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街区13:终极》,是2004年法国动作电影《暴力街区13》的续集。
本片延续了此系列电影引以为傲的“跑酷”风格。
片中两位男主角继续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在旧式街区里纵横如飞的动作,但是总体来说其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略逊于第一部。
而且,为了动作场面,对情节的复杂程度也有所牺牲,全片没有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伏笔和阴谋,甚至没有设置太多的悬念,仅凭两位主角的身手就摆平了一切,看此片只是为了图个看的痛快而已。
比起第一部《暴力街区》,这部续集的剧情显得粗糙和应付事儿。
当然其实第一部的剧情也没有多么的高深和精密。
这样的动作片不就是看动作吗,对于这样一部跑酷电影来说,跑酷就是最大的看点,其次是拳拳到肉的精彩打斗。
B13区真是一个小世界,里面全世界各族人民团结一致。
喜欢那个后来统领大家的亚裔女孩子,虽然脸上都是纹身,但是依然挡不住其性感的气息。
她那身肉色的紧身衣真是让人看后激动不已。
而她在辫子的尾端安装上凶器,不禁让人想起了徐克的经典《黄飞鸿》系列电影。
其中一集黄飞鸿就是辫子尾端安插上了凶器。
这次的续集里,感觉打斗的戏份要比跑酷的戏份稍稍的多一些,而且看似为整个电影系列画上了句话,其实还有继续挖金的可能。
end
暴2 剧情 设定在 暴1 之后,主角不变,仍然沿用了警匪双男主的设定。
但是少了 暴1中,两人社会身份差异带来的碰撞和火花,缺少暴1 中 从相识相知,到 死生相守的 满满基情。
岁月有痕,时间杀猪,双男主整体颜值也有所下降,少了一分当年的英气。
环境设定也是基本照搬了暴1 中的 平民窟设定,虽然把全世界的 黑帮都加了进来,但是毕竟是全盘照搬,少了 暴1的原创新意。
暴1中,被围墙隔离的贫民区,充斥了各式各样的 暴力犯罪,充满了对 现实世界 阶级对立 的嘲讽,强烈地表达了 底层人民 对 社会不公的 不满。
但在暴2 中,这种嘲讽因缺乏新的表现形式被淡化了。
对比暴1,虽然暴2 的反派,阴谋玩得更大了;新增的走廊飞车,算是有点新意;楼顶跑酷,依旧惊险。
但总是还是乏善可陈,缺少创新,少了 暴1 的新鲜感。
时隔五年,跑酷再现大荧幕,小打小闹已经不满足了,这次关系到生死存亡,达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人还是这两位,动作依旧那么潇洒自如,照例也是警察破获大案的开场,仍然是在危险中搞笑。
对于这两人来说,危险局面根本不算什么,只要对方不是用枪乱射,是伤害不到他们的。
单打独斗轻松搞定,人多一些也能完成扫荡,再多一些的话,那就逃跑,大展跑酷本事。
这项运动的知名度在几年以后,已经很高了,因此作为续集,就不能再走老路了,必须有所创新。
简单的警匪游戏已经玩过,既然13区改革被搁浅,仍然充满犯罪和暴力,那么故事级别干脆就上升到拯救这个地区了。
影响成倍扩大,那搬出总统来再合适不过了,要知道老美的片子就是动不动就搬出最高统帅,来增加关注度。
当然对手么,一定要有点本事,但又笨笨的忽视他们的,才能显示出价值。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开场劲爆音乐陪伴的长镜头拉升,有一小段是华人区,店面上挂着红色横幅,对了,就是预祝08年北京奥运成功的字样。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疏忽,本片说的是2016年的事情,有点穿越了吧。
或许是对当时火炬接力路过法国发生的恶劣事件的一种道歉?
宁愿相信这个。
无论是情节还是动作都太强调装酷。
两个矮子,一个能打,一个能跑,联合各民族混混一起阻止政府摧毁一个被遗弃的家园。
跑得太轻盈,打得太准确,感觉太顺利,少了暴力的错乱和血腥的美感。
最后的各民族混混赢了坏军人,救了总统,赢了新家园,简直就是满足屌丝的意淫。
里面女混混应该是个中国人,既然是满足各族屌丝意淫,为何不找个真黄种人?
时隔五年之后的续集。
主演身材依旧,不过好像脸圆了点,好像很难有人能躲过时间的摧残啊,可惜了。
续集讲的是政府仍然用高墙防备着十三区,而塔哈死后,十三区由中国帮、俄罗斯帮、本土帮、黑人帮、穆斯林帮五个帮派共同统治,仍然做着非法生意,变本加厉。
这时开发商登场了,为了十三区的大好土地,勾结高官想要轰平十三区。
高官不惜杀了两个警察,然后送入十三区让无脑的黑人帮愤怒,嫁祸于他们。
差点得手,可惜事情经过被一帮小混混拍了下来,两位主角联合五大帮派突袭总统府,了解恩怨。
好吧,还是很无聊的剧情,总统府好像很轻松的就被突破了。
虽然有点老了,但是身手依旧很可观。
先是赛瑞尔拉菲利假扮女人,在赌场钓鱼抓捕毒贩,秀了把身手,还不错,虽然不够花哨,倒是够拼命。
然后就是大卫贝利逃脱追捕,相比上一部,确实不够惊艳,大多数都是跳跃,动作设计有点差,但是一开始通过窗户一个跳跃去到上一层就很帅了。
然后就是兄弟越狱,又是拉菲利的个人表演时间,最后飞车下楼结束。
最后的突入总统府,说实话,就是为了突出满脸纹身,身材不错但是飞机场的亚裔美女艾洛迪袁,其余乏善可陈啊。
投资大了,野心大了,可惜真的不比上一部。
但是肯定比现在的国产片好看得多。
一场酣畅淋漓的飞檐走壁与枪淋弹雨之后,超人们终于又战胜了坏蛋,绝对俗套的取得了胜利。
剧中的“跑酷”动作设计确实很酷,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电影中无处不在的法国民众对于民主的认识,对于手中权力的捍卫。
1:共和国的军队只会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作战,绝不会将枪口对准自己的民众,哪怕有暴乱发生。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暴乱也是公民行使权力,发泄不满的一种方式。
而且往往在暴乱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之后,暴乱就变成了“革命”。
2:任何人在总统的面前也不必点头哈腰,因为他们深深的明白,总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剧中那些“奇形怪状”的英雄们可以与总统进行平等的对话。
3:对于权威不迷信,有勇气与所有侵犯自身合法权力的势力进行不懈的斗争,哪怕对方是可怕的政府机器。
4:对于政治永远报以“鄙视”的态度。
吕克·贝松也许是将文艺和商业结合的较好的导演了。
看此片恍然是好莱坞大片!
不似一般法国片缓慢平和 可看性强了。
跑酷的镜头很酷!
能一试身手多好,真感慨自己老了。
年轻20岁也许会去学学?
不过昨天看新闻云一百岁老人参加马拉松赛跑 居然跑完全程只是比冠军多跑6个小时。
真震惊!
他60多岁才开始练的。
一件事想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聊以自慰!
我到60 岁还有些时日的 哈哈。
身手敏捷的警察我想应该一身疙瘩肉 竟然男扮女装跳艳舞!
还大尺度的露 真有想象力。
那扣住炸弹的锅抑或是钟就更不可思议了。
结尾太突兀了。
起码应交待13区的人都已疏散吧。
困顿 愁闷 寂寞之余消遣一下也无不可,不过还是认为是吕克·贝松比较差的电影了。
这是一部很不法国的法国电影,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几乎全程高能,浑身散发好莱坞气息的电影居然出自法国。
而恰恰也是因为这一点,才能让本片在当时一度成为世界各大影媒的焦点,红极一时。
相反如果这是一部美国电影,大概很难获得这样的成就,最终将被淹没在大片如潮的美片市场中。
而本片即使到今天,人们在谈及法国最出色的那些电影时,依然会被拿出来细细解读一番。
首先是片中那剑走偏锋的背景设定就能让人们耳目一新,在几乎所有文字与影视作品中,但凡出现用墙将某地的人们分隔开的设定,则必然代表将有一段不凡的故事。
影片中,法国政府用墙隔开巴黎的黑白两道,这本身就非常具有戏剧性,和谐与犯罪、整洁与肮脏、法制与混乱都寄托于一面墙,这是电影的剧情处理,同时也不难让人想到对现实世界的映射。
其次,影片也开创性地将一个在当时还鲜为人知的运动主题融入片中,让“跑酷”自然而然地贯穿全片,甚至成为带动剧情的重要元素,仅仅是这么一个看似普通的融入就足以让本片得以大大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成为特立独行的个性电影,让人印象颇深。
大概是来程14个小时睡得太好(因为头一天收拾行李根本没睡,到了之后又是当地时间早上不想浪费一天补瞌睡),回程的16个小时至少到目前为止(已经飞了四分之一)都是十分清醒的。
于是先把手机里看上去最不会打瞌睡的《暴力街区2009》给看了。
看他也是因为之前才看过保罗的最后一部电影、最新版《暴力街区》,惊觉这个我从未看过的电影系列竟然这么带感,从音乐到节奏根本就是我会喜欢的类型,但当然这两部已经看过的版本在我看来几乎是一样的剧情……除了警察不一样之外。
但这样的电影还需要什么复杂的剧情变化啊,变形金刚四部在我看来也没啥区别啊!
都是打!
在芝加哥打还是在香港打,现在也完全分不清了啊!
很棒的跑酷电影
就记得性感的小股沟了。。跑的不如第一部
怎么法国动作片都会带点跑酷…………剧情弱智 动作不错
你们这对搭档好萌……
Fucking Kool!!! 依然让我热血沸腾的电影 最后那位Mademoiselle的辫子功好impressed啊。。
今天法语课上看过,觉得还是挺无聊的~~
故事不值一提,跑酷场面很凌乱,只看到跑,看不到酷。
我要的跑酷都没了
跑酷确实很帅,剧情弱
垃圾剧情,想学好莱坞又学不来,不伦不类,法国电影都这样吗;唯一看点的跑酷严重缩水。
花十分钟快进找到跑裤过下瘾吧
这个典型狗尾续貂,狗尾都算不上
还行
除了闯关打擂,限时救急,吕克贝松有没有其他本事?
我还没看第一部。。。。。。。。 没什么意思的片子 但是 好多肌肉 看的好激动!!!
法国
呵呵后呵。
狗尾续貂啊。。
续集,又是续集,但凡续集就很难超过原作。原因倒不一定是续集有多差,而是在于你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当初那种感觉。
跑酷~跑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