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古镇郎中

古镇郎中

主演:国文学,碰碰胡,唐仲亭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4

《古镇郎中》剧照

古镇郎中 剧照 NO.1古镇郎中 剧照 NO.2古镇郎中 剧照 NO.3古镇郎中 剧照 NO.4古镇郎中 剧照 NO.5古镇郎中 剧照 NO.6古镇郎中 剧照 NO.13古镇郎中 剧照 NO.14古镇郎中 剧照 NO.15古镇郎中 剧照 NO.16古镇郎中 剧照 NO.17古镇郎中 剧照 NO.18古镇郎中 剧照 NO.19古镇郎中 剧照 NO.20

《古镇郎中》长篇影评

 1 ) 有点看不懂的电影

说实话我是冲着真木看的这部片子。

演技精湛,身材超棒。

但是整个电影的编排就显得很没有冲击力,没有一个爆发的高潮,也许小说,电影就显得过于平淡了,而且整部片子氛围极度压抑,对话很少,看着很不爽,如果不是有真木的完美容颜和身材作为调味,整部片子实在有些乏味。

讲讲细节,有几个点我没看懂,记者和老婆为什么不合?

没说,和整部剧情究竟有些什么关系?

难道就为了让女主问记者那句,“你结婚了吗?

家庭过得幸福吗?

",最后记者老婆说不想离婚了,我也没看懂,完全没有交代理由和细节,那介绍这个情节的意义在哪里?

都没有缘由,如何产生效果?

最后有一个鞋子掉落溪流的镜头,我知道应该是有寓意的,但是我完全没看懂,请有看懂的来解释下?

谈谈男女主角的感情,我们可以肯定,他们最初是没有感情的,有的只是女主角对男主角的恨意吧?

男主角对女主角是愧疚,但是又很奇怪,从他对女主角的愧疚来看,敢于离婚,敢于那样一直跟着女主角,我们可以觉得这是一个相当有责任感的男人吧?

至少勇于去承担自己的过错吧?

可是为啥又会参与了那次强奸呢?

有点难以理解人物间的性格差异。

好了,当他们最初来到一个出租屋的时候,两人相拥而吻,这算啥呢?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为什么就突然转变会去吻那个强奸自己的人?

男主又何来勇气去吻她呢?

通常,这种情节是情侣吵架后,突然发疯似的男女互吻,这是在人无法通过语言等其他方式去表明感情时,而采用的特殊表达方式。

可是当时双方应该没有感情啊?

怎么就会吻了呢?

不懂。

为了互伤?

有这个效果吗?

想来想去,我只想出一个解释,两个人这段时间太郁闷了,太压抑内心了,通过一次性来解压?

不管对方是谁的解压?

好像也不太说得通啊?

谁来解释下?

再后来两个人经常做爱,而且我们可以到,大多都是女方主动,女方经常会问“做吧?

”感觉两个人从第一次出租屋后,应该是经常做爱,问题是,女方为什么那么喜欢和男方做爱?

有报复的含义在里面吗?

是不是意思说:让你感受下我前夫和我做爱时经常想到我曾经被一群男人强暴的经历?

这个解释能说通吗?

为什么呢?

我们没有看到女方在做爱这件事情上的转变过程,之前的做爱后来的做爱有任何变化。

相反感觉还挺爽的感觉,感觉和第一次拥吻类似,舒压?

抑或,我实在无法理解,身体需求过于旺盛?

必须要解决一下?

到最后,我是明白的,女主应该从一定角度是原谅了男主。

男主想找回她,可见,男主是爱上了她。

对她是有感情的。

女主后来对男主应该也有了感情,这种感情其实是一种长时间一起生活产生的亲人之感,当女主发现男主的自行车后,会去询问情况,可见其自然而然的一种关心吧。

但是另一方面,我看不懂的是,她为什么要去为证男主?

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他不承认呢?

如果隔壁那女人也不承认呢?

她的诬告就没有任何意义啊。

那即使他认了,隔壁那人也不会认啊,即使都认了,还是不能理解啊,为了让他坐牢?

有人说是试探?

那也一定是个神经病想出来的,难以理解,至少从大多数正常角度看,这个故事发生的逻辑依据有点无厘头,有点莫名其妙。

 2 ) 斯德哥尔摩情人

林夕给陈奕迅写过一首词叫《斯德哥尔摩恋人》,里面有一句是:逃避分开的孤独,情愿一起不舒服。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

林夕把一对彼此依赖而又彼此折磨的恋人比喻成绑架和被绑架的关系可谓妙笔生花,而吉田修一笔下的人物则是真正经历了不幸后才在一起,其中的心理折磨想必更甚。

影片的开头便是尾崎俊介和加奈子做爱的场景,电视机里传来了关于一名儿童被谋杀的报道,这种讲述方式在同样由吉田修一小说改编的《同栖生活》里出现过,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年轻人过着最普通的生活,而电视机里却播放着凶杀案的新闻,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件事就这样巧妙地联系了起来。

在本片中儿童谋杀案作为了一个引子勾出了多年前的一起轮奸案,这其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是由大森南朋饰演的记者渡边,这个角色试图从观众的角度看清真相,但他又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前运动员的身份让他对本是棒球队主力的尾崎产生了同情,而妻子的冷漠使他在情感上与主角产生了共鸣。

关于渡边的一个细节是其回到家后对着镜中自己的裸体发呆,略显发福的身材和妻子的唠叨声是这个中年男人的生活写照。

所以对于渡边来说,揭开案子的真相更像是一次自我修复之旅。

在吉田修一的小说中时常会有推理的成分,本片中带着这个使命的就是水谷夏美的行踪问题,这位轮奸案的受害者在他人的口中无疑是命运悲惨的,婚后遭到丈夫的拳脚相加并突然人间蒸发是我们所知的关于她生活的一小部分,然而根据种种细节和暗示夏美的真实身份令人咋舌。

这其中尾崎夫妇的微妙关系是最大伏笔,两人之间多场做爱戏无一不是机械冰冷地,在尾崎第一次被捕后加奈子的反应也十分冷漠,或许说这个女人始终都是面无表情的,好像让人生生剥去了七情六欲。

尾崎第一次被释放后两人进行了一次怪异的对话,“难道你担心我了?

”“这是正常的吧。

”说起来不经意但却暗示了这段婚姻关系的非比寻常。

如果说上述还只是初露端倪的话,那么加奈子的举报导致尾崎第二次被捕则令距离真相只剩一步之遥,是什么样的仇恨能让夫妻之间产生这么大的隔膜?

或者说是丈夫做了什么让妻子无法原谅?

我想观众此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之后的闪回不过是为了验证这个可怕的猜想,可是在看到加奈子向渡边娓娓道来事情的真相时,还是对这个黑暗的结果感到讶异。

尤其是闪回中加奈子对尾崎恶狠狠的说:如果我死了你就能解脱的话,我是不会死的。

这句恶毒的诅咒听上去是那样令人心颤,原来怨念是可以让人搭上自己的幸福的。

如果说吉田修一的故事提供给了电影很好的素材的话,那么细腻的摄影则将文字转变成了流转在光影间的情绪。

记者围堵被害儿童家的一场戏里镜头慢慢升格,意图用审视的角度来看这个事件,对无良媒体的控诉也是不言而喻。

渡边和尾崎第一次来到溪谷边,对话结束镜头里只留下渡边,而尾崎出画,之后渡边和加奈子在屋外的戏也是随着加奈子离开画面只剩下渡边一人,两个镜头相似的处理暗示了渡边一筹莫展的境地。

加奈子在电话亭里哭诉的一场戏里,手持摄影的晃动突显出角色内心的不安。

除了镜头的匠心独运外,细节前后的呼应也是本片一大看点。

加奈子和尾崎吃拉面时,尾崎要给加奈子倒酒被拒,而后来加奈子洗澡出来,尾崎给她倒酒,加奈子欣然答应了。

加奈子前后两次不同的反应也说明了其对尾崎态度上的转变,从开始的抵抗到现在的放下,从小小的倒酒就能窥见一二。

诸如这样的戏还有加奈子和尾崎深夜在桥边,镜头里只有加奈子,而结尾两人同样在桥边,却是同时入画,心理防备的卸下就是这两组镜头所要表达的讯息,我们看到加奈子的鞋子被水冲走也是放下执念的一种印证。

在片中夏美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事情发生当天走的是自己而不是加奈子,那么她的命运是否会大不同?

或许当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每个人都会做这种假设,可是命运的不可逆又让这种假设变得毫无意义,夏美在旅馆登记时写下了加奈子的名字,至少她希望未来人生可以倒置。

面对假设的不只是夏美一人,影片结尾渡边问尾崎:遇到夏美的人生和没遇到她的人生你选哪个?

尾崎没有回答。

当然他可能千万次地后悔遇见了夏美,可是这个女人已经渐渐融入了他的生命,没有了夏美则意味着他的一部分生命将被抹去。

不禁感慨两个人离幸福只差一步,可是当初的那句“我们不是为了幸福在一起”却始终盘旋在彼此心中,令到两人不敢对幸福奢望。

 3 ) 谁才是真正的加害者?

从片中的剧情来看,男主角和其他几个参与轮。

奸的人毫无疑问是女主角的加害者,女主角的各种不幸都应该由他们负责才对,实际上是这样么??

那几个人的确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但他们对女主角所造成实质伤害在法庭判决后就彻底结束了,而后女主角所经历的各种伤害的加害者却变成了学校、公司、男朋友、丈夫,甚至父母和女主角自己。

而这一系列的伤害却是远远大于轮。

奸本身,不是么?

不幸发生后,明明应该是受害者的女主角,为什么却一次次反而被继续伤害?

影片中是这么说的:「我也稍微想过,万一喜欢的女人遇到那种事,我会怎么想……照理说,女孩子都经历过那般悲惨的遭遇了,身为一个男子汉,应该要好好保护她才对。

我是这么想的。

可是,这会不会只是好听话罢了……调查水谷夏美小姐後来的经历时,我渐渐萌生了这种想法。

我能好好面对遭遇过这种事的女人吗?

遭遇这种事的女人和没这般经历的女人,我能够同等看待吗?

越是思考她後来的人生,我越没有自信……遇到那种惨事的明明是她,但是一直想一直想,简直就像我自己遇到一样……总觉得好像输给了什么人。

可是,那个什么人又是谁呢?

」渡边自顾自地继续说。

实际上渡边是输给了男权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

在这种氛围中,女性被物化,使其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而她的遭遇使得其商品价值大幅降低,所以才导致其他人对女主角从根本上的厌恶与嫌弃。

片尾女主角自己出走了,不过只要她找不到没有男权主义的地方,或者严守住过去的秘密,那她就注定无法逃离不幸的命运。

ps:有点跑题,影片关注受害者和加害者两个个体之间纠葛,我分析的主要是女主角不断受到伤害的根本原因。

 4 ) 爱如溪,人如谷 [猫]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20年6月某期。

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本月,我读了青年作家丁小龙的小说《空心人》,说的是一名在大学时代强暴过好友的刑满释放人员,在城市或乡村的社会里屡屡受歧视,与同样受歧视的受害者组建家庭、最后分手的故事。

阳光健康的作家本人,写了一群空心人,过着无爱的灰色生活,而专注于探讨人性幽深地带的日本作家吉田修一,偏说施害者与受害者之间,一样可能产生真实而阴暗的爱,只要他们约好了“在一起,不是为了幸福”。

大森立嗣又将这个不可思议的小说故事改编成电影《再见溪谷》。

在书写奇特之爱方面,我真心感叹日本人天赋异禀。

故事一开始是溪谷乡民喧闹围观一名杀子的母亲被捕,如果你看的是完整版,会知道作为男女主角的邻居尾崎俊介和加奈子在隔壁疯狂做爱,背景音是电视机里的案件报道,燃烧的性透着颓废和绝望,故事接近尾声时,我们回味开头,才能明白这对伴侣也许是想以此来忘却一个他们疼爱的夭折孩子,或者忘却他们对彼此的爱。

对,他们以性爱对抗如溪水般流淌在他们心间的亲密真爱。

这个悬疑故事以邻居的案件为契机,由一位与妻子不睦、气质颓废、实则敬业的记者在调查途中揭开这对男女的秘密。

尾崎在高中时代与三名男生一起轮奸了加奈子,处罚仅为肄业,相对于恬不知耻过着富足新生活的其他三个男人,尾崎尚有良知,得知加奈子后来因昔日悲剧而无法享受正常幸福生活,被家暴,屡屡自杀未遂,他即抛下证券经纪的高薪工作和即将拥有的正常婚姻,跟随加奈子一路走到无人认识他们的溪谷,等于把自己整条命献祭给她,是赎罪,也是爱。

加奈子深知,少时若不是因为暗恋他,也不会踏入险境。

处境极端的两个人爆发出的感情,激烈而深刻。

我们感叹若没有那件错事,他们或许会正常地交往、相知、相爱、结婚、生儿育女,同时也诧异地察觉,那样建立的关系,反倒没有现在这羁绊牢固。

昔日悲剧始终横在他们中间,使他们无法任凭爱意畅流,加奈子因无法原谅尾崎而始终情绪化,诬陷他参与谋杀邻居孩子,后者甘受其害,应了他承诺的“你叫我去死,我就去死”。

风波过后,两人都明白这段关系太深,已接近他们都不允许自己享受的幸福,加奈子只好离开这不息川流。

观众观赏完这场虐爱,反倒更相信爱,珍惜爱。

这也许是故事里记者与妻子修好的缘由,虽设计牵强,却抵达了观众的心意。

 5 ) 《再见溪谷》:不见

吉田修一自《恶人》、《横道世之介》之后的又一直视人心之作,把握人物细腻情绪的日本当代作家中,他可谓翘楚。

故事的人物冲突是那样强烈,可是娓娓到来却不显突兀,在纠结燥热的同时又有几丝凉意,虐心却又不乏,当然也有溪谷的空镜头的功劳,而这反差中的恬静绝对是大森立嗣的特色。

真木阳子的表演不得不提:她扮演的角色绝不是斯德哥尔摩征,而是几经身心伤害之后的情感障碍;而前后叙事中角色的行为表现和表情她都很到位的传达了人物的即时情绪感。

个人认为影片最后渡边的那个问题其实是庸人自扰,留的这样一个结尾,还不如到尾崎和水谷二人在浮桥就点到为止;而且尾崎说一定要找到水谷,大森你这又是长颈鹿的节奏啊。

有个镜头念念不忘,就是一段光中的尘埃。

个人评分:8.8分,如果不是为了幸福在一起,请离开。

 6 ) 一念之间情与法

他们说不理解,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怎么可以说成不理解?

什么是爱?

什么是恨?

愧疚?

补偿?

结婚?

犯罪?

原谅?

法律?

报仇?

解脱?

幸福?

死亡?

什么是人性???

什么是人性???

结婚是为了不让他幸福,反倒离婚,是为让她幸福。

“如果你让我去死,我就去死。

如果我死了,你就会幸福的话,我绝对不会去死;如果你死了,你就会解脱的话,我绝对不会让你去死。

”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原谅你,所以我,一定要和你结婚,我要和你生活在一起,我要利用你的愧疚,我要向你施暴,让你痛苦,和你做爱,做饭,看电视,和和睦睦,折磨你,直到我亲手把你送进监狱。

羁绊之下,热烈的 强烈的 极端的 疯狂的,活过了 死过了 爱过了 恨过了,相比之下,普通人的爱情能算什么?

爱你,想杀死你,不我不会杀死你;恨你,想折磨你,不我不要你死去;救你,要你痛苦,绑住你逼疯你离开你。

你不是想要吗?

来做啊做啊狠狠做吧!

你不是想恨吗?

来恨啊恨啊狠狠恨吧!

这辈子反正已经这样。

道德不过是你的工具,法律不过是我的工具,人世不过是短暂的公车,时间不过是虚假的梦魇。

直到我累了。

再见_再见。

 7 ) ★★★☆

敘事跳躍性太強,以致於在慢鏡頭的恍惚中,總有那麼點跟不上節奏。

這點雖然增強了簡單故事的可讀性,但也由此增加了數段讓人略感突兀的支線,以致於為了打通這些劇情綫之間的關聯,片子的敘事變得更加錯亂,巧的是,這反倒成了片中「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一種映射。

全片的故事關係除了由上訴的各種跳躍性敘事串聯之外,更多的是靠步調一致的慢鏡頭進行過渡調節,這也直接奠定了片子的基調。

同時這兩種敘事方法的結合與劇情一步步揭露的擰巴人物關係相互襯托,相互呼應,前者為原本混亂不堪的後者提供了映襯關係網絡的淡色底布,直接讓後者所裹藏著的絲絲血脈躍然屏上(雖然處理得並不太好,但最起碼已經將故事的邏輯捋清楚了)。

而驚豔的是,在做足條理性佈置的功夫之後,導演還在其中藏了一路揭示主基調的包袱,以被害人對施害人的憎怨為雙方關係的基調,通過與敘事脈絡的深淺搭配,延綿不斷的曲折呈現,到最後的「再見」書信達到隱喻的結尾——也由此將整個故事與這條最主要的脈絡,以及伴隨片子一路的隱喻包袱捏合到一塊,並且給出了答案——片尾看似是以一個選擇題做結,事實上並不存在選擇,也無法選擇,那麼做在我看來衹是在強調最後的隱喻結論——幸福總是會隨著時間的變遷以及個人的努力而到來的,即是說「哥們儿你的罪已經贖清了,新天新地將伴隨著上帝的降臨而開啟」。

這份隱喻的達成,雖漏洞明顯,但因為被害人與施害人的表演而變得更加深刻(受害與施害雙方一直以來的面無表情將無時無刻不再體現「贖罪」這一維繫雙方關係的關鍵,雙方的剋制隱忍與表面上的「夫妻」關係極為衝突,並且這份衝突被一直延續到了最後,直至被害人對施害人的原諒才將這份靜止的衝突打破,而全片到這也戛然而止了,實則是一個對全片的完滿總結,出人意料又耐人尋味,這自然也會被冠以「賣弄」的名號),成功的被凸出,也造就了在極富跳躍性的敘事中主線邏輯的一脈相承。

總而言之,是部好作品。

 8 ) 笔记

悬而未决的一步:掉入水底的白色凉鞋最后抛给男友的问题:见与不见,幸与不幸。

吉田笔下的人物生存在对与错的夹缝中,《恶人》《同栖生活》无不如此,当你设身处地时,不由推翻自己原本的立场。

吉田总是把人最脆弱的一面翻出来给你看,看上面新老刀疤,触目惊心,不自觉地成为撒盐的人。

施害者与被害人,究竟谁更可怜,谁更值得同情呢?

看似无法理解的二人关系,又比徒有其表的婚姻更不幸吗?

原本同情,甚至为夏美鸣不平的杏,最后反而替尾崎担心,立场的转变十分微妙。

以及渡辺,作为记者,去质问,夏美的反问让他沉默,用策略不择手段的获取情报,比他的同行高明吗?

尾崎与夏美的关系:尾崎在警局认罪的那一刻,建立的平衡被打破,夏美的报复,尾崎的逃避,自始至终尾崎都是弱者,犯的错用一生偿还,爱情既是利用,决绝的,不顾一切的。

尾崎急于表现(吃面),却被夏美的恨消解的只剩卑微。

夏美想要面对,吃了恶果(家暴)后逃避,本能的软弱找来最无安全感的人,是对自己的报复,终于抛却自己(换名,后悔当初为何是自己留下)。

二人只剩下“性”是正常的,也只能以此交流。

依附关系,不完整的人(心理创伤),依靠彼此才能继续生存。

与《近墨者黑》类似,突发事件打破乌托邦的平静,不同的是,本片对人物状态的描摹更为真实。

两人初来小镇,一前一后行走的镜头,看出若即若离的关系;灰暗的冬日海滨与闷热的盛夏午后,形成强烈对比,让人透不过气,前者是自身——以性来解脱,后者是大环境——所有男人都汗流浃背。

还有人物衣着,最后的红。

二段式的叙事结构,过去与现在穿插。

(以上是阅后笔记整理,很久了,完全不记得思路,只是记下。

2015.6.16)

 9 ) “我们不是为了幸福才在一起的”

看豆瓣评论都认为主人公尾崎俊介和加奈子是因为虐恋而在一起,但我始终认为是绝望的人靠拢取暖。

加奈子固然经历着一波又一波的不幸,男友家人弃之如履,而后来的丈夫在得知她的遭遇后又家暴相向,即使回了娘家,也避之不及她的前夫,只能出走;俊介也是如此,他的经历被同事当作夜场的笑谈,而他尴尬地赔笑,这样的滋味也不好受,因为他尚有良知。

两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清晨的街道上,远景的俯拍,两个人无力又冰冷极了,这不是一件俊介的外套所能给予的温暖。

于是几乎没有转折,二人找到房子同居并再度发生肉体关系。

除了二人行走的段落,特别喜欢几场戏的处理。

加奈子在剪指甲,一点点地剪,她抬起头,看着阳光下飞舞的灰尘,起身去打电话,而这通电话竟然是诬陷俊介和邻居女人有染,这样看似报复的举动却是为了否定彼此间的温暖。

在此之前的一场戏非常简短,就是过场,通过记者渡边的眼睛眼睛看到:两人从市里的商店回家,加奈子抱怨塑料袋太沉了,而俊介拒绝替她拎;渡边没有看到的是,回家后,俊介为加奈子放松肩部,又讨好地说,我们换个电饭煲吧。

这两个小过场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二人现在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关系,他们已经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过成了真的夫妻,那些痛楚在渐行渐远。

这是加奈子痛不欲生的忘却。

另外两场加奈子和俊介之间的交流戏也处理得特别入骨:其一是加奈子诬陷俊介后又前去探视,两人却没有对此有任何交流,说的全是日常琐事,俊介说豆腐明天就过期了,加奈子认为还有几天而后又答应今天回去就把豆腐吃掉;另一场则是两人在溪谷的小吊桥上,加奈子终于忍不住问俊介到底乖不乖自己去诬陷举报他,说话时,她把一只脚伸出吊桥,轻轻晃着,凉鞋掉进了底下的溪谷。

还有片中唯一一场温暖而美好的戏:二人去浴池后浴后休息,难得的暖调子,木色的炕桌,窗户投射过来的阳光下,俊介歪在桌边喝着冰凉的啤酒,看着跑来跑去的小孩子,穿着红T恤的加奈子也走过来,在俊介身边坐下,俊介给她也倒了杯啤酒,她凉凉爽爽地喝了一口。

他们渐渐远离了在一起的初衷,他们离幸福只一步之遥。

作品的人设和故事并不新颖,至少我看到三分之一多已经能猜到加奈子的真实身份,但细节做的好,留白有意蕴真是日本电影的优势。

加奈子名字的出处也好,就是那逃离的女孩,现在的加奈子究竟是想化身为她,想象自己是哪曾经逃离的女孩,抑或把所有的无奈与肮脏加诸于她,让自己的怨恨因而可以或多或少的化解?

但我还是对这部影片有不少质疑,除后半段过多闪回在结构上前后不统一,渡边和妻子已经铃木杏饰演的同事之间的关系都虎头蛇尾得莫名其妙。

而女邻居杀子也太过于隐晦。

虽然很喜欢真木阳子,但并不认为她和大西信满适合这两个人物。

感觉年纪不符,尤其二人刚刚再度在医院邂逅,尤其大西信满感觉已经不惑,我倒更倾向把人物年龄设定稍小一些,甚至不妨是松田龙平这样的男主,最起码影片看起来在CAST上会更好看些吧。

现在的设定和casting感觉太顺拐了,也太文艺。

也许是最近太痴迷《编舟记》和《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吧。

 10 ) 再见的博伦

2013年《电影旬报》十佳电影第8位电影里最有不少"趣"的对照,对立,甚至是博伦。

人物关系的对照:大森南朋饰演的记者渡边这一角色,与其妻子的夫妻生活,是俊介和加奈子畸恋关系的一个对照,为了突显这对。

正常的夫妻关系,闹矛盾吵架有冲突时,想有肌肤之亲而不得,因为那是代表双方和解互相原谅的行为。

而那边一直处于互相纠缠的俊介和加奈子,进行房事只要女方一句“做吧”。

第二次两人的床戏用了叠画,两人水乳交融时,背景是流动的溪水,其实认真观察准确来说是“旋涡”。

暗示两人的纠缠。

后来渡边和自己的妻子和解了,妻子想离开家门时,渡边给了她一个大力深情的拥抱。

正常夫妻的和好是共同理解继续生活。

但是加奈子离开俊介,其实是一个原谅他的行为。

“我们不是为了幸福才在一起的”加奈子是这一约定的严格执行者,一个有意思的镜头不常见,让人印象深刻

加奈子在家无聊剪指甲突然看到了什么光线里的灰尘暗示着这个家里有了生活的气息,仿佛他们越来越像一对夫妻了,一种晦涩的幸福感

38-39分的画面,明亮光线下飘动的尘埃(静态的看不太清)在这个镜头之后加奈子打电话报警告发了俊介教唆令居杀人

“我们不是为了幸福才在一起的”

被加奈子举报教唆杀人,相虐相杀又开始了

虽然自己没有做过,但还是向警方认罪了

表面看来是生无所恋般的自虐行为,实际也是为了反击加奈子

疲倦的表情,脖子上都是汗

画面的切换,仿佛俊介就坐在对面

房间外媒体追问的声音渐入,俊介隔空对话加奈子

对俊介的攻击在镜头表现下像是反弹回来,加奈子是施虐者也是自虐者

一推一拉的两组镜头,表现出两人即是对立又是捆绑的关系只属于两人的修罗之路

从对立到平行

俊介当初是在酒精的作用下对加奈子实施了强奸

红色上衣,在整个电影的冷色调背景下显得非常刺眼

和前面一次吃饭喝酒形成了对照

很正方向且对称的一个镜头,两人并行,却又被中轴线分割,暗示两人即将分开以下的小设计个人非常喜欢

这个镜头强调了“放下“与“流动"

鞋子掉落,俊介转过了身来为什么纠纠缠缠的两人,即使是为了相虐才在一起,也会慢慢得变得幸福起来了,为什么加奈子后来会要离开溪谷和俊介说再见呢?

这些明显不是叙事如此松散电影想要表述和解答的重点,导演明显更侧重的是表现出虐恋两人的关系。

但所幸的是电影里给出了总够多的对照桥段,但这需要我们观众自行去整理拼凑。

1.首先是强奸案的加害者与受害者在一起,性爱可以“自然而然”地顺利进行了。

两人都不必猜忌和有所防备了。

2.怨恨与愤怒是一件让人疲倦的事情。

3.触底反弹,两人已经是最不幸的边缘人,怎能还变得更加不幸。

对生活早已没了期待,麻木的生活着,却有了老夫老妻的轮廓。

《古镇郎中》短评

找事

4分钟前
  • whiteheadsimo
  • 很差

“我们是为了不幸在一起。”“她好像要获得幸福的样子。”

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这种情节还是喜欢这类的看小说吧 我几乎又是快进看的(重点也是因为大量骚年不宜的画面太多了!

6分钟前
  • 漁沢子
  • 较差

一生女優を続けよう――真木陽子

8分钟前
  • 吃点心了
  • 推荐

期望值偏高,失望很大。整体是乱的

9分钟前
  • 黑川女未子
  • 还行

剧情如此平淡就是为了凸显故事的惊艳嘛?真木阳子这身材绝了。

14分钟前
  • 査鑫
  • 较差

横道世之介的作者,小说朱玉在前

16分钟前
  • QQ的汤包
  • 推荐

能滤去浮躁的片子最是耐看。盛夏中的一场事件牵连出的灰色往昔与真相给片中的季节降了温。放不下的人注定要去承受,而不可明说的爱似乎也将归于艰深。赎罪与宽宥根本不会是终极,因在内里的孤独面前,那本是可忽略的事。几处场景拍得真美!真木阳子令人难忘。

18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这种小说真的很难改编电影,大段大段的插叙改编成剧本很难控制叙事的节奏,很容易会变得散乱

22分钟前
  • 还行

好无聊,中弃

26分钟前
  • 青木凛
  • 很差

大森立嗣还是差口气,没有到达最深处。

28分钟前
  • xxhhcc
  • 还行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讨厌弱者,更讨厌以弱者为借口放弃或为所欲为的人。

32分钟前
  • 壹多
  • 较差

??

35分钟前
  • Strawberry Ju
  • 较差

还是人物关系,只要有足够强烈的人物关系,写法或拍法都是其次了

36分钟前
  • 推荐

1.情景、氛围在镜头里营造得挺好,但是故事发展很诡异,人物情感更诡异,总感觉立不住;2.导演选景还不错,但是对人物的塑造就欠缺功力了,把真木阳子也拍得太丑了点,长脖子、模糊脚丫子,这几个镜头真的很丑;3.“我们不是为了要幸福才在一起的。”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我们不是为了幸福才在一起的

41分钟前
  • V0ID0
  • 还行

为了不幸在一起,为了不幸离开,抖m里的战斗机,随口一说工口画面真他妈美。。

45分钟前
  • 小蹄子
  • 力荐

苦役列车没有终点.(难怪真木阳子靠这部拿了学院奖最佳女主.)

49分钟前
  • sYL
  • 推荐

真是个另类的故事,两对婚姻,因为一幢凶案联系在一起,随着记者调查,抽丝剥茧的结果令人意外。人与人的缘分,真可谓不打不相识。在危急时刻,人性中不仅会爆发出凶恶疯狂的一面,也会流露出慈悲受难的一面。影片对于若干段落的细致耐心的描写,充满人性的质感和意味深长的表达。

52分钟前
  • 门房大爷
  • 力荐

3.5 享受受虐型的犯罪爱情故事。如果男主丝毫责任心也无,像其他几个渣渣一样不试图做任何补偿;如果女主运气不那么差,不是近身依赖式折磨而是用强硬手段复仇;两人关系就不会变成这样了。本质上还是渴望爱,只是最后入手的爱变了态。缺点是对记者家庭的刻画弱,开头的案子好像也给拍忘了。

56分钟前
  • 风满蜃气楼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