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辞职,快回家给老婆打电话时听见有凶手对老婆孩子行凶,于是冲进去,扭打中被老婆拿枪误打中,随后老婆孩子被害。
男主角没死,但进了精神病院男主角出来后,邻居家老公很紧张,因为他就是杀他老婆孩子的凶手(雇了个杀手)。
但男主角老婆孩子的灵魂为了不让他知道残酷的事实,每天在他身边幻化成家里还其乐融融的样子(从男主角辞职回家也就是他们被害的那一刻开始),这实情只有邻居家女主人知道,但她没有向男主角道出实情。
家里发生的有人在附近等惊悚情节其实就是邻居家男主人在窥视和准备对男主角下手。
男主角自己摸索线索发现老婆孩子早已不在,家里其实是个破房子后,邻居家男主人和杀手冲进来想要把男主角也杀死,这是他老婆的灵魂帮了他,男主角与老婆孩子的灵魂告别,因为房子烧了他们也只能永远消失了这是我看出的情节,如有不对,请指正
不知道这是从去年以来看过第几个这种“惊悚”片了。
可以原本是冲着几个主演去看的,看了才发现惊悚只是外壳,最后那部分亲情与爱情才是导演想表达的吧。
总之还是有些失望……
如果要说这部影片的缺陷 那就是那极其低俗的中文片名翻译影片其实有深度 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心理上的深度 或许作为心理学科的教学片也不为过 抛开了盗梦的花哨、禁闭岛的复杂 留下的是纯粹的心理表述 深深的扎到每个有过类似情感经历的观众的心里 而回忆 特别是对失去的恋人、爱人、家人的回忆谁又不曾有过呢 当你发现这一切只是“鬼”或主角的幻觉时 不由的开始思考 回忆影片的每一个场景 每一句台词 为何男主角会幻化出这些虚无的剧情 其实都是内心情感与回忆的强烈写照 给我印象深刻的影片基本都会拿回忆(或永远失去)做文章 如泰坦尼克最后的梦境 这个杀手不太冷最后的那盆花 盗梦中的层层回忆电梯 此片则几乎全篇都是赤裸裸的用幻觉混合回忆来表现主人公挣扎于过去与现实的精神折磨以及对妻儿的强烈思念之情 最后楼梯一幕相信你一定和男主一样的依依不舍 此时的你已完全融入了导演安排的剧情及情感 难道这不算是一部佳片么
2012年,水军刚刚在豆瓣开始泛滥,我写了这篇《梦宅诡影》的评论,针对该片里的大量水军口诛笔伐。
我承认我当时写得有失偏颇,我不该把水军和电影的评论混为一谈,可是我当时年轻气盛,受不了委屈就和人对骂,难免收到了很多人的抨击,那是我写影评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看看下面的评论大家就明白了)这篇评论发表后还时不时被人回复,期间还有人私信骂我SB之类,我都照单全收了。
如今2018年了,我临时起意,想挖个坟来看看当年的有趣的讨论,却好像发现了多一点点的真相。
为了揪出水军,我承认我可能会不小心点错名,可真伪明眼人总能辨出。
我先梳理了一下我这篇评论里的回复,发现有些账号十分可疑:它们都在2012年初注册(这部电影国内公映期间),标注过0部或者1部电影,有些甚至连本部电影都没有看过,依然来这里和我讨(chao)论(jia),例如: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538012/
白号,只看了一部智取威虎山,这部《梦宅》都懒得标了,装都不装一下了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646840/
白号,只标注了一部《梦宅》五星,再也没有更新过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703251/
白号,只标注过这部《梦宅》五星,说是一部“可以和《灵异第六感》媲美的电影https://www.douban.com/people/63354841/
账号一片空白而且有些很可怕的事情我也解释不了:https://www.douban.com/people/heisixiang/statuses
这是2012年这个人对我的评论的留言,进他页面不像水军,可是...我在他的个人页面的广播上看到,ta给这部电影在2018年1月13日给这部电影又打了分,说是要拉分。
(那就是删除了电影曾经的打分,然后重新打了一次)呃,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真爱?
或许是我见识太浅我感谢豆瓣新的编辑功能,这让我可以截图为证,放到评论里来,那么我们再来看我2012年当时的评论原文:-时间轴分割线---时光机回到2012不久之前看了这部电影,失望之下给了两星,下手颇重,但心中觉得电影三星撑死了。
过了几天,发现条目被五星影评湮没,以为自己看错了,定睛一看,还真全是五星的影评。
这些评论极尽讴歌赞美之能事,溢美之词粉饰太平,言辞切切,句句泣血,将这样一部电影捧上了天。
再次质疑了自己的眼睛,去翻了下专业评论网站的打分:烂番茄百分之7的好评度,IMDB5.6的低分,Metacritic也不过35/100分的超低评分。
而豆瓣这个条目的首页,居然几乎只有5星的评论。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悬疑气氛了呢?
接下去我手贱了,不小心点开了发评人的页面,惊讶的发现,发评人都是这两天新注册的,顶影评的人也有不少是这两天注册的,看过的电影也就只有这么一部《梦宅》,莫非?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水军?
我不是想说打四星五星的人不对,毕竟每个人的审美不同,打星是自己的事。
我看不惯的只是写这些评的幕后的人,可能只是同一个人而已。
这么一个操刀手,一人分饰N角,不仅写出各种评论,更是自说自话,自顶自文。
我们看看这个页面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818565/reviews?score=5我不说这个页面里的16篇打5星的影评有几篇真假,请大家逐一点进去看,有多少白号,有多少个号是只看过这一部电影,却发了一篇影评的,我不相信大家都会如此激动在看完电影之后跑到网上来注册豆瓣发布评论。
这个叫Joanna的账号注册时间2012年1月2日,仅看过《梦宅》一部电影,却写了两篇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都打了五星,上了页面首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57463171/这位比上面那位早一天注册,也只看过这部电影,也发了一个好评:http://www.douban.com/people/57448191/第一篇五星的评论里,有N位枪手,大家可以点点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38073/这篇里回复的也大部分是枪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42085/该评论里的回复:poorboss,Emma,上海爱国青年,Fred,crn,刺刀,xiaoxin1211,铭逝,这么多位同学,都是刚刚注册的,而且只看过《梦宅》这么一部电影。
我有一种可怕的预感,这些空白马甲,都是一个人。
就是这么一个人妄图左右舆论,让梦宅摇身一变,变成一部完美大片。
有人会问,那ta做这个干什么?
或许是为了蛊惑观众去影院,垂涎中影给ta的一条五毛吧。
豆瓣虽然并非专业评论网站,可是也有不少豆友借鉴豆瓣的影评选择观影。
《梦宅》现在虽然豆瓣评分不高,但是一整个页面的五星影评,真是如同重重迷雾,引人入瘴。
而更讽刺的是,《梦宅》的豆瓣评分呈上升趋势,是否与水军影评有关呢?
我们不得而知了。
我不怕大家砸没用,却只怕这些空白马甲黑心水军越来越有恃无恐,愚人为乐,影响了大家本应该自由的判断。
最后给大家一个tip,如果大家看到评论里有这样的字眼:我明明觉得电影很棒!
心中有千言万语想来说!
我排除万难爬到网上,不辞辛苦注册一个账号,专门来表达我心中的赞美之情!
blah... blah...那么恭喜你!
你极有可能有幸看到了五毛党华美的文风!
好,我当时写的的确不是很好,后面还说了一通电影本身哪些地方不好,这样就把我打击水军和评论电影的言论混淆了,大家点没用抨击我都是对的。
如今这篇影评我重新编辑,并不想再次“以正视听”,只是来轻松回顾这个事件,大家自己去评判,而且我本想另起一文重新来写,但是考虑到本文已经有一定的关注度,何不在原文上编辑,索性大家都能讨论。
在fake news汗牛充栋的今天,要辨别真伪,还是得看读者自己的眼力。
发表长篇影评的,当时有不少白号(大概有10个),都打了5星,还都占据了第一页,后来豆瓣给折叠了,这些白号也就一一删掉了五星评论,比如这个叫Joanna的账号:https://www.douban.com/people/57463171/
ta给《梦宅》写了两篇影评,都打的5星,后来因为豆瓣折叠,这两篇评ta都删掉了。
现在留下来的还有这篇:
还有一些账号不是水军,但有可能是小号或者营销团队,发出来的清一色的“要拉高电影评分”的影评:
手法和语气惊人类似,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巧合。
我们再回到豆瓣上现在被顶到最前面的那篇影评,账号狸花猫写的看完电影,再看这么多差评,真心想说:请认真看电影!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242085/我最初的评论里认为该影评的留言区里里有不少水军。
现在我再来重新梳理一下这个说法是否真实。
这是最先留言的两个账号:
点进他们的账号一看:https://www.douban.com/people/57489304/
空白,只有《梦宅》https://www.douban.com/people/57508000/
完全空白这种完全不知道留言是什么个鬼意思的:
再点进去看看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580530/
依然只有《梦宅》这种好像在讨论剧情的,
再点进去看看: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646595/
还是只有《梦宅》还有很多白号,比如https://www.douban.com/people/49951410/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865305/https://www.douban.com/people/69120809/https://www.douban.com/people/70413559/https://www.douban.com/people/122520114/https://www.douban.com/people/132858098/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646840/我统计了一下,截止2018年1月16日,狸花猫的这篇影评里,93个留言账号,居然有11个是白号,大部分声称是临时注册来赞楼主的,有些则是特地跑来留言的。
好巧哦。
我说的这些白号,还不包括像上面列举的那种12年看过,18年重新删掉再评分的“真爱”,以及那些发影评的格式很类似的“满分”“五星”等影评人士。
有人要说我有被害妄想症了,可是我在12年收到过不少奇怪的豆邮,各种人身攻击。
最可怕的有一次,我所有的影评被集体点了5个没用。
那些我为冷门的老片写的影评,都没有人浏览的影评,齐刷刷被点上5个没用。
所以水军也可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营销团队。
惊人的相似点都在于,那些给《梦宅》打5星的人,有不少也给《十三钗》打了五星,《梦宅》和《十三钗》都是中影发行的,这些人的页面上,往往又给《龙门飞甲》打了低分,为了贬低对手。
可笑的是,这些人在做完这些事情后,为了毁尸灭迹,又把曾经给这些电影打过的分给删了。
留下的只是空白或者空无一物的账号页面。
我以前一直相信豆瓣是公平公正的,水军左右不了什么大局,可是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豆瓣水军有多严重了。
我没有想到有人为了拿到2018第五届豆瓣阅读的征文比赛大奖,花钱去雇水军团队,这真是骇人听闻:是谁在抹黑豆瓣阅读征文大赛http//www.douban.com/note/652788554/我们不谈电影或者小说本身是好是坏,但是我要强烈谴责这种团队操作,用水军和营销团队来刷分的行为。
仅仅因为《梦宅》被国内引进,为了票房,某些人某些团体不惜注册假号,编造各种数据和故事,来完成这个刷分,刷口碑的行为。
豆瓣的评分机制虽然有了权重,却无法抵挡声势浩大的水军。
蝗虫咬一口事小,然而数量一多,树林顷刻变荒漠。
别人说认真你就输了,我感觉我还非要较这个劲了。
我只是一个人,我没法对抗所谓的千军万马,更无法抵抗有金钱作为强大驱动力驱使的团队效应。
然而这不可怕,可怕的是黑颠倒成白,我们在假消息里坐井观天,被人利用,这才是媒体和评论,乃至一切良善的寒冬。
分割线-2018年12月20日更新。
今天有个叫Fred的账号在这篇评论留言喷我
大哥,这不喷还没事,一喷就暴露了哦,完全把您这名大水军,且一直在追着我不放的故事都说圆了。
这是标注的电影:
呵呵,2012年2月注册,时间和上面分析的水军继续吻合。
看夸电影的预期,一样仍然是“好电影”,连比《盗梦空间》有过之而无不及都来了,好感人哦。
然而这智商更感人。
2012年到2018年豆瓣空无一物,只在2018重新上来标注几部电影。
更可怕的是,时隔6年,跑到《梦宅》这部电影的评论区翻出我这篇排名比较后的影评来留言怼我,用脚都想得出来这是什么鬼。
不怕你坚持不懈,就怕你前后矛盾,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这么多年持续不懈地注册小马甲来黑我,辛苦了呢。
看完电影,我说了句电影很好看到这么多差评,我非常愤怒。
首先就电影说,不知道是谁翻译的,人家明明是很好的一部电影,就是心理学的,悬疑片,不像《后窗》或者《捉迷藏》演的嫩么绝望邪恶,是一个最后让人看完很舒心的片。
结果竟然翻译成 梦宅诡影。。。。。。
真的是受不了啊,人家的名字是dream house啊!!!
人家的名字本意都没有恐怖的意思好不好啊,,,,,,这到底是谁給翻译的破名字啊????
还有宣传海报!
这两个孩子又不是主人公啊?!
你弄这么一个宣传图片做什么啊?
这是误导啊!!
我不说那些就爱看恐怖血腥电影的人,但就是因为您把这很梦幻很美好的名字活生生的扣上恐怖片的帽子了,所以这些人就来看了啊,来看了就恶评了啊!!!
这是毁啊!
毁片子呢啊!!!
遭禁啊!!!
遭禁好片子啊!!!
真是受不了了!
我愤怒那些评差评的,就一两句说了一下,什么睡着了。
我真的怀疑你是不是进到电影院里面,是不是真心做到大屏前看了。
不明白都睡着了,还能写影评???
你是要误导那些没看过的人啊?!!
拜托还是有很多人很多喜欢这样心理学,带点儿悬疑色彩的电影的人呢啊?!
我一开始看时以为是恐怖片,都有点儿后悔进去,看着看着一下子明白了,其实男主人公就是心里上受到刺激了。
本来和和美美的一家人最后被杀光。
而且一睁眼后就被所有人说成是杀害全家人的杀人凶手。
要是我我也受不了。
这样自我保护意识的强烈驱使下,首先被逼疯,其次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自己’,所以自己改了自己的名字。
五年后他出来,回到老宅,也完完全全能证明,还是自己的保护意识,潜意识里面希望回到自己的家,回到那个美好的地方,那个dream house,并且找到真正的凶手,保护自己的家人,虽然家人已经都不在了。
还有就是很多人说的女鬼,我看的时候就认为那根本就不是鬼,那就是男主人公的内心。
因为被弄晕本身就还带有一点点的意识,正因为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所以在坏人准备烧掉尸体时候,他的内心在呼唤自己,叫醒自己,拯救自己,那个女鬼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
难道你们没有经历过早上还没有完全醒时,做着噩梦时候,一边做着一边叫自己赶快醒来,不要再继续做这种事情吗??
这就是心里的抵触,为了要自己不要这么痛苦才自己救自己。
最后看完电影后,我一点点回忆电影的细节,包括如何写书的,什么时候开始写书的,包括里面出现的所有的面孔,那些有意义的面孔,我全部串起来了。
我觉得这就是电影的神奇的地方啊。
你投入感情的看,你就会有收获的啊!
唉本来我觉得电影还可以的,并不差的,这样一评论下来,我倒觉得电影非常好了!
让我这么义愤填膺的说了半天!
我写这个就是为了打抱不平,为了那些还想要看电影的人,希望你们能看懂我写的这堆愤怒的字儿,好好看电影吧!
认真看,真的很好!
我大致整理了一种可能的剧情走向:整部片子真实的人物,即存在于真实第一世界的,只有两个,推理悬疑作家皮特和他的心理女医师。
如果把作家皮特所在世界成为第一世界,那么首先便进入了作家皮特的幻想小说世界————第二世界。
开场,英俊体面的离职编辑离开繁华现代的工作环境,其实是精神病患者皮特因证据不足指控失效而离开精神病院的场景交错,那些开香槟庆祝的各色白领工作人员其实就是精神病院的各个医患,注意到皮特整理办公室时忘记收起放置于办公桌上的家人相片,而这恰恰是影片中段皮特折回精神病院寻找真相时在308房间找到的相片吻合。
所以,也就是说,办公室其实恰恰是后来精神病院的皮特所住的308号房间。
直到在大厦门口皮特遇到的貌似是编辑皮特恩师人物的白发女士,给他一张地址名片亦是为后续埋下伏笔。
随后,在家门前皮特与打电话的妻子会和便是与第三世界的情节故事相交接,接下去幸福的一家四口生活既是第三世界,即皮特美好幻想世界的延续,也是第二世界,即皮特从精神病院出院后回到老宅的生活开始。
门廊的水仙花,女邻居的欲言又止,男邻居的恶目以对,警察的无动于衷以及妻子利比始终没有露面与女邻居安的碰面,这些疑点皆是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相碰撞的结果。
在第二第三世界的不断相撞中,关键人物皮特周旋于第三世界温暖的家庭,乖巧的女儿,体贴但隐瞒的妻子和第二世界破旧的老宅,邻居安的担忧与不安以及安的丈夫蠢蠢欲动的伺机灭口!
我想不到的是,导演会那么早的预告真相,再一次踏进医院的皮特,红衣的黑人女孩异样的眼神和以及皮特面对她是习惯性的顺从(那句知道了是不是很别扭)已经慢慢揭示真相,然后,医生老头循序渐进的,不急不缓的,一一揭开5年前疑点重重的凶杀案,最最关键的,他将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皮特合二为一了。
接下来,考研丹尼尔演技的时刻到了,如何在两个世界切换身份,寻找真相,救赎真爱,并且一切以一种相当隐忍,坚定,不动神色而又温情无奈的情绪进行,平心而论,抛开四平八稳换汤不换药的凶案布置,克雷格演的不算坏。
这其中穿插一段皮特寻求权威女医师帮助的场景,恰恰是白发女医师那一句“peter,you're ill ”揭示了此刻第一世界的作家皮特限于创作瓶颈,精神压力巨大的痛苦而向其心理医师寻求帮助的显现。
接下来一笔带过,因为实在是编剧偷懒了,一切很顺理成章一切很皆大欢喜,第二世界的皮特勇于面对已经死亡的第三世界的妻女,并勇于向妻子质问真相真凶,然后在安的丈夫终于等不及下凶手的时候,在第三世界妻子和第二世界邻居安的帮助下,脱离险境。
最终,恶有恶报,善使得衷。
结尾,都市行色匆匆的作家皮特在第一世界看到自己的畅销小说dream house大获成功。
真相披露过早,温情有余惊悚不足,即便有丹尼尔的腹肌好身材和浴缸戏水戏码也挽救不了剧情上平铺直叙缺乏高潮的硬伤。
娜奥米沃茨不功不过,好在实力,演起此种角色但求不用力过猛。
薇兹生活中就是丹尼尔的妻子,夫妻档出场,是否也在提醒各位,形式吃紧经济低势,大家皆勒紧裤带做人拼命揽钱?
导演打着恐怖片的幌子,半部惊悚之后几乎全盘托出,此后立马进入温情模式以拉回观众。
而这使观众大有被忽悠的感觉,全然没有惊喜。
简洁地说,《梦宅》的整个故事是这样的:杰克怀疑妻子出轨,并觊觎其巨额保险金,于是派人暗杀妻子。
不料因为沟通问题,菜鸟杀手错杀了邻居男主角(皮特)的妻女。
男主角(皮特)救人无力,还被误中了一枪。
同时,他成了杀害全家的嫌疑犯。
由于刺激太大,他被逼疯了。
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也因为指控不足而被释放。
后来他改掉了名字(叫威尔),以忘掉过去,远离了梦宅,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出版人……后来他又辞职,以爱之名回到梦宅,最终解救杰克妻子,铲除了凶手杰克。
故事就是从威尔辞职开始的。
《我的左脚》导演谢里丹毕竟流的是学院派的血,一定要玩玩叙事结构,调用一下闪回什么的。
大家看不懂,我就赢了。
这才是文艺青年干的嘛。
反正有007的一堆肌肉和夫唱妇随,你们会掏钱的。
是的,故事就是从威尔辞职开始的。
之后导演沿着【男主角辞职后回到梦宅与所谓“妻女”共同生活】的这一条故事线,再逐步带出【男主角过去在梦宅发生的事】的另一条隐线。
导演在处理第一条线的时候,相对高明地运用了惊悚片的拍摄手法,制造悬念,竭力渲染恐怖阴森的氛围。
这样就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性。
观众完全可以因为片名和影片开头的“误导”,有理由去相信这是一部实实在在的恐怖片,只是这故事的开头实在太像库布里克的《闪灵》了(男猪脚都是码字儿的,都搬家了,一家生活开始了)。
不知道导演或编剧大人,是否都是库布里克或斯蒂芬•金的粉丝呢。
但恰恰导演又生怕观众半天一头雾水,中途离场,或者被嘲笑此片只是《闪灵》的山寨版,于是影片不到一半,就给出了故事真相。
原来压根就没鬼嘛。
莉比、女儿,一切都是幻象。
这又是一部貌似带点噱头的精神分析派电影。
只是观众不但不释怀,看片兴趣反而完全冷淡下来。
尊敬的弗洛伊德们,你们太让我等草根屁民们纠结困惑了。
我们可不是电影学院派来拆分片子的学生,我们只要娱乐一下而已。
或者你敢不敢像斯科塞斯的《禁闭岛》一样,将悬念和真相延续到底掀开呢。
导演当然也想到故事悬念被早早破解所面临的风险,光靠007的老脸也不行,马上打起了温情牌。
在不断解释故事真相、寻找凶手的同时,集中笔墨展现男主角对爱情的忠贞、作为父亲的慈爱。
只是看过《美丽心灵》、《人鬼情未了》影迷们会心一笑,比起后两者,此片温情指数貌似没有达到G点嘛。
结束得太草率了吧。
从最后的尾声处,故事似乎可以如此大胆地重塑:功成名就的出版人威尔辞职了,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他写了这本小说《梦宅》大卖,成为畅销书。
影片中间部分关于梦宅的故事,就是小说家威尔运用文字和想象力变成小说的一次整体意淫。
不管是否威尔真正拥有关于梦宅的悲惨过去、还是真实实践辞职后回归梦宅的追凶活动。
即影片第二幕(辞职后——搞定凶手)=威尔虚构小说内容
首先明白,在美国离婚的话基本是夫妻对半开。
哪怕你是全职太太也能分到男人一半的财产。
这也是为何隔壁丈夫最后歇斯底里的时候说他老婆拿走了一切。
离婚理由也是因为丈夫怀疑妻子有外遇。
然后开头隔壁丈夫第一次接女儿过周末后有段场景切到他的办公室,有人给他一份他自己的财务报表,他又收到了封EMail。
这里说的是隔壁丈夫的财力无法申请独立抚养女儿,而那杀手也知道这种情况给他发了封mail,意指我帮你去杀了你老婆,这样女儿的抚养权你就自然拿到了。
所以隔壁丈夫的作案动机可以归结为怀疑妻子外遇后离婚,没了一半财产和房子,女儿也判给了妻子。
憎恨妻子就买凶第一次杀人,付了钱杀手杀错。
5年后还想抢回女儿,正好看到主角回来了,觉得可以踩脏,并且顺便解决那2B杀手,所以再次杀人。
剧情有点杂,怎么形容呢像是《秘窗》版的《人鬼情未了》。
电影前半段会让人错觉是秘窗(都说是在找凶手,其实就是你自己之类的),后半段有让人醒悟这是人鬼情未了啊(阴阳相隔更显爱情的种种)。
1,男主角写作这和秘窗的德普一样,只不过人家007把书给出版了,赚了版税;2,本片和人鬼情未了都有主人公和已故爱人的爱情尚未结束的内容;3,一开始都在找凶手,可是慢慢惊觉,凶手貌似是自己(同秘窗);4,都要通过虚实结合的方法找出真凶(同以上两部电影);5,警察办事不利啊(同以上两部);6,凶手是个帮凶的(同人鬼情未了)。
··· ···
现在很多人都关注心理学,关注自身。
来看看这部电影吧,也许不能和经典悬疑片比较,有自身的不足。
但也不是很差,有些情感部分还是打动我了,和亲人告别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当一个人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后,男主角出现了短暂的失忆,并且内心逃避这段过去,希望给自己一个新名字,新的身份,爱人还是好好的的在家里等他回来。
关于生活的打击:对于一些人来说,生命真的可以很脆弱,可能很小的的压力就会患上精神病。
我看过一个学生刚上大学一个学期因为在寝室和同学相处不好,第二学期就出现了幻听,再见他时他就不能上学了,最后听说他连大小便都失禁了,一个好心人救了他,不然这个孩子就冻死在路边了。
这个事情过了很多年,可我一直挥之不去。
真希望他还能好好的来上学。
男主角亲历了家人的死亡,自身启动了自我保护,我想他不愿回忆起那段历史可以说是自我保护,才让他活了五年,如果换作普通人真是够死几次了。
精神失常也是必然的。
(2)比莉和孩子们是鬼魂吗?
依然从心理学来看,当沃德说出比莉是鬼时,孩子们的伤口出现了,他们死了。
其实沃德心里的冲突,接受了孩子死了的现实,孩子的影像也消失了。
关于梦:我们每天都在做梦,睡觉时无意识思维仍然活动,生活的各个碎片存在无意识中,在梦里无意识把这些记忆碎片任意提取,构成了我们的梦。
我们思考的内容存在于梦中。
所以沃德心中的挣扎,加上精神错乱,孩子们的影像一直存在,而当他的自我保护渐渐消失时(他迫切的想知道凶手,哪怕那个人是他自己),他的梦中人也真的死亡了,而他妻子的挣扎正是他自己内心挣扎的反应。
(3)最后是他在火场和亲人告别,我们爱的人都希望他们能上天堂。
心理学有种治疗方式叫空凳子,加上凳子是你要与之说话的人对着凳子,说出心中的话。
沃德在心中也和自己的家人进行了一次告别。
对于人类的情感,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诠释的很好,反应了沃德内心从抵抗到接受的心路历程。
我总觉得世界是残忍的,不残忍的是童话。
我总觉得每个人是孤独的,至少最终是孤独的。
以上两点本片都表达了。
我相信了。
胡逼
没有印象中预告里的墙纸瞬间脱落/恢复的华丽特效
开始以为是鬼片,中段以为是分裂人格心理片,最后变成邪不压正的犯罪片。俩女主我都很爱,小女孩很Q,007也依然帅,没评价的那么差,值得一看。
两个最喜欢的女人。
但凡有精神病的电影大约偶都比较有好感。。。较之以前这部片综合了一些元素比如病人分不清现实,但是又改良版地很快看清了真相。。。剧情编得还是比较狗血煽人的。
这个和小岛惊魂比起来实在差太多了,虽然云集了不少大牌,但是剧本太弱了,梦境和现实的穿插做的很生硬。
有些小感动
这部片最大的败笔就是为了那个“巧合”而牵强的剧情。给个门牌号码和照片不就一切解决了?所以这故事教育我们的是:没常识就不要出来混,会害死人的。
近期唯一勉强值得去影院看的片子;english reborn里面那位牛逼的中国老太婆再次惊现虽然就一句台词;剧情表现不断努力模仿悬疑大作但本身结构单薄无力实在遗憾;GV的票价竟然才7新币,而之前麦当劳吃出来的WE优惠券折后8新币都兴奋了老久……
一直都满喜欢这种"带情感"的惊悚片
剪刀手是傻逼。
除了火遍全球的热门影片,天朝就喜欢引进这种傻了吧唧的烂片~
太感人啦!Rachel Weisz&Naomi Watts都很美。
这类抖包袱的剧本弱爆了,自M奈特西亚马兰之后,我开始痛恨这种做法了。剧本虽不新鲜,但至少还算入流,可惜导演根本就是在梦游,007每天都在勾搭现任妻子瑞切尔薇姿了,他们这群人不是在拍片,是在泡妞赚钱制造商品。这片子本来就够弱了,而且还只是半部好戏,真相一揭开就彻底鸡肋了。★★
我觉得他对妻子孩子的爱只是失去以后强化了,原先和邻居有暧昧的吧..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与导演斗志斗勇,我险胜!
今年是特别流行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种类型片还是怎样啊。
片子没什么意思~~~不过这位豆油的评价有意思“这年头,你要不来个精神分裂、失忆什么的都不好意思同人打招呼 ”
温情加分,其实不算是恐怖片。
该片再次证明了恐怖片该有多难拍,吉姆谢里丹又怎样,碰到恐怖片还不是得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