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记得上周六奔赴电影院时的兴高采烈,与电影结束时的满脸茫然。
走出影院时,虽默默在豆瓣打了8分表示鼓励与怀念,心中依旧满满「第一部的超高水准难道是自己臆想中的产物?
」的自我怀疑。
毕竟身为续集,只是更换了导演,效果应该不会差如此之多哇。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回家后翻出了第一部重新刷了一遍,那热血澎湃与五年前丝毫未差。
重刷「环太平洋」第一部满床打滚儿激动得不能自已的同时,对「雷霆再起」涌现出强烈的「恨铁不成钢」之感,遂怒上豆瓣扣掉一星以示不满。
从豆瓣评分可以看出,「雷霆再起」的表现是公认远逊于第一部的了。
两部的豆瓣评分可是与第一部相比,「雷霆再起」究竟差在哪儿了?
两部海报1.基本设定若论「环太平洋」的剧情核心,不过是「机器人打怪兽」罢了,并无任何新意。
可它却有一样令人眼前一亮的「基本设定」——即,由于与Jaeger(即机体)的交互对单一驾驶员的神经负荷过大,而实施了双驾驶员系统。
双驾驶员系统这个设定虽然并非「环太平洋」首创,却足以使它从强邻环伺的机战片中脱颖而出,并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与「亮点」。
比如,对于「驾驶员同步率」的要求。
由于驾驶员之间需要通过记忆进行精神融合与巨大的机甲躯体相连,结合得越紧密,战斗得越出色,因此驾驶员之间的「同步率(or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而第一部中驾驶员之间多为亲属关系。
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驾驶员 Raleigh
暴风赤红(Crimson Typhoon)驾驶员魏氏三胞胎
尤里卡突袭者(Striker Eureka)驾驶员Hanse
切尔诺阿尔法(Cherno Alpha)驾驶员卡德诺夫斯基夫插一句。
在我心目中,卡德诺夫斯基夫妻简直是钢炼阿姆斯特朗少将与下属巴卡尼亚大尉的真人版!
丢一张同人就算是较为特别的Raleigh&Mako CP,也是经过严格选拔而组成的。
CP选拔会然而「雷霆再起」中,Jake与Nate作为全片的「老司机担当」,配个CP还勉勉强强可以理解。
可7名学员是因为啥分成3组,又因为啥选择了各自的Jaeger,未有丝毫解释。
「雷霆再起」中9名驾驶员再比如,对于「驾驶员本人武力值」的要求。
Jeager的具体表现除驾驶员同步率外,还和驾驶员本人的武力值成正相关。
在第一部中,按设定,Stacker将军和男主角Raleigh身为全片唯二曾单人驾驶Jaeger的驾驶员,本身就有一些「规格外」的含义在。
哥哥Yancy牺牲后 Raleigh独自驾驶危险流浪者(Gi至于其他驾驶员,魏氏三胞胎曾7次成功保卫香港港口,卡德诺夫斯基夫妻在西伯利亚城墙外围巡逻守卫了六年,哪怕最没有经验的Mako也是曾经在模拟战中51战51胜的优等生,可以说全员武力值爆表。
再说「雷霆再起」。
一群学(cai)员(niao)就不提了。
一众学员们连全片「武力值天花板担当」的男主角Jake也并未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实战经验。
相比Stacker将军生前极其为之自豪的义女Mako,Jake却一直却未能取得父亲的认同。
「雷霆再起」中 Mako与Jake姐弟俩2.战前准备细节「环太平洋」第一部能够被我认为「宛若梦的具现化」,其主要原因就是片中的处处细节都能透漏出导演对机甲的执着与热爱。
比如开头,单单Becket兄弟为迎战做准备的片段。
从穿作战服到正式出发,足足用时4min30s,算算简直奢侈。
穿作战服
头盔静电凝胶灌注
驾驶舱特写
机体头部下落
驾驶员间神经交互
左右半球校准那4min30s简直就是身为机甲控的导演精心为机甲控的观众准备的礼物,每一帧都充满诚意。
且与此同时,该介绍的背景都顺带介绍了,该聊的天也聊了,最为经典的抱拳动作也Show了,啥都没耽误。
经典抱拳POSE以外,还有其他的多处特写,处处都令人心潮澎湃。
Jaeger运输 这个背部很有自由高达的感觉666
大门关闭对液压管特写
Kaiju来袭倒计时特写
香港基地内部特写然而对于「雷霆再起」,一切准备过程都显得太过潦草仓促。
复仇流浪者(Gipsy revenge)头部下落镜头未见一次,也许相比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机体设定有更改吧,还可以理解。
复仇流浪者(Gipsy revenge)头部可每次战斗前,驾驶员出现时都已经不知不觉穿上了作战服,下一个镜头就跳到了驾驶舱中,再下一个镜头就开打。
一切似乎只是为了应付任务一般,细节中无法感受到导演的热情所在。
复仇流浪者(Gipsy revenge) 驾驶舱3.战斗场景战斗所处「环境」可以说对观众感受影响巨大。
第一部中的战斗场场精彩,有一个原因就是战斗所处场地不是在狂风骤雨之中,就是在波涛诡谲的大海。
狂风骤雨中的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
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与尤里卡突袭者(Str最爱香港一役。
夜幕下的香港七色霓虹灯光闪耀,Gipsy Danger手拎轮船大步迈向代号为「尾立鼠(Otachi)」的Kaiju。
手拎轮船的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暴雨中,Gipsy Danger将轮船高高抡起,重击,Kaiju蓝色血液飞溅。
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将轮船抡起并重击贴身肉搏战,双方每次一击皆有千钧之力,周边高楼收到殃及,霎时火花灯光玻璃碎片窜起。
贴身肉搏的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与尾立鼠(O再加上极其经典的锁链剑空中一击。
锁链剑空中一击而「雷霆再起」中,除了北极一场冰面之上的激烈战况还能调动观众情绪以外,其他战斗场面都是风和日丽中的对战。
「雷霆再起」 北极冰面一战眼看Jeager一次一次往上冲,一次一次被击倒,周边高楼一座一座的垮,内容苍白而无力。
「雷霆再起」终战 这天气真是极好的而锁链剑也基本成了场场比用的基本武器。
「雷霆再起」中的锁链剑以及,「颜色」。
第一部中小Mako被Stacker将军救下一段。
大雪洋洋洒洒,小Mako身着蓝色大衣与红色小皮鞋慢慢走在灰蓝色调的断壁残垣中。
走在断壁残垣中的小Mako此时,Stacker将军驾驶探戈狼(Coyote Tango)降落于小Mako面前。
降落于小Mako面前的探戈狼(Coyote Tango)那感觉,和高达00中出现在小刹那面前的0高达惊人贴合,「宛若神迹」应该就是如此吧。
高达00 出现在小刹那面前的0高达可「雷霆再起」中,若论印象最深刻的颜色……应该是大甜甜的大红唇色和纯白衣服?
「雷霆再起」中 大甜甜经典造型4.中国与日本元素「环太平洋」两极中都加入了不少中日两国元素。
首先,关于中国元素。
第一部中,除体现再PPDC香港基地内处处可见的汉字以外,还有Dr. Newton找汉尼拔周希望购买Kaiju的第二大脑时,对香港黑市的刻画可以说是风味十足,太合胃口了。
两位博士所处实验室墙上的「注意」字样
香港黑市相比,「雷霆再起」中的中国元素担当大甜甜,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得还是很彻底的。
时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甜甜本来还很期待由张晋饰演的权将军(Marshal Quan)的,想着会不会和第一部Stacker将军一样成为终战大英雄。
结果半途就领了便当,真是可惜。
权将军(Marshal Quan)关于日本元素。
第一部中Mako作为日本元素担当,参加筛选会时与Raleigh之间的对战结合了很多日本剑道的招式。
筛选会此外,Mako的卧室布置也很有日本风情。
Mako卧室墙上的日式书法片中还有不少日语对白。
最经典一句莫过于终战尤里卡突袭者(Striker Eureka)自毁,Stacker将军牺牲前,Mako那一句“先生、愛しています(我爱你,老师)。
”然后「雷霆再起」中的日本元素。。
富士山和独角兽高达?
富士山还有太多想要吐槽的,就不一一详写了。
另外聊聊别的吧。
比如机甲方面。
其实这纯粹是看个人爱好了,总的说来我还是更喜欢第一部中的设定,尤其中国的暴风赤红(Crimson Typhoon)和俄罗斯的切尔诺阿尔法(Cherno Alpha),虽然机体稍显笨重,但那种「厚重感」真是令人欲罢不能。
然而具体戏份不多,真是可惜。
暴风赤红(Crimson Typhoon)
切尔诺阿尔法(Cherno Alpha)第二部中最喜欢的是铁腕凤凰(Bracer Pheonix,话说很多地儿翻译为「凤凰游击士」,Emmm。。
),有点高达00里铁人式的调调。
铁腕凤凰(Bracer Pheonix)
高达00 人革联 铁人式另外军刀雅典娜(Saber Athena),作为强调灵活性与速度的机体还是很亮眼的,然而怎么都有种EVA二号机+Bunny结合的感觉。。。
军刀雅典娜(Saber Athena)
EVA二号机
BARNABY BROOKS JR.(TIGER & BUN再来,对Mako。
我想我永远都会记得Mako的初出场——瓢泼大雨,一袭黑衣。
黑伞抬起,眼神凌厉且冷静。
第一部中Mako初出场曾经孤立无助的小女孩,成长为驾驶Jaeger出战的强大战士,再成为PDCC的领导人物。
真没想到第二部中她会离开得如此之早。
(T_T)
「雷霆再起」中的Mako最后,对于陀螺的「怪兽设定」。
前些时间才看过陀螺导演的「水形物语」,发现片中人鱼与「环太平洋」中Kaiju的设定有一点极其类似——蓝色的荧光。
真是很有意思。
「水形物语」 人鱼
「环太平洋」 Kaiju「雷霆再起」结束前,Jake撂下话要「犯我地球虽远必诛」,看样子拍摄第三部已提上日程了。
别的就不奢求了,只愿陀螺能够归来。
ps.追加一句。
若有小伙伴希望重刷第一部,腾讯/优酷等多网都有资源。
相对还是推荐腾讯,优酷版本的翻译简直如kuso一般不忍直视。。
完全为了中国人的钱袋子,底线都不要了,中国元素好突兀的感觉。
悉尼大桥上的大炮,这是运用外星科技的大炮和外星科技的斜拉桥吧,不用考虑重力和后坐力。
令人尴尬的剧情,一群孩子还会修机甲!
拜托了,这群孩子高中毕业没?最后孩子们还拯救世界了!
可能导演想拍少年冒险片吧。
五花八门的机甲,这是变形金刚的亲兄弟吧!
最后三个怪兽不给力,导演随机一变,怪兽都能合体了,这进化速度,佩服佩服。
我倒想知道东京的奥特曼去哪了?然后结尾据说人类要去怪兽母星了╭(╯ε╰)╮,这是要拍《星河战队》啊,求不拍续集了,好好的一个设定,有一部经典就够了。
环太平洋2 已阅:中国影视基地的长篇广告在希腊看了这部“国产”好莱坞大片,扎金索斯的小镇电影院极有可能历史上第一次有中国观众。
由于片中大量的中国元素植入,和中国文化背景的切入,影院的工作人员在中场休息和正片结束后多次问我对影片的看法……虽然环太平洋早在第一部之前就构想了三部曲的计划,但是这个第二部已经是姗姗来迟,而且从立项并完成选角开始,我就预感此片可能会崩。
毕竟脱离了怪兽之王的指导,本片在创意方面已经很难再拿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最后完全沦为堆砌特效。
本片作为第二部更像是完全重演了一遍第一部的大主线,而且由于特效场景在本片中所占比重过大,导致没有任何演员能够在片中凸显出来,包括主角也完全没有存在感,甚至电影中最重要的“战前演讲”部分也是有气无力。
全片最后一战的虎头蛇尾,烧了几十分钟的经费突然不烧了,让观众有些意犹未尽。
不知道按这个节奏还会不会有第三部,要是老托罗回来继续执导的话,可能还有点期待。
不过在斩获一大波奖项之后,吉尔莫德托罗大叔应该不会再回来趟这个大坑了。
小伊斯特终究不能达到他爹的高度,仍然停留在卖脸卖萌的表演水准上。
无论是跟主角对戏还是串场的表演,跟老爷子当年的不怒自威完全无法匹及。
大甜甜依旧正常发挥,走位正常,表演正常,台词正常,动作戏正常。
反正就是没有啥出彩的……但是在这异国他乡在看好莱坞电影的时候,听几句中文喷人也是非常愉悦的。
最后配张在扎岛拍的照片镇楼,出自华为m10。
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说环太平洋好看爆的,我从头到尾觉得也很一般啊。。。
首先相比第一部来说,这部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差距很大,片子主要讲述的是在未来,存在两个平行宇宙,怪兽们从另一个世界钻了出来。
人类制造出了机甲战士,艰难地战胜了怪兽。
看介绍仿佛觉得这是一部还不错,但个人觉得电影前半部分的叙事太冗长拖沓,男主和基地队员闲聊更是看到想睡觉,剧情很拖沓一点不急迫,没有紧张的感觉。
好不容易撑到后半段,嗯剧情燃起来了,但是!最后一战随随便便几个菜鸟驾驶员也能加入战斗和怪兽打,这不是浪费人头吗。。。
简直无脑到以卵击石,也不知道是为了反映人类团结一致对抗怪兽的勇敢精神还是为了衬托出杰克和奈特这对搭档天衣无缝的合作。。。
这部片里还有一身白衣出场的景甜,当时觉得很霸气,但中英结合的说话方式总感觉怪怪的,略有尴尬,她饰演的这位女总裁,不管从人物的对白或者角色的塑造,都是很单薄,没有精彩的看点。
这样看来还是觉得环2就是一部商业片,供节假日来打发时间,别拍下一部了,已经不期待了。
看完以后久久地回不过神来。
怎么可以这么难看???
HOW???
公平地说,还是有三个亮点的:屎壳郎一样的球形小机甲,很好。
怪兽融合机甲,穿上“铠甲”,很棒。
冰河上面的那一架,好看。
其他?
没了!
第一部那么晓以大义,第二部居然从青少年的中二病开始铺陈?
为了让青春期的小孩早点长大,你让他姐姐死了?
你确定这是正确疗法吗?
第一部时候成年男主哥哥死了,男主去当了三年民工才缓过来。
第二部里黑弟弟的姐姐死了,他立刻就能上岗了?
你们美国人是不是入了邪教啊???
世界都要末日了,为什么要选择还要互殴的青少年当机甲战士啊?
影片中有一点点提现了这期孩子比成人优秀的地方吗???
每个人跑起来像在健身房跑就算了,凭什么景田跑起来的样子就给拍那么丑啊???
打怪兽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看着对方才能说话啊?
你开车的时候难道也是转过头跟副驾驶说话不好好看路的吗???
各国人民的刻板印象啊!
那个肌肉型的,一看就是典型的美国人,连斜嘴笑的表情都是美国直男式幼稚。
那个黝黑瘦弱的小弟弟,一看就是你们眼中的印度人。
另一个浓眉大眼、自带少林寺气质的,一看就是你们眼中的中国少年。
那个长得像阿黛尔生活里的小蓝的女孩,一看就是俄罗斯式凶狠!
——然而,在女主被逐出队伍的时候,俄罗斯女郎突然又有了柔情?!
这是什么,霸道总裁攻吗???
青少年的情感在你们看来就这么无厘头吗?
全剧,我是说全剧中,一句废话都没有、一言不合即开打、说合体就合体、说穿铠甲就穿铠甲的,就只有怪兽!
可是你们给了怪兽什么呢?
人类在这边耍嘴炮、煽情、绞尽脑汁不知道咋对付终极形态怪兽的时候,镜头一切给怪兽,你猜咋的?
——怪兽在爬富士山!
嗯???
想不到吧?
怪兽不搞破坏,不消灭地球,不污染环境,不消灭人类,居然去爬山了??
是嫌自己合体以后太胖了吗?
怪兽已经这么放水了,你猜最后人类咋打败这个怪兽的?
你一定想不到。
是人类利用牛顿万有引力,把一副破烂机甲升到半空中,以如来神掌的自毁式,等于说,是活生生咋懵怪兽的。
怪兽就这样被砸死了。
…………………………………………搞了那么一大圈,联合了悉尼、上海,甚至京东都挂上了广告,虫洞也打开了,人类的内鬼也出现了,两种不同语言的强行交融也硬是对上台词了,用剑砍不断、导弹打不穿的怪兽,最后居然是被砸死的。
你脸怎么那么大啊!
说真的,人类玩家是不是没钱氪金了啊?
怪兽:我好冤,我好委屈。
这个烂,可以堪比变形金刚5了,你们一定会成为豆渣或是烂酸梅奖上的难兄难弟。
#环太平洋2# 刚看完,心情复杂。
片头广告的时候,我一遍遍告诫自己,和第一部不是一个导演,不是一个导演,不要带着偏见去看,说不定…… 结果看完之后,我越来越觉得导演吧,您好像真的没有GET到怪兽机甲片的节奏。
第一,演员选角审美偏差。
众所周知,环太平洋2基本是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可是导演啊,俺们大部分中国人不喜欢傻大黑,也不喜欢身体发育得看不出是男是女的外国胖小孩啊,选了个票房毒药景甜也就算了,还给安排个女强人的角色,一开始看起来霸气得铁定是个反派,后来却在VR 跑步机上承包了本片所有的笑点。
观影过程中,我一遍遍起誓,以后再有这个塌鼻子厚嘴唇长得和猩猩似的黑人演的电影,倒贴钱我也不看了。
从《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到现在,演技没有丝毫长进不说,还越来越像个最让人讨厌的鲁莽自大眼界不超过未来三秒的傻子。
我真心怀疑是不是有一群种族主义者,专门找了他来黑黑人。
当然,最惨的是那几个每个大洲出一个似的驾驶员学生,一个个长得都像地球要毁灭了每个种族找一个长得最有本民族特色的留下其余全去死吧似的,男的不帅女的不靓没有萌的,没有酷的,到最后也没记住任何一张脸,除了那个印度男孩的死鱼眼。
第二,机甲审美偏差。
俗话说得好,神龙见首不见尾。
第一部里充满重金属现代朋克风格的机甲之所以显得威猛无比,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导演会“藏”,永远给你一个小部分,然后剩下的自己想象,出整体的镜头除了丢轮船和斩舰刀,基本没几个,怪兽也是。
那真不是用黑夜,海水,雨水去掩饰经费不足,第一部那是真的会拍,会营造气氛,始终是用仰望的视角替观众去看去感受。
我估计第二部导演肯定没见过现实世界中巨大的东西,所以才把这部机甲片子拍得和奥特曼特摄片一样。
整部片子后半部分最重要的机甲和怪兽的战斗给人感觉就是摄影棚里搭了一堆微缩模型拍的,塑料感极强,至于史诗感和美感完全没有,给人十分廉价,幼稚的感觉。
简而言之导演是真没GET到什么是机甲的浪漫,完全不在调上。
去年庵野秀明有一部哥斯拉,国内没上映,网上有下载,拍得荡气回肠,怪兽毁天灭地的时候,比这部片子强一百倍。
建议导演回家看一千遍补补课,看看人家怎么拍的。
如果庵野秀明是LV99,第一部导演就是LV90,差只差在恐怖气氛营造上。
而这一部的导演,估计还没出新手村。
第三,目标定位偏差。
从剧情来说,明显导演把受众想得低龄化了,所以才搞了什么小女孩家人被一脚踩死,然后独自设计机甲以防万一,后来受训成为驾驶员,受训过程中和伙伴打仗,惹了事被开除的时候恰巧敌人来袭这样的巨俗套剧情……卧槽,这剧情你给初中生看初中生都觉得幼稚啊!
好吧,都说看这种电影不需要关注剧情,可是你弄了一堆亚非拉俄罗斯小孩子站一排,到最后谁叫啥,驾驶的什么机甲,机甲长啥样都让人记不住,你让他们来干嘛的?
这部电影有他没他们有什么重大区别?
………我只能说导演是一个驾奴不了电影的顶多也就电视剧水平的普通毫无才华的人。
包括电影中那些笑料,真的好笑吗?
反正我没听到有人笑,还是那句话,跑步机上的景甜承包了所有的笑点。
我也不剧透了,没啥好剧透的。
如果你喜欢#环太平洋[电影]# ,就把第一部搬出来看几遍,不要看这一部。
相信我,没啥好看的,你如果看过EVA那个什么量产型白色用插入栓的机甲围一圈做个法阵,如果看过周星驰的从天而降的如来神掌,就完完全全没有必要去电影院看#环太平洋2# 拙劣的模仿。
拙劣到什么地步?
拙劣到配乐用的还是第一部的,却完全没有第一部的气势。
你说气人不气人。
总结,给一星,满分五星。
为什么给一星?
因为特么的这部片子把景甜最丑的都给拍出来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一星我都不给。
如果以后原导演继续执掌这个系列,请把这部当做#环大西洋# 一样的拙劣之作,丢垃圾桶里去就行了。
那些吐槽我打一星,怀疑我为了喷而喷的人浇盆水,擦亮你的狗眼看我有没有四星五星影评,一部经典得几乎完美的怪兽机甲片的续作拍成个特摄塑料片我打个一分有问题?
各种硬伤我看不下去有问题?
豆瓣五个星是不是前两个就不能碰?
这个世界上全是艺术品就没有辣鸡?
我自己花了钱去看电影我不喜欢还要骗自己?
真是脑子有病。
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别人,真是新时代巨婴,好走不送,留言不针对剧情而是无脑喷的我会给你们烧点报纸。
再补充一点。
我也懒得吐槽了,我只想说,驾驶机器人给人的厚重感,第二部完全没有,很大原因就是滥用各种虚拟屏幕。
从这方面来说,导演真的是不懂前作的浪漫,机械碰撞的美,实体按键的美,未来蒸汽朋克的美,你是一点不懂,这是在圈钱,在毁IP。
你如果不叫环太平洋,换个名字,我不至于给一星。
叫环太平洋?
抱歉,你不配。
这部电影对于内容方面不用剧透也差不多被看过的人透光了。
不过这次买阿华田路过看完这部片时,我得赶紧回家找找万达影业和善为影业的资料。
首先这部IP是在传奇影业手里的,当年传奇影业业绩亏损严重后,不得不被万达爸爸收购。
其实传奇影业并不看好这部电影的续作,但被金主爸爸收购后不得不听金主爸爸的话。
BUT,万达爸爸并不打算好好拍电影,万达爸爸目标是资本市场圈钱,把收购的传奇影业和万达影业打包到A股市场让散户买单。
于是就有了万达电影7月停牌至今未复牌的情况。
(详细情况:2016年2月,万达影视+传奇影业准备打包上市之前,曾经以350亿的估值募资100亿,并承诺如果1年内上市不成功,万达将回购这部分股份,并给予15%的回报率。
而如今,万达院线已经在2016年2月、2017年7月3日两次停牌宣布重组,结果前一次因传奇影业终止重组,第二次到现在尚未复牌。
)在这个金主爸爸已经坑爹的情况下,这片子显然已经差不多胎死腹中了。
结果,神奇的事情在中国电影市场又出现了。
被收购的传奇影业莫名其妙的找到了大A股市场里新三板的善为影业来接盘。
结果就是善为影业12月20日公告,公司拟与Legendary Pictures Funding, LLC(传奇影业)签署《电影<环太平洋2>投资协议书》。
公司称,投资电影《环太平洋2》将对公司业务发展构成重大影响。
于是乎这部被业内人士各种不看好的电影终于有人接盘和宣传了。
而电影中荷花标变成了蜗牛标,妥妥的证明了这是一部接盘接到死的电影。
至于善为影业砸了多少钱在这电影里并不太清楚,不过新三板市场里善为影业只有 0.37亿的市值,要是倾家荡产来投《环太平洋2》我估计真离喝西北风不远了。
至于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景大人,她才不管你们资本市场的事情。
她要的仅仅只是带着一帮关系户小弟能开开心心的在电影里和国际影星们混个脸熟而已。
第一部已经很完美了,再炒冷饭毫无意义,甚至挖出来重拍糟蹋经典,比如史密斯的独立日,异形系列,口碑拍出来并不好还有机械战警翻拍,史泰龙的特警判官等等,翻拍的或许能够勉强维持,但是经典已经被消耗殆尽,就像一部完美的漫画,给她一个好的结局,远远比毫无意义的流水帐重要的多第一部论音乐,剧情,已经是上乘之作,中国有句俗话,一鼓作气,二鼓气衰,三鼓力竭不是所有电影都能像生化危机,黑夜传说那样坚挺着拍一个系列的景甜其他不说,或许人品不像杨幂,baby,赵丽颖等典型吕后级妇女爱搬弄是非,勾心斗角,甚至代言虚假的58同城工作网站而不受到任何惩罚这点是值得表扬的,最起码她做到了一个富人的低调而不害人但是怎么说呢,政治正确也该有个底线了,为了政治正确而把一部经典翻出来再炒冷饭对不起,举例就像魔兽世界里阿尔萨斯倒下就该结束这一切,但是看看现在弄得成什么样?
上古卷轴系列在马丁塞普丁牺牲后,关闭全部地狱门后也该修养生息,结果重燃战火暗黑破坏神在2代明明已经打败了boss,结果还不罢休还要弄个3,结果又如何?
还有红警2,侠盗猎车系列,黑道圣徒系列等等,一系列老游戏和电影被翻拍,得到好评的又有多少?
人们仍然喜爱当初那些质朴而粗糙的游戏和电影,新翻拍的反而里外不是人,反而浪费了更多的资源人的美好思维是不断创新的,但是,有的时候,就像古代诗人在喝醉酒时,写下的诗篇旷古震今,但是酒醒后,无论如何都写不出那么好的诗词了灵感这种东西,用一次可以,但是没办法用第二次,所以,对这部炒冷饭的,我还是拒绝的!
噩耗:景甜确认加盟该片!!
这些年景甜糟蹋过的演员和导演:我的美女老板(何润东4.9分)战国(孙红雷吴镇宇金喜善全是配角3.9分)超时空救兵(霍建华5.1分)妈妈再爱我一次(陆毅4.2分)特殊身份(甄子丹3.9)警察故事2013(成龙5.7分)澳门风云(周润发谢霆锋5.7分)这些都是口碑差或奇差的作品,再牛逼的大片她都能拍出大陆连续剧的感觉……接下来更重磅:长城(张艺谋马特达蒙刘德华)金刚骷髅岛(抖森)极智追击:龙凤劫(精灵王子)环太平洋2。
拍了这么多大片,现在都已经开始走国际路线了,这样都不红简直是骇人听闻!!
以前觉得她的后台是万达大老板,现在看来太低估她了……
表面上看“环太平洋”讲的是一个关于大机器人和打怪兽的故事,但实际上这个剧情就像是一口巫婆的大锅,用以宣泄吉尔莫·德尔·托罗对自己对电影以及自己喜爱之物洪水般的热情,因为在此之前,这个胖乎乎的墨西哥人已经有五年时间都浸泡在等待和失望之中。
地狱男孩 和 吉尔莫.德尔.托罗2008年的电影《地狱男孩2:黄金军团》之后,德尔·托罗的工作是拍摄《魔戒》的前传电影《霍比特人》,他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同时他本人也因为迥异与彼得·杰克逊的电影风格让相当数量的《魔戒》粉丝由于这一任命心生不满,早在宣布他将担任《霍比特人》导演的时候德尔·托罗就已经饱受指责,键盘侠在形形色色的奇幻论坛里发泄着自己的愤慨——认为他不应该把《地狱男孩》的漫画作者,迈克尔·安哥拉诺“硬塞进”概念设定小组。
他们最后如愿以偿,因为影片的联合出品公司米高梅的财务问题,新线影业无法单独拍摄《霍比特人》,开拍日期于是一拖再拖,这个项目最后无疾而终,在悠仙美地一般的新西兰浪费了整整两年光阴后,德尔·托罗只能沮丧地回到乌烟瘴气的洛杉矶寻找下一个项目好把自己从厌倦中解救出来。
《疯狂山脉》 书籍封面 和 一些想象插图恰逢此时,詹姆斯·卡梅伦问他有没有兴趣把洛夫克拉夫特的《疯狂山脉》拍成电影,如果可能的话,他想给这个项目当制片人,德尔· 托罗的回答斩钉截铁“当然,我为这个故事做笔记和提纲差不多已经十五年了”至于卡梅隆,他的《阿凡达》刚刚赚了差不多十亿美元,这显然是个天作之合,德尔·托罗多年来日思夜想的项目好像就要美梦成真了。
于是他又一次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几个月的前期筹备工作迅速完成,分镜表和场地勘察基本结束,确定好的主演是“对洛夫克拉夫特兴趣浓厚”的汤姆·克鲁斯(当这个名字和一部纯粹的克苏鲁电影联系到一起时,显得如此不可思议又如此刺耳)。
然而此时,命运之神再次向墨西哥人露齿冷笑,制片厂最后拒绝出钱,他们仿佛是在最后一刻突然清醒过来,发现在一部没有办法吸纳青少年和儿童观众的R级电影上花两亿美元的做法“极其不明智”。
尽管阴霾并未散去,但德尔·托罗依旧没有放弃,因为有另外一个人把他碎了一地的心又捧了回去,他就是托马斯·图尔,传奇电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同时也在“怪兽电影”方面和德尔·托罗是臭味相投的一丘之貉,这两个人之间的强烈地化学反应居然让华纳拿出1.9亿美元的预算让他们去做一部全新类型的暑期商业大片——“大机器人VS大怪兽”,投资人固然对这个古怪的企划心存疑惑,不过在当年充斥着漫改和续集的暑假里(今年也一样),这已经可以算是极富原创性的娱乐产品了,加上“诺兰蝙蝠侠三部曲”已经偃旗息鼓,华纳也需要一个崭新IP好让自己继续日进斗金。
是德尔·托罗终于得以宣泄自己积蓄了五年的拍摄热情,他的灵感汪洋恣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更是倚马可待,又多又快。
为了还原操作的真实感重量感,耗资百万打造的机甲头部舱室
部分KAIJU造型设定 及 尺寸对比图
黄金科幻年代的机甲设定
赛博朋克之都--香港他为影片中只出现过几秒钟的怪兽拾荒者设计了繁复的都铎王朝时期的套层大衣和堆叠面具;他不惜工本建造一个带全套液压系统升降平台的机甲操作室,设计小组设计了总共41只怪兽,尽管最终出现在影片中的只有9只,德尔·托罗甚至给三只怪兽进行配音,让后由混音师重新处理,台词通常是他临时起意,张口胡诌的“噢噢,我该减肥了,我太TM重了,我真不应该吃掉最后那个飞行员……”这是一场对黄金科幻年代业已成型的机器人设定复古狂欢,同时又是“德尔·托罗系美学”这种别无分号的单一美学风格的井喷——人类盘踞在自己最后的堡垒,赛博朋克之都香港,九龙城寨和重庆大厦被直接置换成一个由巨大怪兽头骨雕建的寺庙,他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战斗,光彩夺目的日式巨大机甲挥动着怒之铁拳,一下接一下猛揍着步步紧逼的异空间怪兽的画面被光影渲染地犹如卡拉瓦乔的油画,虽然和其他暑期大片一样,《环太平洋》并不具有文本上的意义,但是其视觉表现造成的影响是空前的——观众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看到过如此具有独创性美学的娱乐电影了,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在人们的脑海中依旧会牢牢占据一定位置。
不过在财务上,这部电影彻底失败了。
最终的全球票房只有4.1亿美元,它完成了一个表达欲强烈的导演,由于长期无所事事所积累的内在动力的暴力释放,“御宅之魂”燃烧到了最光亮的刹那,然后立刻化为灰烬,《环太平洋》除了口(虚)碑(名),几乎一无所有。
这也是为什么续集在旷日持久的五年之后,才以现在这种方式出现我们的面前,和其他续集一样,它是因为钱才得以诞生,也因为对钱过于单纯地追求而变得有些索然无味,《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所有画面都在告诉观众——5年前那部片子里遮天蔽日,移动山脉式的重型柴油朋克机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所有机甲在经过“升级”以后,变得四肢纤细,身段苗条,动作灵活得像是轻盈的尼金斯基。
这并不是说“环雷”就不能够带给你优异的观影效果,但要知道,观看摔跤比赛的亢奋和欣赏武术表演的愉悦恰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沉迷前者的人很可能对后者无感。
或者说根本无法就此得出结论论,但这不再是一部《环太平洋》有关的电影,它更多唤起的是对“先人”的思念,因为那些熟悉的名字——危险流浪者、切尔诺阿尔法、尤里卡突击者、暴风赤红,在续集电影结束之时,聚拢在我记忆周围的便是它们的声音和脸庞,毕竟《环太平洋》曾经让我真诚地去相信那些不可理喻的幻想——假如我有幸成为一名“贼鸥”驾驶员,那么我真的可以无所不能:伸出巨大的手就可以接住坠落的天空,在狂暴的利维坦和贝希摩斯面前同样可以屹立不动。
关注 电影罐头 电台/微信
比起陀螺的第一部逊色了不少,起码第一部还是有些神秘的黑暗风格。这一部完全是色彩鲜艳的各种铠甲,增加的机甲对打还算是有新意,反派这智商是统治不了地球的。我大景甜是要统治地球了。(最后竟然还致敬了星爷的功夫!)大量的中国投资和中国元素真的很多,这完全是一部中国主导的中国制造.....
实际上我给3星,4星为了拉分,并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差,不过当然,和第一部没法比。从视效上说也许还可延续,但内核的情感的味道绝对是差多了。还把菊子弄没了换甜甜。记得1是我第一次对这种动作科幻大片产生刮目相看的感觉,居然有思想了!刚刚 华星IMAX 之后有个大叔送味多美小姑娘接下来的票
这是一部有景甜都不忍心减分的电影!!!!!燃炸了!!!!!
本来超级期待的,今天又重温了一遍1,但是看到有景甜不太想看2了
景甜,算我求你……
这片难看真不是景甜的锅 连福山雅治张涵予合拍的追捕都比这片好看 可以说是近几年影院看到的最难看电影 没有之一
大甜甜刚登场时略尬,后面就好了。怪兽和机甲融合,以及仨怪兽合体,还是可以的。整体风格少年向,女主的小机器人好萌。
特效加一分,景甜加一分,剩余实际两分。。。
不得不说这是我认为大甜甜没有黑点的一次,看得出来很认真去演了,也没拖什么后退,该霸气就霸气,后半场简直惊艳,之所以替甜甜说话是因为有些无脑黑看到甜甜就给低分,让我这个环1粉实在受不了,虽然与第一部可能是有点差距,但也还可以,毕竟等了这么多年,总是有份情怀在的
1.同组机甲战士可以训练跳镜子舞,同步率百分百。2.景甜霸道女总裁下基层,完成社会主义改造。3.上一集犹记得菊地凛子雨中撑伞等直升机,芦田爱菜废墟奔跑等救星,续集刚看完就失忆。
瞧瞧看,还是纸老虎在背后捣鬼。
好久没在电影院看这么难看的电影了。。
喜欢这类型的电影 热血 故事情节什么的也挺好的 可是评分不高是怎么回事? 再次感叹人家的特效真是棒
珍惜这个景甜吧,换跑道了,没几部好看了。女文工团花穿越进各路好莱坞大片的的故事本身就很科幻。以及,雄霸的儿子比白娘子的儿子更俊美一些。
对比第一部比奥斯卡更能体现陀螺的水平
很大的机器人,pk更大的怪兽。
我只想安静的看变形金刚打小怪兽,结果三分之二时间都在整那些无脑又蠢到爆的剧情,结尾也很无语,就跟一那样安静的从头打到尾不好吗,生气。
看到景甜一出来,心里一咯噔… 不过最后看完觉得比我意料中好看太多…
其实还好,没有风评中那么烂
第一部的惊艳感去哪了? 机甲美学看着有点疲惫了。还有怪兽为啥都喜欢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