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诠释暴力美学的影片。
影片的受众应该是广泛的,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能在里面找到满足。
整场都是白花花的壮男小鲜肉,晃的人眼睛都快花了。
恰到好处的女性裸露镜头也给充满暴力的剧情添加了一些调料,食之不腻。
故事情节还算简单,为了荣誉而战。
虽然国家没有给予这个国王有力的军队支撑,但是他的身边还是有三百个忠心耿耿的死士。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斯巴达的战士们做到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士也!
影片内容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王后为了救国王而献身于叛徒。
也许这是王后对国王的爱,也是她认为唯一能帮国王做的事情,但是王后太过于天真了,叛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国王去死然后取而代之,他又怎么可能出手相救呢。
国王在前线殊死搏斗的时候,他的王后却在后方与人通奸,虽然王后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她将国王置于何地?
即使她成功了,国王活着回来以后岂不成为子民的笑柄?
影片开头就说了,斯巴达战士视为国家战死为最高荣誉!
国王是真的男人,整部影片看过以后让人感到非常震撼。
punysmall and weak 弱小的;孱弱的the agogeThe agōgē (Greek: ἀγωγή in Attic Greek, or ἀγωγά, agōgá in Doric Greek) was the rigorou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gimen mandated for all male Spartan citizens, except for the firstborn son in the ruling houses, rod and lashsnuff out the hopeof an animal 动物 to smell something by breathing in noisily through the nose be coy or stupidshy or pretending to be shy and innocent, especially about love or sex and sometimes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more interested in you 害羞的;腼腆的;(尤指对爱情或性爱)假装害羞无知的,故作忸怩的cool our tongueephors(in ancient Greece) One of five senior Spartan magistratesinbred swineproduced by breeding among closely related members of a group of animals, people or plants 近亲繁殖的;同系交配的wages no warold mystics神秘主义者 subject or citizena person who has the right to belong to a particular country, especially one with a king or queen (尤指君主制国家的)国民,臣民pompous swineshowing that you think you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people, especially by using long and formal words 虚华的;言辞浮夸的 adolescent girllecherous old manHaving or showing excessive or offensive sexual desirelose sleepscouting partykeep reservei'm in your debtadversary 敌手paltry dozenof an amount 数量 too small to be considered as important or useful 可忽略不计的;微小的;微不足道的 usually before nounswarms with群bosoma woman's chest or breasts 女人的胸部(或乳房)blot out the sun遮住;掩盖;隐藏 funnel the persiansoutflank usto move around the side of an enemy or opponent, especially in order to attack them from behind 包抄;侧翼包围 skewer youto push a skewer or other thin pointed object through something 用扦子串住 short on mannerlest I was discardedin order to prevent something from happening 免得;以免phalanx shatters粉碎,砸碎dispatch sb to派遣start the agogsirea word that people used when they addressed a king (旧时对国王的称呼)陛下 small contingenta group of people at a meeting or an event who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especially the place they come from, that is not shared by other people at the event (志趣相投、尤指来自同一地方的)一组与会者,代表团 C + sing./pl. verba group of soldiers that are part of a larger force (军队的)分遣队,小分队 valiant troops英勇的部队at my whim在我的突发奇想beyond all measures超越一切措施betray a fatal flawa mistake in something that means that it is not correct or does not work correctly 错误;缺点hubristhe fact of somebody being too proud. In literature, a character with this pride ignores warnings and laws and this usually results in their downfall and death. 傲慢;狂妄easy to taunt, easy to trickto try to make somebody angry or upset by saying unkind things about them, laughing at their failures, etc. 辱骂;嘲笑;讽刺;奚落takes their tolltaken the baitfood put on a hook to catch fish or in nets, traps, etc. to catch animals or birds 鱼饵;诱饵brawlers than warriors斗殴者wondrous mess of thingsstrange, beautiful and impressive 奇异的;美好的;了不起的fancy himself a godto think that you are very popular, attractive or intelligent 自负;自命不凡 endless hordesbarbarian howlto say something loudly and angrily 怒吼funnel intocount for nothingdiscipline themto punish somebody for something they have done 惩罚;处罚 for small talkpolite conversation about ordinary or unimportant subjects, especially at social occasions 寒暄;闲谈;聊天 spare words with meto slaughtersway the minds of mento persuade somebody to believe something or do something 说服;使相信;使动摇fall on deaf earsreceive no reinforcement支援hunchback traitora person who has a hump on their back 驼背的人 nogodspeed祝成功;幸运;祝一路平安with force and verveenergy, excitement or enthusiasm 精力;激情;热情;热忱give to floor topreservation of libertythe act of keeping something in its original state or in good condition 保护;维护;保存rubbled and chaosCovered in rubble or reduced to rubblebroken stones or bricks from a building or wall that has been destroyed or damaged 碎石;碎砖 trickstera person who deceives or cheats people 骗子 this is outragean act or event that is violent, cruel or very wrong and that shocks people or makes them very angry 暴行;骇人听闻的事 promotes anarchya situation in a country, an organization, etc. in which there is no government, order or control 无政府状态;混乱;无法无天 shabby selfof buildings, clothes, objects, etc. 建筑物、衣服、物品等 in poor condition because they have been used a lot 破旧的;破败的;破烂的of a person 人 badly dressed in clothes that have been worn a lot 衣着破旧的of behaviour 行为 unfair or unreasonable 不公正的;不讲理的spatan valor英勇,勇气,勇猛a mighty allya country that has agreed to help and support another country, especially in case of a war (尤指战时的)同盟国 yield, kingattest to one's generosity证明horrid blasphemyvery unpleasant or unkind 非常讨厌的;很不友好的 gull cawing鸦叫声helmet is stifling令人发闷的;郁闷难受的;令人窒息的give testament to our bloodline提供的证明passerby行人;过路客cryptic talk of victory神秘的谈话rugged patchhordes face obliterationa paltry three to oneof an amount 数量 too small to be considered as important or useful 可忽略不计的;微小的;微不足道的 rescue from mysticismthe belief that knowledge of God and of real truth can be found through prayer and meditation rather than through reason and the senses 神秘主义 n
影片结束得太仓促了,没有期待中的殊死搏斗,只有象征性的抵抗,没有英勇的战神,只有圣坛上的祭品,Leonidas和他的战士们转瞬之间就牺牲了性命。
可是据记载,战役的第三天清晨,300名腹背受敌的斯巴达人在Leonidas的指挥下与疯狂进攻的波斯军展开殊死搏斗。
长矛断了用剑砍,剑折断了用石头砸,用拳头打,用牙咬。
Leonidas奋不顾身,勇猛杀敌,终于不幸阵亡。
斯巴达人为了保护国王的尸体,击退波斯军四次冲击。
最后,斯巴达人在波斯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全部壮烈牺牲,以自己的生命掩护了希腊联军主力的撤退。
波斯军损失2万人才攻破温泉关。
当然,影片改编自漫画而非历史,所以我们无权因其与历史的出入来对其横加指责,但是,对照历史,我们却清晰地看出了,影片由于过分忠于漫画原著,并以完全以漫画式的手法驾驭历史题材,因而在表现复杂激烈的战斗场面时所流露出的力不从心。
根据一种通俗的欣赏趣味,本片的结尾应该运用吴宇森的手法,一面是血花飞溅、异常惨烈的格斗场面,一面是空灵神圣的音乐,以声画的错位甚至对立来体现一种所谓“耐人寻味、诗画交融的韵味”。
或者,如果觉得这样过于俗滥,而且为了保持整体风格,一定要用漫画式的手法把复杂激烈的战斗凝固成一个个瞬间也没关系,影片完全可以借鉴莱辛的《拉奥孔》,让斯巴达人的肌肉在视死如归的搏斗中展现出非同一般的力量——在现在的影片里他们的肌肉更多的像是贴在肚皮上的装饰品。
但是,无论是俗的还是雅的,我们在影片中都没能看到,我们看到的只有几十个阳刚生命的无谓牺牲,以及他们被利箭穿透身体似的痛苦扭曲。
从某种意义上说,战斗越惨烈才越能表现某种精神,比如当年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因为它,我们才知道原来国民党军队也是爱国的。
所以,如果《300》能够把最后的决战展现得更加壮烈,斯巴达人的精神才能更加鼓舞人心。
但是,尽管现在的影片已经足够血腥——以至于没能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可它却没能形成更加巨大的冲击力。
对于我来说,看《300》的感觉很像是在听单田芳的评书,无论《童林传》还是《十二金钱镖》都一样,前面的故事他可以说上一年半载,你会因此以为最终的大结局他也能说上十天半个月。
谁承想,仅仅一回书——三十分钟,他就草草收场了。
每每如此,我都会觉得非常之泄气。
这一回看《300》也是如此。
片子的镜头渲染达到了惊人的效果,连演员选的都跟漫画里的人差不多。
影片大场面不少,还有不少真刀真枪的打,有二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一位年经的帅哥战士被砍头前的那段,还有就是他和他的老爹那段二人舞。
盾挡剑出鞘,十步杀五人。
但印象最深的是王后目送部队出征的麦田,屹立的战士,古铜色的皮肤,长相一般的男女主角,金黄色的麦浪,远处不安的天空与山崖,如同油画般的质感让人感叹,光是想就已经非常美了。
300,现在才介绍算是回顾一部老电影了吧?
每一个画面的定格都如史诗油画般大气雄壮,动作场面更算是自MATRIX以来最唯美的一部电影了,快慢镜头交错的鲜血四溅插喉砍杀,就连飞出的手脚和头颅都在空气中划出几道优美的血弧;加之原作冷峻诙谐的台词,使得这群红底裤红披风的家伙不至于一般肌肉男电影里的英雄般连大脑都充满肌肉,于是居然多了几分诗意与所谓深度。
当然,要说这是一部美国佬宣传西方霸权主义,妖魔化阿拉伯世界(波斯王朝)的电影似乎也无不可。
但真要如此泛政治化阅读电影的话,眼看一群从小就被抚养成嗜血狂魔般的卡通化斯巴达人大谈自由民主精神,又何尝不能理解为美国佬对自身意识形态的一种自嘲呢?
看漫画电影嘛,就抛开什么心理学啊社会学啊分析什么的比较好,花钱花时间其实也不为什么,这段史实本身就蕴涵着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理想主义情结,完全无需画蛇添足地去抒发什么感悟道义,电影的重心就表现在“爽”一个字上。
各路英雄好汉杀得不亦乐乎,最后再一个个悲剧般倒下,导演已能成功地交足功课了,还有什么好要求的呢?
诚然——题外话了——许多被日韩系连续剧荼毒审美意识的女同志们,可能对如此血性方刚劈头砍脑尸骨如山的美好场景甚至产生生理上的排斥。
可为了健康的社会和谐发展,个人认为,这样所谓雄性美学教育的电影实在应该大力推广,应该以此为契机活埋娘娘腔当道的旧社会!
300!
唯美的胜利!
《斯巴达300勇士》:死于腐臭的政治阴谋 □ 文/火神纪 选择悲壮地死去;或者卑微地屈服。
或者,根本连选择的余力也没有。
从古老的岩石里走来;是用悲情点燃了的疯狂。
向前。
是已经躺倒在血泊里的胜利。
——火神纪。
题记。
从《斯巴达300勇士》到伊朗总统的文化顾问对这部电影抗议以及伊朗举国上下对这部电影的抵制行动,如果抛开了伊朗的核问题和美国的外交政策不说,也许,可以从侧面看到这部电影对波斯世界的冲击和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功。
且不说这部电影所做出来的那些繁美的杀戮是否真的包含着可怕的政治暗喻,如果这只是一部平平无奇的电影的话,也许,伊朗人会不会连去抵制也懒得呢。
总统的文化顾问称“该片侮辱了波斯(伊朗)文化,是美国针对伊朗文化而打的一场心理战”,这样的大罪行一下子砸下来也许没能把这部电影给砸死,反而把这部电影给砸得更火了。
很多人都在度测着这部电影所包含的政治暗喻,假如电影里的古波斯代表着的是现在的伊朗,薛西斯代表的是现在的伊朗核问题的话,那么,也许这部电影也许就真的不言而喻如同司马昭之心了。
可是,电影是否真的是如此复杂呢。
现实中的政治问题之所以会投射到电影里去,不过是现实中的人们对于民族自尊心的过度敏感罢了。
电影,纯粹地看电影以及爱电影,也许,一切会简单明了得多。
他们有他们的谈判桌,我们也有我们的电影黑房。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于我丝毫不能引发起电影之外的任何波澜。
而我们既非谈判者,那么就可以放心地对着这顿视觉大餐大块朵颐了。
这部电影从婴儿时期的里昂尼达开始,讲述了他悲壮的一生。
如何为了保家卫国而奋勇抵抗着波斯帝国的进击,如何带领着他的三百勇士利用地势之利抵御浩浩荡荡号称有数百万军的侵犯,直到最后勇敢地战死。
因为整个故事带着厚重的民族感和为保家卫国而战的荣誉感而给整部电影染上了一层悲戚的美感。
电影保留了漫画原著里的唯美悲情的写景和对人物服饰上的更改,于是,本来应该身穿着沉重战甲的斯巴达勇士们全部赤裸着古铜色的肌肉在战场上为了自己和族人的荣耀而战。
对于血腥的交战,电影运用了大量电脑制作出来的特技,飞溅的鲜血,慢快镜的快速切换,在视觉上合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华美效果。
只是,这也给这部电影留下了一个致命的BUG,所有的战士们似乎永远不会在战争里染上敌人的鲜血。
如何把战士们训练成天底下最骁勇善战的军队,电影用里昂尼达的成长详细地讲叙了斯巴达人那种近乎残酷无情的教育方式。
而为什么要那样子把自己心爱的孩子都变成不仁慈不后退不害怕的英勇战神呢,也许,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电影用一种相对极端的方式控诉着自古以来人们对欲望和权力的追求而引发的疯狂的战争。
用一种更理性的方式去疼爱自己的孩子。
如何才能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生活呢。
严厉的训练让他们足以抵抗强大的敌人和野兽而保护自己的族人和家园,不对敌人仁慈的麻木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世事残酷,只有把自己变得强大的时候,他们也许才能保全自己美好的生活。
这也许就是斯巴达人对于自己那种无情的要求最理性的处世方式,也是他们对于孩子最有远见的保护方式。
与其在战场上被敌人俘虏或者奴役甚至落荒而逃,倒不如在出生的时候不够强壮就将其舍弃,在野外和野兽抗争的时候死于野狼的尖牙利爪下。
荣耀。
尊重荣誉。
对于斯巴达人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本身的懦弱。
所以,战死沙场才是斯巴达勇士最光荣的归宿。
太多的苛刻条件和意外让仅存的斯巴达战士成了世界上最可怕的军队。
然而,出师未捷却身先死的里昂尼达,并非死于战争或者薛西斯的百族军团,而是死于斯巴达人自己内部分裂的政治阴谋。
我想不通的是,那些远古时代里年老丑陋的祭司们也是生长于和里昂尼达一样的教育模式下,是不是到了年老的时候就忘却了斯巴达人的荣耀和年轻时嗜血的战争而转化了财富和女色的欲望呢。
以至于他们会收受薛西斯的贿赂而忘却了自己身为斯巴达人的传统。
腐臭所谓的法则和神谕,这些安享一切的老人比波斯的数百万众的军团更具杀伤力和穿透力。
里昂尼达和他的三百勇士最终死于沙场,在死去之前他们曾用他们的躯体抵挡了薛西斯如洪水般疯狂的进攻以及证明了自己的勇敢,可是,再骁勇的战士们也只能死于自身腐烂而落后的政府。
如果不是这些祭司们贪婪的欲望,也许,里昂尼达完全可以更完美他在希波战争中的荣耀。
只是,历史所遗留下来的,除了他们疯狂的战斗和勇猛的威名之外,也许,就仅有那声幽幽的哀叹了。
铺天盖地的飞箭射不穿斯巴人厚重的盾牌,奔驰而来庞大的怪兽冲不破斯巴达人坚固的方阵,里昂尼达不死的军团打不散三百勇士的固守;然而,他们再强悍,却也抵制不了身后那贪婪的欲望。
所有的战争源于征服和贪婪的欲望;而战争背后所有肮脏和暗地的腐臭交易也同样源于贪婪。
三百勇士可以在温泉关抵制住最长驱直入的进攻,能杀死最高大凶残的敌人,可是,他们无力抵抗的依旧是那种可怕的欲望。
悲壮地死去。
所有的人们都战斗到最后,可是,这依旧掩盖不了电影背后关于丑陋人性的人文思索。
不管电影把里昂尼达和他的三百勇士刻画得如何悲情和荣耀,在我看来,他们的死,不过是那场政治闹剧下注定了的悲剧。
他们必须死去。
然后,一万斯巴达大军,一万个比里昂尼达更疯狂的斯巴达军队才能出击,这时候,里昂尼达对于胜利的预言以及对于光荣死去的预言才能兑现在波斯人飞溅的鲜血里。
为了族人的光荣,也为了自己的光荣,为了已经为国捐躯的国王,为了斯巴达的荣耀。
杀戮只是为了不被杀戮不被奴役。
也许,也只有在这一刻,里昂尼达的死才显现了巨大的荣光。
他曾说过,如果那些波斯人不够运气把自己杀死,那么,整个斯巴达的军队都会为了他和他的三百勇士的死而倾巢而出。
里昂尼达死于那场腐臭的政治阴谋,而他所能选择的是,用他的死亡来燃起整个斯巴达的疯狂。
他可以暂时地跪下,为了想起在家里替他担忧的王后;他可以除去他的头盔,因为头盔令他窒息而且遮挡了他的视线;他可以放下他的盾牌,因为盾牌太沉太重而影响了他身体的平衡。
他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把手中的长矛掷得更远去杀死那个最凶狠的敌人。
当他被千军万马包围着的时候,没有畏惧,只是无法平静,不再感觉害怕,不再感觉冰凉,呼吸平静。
安然地死去。
燃烧起了所有斯巴达人的熊熊怒火,彻底地把敌人烧成了灰烬。
这种悲情的结束最终所留下的是历史的悲叹。
而那些政治权术的阴秽欲望,足以掩灭掉所有的伟大。
这也许也是这部电影最终所传达给我们的悲愤。
战胜敌人也许并不困难,战胜自己也许也并不困难。
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战胜软弱的本能和领婪的欲望。
斯巴达的三百勇士必须死去,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
可是如果不是因为贪婪的欲望,那么就不会有战争;如果不是因为贪婪的欲望,那么斯巴达会在里昂尼达的带领下倾巢而出涌向温泉关,而里昂尼达也许不会死,波斯军团也许会从此退出希腊的版图而不再侵犯。
也许,其实没有那么多的也许。
历史并不如我们所渴望的那样纯洁而美好,人性也本身就会永远贪婪。
在一场一早已经注定的悲情战役里,在一场早已经沦为历史的战争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我们所能祈盼的,也许,仅仅只能是自我那无力的救赎罢了。
2007-04-09;丁亥年甲辰月癸酉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300》 ■译名:《斯巴达300勇士》 ■导演:扎克·施奈德(Zack Snyder) ■主演: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 / 琳娜·海蒂(Lena Headey) / 多米尼克·威斯特(Dominic West) ■类型:动作 / 剧情 / 冒险 / 战争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Warner Bros. Pictures Co. ■上映:2007年3月9日(该文字刊载于天津日报《假日100天》周刊293期77版《读碟》;非本报或作者授权请勿转载。
)
要关电视的时候,有个台演《斯巴达300勇士》,应该不是盗版,但是颜色整个加了层厚厚的黄,轮廓也柔化了,画面人工弄成古旧的油画。
这个处理后来发现不错,血变成黑色,不那么刺激感官了,虽然人头还动不动飞起来,毕竟比溅血的画面少太多了。
是完完全全的暴力片,r级不用说了,还该声明女士不宜,就这我还存疑而问那位:你觉得美么?
这种就叫暴力美吧?
我还能看是因为台词很棒,不是一般的史诗感,根本就是直接用史诗的原文,古希腊那个时代是英雄的时代,英雄与史诗从来就是相依为命。
再欣赏一下:Spartan King Leonidas: This is where we hold them! This is where we fight! This is where they die! (恶战前)---Spartan King Leonidas: My children, gather round! No retreat, no surrender; that is Spartan law and by Spartan law we will stand and fight... and die. A new age has begun. An age of freedom, and will know, that 300 Spartans gave their last breaths to defend it! ---Spartan King Leonidas: The world will know that free men stood against a tyrant. That few stood against many. And before this battle was over, that even a god-king can bleed. (波斯王威胁说,你若不下跪投降我就灭了你们国家,烧掉一切,甚至没人记得你们存在过,斯巴达王如此回答)-Spartan King Leonidas: Spartans! Prepare for glory! ---Dilios: We did what we were trained to do, what we were bred to do, what we were born to do! ---Narrator: "Goodbye my love" - He doesn't say it... there's no room for softness... not in Sparta. No place for weakness. Only the hard and strong may call themselves Spartans. Only the hard... only the strong. 旁白还有几句很精彩,没找到,好像是“we march ,for freedom's sake, for glory's sake, for victory's sake, we march”---斯巴达国王遇见另一伙军队,对方头领愿意加盟,但看他们人少很不屑,斯巴达王问他军队里的几个人:你的职业是什么,分别回答:陶匠,铁匠,雕刻匠。
斯巴达王笑,回头问自己的军队:告诉他们,你们的职业是什么?
回答声音震天:战士,战士,战士。
Spartan King Leonidas: You there! What is your profession? [points to Arkadian soldier behind Daxos] Arkadian soldier #1: A potter, sir. Spartan King Leonidas: Hm... and you, Arkadian - what is your profession? [points to another soldier] Arkadian soldier #2: I'm a blacksmith, sir. Spartan King Leonidas: [turns to his soldiers] Spartans! What is your profession? Spartans: Harooh! Harooh! Harooh! (电影好像是齐声喊:soldier,soldier,soldier)[simultaneous, followed and preceded by immediate silence] Spartan King Leonidas: [turning to Daxos] You see, old friend? I brought more soldiers than you did. 画面就不真实,语言也是,情节也是,还有大犀牛和指环王里那种巨象,斯巴达勇士的腹肌都漂亮得不真实,怀疑穿了肌肉装。
但是史诗就可以这样,也许还非得这样,壮美不是在人间烟火里容易看到的。
所以,虽然暴力不美,这个片子整个是一种壮丽,还是很过瘾的。
第一,说温泉关战役是第一场波希战争是错误的,斯巴达也不是最早起来反抗波斯暴政的希腊城邦。
自从公元前546年波斯王居鲁士攻占小亚细亚强大的王国吕底亚后,小亚细亚的各希腊城邦就已经处于波斯的统治之下,比如诞生了伟大哲学家赫拉克里特的希腊伊奥尼亚地区的爱索菲,就处于波斯历代国王(居鲁士,冈比斯,大流士一世,以及电影中的薛西斯一世)的统治之下。
公元前五百年,是米利都这个诞生了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的城邦,率先发起了反抗波斯的暴动,但最终被波斯镇压。
波斯国王大流士在公元前492年和490年两次西征希腊,在马拉松战役中,被雅典领导的希腊人民所战胜。
电影中所说的温泉关战役,是公元前480年由斯巴达和雅典领导的希腊同盟,战胜波斯王薛西斯的战役之一。
第二,温泉关战役里,斯巴达人远不止300人。
300那是里斯巴达国王奥尼达斯的近卫,斯巴人还带了700个仆人去负责后勤,按惯例斯巴达人不计算这些辅助人员。
希腊联军总数7000,最后除了斯巴达,还有1100来人自愿断后。
事实上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的情况下还是输了温泉关战役,完全是因为奥尼达斯布置失当,被人包抄了。
第三,为什么电影中的波斯骑兵部队始终冲不破斯巴达的步兵方阵?
斯巴达人力气固然很大,但怎么可能凭血肉之躯对抗车骑阵型的冲击?
原因很简单,因为西方人一直是使用套脖子来御马的,两匹马只能拉500公斤,跑的快的马就会窒息,很难想象这种驾车技术的战车其速度和冲击力会有多强。
在马蹄铁,马嚼子和踢马刺发明之前,欧洲好长一段时间,骑兵都不是战争主力。
马其顿方阵、罗马方阵大行其道。
这才是“斯巴达”之类的猛人横行无忌的原因。
第四,电影中把斯巴达人拍得没有带一点装备,几乎半裸上阵,大秀胸肌腹肌。
不要怀疑,这完全是导演为了服务女性观众。
事实上斯巴达的铠甲还是很不错的,虽然的确相对于整个希腊,的确是很少,但远远达不到电影中半裸的程度,基本上上半身只露出两条手臂,而下半身只露出两条大腿,其他地方都受到铠甲的保护。
第五,波斯人不是游牧民族,而且也不野蛮。
那时候的波斯处于阿契美尼德帝国,即波斯第一帝国时期,是希腊的劲敌,如前所说,大流士和薛西斯都想入侵希腊,但都没有成功。
事实上,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波斯王大流士曾热情邀请他统治下的爱索菲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去波斯讲授希腊文化,而赫拉克利特却一口回绝,因为赫拉克利特是支持他的希腊同胞反抗希腊的。
而大流士也没有把赫拉克利特怎么样。
想来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应该也不至于这么恐怖,在电影中看着完全像个妖魔。
恩,完了。
我没事说着玩,不是影评,别骂我。
[序曲]异乡的过客啊请带话给高句丽人说我们踏实地履行了诺言长眠在这里————————————[第一幕]We march.我们前进。
严酷的寒流和无情的风雪中,We march,我们前进。
如果你也像我们在接受冬天的洗礼,如果你能在风雪中看到我们的队伍,你一定会以为,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而且是一支可怖的军队。
暴风如此猛烈,可是它却只能吹动我们军装的衣角,我们的武器整齐地平端在手里,我们头发和眉毛都积满了雪,但是我们的表情如此坚毅,就像身后那巍峨的长白山。
可是,在身后那条长长的,印满我们脚印的小路中,你仔细数,也不会多出第三百零一双脚。
脚印很快就被雪覆盖了,可是我们还在前进,We march,翻山越岭,我们走过的地方,就有我们的足迹。
“Captain!
我们到了!
”前方探路的哨兵传来了让人欣喜的消息。
我们到了,上甘岭,这是我们的目的地,也将是我们新一轮的起点和终点。
“王,我们到了。
”队长向队伍中的一个人屈膝陈述,这是我们的国王,是我们的领袖。
国王没有回答,他攀上了一块岩石,向远方眺望,那是敌人将要出现的方向。
“在这里,我们将克敌!
”国王的声音让风雪都肃静了一霎那,我们能感受到他那巨大的眼镜背后坚定的目光,风轻抚了他那有些蓬乱的头发,我们在他的伟岸的身躯下,共同发出了巨大的吼声。
啊,伟大的国王,伟大的正日斯尼达,能够和你同时成为这300人的队伍的一员,是我这个高句丽战士的荣幸!
————————————[第二幕]在东亚联邦中,我们高句丽毫无疑问,是最伟大的城邦。
我们的伟大源于我们的残酷和严苛,在高句丽,我们都是城邦的一个组成,我们不像那些沉浸在浮华和奢靡的享受中的邻邦那样,有那么多妖艳充满诱惑的艺术和歌舞。
我们没有那些可以摧毁一个战士的毒素,我们统一着装,统一职业,伟大的高句丽男人生下就是战士!
我们不信奉巴克利斯和雅典娜,我们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伟大的“主体思想”。
在它的号召下,我们在一个严酷的集体主义社会里隐藏掉我们的私欲,以城邦的利益为公同的追求。
我们的战士是最英武勇猛的,在每一个新生男婴诞生后,长老会用酱汤和烧酒擦拭他稚嫩的身躯,能够挺住考验不抽搐的才是合格的战士——而不合格的,他们的命运很悲惨,我们会把这些弱小的男婴放到木盆里,顺着鸭绿江漂走,漂到对岸的华城邦,让他们被可笑的社会主义统治。
待这些男婴长到七岁时,他们的父母就会把他们送进军营接受战火的洗礼。
在军营里,他们不但要学习使用各种武器,操练阵法,还要接受“主体思想”的灌输。
军粮永远是不足的,他们要学会偷窃,被抓到了就要被毒打,但是谁也不许哭,谁也不许求饶。
这里是高句丽,never to retreat! never to surrender! 我们的字典里没有投降,直到我们为了捍卫高句丽战死沙场,这是一名高句丽勇士最大的荣耀!
我们的高句丽军队因我们巨大的奉献和牺牲,所以战无不胜。
———————————[第三幕]我们的国王,正日斯尼达,也曾经和我们在军营里接受一样的锻炼和一样的鞭挞。
他的父亲,伟大的高句丽城邦的奠基者,主体思想在凡间的化身,也是每个高句丽人的父,日成思尼达,曾经让这个国家从虚无到建立,并一次次地阻挡了侵略者的铁蹄。
他是不败的战神,他对敌人是那样残暴无情,可是对我们却是那样的仁慈宽大,啊,伟大的领袖,日成斯尼达同志万岁。
在我们的国王七岁的时候,老国王日成斯尼达将国家交付给了他,然后奔赴战场,打败了号称百万联军的波美利斯军队,据退伍的老战士说,在决战之日,伯罗奔尼撒的战场上突然涌现出了主体思想的光辉,老国王在万军之中,射死了波美利斯的国王大鲁门一世。
伟大的高句丽阻挡了企图觊觎和奴役东亚联邦的波美利斯,再一次将自由和和平带给了联邦内的每一个自由民,华城邦和厄洛斯城邦那些胆小的和懦弱的,也因我们的抵抗而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我们国王十二岁的时候,他被放逐到野外,在严冬中作为试炼,他要击败成精的老山人参。
他用无懈可击的武术刺死了老山参,将它的根须拔下,装饰在头上,并剥了参皮,披在身上,宛如加冕的袍。
他回归了,他胜利了,他通过考验了,Our King! 正日斯尼达!
距离那个寒冬和那个人参精已经过去三十年了。
如今,新的考验正在等待着高句丽人和他们的国王。
(高句丽城邦庆祝日成斯尼达登基)———————————[第四幕]空军一号的巨大的引擎轰鸣声在高句丽的都城平壤上空回响。
几个穿着怪异,搭配着西装,白衬衫和领带的白人从降落后的飞机里走了出来。
他们是波美利斯的使者!
一下飞机,他们就举起了手中的东西,那是一串头颅,最上面的几颗是波斯联邦的王萨达姆一世和他的儿子们,他们都圆睁环眼,死状凄惨,死不瞑目。
“波美利斯的使者啊,你们带来了什么消息?
”我们的王正日斯尼达向他们喝到。
“Earth and water,泥土和水。
”波美利斯的使者假意谦卑地向国王鞠躬。
波美利斯国王奥马西斯的特派使者啊,你们跨越了半个地球,就是来向高句丽讨要泥土和水?
是的,若你尊重高句丽人的生命,你就应该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伟大的奥马西斯和他雄壮的百万军队,奥马西斯目光停留过的地方即被他征服,百万波美利斯军队驻足过的地方,河水会被喝干。
(伟大的波美利斯国王奥马西斯的凝望)“在高句丽,泥土和水,你一样也得不到!
”正日斯尼达的妻子,我们的王后在王的身躯后说道。
“好大的胆子!
在男人的谈话中,女人怎么胆敢插嘴,何况还是这么丑的?
正日斯尼达,这就是你管教家庭的方式么?
”接着,我们的王后,说出了一句至今都让我们感到佩服的回答,就是这句回答,让波美利斯的使者哑口无言,抓耳挠腮。
她说:“Because only Gorean women give birth to real Kimichi. ”——只有高句丽女人才能做出最纯正的辣白菜。
波美拉斯的使者面红耳赤,他喃喃道:好吧,我本以为你会说出一句更有气势的话呢。
比如只有高句丽女人才能生出真正的战士什么的。
这个,这个,太家庭主妇的回答我都不知道怎么往下接了。
好吧,高句丽人,伟大的奥马西斯是仁慈的,只要你们献出土地和水,我们就把这当成是主体思想对我们的臣服,高句丽战士可以不用战死,高沟里的女人和小孩不用成为奴隶。
臣服...这个有点麻烦,据说你们波美利斯的财政濒临崩溃,而且连华城邦都已经可以和你们平起平坐,高句丽人办不到——波美利斯的使者粗暴地打断了我们国王的话,他说:“小心你的下一句话,正日斯尼达,有可能它将是你以国王身份说的最后一句话了。
”正日斯尼达突然掏出了一把AK47,枪口抵住了波美利斯使者的喉咙,说:你带着傻大木的头颅来到高句丽,恐吓我的臣民,侮辱我的王后,玷污我们的主体思想。
泥土和水?
你会在鸭绿江里找到你想要的一切!
This is Madness!
这太疯狂了!
波美利斯使者战栗了。
Madness?
疯狂?
This is Gorea!
这就是高句丽!
说罢,正日斯尼达飞起一脚世界波,将波美利斯的使者踹到鸭绿江的波涛里去了。
高句丽,为了她的尊严和声威,正式与波美利斯进入战争状态。
——————————[第五幕]我们的国王吻别了他的王后,带领我们出发了。
我们的队伍只有300人,请不要误会,这绝对不是因为议会不让我们动用军队,更不是因为我们的军备只能凑出300人的武器和防具,绝对不是这样的。
我们的国王认为,打败奥马西斯的波美利斯军,只要300个高句丽勇士就够了。
出发前,王后将一把高句丽弯刀交到了国王手里,她对国王说:凯旋归来,或者战死,否则就把这把刀插进你菊花里面。
我们所有人听了都忍不住绷紧了菊花一下,这就是残酷的高句丽,战胜,或者死,如果两者都不选,就只能菊花里带着一把弯刀回到高句丽遭到众人鄙夷。
我今年只有19岁,我是队长的儿子。
记得出发前,国王曾经对我的父亲说过,你的儿子,只有19岁,还没有享受过肌肤之欢,就这样让他上战场,岂不是可惜了?
队长骄傲地说:大可以在战胜后回来享受!
国王若有所思地咂咂嘴,自言自语道:无所谓,就算在战场上,我也可以帮他享受肌肤之欢。
300人的队伍里,只有我的菊花又紧绷了一次。
———————————[第六幕]国王决定带领我们在上甘岭御敌,上甘岭没有温泉,也没有狭长的山崖和小路,只有在上次大战后留下的瓦砾和残骸,没有树木和任何可以提供防御的工事,只有一片空旷。
之所以国王把决战之地选在这里,是因为本文的作者知识太匮乏,朝鲜的地理知识不够丰富。
很快,奥马西斯的大军就接踵而至了!
第一天。
出击!
我们300人以迅雷不及电驴稳定的速度将奥马西斯的先头部位剿灭了!
这是一支迷路的前哨探路队伍,队伍中共有两个士兵,我们将这支队伍全数歼灭!
大胜后,正日斯尼达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用敌人的尸体修建一座尸墙,来威慑奥马西斯的后续部队。
虽然敌军的尸体只有两个,但是没关系,附近还有我们的村落,高句丽的人民是随时愿意为他们的国家奉献自己的。
一座尸墙在一夜间就堆砌成功,在正中央,那两具波美利斯士兵的金发如此显眼,其中一个还穿着一条I love NY的四角内裤。
————————————[第七幕]第二天。
奥马西斯的主力部队陆续抵达了,这是一支象征着奥马西斯征服世界的军队,里面混杂了各国的降卒和奴隶,他们号称自己为“联合国军”。
我们首先打败了波美利斯的主要盟友迦纳达,他们的队伍是如此的弱不经风,他们的口音是如此地难听,他们的军犬居然是吉娃娃,太恶心了,于是我们将他们送进了地狱。
当提到迦纳达,你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了解是什么?
Gayness!
娘娘腔!
接着我们又打败了金巴埠维,厄福邯和波斯,他们都是波美利斯征服过的,他们所信奉的神被推倒,他们都盲目地开始追从波美利斯,信奉一个波美利斯的神祗,“迪摩克瑞希”。
迪摩克瑞希?
可笑,在我们的主体思想的光辉和日成斯尼达国王的庇佑下,你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最后,我们的敌人来自遥远的傲达里亚,不过还没有等我们和他们交上手,他们就被奥马西斯处死了——原因是他们喊的口号:傲达里亚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奥马西斯愤怒了,他说:你们在南半球随便喊无所谓,但是你们敢在我面前喊,处死他们!
傲达里亚的士兵们还没有见识过我们的军容就死光了。
顺便,我们俘虏了很多驱赶羊群的辛希兰士兵,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羊肉和牛奶,还有民族舞蹈的表演以及很可爱可以当宠物的一种没有翅膀的棕色胖鸟。
————————————[第八幕]被我们的胜利震慑到的奥马西斯决定和我们的国王谈判。
波美利斯的军队开始为他们的君主让路,每个人都跪下了,奥马西斯的座驾出现了——那是一辆通用汽车公司特别制造的2009款凯迪拉克。
它缓缓地开来,前面是三十个负责拉车的奴隶。
奥马西斯下车了,他是个皮肤黝黑的秃子。
高句丽之国王正日斯尼达,何以汝等胆敢触怒天威,与吾为敌哉?
我已见识汝等之不屈,更兼赏识汝等之雄壮,何不臣服于吾,即可让高句丽享迪摩克瑞希的庇护,永世万世。
臣服?
你是说让你的下属那样下跪吗?
抱歉,屠杀你的部下已经使我的老寒腿发僵,下跪可是有点困难。
你们以为这样的抗争有意义吗?
我会烧掉所有记载这战争的史书,杀光高句丽的人民,我会: 日成斯尼达笑了,他说,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你就不能阻止我们的胜利传播!
奥马西斯哑口无言。
我们的国王继续羞辱他,看吧,伟大的奥马西斯和你同样伟大的座驾,一辆凯迪拉克却要30人拉动,你们的石油都哪儿去了?
奥马西斯愤怒地吼道:如果我们没有石油,你们也别想有!
300人都笑了,你真以为我们像你们一样开汽车?
你错了,在高句丽,我们出行都靠自行车的。
奥马西斯在我们的嘲笑中悻悻然离去。
当他的身影消失后,我们笑不出来了,因为,最残酷的战争在明天等待着我们用生命来祭祀它。
——————————————[终章]第三天。
我们被出卖了。
出卖我们的人是一个高句丽人,一个本该被丢进鸭绿江的不健全男子,在他的父母的私心作祟下苟活了下来。
他之所以该被丢弃,是因为他身材瘦小,而且他的眼睛,不管是否醒着,都看不到有睁开的现象。
他父母叫他“你,命薄”。
(与奥马西斯苟且阴谋的你命薄)奥马西斯给了他尊贵的地位和女人,他把奥马西斯带到了仁川,他们在那里登陆了,他们绕到了我军的后方。
今天早上,正日斯尼达国王带领我们一起吃泡菜和酱汤。
他对我们进行了最后的动员:Goreans! Ready your breakfast and eat heartly!
For tonight, we dine in Hell!是啊,今晚之后,我们就将在地狱里盛餐!
如果真的可以的话,我想吃碗石锅拌饭,在我19年的生涯里,也只有在日成思尼达国王诞辰的时候会领导一小碗。
奥马西斯大军把我们团团围在中央。
日成思尼达笑着,他对死亡的饥渴让敌人感到恐惧。
伟大的国王,能死在你的身边,是我毕生的荣幸。
他掏出了怀里的一件东西,那是高句丽最新发明的武器!
它比任何弓箭和炮车的破坏力都巨大,这就是我们的高丽弹!
在奥马西斯的大军冲上来之前,国王按了按钮,可是,却没有发生我们期待的地动山摇的爆炸。
这是什么回事?
之前的试验不是成功了么?
爆炸的声音响彻整个世界,雷达上升起了蘑菇云!
队长回答说:之前的爆炸成功是因为我们从东莞进口了很多爆竹,而雷达上的...是真的蘑菇,受潮以后长出来的,当晚给您炖了您最爱吃的小鸡炖蘑菇。
正日思尼达国王愤怒地将这个武器丢了出去,它在空中飞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我不知道它落在哪里,因为波美利斯的空军投下的遮天蔽日的弹雨轰炸让我粉碎成了一颗颗原子。
其实,那件武器正巧打到了奥马西斯本人的头上,而奥马西斯从小颅缝儿就没长结实,所以,你懂的。
波美利斯的军队因为他们的神一样的领袖被击倒,而溃败了。
是的,当时就是这样。
主体思想万岁!
“从不期望我们斯巴达人会有美丽的死法,我只希望,当全世界都反对我们的时候,还会有一丝曙光。
”导演对影片的态度在这句话里已经体现的太明白了。
豆瓣上不出我意料的炮轰,因为我原本也该是其中一员。
但是“300斯巴达人”看到了曙光!
是的,每个人都会拥有的曙光!
可以给这部影片挑太多的刺:美国价值观狂妄症、扭曲丑化的东方文明、过于平庸的情节、异常单薄的人物、等等、等等……但是,“300斯巴达人”从来都不准备是历史片、剧情片、主旋律片,他就是一部给300人准备的精神片。
人不需要所有的时候都那么理性,因为理性太多时候成为了我们的借口,我们所以懦弱的借口!
斯巴达从来不准备是全世界称道的伟大的文明,那是雅典期望做到的,他就是为了斯巴达人的生存,斯巴达人需要生存。
看看伟大的雅典吧,她和斯巴达一起覆灭,理性、温良、智慧,她一样会覆灭。
那么,死亡来临之前,不如战斗!
战斗!
战斗!
用恶魔的鲜血收集自己的灵魂!
伟大的古希腊,决不仅仅只有雅典!
我看着脚下厚重的土地,上面承载着太多的沉重、辉煌、屈辱、和奋争。
当人们在枪口下为自己挖坑的时候,当人们噤若寒蝉的跳下坑去的时候,当人们不敢出声的等待活埋的时候,当人们出卖灵魂期望魔鬼施舍的时候,我看到的只有一个民族的毁灭!
难道有谁能在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看到希望?
30万人这个时候,我只希望看到300勇士战斗!
“耐心、自信、请君入瓮,他的双手稳如磐石,他的力量完美无瑕”,是这样,那个民族才生存下来。
“耐心、自信、请君入瓮,他的双手稳如磐石,他的力量完美无瑕”,是这样,这个民族才生存下来。
这一刻,我不要强调理性,不想上兵伐谋。
这一刻,我只要赞美,只要讴歌。
暂时忘却一下雅典的海军吧,原谅美国人的狂妄,忽略电影的瑕疵,为300勇士激动一下。
忘了那么多政治背景、道德符号,斯巴达勇士首先是人。
岳飞、文天祥、于谦、袁崇焕、杨靖宇…….他们只是代表,300人只是符号。
存活至今的民族都应该感恩,因为他们都出现过那300勇士!
去他妈的教科书,去他妈的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当魔鬼前来的时候,所需要的做的就是“耐心、自信、请君入瓮,他的双手稳如磐石,他的力量完美无瑕”。
战斗吧伊朗!
战斗吧艾哈迈迪-内贾德!
“从不期望我们斯巴达人会有美丽的死法,我只希望,当全世界都反对我们的时候,还会有一丝曙光。
”2007-4-6
这种全片都是慢动作的电影真的有高潮么。看肉都能看睡着真是头一份儿了。
「尚武主义」起码较之「实用主义」更多了一份对英勇战死者不论成败的尊重,当然电影对于「力与美」几乎变态般的推崇近乎「腐女」视角,让一般观众适应不能。而除了对薛西斯大军近乎「历史白痴」般杜撰外,对「政客」及其体制的蔑视,国王和贵族出征保家卫国的形式,也在讨好当代的主流价值观。
肌肉男,很假的肌肉男.然后电影结束啦有人说这是典型的gay电影,我基本同意.
I'v seen 300 @ Odeon Kingston Upon Thames.
各种慢镜,各种夸张,各种不过瘾,各种不痛快。
有一部恶搞这部影片的影片,不过觉得这部改编自漫画的影片本身就够恶搞了。斯巴达重装步兵不是这个样子的,温泉关也不是这样的。现在卖肉都是卖男的了,真是~
画面美到爆,剧情又弱到爆。看《权力的游戏》的时候就觉得里面的皇后很眼熟,想了好久想不起来,原来在这里面就开始演王后了,当年觉得她很漂亮。
相比Sin City的精彩,这部太叫我失望了!
很明显~女祭祀跳舞那段实在太短~~不过瘾不过瘾!!>0<
是还不错啦,感觉和斯巴达克斯一个风格
贯穿全片的旁白根本没打算让观众深入主角的内心,电影只想塑造一个纸片人英雄列奥尼达,只会咆哮向前冲的蛮勇,实在太糟糕了。温泉关战役之所以能在希波战争中留下壮烈的一笔,恰恰在于列奥尼达作为“人”的选择:尽管斯巴达人在是否要参加希波战争时犹豫不决,尽管希腊诸城邦长年纷争不断,但是,当列奥尼达镇守在狭窄的温泉关,面临十余万波斯大军,外加由希腊叛徒带路从西面包抄而来的一万波斯精锐“不死军”,在这种必败无疑的情况下,列奥尼达以斯巴达国王的身份做出了选择,他为了掩护四千希腊盟军撤退,自己率领数百斯巴达人和一千一百波奥提亚人死守温泉关,与十余万波斯军激战,最后斯巴达人全部战死。列奥尼达的牺牲,为希腊盟军保存了珍贵的战力,确如斯巴达人一贯的训诫:要么拿着盾牌凯旋而归,要么变成尸体躺在盾牌上。
虽然很傻,但是我就是很喜欢这个荷尔蒙电影
6↓。CG技术加工成漫画风格,不吝啬飙血的动作镜头很酷,暴力美学,硬派的咆哮 荷尔蒙的宣泄。可惜是个形式大于内容的制作 类似重金属rock的MTV
补个爪爪印。是的~当下对于希腊城邦的历史,已经被研究的差不多了(估计与史实差距50%,但相比其他文明的历史,比较贴近事实)。讲真,所谓300勇士并不是什么“前驱”…他们只是争取大部队转移的诱敌部队。因为波斯对希腊的“仇恨”,希腊个个城邦在十年前,就有所了解(注意),所以,按照希腊城邦间的共识,照旧是依托地形拖死波斯大军,再依托地形,与波斯大军决战。而波斯这边,是消耗不起的。至此,十年前,马拉松战役,是希腊人依托地形,把饥寒交迫的波斯大军打崩溃了…十年后,也就是300人死了没多久之后,希腊人又在海上,利用海况水文,把急于求胜的波斯人,虐成了狗。列奥尼达,不过是按照斯巴达的“宗教信仰”,去完成人生的最高追求。这与新教的价值观,基本没有关联…
你说它是史诗片吧太扯了,说它是动作片吧太絮叨吧,说它是剧情片吧太血腥了,就就。。啊当战争片凑合看吧
伊战之前,小布什在国会说的,也是和王后一样的话吧~什么为捍卫自由而战,吧啦吧啦。。。这片子除了电脑渲染的画面没剩什么了~
我一直以为斯巴达300勇士说的就是斯巴达克斯起义那回事,看了开头才晓得完全搞错了,杰拉德巴特勒主演的这部讲述的是希腊联军抵御薛西斯(大流士之子)波斯大军的那段历史,比斯巴达克斯那回事早整整400年。300勇士杀敌两万,古代史上最著名的温泉关战役。摄影考究,漫画感极强,就是节奏稍慢
除了视觉效果,其他的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初三漫友里提过的训练肌肉男的斯巴达300,那时导演刚开拍,对制作手法很感兴趣。喵\(^o^)/
80很震撼!让人想起《罪恶之城》、《启示录》、《角斗士》。虽然视觉探索不及《罪恶之城》(趣味性也略逊一筹),壮观不如《启示录》,但要比《角斗士》的纯正史诗风格更得我心。这是一部游戏感十足的电影,大家嘻嘻哈哈热闹一场,血战几场,再配上热血沸腾的画面音乐,很快就让人HIGH到飘飘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