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的四个主故事都很不错,有立意有深度,有惊悚有温情。
【follower】挺契合信息时代人类和社交媒体的交互作用,从网络的关注中获得自我满足和虚荣感,但同时也要为了表面的光鲜亮丽付出代价,到底哪个才是自己?
24小时正能量闪亮亮,充斥物欲假装充实的自己,还是平淡无奇,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自己?
大概对于迷失于社交媒体的大众来说还是挺有警示意味的吧。
【不伦警察】挺有社会性和讽刺意味,人人自危,矫枉过正,看似荒谬滑稽,其实苦涩无奈。
最后的最后,当人们都沦为言语行为的囚犯,所谓的世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瞬移】这个故事理念还是十分出彩的,人生有太多的苦痛时刻我们不想面对和经历,但苦与乐很多时候是一体两面,痛苦的同时还有点滴欢乐时刻,当跃过那些苦痛,伴随着的真实而复杂,喜忧参半的过程也随之消失。
“因为记忆是临摹人生的唯一方法。
”不能舍弃苦痛的原因,大概是在经历苦痛的过程中我所能感受和获得的一切最为珍贵。
【少年】非常感人,其实走向不难猜,前面越是凸显少年的神秘和渲染紧张的氛围,都是为了反转时凸显互相惦念的感动。
因为最后一次交谈的争吵伴随着男友的意外离世,女主怀抱着愧疚和思念过活,而一次意外后少年的残存记忆使他一直致力于帮助女主走出过去,走向未来。
尾声处两人相拥道谢,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们的相遇不是为了让你伤心而是为你带来快乐,请抱持着快乐的回忆继续走下去吧…另外小故事都市传说类,中规中矩吧。
但总的来说,这一季四个故事质量都不错,很值得一看。
当时看的时候并不觉得2018年的春节季篇有多特别,然而时间来到2022,回看这几年和这几篇故事,突然生出不少感慨,碎碎念一下。
《关注者》,当时看只是觉得确实很有教育意义,人们对虚拟世界的关注度逐渐超越现实,而现在在虚拟世界成为一名万级粉丝的网红,真的能影响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不仅可以选择带货赚钱,就连遭遇不公也可以更快得到反馈。
很多荒唐的事情都率先在抖音和wb曝光,才被立项,现在刷wb经常在一些热门话题下看到医治求助,实名【 】…也不知道怎么会发展成这样。
反过来说,不懂得使用社交网络的那部分人,是不是就这样无声地被时代抛弃了呢?
另外还回想起来2015到2018之间的几年,口红营销做得特别厉害,各种社交软件上盛行秀出几十只上百只口红,“斩男色”这个词也是当时被发明出来的(现在用这词大概马上会被说是媚男雌竞,想想的确是有点媚男…)当时甚至有些收入不高的女孩用花呗借呗买新款口红,哪怕西柚色豆沙色奶茶色都已经有好几十只。
到底是买给自己,还是为了秀图,或是被那些非入不可的话术洗脑了呢?
当时我也买了十几只,回头想想常用的其实也就一两只,好傻…别人怎么看待你真的很重要吗?
流行什么就一定要拥有什么吗?
值得考虑。
《外遇警察》中有笕美和子,这个下巴有点歪的女孩很可爱,也只记得这个了哈哈哈。
其实是看到一个豆友的文里提到,某本书中女主角被人递上请停止奢侈的传单,联想到2022年春天的上海。
“咖啡市”,“穿露肩连衣裙做核酸”,这些明明是很平常的行为在那个时间段里被人如此诟病,恐怕也是由于当时世界的规则突然扭曲了吧。
剧里人人互相审视,最先是影视作品被下架,然后是言行举止被束缚规定,最后每个人都可以被套上莫须有的罪名带走。
外遇警察换个主题完全可以重拍一部反映当下的片子,只不过大概率是无法上映~《穿越到明天》回头看真是唏嘘。
那时候还没有【 】,春马和结子也都活跃在荧幕上。
【 】对世界的打击如此之大,是2019年末的我完全没想到的。
这些年的情绪反应也变了,看着【 】带走的生命,先是动摇痛苦,然后是愤怒、不平,到如今的有意隔断…如果我们也能穿越到没有【 】的明天,不知道睁开眼之后会是二零几几年呢。
《follower》和黑镜的某一集有一样的效果,但是拍出了奇妙物语的风格《瞬移》曾经也想过这样的事情,不如跳过这过程直接看看结尾吧……说的角度很好,但是想想如果是在自己身上感觉不是那么容易被消除的观念,可能因为不是因为“尴尬”《不伦警察》替死鬼的梗,故事切来说,当做过场,很好。
渲染气氛,连贯前后。
《少年》哭了。
可能是因为恋爱的时候我们太注重的是感受,但是不也是这样吗?
如果我们对彼此很重要,对方是什么感受也就也很重要了。
《关注者》:近年世奇老套路,鬼故事打头阵。
鬼倒没关系啦,逻辑讲不通,为恐怖而恐怖实在不高明。
当然,讽刺的这个现象还是对路子的。
《出轨警察》:嗯,这个故事讽刺社会道德洁癖。
给出轨摇旗呐喊的片子不少,多半是立足所谓「真爱」;而这个呢,角度有点清奇。
日本人可能看着比较爽,中国嘛,还是初级阶段,谈这个有点早。
《穿越到明天》:想法很好。
都说穿越到过去是「逃避现实」,其实穿越到未来更胜一筹,而且本身就是个现实到不行的故事(与上一季日剧《致命之吻》相比尤其如此)。
穿越到明天,其实是自杀的一个弱化版本:如果说未来的日子都是「余额」,自杀是把余额一下清零,穿越则是自我麻醉地不断挥霍。
黄仲则如果活在今天,想必爱极了这个「枉抛心力作导演」的故事。
可惜后面走了正能量路线,我以为结局会是:男主角第二次找医生时,医生却不认识他;原来医生同样不堪压力,为他诊断时也处在服药状态。
《少年》:给仓科量身打造的角色,总让人想起那个「死了都要生」的剧(应该是叫《奪い愛、冬》),最后就差一句「スッキリした~」了。
想想实际上抱住的是小孩,还是太尬了;又想想那小孩脑海中突然得到了成年人的各种「知识」,尬得有点腰酸背痛。
刚刷出世奇2018春季片那会儿真的兴奋炸裂毕竟年指活系列【下面都是剧透。。。
挑剔地来讲总体自然不算特别出色的一期毕竟那么多年拍下来有些套路真的是好猜【所以普遍反转得都很弱啊……第一个故事有点类似美国那个好像叫《好友申请》的说白了就是朋友圈装逼失败反被整死的故事。。
剧情是俗了些也略夸张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最后表现女主被他者控制变得精神失常那段女主演技好尴尬啊我去【大概是因为乃木坂46吧【对不起我不该歧视偶像的……倒是第二个故事我一开始觉得三观不正【虽然目的是讽刺矫枉过正的行为但乍一看好像在宣传不伦的合法性啊【【不过后面几个转折倒是还不错并没有停留在出轨这种表层上。。
第三个故事的设定实在用太多次了实在是腻味啊看开头猜结局系列不过还是靠非常自然的煽情和男主温情式说教emmm戳到了泪点【第四个故事emm虽然已经练成了开场五分钟猜出女主男朋友肯定早死了小男孩就是男主之类的老梗。。
但是女主回忆起来小男孩和男朋友说过的一样的话的时候还是感动哭【这个boy太可爱了全程都好想揉揉头毛emmm【但是结局非常微妙【转世什么鬼。。
为了避免这种母子即视感的尴尬。。
又强行设定转世的小男孩抱抱女主之后就忘了前世的记忆。。
虽然看出编剧是很努力想把故事圆回来了【【鬼故事也比较中庸吧【略弱于去年秋季伪纪录片手法来拍的那个カカババ。。。
扛着锄头笑得很猥琐的老头列车员形象似乎更符合西式惊悚片【以及亮点所在死个不停的循环吧。。
很难不联想到古早的那个《惩役30天》吧。。。
嘛最后还是希望世奇多来点恐怖片吧我已经好久没被吓到过了_(:3」∠)_
别人的朋友圈总是丰富多彩的。
在这个手机与网络高度发达的年代,每个人似乎都会有这样的感想。
看着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和精彩的文案,仿佛别人与自己完全处于两个不同的星球。
但是很多表面的繁华,不过是角度、文案及技术带来的。
任何一个事物,都会在某个角度下绽放美丽;在文案的修饰下,会让一切充满正能量;而P图技术的便利,更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局部放大,只会让你更加远离真相。
2018年上映的日本电影《世界奇妙物语2018春季特别篇》,属于日本经典恐怖系列《世界奇妙物语》。
在这些系列中,逻辑中是会存在神秘力量与鬼神,所以看之前需要做好准备。
而这部电影中的第一个故事《关注》,便是讲述了一个精致女博主的故事。
当虚荣心无法控制时,终于走向了毁灭。
藤田(白石麻衣)的网名叫“港区OL-Haru”,资料备注住在麻石(富人区),职业是IT社长的秘书,喜欢闪闪发亮的东西。
每天的她总是分享各种精彩生活,同时还有一个优秀的有钱男朋友。
姣好的面容,精致的生活,为她吸引了不少粉丝。
毕竟这样的状态,是很多女生向往的。
但其实,她的生活很普通。
藤田是一名印刷所的职工,当初能有这份工作也只是因为老板看她长得好看而已。
挣着微薄的工资,住在普通居民区,名贵衣服都是租的,并且没有男朋友。
做指甲只舍得做一只手,只为有一张照片;在家裹着毯子拍张照片,配上文案便是泡了温泉;动态上配上泰勒斯威夫特的《shake it off》,因为网上说这是时尚女孩必听的歌曲;遇到一个打网球的男生,拍张照片便成为了自己的男朋友;在路边对着豪车一顿拍,在动态里便变成了男朋友的豪车。
在网络上,藤田给自己虚构了一个理想中的完美人设。
而她每天的快乐,便是时刻等着网友的赞赏与羡慕。
每个人都会有虚荣心,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羡慕,这是正常人都会有的心理。
但是过于在意别人的关注,甚至为了博取关注而编造虚假,便走向了歧途。
《世界奇妙物语》是有神秘力量的,而藤田的故事在一个新粉丝的关注下开始变得离奇,这个粉丝叫“乡下人美美子”。
美美子关注藤田后,对她的精致生活表达了赞美与向往,并表示会是她最忠实的粉丝。
社交媒体喜欢通过PK增加话题和博主的活跃度,而这次藤田的对手是一个名叫“美女前台小姐小百合”。
美美子关注着小百合的动态并及时向藤田汇报,同时将藤田的精彩生活做了汇总帮助她提高粉丝量。
为了pk胜利,在美美子的引导下,藤田贷款买包,早退去新建筑拍照……她开始信任美美子,而生活也开始变得不可控。
在她发完与男朋友泳池边晚餐的动态后,美美子竟指出了她正在吃着拉面喝着啤酒,同时美美子质疑她为什么住在普通居民区。
藤田感觉自己的生活被监控了。
很快,与她PK的小百合便死于车祸,而她竟然收到了小百合死前照片的传真;在路上走时,会有花盆奇怪地砸了下来;回到家时却发现家里的东西已经被搬到了麻石区。
她想要将美美子拉到黑名单时,却发现根本做不到。
就在她怀疑是自己的一个朋友假扮美美子作怪时,朋友从楼上摔下死在她面前。
终于,藤田崩溃了,彻底变成了傀儡。
没钱却还在吃着名贵的大餐;去服装店抢大牌衣服穿;在路上抢夺别人的漂亮首饰。
在逃跑中,她被车撞倒。
但在临死时,她还是挣扎着捡起了钻石戴在了手上;做手势拍照后,终于满意地死去。
而开车撞死她的,正是那个神秘力量美美子。
美美子取消关注藤田后,开车扬长离去。
虽然本片是个恐怖片,却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
自媒体如此发达,许多人都渴望成为网红。
为了博取关注量,无所不用其极。
网红地打卡,P图盗图,编造虚假人设,制造奇怪行径……看似繁华的背后,却是心灵的空虚。
很多人的生活意义似乎变成了几张照片或者短视频。
如今的网络正处于病态之中,轻信就会被洗脑。
在你关注一件事时,请保持着质疑的态度,客观地思考。
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而事情的真相,可能刚好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关注者》怕不是在讽刺网红,网络上的形象和现实差距很大,还陷入了虚荣的魔怔。
《外遇警察》很搞笑,外遇者和小三判重刑,大概是如今很多大婆教和道德家喜闻乐见的事,但是一旦真这么做了,社会上基本上没有不犯罪的人了。
最后,世界毁灭。
水至清则无鱼。
人类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不是一生单偶的动物。
《穿越到明天》我不太能理解。
因为主人公总是吃药跳到N天以后,不想要过程,只想要结果,相当于缩短自己宝贵的人生。
我觉得我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用,还想多增加几百年来慢慢体验人生,所以无法理解他。
不过,真有这种一吃就跳好几天的药,倒是可以用在做手术上,这样就不用体验手术的紧张恐惧,还有恢复期的痛苦了。
手术前吃一片药,醒来后手术的伤口都愈合了,这就太美妙了。
《少年》就是讲转世续缘的,当然还是不续了,只是来告个别。
我也觉得转世续缘是一个悖论,前世事,生死毕,轮回是新生。
今生应该是一个新的人生,还要扯前世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是对当下人生的不尊重。
29分钟左右的时候有个小剧场,街道两旁的木栏上贴着‘烫头发的人禁止通过本街道’的传单。
有个烫了头发的女性要走过去,就被反奢侈运动组的人拦下了。
主持人塔摩利说:“这种过分的规定乍一看很滑稽,可想想又觉得有些不寒而栗。
”脑袋就突然间想起来三岛由纪夫《女神》里的依子。
文中有一段如下:在战争期间,依子特立独行的举动相当受人瞩目。
当时正在提倡节约运动,因此喜欢穿洋装,并且是华丽洋装的依子,自然成为“反奢侈”运动者指摘的目标。
在街上,她好几次遇见热心于该运动的中年妇人,递给她“杜绝奢侈”的传单。
有一次,依子拿到传单後说:“如果连我都不打扮,日本不晓得会变成怎样?
正因为是战时,桌上才更应该摆些花。
假如放眼望去都是你们这些丑陋的黄脸婆,日本可就完了。
”这番说词令那些身上缠着布条的妇女气得掩面痛哭。
哈哈P.S:好像不是太重点的一部分,就是突然想到了。
因为国家施行某些政策人们开始互相监视、互相窥探、互相举报,整天神经兮兮的,且在不完善有漏洞的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诬陷别人,确实是个细思极恐的事。
可能更细思极恐的是搞不好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能让“世人”认可的一点缺点都没有 完美无瑕的人。
不过某些人不动脑对政fu说的任何事都言听计从,还因烫头发买洋装之类的事互相指摘为难彼此,和出轨性质不一样,就暂时先不讨论这个微妙的事了233。
第二个小故事明显有政治映射,至少让人产生政治联想。
取缔出轨法和我们刚出台的英烈保护法明显是一丘之貉。
先炮制几则精日之类的新闻,煽动人民情绪,让人民觉得建立英保法非常必要,然后顺理成章再利用英保法关闭大量媒体堵住大量自由派学者的嘴,再严重一点的情况就是我们的十年浩劫了,像极了wg。
看剧人,却是剧中人
作为世界奇妙物语的die-hard fan(1990-2018几乎一集不落),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并不是一般的鬼神恐怖,而是令人细思极恐出乎意料的反转结局。
10-20分钟一个短篇真的很过瘾,《Follower》当心你在网络世界构建的虚拟奢华生活,《不伦警察》捉外遇警察的矫枉过正,《瞬移到明天》吃药就能把痛苦记忆消灭掉直接去到美好的未来?
直接skip后去到未来得到美好生活的你到底错过了什么?
《少年》有点暖,短篇《城后波车站》全集最恐怖,但对比以往的只能算中规中矩
白石意外啊 演技还算不错 另外这个故事真的是好讽刺了
良莠不齐
真是越来越没意思了,拍不下去就别拍了。
“关注人”和三浦春马的那个都挺有意思的。立意不错,可惜没有到味
中规中矩,教育意义越来越强,这一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女主
温情的桥段太烂了
这期的故事都太无聊了,没有一点惊喜。
不要逃避 不要虚荣
看的不伦警察part 还挺反映现实吧,不过到底男主老婆做了什么。。。
哎,不行了啊,不行了....
《外遇警察》让我立马联想到几十年的“流氓罪”,也太讽刺了。另外就是那个瘆人的死亡车站,好久没见过这么瘆人的脸了。总体来说,真的很“黑镜”。
挺烂的 习惯了而已
这季还不错啊。駅的站长忒吓人。。。。
世奇完美阐释了什么叫“不难看但是看完觉得好特么浪费时间”
喜欢《瞬移》和《少年》,连我这样对三浦一直都喜欢不起来的人也都觉得他这次无可挑剔了!《少年》虽然本子是100年前的榕树下故事,但还是觉得挺感人的、走温情路线的世奇好久不见!《车站》短篇也很出彩,那个站长鬼差颜艺好评!
还可以
电车吓死人…
日版黑镜~
2+
7.8分,《不伦警察》不就是以前的流氓罪吗?往更深处说甚至是wg。《穿越到明天》剧本其实挺好的,就是反转搞得说教意味太浓了。《少年》还可以,但我个人对爱情短片无感。《关注者》是恐怖类型,但个人觉得甚至比不过韩国《目标》《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这几部。整体来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