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中西文化差异很大,但是看这种历史题材,政治,宗教,后宫,勾心斗角,和中国的宫廷戏的感觉很像嘛。。。
只要是人类社会,就有这样的共通点。
所以远在另一个大洲n个世纪后的我们还会乐滋滋得看那个时代的戏说。
这不是一部只有俊男靓女的剧,抛开单纯的人物表现,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都有一定折射。
比较不错了
3,都铎王朝时期的重男轻女也如此严重。
安生了女儿,得说“I'm very sorry.”。
然后你看国王那张失望的脸。
跟中国宫廷一样。
大概所有的皇权制度都会导致重男轻女吧。
文/罗小可
穿越都铎王朝的腥风血雨,依旧被一个美貌绝伦的女子惊艳到。
她那野心满满的双眸似乎在控诉着不甘与凄凉。
她就是那个声名狼藉的断头王后安妮·博林,曾经不顾一切地追求权力和爱情,却最终断送在亨利八世的残酷和冷漠里。
追完《都铎王朝》前两季,窥探到这个奇女子悲剧的一生,像昙花一现般极度绚丽又短暂,更像一抹不一样风情的烟火。
幼小跟父亲游学,美貌多才又有见识
或许命运之神总是早早种好了劫数的,安妮·博林这个女子注定不愿甘于平凡,注定与权力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幼的她随着外交官的父亲在欧洲各个国家游历,见识和眼界远远在其他贵族小姐之上,偏偏又才华横溢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在上流社会教育的熏陶下,安妮·博林越发出落地美丽迷人。
优雅的她一出场就惊艳了众人成为焦点,获得了众多年轻男子的倾慕,当然也包括那个风流成性的亨利八世。
一个是出类拔萃的美貌女子,一个是站在权力巅峰的男人。
当他们在那场舞会相遇时,亨利便疯狂地迷恋上了她,却未曾料到会在英格兰掀起怎样的风暴。
成功上位成王后,站在权力的巅峰
此时此刻的亨利八世正值盛年,拥有一个西班牙合法妻子凯瑟琳和无数情妇,唯独却膝下无子。
男性继承人隐隐成为亨利心头的忧患。
当时很多的贵族渴望着让他们的女儿依靠美貌让亨利八世迷恋,然后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和利益。
安妮·博林的父亲也不列外,觊觎着那至高无上的富贵荣光,把她当做随意摆弄的棋子。
凯瑟琳只是静静看着这一切,因为早已司空见惯,却未曾料到这个身边的女侍官却成为自己的劲敌。
安妮·博林不仅有着出众的美貌,更有着比其他莺莺燕燕更危险的东西——心机和野心。
等待亨利成功上钩后,安妮正式开展了一场婚姻争夺战。
她的智慧和手腕让亨利欲罢不能,足足等待了好几年时间,宁愿与罗马教会决裂也要与原配凯瑟琳离婚。
最后的最后,安妮·博林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王后的宝座,尽享着人生的旖旎风光,却不知道血雨腥风才刚刚开始。
捍卫爱情和地位,最后被送上断头台
如果说婚姻是一场动态的博弈,安妮·博林在游戏里耗尽了精力和魅力。
命运赠送的礼物,往往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背后树敌太多的她,渴望通过生出男性继承人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来牢牢套住国王的心。
可命运未曾眷这个迷恋权力的女人,只生下一个女儿伊丽莎白,接下来好不容易怀上男胎却不幸流产。
当平淡的婚姻渐渐磨平了当初爱情的轰轰烈烈时,亨利开始对她失去了耐心和宠爱。
他转头迷恋上了安妮的侍女简·西摩尔,这仿佛是一个无情的轮回,强烈的宿命感再次发生了。
或许,一个君王在爱的时候或许可以送你半壁江山,在不爱的时候却往往弃之如敝履。
然而亨利做的更绝情的是,为了顺利换妻,暗自让手下去伪造王后通奸的证据。
一心扑在稳固自己地位和爱情上的安妮却全然不知,昔日这个信誓旦旦的男人会翻脸如翻书。
当她被判罪并送到伦敦塔准备砍头的时候,内心写满了愤懑和无奈。
这个被野心推上王权位置的女人,终究是逃不过命运无情的审判。
当刽子手拿着剑而非斧头砍下安妮·博林那颗纤细的头颅时,曾经的风光戛然而止。
那一把剑或许是亨利留给安妮·博林最后的仁慈了,然而这场女人之间追逐权力和地位的战争,不过是残暴的国王亨利制造的幻像罢了。
安妮·博林不过是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她被抹黑得声名狼藉,却到底也是个可怜的女人。
一心扑向权力和野心,却最后落得香消玉损的下场。
她不过是为了捍卫自己心目中的爱情的普通女人,却身处王位高处不胜寒,绝不肯妥协和退让。
坚强如她,美貌如她,犹如都铎王朝那朵倔强绽放的玫瑰永远不可抹去。
或许,安妮·博林直到死的那一刻也未曾后悔过,毕竟她已经领略过那个位置的风景,毕竟她也曾经认真努力过,毕竟她也曾光芒万丈过。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妈妈,写关于台湾的一切,执迷于欧美剧影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印象最深的,满眼都是女士盔甲般低开领的前襟,在眼前晃来晃去,不增添些风流韵事才怪。
最感无聊的是里面的千人一面的ML场面,实在个个都太雷同了,H8的举手投足都太现代化,表达愤怒的样子也很肥皂剧。
其实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这些要求是苛刻的,还有人愿意去排演这些过去的故事,我已经觉得很好了。
没有了anne那常常嘟着嘴的充满心计的脸,我的生活陡然失落了很多呢。
最后一集中,一段充满新生气息的草坪谈话中,Jane提议恢复玛丽和伊丽莎白的继承权,为陛下您的心境和王国太平着想。
H8说,有时往事不堪提,你能理解吗?
亨利的前三个老婆其实是和他自己的经历和需要是息息相关的。
他要稳定政权:他娶了西班牙国王女王的女儿,自己哥哥的妻子,带着丰厚的陪嫁和稳定政局的靠山来到他的身边。
他要变革和儿子: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用安做借口和罗马教廷决裂。
顺带踢掉了一直无法给他生儿子的大姐妻。
他要变革后的稳定,人心和儿子:他毫不犹豫地把争议颇多又无法生儿子的安砍头,娶了眼神温顺低调的简。
这个男人从始至终都只爱自己,不是么?
然后仔细想想,其实天下男人爱的都是他们自己。
他们爱他们所需要的。
有人说,被安的不羁的性情和勇敢倾倒。
说在平凡的生活中,女人需要的不是政治头脑,而是安博林那样的风情和才智。
而实际上不然。
千年来,男人都没有变过,“私欲膨胀毫无节制理性冷酷而又残忍”,所有的男人都是一样的。
只是亨利他得到了可以让自己本性发挥的地盘,而无人可以管制于他。
大部分男人没有,所以他们只能在他们现有的小舞台上闹闹打打哄哄。
而安的风情和才智,的确是像毒药一般一开始把亨利吸引得牢牢的。
在一群无才情风趣如同呆子般的宫廷女人中,相对于至始至终都是以温柔娴熟和关怀对他的妻子,像一阵狂乱带着诱惑的风,吹动了亨利的心。
而最终呢,安也因为她受过良好教育,对爱情的独占欲和骨子里的强势,让她受到了比前任更惨烈的结局:死于非命。
我曾经以为,安这样灵动的女子,是会被一个好男人尊重着宠爱着。
她会激发他的智慧和上进,他会给她安全和温柔的依靠。
而现实生活,在Tudors之外的现实生活,狠狠地扇了我一个耳光。
我不得不意识到,或许男人会因为你的不羁你的聪颖你的才华而对你心动一时,但是他们永远都不会因为这些东西而爱上你。
他们会在做抉择的时候,恶狠狠地审视你全身,看到你身上有着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时,他们才会用最动听的言语告诉你,他们爱你,爱你的不羁你的聪颖你的才华。
而实质上,他们是因为需要你其它的东西,而对你说爱。
在男权社会里,女人可以用不羁聪颖才华勇气作为甜品,但是主食永远都是隐忍贤惠和温顺。
于是乎,我突然能够理解伊丽莎白不肯结婚的理由了不仅是因为她背后帝国的利益,还有她骨子里和母亲一样的倔强,和因为父亲的所作所为而对天下男人的绝望。
无论是中世纪的英伦王朝,还是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骨子里的某些东西,依然在传承。
气质不如阿拉贡的凯瑟琳美貌不如简·西摩下场不如克里维斯的安妮可爱不如凯瑟琳·霍华德睿智不如凯瑟琳·帕尔除了演技以外一无是处的恶毒女人
从第一季开始看,看到第二季第五集已经看不下去了。
不是剧情或演技的问题,从沃尔西到安博林到凯瑟琳等配角演得都很棒,但是H8这人渣真是恶心到我了。
首先H8作为国王自大狂妄,各种叛国罪让国家民不聊生,宗教改革也没见让国家多进步(对人民来说腐朽的教廷和喜怒无常的暴君有差别吗?
),还欠下一屁股债。
然后作为男人,在人品上,对女人对朋友对忠心臣子的态度真是令人反胃。
到第五集当朝的全是没什么能力的奸臣,忠心有能力的沃尔西和莫尔都被干掉。
对安博林前脚sweetheart后脚乱搞,经过那么大痛苦结果没生出儿子你看他脸黑的。
还有对凯瑟琳,对女儿玛丽……H8给我的感觉就是良心被狗吃了。
当然他的朋友查尔斯也是个渣男。
不管人品如何只因为长得帅气就可以获得女人与观众的喜爱。
如果H8最后死得很惨比如被女人玩弄后被夺权然后砍头,就像他对待别人那样,那我会把这剧当权力的游戏来看。
但是这剧不,别的臣子不管好的坏的都死了,还反映出命运的嘲弄(比如博林一家开启了君王的权力却死于此)而亨利这精虫上脑毫无君德的家伙只因为了女人扩大权力搞垮教会就轻易获得了“最伟大的君主之一”的称号。
虽然这是历史剧,但是因为没什么三观所以我看不下去了。
看不下去只为H8这人渣祸害遗千年。
最后感谢这剧,警醒了我要看清男人,并且让我感激生活,庆幸自己能生在这个人人相对平等没有暴君的时代与国家。
2023.8.14可能是因为孤独感袭来,刷牙时突然想到了临终前的阿拉贡的凯瑟琳,和坚定陪伴她并在她死后上吊的侍女伊丽莎白。
孤独,如此屈辱、不公的孤独,冲击和打动着我。
圣经里说“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可凯瑟琳的上帝却并未来到她的身边。
他去了哪里呢?
我还想起托马斯莫尔,想起他被捕前交代孩子们“you must be good to each other and to everyone else. Or if you cannot be good, be the least bad you can be.”这一季里有许多死亡,我想未来我依旧会在某个瞬间突然回想起他们中一些人的故事。
愿善良的人都安息,愿天堂不孤独。
天热,人倦,似乎做什么都不如关起门来看剧。
最近看的是《都铎王朝》。
剧的名字最然叫这个,可出场的国王只有编剧最偏好的亨利八世,当然还有他的六个老婆。
离婚,砍头,病死,离婚,砍头,守寡,这样丰富多变的情爱史,在西方一夫一妻制的帝王中,真是难得的有趣,更何况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亨利八世脱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自己做大,算得上是十六世纪的风云人物。
政治爱情两不误,两手都要抓,两边都要花。
不过世事总有两面性,太被偏爱就意味着太被八卦,要想把一个被咀嚼过头的历史故事拍出新意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也许出于这个原因,剧中的亨利八被打造成了一个任性,多变,痴情的小孩。
可那些事实支持这样的说法吗?
显然不!
如果他真的感情丰富,就不会让离了婚的结发妻子在孤独地长病之后没看到女儿一面就撒手人寰;如果他真的有感情的话,也不会在把经过千辛万苦娶来的妻子砍头几天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和第三任结婚。
有人说第三任是他一生的真爱,如果她没有在难产中死得太快,如果她没有给他生下唯一一个活过亨利八的儿子,我相信第三任最好的命运是在宫廷中枯萎,慢性死去。
所以,何必拿痴情说事?
再说主角亨利八世的扮演者,先不说他是否英俊,是否演技好,他在这部剧里有个致命缺点——没有古典气质,借来一句评语“怎么看都象个唱摇滚的”。
查查履历,还真是的,他在2005年因为出演迷你剧Elvis获过金球奖。
而编剧痴情的定位也很糟糕,装出来的纯情还不如坦然地做风流流氓。
比起今年早些时候的《博林家的另一个女孩》中那个多情自私冷酷到让女人害怕的亨利来说,这个亨利刚气太过,有种傻小子睡凉炕的意思。
最开始吸引我看下去的,是里面众多出彩的配角。
Maria Doyle Kennedy扮演的凯瑟琳皇后端庄大气,无愧于正统皇家的出身,颇有传说中的母仪天下的范儿。
而她对亨利大姐般的宠爱也表现得情真意切,让人叹息。
演员出生于都柏林,不知道哪里学来的西班牙口音英语。
沃西大主教的扮演者Sam Neill就是那种吸铁石演员,只要他在场,观众的目光自然会被他牢牢抓住。
主教的野心,忠心和贪心都被他刻画的淋漓尽致。
对Sir托马斯。
摩尔的演员的偏爱就纯属个人爱好了,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其他人认为他和The X Files里的Mulder探员很有几分相似。
扮演教皇保罗三世的Peter O’Toole是目前为止这个剧里我的最爱。
他优雅的举止,象音乐一样有节奏的念白都十足像极了想象中的教皇。
当然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在他出场的第一次。
坐在富丽堂皇的梵蒂冈圣殿里,面对英王要离婚和罗马皇帝为姑妈要把亨利八世赶出教会的双重压力和矛盾下,教皇以其一贯优雅的腔调说:为什么没人干脆地把那个国王的妓女干掉呢?
对面坐着的红衣主教唯一的表情是极力克制自己的皱眉,傻了似的看着对面的教皇,我怀疑如果不是他的身份地位和场合控制着他,一定当场叫到下巴脱臼。
这戏后来让人喜欢的,就在于它尽量平叙的视角了。
很多人物都是十分复杂矛盾的,其中以沃西主教和Sir 托马斯。
摩尔为最。
托马斯。
摩尔对新教徒使用火刑的残酷和他对亨利向他征求对法战争时主张的人本主义都十分真实而不做作。
宗教的力量真的是很奇怪,它可以让同一个人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同样以上帝的名义。
看历史,有趣的一面是看其中的因果报应。
一个人能活的年头太少,而很多事情是“时候未到的”。
只有历史的长度才有可能让我们看到其中一些的结果。
在这部戏里最明显有两条线:一是在以博林和其大舅子为首的一干人马为了自己的利益支持亨利八从天主教廷手里夺取权利和财产,将王权完全凌驾于教权之上。
就在他们的阴谋得逞之后不长的时间里,他们就尝到了皇帝可以为所欲为的恶果。
当知道这些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
另一条线索是安在得宠时候的霸道和失宠之后的墙倒众人推。
当第三任简和安当年一样以侍女的身份出现在她眼前的时候,当简也敢于和她分庭抗礼的时候,如果她还有一丝头脑的话,或许会想起凯瑟琳当年的苦涩和对她的宽容。
当她一再流产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认为是自己得到了上帝的惩罚。
在牢房里被砍头前的狂笑中,她也许在想,我瞎折腾什么啊?
编剧对政治的讽刺和嘲笑也是个很鲜明的特点。
克伦威尔的信仰是新教吗?
找来一个有点傻的人做脱离了罗马之后的大主教,当然是为了权利。
审理中大刑伺候,给安扣上个通奸的罪名,是为了权利,也是为了私人恩怨。
安是推行宗教改革的。
很有趣的一个细节:在审理安通奸的案件中,被指认的有一个是王后的侍卫,一个一心想杀掉安的人,面对通奸的指控,他毫不犹豫地说是的,很多次。
听到这样的口供,克伦威尔的表情是先吃惊后满意。
真是个意味深长的表情。
也许他也在想,王后,您树敌太多了吧?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不急,第三季里,克伦威尔一定会被砍头的。
亨利不仅是渣男还是不称职的父亲,可怜的玛丽,如果像伊丽莎白一样早早的看破父亲的真面目或许就不会对他有所期待,又一次次被伤害,被父亲猜忌真是讽刺。
年幼的遭遇,继后的迫害使得她对异教徒的憎恶与日俱增,要是早早嫁人收获幸福可能也避免以后的残暴,但又无法称王。
哎,可怜矛盾又善良美丽的公主,遇到一个不称职的父亲,灾也幸也
第一季是快十年前看的。想看点颠颠的东西,就重新拾起这电视剧。以前很不理解一场离婚能搞这么大阵仗,现在会明白了成年人的世界也就那么一回事。爱与欲,繁殖,话语权,认同。
国王性格比较丰满,节奏也没第一季后半段那么拖,可是小乔身材明显变差了...ps.那年头叫托马斯的可真是多啊...
越来越多不知所云的片段了 很多人物都不晓得为什么要占那么多篇幅...
满喜欢女主角一副阴险勾魂的样子的
五星全给Natalie Dormer
剧情渐趋拖沓。
可怜。可恨。
体到一半体5落。。。
Lady Anne各种抢眼啊,都快成都铎版的美人心计了。
E4抛。如果未来哪天实在百无聊赖而且还贪恋着小玫瑰的美色,就再拾起来。
其实后悔看了~容易不相信任何人~
戏剧冲突增加了,质量反而不如第一季。
小玫瑰很适合这种蛇蝎美人
这个一心想要个男孩传宗接代的亨利八世欲图废弃自己的西班牙不生男孩老婆,看上她身边侍女并欲娶为妻,除了活儿好更重要的是要个男孩……从百科可知这名为博林的女子最后被H8以通奸罪处死。念昔日旧情,选择了英国最快的剑客和最快的剑。
安妮最终赴死的时刻,大家在刑台下为她祷告,让人动容。而这时的Henry,却无非渴望用宰杀完整的一只天鹅、纯净善良的一位姑娘、路边无名的一口清泉来涤荡自己罪恶的身与灵,令人作呕。
感想只有两个: 1 Henry VIII就是个渣渣 2 Cromwell才是人生赢家有没有
深坑啊,节奏还是慢,还是有一些不知所以的铺陈。离婚离了一季没离掉,结婚不满一季就砍头……Queen Anne啊~
看了个开头不想看了..一点都没英国味道..
小乔,你好high!
历史剧有效治疗恋爱脑。为了跟她在一起,他可以挥刀斩断一切束缚,政治、宗教、道德万物皆可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哪怕与全世界为敌也在所不惜,然而还不到三年,他的贤者时间开始了,激情疲软了,脑部供血足了,病毒就关闭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回过味儿来发觉划不着,自己亏大了,好了,干脆砍了她的头一了百了,又觉得自己牛掰了,走过南闯过北,火车道上压过腿,长江黄河喝过水,还跟傻子亲过嘴,下季再见了您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