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封神第一部的时候导演就表达过,在这个阶段选择做封神,是因为他想对传统文化进行追溯、提炼和重新表达。
选择姬发作为封神系列的主角,得以让观众从人本位的视角来重新解读上古神话史诗,而在《封神演义》和《武王伐纣平话》的众多角色中,创作团队围绕武王伐纣这个主题,选取重要人物来做剧本,其中改编最亮眼的角色于封神第二部登场,她就是英姿飒爽的女将军邓婵玉。
透过邓婵玉的每一场戏、每一次言语、每一道疤痕,能浅浅地窥见她痛苦而灿烂的一生。
生于战场,长于战场,熟稔了金戈铁马的撞击声,习惯了安营扎寨的简朴生活,从小她便懂得军令如山,效忠大商是她的使命,战死沙场是她的宿命。
北海十年,是邓婵玉人生的转折点,随闻仲远征,征服蛮荒之地,从普通战士到将军,北海无疑是对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磨砺。
残酷的环境不仅要克服自然的无情,还要面对战友的牺牲,也许亲身经历过饥寒和疾病的折磨。
复杂的战况不仅是体力的较量,更是对战略和战术的考验。
父母去世,弟兄无靠,在孤独的处境下要独自撑起邓氏门楣。
崎岖的成长经历使她变得更坚韧、更强大,才有初登西岐战场那睥睨一切的骄傲与笃定,是过往一切塑造出来如今的邓婵玉,亦是观众爱上邓婵玉的瞬间。
邓婵玉的立场动摇发生在几个瞬间,一次是和姬发关于为家人而战的辩论,姬发所言“我为活人而战,而你是为死人而战”,犹如重器撬开了她的心门。
一次是进入西岐城,亲眼见到了西岐子民的温良朴素,乐山乐土,感受到了她生命中几乎不曾有过的温暖。
彻底转变则是和闻仲的三日之约,以拿回封神榜为条件,保护西岐人民不受屠戮,然而闻仲毁约,要用十绝阵踏平西岐,邓婵玉终究明白了将帅之心难以体恤民情。
无论曾经忠于殷商,还是后期保护西岐,邓婵玉从未盲目效忠,她捍卫的是自己的信念,是对天下太平的向往。
邓婵玉的剑和血,是电影中一抹饱满的色彩,她的力和美,爱和痛,独立和觉醒,给了观众强有力的精神感召。
最佳改编角色,非邓婵玉莫属。
第一部美术和镜头就大量抄袭指环王了,我甚至不想说杨戬三人组和阿拉贡三人组的人设相似,就连莱苟勒斯踩着踏板滑行,一镜打斗的镜头都几乎一比一复刻了。
整个一个把中世纪龙与地下城的风格缝进中国神话里,不伦不类。
第二部预告片好家伙,装都不装了,直接选择复刻圣盔谷之战了是吧。
作为指环王的粉丝,看到有人吹这是中国版指环王,只觉得悲哀和可笑。
中国不是做不出好的神话题材电影,也不是做不出好的特效大片。
反而是这种披着中国文化外衣,做出不伦不类的东西,才是对中国神话最大的伤害。
魔家四将仿佛弱智,雷震子袭营那么大动静仿佛入无人之地,西岐夜攻邓婵玉大营这么轻松就成功了,邓婵玉为什么要加一个洗澡裸奔的戏什么恶趣味,只要女人➕军营就得有洗澡被看到的戏份嘛我不理解这什么恶趣味。
魔礼青之死仿佛儿戏,虽然几个巨人像是脑瘫,但死的也太容易了。
两军对垒,西岐一点战术都没有,人还没几个。
姜子牙好歹也是神仙,怎么不提前说一下人家的本事。
殷郊的法相,十二金仙的法力就造了这么个蓝精灵,法器翻天印都没了!
吸收了元始天尊的法力,居然被十绝阵一下子就控制了。
邓婵玉和姬发有必要这么多 solo 互诉衷肠的戏吗🤔我搞不懂,邓婵玉片头那么勇猛的女将军,要给塑造成这样。
还有那个虫尸大军我都懒得说…全篇重头戏竟然是姬发邓婵玉肉搏火麒麟。
破十绝阵姬发为了邓婵玉竟然犹豫了不杀闻仲,不顾西岐百姓姜子牙杨戬哪吒殷郊的性命。
乌尔善在拍什么鬼东西。
整个战争,毫无战术,西岐很忙不知道在忙什么。
如果想要塑造临危迎战来不及布置战略,就不应该搞那个篝火晚会。
如果想要表达西岐不如朝歌有法力术士,就不要把姜子牙杨戬哪吒殷郊放在西岐大本营。
给殷郊复活设置了那么大的代价,又让殷郊晕了整场…通天教主是不是得罪谁了,搞了个伏地魔妆造。
给我们这场的观众都干沉默了,还有人问是不是找的老外演的通天•ᴗ•💧三个彩蛋两个是太子殷郊,看来乌尔善也很清楚靠谁能骗到票房。
不瞒你说,这招有用,第三部我还是会去看的,谁让太子还在乌尔善手上呢…总结一下,可以,但没必要。
第一部挣那么多票房,特效做好点吧。
角色降智,特效劣质,别找借口说是因为主演塌房急着抬上来,烂就是烂。
暗戳戳在各种炒CP,男主和女主,男主和太子,没有明说但是有引导性。
男主和哪吒演技有点拉胯,男主偶尔,哪吒经常,好在哪吒这一部戏份不多,姜子牙体态更像猥琐佬,而不是曾经的仙人,求求各位演员,如果不是角色需求,把五官和体态管理好再来演好吗?
逻辑稀烂,打仗打到一半搞篝火晚会?
半场开香槟?
殷郊吸了几个大能的法力,十绝阵照一下就倒?
男主要破阵的时候犹犹豫豫不肯捅刀,西岐百姓重要还是敌方阵营的命重要?
其他殷商士兵阵破同时就消散了,就女主还能讲遗言听几句歌?
特效粗糙,十几二十年前的网游既视感。
第一次这么希望反派毁灭全世界😓
蛇年初一,看了这电影,什么蛇皮编剧一、闻仲这个人物自相矛盾闻仲最开始拒绝殷寿的命令,不去打西岐,而选择辞官。
这说明闻仲对殷寿并不愚忠,他有自己的处事理念。
后来他又决定起复打西岐,是因为殷寿告诉他,封神榜在西岐,所以闻仲出马,是为了大商,而不是因为听从殷寿的命令。
那么,在他已经得到封神榜的情况下,还执意杀光西岐人的动机在哪里?
他口口声声说“这是大王的命令”——这是精神分裂了吗?
二、闻仲动不动就说的“征战北海十年”,到底是打了些什么仗?
已知:1、邓九公是闻仲的麾下之将,从邓婵玉口中得知,邓九公不杀平民,说明闻仲在这十年战争中没有用过十绝阵。
2、闻仲归国时,魔家四将完好无损,说明十年战争中没遇到过什么变态boss。
问:1+2说明这场战争并不变态,闻仲为什么还要打十年之久?
矛盾不矛盾?
三、十绝阵的阵眼,为什么连一个守军都不留?
四、哪吒的混天绫,都扛不住十绝阵的探照灯,但老百姓的房顶却扛得住。
五、邓婵玉据说会打仗,但她军队扎营,即将大战,晚上却连一个哨兵都不安排。
雷震子这么大个儿的扑楞蛾子,落到军营里,左搞右搞都没人发现他,到底是为什么!
六、姬发都捅了闻仲脑门了,却拿捏着分寸,只伤其眼,不伤其颅,让闻仲安全离开,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七、十绝阵都破了,闻仲大军都立刻烟销云散了,邓婵玉还能躺着听半首歌才消失?
我就不说三头六臂蓝精灵这种特效败笔了,光是自相矛盾的剧情,就应该退票了。
退钱!
大过年的,闲着没事出来看电影,买的《封神2》。
一部电影是好是坏,前30分钟就能看出来。
然后我就在电影院刷了一个多小时中午吃什么,剩下的时间全程忍着瞌睡看完了。
md难看全片最有血性的就是邓婵玉,姬发在那里犹犹豫豫,优柔寡断。
全城的人命都在他手上,他还对着闻仲下不去手,把我给看笑了。
神经。
姬发第一次犹豫是他和邓婵玉一起摔落悬崖,他先醒来,结果能动手不动手,反而磨磨唧唧地绑人。
几个意思?
你是怜香惜玉到敌人将军身上了?
还是瞧不起女将军?
亦或者突然圣人附体,觉得对方昏迷,自己胜之不武?
第二次犹豫还是邓婵玉,两军对战冲上去救自己的对手。
然后说要投降换取平安,合着之前姜子牙叨叨半天,你一句没听懂?
西岐:臣等正欲死战,主公何故先降?
第三次犹豫还是邓婵玉,我服了啊,全城百姓,还有杨戬哪吒殷郊,姜子牙也倒在了面前,因为听到说邓婵玉也会死,特么的在那里下不去手。
最后还得邓婵玉来搭把手。
凭什么!
凭什么天下共主不能是邓婵玉!
就姬发这个鸟样,能成什么事!
死的人还不够多吗?
他爸他哥都死了,死得那么惨烈,这都还不够他成长的?!
还得来个女性角色,谈谈不必要的恋爱来助他一臂之力?!
神经!
其他人的毛病也很多,黄渤你是被绑架来的吗?
就这?
金马影帝就这?
你在演什么东西?
像个村口看热闹的二流子大爷,反正不像姜子牙。
殷郊那个法相搞得跟精神分裂了似的,好几次给我看笑了。
最搞笑的是,漫天神佛居然被一个死去的凡人吸走了全部法力,我简直哈哈哈哈哈,神经。
不知道的还以为周王改姓殷了呢?
那还勉强算个人皇,但他不是啊,什么时候天界这么拉了啊?
你们还有脸做什么神仙。
邓婵玉我也想说,前期多飒的女将军啊,后面直接爆改小娇妻,好俗,临死前最后一句话还是想听姬发唱歌。
咱就是说,非要硬拗这条感情线吗?
真的不好看啊(有一说一,邓婵玉这个演员姐姐还是挺好的,很适合演花木兰之类的女将军,看好她)第一部还算出彩的杨戬哪吒,第二部都不知道出场时间有没有一分钟,这俩搞得像跑腿小弟似的,尤其杨戬,救火队员,这救一个那救一个。
哪吒好歹可以变大混天绫同时护好几个,杨戬居然得一个一个救。
闻仲大张旗鼓搞了个十绝阵,结果身边就只有一头墨麒麟,还轻而易举就被两个凡人打倒了,破阵未免太草率。
你要是多留几个人,感觉寅时拖都能拖到。
看到最后说还有三个彩蛋,这个彩蛋是谁设计的,很无语,放一会儿歌来一段彩蛋,再放一会儿再来一段,我看了前两个,实在没有耐心了。
神经。
彩蛋也不好看,最后一个看不看也无所谓了,反正我不会再买了。
什么烂片还想浪费我的时间,神经!
为了这部电影才注册的,就是为了评论一下!
给个差评!
首先,我非常喜欢封神的题材,各种关于封神演义的动画、电影、电视剧甚至游戏,我都会体验。
不过这部封神我觉得太一般,甚至很差!
第一、封神体系里人物太多,无法面面俱到一一体现,能理解。
黄飞虎没有、邓九公没有、黄天化没有,也能理解。
想凸显主角,改剧情,减人物,都能理解,但是姬发为什么要和邓婵玉有感情线?
还那么拖沓?
第二、导演你知道魔家四将在封神大战中的含金量吗?
西岐群殴打不过,打神鞭都打不得,无奈高挂免战牌,如果不是元始天尊出手西岐都灭了。
在你这里死的那么突兀吗?
魔礼青就那么死了?
其他三个殷郊几拳就没了?
第三、元始天尊什么地位导演知道吗?
不要扯什么封神前封神后,别说砍断脑袋,就是魂飞魄散死无全尸,想救也不会那么费事!
加上十二金仙都在,还被反噬吸了法力?
头发都白了?
卧槽!
我看到时脑仁都缩了!
第四、十绝阵,导演你觉得为啥叫十绝阵?
十绝阵能整成一个,整不出来那么多仙君,也理解。
但是你那个聚光灯是啥大制作?
我都以为闻仲要去跳芭蕾了!
十绝阵变成躲猫猫了?
法阵都不如加油站大,雷佬妹!
第五、闻仲师从金灵圣母,我觉得不是三代弟子第一人也差不多了!
就那么被姬发邓婵玉攮死了?
邓婵玉还踏马单挑墨麒麟,牛逼!
第六、封神大战就是拳打脚踢是吧?
没一个人会飞?
闻仲骑着墨麒麟追出来的时候,我踏马瞳孔都撕裂了!
恶灵骑士啊这是?!
再看看魔家四将,就踏马会龇牙咧嘴,魔礼海那琵琶还不如加特林烟花!
第七、从头到尾就雷震子飞来飞去,哪吒的混天绫挡光用的,风火轮点篝火用的,杨戬的五行遁法救人用的,殷郊像老年痴呆加癫痫的蓝精灵,通天教主?
哦,我还以为伏地魔!
写七点写不下去了,太多了…纣王出来就是露个胸脯子,姬发没事就爱光膀子,导演真是眼光清奇。
封神真被你糟蹋了!
2023年暑期档,《封神》第一部上映时,没有人不被片尾彩蛋里的女将军惊艳。
那个马背上的侧颜只是短短出现一瞬,英武之姿就足以让人好奇,《封神》第二部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时隔一年半,《封神2:战火西岐》终于上映了。
我们果然等来了一个帅气的女将军邓婵玉,盛赞她的声音也传遍全网。
然而看过两遍电影后,我确信自己看到的是一个悲剧的邓婵玉:她的飒爽背后藏着隐秘的哀伤,也是女强者极为普遍的困境。
《封神2》的开头,邓婵玉随闻太师班师回朝,魔家四将在后,衬托了这位女将军独一份的英勇。
那尔那茜露出她的丹凤眼、高颧骨——我想到1998年迪士尼第一部改编中国故事的动画片《花木兰》,她的样子,完美应对了那部动画片里的花木兰。
这样的女将军从未在我们自己的影视作品中出现过。
凡是女扮男装的故事,女孩总有娇俏的本来面容。
电视里的花木兰也好,戏曲里的祝英台也好,女驸马、女状元,卸去男装皆为美人。
但那尔那茜的容貌,与中国传统美女标准相去甚远——你无法定义她的美,但你确信她定义了新的标准。
这样的英气,你从未见过。
既不同于惠英红、郑佩佩一代女打星的明艳灵动,也不同于杨紫琼的硬朗、章子怡的柔美,那尔那茜的英武是直给的:我生来如此,本就如此。
传递到银幕角色上,邓婵玉几乎不用讲话,抬头、骑马,就有横扫千军之势。
在孟津渡这段情节里,那尔那茜饰演的邓婵玉给出了最漂亮的开头。
既是她代表殷商的第一场出征,也是快速陷入被动局面下,她以冷静、理性力挽狂澜的第一次快速反攻。
率西岐勇士设伏水中的姬发,脸上本露出慧黠的笑容(难掩少年意气),但邓婵玉远超同龄人的成熟给了他重重一击,在峡谷一战中,姬发和西岐将士们被打得措手不及。
男将军,低估了女将军。
这是战场也是职场里的常见故事。
见女流之辈来,“是位女将军啊”,唱起淫词艳曲,自动将女人划归至性别处境中——你相貌如何,待我细细打量。
孟津渡的河中调戏,带有十分的挑衅和“男凝”意味,但这样的场景就是真实的,哪怕过三千年,今日职场漂亮女强人的遭遇也没有太大改变。
多亏了邓婵玉自身武力高强,在追逐姬发的马战中,她不仅显示了惊人的速度,也显示了绝对的力量。
邓婵玉驾于双马之上,不仅给这位英勇的侯爷一击,也给我们观众带来视觉的震撼。
坠入悬崖之后,邓婵玉又徒手压倒姬发、与怪兽搏斗,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意志。
在这一连串格斗之后,姬发逃到树上,才想明白一件事:殷商的军事势力远远大过西岐,这位女将军所表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他随即调整自己的战略,原先坚决拒降,变为主动请降,因为他意识到连邓婵玉都打不过的西岐勇士,在殷商大军真正来袭时,根本无力保护西岐民众。
故事到这里,其实我们女观众已经看得十分过瘾了。
尽管第一部里意气风发的少年姬发有无限魅力,但是现在有这样一个智力、体力、决断力各方面都降维打击姬发的女将军,我们必然追随她的英姿,期待她更多的胜利。
然而邓婵玉很快暴露了她的弱点。
她虽然在各个维度上秒杀姬发,但是她的使命感有着极低的上限。
姬发心中有一个国,邓婵玉心中有谁?
她早已死去的父亲。
究竟为谁而活,成了姬发和邓婵玉心智对战的焦点。
姬发虽尚未成长为真正的英雄,但他有更为高远的目标——为活着的人民。
而邓婵玉的目标锁定在维护父亲的荣光——这一条被殷寿、闻仲死死拿捏,忠于你的父亲,即忠于他所效忠的王权。
邓婵玉对亲情的守护被作为工具捆绑,她的眼之所见、心之所想,始终没有超过这个范围。
姬发说,“你是为死去的人,而我为活着的人”。
这是《封神2》里的金句,也使邓婵玉产生困惑:我这样活着,到底有没有意义?
也许她从未质疑过,继承父志不过是维护父权、遵守规则的执行者目标。
她自己并不能创造新的边界,也从未想过可以抵达更远的边界。
这里,就是男性和女性在能力相当时一个普遍的差异。
男性通常被教导志向高远,哪怕他暂时做不到,但“求其上,得其中”,也好过女性“求其中,得其下”。
我记得从小到大在各个阶段被说教的预言:“女孩上中学成绩就不如男孩了”,“这个行业做出成绩的还是男性”……我们不断说服自己反驳这样的预言,但无法突破的困境就是在结婚生育之后,女性在各个行业都面临断崖式的跌落。
要重新再回到好不容易争取的“平起平坐”,女性要付出的时间和艰辛远超想象。
正因联想至此,当我看到邓婵玉被西岐的老人家劝说嫁给姬发时,才感到莫名的愤怒。
——不是编剧有意要将女性纳入婚姻体系,从邓婵玉嫌弃装扮的表情来看,她自己也很困惑,是否最终就要接受被纳入这个体系?
我想很多女孩都曾面临过这样的困惑——当我们在学业、事业上得到自己欣慰的成绩,终难抵住家人一句劝,不嫁人就没有好的归宿。
在重重压力之下,匆匆踏入未知的婚姻,岂料之后的生育将几乎取代你个人独立的成长。
进入母职体系,抚养下一代,将自我退居其后,就成了大多数女性的困境。
我在《封神2》里看到的邓婵玉,前面再英勇,渐渐也遇到了被问婚嫁的窘迫。
不管她做出何等成绩,战功赫赫,她的生命线上始终有这个标准等着她,将她降伏。
如果不为死去的父亲,就为活着的某个丈夫,骁勇的邓婵玉也难逃这个问题——迎接她的,就是自我困惑之后的全面溃败。
当邓婵玉死在姬发身边时,她所面对的不是一个爱慕之人。
而是与她势均力敌的强者,他有更坚强的后盾和高远的目标,最终引领他夺取胜利——尽管以姬发个人的资历还路途遥远,但他可以超越个体局限,因为他的视野和观念都与邓婵玉区别开来,他划出了自己的边界。
继承父亲意志、守护父亲荣光,终究是为他人做衣裳。
在父亲死后这强大的观念仍然像一座牢笼死死禁锢邓婵玉的一生,她逃不了这个圈,逃了也只会迅速进入下一个圈。
我看到飒爽英姿的邓婵玉,想到花木兰。
打开迪士尼2020年拍摄的真人版《花木兰》,开篇花木兰的父母就在商议,她有再强的武功天赋,最终也要嫁人。
这可能不是邓婵玉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花木兰一个人的问题,更不止是殷商、南北朝的问题。
世代传颂的乐府民歌似乎都在警示,女性戎装上马,取得荣耀,那不过是一种彼岸的理想。
《封神2》的片尾,把颂歌献给了邓婵玉。
“有女孤身,策马昂扬,战鼓声声,风沙铸戎装……”,然后呢?
“有女铮铮,热血难凉”。
我们最终想要一个热血依旧的邓婵玉、不凉的邓婵玉。
但电影这则寓言说,还有很远的路,我辈共守望。
先说结论,这是一部很彻底的烂片。
以下是其所有问题。
1.主演严重降智。
姬发不听大臣、子牙等其他人的建议,亲自偷偷与敌方主帅多次单挑并主动要求被活捉,不顾全城百姓安危。
姬发居然爱上了敌军主帅!
导演讲着封建的故事,谈着自由的恋爱,岂是敌我交战之大忌所能概述?
也有可能是于适演技太差的问题。
2.剧情拖沓、割裂。
姬发和邓婵玉这条爱情线我觉得不会发生,即使一直在铺垫,还是为这碟醋包了个饺子的感觉。
而且这条线占比过大,甚至从头讲到尾,完全脱离主题。
还有,西岐的人和没必要通过长时间的跳舞来展现吧。
导演的切换镜头很多都是直接黑屏,突然莫名地就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很突兀,使得剧情看上去就很不连贯。
还有,为什么姬昌没任何交代突然就死了?
3.人物塑造严重不足。
封神的角色很多,很难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小的戏剧冲突去展现,但是除了男女主互殴之外,台词假大空,根部体现不出什么人物的感觉。
4.特效不足。
这里我说的不足更多是没到点子上,有种故意显摆的感觉。
可以看出,导演的经费是够的,但是没用到点子上。
魔家四将基本用完技能就杀青了,闻太师的十绝阵结果就是几个探照灯搁那照,其他都是一些第一部介绍过的,申公豹的五毒大军呢?
又拖到第三部。
5.战力系统崩坏。
不说别的,就姬发一人,有种中国队长的感觉,肉身,和谁都五五开,为什么苦战十年无敌的闻太师的天眼直接给这么轻松地戳了十绝阵就破了?
你一个神仙就放一条墨麒麟当看门狗???
你的天眼就在那摆阵就算了,你的雌雄蛟龙金鞭呢?
6.动作戏很丑。
我本来想看的是法宝对轰,但是没有,西岐基本上就是靠雷震子和曼哈顿博士。
为什么神仙斗法的片子一直在那里拳脚互殴???
动作设计还很丑。
7.不符合原著(粉丝观点勿喷)。
我记得邓婵玉地丈夫是土行孙,你非得让她和姬发谈恋爱我不理解。
8.男凝视角严重(主要是古代历史文化地方用错了)。
姬发当着邓婵玉脱衣服,闻仲扇邓婵玉大嘴巴子,邓婵玉赤裸出浴等等,无不体现523的…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两星给服化道),不喜勿喷,谢谢。
方今影坛,佳作稀见,而奇幻巨制,尤为观者所盼。
《封神第二部》未映之时,其预告纷传,剧照流布,观者咸以为将得睹封神之奇伟,畅览仙凡之纠葛,余亦翘首企足,望其能成视听之绝响,铸封神之传奇。
及观影既毕,满腔热望,化为乌有,徒留怅惘与愤懑。
初时,余犹念片方之艰辛,姑予及格之评,冀其瑕不掩瑜,日后或有精进。
然时日渐久,细思其情节,方觉彼时之宽纵,实乃大谬。
此片之行径,恰似邯郸学步,徒具其形,而失其神,令人扼腕叹息。
观其剧情,恰似一团乱麻,毫无条理。
封神之故事,本应是商周更迭之际,群雄逐鹿,仙凡共舞,演绎出一场气壮山河的传奇大戏。
然影片之中,只见打斗场面纷至沓来,恰似街头群殴,毫无章法,只为逞一时之勇,博观者之眼球。
每一场战斗,皆无合理之铺垫,无深刻之动机,不过是为打而打,空有其表,而无内涵。
且剧情单薄如纸,主线简单粗陋,较之于第一部,恰似小巫见大巫,逊色甚远。
第一部中,姬发从对纣王抱有不切实际之幻想,到历经磨难,逐渐觉醒,其心路历程刻画细腻入微,成长轨迹清晰可辨,令人感同身受。
而此部中,姬发仿若心智蒙尘,行事乖张,毫无成长之迹象,其行为逻辑令人难以捉摸,着实令人失望透顶。
此片之剧情,便如无信之人,徒有躯壳,而无灵魂。
尤为可鄙者,乃姬发与邓婵玉之感情戏。
此二者之感情线,突兀至极,恰似天外飞来一笔,与整部影片之宏大叙事格格不入。
细究创作者之本意,或绝非欲以爱情为主线,邓婵玉本是果敢坚毅、英姿飒爽、武艺高强之巾帼英雄,然至此却被这生硬牵强的感情戏所累,形象尽毁,失去了风采与魅力。
只能喟叹导演功力未逮,未能驾驭好此等情节。
此等感情戏,不独未能为影片增色,反如狗尾续貂,玷污了整部作品之格调。
再论其创作思维,恰似一老朽之人,抱残守缺,固步自封。
此片仍以好莱坞二十年前之陈旧套路为圭臬,不思进取。
与《指环王》相较,实乃云泥之别,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莫再妄言对标,徒增笑柄。
且看其最终评分,能超奇异2已属万幸。
此二者虽皆为奇幻巨作,却剧情粗陋不堪,特效平淡无奇,全然不及第一部之精彩绝伦。
剧情浅薄如纸,特效亦不过尔尔,犹如东施效颦,徒增笑柄。
片中申公豹之蛊兵登场时,余曾一度以为峰回路转,精彩将至。
那蛊兵形态诡异,邪气四溢,恰似来自九幽地狱之恶鬼,令人毛骨悚然。
余满心期待,以为将有一场惊心动魄之正邪大战。
然未料剧情急转直下,一切戛然而止,只留下无尽悬念,待第三部揭晓。
此等行径,恰似吊人胃口,又如钝刀割肉,令人痛苦不堪。
如此看来,第三部亦不过是画饼充饥,毫无期待之价值。
虽说观感极差,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奈何故事已看一半,半途而废,心有不甘,仍欲观第三部,盼其能知耻而后勇,有所改观,力挽狂澜。
遥忆《封神第一部》初映之时,余往观之,觉其虽微瑕在身,然其匠心独运,于封神世界之架构,奇幻谲诡,仿若将千古神话重现人间;人物之塑造,鲜活生动,跃然于荧幕之上;情节之铺陈,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彼时,余心喜之,遂为其半分助力,愿为口碑之传扬,以自发之热忱,向亲友荐之。
然今之呈现,令人大失所望。
其剧情之荒谬,创作思维之落后,人物塑造之失败,皆令人发指。
零分,实不为过。
(有改动)
春节假期宝贵时间千万别看,难看到看一半离场
年初一看的,很恍惚,像是异地恋一年半,最后得到了一场电子失恋。这一年半里无限地围绕“封神宇宙”充盈自己,同时无限期待着第二部带来的惊喜。或许是因为期望值太高以至于看完电影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先看了过于好看的《哪吒》;是不是没有看IMAX;是不是应该像网友评论的多去理解姬发“天下共主”的人设……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523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讲了一个支离破碎的故事;群像集体打酱油;有几幕长戏对推动剧情毫无作用。本来想打一星,想想还是一星给邓婵玉(姐姐的马戏和打戏都太精彩了);一星给哪吒杨戬(虽然最后被删得毛都不剩);半星给黄河水上的小姬发(我见犹怜);半星给OST(和第一部史诗感的曲目相比,有了完全不同的韵味)
《封神榜》(电影),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哈利波特》。。最后伏地魔都出来了。。。故事可以,邓将军婵玉5星。。。只是所有的转折,都没有丝毫铺垫,硬转啊就是。。。
网络的风向好奇怪,明明哪吒没有那么好,封神也没有那么差,偏偏封神只有6.1分,跟第一部比有些地方节奏还是慢了点,但是绝对不止这么点分。姬发重要情节的优柔寡断也是在人物和剧情合理的逻辑之下的,没有所谓的崩了,殷郊的法相是有点low和出戏但是并不影响整个剧情的发展,为了一个法相直接否定一个电影太片面了。我还是期待第三部!本来四星我偏逆反打五星,无脑的一星太多了!
为何有那么多人说不好看,我觉得和第一部差不多,还行吧,依然是很好的一部商业片。
邓婵玉被化妆的桥段是花木兰;僵尸质子团和墨麒麟是权游的夜王大军和复活死掉的龙;整体架构是复联大家各显神通但主心骨和给出最后一击的是精神领袖凡人本人。(魔家四将是魔家四糖宝…)
国内编剧不写感情戏会死么…以及殷郊法身都穿模了🤣
乌尔善在片尾感谢第一部观众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是在嘲讽我。
那段洗澡戏还真不是男凝,而是对男凝的反写,女将军身处军营,不羞涩不扭捏,大大方方,这是人物的魅力所在。
大概能感受到导演想做出一个“指环王”的心,在这个赛道上他目前可能无敌手,但特效仍旧有廉价之感,大部份的奇幻打斗场景(实在是太多了)也和看[西游伏妖篇]并无二致,没有人味儿……;比起前作,这一部的文戏被削弱了太多,情节也挺顺拐的;邓婵玉和篝火晚会算是亮点,其他的,不太看得见,而且晚会这里的剪辑节奏也怪怪的,悬疑感铺太多了,使得后面的反转不够有力
尬的生理不适,全是些反智剧情,那么厉害一个阵一个守的没有?那么厉害一个个不来破阵最后必须让姬发来捅?姬发到底在等什么捅不下去?
怎么说呢,过年和家人看个热闹还行,有视觉奇观,有很多可吐槽的点,非常有利于亲戚间建立话题。邓婵玉这个角色改得太好了,以至于姬发像个废物一样。如果像老版封神榜一样,让姬发当个工具人也就算了,当主角战斗力这么差真的让人翻白眼。乌尔善像过年的烦人长辈一样非要拉郎凑对,整出一对第四爱一样的。姬发没了邓婵玉可能啥也干不了,邓婵玉没了姬发保不齐已经自己当上了大王。
邓禅玉这个女演员好有型,理想中的花木兰
“千万不能让魔戒落入索隆之手啊” 😈🤭
还是原来那个熟悉的乌尔善啊,以小见大的视效呈现,将中国神话故事中那些奇幻史诗的典故视觉化呈现,充满想象力的场景设计在美之外充满了奇幻感,还有“老百姓开心才是天下大事”以人为本的故事主题,真的片中的好多细节亭台楼阁、服饰呈现、美学构造等等都值得搞电影的人学习啊。
不精,不雅,但堆料太足!合格的娱乐片!六岁的娃说,不看就亏了!
3.5 自来水意难平,期望过高,确有失望,特效确实全面升级,但除了殷郊...本片最大的问题是故事角色塑造不及第一部,着重在对战场面上了,战斗法术都是帅的,角色最佳刻画是邓婵玉,但最后结尾唱歌有点毁人设...烂片不至于,给个7分差不多。第一部明显的缺点是特效,第二部却反过来了。不敢过高期待第三部了
首页的家人们,看到这条请注意!封神2是一坨💩,不要花钱看不要花钱看不要花钱看!窒息内容不限于以下:邓婵玉打算带800人加魔家四将去屠杀灭绝西岐姬发带100来人应战姬发全程冲在最前线,手下武将大臣在城门楼子上观战姬发和邓婵玉产生爱情杨戬和哪吒把法术用在救不会立刻死的普通人不去干反派,最后导致自己中招姬发是投降派,从都到尾都想投降殷商自己去送死把阐教通天教主塑造成伏地魔形象,元始天尊能被殷郊榨干还有殷郊全程变成一个五毛特效的阿修罗蓝色憨比全西岐老少爷们在城门楼子上看姬发和邓婵玉在地上打滚打架不行了我又想起了邓婵玉要率800人剿灭西岐了,爷们你800人连天通苑小区都平定不了。最后还感谢封神1的观众来看2,再结合乌尔善的屁股,把本土道教传统神仙形象抹黑,谢谢不会再看你的电影了
纯扯淡的片。一个凡人的能力,居然把元始天尊法力吸干了。导演是成心恶心中国道教?还是确实智商堪忧?
杨戬在此片中的作用:给篝火晚会砍柴➕水遁火遁土遁传送门➕超级奶爸。看彩蛋感觉第三部要有精分超级蓝巨人大战伏地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