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片子时间太长,一次看完不容易,到多看几次,你会发现真的很好看。
开始沉浸在谁是凶手,到后来我已经不在乎谁是凶手,他在这部影片中已经显的不那么重要,故事中的三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关系成了吸引我的主要原因。
一直都认为戴维是个可怜的人,童年的不幸遭遇让他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青春,成家后也比一般人更懦弱,没有吉米的果敢,也没西恩的干练,没什么朋友,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
在吉米家的聚会上他显的那么的格格不入,像是在另一个世界中一样。
影片最后西恩的话:“在现实中,我们仍是被关在地窖里的小孩,想象着要是我们逃走会怎么样。
” 让我明白真正可怜的是我们这些人,童年的遭遇让戴维的心灵早已脱离这个浮躁,物质的社会,而我们却还深陷其中,想逃就逃不了,也不敢。
我想如果没有这件凶杀案,戴维应该是三个人中最幸福的一个,没有吉米为与黑恶势力划清界限的烦恼,也没西恩因工作而失去家人的悲惨,他每天接送儿子麦克上下学,叫麦克打棒球,与妻子聊家常,晚上去酒吧喝喝酒,很轻松,快乐的生活。
这不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吗 !!!
但他过早的脱离这个世界,也注定的他的 不幸,没有朋友,与人不能很好的沟通。
他的人生是矛盾的。
童年的遭遇成了他挥之不去的痛,成家后的简单生活,让他是幸福的。
逃脱这个浮躁的世界,简陋的地窖,需要莫大的勇气。
影片一开始,三个小男孩儿,两个眼看着一个上了车,上车的那个被猥亵了四天之后逃了回来。
接着的故事从三个小孩都成了老男人之后讲起,然后慢慢填补上这之间他们三个的人生轨迹(其实主要是jimmy),讲述过程中,小时候的这件事被反复提及。
第一次在jimmy知道自己女儿死后他跟sean说他觉得有时候有些小事能改变人的一生,如果他上了那辆车,他就会像dave一样浑浑噩噩,没有勇气追他的第一任妻子,也不会生下这个女儿,这个女儿也就不会死了。
之后涉及dave的情节里,dave多次提到那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这件事情最后一次被提及是由警察sean说出来,那时jimmy的全部人生轨迹已经在观众面前展现,sean也已经知道jimmy误杀了dave,并且jimmy再次拿出小时候那件事说dave其实已经死了,妄图逃避自己的罪恶。
这时dave说出了全片最点题的话,他说他觉得当年他们三个都应该上那辆车,那样现在的这一切就不过是一个梦,而真正的现实是,他们三个还都是11岁的小男孩,待在一个地窖里,幻想着如果我们有勇气逃出去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种很隐晦但很讽刺的说法,现实是残酷的,你想逃避现实,于是你把当年一件事拿出来去幻想或者人生会不同,就像在地窖里没有勇气逃出去的小男孩儿一样。
人生确实是一条河,人生中很多选择会很神秘的汇合起来改变人生的方向,但jimmy的河并不是在那辆车旁拐弯的。
jimmy从19岁左右就开始和同伴一起做一些抢劫之类的事,之后由于ray的告密而进监狱两年,这期间第一任妻子死于癌症,而陪他妻子走过临终最后时刻的正是ray,jimmy出狱后虽然感谢ray为他妻子做的事但还是杀了ray。
这件事女儿妻子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以为父亲很反感ray的儿子而不敢高诉父亲自己的感情,其实jimmy并不是反感那个小孩儿,而是那个小孩会提醒他的罪恶,这违反他自认为是一个好人的自我定义。
他其实在反感他自己。
女儿自知无法得到父亲的许可打算和ray的儿子私逃,头一天晚上和朋友告别,于是很晚回家,这是支流一;ray一家因为没有父亲而导致了兄弟之间发展出畸恋,这是支流二。
jimmy的生命之河最终流向他女儿的死亡并不是因为他没上那辆车,而是他自己罪恶的选择。
sean的话也许jimmy明白了一点,他说也许你是对的。
之后sean在电话中向妻子道歉。
其实sean一直明白妻子打来电话是为了听他道歉,而他只要道歉就能和好(墨菲斯都知道)。
和jimmy的对话似乎点醒了他,如果他现在不做的话,几年后自己的河流将会流向哪里?
自己难道不也像jimmy一样是个不敢逃出地窖的小男孩么?
人生的河是很神秘的,但最没用的就是cry over一些过去做过或者没做的事,做好现在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我想到sean打完电话,电影的故事已经讲完,导演的意图也已经完全展示给观众。
之后导演意犹未尽的给我们展示了jimmy的毁灭。
jimmy一直是个有爱有恨的人,虽然一直在逃避自己的罪恶,但逃避至少说明了他对自己罪恶的厌恶。
影片最后,他的第二个妻子说他做的没错,虽然他杀了不该杀的人,但他是为了自己对女儿的爱,所以没错。
这个小镇如果其他人都是软弱的,则他们就会成为统治者。
这是哪门子混蛋逻辑....一场游行,两边观众,一边是自认无罪的施暴者,一边是痛苦无助的受害者。
sean是想枪毙jimmy的,但他没这个能力,jimmy两手一摊,一脸无辜,那仅存的曾经为自己的罪恶不安的人性彻底不在了。
或者他没有因为混黑帮而入狱,他的第一任妻子就不会得癌,他也不会娶到这条毒蛇?
或许吧。
反正的jimmy的河已经gone with no return了。
————————————————————————分界线一下简单说说dave:其实dave和sean都只是线索人物,始终要讲的还是jimmy的故事。
不过dave确实有暗合主题的事。
他被误杀的命运始于他对于自己妻子的不信任,到他临死时想要跟妻子交待一切已经晚了。
————————————————————————再分界线说一下夫妻忠诚度:我认为这并不是导演主要想讨论的,虽然三个人都涉及夫妻问题,但jimmy杀死ray其实是导演费劲心思娓娓道来的jimmy的原罪。
只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怎么处理好夫妻感情问题,大概是最能影响我们生命河流走向的issue吧 :)
乱涂乱画只因我是个孩子,被魔鬼绑架无力反抗只因为我是个孩子,身心囚禁人间炼狱只因我是个孩子。
挥之不去的黑森林只因我曾是个孩子,以暴止殇只因我曾是个孩子,隐秘难言独自煎熬只因我曾是个孩子,被杀戮恐吓震慑只因为我曾是个孩子。
直到临死之际我看到了那个孩子,坐在车后排的他孤独无助的望着我,我才知道,原来我的人生早在那一刻已被带走。
可我并不知道,残存的孤独无助感已传染给了我的孩子,尽管他从未在车后排坐过,尽管他现在正坐在盛大游行花车的最前端。
随便说说,旧话。
其实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类似<21g>或是<大鱼>的影片,讲得是关于亲情友情和回归的主题.很显然它并不是.从一开始凯蒂的死就预示了这绝不是一个喜剧收场的电影.这部影片一气呵成,很成熟浑圆的感觉.看完我只能望宿命这一主题上联想,但导演并无意如<大块头有大智慧>那般刻意揭示和解释什么,影片很冷静,只是在描述一个事实"if i got into that car..."似乎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导致,但是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又都是无法变更的必然.让人惊喜的是Sean penn的表现似乎比<21g>中还要好.Jimmy这个角色让我玩味了很久,有很多堪称经典之处,譬如凯蒂尸体被发现时他的表现,还有自然流露出的那种街区混过来的残留痞气,对照<21g>,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还有Tim Robbins的表现也让人惊叹,不过似乎这类角色本来就是他擅长的,有种让人唏嘘的叹服.另外值得深究的是影片的结尾,更说明了导演置身事外的清醒,故事在一如往常的一天中结束,没有通常结局的意思.
神秘河,对同时喜欢Sean Penn和Eastwood的偶来说,没有比神秘河更适合的电影了。
三个幼时的亲密玩伴,因为一桩亵童案而关系疏离,对于受害者Tim Robbins来说,童年的梦魇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而25年后因为Emmy Rossum的死,他们的命运又无奈重新纠结在了一起,只是各自的角色发生了改变,Sean Penn是死者的悲情悍父,Kevin Bacon是妻离子散的干练警官,而Tim Robbins则成为身背命案的普通嫌疑犯。
但是命案并不是本片的重点,只是借此引出各自心中深藏隐匿的过去。
不管愿不愿意,其实没有人可以从曾经的一切中真正脱身而去,当命运逼迫各自再次凝视始终无法愈合的伤口时,在陈年的淤积往事里每个人都感到艰难的窒息。
这不是注定因果的报应,而是破碎脆弱的人性,躲不开命运的捉弄,也躲不开自我的放逐。
全片阴郁凝重,悲怆绝望,即便是落幕时的阳光依然毫无温暖的救赎可言,Eastwood似乎并不打算慰藉这段凄凉的悲剧。
这又是一次杰出的集体演出,一场场对手戏就如同功力深厚的太极推手,很过瘾。
与神秘河相比,偶更喜欢Sean Penn在21克里的表演,预告片里出现过的大吼大叫有点high过头;而Tim Robbins令人心碎的压抑神伤则完全不需要依赖肢体动作,形神兼备;偶还很喜欢Kevin Bacon的表演,对于生活的隐忍不安不动声色的从他紧抿的嘴角里流露出来;尽管Eastwood的电影从来不关女人什么事,但Marcia Gay Harden几番无助的恸哭还是令人印象深刻。
热爱爵士乐的Eastwood还亲自一手打造了本片的OST,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最初吸引我的,是这张只有倒影没有演员面目显露的海报。
的确很神秘,你看不清我,我也看不清你。
了解彼此只是靠着水中的倒影,看着过去的点滴,汇成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
是真是假,谁都分不清。
片头5分钟左右的时刻,影片便能引起观众紧张的情绪。
尤其是当戴夫上了那辆车,两个伙伴注视着他远离,从此,人生的轨道便会朝着预知不了的方向进展,就像那些掉入下水道里的球,谁都猜不到,怎么避开。
命运就是命运,像一个张着大嘴的黑洞,想吞噬谁,怎么吞噬,都是它说的算。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讲小时候心无芥蒂的兄弟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反目的状态的,尤其是看到这是三个朋友。
三人行,又是一个三角关系,不管在爱情上还是友情上,都是编剧或导演们最爱的三角结构。
原本以为这又是一个《喋血街头》似的故事,但幸好不是。
小时候受过侵犯的戴夫,他的心灵并没有变成罪恶似的扭曲。
他并没有变成人们预料中的变态。
但这种痛苦的回忆同样带有强烈的打击——这种伤害将他永远的停留在小时候的状态:依旧带着棒球帽,依旧唯唯诺诺,依旧爱打球。
这种阴影伴随着他,让他永远怀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来对待所有人和事,所以他用不停的撒谎来保护自己。
可撒谎保护不了他,因为扭曲的是周遭人的眼光,是他们戴上了有色眼镜开始给自己下了错误的定位,包括最亲近的妻子。
这是一个最大的残酷。
他逃过了狼群的魔爪,却逃不过自己妻子的怀疑。
这部电影的重点不在于案件的侦破过程,不在于到底谁是有罪的,不在于凶手到底得没得到惩罚。
它会让人胸口不舒服,发紧发闷,完全在于——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个原本正常的男孩是如何被摧残、被逼迫、被杀害、被掩盖以及被遗忘的全过程。
就因为这一点,他的死亡,比起那个19岁少女的死亡,还要让人扼腕叹息。
有些球不能打偏,有些字不能随意刻下,有些车不能轻信然后登上。
可惜命运就像一条神秘河,由它选择到底流向何方,由它选择究竟是把人洗涤干净,还是淹没干净。
我试着描述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看似简单的案情在开始时给人不断误导的倾向,但导演在每次快要将观众引入误区的时候又把我们拉回来,让我们意识到里面其实蕴含了更复杂的东西,这里面包括小镇上人情的恩恩怨怨、交情过节,简单的案件有复杂化的趋势,并且随着探长们的不断深入,还有Jimmy的兄弟们的探听,多条线索被引导向了不同的结果,到了审判的时候,Jimmy在我看来不可理解的作出了那个举动,后来他的妻子的话,还有警长Sean的表现,无不表现了他在小镇的特殊地位,好像是一个归隐的老大。
最后的结果又仿佛回到了简单,又仿佛是巧合或者说命运一样,透露着一丝荒诞的结局是否暗示着多年前的那个事件对于三个伙伴的人生永远的不可逆转的改变。
哦,不不不,不是这样的,没有那么简单,其后一定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但是发生了的事情,这片子好就好在离生活近了一点,乱七八糟的事情之下自然发生的拥有支配力量的自然规律。
http://tygoonray.blogbus.com/index.html
影片的基调是压抑的,这也是我下了N年,N次看了个开头都没有看下去的原因。
不过有些片,存在于那里总有它的意义,于是再次PLAY,这次看完了,精彩,深思,然后浏览,发现网上很多影评都写得有失偏颇,虽然我同意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怎么去看都是可以的,但是仍然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分享一下。
人物JimmyJimmy从小就敢做敢为,从他少年时无视一切地在水泥地上刻名字到青年杀Ray到中年为女儿复仇错杀了Dave,更多时候他的世界里主宰人生的是他自己。
对于应该做什么,他是不在乎的,他考虑的是他想做什么。
大部分时间他也是如此地生活着,只是会有很少的瞬间迷失自我。
比如少年时看到Dave回家有点无所适从,又比如当他意识到错杀了Dave时一度怀疑如何面对时,只是他的性格决定他不会沉溺于一种情感中无法自拔,他很快又会回到自己主宰的人生中来。
他在他的家庭中担任King的角色,这话是他老婆说的。
对于一些人批判他老婆这么没良知看到老公错杀人还安慰她宝宝不要难过,你是我们家里的皇帝这一说法其实也无可厚非,对于Jimmy老婆来说,选择平息他恢复正常家庭生活和大义灭亲来说,当然是选择前者了。
她总是不喜欢别人来打搅他们的生活,这在他们一天早上被一个电话吵醒后她那不耐烦的手势上也能看出。
Jimmy的悲剧造成也是有成见的原因。
因为旧仇他无法接受Just Ray的儿子成为自己女儿的男友,于是两个小青年策划私奔,最终悲剧酿成。
又一出现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许他应该放下仇恨迎接新生活,但是他的性格也决定不可能如此洒脱,生活的游戏源于生活本身,对于结局,在选择进行这一轮开始的时候已经决定。
最后Jimmy的仇恨在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责时被隐藏起来,这是何其讽刺又何其真实,他那无法抹去的仇恨与无法直视的罪责被中和。
他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所以他也不会有太多悔恨,也许他会同情可怜的Dave和他的妻子,但是他不会太过在意,他毁去了另一个家庭。
SeanSean的出现,基本是正面的,他会拒绝同事暧昧的邀请,办案也利索敏锐。
他的人物塑造不如Jimmy和Dave饱满,不过也是穿起整个故事几个重要衔接点的人物。
他对外是正义、正直的化身,在意自己的形象,觉得童年发生的事是不光彩的。
于是面对童年和朋友,他潜意识里是否定的。
没有过多往来,谈起时也是尽量避免。
对内自己的生活也有问题,妻子离开,无法交流。
最后尘埃落定之时,他稍能面对自我,尝试说出一些内心所想,谢谢你给我爱,也给我恨。
Dave悲情人物,相比他的两个伙伴,他并没有过多主见,童年的阴影使他变得懦弱而麻木,生活如同行尸走肉。
有些东西存在在那里,它就一直存在在那里。
梦魇时时袭来,以任何有无相关的形式,微小或直接地,都一次次摧残着他的内心。
犹如当年在水泥地上没有书写完的名字,他的生活从那个时刻开始,彻底改变了轨迹。
他也有勇敢之时,当看见陌生的儿童遭受他童年遭受过的欺凌,他为他反抗,拯救了孩子的人生,然而仍无力改变自己的。
家庭是他唯一能寻求安慰的地方,那些细微的温暖,来自于他善解人意的妻子。
这是他的精神支柱,最后妻子也不能信赖他时,世界轰塌,他无法接受,又无力改变。
最终悲剧落幕,人生的舞台在神秘河上赫然而止。
场景Jimmy和Sean站在路上,载着Dave的车在道上远去。
少年时他们没有帮助他,成年时,仍然没有。
这一幕将永远如烙印般留在他们脑海之中。
狂欢的人群,Sean和Jimmy的家庭安享快乐。
Dave的妻子慌乱而绝望地寻找Dave的身影,Michael好像已经获知一切地木然而坐。
快乐的节奏背后,他的童年已经被毁去,如同他的父亲的被毁去的童年一样,一切都只是接受,而无力去改变任何。
概念假说当年谁上了那个车?
这个问题是萦绕在Dave脑海中无法释怀的,他潜意识觉得一切摧毁他生活的根源是童年的那场伤害。
他怨恨的是为什么遭受这一切的是他自己,他羡慕Jimmy的女儿有这么鲜活的生命,而自己的,却黯淡无光。
当他看到Jimmy因为失去女儿而悲苦万分时,他产生的情感里,多少有点惺惺相惜的理解和怜悯,也许不再觉得生活只是对他一个人残酷。
神秘河最神秘的河是这些人物的内心。
他们的所知所想,包围在一层一层的观念与意识中,有一些会与亲近的人交流,有一些秘不告人,有一些自己都无法获知。
波澜不惊的表面,常常起伏着暗潮汹涌。
行为与态度被这些所决定,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永远只是表面而已。
自私Just Ray的儿子有语言障碍,他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
社会对他并无太多包容,在别人心中,他是一个异类。
只有他的兄长,给他无尽的呵护和爱。
当他发现有一天兄长要为了女友而离他而去时,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他觉得他能做的就是留下他,这样才能继续得到关怀与爱。
他是自私的,也是无奈的,其他的人,年轻情侣为了爱私奔,抛弃家庭;Sean选择了Jimmy的友谊隐瞒了事实;Jimmy为了报仇自做宣判去结束Dave的生命……这些都是自私的行为,也许导演想说,自私是人类最阴暗的心理之一,然而,却无法避免。
残酷电影中本无公正可言,这不再是一个通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取得平衡的影片。
这些真实而残酷的场景一一呈现,敲击着观者的心。
故事可以是虚构的,思想确是真切的。
对于这些苦难与不公,能做的只有忍受,如果述之于命运,那么在命运的长河中,一切都是不可逆转的。
他们终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神秘之河平静如斯,我们不知道在这深深的水底之下隐藏着什么?
或如人心,永远看不透这阴暗角落里的黑暗。
当这抹阴郁与黑暗充满全片,故事在灰色的基调下慢慢发生,让我的心不断感受来自影像中的压抑,想寻找到一丝光亮,却总不能够。
年迈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总是把人世看得太过透彻,吝啬于施舍出哪怕一点光明。
就如同他在拍摄《不可饶恕》那样,对不同人性的真实剖露令这样一部西部片成为经典。
于是《神秘之河》也注定要在伊斯特伍德手中成为另一部经典。
当看过故事的开篇,我不免想起另一部影片《沉睡者》,同样拥有一流的演员阵容,同样源起“儿童性虐待”的主题。
但是看过《神秘之河》之后,你会明白《沉睡者》尽管拥有罗伯特.迪尼罗和德斯汀.霍夫曼的加盟,但是依旧不能掩饰其缺乏深度的剧情,最终沦为一部空有形式的精致商业影片,娱乐性远远超过了对论题的探讨。
有了比较,你也会明白《神秘之河》对于人性阴暗的挖掘之深刻。
本人第一次写影评,如果写的不好多多包涵这部电影分了好几次才看完的,每一次看都会被这个压抑的基调压的喘不动气。
终于在今天看完了,和我在三年前初识这部电影分时候一样,我依然认为它是神作。
我本来对犯罪电影不是特别喜欢可是当吉米在公园撕心累肺号啕大哭的时候一样,我的的确确知道了这是我想看到的表演戴夫小的时候经历过恋童癖的蹂躏,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他二十五年直到他死去。
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悲惨的故事,而比悲惨更加悲惨的事情是他有一个赛莱斯特这样的妻子。
电影的结局镜头分别给了三家人,这里吉米和戴夫的妻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赛莱斯特在丈夫迷茫的时候非但没有给予帮助,反而还倒打一耙,认定他就是杀害凯蒂的凶手。
相比之下他的丈夫戴夫反而还算勇敢他敢与直面内心的恐惧杀死无聊的恋童癖,为了活命也敢于承担莫须有的罪名。
另一边的安娜贝丝在知道丈夫要误杀人并没有事也并没有阻拦,尽管她最后那一番话确实离谱但也算是吉米见不得光的人生中的一点明亮吧顺便提一嘴,本片的两个女配角我都十分喜欢,劳拉琳妮自不必多说,玛西亚在这部电影中表现不错,给大伙推一部吊~也是她演的电影《迷雾》自然让你有砸电脑的冲动。
在影片最后的游行中,吉米和西恩都和家人都十分甜蜜,尽管吉米的女儿死了,但是他依然能够从悲伤中回复恢复出来相反,悲惨的戴夫一家依然是最悲惨的,孩子在游行车上为父亲离开而悲伤不已,在这种母亲的养育下,我恐怕之后又是一个轮回电影的名字叫做“神秘河”,而这条贯穿城市的河流中埋藏了吉米的罪过,戴夫的死亡和西恩的真相。
但是又有谁知道,这条阴暗的河水下又藏着什么呢?
看完之后觉得,不论是悬疑还是影片对家庭与人生的阐发,都很明显有刻意而为之的痕迹,导演似乎太急于想把自己的表达施加于观众了
吉米老婆的一席话听起来很操蛋很欠扁,但好像道出了这部作品的精髓和灵魂。这本就是一个向下的、黑暗罪恶的毁灭故事,如同掉进水沟的球。观众所看到的,是三个小孩本都可能惨遭蹂躏。但即便即便没有凶杀案,戴夫的人生也就是酒吧里头的落寞表情。黑暗降临,命运摆布,实在无从逃脱。
莫名其妙的无高潮无悬念情节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都上了那辆车,而这一切只是一场梦。在现实中,我们仍是被关在地窖里的11岁小孩,想象着要是我们逃走会怎样。” 黑暗冰冷的河水不断淀下泥沙,而往事却被冲走了。撕心裂肺的表演,成功轰下男主男配两座小金人。
整个片子没一个人正常,别扯什么“如果二十五年前上车的人不是他”,套来套去有意思吗?P.S.有这么对二爸二妈,凯蒂死得一点儿也不冤……
公正和情感冲突的时候,得有多么强大的心脏和意志力来处置,幸好伊斯特伍德爷爷在片子最后留下了温暖和希望。西恩·潘这个奥斯卡影帝实至名归。
里面的小孩子都长得很可爱。男的女的,正常的哑的。最可怜的是戴维的儿子,没了爸爸又摊上那么个SB妈妈。最后那段他妈简直就是个小丑。。怀疑自己的老公还有脸告状,就落到这么个下场。吉米的老婆讲的话就像个邪教撒布者。不过能娶到这样的女人算前世积德了。。虽然生不如死,但是戴维还是不想死的
活着的人,都该下地狱
10/09/06。最喜欢的一部Clint Eastwood导!
什么玩意儿啊,我不喜欢,真凶也早就猜到了,Jimmy和他老婆真挺变态的,谁干涉了他们小家的,都得死——建议此片改名叫做《变态一家人》。一点小事磨磨叽叽拍了两个多小时…
受害者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众人那隐秘与黑暗的存在,以至于当他们完结了自己悲惨的一生时,所有剩下了的人都舒了一口气毫无负担地开始了新生活。但更残忍地则是争做“我也是受害者”然后抛尸那真正的受害者因为他们已经被污染了。东木出品始终令人心存疑虑,不知道他到底是呈现者还是吞噬者。
西恩潘和蒂姆罗宾斯果真是演技派啊 可剧情太弱 小孩杀人却无缘由 推理无趣 电影大概想告诉我们一个不小心的抉择就可以改变一生
刻意 太过刻意 为了自圆其说而自圆其说的各种桥段与铺陈 就像死板的小学命题作文一样 欠缺说服力但格式工整 人性黑暗面+宿命论结合体 整部略显冗长 当然 Sean Penn与Tim Robbins的演技绝对无懈可击
首先,美丽的准备为爱私奔的女孩惨死。然后他爹冤杀了他的儿时好友。他为什么认为是那个人杀的呢?是那个人的老婆告诉他的。他因为杀错人有点愧疚,他老婆搂着他意乱情迷地说我告诉女儿们你们爸爸永远会为我们做正确的事,“你是这个小镇的王”。然后热吻,做爱。您猜怎么着?劝好啦!做警察的另外一个好友知道他是凶手,搂着老婆孩子,会意点头,这一刻男人味淌了一地。做男人真容易啊,毕竟老头们意淫了千万种阳刚之气。做什么都是男人味。这东西可太恶心人了。
多么希望行凶者最后能受到惩罚,但事实是最安分守己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相比主角Jimmy,更注意Dave,在自卑与孤独中挣扎,可怕的过去他不能对别人说,甚至为此蒙上嫌疑。最后一幕,犯下罪恶的A理所当然地看着受伤无措的C,好像就是”弱肉强食“最好的注解,好像平静的神秘河,什么都没发生
这个充分说明 如果老婆不护着老公 这个家庭就要散
悲伤大于悬疑,人性大于悲伤。还有西恩潘的表演无懈可击,那一届奥斯卡上赢了JD的杰克船长也是情理之中。
西恩·潘和蒂姆·罗宾斯两人撑起了整部电影,这他妈才叫演技!
一直在想,如果片子到jimmy和Sean在街边回忆起Dave被带走的那个时刻,这将是一部多完美的片子
三星半;故事游走于导演个人表达与商业大众片之间,多次出现观众很难明白的导演用心之处,片子节奏略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