啦A梦:伴我同行》将诸多番外篇重新3D化的契合,却未有一丝的抵御力,是那童年的情怀,是那感人肺腑的故事,是那永远长不大的大雄和蓝胖子,方才唯感这碗冷饭有以最暖心的温度。

50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力荐

童年记忆

54分钟前
  • 卡卡卡卡卡卡卡
  • 力荐

有些失望,和小时候的感觉不太一样

59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漫画里场景还原度很高 机器猫原来硅胶质感的 其实剧情也没什么 那些道具都快背下来了 只是从50分钟雪山上 静香一句:野比你在胡说什么"开始 就看得老泪纵横

60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无法认同人生的全部成功就是娶到女神。人物看不到成长。大雄废物🤢3D太丑扣分。两星给情怀。

1小时前
  • 草原肥羊卷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