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第一季

The Tudors Season 1

主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山姆·尼尔,杰瑞米·诺森,娜塔莉·多默尔,安娜·布雷维斯特

类型:电视地区:爱尔兰,加拿大,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年份:2007

《都铎王朝第一季》剧照

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2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3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4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5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6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3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4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5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6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7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8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9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20

《都铎王朝第一季》剧情介绍

都铎王朝第一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6世纪中叶,英国驻法国大使遭到暗杀,而且死者正是年轻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饰)的叔叔。这让国王极为愤怒,立刻召集大臣,准备兵发法兰西。不过,红衣主教沃尔金(山姆•尼尔 Sam Neill 饰)权衡各方利益,并不赞成英法交战。因此,他想方设法,让英王、法王通过协商解决了此事。由于王后凯瑟琳只为亨利八世生下了一个女儿,这让她逐渐失宠。亨利八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并在宫廷之内寻欢作乐。不过,真正令亨利八世动心的却是一名叫安•博林(娜塔莉•多默尔 Natalie Dormer 饰)的女侍官,后者美艳动人,丰满妖娆,使得他几近疯狂。为了能够明媒正娶,亨利八世跟主教沃尔金密谋,要与王后离婚,此举顿时牵涉到外交、宗教等多方利益。期间,热死病蔓延,引起全国恐慌,一场宫廷震荡也随之而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紧急链接永不者后海前街51区蝴蝶不说话乌鸦血疾速追杀:芭蕾杀姬朝鲜名侦探:吸血怪魔的秘密虐杀器官灰姑娘药剂师另一个故事~新人药剂师相原胡桃~好好活着为什么不是你夺命狙击航向热带岛屿的冰山诡厉信号明星危情我爱我夫我爱子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钢之炼金术师FA变装人生鹤屋和熏干酪来自光芒的光凄灵室破碎边缘承诺橄榄树下的心我的真爱旅程炸弹惊慌鬼语者第五季私密在线

《都铎王朝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蓝胡子

前面两篇说的都是亨利八世这个蓝胡子,顺便一起把这部《都铎王朝》也八一下。

亨利八世据说是蓝胡子的原形,蓝胡子是古老欧洲的传说故事。

故事里从前有个男人,是个贵族,他长了一部蓝色的胡子。

他很有钱,还有大大的城堡。

他有个邻居,家里有两个女儿,他想娶其中一个做老婆,就请他们打猎吃饭。

一个女儿被他的财富吸引,答应做他的老婆。

结婚后一天蓝胡子离开城堡,留下新婚的妻子在家。

妻子百般无聊,就打开城堡里一间一间的房间来看,直到看见有间一直关着的房间,里面有好几具女人的尸体。

她吓得把钥匙掉在了地上,沾上了血。

可这血是被施了魔法的,怎么也洗不掉。

蓝胡子回来,看到沾血的钥匙,知道他的秘密被妻子发现了,就要杀她,关键时候,妻子的三个兄弟来了,救了他们的姐妹。

原来那些死去的女人,都是蓝胡子过去的妻子。

童话故事有些讲得前后没有逻辑关系,它没讲蓝胡子为什么要杀死前面的几任妻子,也没讲为什么要把死去的女人的尸体搁家里而不是埋在土里,也没讲清为什么死了这么多年,血迹还是不干,只用魔法两个字就一笔带过了。

但是童话故事却有着犀利的敏感,把一段记在史书上的历史变成了儿童的睡前故事,所为后世人的童年记忆。

格林童话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的,每一个童话后面,都找得到相对应的残忍的中世纪欧洲历史。

《白雪公主》是王位之争和黑暗矿工血泪史,《驴皮公主》是早期人类婚姻史的投射,而蓝胡子,就是讲述亨利八世这个丧心病狂的神经病人的杰作。

要论谁杀老婆杀得多,还真没人能够超得过他。

这个国王有一种暴虐的屠夫一样的心理,一不高兴,噗哧一下,就是一个人头滚落在他的脚边了。

亨利八世的第一任老婆是他的长兄阿瑟的寡妻、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

因为凯瑟琳没给他生儿子,他便让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逼迫凯瑟琳与他离婚。

亨利八世的第二个老婆,也就是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的娘安妮·波琳,还是只生了一个女儿伊丽莎白,他一不高兴就以通奸罪砍了安妮·波琳的头,因为他离婚再也不需要教皇批准了。

两个人1533年1月25日结婚,到1536年5月19日安妮·波琳被处死,可怜安妮·波琳才当了三年多的王后,而她登上王后之位,却花五年。

第三个老婆珍·西摩1536年5月20日结婚,可是在1537年10月25日,生了个儿子爱德华后因产后十二天就死了。

这算是个得到善终的。

也不过才一年的时间。

第四个老婆是德国的公主安妮·克利夫斯,据说长得不美,她贿赂了宫廷画师将她画得美美的,亨利八世看了画像觉得不错,等结了婚见了面才大呼大当,与这个老婆协议离婚。

也算是逃过一劫。

第五个老婆是凯瑟琳·霍华德,1540年7月28日结婚,一年之后就离了婚,又一年之后被以乱伦罪处死。

  第六个老婆是凯瑟琳·帕尔。

1543年7月12日结婚,三年半后1547年1月28日亨利八世死了,她再婚嫁给了托马斯·西摩,新国王爱德华六世的舅父,结婚没多久,于1548年9月5日去世。

  亨利八世这一生,就是不停地娶老婆换老婆,他的六个老婆,三个叫凯瑟琳,两个叫安妮,他陷在这两个名字中,一定很混乱。

  《都铎王朝》我没有看完,大半年前看的了,好多情节已经记不起来,只觉得这个男演员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比艾瑞克•巴纳多了几分杀气和阴冷,更像一个年纪轻轻就登基为王没有畏惧之心的天之骄子。

这部戏因为是连续剧,就少不免有些拖沓和啰嗦,第一季为了和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就花了一季的篇幅,再加上一个汗热病,把观剧的兴趣搞得没了。

这个片子现在还是我的电脑硬盘里,不知道是删了好呢,还是看完好。

 2 ) 做了减法的阴谋与爱情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都铎王朝》,那就是“华丽”;用三个字形容就是“华丽丽”。

对一部电视剧来说,《The Tudors》的华丽绝对赶得上一部电影的浓度。

画面的鲜明与内容的香艳相得益彰,王座、冠冕、锦绣华服,俊男、美女、刽子手的屠刀……看片头就知道这一定是一部叙述奢靡的宫廷之中的私情故事和权力阴谋的大戏。

看了一季,实在无法不去联想我们自己的宫廷戏,不是电影大片那种能在房顶上乱飞的宫廷戏,而是类似《雍正皇帝》的“正说”和类似《微服私访》的“戏说”。

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瞧咱中国的老祖宗,到底是千年的文明古国,咱玩阴谋那叫什么档次!

再看老外,简直就是三岁小孩过家家,所有的阴谋都写在脸上生怕别人不知道。

要怎么说中国人聪明呢?

看看咱的《三国》,那智慧,那谋略,就算把后主刘禅搬到都铎家的朝堂上去也能把这帮不开化的野蛮人玩得滴溜乱转。

不知道英国人看到把他们的老祖宗写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猪级动物会不会跟美国人急,也许英国人会照例嘲笑美国人,乡巴佬鼓捣出来的东西也就这样了,没文化就是没文化。

点缀些个诗歌音乐,也都是为了偷情准备的。

没文化打什么紧?

《都铎王朝》的看点反正也不是文化。

选择都铎王朝,既没选择血腥玛丽也没选择伊丽莎白一世,而是选择了亨利八世作主角,显然是看上了这个“蓝胡子”娶了六任老婆,“离婚-砍头-死,离婚-砍头-生”,放到现在也够波澜壮阔的婚姻史和密切相关的席卷欧洲意义深远的宗教改革。

而且按美国人的喜好,后宫里勾心斗角绝对是收视率的保证。

其实中国人也如是,就算是声称自己“写不好女人”的二月河也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给小说里塞进几个女人。

顺便一说,二月河的女主角真的不怎么样,倒是个把只露一面半面甚至根本不露面的女人比较有得看。

写艳情中国人绝对搞不过美国人,不是写得神圣了就是写得下贱了。

美国人好象从来不给自己设框框,基本不会在乎把某个历史人物贬低了还是抬高了(反正也不是写美国人,要是写华盛顿林肯可能还是要顾忌一下的),所以都铎家的亨利王既不是千古一帝也不会遗臭万年。

一方面任性得象个孩子执着于自己想要的玩具,另一方面也残忍得象个暴君玩弄着他人的生死荣辱。

很多时候即使是写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作者也会对笔下的人物注入自己的同情,哪怕只有一丝一毫。

但是我很难想象剧作者在写亨利八世的时候注入了多少同情和怜悯,感觉更多的是对这个“蓝胡子”无情的嘲弄,就象毫不客气地把一大帅哥扔烂泥潭里。

亨利为了和新欢安-博林结婚,想要抛弃宽厚仁慈且深受人民爱戴的王后时,竟然在教会法庭上扮演伪君子,慷慨激昂地要求“正义”。

当人们为这种厚颜无耻背叛切齿痛恨的时候,野心勃勃的安-博林却吊着亨利的胃口把他耍得团团转,让亨利无比炽烈的“爱情”成了笑柄,知道后来亨利也被安-博林背叛结果砍了她脑袋,我非常开心地准备好爆米花等着看好戏,除了“活该”我实在也想不出什么词儿去形容对这位帅哥亨利八世的感觉了。

至于安-博林,史上形容她似乎没用什么好词,电视剧里的安-博林肯定无法象阿拉贡的凯撒琳那样用“好”来形容,但似乎也不能单纯地用“坏”来解释她的行为。

首先她是工具,用来帮助家族赢得国王恩宠的工具,但也不能说对亨利完全没有爱。

当瘟疫流行时被国王遣离,安-博林的眼泪说明她是受了伤害,感觉到了背叛,内心深处她是想与国王患难与共的。

可能也是因此,原本就基础薄弱的爱情完全消失,之后的纠缠再也无法和“爱”联系到一起了,安-博林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野心家和阴谋家。

用爱情来定义这对男女的私情,实在是种亵渎。

爱情不纯洁,婚姻不神圣,没有宗教值得信仰,没有理想值得追求,人道主义者把“异教徒”活活烧死,战争与和平是国王们的游戏。

做了减法的阴谋与爱情,不适合思考,不适合感悟。

但是它华丽,适合娱乐。

要是“忠实于历史”让亨利八世成个老胖色鬼,安-博林其貌不扬平胸如机场,那就连娱乐也不适合了,所以《都铎王朝》非华丽不可。

如同为了与法国结盟修建的行宫,虽然不过是顶帐篷,但是华丽,而且还好,酒是真的,喝得过。

 3 ) 剧情梳理

第一集亨利八世的叔叔、英国的驻法大使,在意大利被法国人杀了。

议会上亨利想对法宣战,红衣主教沃尔西欲拦又止。

【亨利八世演员太帅了,不符合史实的胖胡子】亨利跟一个女的在搞,后面可知这女的是一个侍女,叫布朗特。

法国的红衣主教来劝沃尔西让亨利别发动战争。

查尔斯看上了白金汉公爵的女儿。

凯瑟琳王后想让亨利八世跟罗马帝国结盟,并希望亨利八世还能爱自己。

亨利八世对凯瑟琳王后没兴趣,跟侍女简搞了起来。

查尔斯向白金汉的女儿献媚,查尔斯、白金汉骑士比赛都很猛。

沃尔西搞了个和平条约,准备用和平和法国的红衣主教做个交易。

白金汉被突然挑战的亨利给干倒了。

【亨利想试探白金汉到底服不服】亨利来咨询托马斯莫尔的意见,托马斯莫尔不赞同开战,亨利想要靠战争青史留名。

白金汉有谋反之心,并发现女儿和查尔斯搞在了一起,查尔斯说自己不是第一个搞他女儿的。

侍女布朗特怀孕了,告诉了沃尔西。

红衣主教来找亨利,亨利去打猎了。

托马斯塔利斯被坎特伯雷教堂推荐来做音乐。

沃尔西和托马斯莫尔一起说服亨利签和平条约。

【这是最早的欧盟思想吧,红衣主教权力挺大啊不跟国王说就可以直接跟其他国谈条约】白金汉知道了亨利也搞了她女儿,气愤的来找亨利,让他惩罚查尔斯,亨利把他怼了回去。

沃尔西向法国红衣主教索要回报。

查尔斯和白金汉的女儿继续搞。

托马斯莫尔跟家人一起读圣经,然后又祈祷。

亨利给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写信聊和平。

【法王Francis I 原本应该翻译为弗朗西斯一世,为了区分,一般翻成弗朗索瓦一世】法国红衣主教告诉沃尔西,亚历山大教皇快死了,沃尔西有机会当上教宗。

【不对啊,教皇亚历山大三世1503年死的,1509年亨利八世才继位的呀】凯瑟琳王后怀疑了侍女布朗特。

亨利嫌弃凯瑟琳王后跟过他的哥哥亚瑟,并郁闷自己一直没儿子。

白金汉想让托马斯博林帮助自己谋反,托马斯博林伯爵不干。

亨利关心法王长得帅不帅以及父亲们都是怎么防范女儿乱搞的,亨利很信任托马斯博林,让他主管外交。

凯瑟琳王后不愿意女儿嫁给法王子,她家族跟瓦卢瓦家族是世仇。

托马斯博林还挺希望女儿能跟亨利搞上的,尤其是安妮博林。

白金汉羞辱了一下沃尔西,亨利训斥了白金汉,白金汉快受不了了。

第二集亨利和弗朗索瓦在加来会晤,过程中充满了冷冷的挑衅,法王搞了托马斯博林的女儿,亨利喜欢塔利斯的歌声。

托马斯博林伯爵告诉沃尔西,白金汉要刺杀亨利。

亨利受不了弗朗索瓦的言语不敬,跟他摔跤,结果输了,自尊心极其受伤,在法律顾问托马斯的劝说下消了气。

托马斯博林的女儿玛丽主动找亨利搞。

亨利还是签了条约,心里却极为憋屈。

亨利不喜欢托马斯博林的女儿玛丽了。

亨利气不过法国人,想和西班牙国王结盟。

沃尔西告诉亨利,白金汉有不臣之心,亨利计划干掉白金汉。

亨利读了君主论,告诉托马斯莫尔,白金汉想篡位。

布朗特及她老公被安置好了。

白金汉有一帮拥趸。

托马斯莫尔和沃尔西感觉到了失宠。

公爵们来送新年礼物,诺福克公爵很殷勤,白金汉很阴沉。

布朗特生了个男孩。

白金汉被捕了。

沃尔西想判白金汉较轻的罪名而非叛国罪。

亨利派查尔斯去控制诺福克公爵,查尔斯软硬兼施。

诺福克公爵判了白金汉叛国罪。

白金汉被砍头了,亨利有了儿子很开心,王后不是很开心。

教皇死了,因为沃尔西去跟神圣罗马帝国结盟了,所以法国红衣主教不准备帮沃尔西当上新教皇了。

凯瑟琳王后祈祷生男孩。

沃尔西没当上教皇挺郁闷,托马斯莫尔也为他遗憾。

凯瑟琳王后看布朗特不顺眼。

凯瑟琳王后搬家了。

诺福克公爵是托马斯博林女儿的舅舅。

托马斯博林怂恿自己女儿安妮博林去勾引亨利。

亨利准备和神圣罗马帝国结盟攻打法国。

亨利从白厅搬到了汉普顿宫。

第三集喽啰们在排练节目迎接神圣罗马帝国的使臣。

亨利让妹妹嫁给葡萄牙国王,派查尔斯护送。

神圣罗马帝国的使臣来到英国,托马斯莫尔接待他们,并表达了对路德教派的立场。

【他俩同时也是西班牙的使臣,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亦即西班牙卡洛斯一世,也就是凯瑟琳王后的侄子】沃尔西接见使臣,支开托马斯莫尔,为达成同盟将亨利的女儿玛丽嫁给神圣罗马帝国王子,使臣表示皇帝支持沃尔西当教皇。

托马斯博林和诺福克公爵策划着让安妮博林迷惑亨利以除掉沃尔西。

表演节目时,亨利果然对安妮博林有了好感。

亨利的妹妹玛格丽特看不起查尔斯。

凯瑟琳王后提醒两位使臣当心沃尔西。

亨利让使臣直接跟沃尔西谈。

亨利准备造军舰配合西班牙国王对法属意大利的进攻,亨利给托马斯博林升了官。

安妮告别了情人。

查尔斯的手下在喝酒。

王后想让亨利宠她,可亨利对王后真的没兴趣。

沃尔西很压抑。

亨利派托马斯莫尔去发表谴责马丁路德的文章,并升他为爵士。

弗朗索瓦一世知道了亨利跟西班牙在结盟。

托马斯莫尔把路德的书都烧了。

沃尔西诬陷亨利的秘书佩斯被法国收买了,革除了他的职务。

【其实沃尔西自己才是被法国收买的,他想让法国支持他当教皇,所以法国才敏锐的发现英国和西班牙的结盟】亨利向查理五世(亦即西班牙国王)展示了舰队,并举行了舞会。

亨利对安妮着了迷。

亨利和查理五世签了约。

托马斯博林和诺福克公爵又打算拉拢查尔斯。

第四集亨利为妹妹送行。

亨利被教皇利奥十世封为护教者,路德也作了回应。

安妮远远的勾着亨利。

亨利的秘书佩斯在牢里疯了。

亨利心思全在安妮身上,对增税、舰船、女人、秘书全不关心。

去葡萄牙的船上一片庸俗。

亨利见了纳瓦拉的玛格丽特。

沃尔西大量敛财,托马斯博林和诺福克公爵蓄势准备扳倒他。

亨利对托马斯莫尔很信任但托马斯莫尔并不过分亲近亨利。

亨利会了会安妮的情人怀亚特,怀亚特惶恐不安。

两个美女勾引音乐家托马斯塔利斯,不得。

纳瓦拉的玛格丽特是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妹妹,亨利跟她搞了。

亨利的妹妹喜欢上了查尔斯。

查理五世在意大利帕维亚战役打了法国,弗朗索瓦一世被擒。

【这是1525年】骑士比赛上亨利很勇猛,威廉康普顿和安东尼耐福特玩的很嗨,之后还被亨利封为爵士。

王后偷偷给查理五世寄信。

安妮收到了亨利的求爱信。

亨利的妹妹勾引查尔斯,两人在船上搞。

亨利也想参战打法国,安妮又来王宫啦,亨利的新秘书叫托马斯克伦威尔,亨利信任沃尔西超过王后。

【注意剧中有好几个托马斯】路德的追随者在演讲。

亨利终于吻到了安妮。

亨利的妹妹玛格丽特果真受不了葡萄牙老国王。

安妮在跳舞,亨利爱死她了,王后很不爽。

亨利又给安妮写情书。

葡萄牙老国王跟玛格丽特搞了一下,累得要死。

亨利傻勇傻勇的差点淹死自己。

查尔斯和玛格丽特跳舞调情。

亨利淹郁闷了,进行放血治疗。

亨利想离婚再娶生正经儿子。

玛格丽特把葡萄牙国王闷死了。

【托马斯莫尔,亨利的法律顾问,乌托邦的作者。。

托马斯塔利斯,宫廷音乐家。。

托马斯博林,妄图扳倒沃尔西的爵士,安妮的老爹。。

托马斯克伦威尔,沃尔西安排给亨利的新秘书。。

托马斯怀亚特,安妮的情人,诗人。。

约克托马斯沃尔西,红衣主教沃尔西】第五集亨利封托马斯博林为罗克福勋爵。

亨利给儿子也封了爵,王后怀疑是沃尔西出的主意,沃尔西说查理五世娶了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违背了娶王后的女儿玛丽的诺言。

小亨利跟妈妈分别。

查尔斯让玛格丽特嫁给自己。

沃尔西为亨利的离婚准备了教堂。

查理五世放了弗朗索瓦一世。

安妮说自己是处女,必须是丈夫才能上她。

玛丽也被封了爵,意味着要和王后分别,王后怀疑是沃尔西的主意。

亨利吼了查理五世的使臣一通。

使臣暗通亨利的手下,并招揽托马斯博林。

因此也使诺福克公爵对托马斯博林产生嫌隙。

威廉康普顿想跟托马斯塔利斯搞基。

安妮的哥哥乔治发现了亨利的求爱信。

托马斯莫尔不支持亨利的离婚。

王后给贫民发钱收揽人心。

查尔斯跟玛格丽特结婚了,让威廉康普顿告诉亨利。

亨利告诉王后要离婚。

沃尔西跟教士们讨论亨利离婚的事。

王后与女儿告别。

威廉康普顿告诉了亨利,亨利怒斥玛格丽特。

【不知威廉康普顿为何不替查尔斯说点好话】托马斯塔利斯也爱上了威廉康普顿。

安妮给亨利寄了信物。

沃尔西截了王后给查理五世的信,怂恿亨利跟法国和好。

【看起来亨利的一切决定尽在沃尔西的掌控中,沃尔西大概还是想得到法国主教的支持,好当教皇】玛格丽特和查尔斯爱的热烈。

亨利跟托马斯莫尔解释自己的离婚。

有教士反对沃尔西和亨利的离婚主张。

【女儿不能继承王位是因为英国历史上发生过太多女王的悲剧了】威廉康普顿和托马斯塔利斯搞在了一起。

沃尔西认为离婚的事还得听教皇的意思。

查理五世侵了罗马,囚了教皇。

亨利的私生子得汗热病死了。

第六集托马斯博林和诺福克公爵怂恿安妮赶紧除掉沃尔西。

沃尔西准备去巴黎和法国结盟签约,亨利让他除掉托马斯怀亚特。

【沃尔西也想借机当代理教皇,沃尔西竟然还不知道亨利狂爱安妮】安妮开始跟亨利吹沃尔西的坏风。

王后托西班牙使臣门多萨给查理五世带信离婚的事。

托马斯塔利斯要跟着沃尔西去法国,威廉康普顿不舍。

沃尔西此行事还挺多的,西班牙与法国边界阿拉贡的问题、查理五世侵略罗马囚禁教皇的问题、宗教改革的问题、亨利离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当教皇。

安妮不再向哥哥乔治透露心声。

沃尔西在法国受到热烈欢迎。

亨利的秘书托马斯克伦威尔给亨利带信,教皇克莱门特七世逃出来了,亨利想跟教皇联系上。

托马斯博林发现了沃尔西的财产黑账。

亨利和威廉康普顿去打猎,带上安妮,不带查尔斯。

托马斯博林来拉拢查尔斯一起除掉沃尔西。

亨利和安妮甜蜜的打猎。

怀亚特和塔利斯琴瑟和鸣。

查尔斯加入了托马斯博林和诺福克公爵。

沃尔西不被美色所动,因为他心思在教皇上。

乔治总是给安妮帮倒忙,乔治想搞清楚王后的侍女们被谁收买了。

沃尔西和弗朗索瓦一世签了和约,沃尔西希望德法和平,这样他就功不可没,更有资本当上教皇,但弗朗索瓦一世太恨查理五世。

乔治和两个侍女搞。

亨利会见托马斯博林,他俩告发了沃尔西私吞公款。

王后吼了安妮一顿。

奈特博士的信被沃尔西截了下来,沃尔西才知道亨利要娶安妮。

【奇怪,奈特博士是秘书托马斯克伦威尔指派的,这秘书不是沃尔西的人吗,怎么沃尔西不知道】查尔斯的认错挺真诚,亨利原谅了他。

沃尔西感到了危机,请托马斯莫尔帮他,可莫尔依然是理想主义者,自视清高。

其他红衣主教们没有来和沃尔西集会,离婚的事弄不成了。

怀亚特和塔利斯琴瑟和鸣。

沃尔西回到英国,亨利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能不能离婚,结果沃尔西没有带来好消息。

第七集威廉康普顿得了汗热病。

亨利强调沃尔西赶紧搞定离婚的事。

王后和查理五世控制教皇,阻止沃尔西继任。

威廉康普顿死了。

沃尔西吩咐二使者去跟教皇软硬兼施。

托马斯塔利斯很伤心,人琴俱亡。

沃尔西说亨利让诺福克公爵去做贸易。

亨利拿到了威廉康普顿的遗物,亨利很重视疾病。

威廉康普顿的老婆也死了。

托马斯塔利斯喜欢上了一个侍女。

法国大使让伯雷告诉亨利,法国和热那亚联盟,很快会制服查理五世。

伦敦爆发了汗热病,亨利很担忧,查尔斯和玛格丽特依然爱的热烈。

亨利安置了王后和安妮,安妮发现亨利更在意生病而不是与她的爱情,很伤心。

亨利害怕得病,做噩梦,祷告。

二使者见到了教皇。

【没人都亲一下戒指,戒指上得有多少细菌】亨利的贴身仆人也得病了,亨利吓坏了。

教皇向二使表示,会派一个行政主教专门去英国商议离婚这件事。

染病的人很多,诺福克公爵,安妮,沃尔西。

托马斯莫尔痛斥路德改宗。

亨利非常害怕疾病。

瘟疫过去了,安妮、沃尔西活了下来。

活下来的人感谢上帝,亨利和安妮相见甚喜。

第八集教皇的行政主教坎佩吉罗主张不离婚,沃尔西说现在宗教改革特殊时期。

亨利要和王后共寝,安妮还吃醋了。

【你到底玩的是爱情还是政治】坎佩吉罗主教劝亨利离婚然后出家。

沃尔西恳求王后答应亨利离婚出家。

【沃尔西真的很在意英国会改宗路德新教】亨利的秘书克伦威尔给了安妮一本书,是亨利的前秘书佩斯写的,新教信仰的书。

【原来,克伦威尔虽然是沃尔西推荐给亨利的,但并不是沃尔西的心腹,所以之前他才会获得教皇的消息后给亨利支招,派两个使者去找教皇】塔利斯之前看上的侍女得病死了,他来娶她妹妹。

王后跟坎佩吉罗主教忏悔,说自己的婚姻是合法的。

玛格丽特太作,怀疑查尔斯跟她的感情。

坎佩吉罗主教不见沃尔西。

坎佩吉罗主教在观察亨利和安妮,教皇已经认同亨利和安妮生孩子是合法的,但亨利不满足于此。

玛格丽特也对安妮不爽。

王后的律师都来劝她放弃婚姻,王后很生气。

亨利和王后同寝并吵架。

塔利斯和简相爱甚欢。

安妮和亨利迫不及待。

亨利有点怀疑沃尔西,托马斯莫尔对亨利的愤怒担忧。

【沃尔西其实不敢拖延,他害怕亨利真的怒了会改宗新教,那时候他主教的权威也就不复存在】亨利派克伦威尔去威胁教皇,又派查尔斯去找弗朗索瓦一世查坎佩吉罗和沃尔西的底细。

托马斯莫尔为王后找了新的法律代理人费西主教。

克伦威尔见到了教皇,但教皇还是不肯支持离婚。

弗朗索瓦说教皇和主教们怕是推进不了离婚了,还是得亨利自己主动办。

查尔斯勾引弗朗索瓦而不得。

沃尔西威胁坎佩吉罗。

查尔斯、诺福克公爵和托马斯博林准备让安妮揭发沃尔西。

离婚大会开始了,王后完胜,大受群众爱戴。

第九集王后对沃尔西恨之入骨。

贫民们拥戴王后。

查理五世鼓噪说离婚之事全因沃尔西。

玛格丽特反对安妮,而且还病了。

再次开庭,王后仍然不出庭,费西主教代表王后声明夫妻合法。

德法停火谈判,沃尔西让托马斯莫尔去,提醒教皇并查探查理五世的动向。

亨利和王后吵了架,亨利在意的不是处女的问题,在意的是安妮和儿子的问题。

安妮看到状况一直在僵持,气的回家了。

亨利威胁坎佩吉罗主教。

亨利恳求托马斯博林让安妮回到宫中。

坎佩吉罗主教宣布离婚案推迟审判,查尔斯跟沃尔西相互看不惯。

西班牙的门多萨大使告别了王后。

沃尔西让克伦威尔帮自己在亨利面前说说好话。

安妮给亨利看路德新教的书。

玛格丽特死了。

法国德国教皇三方和解了,托马斯莫尔高兴世界和平,沃尔西深忧前途。

亨利接见坎佩吉罗主教和沃尔西,亨利真的要抛弃沃尔西了。

沃尔西倒台了,向克伦威尔求助。

托马斯莫尔被委任新的议政大臣。

【呵呵,怎么不用老泰山托马斯博林呢,其实我觉得沃尔西挺好的,他只有一点点想当教皇的私心,其他都是顺着亨利的意思做的,只不过诺福克和托马斯博林视沃尔西为仕途上的障碍】第十集亨利在撸。

【是有多久没女人了,就为了个安妮】诺福克想要对沃尔西斩草除根。

沃尔西想请安妮对自己手下留情一些。

莫尔和克伦威尔信仰不同,剑拔弩张。

亨利和安妮共读新教书。

亨利向西班牙大使查普表示自己赞同新教。

莫尔处理了原来宫廷里的新教分子。

安妮在宫里相当傲慢。

亨利让克伦威尔去学术圈搞意识形态驯化,好让离婚的事好办。

莫尔烧死了那个新教异端。

亨利给博林升了伯爵,并派他去罗马。

【亨利这么坚定,也不全是被安妮蛊惑,想想他那么多孩子都没活下来一个儿子】亨利给安妮开宴会,莫尔担心亨利会改宗,诺福克担心沃尔西会东山再起,怀亚特说自己上过安妮。

安妮不帮沃尔西。

王后跟亨利也翻脸了。

亨利对新班底的行政不满。

沃尔西想联手王后在教皇的布告下,反对亨利的离婚。

莫尔和亨利关于宗教的主张不同,关系紧张。

诺福克说他支持沃尔西复位,安妮很生气。

克伦威尔让一些大学支持了亨利的离婚,博林只拿来了教皇斥责亨利的布告。

克伦威尔得知了沃尔西的动向。

【克伦威尔是新教信仰者,他可不想让沃尔西重新掌权】安妮想除掉沃尔西,在亨利耳边吹风。

沃尔西被捕入狱。

【还不如不跟王后通气呢,好好在约克呆着起码能平安】西班牙查普大使告别王后。

沃尔西自杀了。

【因为不自杀的话,不知道安妮会怎么折磨他,自杀或许能证明一点自己的清白吧。

这是1530年】亨利对沃尔西的死也有些自责。

亨利要改宗了,莫尔和费施尔主教慌了。

亨利在丛林里想和安妮搞,不得。

 4 ) 历史就是大八卦

作为一个学历史出身的人,我总说如果不是转而投奔了考古,我一定会选择世界史作为研究方向,尤其是世界古代,从希腊罗马一直到文艺复兴。

我最感兴趣的时代就是亨利八世所处及其以后的那个时代,英雄与才子,暴君和小人交相辉映,层出不穷,编织出如此让人目不暇接而又混乱不堪的历史,一切的成就背后都充斥着斗争、背叛、报复、欲望、奸淫以及乱伦,偏偏欧洲那些国家的领土又小得可以,谁推翻了谁,谁臣服了谁,谁又是谁的远房(或近房)亲戚,连死了个国王都要琢磨着从别国的贵族从拨拉出可能的血缘关系来,这一切一切的混乱交织在一起,造就如此混乱的局面,不过是一些只能活几年或几十年的人们在争来抢去,却为日后我们的观望和探究增添了层层迷网。

说白了,我们只不过是在观望这些人的八卦,只要能够剥离出真相,就可以在这主干之外铺垫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塑造出我们所希望见到的那段历史。

很佩服HBO拍摄的历史剧,精彩、到位、令人回味,连我这样只对温馨喜剧情有独钟的人也不知不觉被其更换了重口味,从《Rome》到《The Tudors》,看的不多,但却钦佩不已。

这部片子里,亨利八世确实是个彻头彻尾的摇滚青年,和之前在纪录片中看到的那位肥胖的大叔截然不同,应该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吧,非常之能够理解。

学历史的人总爱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表情来批判当今艺术作品中诸多的失真和歪曲,其实差矣,不过是供人消遣的东西,能让人在看过之后心满意足就已达天命了,何必事事都摆出如此认真的面孔来?

所以我是带着娱乐的心态来看这些历史的八卦剧,所幸的是HBO没有让我失望,反而是惊喜重重。

哪怕是其中暴力和露点的镜头够多,但至少够真实。

当然,题外话一句,像亨利八世这样的君主,我是远远不敢给予肯定的评价的。

 5 ) 红白玫瑰的绽放

HBO出品,色情与暴力是必须有的,但和当年经典的Rome相比,真的太拖沓了。

主角表现力不够。

亨利八世,同时具有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的血脉,心心念念想要创下不世伟业,他的确在英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是因为政绩,而是因为情爱。

所以镜头下的亨利八世成了被安博林迷的神魂颠倒的毛头小伙子,他狂躁、喜怒无常、爱人爱的没有原则,我无法接受被表演成这样的亨利八世,他的野心、他的心机、他的帝王之气,统统不见了。

史书中的他不是作为帝国继承者被培养的,亚瑟的死将王位与王后一同强加于他,如果凯瑟琳能够生下王子,谁说他们不能琴瑟和鸣呢?

他想要一个继承人想的发疯,只有健康的继承人才意味着无后顾之忧的传承,与其说他爱安博林爱的要死,不如说他渴望一个能合法给他诞下王位继承人的女人。

即使不是安博林也会是其他女人,只是那一刻,刚好是她出现在他面前,所以大英帝国的历史拐了个弯,他看不到未来,可我们是知道的,安博林没能给他带来儿子,历史荒谬的开了玩笑,她没能生出儿子,可却为这个帝国生下来最杰出的女王。

凯瑟琳是最高贵最名正言顺的王后,可是她给这个帝国留下的却是被称为血腥玛丽的女儿。

历史颠了个倒,荒诞的不像是真的。

配角个个出彩。

红衣主教沃尔西的一生见证了帝王恩宠的反覆无常,他的权倾天下来自于亨利八世无条件的支持,而他与安博林家族的不和却带他走上绝路,贪污、叛国,罪名是真的,但他被抓捕时声声哀鸣至亲的情人也是真的;托马斯.莫尔曾是亨利的挚友,他曾写就《乌托邦》、热爱家庭、文采斐然,可就是这样一个好好先生,他同时能下令烧死异教徒,残忍与慈悲都是他的一部分,人性的复杂由此可见。

都铎王朝最灿烂的岁月还未到来,但灿烂之前的酝酿来自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来自于英法神圣罗马帝国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分分合合。

亨利八世和王后们的故事充满了阴谋、血腥,那只是大英帝国史很小的一部分,而偏偏是这很小的一部分,却成为了史书中亨利八世的全部。

 6 ) 《都铎王朝》1-3集 历史笔记

本来是打算先看《罗马》,结果却被《都铎王朝》吸引过去了。

这部美国Showtime2007年的历史剧的主人公为亨利八世,如果你不熟悉这个名字的话,我们还可以再在他前面加些定语,比如——和他同时期的人有沃尔西主教、托马斯·莫尔、马丁·路德、克伦威尔,最重要的是,他是“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的父亲。

如果16世纪的英国有八卦杂志或网络,那么亨利八世一定每每荣登封面或首页。

毕竟,即使在那个群魔乱舞的十六世纪,想要再找一个像他这样娶过六个老婆,拍拍脑袋就随意处死贵族和教士,还惹得罗马教廷愤然开除其教籍的国王,也是很难的。

为了娶新老婆,亨利八世引发了堪称历史上影响最大、长达八年的休后离婚案,更由此引发了英格兰的宗教改革,也是之后一系列新旧宗教之间血腥争峰的始端,如玛丽一世统治期的“血腥玛丽”。

看过亨利八世画像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胖家伙,个子不高,且小腿发达,即便年轻时也肥嘟嘟的。

Showtime却请来了妖艳派的帅哥Jonathan Rhys Meyers 饰演他,Jonathan不仅长相英俊,而且身材健美,的确很适合演绎争强好胜、多情滥情、多才多艺而又有点神经质的早期的亨利八世。

从《天鹅绒金矿》中画着浓重的眼影把那个把Gram Rock演得风华绝代无人能及的Brine,到现在这个穿着高领皮革装的风流国王,Jonathan你成长为多么华丽丽的女王受啊>O<故事从1520年开始讲起,当时亨利28岁。

一开场亨利的叔叔在法国被暗杀,年少气盛的亨利嚷着要与法国开战,幸而沃尔西与托马斯·莫尔这两位幕僚说服了亨利,将他从战争的悬崖边拉了回来,还明智地把缔结和平条约的功劳让给君主。

“陛下,您将作为新世界的构建者而铭记于史册。

”沃尔西主教说。

沃尔西渴望与法国结盟,在他的极力主张下,亨利在法国北部的锦绣田野(亦作金布围场)和法国国王佛朗西斯一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和谈,但最后还是弗朗西斯赢了。

亨利咽不下这口气,又瞒住法国偷偷和神圣罗马皇帝结盟,在第二集中他把女儿玛丽(8岁)当作政治筹码先许给法国王太子,第三集又许给神圣罗马皇帝,接下来又许给奥尔良公爵……现在来介绍一下1-3集中的主要人物:凯瑟琳王后:正式的称呼应该是阿拉贡的凯瑟琳。

亨利八世的元配夫人。

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尔一世和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德五世的小女儿。

她先是嫁给了亨利八世的哥哥亚瑟,半年后亚瑟就死了。

亨利七世担心儿媳再嫁会导致丰厚的陪嫁流失,更希望能保持和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西班牙的同盟关系,所以不遗余力地促成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婚姻。

但天主教认为寡嫂不能和小叔子再婚,否则他们会没有孩子。

在外交斡旋下,罗马教皇松了口,只要凯瑟琳仍是处女,他就同意这桩婚事。

凯瑟琳发誓自己决没和亚瑟圆房,于是,年长亨利八世六岁的凯瑟琳和小叔子结了婚。

凯瑟琳王后是旧道德的典范,谦卑顺从、知书达理、宅心仁厚,深受国民爱戴。

可惜35岁的她已年老色衰,看起来就像亨利他妈。

婚后他们生育了六个孩子,但五个儿子都死掉了,只剩下一个女孩玛丽(就是后来那个声名狼藉的“血腥玛丽”)活了下来。

亨利开始担心这桩婚姻触犯了天条。

白金汉公爵:这个人在第二集就死了,但有必要介绍一下。

他曾说“这是我的王冠,我的宫廷”,这话不假,都铎王朝的王位得来是有些非法。

从兰开斯特家族的父系看,白金汉公爵的确比亨利八世更有资格继承王位,但亨利八世母系的血统无疑更胜一筹。

他有两个妹妹,一个被王后宠爱,一个被国王宠爱。

在剧中在目睹自己女儿的出轨行动后竟然迁怒于国王。

而且白金汉的女儿并没有直接跟亨利八世发生关系,只是国王的密友布兰顿为了赢得跟国王的打赌才引诱了她。

盛怒之下的白金汉居然打起了王位的主意,他由此萌生了推翻亨利八世的念头,不过白金汉什么也没有,他的那些封地和金币怎么可能跟国王相提并论?

愚蠢的白金汉被善于阴谋诡计的博林给出卖了,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以叛国罪把他送上断头台,同时没收了家产。

凑巧的是公爵的爸爸和爷爷也都被以前的国王砍了脑袋。

沃尔西主教:亨利八世早期的宠臣和权臣。

他是平民眼中的大救星,外国君主眼中圆滑的外交官,国王眼中的治国能臣。

但亨利八世的原则就是,决不允许一个大臣长时期获得自己的恩宠。

沃尔西在1521年前后仍是声威赫赫,甚至极有可能成为新任教皇。

但很快,因为离婚官司无法获得罗马教会的批准,亨利八世迁怒于沃尔西,指责他从中作梗,充当了教皇的走狗。

1529年,沃尔西被解职,次年死于狱中。

剧中的沃尔西主教由势力派老演员Sam Neill饰演,在他的精彩演绎下,沃尔西复杂的性格和跌宕起伏的人生路线被展现得丝丝入扣。

据说Sam的尔西主教改变了既往印象中那个贪污分子和幕后政客的形象。

但个人认为,沃尔西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一己私欲和亨利无穷无尽的欲望。

沃尔西在权力鼎盛时期,身兼约克大主教(1514—1530年)、巴斯与韦尔斯主教(1518—1523年)、达勒姆主教(1523—1529年)、温切斯特主教(1529—1530年)、圣奥尔本斯修道院院长(1521—1530年)五个重要教职,年收入可达3.5万英镑,相当于王室收入的1/4。

托马斯·摩尔:《乌托邦》的作者,人道主义者,亨利八世的秘书和顾问。

亨利十分赏识与尊敬他,可是两人后来在政治与宗教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亨利也把他处死了。

在第二集中他说过:“我最珍惜的就是我的气节”,多年后,他果然为了自己的气节而死。

安妮·博林:托马斯·博林爵士和伊丽莎白·霍华德郡主的小女儿。

当时枢机主教沃尔西权倾朝野,引得诺福克公爵等人忿忿不平,于是,他们和国王的妹夫兼好友布兰顿结成了反沃尔西的同盟,而同盟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博林的那一对尤物女儿。

博林先买通关系给国王送上了大女儿玛丽,捞了一笔,很快国王就厌了,博林爵士自然舍不得到手的钱财又被收回,就前赴后继地派出了小女儿。

安妮·博林在历史上一直被描述为一个长相普通的女人,但弗朗索瓦一世秽乱的宫廷催育了她与生俱来的魅力。

她诱惑亨利的经验可以写本书(《勾引国王的一百种方法》= =),她很清楚亨利这种花花公子的性格,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他越是渴望,她先是吊起亨利的胃口,欲擒则纵、欲拒还迎,亨利就这样痴痴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追求安妮·博林的亨利表现得像个疯狂的初恋者,又写情书又送珠宝,最有趣的一幕是,亨利在办公室听到有人报上“安”的名字时,他“嗖”的一声站起来。

后来发现原来是另一位名叫安妮的侍女时,脸上失望的表情表露无遗(亨利你果然是个强受啊>_<)。

 7 ) 看美剧学英文单词之《都铎王朝》French 的小三儿含义该如何解释?

FBI Warning:本文纯属拉闲片扯咸蛋,且内容为限制级,不喜勿入,未满13岁儿童请在家长陪同下观看,同时,本人,仅以此文献给那些像我一样刻苦努力学习英文,并且致力于研究法国历史渊源的各位同仁们,并以此文共勉之:追忆大学时代,为刻苦努力学好英文,专门买了本朗文英语词典(其实是为了跟同学用英语骂人时候不吃亏),朗文词典专门有一个章节是讲骂人的词语的,率先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掌握这部分内容除了可以学会用英语骂人以外,其实还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当你考察一本英语词典词条是否完备的时候,随便找几个骂人的词汇查查解释的是否详细,就知道这本词典好不好了,理解这些词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不能因为你看了穿靴子的猫,觉得这个动画片里的小猫猫很可爱,就管其他你喜欢的人也叫Pussy,因为从听着的角度理解起来完全可能跟你表达的意思天壤之别。

再比如:我们的金鸡鞋油,翻译成英文也不能叫“golden Cock”一样,那就不是金鸡了,而是“金蛋子儿”了。

虽然看朗文词典,对这些词汇有了不错的理解,但是对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单词却有相当大程度的疑惑,这就是——French,大家知道这是法国,法国人的意思,但是除了以上解释之外,朗文英文词典里对于French还有一个小三儿含义,French同时也有“口jiao”的意思,如果死记硬背是可以记住的,但是不理解,这两个迥然不同的意思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个French上,就像China这个单词,既是中国,又是瓷器,是因为以瓷器为特色代表了中国这个国家,那么French背后的历史含义是什么呢?

像我们这么爱学习的好童鞋,也不能就这个问题去问老师,不然肯定会惨遭校园暴力,那问谁呢?

没谁可问,所以苦于没有名师指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当时还没有百度百科啊,也没有美剧啊,所以据此来看,这有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这样爱学习的好童鞋的天才问题才能有完美的答案(同时又不被老师和家长抽鞋底)昨晚为了等洗澡水烧热,看了半集集《都铎王朝》(第一季,第二集),在第18分30开始的一分钟内解决了从当年遗留至今的疑问——French与“kou交”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实之前也略有提及,故事是这样的,英国国王在大主教的斡(wo,音读握)旋之下与法国国王签署“万世和平条约”,随从就表示,既然来了法国就应该入乡随俗啊(学习法国国王享受一下法国的淫乱体验),当晚英国国王睡前,由英国驻法国大使的女儿“玛丽”前来侍寝,英国国王对她说“我对你听闻很多,你已经来法国两年了,告诉我,你都学了哪些法国宫廷礼仪?

”……,”玛丽童鞋答道“陛下,您允许吗?

”,看到这里,还觉得这台词太突兀了吧,简直可以跟吴宇森《赤壁》的台词相媲美了,俩人都在前戏阶段了,突然开始讨论宫廷礼仪了,竟然还允许不允许的,难道要先朗诵一遍“三从四德”?

,结果英国国王说“允许”之后,玛丽同学马上俯身低头以实际行动来了一段“口活”(此处画面由国王上半身视觉影像和您对他下半身的想象共同组成),至此这个困惑我这么多年的陈年旧问终于迎刃而解,同时可见,美剧就是美剧,其台词都是有历史渊源和考证的,就是比《赤壁》有文化,有底蕴,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French的这一小三儿含义的历史渊源大概是法国是这种“口腔体操”的最早发源地和发扬光大的地方,因此这个French前两个众所周知的含义和这个小三含义具有了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所以造成了朗文词典对它三位一体的解释,都说法国是浪漫国度,据此,我们借鉴中国历史的二元考证法(史书+实证,本文即朗文词典+都铎王朝的历史还原影像)可以初步得出结论:French的小三儿含义最早是在法国这个浪漫国度产生的,具体产生时间初步可以断定不晚于都铎王朝期间英法万世和平条约签署时间的前两年(因为这时候,玛丽已经在法国呆了两年了)时间有限,考据匆忙,难免有所遗漏,请各位英文学习者,历史考据者,各位美剧童鞋不吝指正,我洗澡去了,88

 8 ) 天使与恶魔---欧洲历史上的宗教之争

亨利八世统治前期权倾朝野、一时无两的红衣大主教Wolsey因未能说服教皇同意亨利离婚而失势,进而成为宫廷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最终亨利为了离婚、为了实现生出男性继承人的强烈愿望,在Cromwell的怂恿下,借欧洲掀起宗教改革浪潮之机,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自封为英国国教之首,将王权与神权集于一身。

Cromwell成为亨利统治后期的权臣,而他所主张的新教也逐渐代替Wolsey等老派所代表的天主教成为英国的国教。

英国国王同时也是英国国教之首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由一个国王的离婚案件所引发的一个国家的宗教变革确实非常戏剧化,但是在这一戏剧化的演出中牺牲也是很惨烈的。

英国宗教改革的斗争非常浓缩地体现在Wolsey, More和Cromwell三个人身上。

当宗教改革刚刚从德国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天主教欧洲国家将其视为异端和最可怕敌人,予以残酷镇压。

西班牙的宗教法庭在那些年据说烧死了成千上万的新教徒。

在英国,红衣大主教Wolsey是个非常有智慧,也非常现实的人,他对世俗权力关心大大多于对宗教“纯洁性”的洁癖,对宗教改革者相对宽容。

Wolsey死后,More 被任命为首相,他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视新教为洪水猛兽和终极罪人,于是英国也开始把强硬的宗教改革者送上火刑架,不过More 烧死的人比其它天主教国家少多了,大概还在两位数以内。

不幸的是,More的精神洁癖同样不允许他同意亨利的离婚诉求,见国王坚定地走上了与天主教廷决裂之不归路,More主动辞职,希望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More最终为了捍卫理想,拒绝承认亨利为英国国教之首而被处死。

笑到最后的是出身贫贱、经历复杂、知道存活才是唯一目的的Cromwell。

历史上有人认为他是坚定的新教徒,是英国新教的奠基人,认为他视More为死敌主要是宗教意见之争。

但电视剧中很明显地弱化了他的宗教诉求,认为他是就是一个投机取巧的小人,而新教对他而言,也只不过是他帮助亨利完成离婚,进而获得宠信并击败More成为第一要臣的一个工具。

六百年历史硝烟散尽,在我们无神论的中国观众看来,什么天主教、新教,都是没有必要的事情,而他们之间还要互相争吵,辩论到底谁是天使、谁是恶魔、谁才是一颗红心的基督徒更是丝毫没有必要的事情。

同样的,本世纪那些穆斯林宗教狂热份子、那些自杀式人弹也是既莫名其妙又没有必要的事情。

虽然大家都在哀叹中国人缺乏信仰,但是当你读过欧洲历史上的宗教之争,当你到过西班牙南部那些美丽城市中不再有犹太人居住的犹太人区,你会发现,也许没有信仰并不比有信仰更加危险。

正如电视剧中Wolsey死前对上帝的自白:我难以请求你的宽恕,因为我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不可宽恕的;但我并不是一个邪恶的人,真正邪恶的人是那些自以为离神更近的人。

(I’m not an evil man. The real evil are those who believe themselves closer to the God.)http://echoineurope.com/blog/?p=6

 9 ) 八卦亨利八世

民众一向喜欢把皇帝拉下马,《都铎王朝》也选择了类似的切入点。

也难怪,亨利八世的6位妻子先后“离婚、砍头、病逝、离婚、砍头、幸存”,也够看的了。

都铎王朝的皇位是亨利七世靠武力夺来的,为了广结盟友,他将两个女儿远嫁到苏格兰和法国,又为亨利八世的哥哥娶了西班牙最小的公主凯瑟琳。

可惜公主克夫,新婚燕尔新郎就死翘翘了。

本应让她回家的,但她要走了,不仅西班牙不会再帮自己制衡法国,到了嘴的丰厚陪嫁也得飞走,亨利七世曾经想自己干脆从公公改当老公,但娘家人坚决不干。

后来教皇受命出面让18岁的小公主再配给12岁的亨利八世。

18岁那年,亨利八世登基后迎娶了寡嫂。

据说他们的婚姻除了政治还有爱情和尊重的成分。

凯瑟琳王后是旧道德的典范,谦卑顺从、知书达理、宅心仁厚,深受国民爱戴。

即便有娘家人撑腰,凯瑟琳王后对亨利八世与侍女之间络绎不绝的风流韵事保持宽容,他们的婚姻持续了24年。

教规说弟弟娶嫂子会以无子终老,他们就像受了诅咒,连着夭折了几个孩子,只剩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血腥玛丽。

这时血统更纯的老贵族也对王位蠢蠢欲动,谣传包括白金汉公爵,他有两个妹妹,一个被王后宠爱,一个被国王宠爱,不过这都没能阻挡国王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以叛国罪把他送上断头台,同时没收了家产。

凑巧的是公爵的爸爸和爷爷也都被以前的国王砍了脑袋。

亨利八世在聚敛地产方面颇有手段,识趣的人会自动奉上,附带家具,比如渥西主教的汉普顿宫,当时全国最华丽的建筑,有英国的凡尔赛宫之称,内部有1280间房间。

有人说白金汉公爵的死起因于他两年前在宅邸给国王举办的宴会太过豪华,让国王眼热了。

其实亨利七世死时留下将近200万镑的财产,足够让亨利八世召集军队干预西欧大陆的纷争,不过都铎王朝的国王都爱钱,也许正是这种对财富不加掩饰的欲望给国民树立了榜样,带动了全国性的圈地抢钱运动。

那个时代企图借助自己的漂亮女儿来分流国王钱袋的父母都争先恐后地把女儿送去当侍女,不过她们对亨利八世来讲,来得容易去得快,而且精明如亨利八世,即便热恋时送出去的财富,也会在茶凉的时候想方收回来。

当然生个男孩来巩固王位的压力依然在,虽然他和侍女也有过私生子。

安妮·博林的出现才让离婚变得迫切。

她是托马斯·博林爵士和伊丽莎白·霍华德郡主的小女儿,她爸爸先买通关系给国王送上了大女儿,捞了一笔,很快国王就厌了,博林爵士自然舍不得到手的钱财又被收回,就前赴后继地派出了小女儿。

说来安妮·博林和辛普森夫人颇有类似之处,长相极其一般,身材平坦如飞机场,脸黑得多涂几层粉,出身商贾,但她在法国深造过,信新教(跟凯瑟琳王后截然相反)、擅言辞、富才情、会掉泪。

而且她使出了安妮斯顿吊皮特的高招:不入洞房,休想上床。

即便亨利八世源源不断地送上连王后都戴不起的珠宝也无法突破防线。

安妮·博林的手腕之高超,如果她肯传授,一定是情场的葵花宝典,而且她老爸也可以当古往今来第一星爸了,据她的情敌们留下的历史纪录来看,安妮·博林还擅长巫术、会变脸,总之,亨利八世完全在她股掌之中。

为得到她,亨利八世赌天咒地要娶她,待她如王后,并避而不见凯瑟琳。

他向教皇申请离婚,教皇可不想得罪西班牙,就拖,这一拖就是6年。

1533年安妮·博林使出了杀手锏:奉子成婚。

她买通了大夫说她怀了男孩,星象大师更预言这个孩子将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

他们除了把性别搞错之外,那孩子还真是千古流芳,她就伊丽莎白一世!

为了避免孩子变成私生子,国王跟安妮举行了秘密婚礼。

亨利八世为了强迫凯瑟琳离婚,逼迫她们母女分离,不给俸禄。

但凯瑟琳不吵不闹,只淡淡地说,只要教皇没有承认婚姻破裂,请允许她依然把自己当成国王的妻子。

她侄子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即西班牙国王曾写信给她说如果亨利八世敢离婚,就发兵。

凯瑟琳却回信说,无论西班牙还是英格兰的子民,都是她最爱的。

她绝不希望为个人的荣辱,让两国人民蒙受流血战乱。

另外,凯瑟琳和玛丽宁愿坐牢也不肯改信新教让亨利八世更加恼火。

亨利八世本来就对教廷的威望不满,对他们的财富和土地更垂涎已久,他就势向教廷抗税,没收教会财产,迫使教皇开除他的教籍。

他宣布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任英国教会最高权威,自此亨利八世的王权更加绝对。

这时国民、国会、法院都同情凯瑟琳,在安妮·博林的加冕典礼上,忠心的臣民都对玛丽欢呼致意。

教皇盛怒之下,于婚礼举行10天后宣布无效。

所以伊丽莎白一世在罗马教廷的眼中始终是个私生女无权继承王位。

此时安妮·博林名副其实地成了灰姑娘的后妈,让玛丽当佣人、伺机在她晚饭里下毒、还要让她下嫁男仆。

被流放的凯瑟琳终于被激怒了,及时警告了安妮。

1536年初,凯瑟琳死在放逐地,尸检发现她的心脏是黑色的。

伊丽莎白出生后,国王失望至极,他大骂那些预测孩子性别的医生、星象师、取消了所有庆祝活动。

不过依然安排议会立法确立了伊丽莎白的继承资格,把玛丽变成私生女剥夺了继承权,玛丽被迫给小伊丽莎白当侍女。

尽管安妮·博林夺得了皇冠,却渐渐失去了国王的欢心,亨利八世毕竟不是一个长性的男人。

加上安妮·博林积极参政,严禁国王偷腥,动则河东狮吼,生不出男孩还光流产,亨利八世终于用通奸和叛国罪把她抓了起来。

审判中亨利八世也不太顾及面子了,罪名一是利用巫术迷倒了国王,让国王抛妻弃女;二是对国王阴谋下毒;三是与5个男人通奸,甚至包括她的亲弟弟。

安妮·博林年轻时和姐姐一起在法国做宫廷侍女。

法国国王戏称她姐姐是自己经常骑的英国母马。

安妮·博林先用贞操做挡箭牌吊足了亨利八世的胃口,后来却又忍不住向亨利八世传授奇技淫巧。

不管这些指控的真伪,亨利八世并没有给罪犯机会辩驳,安妮·博林于1536年5月19日被处决,成为第一个被砍头的王后。

11天后,亨利八世和简·塞穆结婚。

亨利八世好像对侍女有特殊的偏好,第二任王后是第一任王后的侍女,第三任王后是第一任和第二任的侍女。

简·塞穆也是外貌平平不入洞房决不上床的那种,不过她比安妮白、比安妮温顺、比安妮人缘好、比安妮会收买人心,当然她也不是什么善主,她屡次让安妮在公共场合失控自己则扮演纯洁小白兔博得同情。

不过这个小白兔在产下小王子十几天后就死了,亨利八世在知天命的年纪得子丧妻,大喜大悲之下他认定简·塞穆是他此生的最爱。

此后媒人蜂拥而至,其中包括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代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克伦威尔,不过这次他求功心切了,他把德国克里夫斯公主安妮夸得天仙一般,加上一幅美如圣母般的画像,亨利八世马上下旨要迎娶这位公主。

公主和她的哥哥百般推拖还是没拗过大英国王的热情。

待到亨利八世见到公主的真身,反映强烈不亚于贾宝玉揭开宝姐姐的红盖头,先是大吵大闹,勉强入了洞房又立即悔婚。

安妮公主也如宝姐姐一般温良有涵养,同意了离婚,得了善终。

有人说安妮公主的智慧甚至在宝姐姐之上,男的千方百计寻找休妻的理由,女的却暗示恩爱无比,且对前妻的子女宠爱有加,在世人面前品行也完美无缺。

至于媒人克伦威尔,亨利八世没轻饶了他,专门找了个学徒不精的刽子手拿把钝斧在他脖子上练功。

与安妮公主办完离婚手续,亨利八世在同一个月迎娶了第五任王后,刚满15岁的美女凯瑟琳·霍华德,说她天真也好,说她轻浮也好,都不足以砍头,可惜她信天主教,成为英国大主教的眼中钉。

虽然比起第二任王后受审之时的墙倒众人推,凯瑟琳·霍华德至少还有国王的宠爱,可惜这个臃肿肥胖的老国王的自信心已极度脆弱,他甚至不敢面见美女怕自己会心软。

小姑娘前言不对后语的歇斯底里加上情夫在重刑之下描述的春宫画卷,让国王悲愤成疾,无法在行刑书上签字,主教为免节外生枝,伙同国会借用国王的图章把凯瑟琳·霍华德送上了断头台。

连同当年凯瑟琳·霍华德进宫的众多保举人和监护人也没能逃过此劫,不过他们都是极其富有的老贵族,国王在失去一个王后的同时变得无比富有。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亨利八世对娶妻一事心灰意懒。

直到凯瑟琳·帕尔的出现,她相貌普通却学识渊博,连大主教都很敬重她的学问,她有点类似写《女诫》的班昭,极其推崇妇道。

有人甚至赞美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理想女性的代表,知性与母性的完美结合。

而且她也到了行事稳重的中年,之前有过两次忘年婚姻和丰富的遗产,遗憾的是她深知伴君如伴虎,不肯亲近王颜,再者她也有了心上人,就是第三任王后的哥哥,著名的美男子托马斯·塞穆。

亨利八世一气之下给托马斯·塞穆派了个闲职支到海外不得回国,凯瑟琳·帕尔被迫嫁入王宫。

凯瑟琳·帕尔当了王后,也没放松学习研究,甚至还借亨利八世的名出版了两本书,旁征博引论述宗教改革的成功,要知道亨利八世自己文笔也不错,曾经亲自撰写声讨路德教派的檄文。

不过,比起他老婆来,还是略逊一筹。

凯瑟琳·帕尔膝下无子,她承揽了伊丽莎白、玛丽、和爱德华王子的教育。

伊丽莎白、玛丽都对她敬仰有加。

当然宗教改革反对派也曾谋划推翻她,国王也听信谗言给她下了逮捕令,不过凯瑟琳·帕尔的智慧对付这些还是游刃有余的,而且她的追随者也跟革命烈士一样忠贞不二,打死不说。

1547年她终于平平安安地把亨利八世送终。

至于凯瑟琳·帕尔、托马斯·塞穆和伊丽莎白之间众说纷纭的八卦,那就是后话了。

第一季的后半截节奏转慢,反复说明围绕离婚事件各方的观点和利益,让人不耐烦起来。

加上不喜欢主角的长相,我已经失去兴趣跟了。

同一时期的影片还有:http://www.douban.com/doulist/38478/The Other Boleyn Girl2007年出品,亨利八世的情妇之一、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的姐姐,看介绍似乎导演要给她翻案。

Lady Jane / 九日皇后 / 梦断英伦 1986出品,1554年,英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美女女王简·格雷,外祖母是亨利八世的妹妹,伪造遗嘱继承王位,后阴谋败露被玛丽女王废黜,关入伦敦塔后斩首    伊丽莎白 / Elizabeth / 伊丽莎白一世 1998出品,重点讲述1554年-1558年她登基前后的风云。

被逮、被审、登基、谋杀、政变、战争威胁、求婚、爱情。

   Elizabeth I / 伊丽莎白一世传奇 2005年出品,她在位后期1587-1563年的两段爱情、战争、宫廷阴谋。

和《大明宫词》的后半截对比看会很有趣。

 10 ) The Other Natalie Girl------A Review to The Tudors(TV Series)

“Had there been tabloids in 16th century, Henry VIII must have been the coverboy for every issue!” His power and charisma earned him not only record-breaking 6 wives, but also numerous impersonatorson the screen. To his relief, the actors are more dashing than the man in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s masterpiece.Based on 3 books“It’s Good to be King”, “The King, the Queen and the Mistress”, “King Takes Queen”, this series present viewers a panoramic portrayal of early and middle life of the eventful monarch, including his divorce to Katherine of Aragon and marriage to Anne Boleyn. Simultaneously, another movie involving this hot plot, “The Other Boleyn Girl”, which is starred with Natalie Portman, Scarlett Johansson and Eric Bana is on, too. However, this Hollywood-based casting list does not give Hollywood-level performance. In general,the upper half moves on too slowly while the lower half just flies byimagine when you suddenly step off a Chinese train in Spring Festival and jumps on an Eurostar.By far the crowned series of Showtime has won the nomination of “Best Television Series – Drama” in 2008’s Golden Globe Awards together with other 4 nominations and 9 wins. However, one thing must be declared that this series is not intended for historiansthere are quite a few of details that do not match historical facts. For example, for aesthetic expectations’ sake, Henry was no older than 30 when he started to court Anne Boleyn therefore he remained the charismatic Renaissance king.As to the performance of leading roles, versatile Jonathan Rhys Meyers certainly revives an amibitious and lustrous kingin spite of the controversy whether his build really resembles Henry VIII’s, he does a really stunning job, hence garnering himself a nomination for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Television Series – Drama” in 2008’s Golden Globe Awards.Then comes the notorious Anne Boleyn played by a Reading native Natalie Dormer. After her brilliant performance in Casanova(2005) opposite late Heath Ledger, she comes up with yet another breakthrough which totally eclipses the other Natalie’s. Compared with the Hollywood Natalie, this Reading Natalie is less ravishing in face but more intriguing in play. Her gypsy appearancethe pointed chin, delicate nose and seductive eyes better outlines the charm of enchantress Anne for whose sake Henry VIII splitted from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nd set up the Church of England. From Natalie we are overwhelmed by Anne Boleyn’s fiery traits and excessive desire for crown, as well as her myterious, irristable charm over Henry.The uprising actor Henry Cavill also presents a charming Charles Brandon, the brother-in-law and favorite of Henry VIII.But there is vagueness in change in character during his start from nobody to noble.The supporting roles are impressive, too. There are seven Thomases: Cardinal Thomas Wolsey(Sam Neil), Thomas More(Jeremy Northam), Thomas Boleyn(Nick Dunning, winning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Television” in 2008’s IFTA Awards) , Thomas Wyatt(Jamie Thomas King), Thomas Cromwell(James Frain), Thomas Cranmer and Thomas Tallis, with actors almost all from United Kingdom. It signifies that a crew labeld “UK-based” works out sheer superior to the UN-based The Other Boleyn Girl( Portman and Johansson from US, Eric Bana from Australia).Besides the thrilling performance, the technical staff also add points to the series.Extravagant costumes and fancyful hair and makeup, together with outstanding shooting, this panorama is almost flawless.In a word, this is more a thriller interwowen with love, lust, conspiracy and religion than a factual fastidious historic drama. Also, a must-see. Looking at the tagline“Bed, wed, behead!” ,you already sense the tension and fascination.

《都铎王朝第一季》短评

第二季开始好看些。。。

5分钟前
  • envy
  • 推荐

国王要离婚娶个年轻的生儿子,王后坚持反抗,完了。离了一季婚,还没离成。王后就是有点老。小三长得像猪,审美果然特别。

9分钟前
  • 自闭症患者
  • 较差

小乔就是身高拿不出手 眼神没得话说

13分钟前
  • Joaquina.Kaki
  • 还行

特想把隔壁《狼厅》底下评论是肥皂剧的网友拖来按头看了这部,你TM有多么孤陋寡闻?这部才是同题材正了八经夹杂簧片的肥皂剧好吗

14分钟前
  • 凉飞太傻
  • 较差

这个亨利八世一点也不像……而且还有点锉……and咆哮男……为什么安博林看上去还好……倒是凯瑟琳像亨利的娘让人很囧……

15分钟前
  • Clefairy
  • 推荐

第二季比第一季更有内涵

16分钟前
  • 挂拉
  • 推荐

再智慧贤明的王后也抵不过丢却信仰的国王。沃尔西充满争议的一生结束了第一季,第二季应该是以安博林被砍头而了结吧。略情色。

19分钟前
  • goldlya
  • 还行

其实欧洲史还是很淫荡很YY的。其实在这里面还是满喜欢ANN BOLEYN的。

23分钟前
  • 杰茜不器用
  • 力荐

宫廷。。争权夺利。。。看多了么意思。

24分钟前
  • 远留
  • 还行

前5集节奏很紧凑,然后慢慢后面就变得拖沓了……难道一个剧集的收视率上来以后就要想办法把战线拖长?

29分钟前
  • MISS MISS
  • 还行

岛国历史上就是一夫一妻制,国王离婚几经波折。这婚从开头离到结尾,离了整整一季。。。

32分钟前
  • Joey
  • 还行

太美国腔啦!亨利八世这个渣男,第一季就是明显的小三上位嘛。我还真奇怪了这对狗男女居然能造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王。还是回头看糖炖去了...

35分钟前
  • 55是110的一半
  • 还行

重口味··

37分钟前
  • 恰卜恰布
  • 较差

搞个爱尔兰人能把英国拍出好来么

38分钟前
  • 暗黑4出了吗
  • 还行

总觉得没什么内容。

43分钟前
  • 三三
  • 较差

Natalie Dormer ~~~

45分钟前
  • 怂菲❄️🍎
  • 力荐

每次看剧都觉得开头好棒……越来越不想追……

46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正经挺好看的。不过也就看一季的新鲜……太沉重了……

51分钟前
  • B2Q
  • 推荐

看过之后专门把同时期的英国王室和法国王室家谱整理出来.....果然很复杂...

52分钟前
  • camille
  • 推荐

冲着主演去的,和电影展现出来的感觉截然不同,不过我喜欢

56分钟前
  • 初初Caro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