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第几层?
——《爱宠》
今天聊聊电影《爱宠》。
片名Pet (2016),别名宠物 / 宠物情劫(台)。
这是一部主打囚禁的惊悚电影。
光看影片阵容就很有意思,男主角是凭借出演《魔戒》三部曲霍比特人梅利成名的多明尼克·莫纳汉,女主角是演过《黑天鹅》的柯赛妮亚·索罗。
影片海报更是用一个大大的心形牢笼困住一位身姿曼妙女子,立马有了惊悚题材影片常见的味道。
男主角赛斯在动物之家工作,日常工作就是照顾、处置流浪动物。
日子过得平淡无奇波澜不惊,某天赛斯在公交车上邂逅了曾经的校园女神霍利,赛斯心中的心弦被触动了,于是开始了追求之旅。
赛斯的追求方法并没有什么惊奇之处,但对于一个内向的人来说,这些方法已经是强烈至极。
不过赛斯本人其貌不扬,财力更是捉襟见肘,霍利对他眼皮子都不愿意抬一下。
偏执的人很容易走向极端,赛斯遭受多次拒绝后,决定将女神抓起来囚禁。
既然不能得到你的心,那就先得到你的人,然后慢慢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得到你的心。
说做就做,赛斯利用工作技能和职务之便,打造了一个钢铁牢笼,准备好给畜生用的麻醉剂,对着霍利下手了……
《爱宠》不乏大量血腥镜头,言语动作也是颇为生猛,猛的打眼一看就是一部常规的B级片。
但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本片导演卡莱斯·托伦斯是来自盛产悬疑电影的西班牙,在影片后半段设定了极不寻常的反转情节。
观众们跟着赛斯的主视角推进剧情,很容易地就会以为这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偏执的屌丝男追求女神未果,于是铤而走险绑架囚禁,怎么看都是常见套路。
猫有了,老鼠有了,这当然是猫捉老鼠啦。
但只要你耐心看到影片一半,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被导演玩了一个反套路,先入为主地陷入思维定式。
猫捉老鼠的游戏不假,但是谁是猫、谁是老鼠,这就值得玩味了。
《爱宠》在主要人物上设置反转,用反套路的方式玩了一把套路,这就很有意思。
你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在第五层,战略藐视对手,殊不知对手在平流层俯视着你。
屌丝苦苦追求女神,女神却爱答不理。
于是屌丝发愤图强,决定剑走偏锋,用属于自己专业特色的方式去PUA女神。
结果变成了你以为你在PUA女神,你却不知道心中女神的段位比你高得多。
女神只不过来了一招守株待兔,紧接着一招以逸待劳,略施小计就反客为主。
这就和那些总想着劝妓女从良、拉良家下水的人心理活动一样,策划活动之前先要点点自己几斤几两。
并不是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女神,就能将女神吃透的。
在感情方面,投入产出并不成比例,一旦用心就输了。
舔狗舔狗,舔到最后,自己真当了狗,到头来还是一个挺悲催的故事。
菜鸟欢欣雀跃班门弄斧,高手邪魅一笑扮猪吃虎。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妙看影视
男主认为爱是牺牲,所以他看了女主日记后,不想让女主去坐牢,而是要自己去拯救女主,从男主开始行动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未来赌上去了,他下定决心要把女主变成一个善良的人,而女主不一样,她从来就没有喜欢过男主,反而让男主为她堕落,男主也和开头自己说的一样,为爱牺牲了一切。
只能说男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这样的单方面的爱是没有结果的,女主本身就是反社会人格,她杀了自己的闺蜜和一个流浪汉,也许还有其他人,她早就没有了愧疚感,女主爱的那个渣男,总是在外面沾花惹草,女主本有机会可以把渣男杀掉,但是她并没有,就像男主一样,你总不可能杀了自己最爱的人吧。
男主爱女主,女主爱渣男男主的爱是牺牲和控制,女主的爱是忍让和克制其实,有时候我们都是舔狗。
蛙趣前男友约p劈腿抓现行了还不刀了你留着过年呢?
我还想说男主留着两下子还学人玩心理博弈呢?
人装个可怜就被牵鼻子走了,别说什么主动权,你连将会说什么话都不用她来猜,我都把你猜透透的(ꐦÒ‸Ó)。。
恐怖的内核看不到啊,电影本身可能比较适合小众人群?
但是真没感受到什么恐怖或者过分血腥元素。。。
寡淡无味
题材不错,感觉各个角色智商在线。
比如女主在被男主追求时是完全拒绝的。
看门的大黑胖子一开始就对男主不太友好,他对于男主总是充满怀疑的。
这样的人设是很正常的,在很多电影里智商是负数的角色来说,这样的人设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剧情的推进只是以两人的对话来进行的,稍微无聊一点。
结尾两个爱宠的角色交换了位置,还算正常吧。
整部电影如果戏剧张力再足一点就是一部佳作了。
其实,本来我想,这是一个密室囚美虐美,本来心理有点抗拒,不想看。
看了一半,发现被囚的美人实在不一般,剧情一再反转,心态就放松了,就想看看到底是怎样。
拯救与被拯救,驯服与被驯服,加之最近因为职业的关系,而且又经常看恐怖片,尼采的那句凝视深渊而深渊也在凝视你就常常浮上心头。
不得不说,可怜的男主啊,本以为得不到女神,受尽委屈,转而愤怒,所以就强迫拥有,却终究还是一直把女神供在了高高的位置,屌丝一枚,与女神的对话都要反复练习,自信没有,屈辱也没有滋生愤怒,反而一直想着拯救。
呵呵了,没有自信,又不是偏执型的,终究将自己从貌似主人的位置变成了笼中的宠物。
而且是凄惨的,可怜的,没有人想去拯救的,不如一只猫狗的宠物。
两个有精神缺陷的人互相伤害,这本来是个还算新颖的题材,但是编剧只想好了一个点子,却没有驾驭这个故事的能力。
男主囚禁女主,美其名曰“治疗”,但是“囚禁”与“治疗”的关系是什么,电影没有阐明,这让人物之间的矛盾显得十分扯淡。
电影到了第二幕男主面临两个“麻烦”,一个是与女主的博弈,另一个是警察的调查,等到了电影第三幕,编剧做了一个女主反杀、反囚男主的结局,于是乎警察这条线也就草率的解决了,这个处理糟糕到了极点。
女主如何透过众多摄像头把男主搬运到一个废旧的仓库,完全没有交代,整部影片更像是编剧想好了一个点子,随后的剧本边拍边写,想到哪算哪。
这部影片的融入了一些心理恐怖片的特征,节奏的把握、演员的演技也都可以,但是故事本身真的太过儿戏。
刚看完,来评价一下!
看这部影片切不可断章取义,其实在影片前半段就可以看出女主的精神分裂,不过没想到在她的世界里还有另一个人,虽然这个人也没有怎么出现!
而男主,并没有觉得是个屌丝,感觉可帅了,女主也可美了,个人感觉,在车上的初遇就意味着男主踏入了地狱,最主要的还是那本日记本!
不过,最后那个男人竟然没死,也就这儿稍微有点诧异了!
另外,正在看水果硬糖,期待小女孩的惩罚!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都市男女恋爱的心理电影,其影片反映的内容的价值,我认为评分为6分的确是有些少了,个人觉得最起码可以达到8分以上,为了调和分数,我的评分为5。
这个电影的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音乐,都足以让人细细研究下去,不能不说,的确是部诚心之作。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第一、本文有可能会很长很长,如果真想看,还希望在时间充裕的时候看。
第二、我的影评当中会透露很多影片的细节,如果你真心希望好好品味下电影,希望你先不要看这个影评,先把影片看了,再看影评,这样你可以不受任何思维影响地好好欣赏它,形成自己的理解。
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我对该片的欣赏品味之旅。
1、开始的那幅画 电影一开始是一个模糊的镜头,伴着有些压抑、悬疑的音乐,镜头左右轻微晃动着。
画面转清,看到的是一座孤岛:阴郁的天空做了背景色;岛的中心是低矮的石头山,两边有着几棵树做点缀,那几棵树仿佛更加重了那种孤独感;水面很静。
镜头的左右轻微晃动,好似一个人昏昏沉沉的心绪,也和男主的苏醒过程一样:开始模糊,继而清楚,原来又是新的一天,原来又是一个人的孤独。
然后海鸥声转变成了闹铃声。
男主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起床。
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那只是墙上的一幅画。
如果我们细细品味,会感叹:才几秒钟而已,影片就是用了很好的音乐烘托、影像表达、艺术暗示的一系列手法,完成了影片基调的搭建。
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既然是画,为什么还要特写并配上海鸟的叫声呢?
这就是艺术表现手法了,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男主的内心虽然宁静,却也孤独至极。
尤其是镜头的左右轻摆,让人叫绝。
2、故事背景 男主起床,吃了点麦片泡奶(麦片多,奶少),才开始洗漱,男主抹了下头发,就开始刷牙,也不见洗脸,就背着背包出去了。
出去时给了桌子上硬币的特写。
这些硬币可能是他为了坐公交车大巴用的。
男主穿着皱巴巴的衬衫,戴着耳麦,坐着大巴,背着不起眼的背包去上班。
音乐带着上班时的那种匆忙的状态。
一路上没人理他,他没有和任何人交流,眼睛有神,却也呆滞。
我们也看到大巴上的乘客也并不交流,都是孤独地以自己的方式打发时间或等待时间。
他来到了上班的地方,开始换工作服。
这时候的音乐的声音开始加重,压抑、悲伤、或让人觉得冷峻。
很明显这是为了刻意强调一些什么做的渲染。
观看时,会让人一下子聚精会神,甚至毛孔直立,但是并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
换上之后,衣装明显整齐很多。
他推着推车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一个个笼子,一只只笼子里的狗显示在观众眼前。
原来是养狗的一个中心。
这些笼子和狗都可以说是特写。
同时,狗的叫声在配合音乐打着节拍。
没有同事,只有他,只有他热情地和每只狗打招呼、问候、给狗喂食。
可以想象得知,他是这家单位上班第一个到的人。
影片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细节的交代,让人体会这是一个屌丝的生活。
请注意,影片才花了2分钟的时间,就交待出故事的背影、男主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要。
如果我们跳出鄙视的偏见思维好好想一想,现在的城市上班族有几人不是这样的上班节奏、生活节奏呢?
整部影片在表达上,色调基本上都是忧郁的暗色调,只有后面男主认为为得到爱的时候有一个镜头是晒阳光;整部电影的音乐,无论是什么样的,背景音乐总有一个伴着的轻轻的忧郁音。
3、爱狗莱克西 男主热情地和每只狗打招呼、问候、勤勉地给狗喂食、喂水。
他并不是一边打招呼、问候,一边喂食喂水。
而是打完招呼后再喂食喂水。
可见他是一个喜欢小动物的人。
他很享受关爱这些养在笼子里的小动物的过程。
在给外面的一帮狗填好食物、饮水之后,男主到了里面,去关爱一只被唤作莱克西的狗,男主打开了笼子的门锁,抱着它,抚摸它,和它玩耍,可见它是男主的最爱,男主笑得很灿烂。
里面不容易被人发现,男主大可以享受和莱克西的欢愉时光。
可是后来莱克西得病了,中心打算让它安乐死。
莱克西为什么得病了,得的是什么病,得病与男主的肢体接触有关系吗?
这些都没有交代,反正无论如何,男主的爱狗快要被杀死了。
在这事件发生之前,男主遇到了女主角,并且在公交车上很有好地交谈过。
晚上到家,男主开始在网上搜索女主角的信息。
第二天上班,他来晚了一些,男同事正在吃汉堡包,就相当于我们的馅饼。
他为什么比开始那时候上班晚了呢?
让人联想他前一天晚上在网上搜索女主的信息的事情。
他请教男同事胖保安追女孩的方法。
之后女老板找他,对他说,医生需要他帮忙把莱克西处理掉,让它安乐死,如果他要是因为对狗的感情不予配合的话,就会开除他。
他拿上绳索去见莱克西,一路上自言自语,想着面见莱克西时的台词:“嗨,莱克西,嗨,gir,事情是这样的……”可是等他真见到莱克西时,他没有向它解释一句,反而欺骗它,安慰它。
在打安乐死针之前,他一再说它是条好狗,依依惜别的样子。
医生征询他的建议,如果你想养它,可以带回家养。
他说自己住的那楼不允许养宠物。
医生说,那就换个地方住呗。
他说,一小时要花9美元?
很庆幸现在住的地方有自来水。
医生说,这就是你的问题所在,你没有主动权,这也就是你这么一把年纪了,还做这么简单工作的原因。
一生中想要什么,就去争取。
现在该怎么办?
我的意思是你要是想留它,那就不杀它。
可是男主看了看,低头想了一下说:动手吧。
快。
在打安乐死针的时候,他还一再地安慰莱克西。
男主把莱克西的尸体送进了熔炉火化。
他就那样亲眼看着自己的爱狗死去了,火化了,不再有了。
这里,故事开始变得粘稠了。
把男主的生活境遇,处理事情的心态彻底交代出来了。
男主既是暖男,又很软弱,他想要去争取,可是又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压力而放弃。
我都写了这么多字了,可是影片仅仅进行了8分钟而已,仅仅用了一个爱狗莱克西的故事就交代清楚了。
很明显,他很压抑,胖同事和医生都告诉他,想要什么,那就去争取。
下面,他会有所变化吗?
在叙事上,中间夹杂了与女主角交往的情节、男主对女主角感兴趣的情节,下面他会努力追求女主角吗?
如果这期间,女主角给他什么暗示、应允或心内的小太阳的话,他还会同意杀死莱克西吗?
4、同事、老板 胖同事是做保安的,按理说,是和他生活境遇差不多的人,可是,在男主征询他如何追女孩时,虽然他说了自己的看法,可是也说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本来很好的同事交流沟通的氛围,一下子就僵住了。
保安很胖,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职业不太运动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为后文杀害这个人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人在分尸时,如果要是处理一个瘦子,那可能会相对容易些,可是要是分尸胖子,那就会让故事特别有张力。
保安的语气好似比他大一级,保安为什么这么自信?
仅仅是因为保安有管理进出的权力而已。
这类不敢轻易得罪的小人物在职场上太常见了,他们没有多少能力,可是他们霸道,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工作运作的一个关键之地罢了。
这样的人,往往因为见识少,读书少,受欺负多,而更加轻视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甚至会反过来特意欺负人家,以赢得心理的舒展。
医生同样是同事,可是为什么说话办事都很周到,人很亲切?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见识多,能力足,修养好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生活状态很安稳,所以心态良好。
胖保安和男主打交道的时间最多。
按理说,他们之间应该是很好的同事关系,可是胖同事还偏要在心理强调优越感,而特意强调他们之间有距离。
胖保安说不认识他,一方面,让人判断男主是新员工,胖保安是老员工,让人联想到男主的工作并不稳定。
但是另一方面,男主有了自己的爱狗莱克西,说明男主加入也有一段时间了,而保安瞧不起这样的角色,不想和他有关系、有联系,从而忽视他。
老板和医生露面的机会都不多。
老板的面貌、神态、穿着都很平朴,如果不知内情的人见到了,一定会觉得这应该是位很好相处的女性。
可是老板每次出现,都语气平缓地说要求,好像是在恐吓男主,让他把工作必须干好,指责他哪哪哪没干好,要是再干不好,就开除他。
不知多少家公司的管理思维是这样的,但是无疑,越是容易的工作、待遇不好的工作,老板越容易这样,苛刻到无情,冰冷到无声。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当今的职场,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变化,大家好像都不愿牵扯上除了工作之外的任何关系,很难找到真心相对的朋友,那么除去感情,就只有工作的联系呗,就只有工作的要求和需求呗。
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大量的时间。
工作对人的塑造和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男主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生存困局中,一天又一天的。
5、初见女主霍利,尴尬的撩妹 有一天坐公交车,男主遇到了女主霍利。
根据影片中每个人的状态,我猜想事件发生的时间不是下班时间就是休息日,可是,根据男主的工作属性,休息日这种猜想被否定掉,所以就是说某天下班时间男主遇到的女主,这两个命中注定棋逢对手的冤家终于在轻松安详的气氛中相遇。
男主主动打招呼,说自己和她是高中同学,只不过比他大一年级。
女主说,是真的吗?
男主回答,当然,每个人都认识你。
女主说,我可不知道这事儿。
女主不停地写东西。
男主就问,现在你是作家吗?
女主回答:是的,我这个女服务员装扮都是伪装的。
男主顺着说,我差一点就点冰激凌带巧克力末啦。
女主说,你不是第一个这么想的。
汽车到了下一站,女主就说到了,一边下车,一边说再见。
男主也说再见,但是最后一刻他却声音很低吞吞吐吐地说,如果没事的话,可以一起喝杯咖啡吗?
接着男主面露遗憾、自怨之色,很明显女主走远了,头也没回。
整个过程中,男主尽量地让交谈变得有趣、愉快,尽量让自己有风度。
男主恭维地说每个人都认识她。
我个人理解这其实就是在调情,意思是说女主魅力无限,所以每个人才都认识她。
可是女主的回复说自己可不知道,面貌上有些生冷。
很明显,女主对这句话没感冒。
男主顺着女主的话说自己差一点就点冰激凌带巧克力末啦。
意思是说,女主很漂亮,无论任何人看到她穿着这套制服都会不管是在哪里、是什么情况地说要点冰激凌带巧克力末。
冰激凌带巧克力末很有意思,一方面,巧克力是爱情的象征;另一方面,冰激凌带巧克力末,想象一下,那种又白又甜又冰爽的感觉,像不像在品味一位美人?
可是女主冷漠地回答:你不是第一个这么想的。
意思就是说,我看透你了,你别扯了,这种套路追我的,我见多了。
这里面就有个问题:男主的确是在撩妹,但是,他真的是她的高中同学吗?
男主比较怯懦,如果是强行搭讪,在他准备不足的时候,说话应该不会这么流利。
但是,如果高中时男主就开始关注女主,只是女主不知道,那也是可能的。
男主在天黑回家之后在网上搜索女主的信息,认真地看女主的推特,并且释怀般哼了一声。
这也不能判断男主是先获得女主信息,继而搭讪,又回来重新搜索女主信息,还是在遭遇挫折后,才开始搜索女主信息。
所以,此处男主和女主的往昔关系到底是什么,是没有判断依据的。
虽然是撩妹,但是从男主的表达上没有看出任何心理有问题、有畸形的样子。
但是,我们也会看出,男主很会隐藏自己,包裹自己,装扮自己。
这和后面男主的多次说谎相照应。
在说谎的时候,他会扮演得像真事一样,不带有一丝语气的颤抖,态度上的恐慌。
他为什么是这样?
有些观众由于事先看了电影海报的缘故,会在心里设定为男主是人渣、是变态,但是从这段初见情节的电影表达上,是不能轻易这么说的,因为没有依据。
女主的反应好像她经历了很多,是情场老手,很懂得搭讪与调情,什么都知道,谁也骗不了她一样。
那样一个外表看上去很纯很美的姑娘,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变得这样又冷漠又理性,应答得就像走个流程、轻车熟路一样呢?
女主不停地写东西。
男主就问,现在你是作家吗?
女主回答:是的,我这个女服务员装扮都是伪装的。
男主并没有提关于服务员的任何事情,女主却刻意强调、解释了一下。
通过后面的情节我们知道女主的推特总是在晒最美好的一面,好似小资生活。
女主日常总是散着发,一副清纯、知性的样子,比做服务员时要好看、讲究得多。
6、尴尬的第二次相遇 一天晚上,男主在养狗中心偷偷打开了一个房间。
音乐声特意在提示这个房间的不同。
接着,影片就交代男主运用网络搜索女主的信息,并且记录下来。
影片在叙事上并没有一下子就揭穿那个房间有什么不同或者有什么诡异的东西,是在刻意制造悬疑。
接着男主就自己一个人在家练台词、准备再次相遇。
可想而知,男主通过网络,一定是知道了女主的很多信息,才能这样信心满满地确定相遇并且加以准备。
可是没想到,当再次在餐厅遇到女主(餐厅服务员)时,女主的反应简直就像从来也没见过他一样。
这让男主很尴尬,可是,更关键的是,正是前后的这两次相见的对比让男主好奇,注意上了她,并且尾随她,研究她。
就哪怕男主对女主的反应感到好奇,是不是就要尾随她,研究她呢?
很明显,一般的人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那么做。
那么,男主的心理状态是不是有些不正常?
还是男主的确是女主的高中同学,多年相思,终得相聚,在心里已经把女主视为生命之中很重要很亲的人了?
关于这个问题,此处并没有给出可信赖的明确答案。
女主下班时在店外吸烟吐着烟雾的场景,让人感觉她过得很压抑,吐着烟雾,就像心灵的一种释放。
下班到家后,第一次透露了女主的朋友、女主的男友。
以几句对话介绍了女友的朋友,以一个电话介绍了女主的男朋友。
好似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值得回味的就是女主的朋友和女主前后说了相同的台词:别追根问底,追根问底就没意思了。
但是这好像也不能说明什么。
请注意:在叙事上,电影情节是连贯的,通过男主尾随跟踪串联起女主下班的场景、女主的家庭面貌。
这种写法,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以一事一物引申开去,串联起其他内容。
7、女主的生活状态和感情生活 男主买了很大一束花送给女主(可能是在花店定的,然后花店小哥送到女主工作的餐厅),但并未签名。
女主看后,并没有惊讶,却也不是完全冷漠,她嗅了嗅,也就那样喽。
女主接着就去找酒吧工作的女主男友,她以为是他送给她的。
可是这次相遇,并没有让女主得到自己想要的。
他的男友依旧让她失望。
她走出来,吸烟,一个人呆着,想清静清静。
这时候,男主出现了,对她说了实情。
女主开始爆怒,男主急切地解释,二者争吵。
(正因为争吵,我们才知道,男主说的事情是真的,他们真的是高中同学。
)女主最终让男主挨了揍。
其实,女主不是因为男主的追求和骚扰而爆怒的,她只是得知实情与她的想象正好相反而爆怒的,她心中的男人依旧那样对她,可是她无以发泄,她没有理由去暴打自己的男友,所以就让男主成了替代者。
8、最终结局 (因为我个人生活的缘故,恐怕我要匆匆结束此文了,对读者们深表歉意。
) 因为女主的经历让她不相信爱情,不相信男人,所以对男主的追求,女主也是有些嗤之以鼻的,会很轻视,很傲慢地在上空审视它。
“男主要是真的爱我,那就看他表现呗,就等着呗。
就试验看看他怎么表现。
就看看这台戏怎么唱下去。
”女主就是这么想的。
但是,男主以伤害自己为证明,让女主对爱情有了信任的希望,有了稍微抚平心痛的药膏。
在心理依赖、心理安慰上,那个朝夕相伴的朋友,那个她曾杀死的好闺蜜,终于可以离开,以男主取而代之。
(请注意,按我理解,这时的女主并不是人格分裂,她只是幻想有个朋友一直和她在一起,如何如何陪她,如何如何与她对话罢了。
) 但是,她依然深爱着那个伤他的男人,她离不开他,也极恨他。
每当女主在心内想要发作的时候,她就会想起男主。
去见男主,去涂抹心灵的药膏。
但是,很明显,无论对男主,还是对女主,最终心理问题都没有被解决。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佐逻门(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218268/开篇: 每次看完一部精彩的影片,却找不到能与之匹配的影评时,总让我深深的失望。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影片从男主公车上偶遇女主开始。
前十分钟沉稳和紧凑的叙事,一点点铺垫着后续的激情,当女主真正变态的身份逐渐暴露开来时,观者的情绪也一点点澎湃起来,到最后10分钟,完全逆转和黑暗结尾,可以说,导演的节奏感非常好,用不高的预算,讲了一个曲折回旋,又细致入微的故事。
剧透开始。。。。。。
让我们来重新整理一下思路。
女主从小就是变态,男主有句台词是说“少女汉尼拔”。
但是她或许一直深深隐藏着自己,顶多偶尔有一些虐待小动物的行为,但大体还被压制住。
直到发现自己的男友和闺蜜上床,于是亲手杀了闺蜜。
体内的变态基因彻底觉醒,从此稍有不顺心事发生,就会以杀死某个人来释放情绪。
当男主通过阅读那本日记获知这一切后,决定拯救女主,因为他以为女主只是一时犯错而无法回头,写日记只为求被抓,求解脱。
女主与男主对话后,得知男主的目的,故意顺水推舟,慢慢获取男主的信任。
他们曾经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爱”,男主回答说:“爱就是牺牲”,所以,女主就利用男主对自己的爱,来完成了后面一系列的反杀。
保安的意外出现,使女主找到了拖男主下水的机会,而用“切下一节手指”来证明爱,更是几乎完美的决策,在多重地生活重压下,男主逐渐走向崩溃。。。
从男主切下自己手指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完全沉沦了,他已经甘心要成为女主爱的奴隶了,所以,当女主用刀顶住自己的脖子,男主只能乖乖开门,从此开始了“宠物”的悲惨人生。
当然,最后,男主也确实完成了他希望达成的“爱的牺牲”,女主可能不会再乱杀人了,因为每当她心情郁闷时,她就会通过切割或是侮辱男主的身体,来发泄心中的欲望。
这是一个关于两个变态的故事。
而导演巧妙从男主的视角出发,一点点去披露真相,观众也跟着逐渐发现,原来被圈养的那个才是更大的超级变态,这样的叙事极其精彩,也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创造性的故事,其实只用将一个古老的故事,稍稍修改一点点人物或事件设定,整个故事就完全不同的。
ps: 从设定来说有一个小bug,女主如果天生是反社会性人格的(没有同理心),本质上不会爱上任何人,那么她被前男友劈腿的伤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pss:分尸镜头还好,到了《黑社会2》的程度,比《踏雪寻梅》要温和很多. psss:今年最恐怖的电影,个人认为还是《毛骨悚然》,真看懂的,才能体会到那超越一切的彻骨寒冷。
男主属于纯纯的屌丝loser对于女神的黑历史的同情、可怜、到爱慕,甚至相帮助女主可是女主弑杀才是本性,根本不可能被掰弯魔性兼顾bt的女主居然慢慢咋影响男主让这个屌丝不可自拔的爱上了他直到被女主当做宠物当做发泄的工具而女主喜欢的永远是那个用下半身思考的渣男不管怎么出轨怎么劈腿换来的只是对男主的折磨而最恐怖的男主却沉浸在爱的折磨中永远在笼子里面呻吟相对论说,如果是在笼子中的猩猩,他认为除了他自己,整个世界都是在笼子里所有人,除了他都没有自由可见,笼子只是个能够看得见的枷锁看不见的精神力量才是能够紧固人的牢不可破的枷锁男主到最后的窘境,就算是打开大门也永远走不出去了
这莫非是。。爱的供养?
两个人真配。
社交癌男主把暗恋的女神囚禁在狗舍地下,但变态的对决才刚刚开始。深井病总是有自己的逻辑,你以为要黄暴了,结果人家谈哲学;看似互有情愫了,前方立有高能;到中后段基本上只能对各种心黑手狠,默默卧槽了。剧本挺不错,男女主的演技更高明些,绝对是5星好片了,可惜了……
驯兽 驯一头自己爱上的凶猛野兽
变态到有点厉害
爽翻!
本来是四星作品,前面的反转很棒,但最后20多分钟泄气了。有点遗憾。
变态猥琐男与疯逼杀人女
变态
想表演出乎意料反套路没成功
挺有意思了。
两个变态的心理战,用这种手法表现还挺有趣的。
take me to hell pls
前半段比较沉闷,结尾的几次反转比较不错~6.8
为了变态而变态的口水片
其实男主一看就不是什么大变态
宅男看上女子后沦为囚禁魔竟一秒洗白担起救赎失足女重担却反被出轨终结女魔头洗脑变成杀人工具最后玩心惨败自身难保身陷狗笼。
不要执着于不爱你的人
最后的反转挺有意思。本来以为holly就是个小美女日记写一写有多爱他那个傻逼男票,结果其实是在写杀人过程啊233 但是主题搞得有点多了 什么人格分裂啊 sm啊之类的就有点累赘。
单身狗的最终归宿只有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