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外,许文强扣动扳机前犹豫的那一刻,我瞬间从幻想中惊醒。
长达四十二集的剧集,我以为他最终会成功,却忘记了他一出场就注定的悲剧命运。
北平,同上海放在一起,充斥着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许文强是中国内忧外患中一腔热血的北平学生。
在那个年代,曾为国家命运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也曾血荐轩辕、矢志不渝。
北平的日子剧中并未大段描述,只是零星的点到而止,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得知,许文强参加的学生爱国运动被血腥镇压,他同甘共苦的同学,牺牲、被捕、流亡。
就像方艳芸所说:“那时的我们,挺傻的。
以为凭借一腔热情就可以救国。
”许文强其实同意她的话,只是他知道什么是错的,却一直看不清楚怎样做才是对的。
他来上海寻觅故友,是决心离开过去的生活,只是重逢那一刻,过往却更加清晰。
许文强同方艳芸的过去,在剧中一直是朦胧的。
但现在,他们都是彼此唯一的知己。
方艳芸曾经深深爱过许文强,而且现在还一直爱着。
她留着石库门的老房子,精心照料、细心呵护,只为静静守候心中的一方净土,就像子夜中一盏泛着微弱光芒的油灯。
在她,浮华惊艳的外表、麻木世俗的尘世都无关紧要了,因为她的灵魂早就留给了那段青春的过往,而许文强无疑是那段过往的灵魂。
她明白他们都回不去了,文强脱口而出的“小芸”只不过是习惯使然。
可她依然可以恰到好处地经营如今两人的情意,亲密而无做作,小心却不僵硬。
每逢人问,她总解释说文强是她的弟弟,与其说是借口,不如说这段感情对她而言已超越了爱情、如亲情一般。
知卿莫若君。
看到方艳芸如今奢华的生活,虽然在初见时有些意外,但文强很快理解了她:一个大男人初来乍到都会处处受欺、勉为生计,何况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
而这份理解更是出于信任,就像她挽留她时所说:“一个人为了生存挣扎是没有错的,重要的是她从未因此而伤害别人”;就像他之后对正秋所言:“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还不了解么。
”从北平到上海,从指点江山的“文强”“小芸”到十里洋场的“许先生”“方小姐”,见到方艳芸的一刻起文强就为两人决定了彼此关系——文强说:“我是艳芸在上海滩唯一的亲人。
”不是情侣,却是她的全部。
方艳芸的悲情结局是显而易见的,就连丁力这样的粗人也看得出来——“上海滩的交际花有几个是好下场的,何况是头牌交际花。
得宠的时候自然没人敢乱来,可一旦失宠就说不准了。
”不幸中的万幸,她还有许文强这个知己,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站出来维护她的名誉,而不至于她在受尽凌辱后绝望孤独的死去。
他为她辩护,在鲁正秋言语间不经意稍露嘲讽之时,他会简单地说一句“我们不是同学么,别人作践她就够了,你为什么也要这样”;他替她心痛,从来没有另一个女人会让一向沉着的他语无伦次、甚至向冯程程发火。
看到艳芸强颜欢笑地来冯家陪客,他甚至不顾冯小姐的阻拦坚持送她回家,只是因为“我不想让他们看到你这个样子。
你现在的样子,让我心里很难受”;他理解她,在她恐惧的时候握住她的手、流泪的时候借她肩膀依偎。
他会为她打架,也愿意为她去死。
文强曾经说过,我希望你幸福。
就是这次道别,他让她保证,自己离开之后,她要好好活着。
然而谁都能想到,没有了许文强的方艳芸,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
最后方艳芸死在许文强的怀里,为他而死,这也许是她最好的归宿。
方艳芸是凄美,许文强是悲壮。
只是他的命运更加复杂,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幻想过他可以像冯敬尧一样、可以和冯程程一起出走、可以在香港淡泊地生活、可以对冯敬尧扣动扳机。
许文强是打不死的。
他可以受很重的伤,但永远不会因此而死。
他注定死于情义。
在上海滩的岁月,许文强身边一直不少朋友。
有的一直活着,有的很快地死去。
许文强同丁力、冯敬尧之流,做着同样的事情,骨子里却天壤之别;同鲁正秋、陈翰林、刘明等人心灵相通,现实中却站在了对立面。
读书人同商人本质的不同通过许文强被绝对化的抽象:公心与私心、重情与重利、拥有底线与不择手段、忧国忧民与利欲熏心、高风亮节与卑鄙无耻、恻隐之心与心狠手辣,而他试图把二者合于一身的努力注定带来悲剧的结局。
丁力的理想很简单,就是成为像冯敬尧那样呼风唤雨的人,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个人理想而奋斗。
他不在意自己枪口对准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是冯先生要杀的人;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强哥坚决不要把军火卖给日本人,在他看来卖什么、卖给谁都是一样的生意。
他纯粹的个人主义理想最明显的体现在贩卖烟土的一场戏中。
戏中许文强义正词严地告诫丁力,如果烟土流入中国会让众多同胞的身体遭到摧残,而冯氏商会同狼子野心的日本人做生意也会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丁力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冯先生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是在考验我的能力。
”在他眼里,许文强痛斥的卖国行径化为了“冯先生考察手下个人能力的重要项目”,他能将烟土替日本人卖到中国竟然成了个人能力的有力证明。
丁力同冯敬尧真的很像,冯敬尧想都没想地在许文强面前打死他的朋友,只是因为他妨碍了自己赚钱。
他们只关心实实在在的东西、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殊不知,个人理想之上,仍有国之理想。
前者是物质、现实的商人,后者是精神 、理想的读书人和侠客,两个世界的人,如何能走到一起?
许文强的悲剧就在于此。
曾经游行的失败告诉许文强成功只属于有实力改变社会的人,于是他借助冯敬尧的力量为百姓办实事,“他要什么我不管,我只要我的结果”。
但这时的他并未意识到这种没有共识的合作只会导致双方矛盾日益加深,最终以最惨烈的形式爆发。
更何况,两人从来不是合作关系,许只是冯的一颗好用的棋子,哪里有对峙的能力。
之前冯敬尧能够接受许文强的异议本质上因为许并没威胁到他的利益,许的反抗在冯那里只是“毛孩子,清高”,随他去吧。
然而事情发展到与日本合作阶段,在许文强那里,他反抗的意义没有变化,但在冯敬尧看来却同之前截然不同——许威胁到了他的个人利益,这个人要除掉,没有商量的余地。
与之相反,鲁正秋、陈翰林、刘明等人更像是许文强的过去。
他们满腹救国热情,像学生一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痛斥一切丑陋黑暗,相信精神和信仰的力量最终可以战胜一切。
许文强说他们太单纯了,殊不知自己在心灵上自始至终同他们一样单纯,以为可以借助冯敬尧的力量救国救民、以为商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会放弃个人私利、以为可以在乱世中守住信仰。
方艳芸了解许文强,在送走鲁正秋时就说:“你骨子里同正秋是一样,真不知道我当时把你留在上海、留在冯敬尧身边的决定是不是对的。
”最终的结局证明了这真的是错的,可这不仅是许文强的悲剧,而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照进现实的集体悲剧。
可无论是冯敬尧、丁力,还是鲁正秋、刘明,他们都是纯粹的人,前者为利益、后者为信仰,唯有许文强夹在二者之间。
在第一场见到方艳芸时,他就说过:“我找不到我想要的。
”他要结果,所以不会赞同单凭一腔热血鲁莽行事;但他同样要过程,在达到结果的过程中他不允许出现触碰底线的细节。
知识分子会有这样的幻想,先依靠资本使自己强大、再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
就像许文强一开始所说的,“要想实现理想,就必须要做出牺牲。
”他是有头脑的人,在跟冯敬尧做事之前肯定料到了自己必须做一些并不情愿的事来完成更大的理想。
然而殊不知,在积累资本的过程中一次次对道德、人格底线的挑战终究会使这份单纯的幻想破灭。
试想如果许文强可以像丁力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完成冯敬尧交付的所有任务,他可以再积攒些实力,等取到冯程程、逼死冯敬尧,然后当上上海老大等再实践自己的理想。
但如果他真可以这样做,许文强就不是许文强了、而成为另一个冯敬尧。
有些事情许文强注定是做不来的。
他的道德底线不仅局限于亲人、朋友、爱人,还包括国家和民族。
然而一个个体想捍卫民族底线实在是太渺小了,他能做的也只剩牺牲了。
丁力说,你们这些读书人,我真是搞不懂。
搞不懂是他的幸运,可以在个人理想的激励下饱满地生活。
其实,现在的读书人,很多也搞不懂了。
于是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许文强一出场,就注定演绎一段悲剧。
他想要的,永远找不到。
刚看完<<新上海滩>>的结局,这电视剧总共40集,我加一起看了也就一集,却觉得这部感觉 好特别 .就在最后半集 ,我喜欢上了黄晓明的许文强.他最后的眼神,对程程的爱和泪,对亡妻的愧疚,对冯敬尧的恨,这么复杂的感情,全在他最后痛苦的眼神里表现出来了.也许正是这种痛和忧郁,让我一瞬间甚至爱上了这个男子.而这样的男人,又怎么会不激起我的心疼.另一个喜欢这剧的原因,我想就是孙俪,清丽脱俗的冯程程,这也是孙俪身上一直都有的气质吧.这样的程程真的是一个新的冯程程了,不同于雅芝有些活泼的感觉,这次的程程更加有一种知性美的感觉,稳重了许多,有一种女人刚刚开始散发女人味却又不脱稚气的魅力,很迷人.我是真的喜欢结局,虽然是老套的拍摄手法,但就是感觉很好.当剧末程程在人流里一回眸,上海滩的音乐响起,一瞬间,我似乎经历了整个过程,透过她那双清亮的眼睛,看尽了这一幕 浮浮沉沉 上海滩.本来一直以来不大喜欢这剧中的丁力,觉得是在装傻,非常不自然,但最后他望着文强渐渐跪下时的眼泪, 却开始让我为这对兄弟狠狠伤了一把.曾经那么要好的兄弟,曾经可以一起挨刀,"正因为有你在身后.我才可以不顾一切去战斗"的感情,可以说,这2个人对彼此的感情绝对不比他们对程程的感情浅.真的很想说,世上最悲惨的事,兄弟反目绝对算一件了,尤其是在那种为势所逼,2人都无法面对的时候。
我们都尽力而为了,然而依旧无能为力.世上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文强和程程如此,程程和阿力如此,文强和阿力亦如此."人间事 多纷扰 化作滚滚 东逝波涛 ,有泪 有笑 浪里浮沉着悲喜煎熬 鸿飞 泥沼 转眼间谁人能记牢 "上海滩的故事被翻拍了多遍,那些人和事在一代又一代人心里留下他们的泪和笑,或深或浅,鸿飞 泥沼 ,但毕竟留在那里.就像剧末时,被我们所回忆起的他们走过的一段段,程程回眸的那一笑,串起了整个故事,把它完整地留在我们心中.我们可以想着这个浮沉着悲喜煎熬的故事的确是有原型的,只是那些人和那些事,纷纷扰扰,都已化作滚滚 东逝波涛.以前一直很奇怪,很普通的爱恨情仇故事而已,怎么会这么牵动人心,如今似乎懂得一些了,所谓的人生,不就是爱恨情仇吗?怎可轻看这爱很情仇四个字.若一朝 看透了 一身清风争多少.
又重新看了一遍新上海滩这次看的是冯程程的cut,果然老剧没有人追,寥寥几个弹幕,没一点味。
之前还是十几年前看的,那时候我也不知道我喜欢上了黄晓明什么,可能是动作戏很帅吧,抽烟也很帅,这应该是现在所说的大男主剧。
CP嗑得醉生梦死,总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般配的一对但是这次看并不这么觉得,许文强和冯程程真的不能在一起,他们之间注定是悲剧,哪怕再怎么喜欢都是没有未来的冯程程作为大小姐,觉得恋爱是她的全部,只要许文强有一点点不如她的意,那么她就会耍小性子,这很正常,毕竟从小到大是娇纵任性的人设,虽然这个人设不讨喜,但是孙俪把那种女孩子情窦初开的感觉把握的很好,那些小表情都很可爱,所以哪怕,耍小性子也不讨人嫌,但是里面的扮相真的不怎么样,完全被艳压了。
但是从她的眼神还是可以感受得到对男主的爱意。
现在看黄晓明的这部剧的演技是真的不行啊!
每次看女主都是闪着精光,随时随地都在凹造型,虽然确实还挺帅的,但就是不能入戏,总觉得他爱的是自己,但是许文强的人设真的很棒,讲义气,有能力,有热血,爱国主义进步青年,感情并不是他的全部,但是跟冯程程在一起,他也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前面在一起的戏不怎么样,但是后面落魄之后感觉好像来了冯程程随时随地都在说,不要讲那些不开心的事了,因为她确实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解决。
而许文强心里装了好多事情,并不是逃避就可以不存在的,所以他们两个也完全不合适,鬼子打到家门口了,他们两个自然不能在一起十几年前看大结局的时候,看一次哭一次,但是现在应该不会了,因为他们的感情并不惋惜,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新上海滩》里面,有一个命运悲惨的人物,方艳云。
影片用倒叙的方法让我们猜测之前在北平的经历——一名大学生,进步的大学生,对于暴力和强权有着根本的抵触和抗拒,当年在北平,她和她的那些进步青年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率领民众进行示威,并以瘦弱的身躯忍受警察棍棒的毒打。
而当年她和许文强,俨然是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同道,并有走向婚姻的可能,我想,那个时候,他们是令人羡慕的一对。
学生阶段很单纯,这种单纯是非学生群体羡慕的资源。
而一旦学生走入社会,伴随着经历的增加心力的矛盾斗争,这种单纯逐渐沉入心底而仅仅在个人独处的时候才偶尔出现。
但也有很多人带着这种单纯继续想在校园外生存并为这些年少时候的坚持找到在社会的一席地,这些矢志不渝的信念往往成为这些人在校园外生活的绊脚石,但也是他们生活的唯一精神来源。
许文强就是这种人。
而方艳云并不是这么简单的角色。
但她也不是一出校园就彻底随波逐流的那种优秀的二奶角色。
方艳云的复杂性在于,她行为上的作为和她思想中的理想一直有一种无法摆脱的冲突和矛盾,这种矛盾在许文强抵达上海后尤其显得尖锐。
或许,没有许文强达到上海滩,方艳云在冯敬尧的庇护下,用青春换回一些生活资源,由此了却一生,而这种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在时日的远去中,逐渐变得暗淡,以致销泯,走一条大多数二奶女人所走的路子。
但许文强在上海滩的出现,勾起方艳云内心曾经的一些生活原则,她想在许文强那里找到当年的安慰和过往生活的回忆,如果大胆猜测,她或许还对许文强心存些微的希望,不然,她就不会为许文强留一套房子。
但毕竟许文强并不是和方艳云一样的人,他内心的原则性和对信念的坚持一直没有变,哪怕是当年在北平,他因为学潮而进监狱,出狱后来到上海滩,体验这块处处和他内心追求完全不同的地方给他带来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也没有改变初衷。
因此,他怀念当年在北平时期的方艳云,也因为来到上海的方艳云并没有完全丧失当年在北平时候的某些特征,许文强一直和方艳云保持了很好的朋友关系,而仅仅是朋友,对于这样一个被生活改变的女人,他没有爱上来到上海滩的她,哪怕这种改变只是部分的改变。
他爱的是单纯的冯程程。
方艳云多次在许文强和冯程程之间充当不该出现的第三者,我们或许在心底觉得她在这一对金童玉女之间出现,是完全讨厌的的行为,但这正好表征了方艳云在内心对许文强的幻想和希望。
但她最后还是放弃了。
她的放弃赢得了我们的某种同情,但我们的同情并没有改变她的命运。
在乱世中被生活改变,但又在很多地方表现出骨子里的清高,换句话说,方艳云的随波逐流是不彻底的,正是这种不彻底,才造就了她的悲惨命运。
方艳云的不彻底,随波逐流不彻底,对信念的坚持也不彻底,这种不彻让她失去了许文强,正如所有二奶的下场一样,她做了冯敬尧的二奶后,并没有给自己的心灵带来安全感。
甚至连她的人生安全都没有保全。
她最终被冯敬尧的死对头强奸。
被强奸后的方艳云一心只想报仇,她内心对自己还存有“干净”的念头。
可是,在世人的眼中,二奶怎么能和“干净”相联系?
而当她终于报仇,在强奸他的人身上毙了数枪后,包养她的冯敬尧说了句很经典的话:“杀了人的女人就不是女人了……”她的命运彻底转折。
这样一个坚持和堕落皆不彻底的女人,在别人的蒙骗下染上了吸毒,并以此来获得自己的快乐心情。
而仁慈的编剧最终还是结束了方艳云的命运,虽然结束的方式老套,但最终还是没有让方艳云孤独痛苦地留在世上,这样安排她的命运,是仁慈的。
这就是方艳云在上海滩的悲剧。
而今天的内地就是昨天的上海滩。
当然我不希望在今天出现方艳云这样的女人,要么就坚持信念,要么就彻底随波逐流,做个彻底的二奶,而不要出现方艳云这样的悲剧。
而让人欣慰的是,当今很多人具有非常优秀的二奶素质,这怎么是方艳云所能及的。
这个电视剧不止看了一遍,我个人一直以来比较喜欢像许文强这样的愤世嫉俗、血气方刚的人,赵雅芝版的上海滩也看过,并且一直以来都印以心里,当时知道了黄晓明和孙俪重拍,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前面的已经很经典,再拍很难超越以前的。
可是,忍不住看了新版,因为喜欢孙俪,看过后发现,新版比老版好看。
我一直记得许文强说的那句话:多么希望不是在上海滩。
也记得方艳芸说的那句:这就是上海滩。
我很喜欢方艳芸这个人,一个女人为了生存而努力,是没有错的,只要她没有害人。
她是一个真正的懂得世事的女人,或许是世事教了她吧。
看到她死的那刻,我觉得,她很幸福,活着对她而言比死更痛苦。
其实,我多想最后许文强在中枪后,能够给冯敬尧一枪,可是他死了,死在自己的兄弟手里,只比老版的好在不被打的体无完肤。
我想起了一句话:要么忍,要么残忍。
如果许文强忍到底,不去和冯敬尧撕破脸,任他干那些无耻的勾当:如果他忍到底,在家人被杀后仍旧不回来,如果他忍到底,也许他就能和冯程程永远在一起,永远在一起;如果他不忍心苟且的活着,仍要他的正义,那就残忍一点,不要为了丁力而放弃去广东;如果残忍一点,不要为了程程去跟随冯敬尧;如果她更残忍一点,像冯敬尧一样,最后,给他一枪,哪怕是死,也要坚持正义。。。
我多想他能做到这样,那么他活着至少还有理由,死了也有价值,然而,如果那样,他还是许文强吗?
还是程程喜欢的文强吗?
还是丁力的强哥吗?
还是方艳芸的许文强吗?
或许,只有善良才是真正的许文强。
我知道,我很多人喜欢丁力,因为他很像现在的人,他知道什么东西在他心里排在第一,他知道对他而言什么最重要,他可以为了他妈放弃救程程,为了程程和事业放弃兄弟,看上去很符合逻辑。
我想如果他当时和许文强一样,正义起来,忠于许文强,像当时做兄弟时发的誓一样,跟许文强一起离开冯敬尧,也许,多年后,他们会像今天的冯敬尧和祥叔一样,可是,如果这样,他就不是丁力了吧,也没有我想的那些如果。。。
我只想知道,许文强和丁力算不算兄弟?
也许这个问题同样没有答案。
因为, 这就是上海滩。
全剧最喜欢的是丁力,黄海波演绎的很好,傻笑起来一看就是个憨憨,质朴又可爱,他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跟定强哥,听冯先生的话,孝顺阿妈,一辈子对程程好,就是他全部的追求,简单的快乐。
许文强,太装,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我给你做事是你莫大荣幸”的嘴脸,很讨人厌,说他是茅坑里的石头一点都没错。
要主义?
他又舍不得去死(做烈士)!
要原则?
他又选择加入冯氏商会(混黑道)!
口口声声丁力跟他亲弟弟一样,信誓旦旦爱冯程程,却又不肯为他们做出任何妥协改变。
人生,不就是一场妥协么?
用已有的,去换没有的,为了更重要的,放弃一些次要的,无论主动或者被动的。
什么都想要?
什么都不愿意放弃?
现实么?
假如认定了主义,那就别拍拖,别整江湖义气,历史上为了大义终身不婚的先烈不在少数。
假如认定了兄弟情义,儿女情长,那就别管什么主义,帮亲不帮理。
黄晓明版的许文强,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都搞不清楚,混乱善良?
反正我喜欢不起来。
记得第一次见到黄晓明,是在还珠3的时候当时觉得这个男人装酷装得太做作,几年之后看,这个人已经把装酷这个行为演绎得出神入化,让人一不留神会陷进那双有些凌厉的眼神中。
新上海滩就是黄晓明的偶像个人秀,因此做为男配角的丁力就找了一个很没有威胁性的演员。
没有人能够威胁到这个新许文强的容貌,没有人能。
李雪健,记得上次看他是演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现在演一个黑帮老大居然有模有样。
孙丽的冯程程有了眼袋,眼神不再清澈,和玉观音的时候差了很大。
交际花第一眼看着记不住,多看两眼觉得这个女人很会演戏,眼神妩媚得很勾人。
至于老白,路人甲而已。
现在的我总是在看完一部小说或电影电视剧后会很有感触,昨天把《上海滩》看完了,很心酸。
一直以来一直不是很愿意去看清末民初的那段历史,因为那是一段很让人心酸的历史,那个年代的人们每天在为吃饱穿暖而奋斗,随时担心战争会让自己生命终止,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情战战兢兢地生活着。
但是,一度我也很羡慕那个时代的青年们,记得在看《家》的时候,就有一种冲动,很想回到那个年代,因为那是一个充满了理想的年代,青年学子有着爱国救国报国的信念,为了信念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那是多么壮烈的一幕!
可是,在看《上海滩》的时候,有有了另外一种心境,尽管有着满腔热情,可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持操守呢,或许应该选择曲线救国,暂时屈服于强权,也可以利用强权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但是,时刻铭记自己的信念又是多么的不易。
现实的残酷,让人很无奈。
面对许文强和冯程程的感情经历,刚开始我觉得两人的爱情好像只有冯程程在付出,许文强一次次地失约或许就预示了他们悲剧的结局。
也想过,如果当初许文强坚持离开上海滩,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但是世上的事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有如果……终于,许文强还是离开了,他去了香港,希望能够过上平常的生活,只求粗茶淡饭,只求隐居山林,从此不问世事……冯程程到香港偶然看到了一篇与许文强临走时写给她的信一样的文章,她知道他还活着,找到了报馆,终于在门口看到了他,她冲过去与他紧紧相拥的一刻,我哭了,历经千险终于拥在一起,可是,他却告诉她,他已有了他的妻……想到了《半生缘》,想到了那个同样悲剧的沈曼贞,终于逃脱魔掌,却等来的是沈世钧结婚的消息!
此刻,能说什么呢,不信,当真正看到他的妻时,残酷的现实怎么能让人怀疑!
此刻,我多希望冯程程没有找到许文强,这样至少还有美好的回忆,不会让自己更加难过,苦苦的守候,换来的确是这样的结局!
但是,此刻必须坚强,既然往事已矣,那么就收拾心情重新上路吧,尽管这条路很艰难,但是只有坚强,才会有新的希望。
正在看,26集。
冯程程和方艳芸简直女人的两个极端。
我看到许文强在为未能保护方艳芸出事而忘记与冯程程的约会,冯程程发脾气的样子,许文强万般怒火无处发泄,百般隐忍。
我突然有点理解同情那一瞬间的男人。
如果不是电视剧,如果不是她有个黑社会老大的爹,他,还会这样爱着她吗?
老版剧情记不得了,似乎据说方艳芸这个角色是新加的。
我看起来,许文强真爱的倒未见得是冯程程。
在冯家等人吃饭的片段,方艳芸带着一身的伤痕掩泪装欢,许文强在对面定定地望着她的脸。
眼睛里不是爱意,是隐痛,是那种来到上海滩之后,隐藏了很久,隐藏的很好的隐痛。
那个晚上,许文强点燃了烟,阖上火机,对身边的方艳芸说,今晚过去了,一切就都过去了。
今后我再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到你。
多么震耳欲聋又轻如鸿毛的一句话。
每个男人在一定的情势之下都会说出的一句话。
多么令人不堪回首的一句话。
而相比起来,坐在身边的冯程程那么的单纯,那么的青涩,尽管在各个情节里许文强都会对着她笑,呵护备至,可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像在委曲求全,另有目的。
是什么原因,多识了点字,看了几本书,所以现在越来越喜欢和同情那种经历风尘的女子了?
我现在可以肯定,冯程程并不是现实中多数男人的理想一半,但我不确定,方艳芸是不是。
或者,在人生艰难的跋涉中,她是个可以相互扶持的好同伴。
但以后呢?
然后呢?
我不知道,没有答案。
其实,我开始想说的是,我还真是喜欢看方艳芸坚硬外壳被硬生生打破之后显现的女人本来的柔弱无助,我更喜欢那个时候许文强看着她的眼神。
为着那个瞬间,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会像方艳芸一样,干什么都愿意。
令人愉悦的忧伤,真的是一种欲罢不能的毒药。
孙俪其他剧演挺不错,但不知在该剧中怎会显得如此平庸,想了一下,只因珠玉在前啊,实在是不能比。
晓明哥就不说了,一如即往的程式化耍帅,两人cp感全无,另外,被其父捧上天的程程新剧里却活在了方艳芸的阴影下,这波魔改简直low到极点。
冯敬尧依然出色 整体剧跟80版项目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孙俪最不出彩的一部剧了。
看过几集,我一直想不通这版的暴力血腥不亚于北斗神拳,是怎么审批通过的
小时候看的,里面居然有我们陈数……我仿佛失忆……
还是觉得黄晓明太做作了...
能看!
那年夏天,熬夜看完。
很多人物设定我都能接受,哪怕演员的表演有瑕疵。最无法赞同的是,为什么许文强离开上海滩后迅速爱上了别人,还结婚,他当初与冯程程的点点滴滴都忘记了吗?而且他的新婚妻子并不了解他的过去,他辜负了她,也伤害了她。这样的男人会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中。
黄晓明。。。傻屌
对教主和程程记忆犹新。
3星
演员不适合,除了陈数和老爷子
原来黄晓明和孙俪这么搭的啊
看完发哥的上海滩,真心不想看这版
好喜欢丁力啊,他会冲喜欢的女孩儿傻傻地笑。
x
就,有些不该挑战翻拍。帅而不油应该挺难的。
也就李雪健演技在线吧。各演员表演、台词、场景都很生硬。——记得十几年前了,给爷爷置办了彩色电视,叔叔从北京带来了DVD机和一个精致的《上海滩》盒子。里面数张光碟就是黄晓明这版得。最近我妈跟我爸一起看这片子,每天我爸回家后我妈才换回这个片子和我爸一起看,而我也断断续续看了不少…故事不错,但这版实在是太烂了
没看过。
高希希又联合黄晓明跑这毁经典来了🙃黄晓明这种自恋油腻比也配演许文强???搞笑呢
几年前看的了。原来这部电视剧的导演也是高希希。
就算没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