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夹竹桃

White Oleander,毒自美丽,苍茫岁月

主演:米歇尔·菲佛,蕾妮·齐薇格,艾莉森·洛曼,罗宾·怀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02

《白色夹竹桃》剧照

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2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3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4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5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6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3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4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5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6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7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8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9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20

《白色夹竹桃》剧情介绍

白色夹竹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阿斯特丽德(爱莉森•洛曼 饰)15岁那年,母亲(米歇尔•菲佛 饰)杀死了抛弃她的情人。阿斯特丽德亲眼看着母亲被捕。自从母亲被捕,她便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与此同时她被收养了。 阿斯特丽德从女主人的男友身上感觉到了父爱,却被女主人认为她勾引自己的男友,向她开枪。康复后的阿斯特丽德居住进抚养院,她常被欺负,但自从被枪伤之后她便知道她需要依靠自己力量来保护自己。 在抚养院中,男孩保尔主动接近阿斯特丽德,他们都喜欢画画。他们的来往却得不到母亲的赞同,母亲告诉她无论如何都要靠自己走下去,不能靠男人。 在后来阿斯特丽德被一名女明星克莱尔(芮妮•齐薇格 饰)收养。克莱尔很珍爱经历坎坷的阿斯特丽德,可是阿斯特丽德的母亲却嫉妒她们,那次见面之后,克莱尔竟然自杀了。 克莱尔的死对阿斯特丽德的打击很大,她要求被一名俄罗斯女商人收养,她变得自甘堕落。这时母亲要求阿斯特丽德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牛岛酒馆满洲候选人古墓诡棺局长汤米地球少女工作女郎伦敦路致命密函非常情网隔世追凶洛城屠手冷血狂宴性爱之后L冲撞全员恶玉美丽僵尸大屠杀弹指神通天才少女狩猎场·寄死窑永远的田野咏春传奇克莱拉僵尸新娘陆战特攻女朋友,男朋友偷窥者亚人酱有话要说黄土女女

《白色夹竹桃》长篇影评

 1 ) 白色衬衫 白色夹竹桃

从前,我家住的四楼有一条长长的露天走廊,我常常倚在走廊的水泥栏看着楼下的马路和行人。

有一天,走廊上多了一盆植物,比我还高,枝干象树一样,叶子又细又长。

快到夏天的时候,它开花了,有点象桃花,比桃花大,纯白色,五瓣,看起来清澈又明媚。

我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还能记起那花的样子。

那是二十多年前,那时侯我十几岁,是个无知的少年,常常想象地球之外的世界有多大,在黑暗的宇宙虚空之中,我觉得很孤独,偶尔想到死亡,便会全身颤粟起来,仿佛血管里流着冰凉的水。

阿斯特丽德说,所有人都问我为何从结尾做到开头,原因很简单,只有到了结尾,我才明白开头是什么意思。

很多年以后,我看了那部叫做《白色夹竹桃》的电影,它不是我的结尾,所以,我仍然不明白开头是什么意思。

电影里,15岁的阿斯特丽德有个艺术家母亲,英格丽特,毒死了弃她而去的情人,阿斯特丽德从此漂泊在别人的家庭,从一家到另一家,那也是成长的旅程……她好象带着妈妈的毒性,她想摆脱,又迷恋。

英格丽特用夹竹桃毒死了她的情人,她剪下正开着白色花朵的夹竹桃枝,慢慢的搅动玻璃杯里的牛奶。

牛奶的颜色就象花瓣的颜色。

枝上叶子翠绿。

扮演英格丽特的女演员是米雪儿菲佛,我不觉得她漂亮,但是,就象电影里的白色夹竹桃,第一眼你可能忽略过去,忍不住回头时,那美丽惊心动魄。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名字,毒自美丽。

植物学词典上说,夹竹桃富含多种强心甙,全身剧毒,干燥的夹竹桃3克就能致人死亡,主要表现为洋地黄中毒症状:1、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2、心律紊乱、心跳缓慢、不规则,最后出现室颤、晕厥、抽搐、昏迷、或心动过速、异位心律,死于循环衰竭。

白色夹竹桃到处都能生长,即便是在污染的环境里,二氧化碳,氯气,都不在意。

医生说,为什么这些花有毒,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去养。

英格丽特说,保持你自己,不要被别人改变。

英格丽特金色长发,面容清瘦,高颧骨,薄嘴唇,下巴很尖,危险在她的眼睛里。

她第一次出现是在深夜的露台上,镜头随着阿斯特丽德穿过长廊,楼梯拐角,和疏影浓暗的夹竹桃叶子。

英格丽特坐在露台边的石台上,远处是繁星灯火的城市,来自沙漠的热风吹拂她的长发飘起。

这是吹风的最好地方,她说。

英格丽特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法庭,在两个法警中间,她的眼风扫过阿斯特丽德,她穿一件纯白色衬衫,第一个纽扣是松开的,神情里什么也没有,却拽着你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陷进去。

阿斯特丽德跑到窗边,看着一身白衣的母亲走向囚车,好象一株白色夹竹桃走向属于她的旷野。

我无比地喜欢穿纯白色衬衫的女人,我想白衬衫代表单纯,代表一种坚持和拒绝的态度。

上一次是在一部叫做《飞一般爱情小说》的电影中,一个开双层大巴的女司机,穿着白衬衫,第一个扣子没有系。

深夜,她到外面吹风,抽烟,和唯一的一个乘客说话。

她的声音淡淡的,说着往事和现在,就象说着风吹散的烟雾。

但是,她没有英格丽特危险。

阿斯特丽德这样回忆母亲,“我不知道怎么描述和那么危险的人在一起的感觉,那是我最后一次感觉到安全感。

”我想其实她很迷恋母亲,即使总表现出挣脱的姿态。

而对我来说,喜欢就是喜欢,比如鹤顶红,孔雀胆,七心海棠,和穿纯白色衬衫的女人,我喜欢危险将临的感觉,喜欢品尝有毒的美丽,不在乎同归于尽,那是我知道的安全感——你生命中最好的是哪一天?

TODAY。

就象阿斯特丽德说的,“……虽然这样,我还是觉得我在想着她,想尝试吹风的感觉,这是一个秘密的需求,就象一首我禁不住要哼的歌,或喜欢一个你永远得不到的人。

”我想象着那个穿纯白色衬衫的女人,和随便开在什么地方的白色夹竹桃。

“决不要把夜晚交给男人。

”她说,从不道歉,从不解释。

 2 ) 当我们拥有华美的利器,收起来,不要伤害别人。

艺术和道德它们本不冲突,艺术的出现即是一种思想的出现,任何一种思想在超出普通人的接受范围内都被认为是一种病态的,但任何一种思想都没有去评判它对与错的准则,比如说母亲不愿意女儿去遵从基督教,其实本身对于信仰的东西没有过错,只是我个人对于信仰的教条也感到反感,我的主张既不赞同母亲的偏激也不完全遵从信仰,在我看来信仰只不过是基于参考上的精神思想,它对于一些偏激思想的不包容性评定得也是过于苛刻,到现在谁还能像儿时那般去评定一个人是否是好人坏人一说,艺术是自私的,它需要被赋予一种坚硬的思想,要是它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要是它还是如同液体般随波逐流,它就不能叫做艺术。

它的残忍就在于剖开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

  约翰曾经说过,搞艺术的和疯子只有一线之差,而艺术家的高妙就在于,他拥有了疯子的思想之后还能保持理智。

这个母亲只是越过了那个界线,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她对于自己的思想坚信不疑,从而使思想越来愈坚硬,她爱她的女儿只是她坚硬的思想开始要吞噬阿斯特丽德了,一开始阿斯特丽德对着自己所选择的思想半信半疑,她以为将自己的思想投入到信仰中去,就会得到救赎,然而生活是自己的,没有人能替你做最终的选择,当第一个担保人因为担心阿斯特丽德会抢走自己的男人时对着她说 “基督算个屁” 并且开枪打了阿斯特丽德,如果没有那个男孩,她就身亡了,信仰开始变成一种伪装,一种说辞,一种让人厌恶的感觉。

但这都不在与它本身,在于人。

虽然母亲毒死了背叛她的男人,虽然她做的一切都是不择手段的,但是我是认同她的观点的 :你不能忘记你是谁。

只是你一直在跑啊跑,你发现你那么强而有力,有用不完的活力,有广阔无边的田地任你狂奔,当你停下来的时候,你忘记了你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

关于阿斯特丽德,她和她母亲一同在成长,然而她并没有如同她母亲的思想任其放纵狂奔,我很佩服她的是,她有自己的思想,当然思想的成型在最初是剧烈撕扯和血肉模糊的过程,一次因为美丽而对她的射击,让她变得不在乎外表,对外界冷漠,但她的心门没有关,她懂得去感恩和报答,她懂得何时应该挣脱出母亲坚硬的思想,自己的死亡和他人的死亡让她明白自己该抓住的和舍弃的,虽然那一切都变得那么矛盾,一边是弱小人性的微弱的闪光点,一边是咄咄逼人的母爱,但最终她选择的从善,虽然她打扮的像一个汽车旅馆的妓女,但是她奔赴真理,剖开母亲丑陋的一面。

  我再次闻到那个火烧午夜的焦味,   我想感受圣安娜风的炙热。

  这是一个隐秘的渴望,   像我无法停止哼唱的一首歌,   或者像我永世不能拥有的某个亲爱的人。

  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的罗盘总是指向西方,   我永远知道加利福尼亚的时间是几点。

’ 当我们拥有华美的利器,收起来,不要伤害别人。

 3 ) book marks:

1,海报并未体现电影精髓2. 也想有个这样的女儿 3. 人生在世 罪与罚4. 还是美国式思维 5. 感动于残酷中6. 片名很美

 4 ) 一个女孩的成长过程

我初中3年纪的时候,不懂得很多事情。

却看了很多小说。

【白色夹竹桃】便是其中之一。

反复的看了几遍。

所以印象是深刻了。

还讲过这个故事。

女主角是个小女孩,在她童年被一直不停收养的故事。

那时候不是很懂的结局,现在想来,那个小说里的结局算是好的,因为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男人。

所以想看电影版本的。

来温习那时候的书的印象。

 5 ) 小心夹竹桃

我再次闻到那个火烧午夜的焦味, 我想感受圣安娜风的炙热。

这是一个隐秘的渴望, 像我无法停止哼唱的一首歌, 或者像我永世不能拥有的某个亲爱的人。

 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的罗盘总是指向西方, 我永远知道加利福尼亚的时间是几点。

——《白色夹竹桃》她是最懂你的人。

她是控制你的人。

她是你最恨的人。

她是你心中最隐秘的爱与渴望。

你是她抛弃的人。

你是她嫉妒的人。

你是她的历史和覆辙。

你是她无法言说的羁绊和放不开的自由之身。

她们只是一个人。

也许那就是你。

如果有一天,你读到这句话会泪流满面。

 6 ) 你爱着你不可能拥有的某人

你爱着你不可能拥有的某人不管她伤害你有多深不管她有多少缺点你知道她仍然爱着你对于一位拥有强大控制欲望的母亲能知道这些要通过多少艰难的考验而这是作为她女儿唯一的 快乐

 7 ) 白色夹竹桃

大学毕业时移动硬盘里带走的四部影片之一。

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在母亲入狱后四处漂泊,期间又不断与母亲见面,在母亲的教导中被她的意识所影响,但最终决定坚持自我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吸引我的只是女主角的金黄头发蓝眼睛,和精灵一样的脸庞,影片一开始穿着睡衣穿过房间的背影,美得像一个天使,但是十分钟后她就变得无依无靠,母亲突然被送进了监狱,那是一个有点神经质、控制欲强的女艺术家,女孩崇拜着她,看母亲的眼神在说:我知道,我们是彼此的唯一。

于是女主角进入了一个又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电影的光影很美,很有怀旧的感觉,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女主角的颜值,我可能十分钟就关掉了播放器),第一个家庭,她尽量对所有人表现友好,甚至在房东的带领下开始尝试信教,然后她第一次去监狱探望母亲,夹竹桃女士告诉她宗教都是骗人的,人要独立思考,为人自私并没有罪(如果自私也是罪,那所有画家都有罪,这倒是没错),那些信教的人才是艺术家的敌人,女主一边反驳一边默默取下了脖上的十字架,回到寄养的家庭,房东叫来女主,不容分辨地断定她在和自己的男朋友搞暧昧,并扬言要把她送走,她请求房东像上帝一样再给她一次机会,房东吼道可是我不是上帝,看着判若两人的房东,她眼里最后的一点妥协褪去了,剩下的满是坚毅和无情,她决定做一个自私的人,最后发现男朋友出轨的房东朝她开了一枪,当她醒来的时候,房东和她男朋友早已双双离去,女主被送进了孤儿院。

女主刚刚尝试步入社会,刚刚尝试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信仰,就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她开始变得没有安全感,成为一个在孤儿院里独来独往的人,直到一个和她同样喜欢画画的男孩慢慢卸下她的武装,这时候夹竹桃女士又出现了,教育她要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因为寂寞而去依附一个男人,女主也很理智地反驳了,然后默默打包,离开了孤儿院和漫画男,入住了一个中产家庭,这个时候觉得一脸mb,原来篇幅那么长那么走心的漫画男也是个打酱油的?

中产家庭有个过气女演员和常年不在家的电视男,由于女演员没法生孩子选择了领养(一脸mb,为了培养感情不应该领养五岁以下的孩子吗,算了,也许是因为女主太美了),女演员是个善良无主见的傻傻双鱼座(作者很走心了,上升双鱼的我举手,双鱼就是这样的),给了女主所有她想要的,物质上的生活,精神上的陪伴,不同于母亲的专横和神秘,双鱼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分享自己的一切,女主第一次感受到了慷慨无私的爱,在第三次探监时,虽然女主没有表达出任何的情感,从她的欲言又止和养尊处优的模样中夹竹桃女士感受到了不同于上两次的强烈危机感(女主很聪明,这个时候她已经知道母亲就是不想她和任何人好,只要她表示她和谁走得亲近,她就会想办法破坏,所以不想描述和女演员之间亲密的相处,只是母亲反而看出来她的用意,甚至绕过她亲自写信给女演员,只为有机会面对面“教导”和摧毁她的敌人),没错女演员家庭生活早就一团糟了,她原本是默默忍受丈夫的背叛,在和夹竹桃女士单独面对面谈心后,她决定揭竿而起,和老公开始了走心的谈话,然后演变为激烈的争吵,电视男直接承认自己有外遇了,如果是天蝎座,打包走掉或者离婚,自己还可以活得很好,可惜双鱼座无法忍受,直接选择了自杀。

于是,在女主眼中,这辈子对她最好的一个人被她的母亲谋杀了,她对母亲说,自己再也不会见她了,然后选择了跟着一个朋克女,卖二手衣服、吸烟、刺青,报复式地过上正常叛逆少女的生活。

最后夹竹桃女士重金请来律师邀请她女儿出庭作假证,女主熟练地点燃一支烟,要求母亲回答她人生的三个问题,为什么杀人,小时候女主记忆中的“保姆”是谁,父亲是谁,而母亲的回答又完美呈现了一个自私又不负责任的女艺术家形象,但是就像女主后来说的一样,母亲虽然让人觉得不堪,但至少她真实,不虚伪,夹竹桃一边回答一边祈求她原谅,而她说她只想要她放手。

当女主已经做好了准备出庭时,突然法庭散会了,女主穿过人流找到律师,律师告诉她,母亲决定不让她出庭,她彻底放开了女儿,用终身监禁换女儿一个自由,她回头看到女主,依然是一幅坚强骄傲的样子,母女就这样沉默着告别。

 8 ) 白色夹竹桃:热风吹过圣安娜

珍妮特·芬奇《白色夹竹桃》小说最后一段:我再次闻到那个火烧午夜的焦味,我想感受圣安娜风的炙热。

这是一个隐秘的渴望,像我无法停止哼唱的一首歌,或者像我永世不能拥有的某个亲爱的人。

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我的罗盘总是指向西方,我永远知道加利福尼亚的时间是几点。

《白色夹竹桃 White Oleander》电影改编自珍妮特·芬奇同名小说,艾莉森·洛曼饰演女儿阿斯特丽德,曾出演电影《大鱼》,米歇尔·菲弗出演母亲英格丽德。

本片,导演运用女儿成年后回忆视角,摊开心灵深处无法完全愈合的伤口倒叙,再以现实的安宁把躁动锁进独白,给看客留下驱不走的一帧帧怅然。

牛奶缓缓倒入玻璃杯,夹竹桃插入杯中,迷幻的白,随后玻璃破碎的声音,画面混乱,镜头切到母亲被警察带走……这一幕,过了很久,伴随成长,始终活在阿斯特丽德的梦中。

当然,她还记得那年秋天,沙漠热风来得猛烈,大地在午夜焦味四溢,故乡圣安娜小城,母亲拥着她,在高高的屋顶上,迎着风说笑……两次探监,母亲对她说:“你在信里好像很惊讶,我在这里还是很漂亮。

我们的美来自于我们的力量,它改变我们。

因为别人给了你一点点注意,就把自己和他扯上关系。

因为你是孤独的。

孤独是人类的状况,没有人能填补那空虚。

你能做最好的事就是了解你自己,了解你想要什么。

别让那些畜生挡你的路。

没有朋友生活更容易,也许。

”“永远不要留男人过夜,从不道歉,从不解释。

你难道不会想一想吗?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我养育了你,而不是宣扬圣经的垃圾养育了你。

我让你自己思考,如果自主思考是邪恶的,那每个艺术家都是邪恶的。

邪恶是狡猾的。

一旦你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改变了它的形式。

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了解它的本性。

别忘了你是谁,你是我女儿,你是完美的。

我生了你,就是要你自己独立思考。

”违背了自己所有准则,杀害情人入狱的英格丽德,注定将改变母女之间固有的轨迹。

从此,阿斯特丽德开始了孤苦伶仃寄养生活,美丽的她常常遭受敌意,即便换了一家又一家,一段自我发现的历程。

每个家庭都有对她来说不同危险,从中她也汲取了每个家庭的深刻经验教训,却怎么也逃不出身在狱中母亲的管束,通过书信以及探监。

当伤害来自父母,没有决裂,走不出控制,伪善的面具后是残忍的自私、嫉妒与占有。

这点像极了现实生活里,以爱的名义强暴家人的精神,孩子们永远无需长大。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诸多拥有强势父母的家庭,子女往往懦弱卑贱,而生性叛逆倔强的子女往往拥有怯懦甚至于窝囊的父母。

原生或是再生家庭皆是。

个体人格成型往往是两极分化。

好比物理定义上,事物之间的相互制衡与平行。

说回电影,阿斯特丽德来到第一家寄样家庭,从女主人男友雷的身上感到了父爱,却因自己拥有母亲一样美丽的容貌被女主人误为勾引其男友,险些一枪毙命。

康复后进孤儿中心,又因漂亮常被欺负,她剪掉金发,顶着一头狗啃发型,开始学会保护自己。

男孩保尔主动接近她,他们都喜欢画画。

得不到母亲的认同,甚至告诉她无论如何都要靠自己走下去,不能靠男人。

再次走进收养家庭,得到这家人的疼爱,尤其是过气明星养母克莱尔。

可因母亲对养母的嫉妒,挑唆原本与丈夫有罅隙的克莱尔殉情自杀。

克莱尔的死对阿斯特丽德打击很大,她认识到母亲的毒性非同凡响,主动请求被一名俄罗斯女贩收养,自甘堕落。

母亲要求她为自己出庭作证,知道了有关自己的身世,她要求母亲放她走,看着母亲走上囚车……阿斯特丽德这历经艰难和迷失、直至成熟,喜悦和真正自立的过程。

暂不论贫瘠或荣华,就像绝大多数人一样,总要承担无法预料和不能控制的变故,每一步艰难生长拼贴的血肉,都是从大堆伤害中愈合,从大片的幸福中掠起,塑造成与人不同的种种人格。

就像大哲小贤们所言,而人生终究是孤独的,在伪善的世上,需要穿上盔甲防护丑恶,张开双臂迎接朝阳,头脑清醒地避开猥亵,敏锐且迅捷地抓住转瞬即逝的美好。

当认识到世上除了父母真没任何人或物是可依,当在重重虚幻的景致里顿悟清醒,也会不愿承认地发觉只有让自己的双手变得坚定有力,才能减少与世界磨合的伤害。

当被认为是弱者时,连最起码的悲悯也是经不起多次唾弃的,即使你拥有无可匹敌的信仰,梦想,甚或其他,一切坚硬的柔软的东西都会化为凉薄。

做人难,难做人,谁不都是在夹缝中顽强存活,无论是成长中还是成年之后,人们在家庭也好,事业也好,无数次想逃遁,又都咬咬牙坚持挺了过去,直到生命以某种形式终结。

电影中的母亲,酷爱白色夹竹桃,也像夹竹桃花球一样风华绝代,恰似一朵极其标致的白色夹竹桃。

她不仅仅是阿斯特丽德的母亲,更是妖冶、性感、魅力四射的艺术家英格丽德。

导演彼得.考斯明斯金追随小说作者珍妮特·芬奇的构思,将她刻画为自私与自恋,傲慢与偏见至玩火自焚的人设;她注定是一个经验主义传授式的母亲;得不到就要毁掉对方的有毒情人;也非顽石般坚不可摧,起码在面对成年后的女儿时。

在母亲的阴影中,这是羁绊,也是想方设法的奔逃。

阿斯特丽德终将遗承为如母亲那般的艺术家。

因而,在导演看来,作为超越生活的艺术与艺术作品,它想说:爱的境界是放手,不是控制;是独立,不是孤立。

总有一天,你从窗外看,我会在那里。

 9 ) 不惜一切,只为你好

深夜看的这部电影,一直萦绕在心。

感动影片中母亲对于要求女儿拥有独立人格的那份坚持。

为了这个坚持,她竭尽全力。

不惜让女儿痛恨,种种行为看起来残忍并且冷酷,要在以前,我看到的一定是小女孩被母亲控制和摆布的痛苦,而今,却知道,这个母亲做的才是更难做到的,她给了小女孩成长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主线,只有靠自己,没有什么是值得依靠的,软弱和期待的人都是无用的人,只会连自救也不能。

我的母亲也60岁了,有一次问她现在最常想的事情是什么,母亲说,尽我的一切力让你少早弯路和错路,为此我可以什么都不顾,只要我的孩子能够好,现在我能体会到母亲说的话了。

她认为对的也许我并不认为对,但我知道在她的信念里,我是值得她放弃一切的,这就是母亲。

这部影片里,母亲也是如此。

即使小女孩并不理解,甚至痛恨,但母亲仍是要把自己认为对的教给她,并且希望她能很好!

 10 ) 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白色夹竹桃白色夹竹桃是一种美丽但含有剧毒的植物,正如本片主人公Astrid的艺术家母亲——美丽优雅却又极度危险。

站在孩子的角度,Astrid有着充分的理由恨她的艺术家母亲。

她极度自私,固执地坚持只有自己的信念才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的;她控制欲强,千方百计阻止女儿接受异于自己执念的事物;她缺乏母亲的责任感,竟把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丢在家里长达数月。

她阻止Astrid的亲生父亲来看望女儿,让女儿从小就缺乏父爱。

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都会别人被告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而扮演这一角色的一般是我们的父母。

他们的偏好会塑造我们的认知。

尽管子女不是父母的复刻,但不可否认,父母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在孩子们心智还不完全的时候。

Astrid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对母亲有很大程度的依赖,会理所应当地接受母亲灌输给她的想法。

因此在母亲做出那么多有悖于常理的事情后,她都不曾试着阻止,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她预感到母亲会杀那个男人,却什么也没做。

三个不同的寄养家庭,让Astrid了解到了母亲之外的世界,与母亲以外几个人产生了情感上的羁绊。

这使得她开始思考,开始全方位地质疑母亲的教导是否正确。

经历种种之后,她得出了结论,母亲的教诲是错误的,至少它们不适合自己。

她几乎就要认定,自己的不幸几乎全是拜这个女人所赐。

可是母亲最后的决定,又把母女之间几乎要断掉的联系重新连了起来。

要是没有母亲最后的决定,Astrid就能认定,她的妈妈是个极度自私的女人,是她把自己拖入了地狱,让她流连失所,失去父爱,担惊受怕。

可是那个决定,又动摇了Astrid的结论。

她的妈妈终究是爱她的,尽管这份爱让她伤痕累累。

我一直在想,父母爱子是本能的,而伤害他们也是本能的吧?

因为有时候,很难区分爱与伤害的边界。

人们常常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造成了爱与恨的纠缠。

Astrid就陷入了这种挣扎之中,最后以某种方式达成了和解。

而不幸的是,在更多的结局中,情分一刀两断——正如Astrid在最后的决定之前,本打算做的那样。

《白色夹竹桃》短评

爱莉森•洛曼好漂亮哦~~妈咪太美了

4分钟前
  • 跳格子
  • 还行

i know my mother loves me

7分钟前
  • Boris
  • 力荐

哔站看的 终于看完了。。。(扶额)因为买了新投影想文艺点 最后母亲和女儿在监狱外面的对话那段长镜头还是抓住我了 静静地看完...

11分钟前
  • 解構
  • 还行

我罗宾哥依然那么“奇葩”!接这类角色的时候你脑壳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13分钟前
  • ariella
  • 还行

小说比电影强1000000倍

16分钟前
  • kid eats a lot
  • 较差

我知道 每个女孩的成长都是艰难的

2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文艺片不太感冒

21分钟前
  • mrz
  • 还行

这戏真的是没看懂。白费了这些大明星。

25分钟前
  • sleepwarker
  • 较差

mum,just let me go!……and don't have a baby when u haven't prepared!

28分钟前
  • Sarah2008
  • 推荐

萌~母女之间这种角逐实在太感同身受。

33分钟前
  • 小鱼@苏樱
  • 推荐

2008.07.19很多时候会想起曹雪芹说的那些,以为那就是女人最悲哀的终点,但如今我想经历过伤痛甚至毁灭的女人,最终还是会独自走出,向着更宽广而去

36分钟前
  • 遊離態俩跳棒糖
  • 推荐

母女关系

39分钟前
  • A for Annie
  • 还行

深夜一人观影 印象模糊 只记得米歇尔非佛真有气质。。。

40分钟前
  • 慕容小言
  • 还行

家庭教育。母亲对女儿的完全占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机能。AlisonLohman演少女美呆了。MF一如既往地美到夺命!Z老了。

45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漂亮女人走到哪里都是祸害,一切伤害必源于最初的被伤害。

50分钟前
  • [x]
  • 推荐

我们都在牢里,你和我,因为我们的坚强和独立受到惩罚。别忘了你是谁。我最好的一面已经藏起来了,你也应该这么做。都记住了,所有的凌辱和眼泪。

51分钟前
  • 黑色七月半
  • 推荐

名著改编最差之一

54分钟前
  • 雨二厶
  • 较差

挺美的其实,而且那四个箱子做得很好。女主好会画画。但是对这个故事整体还是无感,女主和女主妈妈演技真的都不怎么样,母女对手戏演得呆板无味,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安排遇见一个男孩被他拯救,按理说结交一个女性朋友更合理更可能,雌竞太多,女主因为长得太好看被其它女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让我很不理解,总的看下来片中毁灭的女人都是因为把男人看太重,女主妈如果不看上这个死缠烂打的追求者,哪有后面的事情,第一个寄宿家庭的母亲也是,把男的看太重,男的精神出轨了来杀女主?Claire也一样太看重男的,但人太好,没伤害任何人,只终结了自己。

57分钟前
  • 100%维C
  • 还行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孩子意味着什么?从片中三段领养经历就可见一斑 用孩子传播基督徒博爱精神的 自己先嫉妒成性捕风捉影违背了教义 为了把丈夫拴在家里将孩子当成两性关系粘合剂的 没了男人自己都无法存活更不用说照顾孩子 把孩子当赚钱工具的 一旦商业价值降低可以随时丢弃 这些都只是虚伪的爱(虽然Renee很温暖) 最可怕还是亲妈的思想绑架 以培养女儿独立思考能力为名 实则用自己的思考方式不断洗脑 差点就信了她的鬼话

58分钟前
  • 法外之徒
  • 还行

关于成长的有点装逼的文艺片。女孩很美,但是这个角色实在不讨喜。

1小时前
  • 天空中的海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