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日本电影讲述了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女儿患癌,想在临终之前增加和独身老父亲相处的机会。
日剧的特点就是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没有大喜大悲的场景,而是把细水长流的情感融入到日常生活里。
日子本是涓涓细流,哪怕面对生死这样的重大课题,剧情都没有刻意渲染,温暖且治愈,看完以后不太悲伤,反而觉得更应该珍惜眼前人,珍惜自己最该珍视的人。
有一次一个网友说一个喜欢的作词家去世了,很惋惜。
我回复的是,去世并不是真正的离开,忘却才是。
只要记得,就会永远活在心中。
记得我爷爷是我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去世的,他是一个特别慈祥的老头,虽然那个时候跟我爸妈好像关系不好,但是每次我见到他,都有好吃的,零花钱,每次我想买的东西,跟爷爷说,爷爷都会满足,我考试考第一的时候,爷爷总是特别的骄傲,逢人就夸,在我爸喝醉酒发酒疯我妈不知所措的时候,总是把爷爷叫过来,他就能瞬间安静。
在我的记忆里,他永远都是乐乐呵呵的,所以在他去世的很多年里,我都有做梦梦到过他,就好像他真的没有离开过我。
现在的我已经人到中年,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拥有了自己的快乐和烦恼。
很多事情熬不过去的时候,我会想象爷爷坐在身边,他会怎么跟我说,然后人生仿佛能够在一次次困境中找到答案。
疫情三年,虽然隔家不远,高铁一个小时的车程,但是回去的次数少之又少。
老爸性格也很像爷爷,有什么事情,永远是无所畏惧,一副乐天派的样子。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不听话非常想要一个东西,他刚好在和面沾着手,没办法帮我解决,我气冲冲的走出家门,他怕我离家出走,就拿小棍子在地上画了个圈,告诉我如果走出去就挨揍。
几岁的我被震慑哇哇大哭,长大后才知道,那是爸爸画地为牢的保护。
讲给儿子听,他哈哈大笑,因为终于有人能够治住天天对他管东管西的老妈。
儿子会在回去的时候提醒他少抽烟,说抽烟不好,还编了个顺口溜,说刘平山抽大烟,抽了一根儿又一根儿。
每次儿子俏皮的念起来,他都能自觉地把烟掐灭,说姥爷不抽了。。。
在老妈眼里,老爸暴脾气,性格倔,但是在我们姐妹几个眼里,他就像个老小孩,对我们总是各种宠溺,提啥需求,他总是放在心里,第一时间给我们解决。
老爸今年60岁了,六十大寿的时候,北京的疫情闹得正厉害,我打了很多电话,北京社区和老家社区,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不能回去,心中充满了惋惜。
因为老家有种说法,就是男人五十九是个坎,我们全家人小心翼翼,特别想这一年能够平顺度过,希望能够更多陪伴老爸后面的人生。
好在有惊无险,因为感冒发烧了,前后难受了半个月左右才恢复身体健康,过后老头非常倔强的说,自己不是阳过,就是普通感冒。
临近过年,买了很多东西寄回家。
每次给家里买东西,爸妈都在那说,不用花钱,不用破费,你们先管好自己,管好孩子,家里不用操心。
但是我依然没有听话过。
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子欲养二亲不待,孝顺陪伴父母要趁早。
好在疫情三年,终于,终于放开了,2023年的元旦,我终于可以带着孩子回去看看爸妈,陪他遛遛公园,喝喝茶,讲讲家长里短,还要吃一顿爸爸做的手擀面。
前段时间我还和朋友说,我现在都哭不出来,情绪再怎么难过压抑就是没有眼泪,电影的最后,十元的爸爸送他去车站的一段对话,却让我的眼泪潸然泪下。
整个影片的节奏一开始是淡淡的,为了弥补年少时和父亲缺失的时光,十元在得知她得了癌症后,回家想多创造一些和父亲的温暖的时光,在她年少的时光里,记忆里的父亲一直都是严肃的,板着脸,整天的口头禅就是“烦死了“,连鼓励也是吝啬的。
好在他们还有机会弥补,在一起做饭的时光,在一起吃饭的时光,在一起生活的时光,都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阳光。
好在,十元有个很爱她的丈夫,好在老师的身边也还有人陪伴还有,爱应该要表达出来呀
《人生最棒的礼物》是一部剧情片,很有小津电影的韵味。
非常简单的剧情,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让我哭了个稀里哗啦,用去至少十张纸巾。
想起前段时间看《隐入尘烟》,一滴眼泪没掉。
并非刻意对比,捧一踩一,是关掉电视的那一刻,确实想到了《隐入尘烟》。
虽然,这两部影片在背景,剧情,人物,叙事,表现手法等方面,几乎没有可比性。
如果说能够通过一部电影得到什么人生启迪,让人在一个多小时的观影时间里,因有所感,而有所思,有所悟,再有所得,我当然推崇《人生最棒的礼物》一类的影片。
后劲儿足。
会让人想到:要珍惜家人,要好好活在这宝贵的人世间,要做有价值的事,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等等。
故事非常老套,且简单。
笹井亮介是前大学讲师及翻译家,妻子去世后独自一人住在东京。
有天,出嫁多年的女儿百合子突然拎着大行李箱回来,说要跟他一起住一段时间。
老父亲当然猜测: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丈夫出轨?
家暴?
赌博?
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不然,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回娘家住?
观众此时也会猜测:这老父亲真是木讷迟钝,女儿不就是觉得父亲一个人太孤单不放心,回家陪你一段时间?
遇到事情,除了跟朋友打听“人家的女儿怎样”,便想到去问问妻子。
去墓地,无意发现女儿伏在母亲墓上失声痛哭,更怀疑女儿家出了什么事。
悄悄搭车去了女儿的家,找女婿也是自己学生的人了解情况。
得知:百合子得了癌症,去日无多。
想在最后的日子里用一半时间陪伴父亲,给父亲留下一些回忆。
《人生最棒的礼物》,是家人的陪伴,是共同度过的时光,是满满的回忆。
没有长情的告白。
日本人的情感是隐忍的。
女儿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的病情,父亲也不想让女儿发现自己已经知道。
但其实,父女二人,都不愿捅过那层“窗户纸”罢了。
笹井亮介在妻子去世后,已经学会了很好地照顾自己,以至于百合子回家,看到家里井井有条,厨房显然是有人在使用,表现得很吃惊,还以为父亲藏了什么人在家里。
笹井亮介在小酒馆跟朋友喝酒时有段话很感人。
他去料理教室学习料理,是想知道妻子是如何照顾一个家的,还想体会妻子在厨房做饭时都在想些什么。
他说自己不事家务,不是不会,而是因为家里有妻子在做。
妻子离世前显然不放心他一个人,曾拜托女邻居不时来关照他。
显然,他不需要。
《人生最棒的礼物》这个片名,也让我想到那礼物,可能是个大礼包,包含很多的元素和内容,除了女儿的陪伴和想给父亲留下的回忆,还有很多很多。
那礼物有一个统称:——爱。
百合子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后,显然也像母亲一样,不放心父亲一个人生活。
她感觉自己在过往的人生中,没有跟父亲亲近过,希望在最后的时日可以给父亲多留下一些回忆,少些遗憾。
就是日常的生活,生活的日常。
父女俩一起做饭,吃饭。
女儿品尝父亲在料理教室学到的菜式,教父亲做母亲的拿手菜。
父亲请女儿外出用餐,俩人一起去看“落语”演出(“落语”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类似中国的相声),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
有百合子陪伴在侧的日子里,父亲还翻译了一本新书。
也算是一份礼物吧。
这礼物,是父亲给女儿的,也是女儿给父亲的。
世界上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女儿呢?
这部电影,也诠释了这一主题,包含着女儿跟父亲的和解。
《人生最棒的礼物》里,不仅有爱,还有爱的鼓励:无论哪个人先离开,留在世上的那个人,都可以,都应该照顾好自己,活好自己的人生。
这也是这部影片给我的启示。
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看病治病的劝导,编剧和导演也没有平铺直叙,而是用一个个意外,来推动剧情发展。
女儿突然回家是一个意外,回家后发现原本不事家务的父亲变成料理高手又是一个意外,父亲无意中发现女儿跑到母亲坟前痛哭更是个意外,老父瞒着女儿找到女婿得知真相……故事徐徐展开。
影片开始是父亲跟学生一起看电视里的落语表演,结尾又安排父亲带女儿看落语演出。
首尾呼应,且落语表演者的台词与剧情紧密呼应。
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人生最棒的礼物》,是有一个好女儿吧。
影片中,得知真相的老父亲曾对亡妻说过,“你生了个好女儿”。
片中饰演父亲的演员是寺尾聪,曾在《阿弥堂的讯息》里出演过丈夫的角色,觉得他的形象很邋遢。
《人生最棒的礼物》里,他变成父亲,却是很搭。
百合子的扮演者石原里美,人称“十元”,清纯秀美。
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
刚刚看完革命之路,紧接着看这部。
没有孩子,肯定理解不到这部电影的三分之一吧一般情况,这种评分高的剧情电影,我是不会先看影评的,但是看了一半实在好奇,我真的以为是2000年前的电影,这种摄影,剪辑,节奏,关键是光影,让我恍惚的回到了千禧年,耳边突然播放起来东京恋爱故事的主题曲,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光。
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太重要了,多余的话不多说了,人生无关婚姻,还是希望有一个孩子。
看到最后,泪流满面,这可能就是我爱电影的原因吧。
朴素,平淡,自然。
古朴的画面,没有起伏的剧情,以及最后父女二人告别时突然铺面而来的巨大的悲伤感。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
女儿身患癌症,时日无多,人生最后的时光选择与父亲共度。
能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好,才是不简单。
电影轻描淡写了癌症带来的痛苦,把笔墨放在了父女二人相处的琐碎日常中。
女儿百合子从未在父亲面前流露出悲伤的情绪,除了在墓碑前歇斯底里的失声痛哭与吃药时短暂的失落,她一直保持着热爱生活的样子。
在这一点上,依然与十元元气满满的人设相符。
十元的招牌式笑容在影片中被发挥到了极致,在百合子因为父亲的烹饪而笑得肚子疼的时候,或者因为大家学习父亲说话而笑得直不起腰的时候,气氛实在太过欢快,你甚至会忘记,这是一位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病人。
在从他人口中得知了女儿此番的来意后,父亲选择了沉默,不再向女儿揭开这层伤疤。
他决心配合女儿把这出戏演下去,陪伴她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日子依旧如常,甚至还会假装嗔怒责怪女儿为什么不来厨房帮忙。
在细碎的平凡小事间,在人间烟火间,父亲一直努力挖掘着有趣之处,用心呵护着女儿的生活,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
直到这里,影片带给人的感受依然是平静与自然,甚至还有淡淡的快乐,如小桥流水静悄悄地淌过。
直到百合子告诉父亲,“我要回家了”,刹那间,涓涓细水从百尺悬崖上倾泻而下,观影的人仿佛突然从梦境中醒来,陷入强烈的悲伤感之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耄耋之年的好友相聚的场景,在最后分别的时候,他们会依依不舍挥泪相送,因为这很可能就是人生中的最后一面。
告别再也不会相见的人,挥手时的那种失落感,像是半空中的自由下坠,你拼命挣扎,却抓不住任何可以帮助你停止下坠的东西,哪怕是风。
百合子告诉父亲“我要回家了”,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她也以为父亲毫不知情;对清楚真相的父亲来说,这是女儿对他委婉的告别;对两人来说,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相聚。
站在第三者视角,尝试描述一下百合子的心理状态。
“与你相处的这段美好时光,是我人生中最棒的礼物。
我的旅途即将结束,虽有不舍,但也已经知足。
请你继续好好生活下去,记得我教你做的汤,秘诀是用熟的芝麻油。
就送到这里吧。
”这种失落感在影片中被淡化了,作为观众,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平静告别的百合子,以及虽有不舍但点头接受的父亲。
有趣的是,情感与表现的强烈反差之下,荧幕外的观众往往能产生更强烈的共情。
之前所有的温馨日常,都是铺垫,只为了一个早已写好的结局。
这个结局,百合子知道,父亲也知道,大家假装不知道地认真生活,即使钟声终将在不久后敲响。
我认为影片想告诉我们的东西有两点:从父亲的角度,人生终将面对离别,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迎接短暂的相聚;从女儿的角度,人生终将走向终点,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走完剩下的旅途。
按:对于与亲情这一主题相关的电影,或许我们会因着老套与煽情化的表达方式而选择避而远之,但我们总盼望在劳累的现实里藏到一个可以容纳自己的地方,在那里尽情地挥洒自己的忧伤与喜乐。
然而,当我们一贯选择去避开离别前的伤痛之时,恰恰反映出我们自己内里还想着在自己的生活里锦上添花,并不顾及身边的家人亲属的真实感受,也并不知道把握住那仅有的亲人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的宝贵。
电影《人生最棒的礼物》是一部日本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父女之间在仅有倒数的日子里相聚的故事,女儿百合子患上了癌症,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她是一位已婚的女士,早年丧母,只有一位年老的父亲。
而百合子的父亲笹井亮是一位已经退休的大学教师,退休在家还从事一些翻译的工作。
当她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生命的时光已经进入倒计时之时,她便选择将自己这仅有的在世日子一分为二,一半陪伴自己的父亲,一半给自己的丈夫田渕繁行。
而百合子也不愿这么快地将自己的病情告知父亲,或许自己也说不出口,因此让自己的丈夫来告诉自己的父亲,这大约在电影已经进入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生的,那时当年老的父亲听闻这残酷的信息之时,他整个人顿时显得呆滞,不知当说何语。
而电影也将大量的镜头放置在这对父女在生死分别之前的相处时光里,或一起在寺庙祈福,或一起在街头散步,或一起在逛书店,或一起在街头等红绿灯。
但电影给予大量镜头的还是在父亲的家中,一起吃彼此炒的饭菜,饭菜或许才是真实的生活。
中国人常常也注重家人之间在一个饭桌上的吃饭,这短暂的相聚对于年老的父亲而言或许便如这部电影的名字所表明的——人生最棒的礼物。
当女儿百合子拖着行李箱子来到久别未见的父亲家中之时,父亲笹井亮给予的第一反应便是,是不是女儿与丈夫吵架了,因此拖着行李箱子来到家里。
或许对于阔别许多未曾与父亲相见的女儿百合子而言,她甚至将自己当作了外人,非父亲邀请脚踏家里她就不去脚踏家门,这也或许应和了中国那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这句老话并不好听,但对于久别重逢的父女之间有这般略带见外的礼仪恰给电影增添了几分悲情的色彩,又仿佛是在预言着一场更大的离别,就是生与死的离别。
而在百合子进入家门之后,对于父亲家中整理的井井有条感到些许惊讶,尤其对于厨房里被整理的这般秩序井然感到惊讶,忍不住抱腹大笑起来,甚至笑出泪花来。
这样的笑令父亲感到不解,甚至为女儿这般无止息的笑声而感到烦恼,大声喊出“烦死了”的不解之语。
老父亲的这样“烦死了”之语在电影里也有被百合子、百合子的丈夫田渕繁行,还有被雇佣来照顾父亲的女佣人原口光代拿来笑意模仿之。
其实,在这里亦是一场预告,女儿笑声的泪水,恰是一场悄然而至的生死之别之泪的预演。
而“烦死了”的话,也恰如亲人之间相处久了发出的一声叹息。
父亲笹井亮的家住在铁路旁边,因此在电影里,当镜头对着父家之时,不时还能听到窗外叮叮当当列车经过的声音。
百合子在家里也不时往已逝的母亲坟墓那里,在母亲坟墓前哭泣,但在电影中段的前后,作为父亲的老人笹井亮是两种心境。
在之前可能可能是女儿因着想念母亲而哭泣之,在之后便知道这是她将要与母亲同在一处的显出的哀伤。
电影《人生最棒的礼物》有一段这样的故事,当百合子在路上遇见女佣人原口光代,她向这位已经照顾了其父亲多年的女佣人道出了一声请求,请求她来继续照顾她年老的父亲。
而这位女佣人不禁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其母亲在世之时已经向她发出了这样的请求,而她在这时再次地向她发出这般的请求。
在这里,也有着一种令人心酸的彼此鞠躬,这是属乎日本特有的礼仪表达,亦彰显出女儿对于即将离父的不舍与心里的酸楚。
电影《人生最棒的礼物》或许也是在彰显着在现代化的生活里,儿女与父母之间每次的相聚仿佛都像是一场阔别多日的重逢。
我们在城市里向往着一种不平凡的生活,最终只有在与身边最亲的人相聚之时,享受着最平凡的生活,就如一起吃着有滋有味的菜才是最让我们感到满足与喜乐的。
而这样的离别和相见,仿佛也成了我们现代城市生活里很多人无法逾越的门槛。
现实里,当我选择要去哪家小吃店吃一顿饭的时候,偶尔也喜欢与店主唠嗑几句,询问他们老家在何处,儿女生活如何。
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的父母是与儿女相隔两地的,父母在城市里为儿女苦钱(“挣钱”一词的底层化表达),儿女在老家或另一方学习、工作着,父母总希望儿女能够在他们的城市里为儿女买一套房,但苦于现实大城市里房价的高昂,挣钱之难,他们只能望而止步。
而今日傍晚当我与一位在摊位上以卖煎饼为业的阿姨聊天时,她却说出了大致这样令我感到惊讶的话,在城市里租房也是生活,儿子跟她在大城市里租房生活着也挺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样的古诗成了一种对于苦闷人生的感慨,但人生最棒的礼物,亦如电影《人生最棒的礼物》里所表达的,或许正是在平凡的亲子相聚里,在吃着家常便饭,聊着家常小事的欢喜里。
我们的愁苦很多时候都是将原本应当平凡渺小的自己自我夸大造成的,我们的喜乐很多时候也正是在平凡的岁月点滴中,与身边亲人、朋友的相聚,在一些吃着平常饭菜的笑语中获得的。
趁着周末晚上难得的时间看完了。
年纪越大总归是越发忠于感受,承认所有的感性,不再回避那些沉重的话题,关于生死,关于告别,关于遗憾。
前几天和同事看完《送你一朵小红花》,从电影院出来,有点冷,两个人在安静的街道上,沿着路灯不紧不慢的走着,同样也在聊着这些,现实生活里,很多时候会过多的被束缚在物质、利益、争执误解的追寻里,难免忽略掉最寻常的幸福和满足,往往等到真正告别的时候才幡然醒来,原来和在乎的人一起,晨起暮落,三餐四季,平淡安稳,多多夸奖彼此,多多拥抱身边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存在。
所有的告别都有遗憾和不舍吗?
告别肯定是带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和难以言状的不舍的,但就像百合子这样,我们幸而能听到她讲述她的愿望。
听到她说再见。
记忆里都是美好的时光。
她的心境安宁。
是的,这样就好,目送就好,不必追。
因为变成小阳人的关系,被迫在家里休息几天。
今天身体有些好转,不想负了这好时光,准备一杯热咖啡,被子直接拖到沙发上,就着冬日的暖阳,看了这部收藏很久的电影。
从小跟父亲关系就很拧巴,他重男轻女,各种自私,其实真的很多时候很讨厌他,可是他又是自己的父亲,没有办法心里依然是爱的,很多时候他一句很不经意的温暖我都能感动坏,可是这种时候实在太少太少了。
感觉自己活的很艰难也很辛苦。
幸好我生的是儿子他应该比我坚强,并且他的妈妈淋过雨,一定会尽可能的给他多撑伞,也希望天下间生了女儿的父亲可以多多的去爱自己的女儿,这样未来她的人生路就不会那么难了,也许会走的尽可能的轻松一点,或者更轻松一点!
回到电影中,日剧这种缓慢的情感流动然后古朴的拍摄手法其实特别打动我,整部剧很多次的做饭,吃饭,偶尔的工作穿插!
会发现这真的就是咱们平凡人的每一天,而把每一顿饭用心的去烹饪好,然后再细细品味其中滋味,也不枉这一天的美好呀。
可是处于凡尘中的我们确总是忙忙碌碌,情绪也被工作被他人所调动,让我们忽视了跟家人的一个好相处。
这部电影我不想评论什么,因为真的拍的挺好的,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启发。
昨天高热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车祸没了,我的灵魂在不断的飘,因为不舍年幼的儿子,想着没了妈妈他可怎么办,我还没准备好离别呢,于是乎满世界的去找他,可是梦中已经找不到了。
醒来,枕头都湿了……珍惜当下,有些离别注定了也要学会接受!
就像剧中的父亲一样的勇敢!
始终觉得剧中的女儿是幸福的,因为其实他父亲是深爱她的!
而我的确不能这么自信的说这话……
“没问题的,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加油!
”一句看似简单平淡的鼓励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对着自己身边的人说出来,却总是口是心非的说着不一样的话。
百合子用自己最后仅剩的时间去和亮介创造的回忆,也是送给亮介最后的礼物,我们诞生到这个世界上对于父母他们来说就是一份上天送给他们的礼物,可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亮介在家里的形象总是严肃的不耐烦的,但是其实心底里面比谁都要在乎百合子,当然百合子也是一个口是心非的藏着对亮介的喜爱。
在看电影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出来会有距离感,对着悲伤的事情依然可以保持着心照不宣的默契,没有过度的渲染悲伤的情节,却能把人的情绪带起来,亮介最后和百合子一起翻译的小说,即是亮介送给百合子的礼物,也是百合子给亮介的礼物,面对面时没有过度的痛哭流涕,笑着别离让最后的时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剧情老套,拍摄手法简单,光影甚至有时对不上逻辑,但依旧让我一把鼻涕一把泪,日本电影每次给我的惊喜往往就是沉浸感,所谓沉浸感是戏,是内容,也不应该是什么技术。
和视觉效果。
是叙事逻辑里独特观察力去呈现出来的亿点细节,是把一件再小不过的心里情绪无限放大,是共情的沉浸,是真实的感受。
是告诉所有人老子这么拍也是挑观众的。
给对方留下记忆节点真重要,而唯一能完成的这一点的也就只有真心的陪伴啦,要有共同回忆,彼此的存在才立体丰满。
爱这件事,真是最温柔的存在。
人生最棒的礼物是爱。
结尾没有点穿,剧本有点意思
两倍速看也哭崩了
突如其来的可预见性的一个人的落寞,寺尾聪的演技把我看哭了。
套路老得很,但我还是哭了
从父亲得知真相以后 感觉他瞬间苍老了很多 曾经那么自负骄傲的人儿啊 在面对自己女儿的事情上还是没办法坚强。从那以后假装不知情的父亲开始让女儿帮忙做菜也让女儿参与翻译 我才懂任何两个人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相互需要。就像百合子最后要走时 女儿说谢谢 谢的是爸爸得知真相也没有怜悯自己还相互帮助让这段日子过得很开心,而爸爸的谢谢 大概就是 谢谢你成为了我儿女。这些呀 都是人生最棒的礼物。
十元出来辣个黄疸肝炎滤镜往脸上一打就知道要演病人了,真没必要卖半个小时的关子…向经理是嗜酒么,发腮了,脸大如饼哥,变得又土又村……想给胜地凉一巴掌,这狗男人据说对我敦不好……
浪费时间
父女情,绝症,有点俗套的故事,但情感处理得很细腻。人生最棒的礼物是记忆里都是美好的时光。
病重后和父亲的和解。 不生病的时候去哪里了 还是太违心 明明可以放下心结 早一点回去
结尾特别好
故事挺感人的,但是这节奏也太慢了吧,真的要硬生生拖到1个半小时吗,奈何是石原里美我也要快进才能看得下去。
不能说平淡 情感的细节处理很厉害 卡司们太强了
一大早被窝里看哭了
泪腺崩坏…テレ東今年冬天出品的剧个个都戳我…岡田惠和太可怕了后半段哭到停不下来,重点父女情后面闘病直接略过的感觉是真的很好…
十元这部电影实在演的太好了😭
クリシェ
越哥说的,我听听就好,实在不忍心去看。
女儿得了癌症,最后时光的一半想与父亲分享,很温暖。人确实应该多想想,如果自己只剩下一年时光,应该怎么度过?生命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完全没有被感动,十元的笑也有些尴尬,而且她真是不适合如此朴素的装扮。日本人克制的感情的演绎吧
泛泛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