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纯粹因为trailer去看了这部电影,脑子里忘不掉trailer里面的那首Say Something,结果电影里一点这首歌的影子都没有。
可惜了这么好的乐队。
不过气氛是染的很好,所以就去看了。
还算对得起五点场的电影票,最好的地方居然是结尾,那种蜻蜓点水的轻盈,不留痕迹的感觉最可贵。
第二好的地方是故事发生在Portland OR,是目前为止全美国我最喜欢的城市,而且本身有一种dusky的忧郁气质(还有很多hipster...)。
Columbia River的柔美, Hawthorne bridge的灯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松,没有纽约的繁华,没有LA的妖娆,没有中西部的荒凉壮阔,但却是心灵所安家的地方。
女主脚选的不咋地。。。
太特么甜美了(挺像杨幂。。。
),所以非常distracting,没有办法让人注意到她的演技。
同样是大提琴手,Jackie & Hilary里面的Jackie就更符合一个classic musician的形象。
他们内心卑微,他们也许并不漂亮但是眼神丰富,或锐利或忧郁。
没有办法把Chloe和这些联系起来,何况她真的不会拉大提琴。
男主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长得略着急,不过符合人物早熟的特质,而且里面的表演也都是他自己真人演的,所以脚着比较真实。
情节还好吧,略简单,看trailer的时候我还以为女主昏迷太久,然后男主和女主闺蜜好上了,被女主的ghost看到。。。。
唉。。。
我想太多了。
关于relationship中的东西海岸异地恋,来美国之前真的没有感觉,可能因为中国的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东部吧,来了美国,在陌生的环境中到处飘荡,才知道那从东到西的三个小时时差是多么大的challenge。
真!
的!
够!
远!
期待OST。
不管发生什么,好好过下去。
《如果我留下》——1.比“如果我留下”更痛的是“请你留下”,生离死别时,最悲怆无奈的永远是生者,看着自己的亲人生命渐渐被抽离,自己却无能为力,那种痛用再用力的词都无法言表,心疼里面的一对老人家;2.科洛·莫瑞兹在篝火旁拉提琴的那情那景太美太醉人,有生之年我是来不及了,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学好一门乐器;3.不要轻易和恋人吵架,再等到生离死别时为曾经的吵嘴懊悔,空留下一地惆怅。
如果人真的拥有灵魂,我想灵魂会不会时不时的溜出我们的身体游荡一番。
有人说当你睡觉的时候,你的灵魂就离开了你的身体,你可以看到一些你平时注意不到的事情,甚至可以经历一番奇趣惊险的冒险,只是在你感受到紧张与威胁的时候,身体会突然惊醒,灵魂复位,你就会重新睁开眼睛享受灵魂游历带给你的记忆与刺激。
灵魂是否真的存在,仿佛很多起死回生的人们都能给我们答案,当他们陷入沉睡与昏迷的时候,好像都在做一个永远走不完路的梦,有一扇门,更有一束光在那里等待着人们,是选择走进那门还是等待回音把你叫醒,都在你灵魂去留的记忆选择上留下了一个深深地印记。
这部电影就是为我们讲述灵魂出窍的故事,只是故事夹杂着诸多回忆与细节,夹杂着诸多关怀牵挂与放手,过多的被细腻的情感与杂乱的往事冲淡了灵魂选择去留上的那种意念与决定,无法串联起来的感情主线让整个电影情节都显得那么平庸,导演所表现出来的感情氛围太过刻意与张扬,难以让人融入其中而无法感受那种在情感上失去亲人的痛苦,虽然用不断铺垫的手法来营造家庭和睦与爱情美满的细腻感情,可是采用隔离叙事的模式已经将整个感情主线割离的零零碎碎,机械僵硬的拼接在一起的剧情丝毫没有一点连续感,齐头并进双线推进始终不能摆脱枯燥乏味感觉,也许心思细腻的女人们更能容易被其中的细节所感动,可是在男人们看来这无疑是一部凄凄惨惨戚戚的毫无逻辑之作。
电影由小说改编,能够运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情感很难用表演进行全面的表达,由其是一部青少年电影,在感情的把握上已经很难将我们读到的和看到的联系在一起,这也让电影在感情的酝酿上带来了难处。
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叙事性不强的作品,主要内容完全体现在字里行间上的感情氛围上,这也加重了演员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这样一份感情的突出。
导演也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将感情酝酿的整个过程完全用回忆去进行聚拢与营造,让人们不断的将看到的以前的美好来牵引对整个事件整个人物的同情,电影在不同角度去选择刻画出一份具有浓厚感情底蕴的事件与矛盾,并突出了在悲剧发生后能够有足够的理由去进行对电影剧情的渲染,以及对感情主线的升华,只是这一切对于一个观众来说并没有感受到导演的那份心意与良苦用心,我们体会不到电影所存在的情感甚至被导演过多选择杂乱的叙事而折磨的心烦意乱。
电影交叉进行的两条故事主线根本就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甚至有时让人感觉电影跳戏的情节太过严重,不知不觉的就被带出了戏,而重新融入剧情的时候又完全找不到了感觉。
电影在走一种小清新的路线,而且不断的营造泪点来加深观众对于电影的印象,可是本该泪点十足的电影让人却哭不出来,只是因为导演将情感宣泄的泪点设计的太过随意而无法集中,因为没有感情推进的烘托,我们甚至找不到最后主角被唤醒的理由,根本就感受不到是什么能够让她继续支撑下去?
是爱情?
电影对于这方面的诠释太过弱化,是亲情?
可是祖父母在电影里根本就是酱油角色的体现,是对父母期望的延续,这一点着实是唯一让人们可以相信的理由。
对于科洛.莫瑞滋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如同她在《魔女嘉莉》般的生硬而没有特色,可是她却是烘托起整部电影整体氛围,她的表演支撑着整部电影所带给人的感受,正是这种感受却又带给我们对角色那种吃紧与乏力的诠释。
电影里的她感情始终没有得到爆发,甚至没有放声大哭一场来感染整部电影的情绪,一味的迷茫与无助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旁观者一样的毫无关联,让人既找不到同情她的勇气又找不到对电影用情太深的借口,这也不能怪她,是导演没有合理的安排剧情而导致的结果。
这是一部给女人看的电影,感情细腻重在内心体会,男人们无法融入对电影感情的理解,甚至看不懂这部电影,而电影也完全是用一种感性的方式来进行拍摄的。
电影里其实有很多泪点,只是让我们发现的几率却少之又少,有时你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哭,为什么哭,以至于电影想让我们哭什么都不知道。
电影丝毫没有什么新意可言,故事甚至没有什么可信度,不知不觉中电影里面的角色仿佛都失去了本应该有的活力与生命力,不禁让人止不住的为之可惜。
这个故事也许看起来一切都还OK,但是深入进去,发现这一切都像崩塌了一样。
如果这一切发生在我身上,我该怎么办,我是留下还是结束这一切呢。
我预测不了这个结果,只知道,胆怯如我,一定会选择逃避。
喜欢女孩为了梦想而活,也感激男孩勇敢的表白。
如果留下,要更感激生命。
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每一天都有太阳升起。
我们应该快乐。
我总也不知道明天会是何种境况,难道仅仅是我们口中那些无聊的反复吗?
你或许想过,你以何种态度去面对的时候,它同样回馈你的是绝不会是太过于糟糕的。
从未想过有一天灾难降临的那样迅疾和毫不留情,一场车祸可以夺取那曾经鲜活过的璀璨的生命,在刹那间变得奄奄一息灰蒙蒙。
眼睛紧闭,唇苍白的轻合着,呼吸,心跳都变得羸弱不堪。
也许只剩下意志支撑着活下去。
如果我留下,如果你要走,全是自己的选择。
回想起生活里的点滴,家人的温暖,恋人的甜蜜,朋友的慷慨,还有自己的梦想与苦难。
关于大提琴与吉他的相遇,那是怦然心动的难以忘怀的美丽的爱情。
当一颗躁动的舞台的狂放的摇滚青年在一门之隔被那大提琴传来的沉稳而隐藏的深情呼告吸引驻足时,当他眼中映入那个微闭双眼的投入的金发女孩时,心也一并被那女孩掳走了。
那种沉静的温柔是种让人放下所有戒备和不安的想望,那一刻,他知道他一直在等她,因而真正见到的时候,他一眼便认出,那就是她。
嘿,是你。
既是欢喜心动的,也是踏实舒畅的。
传统保守的大提琴总是把自己抑制的像一潭不起波澜的湖水,蓝蓝的沉郁,在演奏中也是把琴弦当做命弦一般紧紧把握着,张弛有力,不容分毫的瑕疵。
那个有着洁白的面孔和一头不羁的鬈发的男孩也是让自己更想触及的,那眼睛里满是忧郁感的深情,真挚的想拥入怀里。
吉他有他的狂放不羁,当然也会那般柔情,大提琴有她的沉稳执着,当然也会那般激情,即便两人是有不同的音乐取向,但同样是他们互相吸引的地方。
爱从来不是被习惯和爱好所界开的,我爱的就是你,无论你的衣装与头发的颜色,你在我心里始终是被我深深爱着,我们彼此了解到那一点就已足够。
没有一对相处的情侣能够避免争执,也在争执的过程中相互伤害,因为我们是在生活,不存在乌托邦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爱情也只是假设中所呈现的。
回归生活现实,这本来就是充斥着杂琐与不幸的真实的世界,无人可以摆脱,需要面对它战胜它,所以我们会觉得苦了,痛了,消磨了激情与忍耐力。
我也开始怀疑我活下去的生命里是有着多少幸福的。
没有什么比失去家人更能击溃一个人的思想意志了,那血液里流淌着的同根同脉的亲情是冬日里最温暖的火光。
当这火光突然熄灭,突然有那么一刻会觉得这火光是遍世界也再难以寻到了,它再也不会亮在女孩的面前。
她所习惯并安享的那个家庭已经消失了,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留下来还是要和家人去那一边团圆呢,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离开她是不会孤单的。
然而留下,醒来后的这个真实的世界又该如何面对呢?
爱人,梦想,凡是能够让自己留恋人世的牵连也是让自己有力量活下来的。
尽管也让自己痛苦的爱情就像玫瑰一样鲜艳和强有力,当亚当弹唱起他为米娅写的歌,她也不顾一切的留下来了。
睁开眼,她还有亚当,还有她的大提琴,生活里总是有让我们欢喜的东西存在着,就看你怎么去寻找出来把它在生命里更好的张扬和强化。
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这么幸福。
发现《如果我留下》和《八月迷情》里的男女主人公都是吉他与大提琴的邂逅,我想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
美国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国家,我想电影元素里的这两个呈现应该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吧,同样的对生命的崇尚与思考,选择,都让这个国家充满那么多色彩。
你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是什么?
我的很简单,笑点能让我发自内心的笑,哭点能让我潸然泪下,同时不摁快进键,即使知道结局。
如果知道女主角是贝家大公子的绯闻女友,估计看片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挑剔,就像你习惯给熟悉的人更多的挑剔,给陌生人更多的宽容。
当然,喜欢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对陌生主角的宽容,而是它真的让我情不自禁的流泪。
串联全片的是女主的爱情故事,才气男友最后也不离不弃,但最能拨动泪腺的是为数不多展现亲情的镜头。
全神贯注听小女儿演奏大提琴的爸爸,放弃了自己的摇滚;宽慰失恋女儿的潇洒妈妈;还有在病床前慈祥而又坚毅的爷爷,“I want you to live.I want that more than anything in this world.I want you to fight like hell to stay with us.But with everybody else gone,I know it might be not what you want,It might be too hard for you to keep fighting,So if you wanna go,i want you to know it's ok. It's okay.I understand.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想象过要是父母兄弟都离你而去的画面,你觉得是解脱的轻松吗?
反正我是不寒而栗,不敢进一步想象。
有父母在,就有永远是作为儿女的任性,有兄弟姐妹在,就知道总会有人与你嬉笑打闹共担风雨,所以当这一切都不在的时候,生比死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气。
我相信女主角最后还是醒过来了,因为还有那么多人为她守候,慈祥坚毅的爷爷,不离不弃的男友,两肋插刀的朋友。
她的前面还有窗,她的前面还有光。
So this turned out to be the movie I chose as my last movie of 2014 & first movie of 2015. What drew me in was the title and the general idea of choosing between life and death. Halfway through, not knowing how it'll end, I was reminded yet again how much I hate unhappy endings, even though happy ones do leave less of a mark. Low expectations really helped. I knew beforehand it couldn't hold a candle to "TFIOS", and later decided for myself that it was indeed not great, but also not terrible either. Many "shining points" made me want to read the book for more of them. And it made me cry, rather easily. I got close to tears when "Gramps" spoke to Mia in the car after the audition, and shed a few when he spoke to her again by the hospital bed, when he told her what her father sacrificed for her. Oh yeah, I was already pretty touched by that scene in which her father gave her the cello -- beautifully wrapped -- as a present. I cried again when Adam begged her to stay in the end. When they left me hanging for a while at the very end, I was dying to know her choice and begging her to stay as well. I already knew this very well, but them Yankees really, really know how to love and how to live. Look at her grandfather in the car: when he felt something and knew it to be true, he expressed it. Loud and clear. Leaving no regrets. Then to top it off, throw in some physical closeness -- in this case, a long and hard hug. That's how you say how much you love someone, instead of the way I'm used to -- no words, to touch, only implied and guessed. Also, look how they have fun: the concerts, the bonfire, "live in the moment"... God I'm so jealous. I have wasted more than 24 years of my life. How many more years do I get? How many more could I afford to waste?"Life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re busy making other plans.""Seriously, I respect any musician who just leaves it all on the stage like that. She was awesome.""Because I like to watch you play. You go to another place. And you're beautiful.""No, baby, I didn't give anything up. I played that adventure out, and then it was time for a new adventure with you guys. And sometimes you make choices in life, and sometimes choices make you. Does that make any sense?""Even when they were just wasting time, they weren't wasting time. It was as if no time they spent together could ever be wasted.""You're going to go to Juilliard and play the hell out of your cello. Or you're not. You're gonna stay with Adam and have lots of amazing adventures. Or you're not. Or maybe tomorrow, the Earth's gonna smash into a meteor. Or it's not. Life is this big fat gigantic stinking mess. But that's the beauty of it too. Whatever you do, I support you. Either way, you win. And also either way there's something that you lose. What can I say, baby? True love's a bitch."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关于爱情,“如果命运有好有坏,我最好的命运就握在你手里。
——我亦然。
”出自一部言情小说,是我对影片中爱情的最直观感受。
这是我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可称为“刚刚好”的爱情。
它的发生,它的发展,它的结果,它的未来,一切都合乎情理,没有过分的矫情,没有混乱的误会,就是简单的喜欢,简单的守护,简单的矛盾,简单的分手,简单的重合——是爱情最简单最纯粹的样子。
这又是让人最憧憬的爱情:女孩受到“男神”的青睐,和自己佩服的学长在一起;他们感受彼此的生活,接受自己不感冒的事情,为对方做出改变,也丰富了自己的认知;他们彼此欣赏,成全对方的成长,即使不舍即使烦恼,仍然为对方着想。
这样的爱情,即使分开,也是非常珍贵的回忆。
关于理想,主人公米娅和亚当最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一直在努力。
米娅,是最最普通人的缩写:她认真地生活,执着于大提琴练习并乐在其中。
这让我很有感触。
我5岁开始学钢琴,但六年的水平还比不过我朋友练三年的水平,因为练琴时极不专心,还会偷看小说,永远都是我妈说“你要从几点弹到几点”,而我永远不是充分地练习。
可能是我没有执着于此,但回首前半生,我也没有在什么事情上过多的执着,或者说专心。
所以,她又是不普通的:她也怀疑自己,也不自信,用她的话说她并不是somebody,但是她却在坚持。
所以,很多选择其实是很简单的,止步不前永远不会有所作为,而在自己真正能够享受的事情上,拼命努力和坚持,不论它是否赚钱是否带来声誉,这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选择,这是最触动我的一个感想,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最想传达的:很多时候,我害怕失败,害怕面对未知的结局,但现在才知道,最让人佩服的,是你知道了一切——知道睁眼就会成为孤儿,知道昔日的家庭已灰飞烟灭,知道自己曾经最最珍惜的全部都没了;但仍然选择接受,选择醒过来!
关于最受感动的片段,是米娅昏迷的时候她祖父的独白。
其中,祖父说到一句话:牺牲,就是我们为所爱之人做的事情。
我现在觉得,这句话或许是影片的主旨,因为不论米娅的父亲,祖父,还是男主亚当,他们都践行了这句话。
这同时,也让我想到了父母的牺牲:在妻子怀孕的时候转托公司,回家陪伴她;为了家庭放弃在外地的晋升机会,回到原来的城市……这些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做出的一次次取舍,无法被人评头论足,因为它们足够伟大。
同时,她的祖父还说,因为所有人都离去了,即使他希望米娅坚持活下来,但这是不容易的,所以即使她选择离开,也没关系。
这我看到的时候心里滑过了很多东西,现在却又拾不起来——这种感受很美妙,每次你都有思绪万千,但不能娓娓道来,然后才能被反复感动着。
这个故事本来不错的,改编自畅销书,看起来书应该会强一点,电影就不行,给我的感觉完全是一个过去一个现在,然后平均的剪成相同的数量,再你一个我一个拼出来的电影,前后的衔接各种怪怪的,比起我今天回顾的《消失的爱人》,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个导演跟我们的芬奇大神去比...我发现看电影之前看评论是不好的,至少看差评是不好的,因为看差评就会导致看电影的时候尽挑差的地方看。
这片是烂,但它在亲情上面的传达的东西却很棒(爱情方面就懒得提了…什么破爱情这是…),而且很直白。
首先女主有个好爹和一个好妈,以前都是玩摇滚的,现在成了模范父母,太cool了,接着是他们各种逗比,各种和小孩玩成一块,他们各自都有对女儿充满爱的巧妙回答,我想正是这些回答打动了我,我想,当你发自内心这么答的时候,你绝对是爱自己孩子的,我毫不怀疑。
本来在友邻上已经分享了那些很棒的片段,无奈友邻一次只能传9张图片,所以还是觉得不完美,有些话很重要不能缺,我决定在日记上补上。
走起。
PS:牺牲,什么是牺牲,挂在嘴边的牺牲不是牺牲,真正的牺牲,对于牺牲的那个人来说,不是牺牲,它只是一个选择,自己情感的一个选择,没有所谓后悔没有所谓你不要辜负我bla bla bla,它纯粹是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在对方看来,可以是伟大的牺牲,是发自内心的爱,传递出来的是力量,不是负担。
1. 那个我喜欢的乐队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被吸引的整个都是那个乐队。
想到了自己喜欢一个乐队的心情。
不是多么有名的乐队,但就是喜欢他们,想要追着他们,看着他们越来越成长的时候却又有些不甘心,就像自己心爱的东西不得不跟别人分享。
觉得「能有一个玩儿音乐的男朋友真好啊」之类的。
一起疯一起叫,那种心情大概不追乐队的人是体会不了的吧。
想象着有一天我也可以跨越海洋去看他们的表演,live完一起庆功宴,新年一起party,也许跟其中的几个人成为好朋友。
只是普通人的自己和只是普通人的乐队的他们,应该也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吧。
只有当他们站在舞台上的时候。
乐队站在舞台上的时候总是闪闪发光的。
绚丽的灯光,台下人的尖叫。
当他们站在台上的时候又变得那么触不可及。
但我还是想要一个玩儿音乐的男朋友。
他们会为你写歌,他们会在live的时候只看着你的眼睛,他们会在庆功宴的时候也带你去。
追着乐队的你,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2. Sacrifice. That's what we do for the people that we love.- I've been trying to think of what Denny would want me to say to you. The kid was a helluva of dad, wasn't he? He sure had me beat. I remember the day that he quit the band. He just up and said, "That's it. The time has come." I was surprised. I never really liked the way the band sounded, but I knew how important it was to him. And so I asked him, I said, "Why are you quitting?" And he said, "You make sacrifices for your kids." "For your kids." He said that without even blinking. That's why he quit the band.- For Teddy.- For you. It was when he heard you play so well. I think that's when it clicked for him. Your incredible talent, it... He just couldn't believe it. And all he want to do was to give you more. So, he quit the band, he sold his drum kit and he bought you that cello. Sacrifice. That's what we do for the people that we love. And here's mine, Mia. I want you to live. I want that more than anything in this world. I want you to fight like hell to stay with us. But, with everybody else gone, I know it might not be what you want. It might be too hard for you to keep fighting, so... If you wanna go, I want you to know it's okay. It's okay. I understand.
有点拖沓。我想问老美的爹妈真是那么酷吗?有点不真实了。不过很喜欢那个妈妈,酷啊,好想当那样的妈妈。
矫情死全家,中学生作文的水平,到最后也没玩出什么新花样。布景就是五颜六色的翔,能再假再浮夸一点吗。美国彩蛋爆米花电影还不错。
感情线反反复复几句话一直说,觉得不够催泪就开始滥用音乐和各种回忆杀。pretentious and hollow,在ICU里弹吉他,差点没吐出来。
科洛在这部片里的时候还没有胖到让人受不了,但已经开始发胖,但脸还是美的不行,特别是拉提琴时的侧脸美到爆。男主演的演技也很不错,有时候对戏时候感觉男主演的演技比科洛还好。
还不错的文艺情感生活片 人就是在活着的时候去rush这个 rush那个 到死的那一刻才回顾这一生中所有美好的瞬间 才懂得去珍惜 去把握 ==
有点拖沓 不过音乐加分 女主喜欢。
挺没劲的……
配音超好听
我绝不会留下来
这一家子,真好啊。只是可惜。
假的看不下去 强迫症体质把片子熬完了
看小说没觉得有这么美国小言啊...
其实还不错啊整体,3.5吧
基本可以算是毫无剧情的片子!!!!没什么精彩的故事!!整部电影就是无聊无聊无聊!!!!女主的表现也是让我失望
及格。女主长的很像徐若瑄,男主的颜也够,两人还是很配的,有些东西如果做减法来看的话,去掉音乐,去掉幽灵,剩下的爱情与亲情其实都挺让人羡慕的,车祸发生的很突然把整个片子带去了另一个纬度。整个的回溯剪法还算顺但并不算好。有些地方有些刻意,结尾有种导演导不下去的感觉。
true love is bitch.最后一幕男主角表情不够深情。
留下來需要勇氣和愛
Chloe简直大flop!
高中生程度,给配乐加一星。
在此之前期望过大,人生总是在选择,在生与死或是父母与男票或是离开与留下中选择,不断穿插的回忆在最后一刻闪现的很珍贵。爷爷的话很感人,结局哭点不断。唯一不足是男女主演技蹩脚,可是十七岁哪来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