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宣传为有关乳癌的公益电影,结果只是个不过不失的轻松爱情喜剧,乳癌基本只是背景设定,女主角遇到高大全的男主角,偶然发现身患需要全乳切除的乳癌,此后克服心理压力动手术恢复健康,大致这样的故事。
以爱情喜剧来说可以看看,以乳癌公益片来说过于轻描淡写,甚至不如亦舒在“圆舞”中的简短叙述来得真实。
自己也不太了解,只是觉得虽然死亡率低于其他癌症,但心理压力难于想象,后续治疗据说也相当辛苦。
剧情上饶过这些辛苦,仅表现了最初的恐惧,噱头大于实际吧。
楊千樺加任賢齊主演的電影。
看牌面應該是輕鬆攪笑的愛情片,斷估都不會是 "餃子" 那些題材吧。
(任賢齊 vs. 梁家輝 ?!) 再看這個一度被禁的電影海報,猜想千樺是真的為藝術犧牲,或是宣傳的噱頭 ?出來的作品,淡淡的愛情的氣味只是為那嚴肅的題材於些輕鬆的調子。
觀乎電影的結構,角色的舖排及故事的高低起伏,這部電影只可以算是編劇\導演的創作力與商業計算之間的不平衡之作。
情節上少了香港 (或荷里活) 的電影的一貫緊湊的,沒有強加上去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生離死別的悲痛,有的是主角如何面對危疾的種種反應,感覺很細膩,可以見到編劇\導演的苦心經營。
但為何徧徧要加入側田一角? 這一個角色即使完全刪除亦對全劇沒有影響。
無可否認主題曲唱得不錯,但單是主題曲不夠嗎。
這個無謂的舉動徒然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即時減分。
話說回來,楊千樺慢慢放下大笑姑婆的形象,轉戰難度較高的角色,掌握仍算不錯,看來香港的導演開新戲時可以多一個選擇。
originally posted at http://idpt0000.wordpress.com/2006/04/19/film-%e5%a4%a9%e7%94%9f%e4%b8%80%e5%b0%8d/
《天生一对》的赤裸女模特拼图海报原本很切题很有创意,但是影厅里的海报改成杨千桦和任贤齐的半身look(好像在卖休闲服,例如杨千桦代言的某品牌),海报提示着观众——这部戏与任杨二人以往擅长的都市言情轻喜剧有嘛区别?
换成郑秀文+任贤齐or杨千桦+吴彦祖又如何?
双木成林,两个演戏有点生硬的组合,倒也切合他们自身的性格气质,期望值不会太高,但至少可以看看俩个本色演出的歌星,也值了。
至于杨千桦(饰演Bingo粱)突破以往的性感演出,是话题也是花絮。
我想,如果有一首由女主角演唱的琅琅上口流畅动听主题曲,例如唱到街知巷闻的郑秀文金曲《感情线上》《终身美丽》,相信会有助于电影的大卖。
或者说本片的电影配乐方面还不够令人印象深刻,平庸=没有特色,对烘托氛围方面的作用力不足,明快时不够爽流泪时亦不够凄凉。
HK新晋音乐人侧田去年上位后,及时出现在新电影里,说明他的人气旺盛(他也不能免俗,同其他香港歌星仔那样正式歌而优则影玩crossover了),也说明电影公司追求双赢的营销眼光,为他安排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角色,hardsell他的歌和唱功,当然他还是成个芋头那样反戴一顶棒球帽,但我还是对自己说,你Y还是去作音乐人这个比较有前途的职业罢,除非你学达哥刘以达那样天赋爆棚丧尽天良地搞笑。
如果把《天》当作一部科教片来看,倒是意义重大。
以Bingo粱的个案为例,首先通过一经常跟三女撕混的男人之口传授了三招自己动手检查乳房的招数,病人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在患病女性心理重建的方面,由临床心理医生出马,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们勇敢地面对,终于阳光总在风雨后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还一下生出件十岁大的女娃)。
所以应当作为科普电影全国各地置顶轮放年年放月月放日日放(当然我就不希望我的口水话置顶了)。
虽然我国的乳癌发病率据说因为广大劳动妇女阶级姐妹粗茶淡饭吃豆腐、黄豆、豆制品多比米国低很多,但是去年李冰冰钟丽缇等仨女星为乳癌防治当大使全裸海报风波也闹得沸沸扬扬。
女同胞们的节日到了,从关怀女性的角度出发,这部应景电影起到了很好的常识教育作用,此片功在当代利在:让男人对女人有更深的了解,促进社会的和谐,让女人对自身有更深的认识,活得更坦然,拍拖不拍拖的男女们进入电影院接受了关乎未来切身幸福的宝贵一课。
所以,在38来临之际,电影公司忠告市民:拯救乳房,就是拯救我们自己,就是拯救地球(也顺带拯救票房);爱她(他),就和她(他)去看《天生一对》,爱她就带她去check check……ps:《春天花花同学会》里边黄秋生船长割股救荒岛余生的众人,割的是右股,当屏幕出现“Bingo梁的左乳房:1976-2006”,割乳救了自己也救了不举的任贤齐,异曲同工般伟大。
ps2:广告女强人杨千桦开的是绿色现代途胜suv,临床心理医生任贤齐的坐驾是其代言的银色三叉戟马莎拉蒂跑车。
任还晒了一晒他左手腕上代言的某名表。
ps3:TVB的一大帮甘草演员集体加盟此片(TVB可能有参股本片),例如秦煌郭少芸《大闹广昌隆》的369,感觉还不够出彩,或许他们放得不够开。
包括内地演员郭涛饰演Bingo梁的老板,还有前TVB演员林家栋、张兆辉乃至《雪山飞鼠》里饰演程灵素的龚慈恩也露了一脸、杜琪峰御用配角许绍雄、林雪都有本色演出,但仍嫌不够过瘾。
或许导演不想喧宾夺主,着力不足,虽然有很多笑声,但总觉得不够夸张抵死(那种香港市井特有的味道)。
ps4:黎耀辉,出现在片头的工作人员名单中。
ps5:建议广大读者找岸西的原著《哀悼乳房》读读。
ps6:本片英文名2 become 1,妙!
也是x年前的恐龙组合Spice Girls的一首歌名,高潮处几句如下:It's a night,It's a night,when 2 become 1……某位大学师兄曾经在冲凉房反复吟唱。
ps7:再重申一遍,难过影城的3号厅的确是令观众看得最难过的影厅。
但今日花50个大洋买了三张票,果然是超级星期二。
很好。
ps8:在此佳节来临之际,特预祝各位女读者身心康泰,学昨晚的奥斯卡影后话哉:Live a good life。
不知从何时起,乳房也成了一个创作流派。
文学上有《拯救乳房》、《在70年代的乳房上狂奔》;电影就更多了,代表作当首推西班牙导演毕格斯·卢纳的经典名片《乳房与月亮》,为了使其更贴近“乳房派”的创作宗旨,有人给它取了另一个名字,叫《月亮代表我的奶》,果然绝妙。
要说“乳房派”的代表人物,国外的应当是意大利的情色电影大师丁度·巴拉斯,他的几乎每部影片都会有大段大段的乳房裸露镜头,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否有恋母情结;而中国香港电影圈的代表人物则毋庸置疑是王晶,这个满脸横肉的死胖子,对女性的乳房有着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偷窥无罪》、《玉女心经》……他用一部又一部艳情片对女性的乳房表达着敬意,而张文慈、舒淇等具有崇高的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的女明星,都是“乳房派”的当家花旦。
如今,杜琪峰的御用剪辑师罗永昌也奋不顾身地投身到这一流派中,《天生一对》表达的正是对女性乳房的关爱。
但是不同于王晶等人的色情乳房观,罗导的电影洋溢着真诚,充满了趣味,在香港电影一片低迷的时刻,他清新明快的导演风格,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影片虽然致力于表现罹患乳癌的女人的心路历程,但是沉重的主题被罗永昌用轻松幽默的手法表现出来。
影片的名字何以叫“天生一对”?
原来两个主角各有缺陷:杨千嬅身患乳癌,左侧乳房要整乳切除;而任贤齐因为一次不成功的一夜情而留下心理阴影,从此成为“不举男”。
两个苦恼人面对困境表现除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杨千嬅如坠深渊,充满了绝望;而任贤齐则依然对生活充满了激情,积极地寻求治疗方法,并且还帮助灰心的杨千嬅重新找到了生存的勇气。
电影一直在通过一对男女之口讲述乳癌,用轻松而幽默的方式告诉每个人乳癌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怎样预防,怎样治疗。
沉闷的主题被明快的节奏消解了,同时教给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当然,这也是一部爱情电影,爱情是其中重要的元素,其隐含的感情观点就是真正爱你的人是不管生老病死都可以一直在你身边陪伴你的那个。
当然,这有点煽情,也有点落于俗套,但既生在俗世,又怎可能不食人间烟火?
叶伟信在2000年拍摄的《朱丽叶与梁山伯》由吴镇宇和吴君如主演,同样讲述了乳癌女子的爱与哀愁,因其沉郁忧伤的风格而被奉为经典。
《天生一对》与之相比,少了一些压抑,多了一些轻松幽默的风格,让人在会心一笑中收获感动,同样难得。
片肯定是烂片但也不想写稿啊还不如来这说几句与电影无关 但突然想到 一个是杨千嬅 一个是蔡卓妍 两位都是不断在电影里渗透自己胸小特点的标准港女演员 这种标签的定义很容易在2000年后的十年里取得更多观众的好感 往往象征独立 坚强的新女性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只有通过削弱女性特征才能来强化女性形象胸部和臀部 因为其生育能力的象征而被选为文明最开始发源的崇拜物新女性运动了大家不满只将女人作为生育工具于是开始寻求平等而所谓的平等在我看来却是性别歧视更大的悲哀:女性只有通过证明其与男性同样的力量或外表而求得自身的权利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歧视无论是生理结构还是心理特征 女性本就和男性有着天壤之别肌肉组织决定了其很少能将爱人公主抱脑部结构又拖沓了许多情爱纷杂但这并不是缺陷啊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太深奥但有一样 美应该是不同女性真正要求平等自由必定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能利用自然优势能健康、独立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绝非通过不停地证明自己与男性接近到百分之多少而获得的所以说烂片对价值观的处理还真的是简单又粗暴啊→ → 你自己就是个简单又粗暴的人你嘚啵嘚什么啊
很多香港电影都关注生活小细节,又拍得不那么沉重,只是轻巧地带过,所以觉得这倒是一部有趣的片子. 最好的创意自然是1976到2006,有谁给自己的胸部这么算过命的?
只是恭慈恩的出现让我大惊失色,原来美女姐姐已经如此这般老了?
学到最多的,还是关于掷硬币的方式,字就是去,花就是立即去.于是以后都可以效仿,字就是吃火锅,花就是马上去吃火锅.随着自己的心意,连不好的选择的机会都不给自己. 既然是立志影片,看完后自然有一点点的感动,爱你的人不会介意.
不太合格的女性乳房健康公益广告,很不合格的喜剧电影。
虽然主题是积极有意义的,但是剧本的混乱模糊了视线。
杨千嬅和任贤齐倒是很搭,杨千嬅的相貌平平众人皆知,本片更是将身材的缺陷暴露无疑,任贤齐近年来事业走入低谷,岁月无情,演技实在扭捏的他也变的越来越难看。
不知道是否是出于商业考量顺便捧一下香港新晋歌手侧田,还是让他的人气带动本身的票房,但这戏加的实在多余。
作为监制的杜琪峰,其配角班底倒是来了不少,也许是导演对自己的作品太不自信了。
如果不是几个演员出色的表演,相信这片子让人能坚持看下去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了,还是有个就是冲着这个故事情节而来的,可至少我不是。
电影的主题还是向上的,四个字大概就能概括出来:笑对人生。
故事的发生牵强附会,特别是男主角的出现,居然有一个找人着药引子的借口。
很少在看电影时关注音乐,但在这片子里却让本人留意了一下,看样子是同剧情有些不太融洽,要不也不会让我这等只关注情节发展的音盲注意上。
本来抱着看喜剧的心情看它的,可是看着看着就觉得索然无味,它用香港电影的手法来表达一个社会主义的主题。
看完片子,回头再看了一眼片名,发现名字起的还是一语双关呢!
“天生一对”和“2 become 1”说的既是男女主角,又是乳房,有意思。
片中的冰冰是个非常独立自强有个性的女孩子,有坚守这的自己的信念,比如对爱情和对工作的执着。
当病痛的消息来袭时,也没有急着找一个依靠的肩膀,而是独自一人默默承受,还抛硬币,“花是好了,字是突然好了”,看到这里觉得心酸,又觉得感动和佩服。
我想应该就是这份坚强和勇敢同样打动了任贤齐。
失去一个乳房的小小缺憾和一个女人散发的内在魅力来比,根本不算什么。
还是在电影院看的……
关爱女性健康。
你介意吗?我不介意!
喜欢那首歌,所以也喜欢这部电影。
女人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感觉是部很不错的电影
任贤齐到底演过多少类似角色
无功无过,但不要再盲目说任贤齐帅了好不好……
无聊
2014.6.2无聊难看,我说电影和杨千嬅。
侧田的好音乐啊
女人,要关爱自己啊!
誰說這是改編自西西的《哀悼乳房》?亂講話!
实在不像爷们拍的电影
哀悼乳房。。。
关注女性健康,HOHO
竟然有抚摸的镜头。
3.5,低配版。
轻松的港式爱情片 很适合放松心情
算有点反映女性问题吧,虽然还是偶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