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七十多集的电视剧,从掐死一条受伤的狗开始,揭开了政客们争夺权力的邪恶人性,以及政治与利益集团相勾结的丑恶与黑暗。
几年前拍的电视剧,好像就已经预言了2020年的美国大选,反映了美国今天的政治制度,已经堕落到了立国之初的国父们绝对没有想到的崩溃边缘。
现代国家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抑制人性之恶。
《纸牌屋》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四:1)议员只能代表他所属选区的选民利益,而绝不能代表某个党派的利益。
《纸牌屋》中的“党鞭”一职,就是以纪律来胁迫议员必须服从党的号令。
任何政党最终都会异化为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
2)议员也必须实行任期制,而不得成为终身职业。
否则就一定会背弃选民而沦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同样的道理,除了事务型的官员,所有的政务官员也同样不允许成为终身的职业。
3)各种自媒体平台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过滤自己不喜欢的信息?
所有的大众媒体,除了不得受政府控制之外,还必须防止被利益集团收买。
不能乞求所有的媒体都坚守正义,但至少要有不同的媒体有相等音量的不同声音。
垄断舆论,就是垄断真相、垄断思想。
如果没有开放的媒体、没有公开透明的资讯,监督政府行为就成为一句空话。
4)政治家追逐的是权势,资本家追逐的是利益。
这两者永远是相互支持、相互利用。
那么民众该如何防止这两者的相互勾结?
如何制约政府的行为?
又如何通过政府去制约资本的行为?
综上所述,在权力、资本、媒体这三角关系中,民众怎样才能掌握主动权?
两位选手实在是上不了台面,离开了弗兰西斯的团队,都是庸才。
坐上牌桌上的人必须精于算计。
单独的召见,拆包裹的刀,都算到了。
然而算事而不算人,岂能与虎谋皮?
坐上牌桌上的人不能心慈手软。
图穷匕见,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居然在最后一刻手软,死不足惜。
坐上牌桌上的人不能有情。
道格对瑞秋,对弗兰西斯,都有说不清的感情。
反观克莱尔,处理亲情,友情,爱情,都足够冷酷。
坐上牌桌上的人要有联盟,不任性,不孤行。
末了克莱尔一翻底牌,强敌环伺,离心离德,众叛亲离。
一时得势,失败却也注定。
能坐上牌桌的,唯有弗兰西斯一人,而已。
追纸牌屋的时光划上了一个句号,这实在是一个水平一直在下滑的剧,后两季为甚。
总算是忍到了完结,长出一口气。
文 / 团长
《纸牌屋》终于在第六季的结尾,匆匆剧终。
全季资源放出来之后不久,团长就在一个周末全部撸完了。
该怎么形容剧终时的感受呢?
百感交集?
五味陈杂?
怅然若失?
恐怕都不足以道尽。
作为团长至今唯一追完的政治美剧,也是团长了解美国政治体制的教科书级电视剧,这部剧真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实在是令人唏嘘。
前五季男主弗兰克·安德伍德的扮演者史派西,因为过往的性丑闻被揭露而从剧组下车,直接在第六季的开始就被编剧写死了。
然而,下车并不意味着下线。
作为本剧曾经的灵魂人物,整个第六季中,弗兰克即使死了,也仍然像个阴魂一样时刻笼罩在故事的每个角落,流传在所有人的口口相传之中,彻底变成了真·“灵魂”人物。
就像这突然跳脱的情节设定一样,第六季的整个剧情走向也变得更加魔幻非现实,在混乱的剧情剪辑的催化下,之前几个重要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反转中一再崩塌。
就好像故事里所有的人和事,都在赶着赴死,赶着陨落。
而我们这些依旧坚持看完的人,也不过是为了见证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最终是如何结束的罢了。
团长当初的心动早已不再,故事当年的辉煌也已然无存。
唯一庆幸的,是网飞至少让这部曾经的“功臣”剧,体面地落了幕。
因此,今天的这篇剧评,团长也想深入而又体面的谈谈对第六季,乃至整部剧的看法。
1 克莱尔作为第六季里唯一的主角,团长想先来说说克莱尔,顺便大致说下剧情。
本季一开场,就是弗兰克暴毙而亡,克莱尔已成为总统的时间点。
虽然成功上台,但克莱尔却迟迟无法真正掌权。
弗兰克生前幕后的大财团——谢泊德家族——一直步步紧逼,让克莱尔兑现当初弗兰克的许诺,但克莱尔却怎么都不愿意。
在她看来,她和弗兰克本就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他和她想要的从来都不一样。
她没有义务为那个在她生命里已经没用的丈夫,白白受制于人。
费尽心机才爬上的至尊之位,她才不要做得如此窝囊。
所以副总统马克劝她签署对谢泊德家族利好的法案时,她就用各种借口和条件推阻,令双方的关系逐渐紧绷,甚至经历暗杀。
直到马克把旧情人汤姆的尸体带到她面前,用最后这一张绝牌才硬生生地压下了她一贯高贵的头颅。
但一次屈服并不代表永远。
为了反抗,她开始用更为狠绝的手段对付谢泊德姐弟,甚至不惜与俄国总统就叙利亚问题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
也是从这里,整个故事的走向开始变得魔幻异常。
她先是把自己窝在白宫里,闭门谢客装抑郁,罢工整整23天,气到全国上下开始抗议。
之前她在明面上反抗的时候,谢泊德姐弟还能有办法治她,但现在她躲起来不见人,让对手想耍手段都没法发挥,只好走正规程序——由多数内阁联合弹劾总统——赶她下台。
但要跳得更高前,你必须先学会蹲得更低。
想来克莱尔正是深谙此道,知道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道理,才会沉得住气,在马克一次次催促她“体面地离开”,并快把他自己当成下届总统时,一边通过邓肯(谢泊德姐姐的养子)的身世之谜离间谢泊德姐弟,一边软禁简,同时编排出一整套无懈可击的“通俄门”事件,一巴掌将马克拍死。
好一招釜底抽薪,团长虽然觉得有点脱离现实,但也还是忍不住起立鼓掌。
这之后,她又做了一连串惊世骇俗的举动:开除所有内阁成员,勒令马克辞职,并雷厉风行地组成了美国史上第一个全女性的新内阁班组。
虽然剧情至此已经开始在“离奇”的道路上飞奔了,但故事里的情势已全面向克莱尔倾倒。
谢泊德姐弟抛出的各种爆料对克莱尔的伤害越来越小,原本的代理人马克也被抛弃,只好退出历史舞台,就连给予最后希望的道格,也在顾虑弗兰克的名声后,倒向了克莱尔。
甚至在这些之后,克莱尔还通过各方情报,让对她穷追不舍的记者汤姆、发视频揭露她的前国务卿凯茜,和对她阳奉阴违的简,在同一天“死于非命”……所谓开挂的女主,她应该算是极致了。
然而,编剧似乎还是觉得不够过瘾,在真正的对手只剩下道格一个后,担心用弗兰克遗嘱做文章的克莱尔,犹如神助般的有了弗兰克的“遗腹子”……之后的剧情,团长真的是不忍直视了。
总之故事的结尾,道格被克莱尔刺死,从此她的面前再无敌手。
腹黑的主角最终还是赢得了胜利。
团长却不知该哭该是该笑。
私心讲,团长是很爱这个角色的。
因为她和团长在现实生活中遇见的所有女人,都不一样。
抛开腹黑和冷血这两点不谈,克莱尔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人物是极其成功的。
她可以抛开世人对女性固有身份的枷锁,跳脱出婚姻最低级的需求,想他人不敢想,做他人不敢做,勇敢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欲望。
从这个角度讲,她这样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她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利用手中所有的牌去打赢每一场战斗。
当所有人都在缅怀弗兰克的时候,她在努力的“去弗兰克”。
她的身边可以没有爱人,没有朋友,没有温暖,但唯独不能没有她自己。
即使编剧让克莱尔光环加身,但我们依旧能够看得到,她身上每一寸的坚韧都在包裹着她,令她时刻都能准备好迎接命运的磨难和开挂。
从本季中克莱尔年少时的场景可以看出,这些是她与生俱来的基因。
她抹不掉它们,于是便将它们做成了最锋利的宝剑,一路披荆斩棘,直至坐稳宝座。
只是,当故事里只剩下克莱尔一人,整部剧只能靠女主去撑起时,就再也无法找回昔日的辉煌了。
强弩之末,不是弩的过失和无能,只是可能真的该结束了。
不过,故事虽然崩了,但在团长心中,她——克莱尔——自始至终都没有崩塌过。
2 弗兰克现在回过头,我们再来说说弗兰克。
第六季的整个故事里,团长都能看到编剧和导演对弗兰克,或者准确地说是他的扮演者史派西,满满的怨念。
这些怨念加注在剧情里,让团长有时甚至分不清,那些台词是写给弗兰克的还是说给史派西的。
就像克莱尔在第四视角里努力地“去弗兰克”一样,剧组似乎也在努力地“去史派西”。
可如同剧情里演的那样,即使再怎么努力的想要和对方撇清关系,他也已经深刻地印在了克莱尔的生命里,印在了剧组的成长里,注定无法完全剥离清楚。
他们只能纠缠,至“死”都不休。
但世人说来也奇怪,当初弗兰克在位时,大家看不惯他的种种作为,硬是把他拉下了马。
可又在他死后,一个个反过来缅怀他,说他在位时如何如何的好,以期望克莱尔也同样这么做。
像不像史派西主演时,大家都说他演得弗兰克越来越浮夸,却又在他下线后,开始怀念他的“弗兰克”如何比剩下的角色更让这个故事有灵魂。
想来,编剧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大大方方地将这些写进了故事里。
只是他们太想通过克莱尔的口去表达这个观点,以至于后来用力过猛,使克莱尔的种种行为甚至超越了弗兰克的狠绝,变得让人不忍直视。
就像团长前面说的,弗兰克一直没有真的下线,他的影响力在结尾克莱尔和道格间的那场争执达到了高潮。
他一直盘桓在这两人之间,像一把双刃剑一样,割完这个伤那个。
只是克莱尔比道格更超脱,她能让自己走出弗兰克的阴影,并最终赢了被弗兰克桎梏一生的道格。
弗兰克最终还是输了,不是输给命运,而是输给了克莱尔。
自己选的女人,死了也要承担后果。
3 碎碎念《纸牌屋》最后成了这副惨局,其实是团长预料中的。
没有了弗兰克,编剧和导演似乎就想用更多的内容去弥补,于是将现阶段美国政治中的很多事情隐射到了剧情中。
如果平时关注美国新闻的话,其实也就不难理解编剧为什么会把后来的剧情写成了那样。
用推特炒掉国务卿,坚持修美墨边境长城,一言不合就各种退群,花式怼各国政府和组织,哪个单拎出来都够让人惊掉下巴了。
其实团长看得出来,编剧和导演还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想法想要展现,很多嘲讽特朗普的隐喻想要表达,但这个故事再也禁不起更多的折腾和经费了,所以他们只能在短短的八集当中去尽可能的表现。
弗兰克这个腹黑大BOSS落幕了,然而克莱尔的政治巅峰才刚刚开始,虽然肉眼可见的敌人已经清理完了,但只要她还没死,政治生涯里的敌人就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
庆幸的是,剧终了,我们就不用再纠结这个问题了。
困倦,失望,遗憾,这是对于第六季的直观感受。
我理解剧组为了Netflix做出的选择和牺牲,但仅仅是妥协与模仿,不能挽救自从第五季开始的颓势。
作为室内制作低成本的影视剧,核心竞争点就在演员与剧情。
演员方面,主演的演技还是熟悉的稳健,但因为公司的原因必须割舍,导致人物太单薄,想要塑造接踵而至的反面势力压迫,却也过于片面和简单。
剧情也更是没有新奇,总体剧情毫不出乎意料,细节处理却掣肘于时长的减少,明说与按时的尺度把握很差。
还是熟悉的风格、环境、演技、剧情设置方式,但是没有一支奇兵做突破,可能注定这一季的烂尾。
以上是针对第六季的评价,但这部剧不知道算不算的上神剧,但却本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看得出剧组尽力想让他回归到最初两季的辉煌,但是自从第五季以来,导演编剧和主创们,给我感觉偏离了方向。
一个人,哪怕不是政客,行为背后也必然有着其意图和目的。
而政客更是如此。
即便是权利的斗争,人性的阴暗面,there must be something bigger behind it,无论是高大上的政治理想、个人抱负,或者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权利欲望、政治遗产。
没有人会为了pain而继续寻找pain,即便是make you strong的pain也是为了能实现什么。
而自从第五季开始,夫妇两人的真正目的也变成了谜。
没有目的的行为不是人的行为,而是疯子的。
我认为做人的行为应该和他的事业有一定界限,我对Kevin Spacey的个人行为也感到不耻,但我对他在五季中的精湛到位且传神的表演依然给予高度评价,所以我对这部现象级的剧集不得已草草烂尾感到十分遗憾,检点自身,约束自身,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事业,以及共事之人的负责。
一口气终于看完第六季了。
本文略长,对第六季本身的剧情回顾和评价请直接跳到第(四)部分。
电脑里放着最后一季克莱尔的刀山火海,前面的电视新闻里放着特朗普试图取消birthright citizenship。
深夜,看完了这部曾让无数人着迷的电视剧。
这是戏剧中下木王朝的破灭,也是现实中美国政治的幻象。
President Claire Hale, Vice President Mark Usher. and William Shepherd in the Oval Office
President Donald Trump indicated that he has the power to end birthright citizenship through an executive order. | AP Photo/Andrew Harnik这里插一个现实的crossover,2018年中期大选马上就要开始了,伊利诺州第十四选区有一个和下木一样同是民主党的下木在竞选
距离纸牌屋第一季,已经有六年之久。
对《纸牌屋》系列的创作,有三个因素需要读者去考虑。
一是戏剧,drama,在本剧出现的二十多年前,BBC曾有讲述英国政治的同名电视剧纸牌屋,而如果对比两部纸牌屋,读者会发现美版的第一季几乎故事线都是从英版照搬而来;除此之外,在创作后期,由于美国现实政治的疯狂,创作团队迫切希望以戏剧效果超越现实,这些都是解释美版纸牌屋的各种bugs的重要因素。
第二个大的因素,是美国宪法及其产生的政治文化。
如果对美国宪法没有太多的了解,观者会少了很多观看的乐趣,导致这部片子对很多人来说只不过是一部美国的宫斗剧罢了。
第三个因素,是时政背景,这个在刚才的戏剧因素里有多少提到一些,毕竟,艺术源于生活,两者是不分离的。
从这三个因素里,便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本剧的一些大的轮廓和思路。
First Lady Claire Underwood during the 2016 campaign trip (season3)(一) 戏剧:Legacy政治遗产 + marriage 婚姻本剧的一大重要主题,就是政治遗产,在英文里是legacy。
英版的纸牌屋中,主角英国平民院多数党党鞭弗兰克因为背叛一路靠着政治伎俩坐上了首相的宝座,他和妻子重复最多的一个词就是“legacy”-我们的政治遗产是什么?
在现代西方政治文化中,政客在舞台上的时间往往有限,而在闪光灯下的大咖政客时间更加不长,英国现代首相能像撒切尔一样在位十年的少的可怜,更不用说美国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规定了总统任期最多为两任,一个总统再怎么牛,也只能有八年时间。
而八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真的不算长。
如何在非常有限的掌权时间内留下自己的历史印记,是两部《纸牌屋》的一个重要主旨。
英版纸牌屋中,主角问道:“我怎样才能有自己的褔克兰战役?
” 褔克兰战役是让撒切尔夫人青史名留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如果撒切尔夫人碌碌无为,那么谁会记得一个无所作为的首相?
近三十年内如John Major或者布朗之流,便是纸牌屋中主角尝试逃避的命运-虽然位高权重,却不被人所记住。
英版纸牌屋主角拉远了点,看回美国的《纸牌屋》,legacy这个词在前期没有太多提起,第一次重点提到是下木做了总统以后。
克莱尔在第三季怀疑丈夫可以赢得选举的能力,Frank的回答是:“I will not be an accidental president, I will leave my legacy.” 弗兰克在这方面仰仗的人物是美国二战时期的总统小罗斯福,这也是为什么他即使已经做了总统,还想要被正式选举出来,无非就是为了正名分,有足够的时间留下自己历史的印记。
更好的例子是他的America Work项目和在父亲墓前说的话。
在第六季中,legacy几乎被重新提起,虽然性质变了不少,还是紧紧围绕着FU的历史评价-无非就是Doug不想让Claire把FU的名声搞臭而已。
President Frank Underwood on entitlement (season 3)人总是尝试被记住。
而在历史制高点的政客们,很多都争相想留下自己的印记。
但很多事不是人的意念可以左右的。
在美国,最伟大的几位总统中,黑点都特别多-杰斐逊和黑人奴隶生子,林肯初当总统时从未有废除奴隶制之念,肯尼迪富二代一身疾病,更不用说里根之流在表面光鲜背后所做的勾当。
但说句俗的,历史选择了他们,人们“选择”了忘记那些黑点。
People need heros, afterall.
小罗斯福总统任内极力掩盖自己需要轮椅的事实美版纸牌屋中的第二个重要戏剧部分就是两个下木的婚姻。
我们可以看到这段关系在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虽然在权力扩大之前,两者的裂痕并不显得很大。
但就算如此,在前两季中这种不平等的婚姻也导致了很多重大事件的发生,比如Peter Russo的死亡。
他的直接死因是因为竞选州长失败后自我放弃FU觉得他会拖累,赐死。
为什么竞选州长失败?
因为给他宾夕法尼亚州创造就业机会的法案没有像他承诺的一样通过。
为什么会不通过?
因为克莱尔在FU背后搞小动作,以此来告诉FU,她需要被重视,她是平等的。
这种克莱尔的“I am equal”思想贯穿整个系列的始终,直到最后一季,还在被这种思想扩散性地反弹影响。
他们二人的婚姻在此不多陈述,每个人看了感受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
但是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二人的婚姻很好的和政治遗产联系到了一起。
What links them together? A desire to leave a legacy, because they are both hungry. 第六季也重新在两人婚姻和政治遗产的关系中重新审视,比如克莱尔真正喜欢或者享受的可能是前男友Reed,但她为什么能在和前男友一夜缠绵后醒来,打电话给Francis答应他的求婚?
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Congressman Frank Underwood and his wife Claire (season1)
Vice President Claire Underwood and President Frank Underwood, moments before the latter’s resignation (season5)(二)美国宪法及政治文化美版纸牌屋的重要依托就是美国宪法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
两百多年前一帮老头子写下的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让这个国家一次又一次较为平稳地度过危机,并“不小心”变成了世界霸权(如果老头子们看到一战往后的美国,可能会一脸懵逼吧…) 美国人的爱国之情和对宪法的迷恋之情有时是超出想象的。
近几年来的各种相关影视作品,从《白宫群英》到《丑闻》,《副总统》, 《纸牌屋》等,无不基于对美国宪法的一种尊敬的自豪,就算是阴暗和嘲笑的,其实也是如此。
某前任白宫幕僚长(Chief of Staff to the President),被问及对表现美国阴暗面的政治作品有何看法。
对方回答说这是宪法第一修正案给予的言论自由权利,是美国人民的福利。
他说纸牌屋再阴暗,但也说明国家能够给予创作的空间,是一件好事。
这样的回答你说是politician的talking point也好或者是真心的自豪也好,其实还是体现了宪法精神在影视剧中的重要性。
奥巴马第一任幕僚长,现任芝加哥市长Rahm Emanuel,在白宫任职前曾是众议院议员《纸牌屋》中,基本把美国三个政府分支都过了一遍。
第一季基本就是Legislative Branch,立法分支的国会内的争斗,第二季开始主角变身VP,继而转变为在立法分支和行政分支(Executive Branch)中的角色(副总统即是Executive branch的二把手,又是参议院的主席,算是两个分支之间,至少名义上是)。
第三季变成总统后重心基本全部移到了行政分支,而穿插了一些司法分支Judicial Branch的内容,比如大法官的提名和第六季最高法院对总统权力的限制attempt等等。
丰富完整,但真实可信吗? 只能说不要太过较真。
比如奥巴马曾笑言,如果国会真的能像纸牌屋第一季那样一百天就通过了一个重大教育改革的法案,那真如同痴人说梦了(大概这个意思)。
更不用说后面诸如利用FEMA拨款用到福利项目之类的情节了…
副总统弗兰克于参议院(Senate)主持法案投票(season2)
总统弗兰克于国会众议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发表宣战演讲(season5)(三)时政纸牌屋第一季那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前期的三季基本都会跟时政贴着走以保持剧集的实时性和新鲜性。
比如中国问题、俄罗斯问题、福利问题、ICO(ISIS)问题等等。
从第五季开始画风开始扭转,提到具体政策问题或时政问题的篇幅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drama。
整个第五季几乎就是一场选举和夫妻二人的彻底决裂,第六季更不用说了,就是克莱尔和white man和富豪们的撕x节目。
原因其实比较明显,现实比戏剧更精彩。
自从特朗普宣布参选总统并当上总统以后,美国的政坛画风完全改变,而向来靠左的好莱坞更是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政治剧创作上,一般表现为戏路发飙更加疯狂。
在多个政治电视剧的演员访谈上,都会提到编剧们会经常修改剧本,以比现实更加疯狂。
克莱尔的扮演者Robin Wright在访谈中曾表示,如果希拉里赢得了大选,克莱尔应该是“legally elected”而不是以这种荒唐的形式登上总统宝座。
President Claire Hale in the Oval Office (season6)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at the Oval Office第六季很大的一个画风就是受女权和Me Too运动的影响。
说来也是讽刺,主角Kevin Spacy的一系列事故之后,给了纸牌屋这么一个收场。
第五季最后一个镜头是克莱尔的“My turn”,第六季的最后一个镜头,回应了第一季的第一个镜头,看起来是一个完美的回复,其实是美国现实中政治两极化的侧面体现。
一句话带过,如果说第一季还是左右两派都可以欣赏的政治暗黑剧,那第六季真的就是只有左派才会看的liberal bullshit了… 在此不做评价。
美国现任众议院少数党领袖,Nancy Pelosi,曾任众议院议长,是至今为止美国历史上美国政坛位置最高的女性政客。
(四)破灭和希望最后总结一下第六季的总体剧情吧。
第六季开始于FU去世的两个月后,克莱尔已经成为总统百日,而上季半路杀出来的Mark变成副总统。
克莱尔虽然欲有作为,却发现自己深陷在不同的政治力量之间。
其中最明目张胆的是Shepherd家族。
这个家族操纵着美国政治的很多关键人物。
家族有两个主要成员,哥哥Bill,妹妹Annie。
妹妹认领的儿子Duncan比较莫名其妙打酱油。
FU在任内和S家族有过重要的协议,克莱尔在FU死后基本全盘否认。
于是第六季变成了克莱尔和S家族的争斗大剧。
这是主线一。
Bill,Annie,Duncan Shepherd (season6)其次是Doug。
Doug始终忠诚于FU,克莱尔上任后打鸡血一般想抹去丈夫的所有正面历史,想揭发他的罪行,同时保证自己的清白。
Doug的底线是保证FU死后的清誉,所以主线二就是他周旋于各个政治势力以求维持FU的政治遗产不受影响。
Doug与克莱尔对峙(season6)主线三就是对下木家族的罪名揭发。
这条storyline从第二季就开始了,从Zoe Barnes到Lucas Goodwin,到第四五季挑起大梁的Tom H。
第六季这条主线继续发展,变成了Tom和第一季讨厌Zoe的Janine Skorsky一起合作。
结果比较无语,Tom无奈挂彩,而Jannie继续前进… 算是一个open ending。
Death of Tom Hammerschmidt (season6)还有两条副线。
一是所有过往人物对克莱尔的彻底唾弃和尝试复仇,从国务卿Durant,FBI副局长Green,到沃克总统幕僚长Linda V,下木新闻半秘书Seth和后期的Nora(第五季中国家安全顾问,第六季的国土安全部长),全部以不同表现方式对克莱尔或者下木夫妇唾弃、报复。
另一条副线就是克莱尔的女权yy… 各种童年青年片段的插播,无非为了体现克莱尔在男权社会中的被压迫和自主反抗。
whatever。
前国务卿、路易斯安那州参议院议员Catherine "Cathy" Durant葬礼 (season6)
沃克总统幕僚长Linda Vasquez在Durant葬礼上与克莱尔对话(season6)最后的结局?
主线一克莱尔和S家族的Annie撕的不相上下,胜负没有定论。
主线二FU政治遗产土崩瓦解,虽然很难理解克莱尔主动曝光2016大选FU偷窃选举到底是什么思路,感觉脑子瓦特了… Doug壮烈挂彩。
主线三Jannie孤军奋进,虽然希望渺茫。
副线一的各种酱油人物死的死,迷的迷。
副线二的克莱尔女权大梦或许以彻底幻灭的形式走向沉沦。
在Oval office里如FU杀狗一般杀死了Doug(狗哥…),怀着FU的孩子,准备启用核武器。
连俄罗斯总统都在核武器问题上哀求克莱尔Please dont do this,但克莱尔一脸绝望/胜利又鱼死网破的样子其实就是暗示了她个人的破碎。
President Claire Underwood at the funeral of her husband, former president Francis J. Underwood第六季仓促、杂乱无章,有一种很强的无力感。
故事在真实性上不可恭维。
举两个例子。
比如克莱尔在近一个月不理国政以后竟然还能在短时间内夺回百分之七十的支持率,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不用说将大半个内阁的成员全部卸职换成全部女性的内阁,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每个内阁成员都要参议院过半数投票同意后才可以上任,以克莱尔当时在国会的支持率来看希望渺茫。
可以说第六季彻底无视了美国政府的三权分立,视国会如玩物,最高法院为财团随意操纵之机构。
剧中所有人只为权利或者生存,没有理想,只有无休止的空洞争斗。
如此疯狂,如此绝望,如此黔驴技穷,应了主演兼导演Robin Wright在采访中的陈述,表示现实政治太过疯狂,而他们想超越这种疯狂。
克莱尔解散内阁对此我只能说,为了疯狂的疯狂,为了报复现实疯狂和右翼力量的艺术创作,是无力的。
其实好莱坞中很少人能注意到的,是美国右翼日益猖狂,特朗普各种“crazy news”下的暗藏理性。
这是后话了。
但有一条,现实中的美国政治再怎么疯狂,也是基于American people的选择和更高政治理想的蓝图。
共和党的孤立主义,民主党的全球主义,以及其他内政的政策主张都是有内容的。
即使撕的不可开交,也没有纸牌屋中的空洞无物。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at a campaign rally, October 2018 |AP picture纸牌屋就这样结结束了。
其实讽刺的是,这个政治局的最终结局就像题目一般,如纸牌堆砌的没有实物的房子一般,土崩瓦解。
对下木夫妇来说,是他们两人联系的最终幻灭和个人命运走向沉沦的最后终结对剧集粉丝来说,是一个完美结局期待的破灭对剧组来说,是男主角丑闻带来的挥之不去的阴影对美国来说,是社会两极分化的无奈体现那么希望在哪?
世上鲜有黑白对错,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情结论都不相同,然而人于世上一回,我始终相信,保持善良(不是软弱),保持正直(不是“正义”),是可以辨别,也可以坚持的。
总是有希望的。
附:六季下木夫妇职位变化第一季:2012年大选民主党Garrett Walker当选总统,Frank Underwood本来钦定新任国务卿,但被新总统要求留在国会内。
时任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第五选区国会众议员、众议院多数党党鞭。
Claire Underwood是一家NGO总裁。
第二季:原副总统Jim Matthews辞职回宾夕法尼亚州当州长,Frank Underwood成功被选择为信任副总统。
Claire Underwood辞职,做美国第二夫人。
第三季:总统沃克辞职,Frank成为第四十六任美国总统,Claire而后被Frank任命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后辞职。
第四季:Frank参与2016年美国大选,Claire成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
第五季:2016年美国大选俄亥俄州出现重大情况,选举夜没有选出新总统。
2017年1月初参议院选举克莱尔为美国第五十一任副总统。
同月20日Frank卸职,克莱尔成为美国代理总统。
数日后俄亥俄州重新投票,下木夫妇获得足够选举人票,Frank重新成为美国总统,克莱尔复职副总统。
数月后Frank辞职,克莱尔正式成为美国总统。
第六季:Frank去世,克莱尔改姓回Hale,成为Hale总统。
Everything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 Francis Underwood从2013年开始,我作为大卫 · 芬奇的死忠粉和凯文 · 史派西的影迷,曾每年同步追完《纸牌屋》。
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2017年第五季后凯文 · 史派西下台。
凯文 · 史派西是位杰出的演员。
这部剧伴随了我的大学生涯和出国前后的历程,可以说在我人生的关键节点上推了我一把。
2011至2012年,我在《看电影》杂志上读到,大卫 · 芬奇在《龙纹身的女孩》后将暂停拍片,转头参与一家新流媒体平台的电视剧制作。
事实上大卫 · 芬奇仅仅执导过《纸牌屋》全系列的头两集,但他作为执行制片人确定了整部戏的风格,《纸牌屋》也将Netflix推向神坛。
2018年我太忙了,优秀的新剧也层出不穷,直到三年后我才有闲心补完这部失去了灵魂的《纸牌屋》最终季。
时隔已久,脑内的人物和关系已经模糊不清,但《纸牌屋》入戏快。
这让我对本季开头Frank的死,对前后两季之间的时间跨度,对阵营划分有些摸不着头脑。
Bill安排刺杀恐吓Claire,Claire和Annette牵手“recoil”,Bill握着Claire的手签署法案,Claire和Annette的任何“脱鞋式”叙旧,这些事件都非常drama。
虽然《纸牌屋》有很多drama情节,但是突兀硬来的对立不会让一路追过来的观众对Bill和Annette产生好感。
《纸牌屋》绝对不缺好配角,不缺处在Underwood对立面的优秀形象塑造——Mark, Remy, Viktor, Heather, Jackie等等。
财大气粗还操着南方口音的Republicans才是这部剧里最低端的对手。
E04是我的本季最佳。
这一集从Catherine Durant在教堂的葬礼开始,所有人齐聚Cathy家慰问家属。
过往的重要角色粉墨登场,开始交叉谈话,展现出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势力制衡。
美俄两国就叙利亚问题挑明谈判,Claire顺水推舟垂帘听政,完成了谋杀Tom Yates的扫尾和踢走Mark的布局。
从这里开始Claire巧妙地做完了翻盘的准备工作,从被动转向主动。
这一整集几乎都没有离开Cathy家,两两小对话涉及Claire与Viktor,Viktor与Mark,Viktor与Jane,Mark与Jane,Mark与Seth,Seth与Doug,Doug与Brett,Claire/Doug与Durant表弟等众多角色,同时还有不在场的Shepherd家监视着美俄谈判,非常精彩。
我对Linda的造访感到惊喜,但很快意识到这只是最终季勾勒情怀,借Linda之口鞭挞一下Underwood的过场。
如同每位主角动手前都会收到的预言与警告,无关痛痒,此后Linda再没出现。
结尾Cathy肖像特写后的现身也在意料之外。
可是Cathy只是想逃而已,之后编剧再一次随手谋杀了Cathy,这次终于死透了。
结局的reasoning匪夷所思。
六季下来我最爱的Doug终于在最后失去了冷静。
编剧刻意制造了一个失败的首尾呼应——Underwood捂死了Doug(Dog)。
我认为Doug首要忠诚的是Frank这个人,而不是所谓的两人创造的政治成就。
Doug为了不给Frank留后患,曾不眨眼地埋葬了自己所牵挂的Rachel Posner。
这让刺伤Claire后Doug表现出的惊慌失措显得很不合理。
当年看完季终集带给我的震撼仍历历在目。
Claire和Doug打破第四面墙的滥用非常削弱这个技法的威力。
第五季结尾Claire对着镜头说的“My turn”铿锵有力,和第二季结尾Frank著名的敲桌动作势均力敌。
可是到了最终季,它已经成了Claire “girl's power”的宣泄口。
在没有了Frank的最终季后期,Claire完全变成了一个像Frank一样的独裁暴君。
戏里戏外,Frank与Claire两人共同的“hunger”,《纸牌屋》这部剧的“hunger”,迫使Claire逐渐丧失了系列初不同于Frank的仁慈与怜悯之心。
超越现实的feminism和母性成为了Claire赢得支持和制约对手的武器,成为了权力手中的筹码与挡箭牌,也成为了编剧图省事的法宝。
看到后期我不禁思考,这一季究竟是在支持feminism还是在抹黑它。
对政治不感冒的我,每当和人聊起政治总会说:“我所有关于美国政治的知识全部来源于《纸牌屋》”。
Frank Underwood与Claire Underwood曾是我的荧幕最佳夫妇之一,我特别欣赏两人同心协力目标一致的惊人执行力与同步率。
我想起了放在这篇文章的导语,这是某一季海报上的一句quote。
很多事情都被掩盖在这样那样的主义下,而《纸牌屋》的意义就在于揭露权力的本质。
两个字“不爽”。
本来以为谜团会一个个揭开,新闻媒体会曝光下木夫妇的丑恶行径,好歹有个水落石出的结局。
可是,真的看完一脸懵逼,云里雾里水平太低。
先说人物,看到Claire上位本来心想也算熬出头了,但是事实证明就算她再强一个人真是撑不起这戏码;第二,下木总统戏外知道因为个人私生活丑闻曝光被封杀,但是戏里就真是没头没脑就没了,完全没有故事和逻辑可言,但是整个第六季还要不断蹭热度,一直提到人家,真是不要脸;第三,新一季的故事线完全没有任何看点,包括政治博弈也变得低级,突然冒出一个sheperd家族牛得一B,突然claire就怀孕了,突然jane就洗白了,突然Doug就变得关键了....剧情真的很糟心啊;第四,权利斗争在这新季当中真是重中之重,可是到最后竟然不知道谁赢了,斗了这么久有什么意义?
而且Claire真是太心狠手辣了,而且从头到尾所有人都想她下台,对政治和国家发展好像没有任何正面成效和积极反应,感觉编剧是在黑“女总统”呢!
可能一切的根源都是“期望太高”。
曾经觉得无比优秀的剧集竟然也烂尾了,绝望!
在IMDB上看到一个答案,一部分把我想说出来的表达出来了。
https://www.imdb.com/review/rw4434886/?ref_=tt_urv (原评地址)以下为原评的文字内容:(用的都是常用词汇,就不翻译了。
)I'm reading these low ratings and it's just disgraceful. Let's be honest, Kevin Spacey's performance was legendary and we all wish he hadn't done wrong and forced the show to move on without him. That being said, the show is still good. Is it as good? Maybe not, but the writing, performances and everything else are still of the highest quality.One last thing that I need to address about these terrible ratings: it's clear most of you haven't watched beyond the first episode!! You complain about Francis dying off screen and without explanation. That's ridiculous! They never stop talking about him, his crimes and his death in every single episode of this season. Of course they can't give you everything in episode one. If you want to be mad at someone, be mad at Kevin Spacey! His actions forced the end of his amazing character. I'm just grateful we got 8 episodes to conclude this amazing story. I'm sure it's not what the writers and producers had envisioned, but it's still good and better than nothing. Robin Wright and Michael Kelly are phenomenal, well done!以下是我想说的话。
之前纸牌屋的每一季,我都看了不下5遍。
为什么,我想,很多人都有共鸣。
那就是,或许我们从见过这样的美剧。
So real and so close to our life. 当你感受剧情无聊而又拖沓的时候,当你感受剧情出现疑惑和逻辑上的漏洞时,种种来自剧中的想法,正如生活一样真实,我们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结果,好的或者不好的,有的可以让我们功成名就,有的则让我们坠入深渊。
其实很明显的感觉是,从第四季开始,从下木和克莱尔离婚那段时间开始,剧情的重心在慢慢改变。
从着重塑造下木的总统之路,到真实的表达两个人无可替代的合作,再到只剩克莱尔一人的总统之位,故事从没停下来过。
我承认,Kevin Spacey在前五季表演,是成功的。
无论得意还是失意,无论坚定还是迷茫,所有的情绪表达的很饱满。
但是,就剧情而言,他的表演绝不是这个剧的全部。
我看到很多人给第六季打了很低的分,也看到了很多人说:没有下木,没有了灵魂。
我对此非常质疑。
这部剧的灵魂是什么?
事实上,你们真的明白了吗。
不是复杂晦涩环环相扣的计谋和欲望,也不是多了谁少了谁的儿童故事。
剧中视角一直在缓缓移动,直到最后,也没有停下来。
我们能够知道,即使克莱尔开始了她的全新的总统生涯,四年后或者八年后,终将被美国那已经浑浊到通黑的政治浪潮席卷并淹没,是的,这样的浪潮,在剧结尾的时候也没有结束,并永远不会结束。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小观点,很多人在影评里写道,第六季被害死(各种手法和途径)的人比前五季加起来还要多,这是事实。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故事每到焦头烂额的时候,每到线索错综复杂的时候,编剧就选择一杆子打死,最省事。
个人,我真的不能苟同这样的想法,我觉得这些剧中的角色结束的时间并不突兀,甚至刚刚好。
就像我们真的可能去尝试一下变态辣的火锅,即使当我们觉得自己根本没办法承受,结果呢,不管怎样,尝试了才有结果。
所以我觉得第六季这样的尝试,刚刚好。
关于很多人说要是给分的话,全看在道格的面子才给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除了最后一集,第六季全程中道格的演技真的没有之前几集好,实话,无论是情绪还是肢体。
相反,因为一人主场,克莱尔的角色塑造,我觉得是所能呈现的最好的了,我真的很感动,很感动。
真的很感谢Robin Wright ,因为她高超的表演能力和剧情的把控能力,虽然在某些地方确实存在不完美的地方,但不影响我的坚定的肯定,因为除此之外,再无其右。
第一次一本正经的写影评整部看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乱,对于剧情的发展没有期待,很多无法解释通顺的事件链接成了这个8集的短剧,我算是这部剧的粉丝了吧,基本上每次出的时候我都去netflix充会员第一时间观看,虽然这次我已经听见很多网友的批判声,但还是看了一遍,只能说遗憾,少了史派西之后感觉整部影片就缺少了灵魂一样,13-18,六年时间,很多美剧都最终高开低走,令人唏嘘,抛开故事,影片的拍摄上还是非常讲究的,服装搭配,场景布置,灯光什么的的依旧是高水准,并且最后一集片头曲的小彩蛋也非常耐人寻味,就写这些吧,总是就是感觉非常可惜。
四分给故事,两分给情怀,勉强及格,但是第六季可绝对算不上好片了。
第六季结束了,感觉心里很闷。
抛开演员,只谈剧本,梳理主线:第一季,第二季:主线:下木的不折手段的政治复仇大众口碑:被认为是当时的神剧,豆瓣评分极高。
原因:(可能不全面)1人们可以接受下木在受到政治背叛的情况下所开展的一系列沉稳,冷静的回击。
就好比武侠小说中的复仇剧情一样。
2常人无法做到这么缜密的回击,所以人们喜欢看。
就好比人们喜欢看孙悟空大闹天宫,具体孙悟空为什么去闹天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想看到一个强者在规则之中纵横捭阖,游刃有余。
喜欢看到复杂的游戏胜利所带来的高兴。
因为大家知道,孙悟空无论如何不会有实质性的危险。
3对于白宫政治的好奇4剧中人物都是符合最初人设的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主线:克莱尔要获得最高领导权,下木不放权副线:下木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而做出的回击第六季主线:克莱尔向观众传达自己跟着下木这些年有多亏,有多苦。
并且自己下木上身,表示自己也可以像下木一样牛逼,现在总算摆脱他的影响了。
为此磨了四季。
大众口碑:评分有所下滑,直至第六季原因:(可能不全面)对于克莱尔认知,价值观有些站不住脚。
不想把他们当做真正的夫妻,就说伙伴关系。
且抛去剧中所宣扬的性别歧视,假使他们两个都是同一性别的人。
作为伙伴关系下木和克莱尔的互惠互利关系是怎样的?
几个大的利益互惠:(可能不全面)一:克莱尔对下木所提供的好处:1克莱尔在最开始资助下木竞选议员。
二:下木对克莱尔所提供的好处:第一季,雷米之所以投资克莱尔的净水公司,是因为想攀上党鞭下木换好处。
第二季,克莱尔之所以能够与总统夫妇搭上话,引领法案,是因为下木是副总统。
第三季,克莱尔之所以能够当上联合国大使,是因为下木总统在国会休会的时候任命的。
第四季,克莱尔之所以能够在下木昏迷时,架空副总统唐纳德,行使最高权力。
是因为下木给与她的第一夫人这个身份。
第五季,克莱尔能够在没有任何实际政治经验的基础上,一步登天,坐上副总统。
是因为下木故意搞了一个党代会,且玩弄选票。
第六季,克莱尔能够当上总统,是因为下木在第五季里的辞职。
(这个行为虽然有私心,但至作为伙伴,至少克莱尔不吃亏) 克莱尔确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个人也喜欢这个角色。
但想问一句:一个人的成功,是自己拥有的平台更重要,还是能力更重要?
个人认为是平台更重要,古往今来,有多少能人志士,找不到表达自己抱负的平台,而郁郁不得志。
辛弃疾,苏轼等不都是这样么,这么一数实在太多了。
有能力,只不过是必须的基础,但真还不见得就一定能够匹配到相应的平台。
就好像克莱尔所有的能力体现,都是建立在下木给她提供平台的这个大前提之下,才能够把能力充分的体现出来,如果没有下木这个大平台。
她根本就不可能用不到5年的时间,从一个只有30个员工的私企老板,一步登天当上了总统。
还记得在第一季中,其实就有一个场景,克莱尔要下木找国务卿帮忙把她在苏丹的货捞出来。
下木照办了,找了国务卿。
可国务卿能力有限,办不到。
克莱尔就要下木找他当时的政敌雷米帮忙。
结果下木发火了,很明白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如果雷米帮了你,他就会来要挟自己。
如果自己受到了要挟,也就不会有净水公司的未来。
”结果克莱尔觉得自己的事业排在了下木之后,而不甘心,背后捣鬼,让法案没有通过。
可熟不知,至少是当时,雷米之所以找克莱尔,谈生意,不就是应为下木这个大前提么?
在这里,这个电视剧混淆了前提(平台),和能力之间的区别。
如果说第三季开始,主线就单纯的是,克莱尔想要第一领导权。
不加掩饰的斗,也就罢了,观众可能还会接受。
可编剧却偏要加上下木如何对克莱尔精神摧残,克莱尔的反击就像下木之前的“复仇”一样,具有正当性。
并把它上纲上线。
搞得好像很美国政治正确一样。
可是作为伙伴,可是下木并没有亏欠克莱尔什么啊?
相反还给她提供了这么多的平台方便,可她还要觉得自己吃了天大的亏。。。
也就是说:(可能不全面)观众可以接受下木这种武侠小说中的复仇剧情。
却不能接受克莱尔强行美国政治正确的不折手段。
robin wright担当执行制片人,clare和doug两条线展开,弱化其他角色,反正我也看着大部分辅角脸盲了 这样倒是也挺好看的——另外我对seth很有意见,该发盒饭。
这一季拍的到底是什么jb玩意儿?一代神剧落得如此凄惨的结局 令人唏嘘。
wtf,纸牌屋在豆瓣上这么点分,这标准什么鬼,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么?上面是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写的,我现在看完了,理解为什么这么点分了,wtf,编剧你辞职吧!我想给一星!
不知为啥,我特别喜欢最后一季。有张力,尤其是全体女性内阁的时候,爽。当之前那些算是男的内阁时,为何没有人说这群人不行么?最后一集很潦草。有点烂尾。
是在黑feminism吧
死的疯的放弃抗争的退出舞台的,最后还剩下了什么
可惜啊,没有和戏核的凯文史派西,这一季比前几季更加的无聊。以后只能在第一季里重温史派西的演技和气场了
刚刚看完就来评价了,感觉最终季还是可圈可点的,节奏不错,反转也是正常水平,就是大结局有点失落,没看够。可能最终季了,导演想让看过的人都记住吧。
不圆满,但是画了一个句号。整季故事去下木却无处不在阴魂不散,所有角色都在挣扎,真正去下木变Hale的世界只能是608完结后的了。单看表演和拍摄并没有实际评分数那么糟。
if you haven't started watch it, don't watch it. Just a piece of shit.
虽然以我的标准打了三星,但这部剧以豆瓣的标准来说怎么也该有7分呀?你们这些偏激狂。。。
这个剧最后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也是很让人唏嘘了,结尾简直莫名其妙,该说再见了,一个人,一部剧······
这样草草收尾真的是莫大的悲剧
虽然……可是……无语……
克莱尔的形象与前几季完全不符,黑化得莫名其妙,突然冒出来的遗腹女更是莫名其妙。
换个风格,其实再怎么说都比国产剧好的多。Claire 只身处理明枪暗箭,勇于夺权,气场强大。第四集,葬礼上各种势力交换利益最经典。
国王暴毙,女皇登基,一言难尽
果然,拍的什么鬼
科氏兄弟,化学泄露,zzzz内阁,孤胆总统,一切似乎都得到了印证。
编剧想,反正也被砍了,最后一季赶快对付完吧,合不合逻辑无所谓了。浪费8小时,就为了吐个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