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的评分真的不高,我觉得不应该,其实我看速度与激情来来回回几遍了,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想法与心情,保罗这一部里是个卧底警察,也是他们第一次的对手戏,也是他们美好感情的开始,更是兄弟感情的出发点,好想听他们的饭钱祷告,好想一盆一盆的吃炸鸡啤酒,好不惬意爽快,极速飙车时又那么的肆意畅快!
正如他们所说,他们是个团队。
重新看第一部,感触颇多。
首先是风格,这一部风格这系列最后几部差别蛮大。
类似谍战警匪片,不过最后的走向类似于警察放走了帮派匪徒,才为之后几部奠定了基础。
这一部的剧情其实情节生硬,逻辑简单,没有通常警匪片中的各种惊险与转折。
布莱恩在执行卧底任务的过程中,爱上了多姆的妹妹,同时也被多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最后破了案但放走了他,很合理顺其自然的结局。
剧情上虽然一般,但通过穿插各种飙车的元素,还是让整部影片极具新鲜感和可看性,给了观众一种全新的速度概念。
那句:“至少在这十秒里,我是自由的”让人印象深刻。
恐怕拍第一部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这一系列居然能够拍那么多年,还都保持不错的剧情和人物设置,第一部的良好基础十分扎实十分珍贵。
其次是人物设定。
一个有些离经叛道,喜欢刺激,略有玩性,行事不严格规矩的警员;一个很有人格魅力,在兄弟中很有号召力,有情有义对朋友兄弟家人永不放弃,极具魄力的帮派老大。
难得的是这些设定在之后的几部中都没有偏离,而是诠释得更加淋漓尽致。
最后是几个主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有了变化。
再回头看第一部,忽然发现,两个男主变化倒是不大,而米娅和莱蒂原来当初都是青葱靓丽的小妞,不禁感慨时光的无情。
也是难得见到一部系列剧,两个男主的老婆一直没有变的,虽然莱蒂中间消失过,多姆重新配对了新角色,但最后还是回到初识状态了。
对于我这样念旧的人来说,太对胃口了。
这部影片给了我们太多关于飙车、激情、情谊的解读,明明很刺激很新鲜,却又传达出了些很传统很温情的观念,给系列剧的人物情节背景身份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石。
意义非常之大。
剧情:飞车党经常针对装有DVD的大卡车进行抢劫活动,一辆车能损失数百万美元,警方没有线索只得派出卧底警察排查情况。
卧底来到嫌疑人旁边的修车厂工作,没事就去嫌疑人妹妹的店里勾引嫌疑人妹妹蜜芽,这引发了同样爱慕蜜芽的大壮的不满,他是犯罪嫌疑人唐尼的手下,二人厮打起来,唐尼下了逐客令。
晚上卧底带着改装车去了地下飙车大赛,唐尼当然也去了。
比赛四人中还有韩黑帮头目的弟弟,卧底一味氮气加速导致解体。
这时警察赶到,唐尼把车停在高层步行回去仍被警察盯上,危机时刻卧底及时赶到,甩掉警察后误入唐尼死对头韩黑帮的地盘,毁了卧底的车。
唐尼回家后发现手下居然开派对,丝毫没有为老大担心,因此唐尼很看重卧底。
手下有个精通改装车的人才,本来智商很高但是患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病才沦落至此。
有人前来买零件,卧底半夜潜伏仓库偷看,被大壮抓了个正着,只能谎报说查看内部零件,知己知彼。
唐尼相信了,并且连夜去韩黑帮的车库偷看,因为他们要在赛车大赛上比拼。
卧底在韩黑帮的仓库中发现大量DVD机,警方逮捕了韩黑帮,发现这些机器是合法买卖的。
重大失误后上级给卧底下了最后通牒,在晚上的赛车大赛上卧底得知唐尼又干了,向妹妹蜜芽坦白是卧底,去就唐尼一伙人了。
卡车司机做好准备拿了猎枪,大壮情况糟糕,幸亏卧底及时营救,还贴心的利用职务之便呼叫了直升机。
回家途中,唐尼和卧底对峙,韩黑帮前来寻仇噶了患病技术员,卧底开枪噶了韩头目。
二人回合后在四分之一里极速飙车,飞跃火车,唐尼撞车后卧底放跑了他。
长达一个月的反复回炉,总算理顺了前6部到底是那年发生的。
有助于接下来看速7别再犯晕了。
速1:整个系列的开始,上映是2001年,摄制是2000年,剧中事件初探应在1999-2000年。
速2:上映是2003年,摄制是2002年,剧中初探应在2001年左右。
应该是专门给奥康纳为独立主角写的一部,停职了,混在迈阿密加入飙车党。
后来复职办案(两个黑人好基友也出场了)速4:上映是2009年,摄制是2007-2008年,剧中初探应在2004或者2005年。
奥康纳已经回到FBI洛杉矶分局当上了小领导,和米亚在咖啡馆小叙是说时间已过5年,后来结尾处两人真的繁衍后代成功。
速5:上映是2011年,摄制是2009-2010年,剧中初探应是2006年。
抓毒贩尽管立功了,可老大还是没洗刷罪名还是判刑了,米亚和奥康纳去劫大巴,后来奥康纳两口子逃到巴西的里约,当时米亚说自己怀孕了(应该就是速4结尾处的吻戏怀上的。
那个巴西的好基友二人组穿的巴西队球衣是10款不得不说是个BUG)速6:上映是2013年,摄制是2011-2012年,剧中初探2008年。
开头处是米亚刚刚诞下宝宝捷克,镜头一转老大和巴西女警察已坠入爱河很长时间了,而后又去看奥康纳,估计宝宝已满岁。
白色光头找到了老大的老婆莱蒂,然后就带着Family去伦敦端大魔王老窝和找回大嫂了。
最后结尾处女神为了救自己的老公韩而挂掉了,韩落寞的到东京。
速3:上映是2006年,摄制是2005年,时间初探应是2009年左右。
韩也是在2009年左右挂掉的。
速7:上映是2015年,摄制是2013-2014年,剧中初探应是2009年之后。
有可能的速8:是在速5-速6之间,应该讲的是2007年左右香港的事情。
《速度与激情》第一部,主演是Vin Diesel和Paul Walker。
虽然这部电影系列已经居然演到了第10部,但是这部系列电影在2001年的第一部其实我觉得一般。
影片突出各种赛车场面,固然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电影模式。
但是赛车大于故事显然就让我这种故事为王的观众有些不爽。
Paul扮演的警察为了破获一起飞车抢劫案,从而打入Diesel的一个帮派做卧底。
但是故事走向却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警匪片,Paul居然慢慢被Diesel感召,从而连警察的大好职业也不要了。
虽然影片最后揭露Diesel确实是抢劫主谋,但是却没有讲明这个人格魅力出众的老大到底到底有没有什么正义的理由让我们同情他,那么最后Paul所谓的放虎归山就显得很三观不正了。
而且影片直到最后也没有讲明Paul是如何回去交差的,显得故事不太完整。
也许这部电影最大的目的就是用了整部电影的时间交代了背景,并开创了这个系列。
哇卡卡卡卡欧康纳,你还说你是被他妹妹吸引的???!!!
你骗谁啊,唐的亲人你拼了命跳在车上帮他救,唐的敌人你飞车追着帮他杀,唐说老爸死了你就露出心痛的眼神,FBI说唐是凶手你死也不肯相信拼命帮他辩白唐要穿火车你命也不要了陪着他冲上去,你还说你不爱他你骗谁啊他妹妹都看穿你爱的是她哥哥了哇卡卡卡!!!
欧康纳你还记得自己是个警察??
你去问他妹妹唐在哪里到底是要去抓他还是担心他给卡车司机杀了啊!!!
原来速度与激情就是一部用特技和飞车掩盖的同人片啊欧康纳你这个同学对唐死忠的太到位了我爱死你了!!!
除了对友谊的诵扬,该影片可以说是秽淫秽盗故事的代表作。
街头渣滓Dominic Toretto等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唯一的乐子就是在街头飚车,还时不时到公路上劫个道。
从头至尾,除了那个在快餐店打工的女流氓,所有人就那么寄生在社会中,大口哚唧辛苦劳作的纳税人的血汗。
就这么一帮子混蛋竟然把一个警察给忽悠入伙了。
除了镜头表现力尚可,这部影片还有啥可值得推荐的!?
自私自利、罔顾祂人生命的生活方式!?
有多少少年看了这部电影开始飚车生涯,最终落得害人害己的下场的?
内涵邪恶的影片,比烂片还烂。
只要你拥有速度,你就拥有一切。
一切的开端,就是一个金发帅哥的出现,他的任务是借飞车打入活跃在非法赛车活动中的帮派,充当卧底,为警察局和FBI收集证据,查清究竟是哪个帮派经常抢劫运送贵重电子货品的卡车。
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使得布莱恩成功打入内部。
通过与多米尼克的接触,他和这个帮派老大逐渐建立了友谊,两人成了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好朋友。
他开始担心,如果自己真的收集到不利于多米尼克的证据,会毁了两人的兄弟情谊,何况,还有他倾心相爱的米娅,他怎么忍心伤害她呢?
受到友情和爱情的双重羁绊,布莱恩陷入了困境…故事的结局很好猜,因为放手,才有第二部的出现。
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两人主演影片涉及犯罪、卧底、飚车、爱情等等令人激情澎湃的元素,特别是疯狂的直线竞速赛加上极具节奏感的配乐,更让该片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影片中的飚车环节非常象《极品飞车》当中的游戏场景,看的我是血脉喷胀。
绝对是喜爱香车以及美女的人们的必看影片。
培养每个人社会人的团队意识好像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身认知的加深,逐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在做某一件事情前需要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的力量才能将将事情做好,所以人要个性发展。
其实这也是我所欠缺的,团队合作需要平等意识,而且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人的优点。
首先,我就欠缺平等意识,仿佛会将每个人都当作自己的竞争对手,无论对方是否对自己构成实质性威胁,但实际上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加入在争取奖学金上,不是因为他人比自己更好,而使得奖学金落在他人的肩上,而是你自己并没有达到足够好的标准。
那么如果一个人没有达到足够好的标准而获得了奖学金,我将其归为运气,运气好在他在自己的团队中足够优秀。
这种好运气也是基于自身能力和运气的双重结果。
以这个事情可以看出,如果进步和发展是相比较的,尤其是将周围人作为目标个比赛对象,那么你的进步只能是基于周围人的相对标准,当周围人发生变化的时候,你的好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这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并且因为时刻将周围人视为竞争对手,所以会留意他们的行为举止,它会减少你对自身的关注,削弱自己的行动力。
并且有竞争就会有高低拙劣之分,不免会伤害感情,产生嫉妒和攻击行为,形成恶劣的人际关系和氛围。
相反,如果自己发展的目标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他人,而是理想中的自己。
那么这个就是个客观标准,一个人就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此外,因为不是将周围当作竞争对手,而是一起前进的伙伴,那么个体会更加温柔的对待周围的人,会营造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团队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一个团队就像是一起进步的伙伴一样,一定要相互欣赏相互扶持才能使团队有更长远的进步和发展。
挺新颖的
冲着林辰唏看的,有趣的点子烂拍法,职场人生都是戏。
故事很简单啦,看到身边女生“占尽便宜”,所以提出这个策划案...然后互换人生..(男主的呼吸声太重了 听的好难受啊!
三星-
为嘛还没上映网上就有资源了?
@2019-12-19 00:19:37
又是一部trailer片 快进跳去看林辰唏 这么多年了 长相倒是一直没让人失望 可惜演技尴尬的不行
?
台湾口音盖不住浓浓的网大质感
为什么职场都这么玄幻呢?感觉飘在天上,做好了企划案,全世界都顺利了。
好無聊好生硬哦。
对女人艰辛的理解停留在一种很低级的层级,其实这只是个vr广告
唉,电影还是要看。那就看看林辰唏。
这种置换身体的奇幻概念永远都只能处理笑点,却处理不了深度,这个电影一次换了四位女性的身体,不同的身份地位,当然性格都被男主角做成一样,好像说大咧咧的活法才是真正的活法,才可能取得成功的那碗心灵鸡汤,这样当然不OK啊。
剧情比较无聊,男女互换身份也不新鲜了,消磨时光无非是因为他们说哈挺好听的😂🤣
最懂女人心,可能是台湾剧的风格
弄个扯犊子观点,然后证明自己是扯犊子,然后影片结束。。。。果然够扯犊子
冲着林仔仔看的 剧情简单
真人模拟人生。女主不俊,但很有个性。
大家究竟有什麼理由看不起抖音,這個年代都還在有人用這種敘事模板來拍電影,整體上是非常易消化兼具kill time功能的,融合了日式遊戲文,但對性別的思考也停留在相當膚淺的層次,七十分鐘的故事量其實完全可以用八九分鐘的抖音小視頻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