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写这段分析时,把它当作回复发了。
后来收到了一些好评。
我想把它影评发出来,希望可以为更多人解疑。
杀刘德华和张学友的幕后人应该是刘德华手下的独眼(铁哥)。
我们先来排除掉其余的人选。
一、张学友:张学友的确派人去杀刘德华。
他最后试图制止杀手,可是没有成功。
但是,张学友只找了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
张学友和刘德华谈判的时候说的两句话可以证明这一点。
“你连一个小混混都吓不到,还下棋?
”“叫那小混混回来。
”后来刘德华和张学友被那群人砍倒很久后,又有一个人拿刀从高处跑下来。
那个人就是张学友找的人。
可是那时刘德华和张学友都被砍死了。
总之,那一大群人不是张学友找的。
二、林家栋:有个理论说林家栋(张学友的手下)想杀掉所有的老大,然后自己做老大。
这个理论有悖于电影的三个细节。
第一,林家栋杀苗侨伟的时候打了个电话给张学友,问他要不要杀苗侨伟的两个孩子。
张学友骂他这种事还要问。
然后林家栋不忍心地把那两个孩子杀了。
如果林家栋决心当晚杀掉张学友和刘德华,他为什么还要去请示张学友?
如果他认为不该杀孩子,那他大可放了孩子然后坐等张学友被砍死。
如果他害怕张学友没有死然后再来追究他没有杀孩子,那他直接杀孩子就可以。
如果这种小事他都拿不定主意,那他也不会有野心去杀张学友。
第二,林家栋杀了苗乔伟之后去抢他的场。
苗乔伟的手下看到林家栋,瞟了他一眼,然后对另一个手下说“是左手的人”。
他们连林家栋的名字都不提。
可见林家栋在江湖上没有自己的名号。
再说三巨头的手下连张学友都不服,谁会服林家栋呢?
可见,即便五个老大都死了,论资历也排不到林家栋做老大。
那他何必花这个心思呢?
第三,这是一个非常小的细节。
在片尾,陈冠希杀让他干狗的那个人时,问他家住哪里,然后说“死你一个不够”。
意思是他要杀他全家。
之前,刘德华总是说张学友做事太狠,“杀人全家,连孩子也不放过”。
可见左手自从出道来一向是赶尽杀绝、不留活口。
那么为什么林家栋还要请示要不要杀苗侨伟的孩子?
他不知道他老大一向不留活口吗?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跟张学友没有很久,所以还不太了解他的风格。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林家栋没有自己的名号。
这更一步说明林家栋没有上位的基础。
那么他也没有动机去杀那些老大。
总之,林家栋看似是个很尽本分的跟班的。
他有一定的道德观,但是又百分之百地忠诚于张学友。
他不像是能策划那么大阴谋的人。
三、三巨头:其实要知道三巨头有没有派那群人,看看他们当时在做什么就可一目了然。
苗侨伟在陪家人打麻将。
曾志伟在看戏。
徐少强在按摩院。
他们哪个像是如临大敌?
如果他们当晚要杀刘德华和张学友,那么至少应该找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
这样,万一失手了,他们不会马上遭到报复。
如果一定要说三巨头派人杀刘德华和张学友,那么只可能是苗侨伟做的。
首先,三巨头在片头那个舞会打电话的时候,苗侨伟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说要杀张学友就要把刘德华一起杀了。
后来,刘德华宣布他孩子出生之前,他特意看了三巨头一眼。
那时候曾志伟和徐少强都是一脸严肃,只有苗侨伟是一脸不服的样子。
刘德华宣布孩子出生后,他又看了三巨头一眼。
徐少强的表情没有变,曾志伟则是若有所思,苗侨伟却是一脸轻松的样子。
为什么这三个人的表情那么重要呢?
刘德华生孩子后,很多人都知道他可能会退隐江湖。
这意味着张学友和三巨头的矛盾会升级。
徐少强是三巨头里脑子最慢的,所以他没有马上体会到问题的严重。
曾志伟若有所思,就是在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而苗侨伟为什么会突然轻松下来呢?
一种可能是他早打算杀掉刘和张。
此刻他意识到刘德华可能马上就退位了,所以他因为少了一个大敌而暗喜。
那场宴会的戏我看了很多遍才有些领悟。
我认为这场戏按照正叙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1 刘德华的马跑赢了,然后邀请朋友去宴会。
2 三巨头碰头前就开始打电话。
他们背着刘德华做了坏事,计划怎么脱身。
其间,苗侨伟说要把刘德华和张学友一起杀了。
3 刘德华的耳目知道了三巨头的对话,然后打电话告诉他。
电影的剪接让你觉得当时刘德华是在接医院的电话。
但是刘德华那时候表情紧张,哪里像是刚得知自己孩子出生的表情?
4 然后,为了试探三巨头谁最不老实,刘德华公布孩子出生的消息。
同时观察三巨头的反应。
5 宴会后,刘德华和三巨头会面。
他们告诉他有人要杀他。
但是只有曾志伟和徐少强表示要把人找出来。
所以刘德华认定苗侨伟最不服他。
因此后来只有苗侨伟死了。
由此可见,苗侨伟最有可能派杀手。
有人说,苗侨伟死前打电话说“砍人的事情怎么能在孩子面前讲”,足以证明就是他派的。
假设苗侨伟真的准备去杀刘德华。
那么他那通电话就是为了商量怎么行动。
但是通过对话内容,我们可以推断苗侨伟还没有完全敲定计划。
然后他就被杀了。
所以最后那群人应该不是他的人。
曾志伟和徐少强之间,徐少强的嫌疑比较大,主要是因为那场借电话的戏。
我最初也以为徐少强派了杀手,然后因为没有电话而收不回来。
但是推敲几次后,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是零。
因为对于徐少强而言,没有把人收回来就等于自杀:曾志伟和徐少强被救后,被带上了独眼的车。
独眼对徐少强说他的老婆被请去喝茶,并且他们马上就可以见面。
刘德华离开餐厅的时候也对张学友说他约了曾志伟和徐少强喝茶。
由此可以推断,曾志伟和徐少强后来都被独眼带到了喝茶的地方。
他们两个人,以及他们的家人,都被刘德华的人控制了。
如果这时候刘德华和张学友一起被人砍死,那他们两个,作为嫌疑最大的人,肯定会死在独眼的手上。
所以,如果徐少强真的派了杀手,他一定会竭尽全力去把他们叫回来。
如果他叫不回来,自己也必死无疑。
因此,徐少强想打却没打的电话应该是另一件事。
可能他正在做另一件对不起刘德华的事。
但是他没有找杀手。
否则,他无论如何也会把他们叫回来。
同理,曾志伟也没有找杀手。
看到这里,独眼很明显是最终获利者。
刘德华和张学友被砍死后,大概的情节是:独眼杀了曾志伟和徐少强为老大报仇。
江湖上只剩他和林家栋。
之前说过,林家栋羽翼未全。
三巨头的手下两边都不会帮;如果一定要帮,也会帮刘德华的人。
独眼很明显是最终赢家。
那么,独眼为什么想提早上位?
如果刘德华退位,论资历应该是张学友或者三巨头上位。
但是刘德华的人马归谁管理?
他们是被下一个老大收并还是自成一派?
如果自成一派,谁是他们的老大?
首先,没有人敢收并刘德华的人马。
第一,别的老大不会同意。
第二,刘德华不可能裸退。
所以,刘的人马会自成一派,然后受他遥控。
这个势力的老大自然就是独眼。
其实,从曾志伟和徐少强被救后对独眼的尊敬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独眼的江湖地位不输于三巨头。
因此,虽然电影里没有人把独眼当成竞争对手,刘德华一旦退位,独眼迟早会和张学友和三巨头有一番较量。
刘德华在谈判的时候常常拿下棋来比喻当老大。
下棋的技巧是什么?
那就是比对手多想几步棋。
独眼如果想到他和诸位老大迟早会有一战,那为什么不借机把他们一网打尽呢?
独眼和吴倩莲有段对话很耐人寻味。
他说他之前被老大出卖很多次,是靠了吴倩莲才活下来。
这话可能是在说独眼对老大没有忠心。
至少,独眼对刘德华的忠心是值得推敲的。
一种可能是,吴倩莲知道独眼过去的苦事,她告诉刘德华独眼对之前的老大都很忠诚,所以刘德华把独眼留在身边。
但是被老大出卖多次的独眼已经变得自私自利了。
他只想利用刘德华的地位往上爬。
当然,这都是猜测。
其实,《江湖》整部电影都在讲不同的人为将来的利益冲突而做准备。
刘德华想退隐。
但是他知道日后张学友会和三巨头翻脸,所以他想在退隐前稳定他们的关系。
张学友想上位、想杀三巨头。
他不想杀刘德华。
但是他知道刘德华会阻碍他杀三巨头,所以他要先杀刘德华。
三巨头不想杀刘德华。
但是他们不杀刘德华就不能动张学友,所以他们考虑过要把刘德华一起杀了。
这些老大的死活,一方面是由私人恩怨决定。
更大一方面是由利益关系决定。
独眼如果考虑到日后的利益冲突,他肯定想先杀了三巨头和张学友。
但是刘德华活着,他就不能杀这些人。
而这时候刚好有人买凶要杀刘德华。
而独眼又知道刘和张秘密见面的地方。
他为什么不把两个人都杀了,然后嫁祸给别人,然后再把别人一起铲除呢?
港片《江湖》(2004)海报01 欢场的真情翼仔:“你叫什么?
”游游:“yoyo,我是出来赚钱的,别对我太认真。
”翼仔:“我知道。
”游游:“你别那么傻了,做我们这行的,谁知道以后会怎样。
你去杀人,担心自己有没有命回来吧!
”游游为了帮朋友(电影中没交代是什么朋友)还债,当了凤姐。
和Turbo(陈冠希 饰)一起在后厨谋生的古惑仔翼仔(余文乐 饰),在社团抽到生死签、拿了安家费,杀人前一晚去找游游,结果古惑仔爱上了凤姐。
只是,欢场有真情?
最后,余文乐成了社团大佬就哥(刘德华 饰),那么游游就是就哥的老婆(吴倩莲 饰)。
看来人间自有真情在,即便是欢场。
《江湖》剧照:翼仔(余文乐 饰)&游游(林苑 饰)02 我熬了鱼汤,记得回来喝丽姐:“这包是什么?
”翼仔:“帮大哥做事的钱。
”丽姐:“那就是安家费。
什么人生下来做什么事注定的,你要干我也没办法。
我既然是你妈,就希望你平平安安。
我们一家大小都吃江湖饭,收了安家费很难回头。
你哥给了我一次,算了,这次我不收,你能回来就行。
他们给你什么家伙?
”杜汶泽:“是啊,我跟他说了。
”丽姐:“你拿这些钱去跟蛇仔明买把枪,就说是丽姐的儿子。
明天我熬鱼汤,记得回来喝啊!
给哥上柱香,让他保佑你。
”丽姐(惠英红 饰)一家大小都吃江湖饭,大儿子领了安家费后死了。
当二儿子翼仔抽中社团生死签,也拿了安家费回来时,丽姐只想他回来喝鱼汤。
03 江湖雨,兄弟情就哥:“叫兄弟们收手吧。
”左手:“放出去的人,哪收得回来,顺其自然吧。
”就哥:“说你又不听,听又不懂,懂又不做,做你又做错,错又不认,认又不改,改又不服,不服你也不说,那叫我怎么办?
”就哥:“我约了那两个废物,有兴趣的话,一块来。
”左手:“阿胜,叫那小混混回来。
约了他们在哪儿?
大哥!
”左手(张学友 饰)出场的时候,自带背景音乐。
人在江湖,刀口舔血的日子很难捱,没有兄弟就挨不下去。
就哥:“我记得我第一次杀人,也是这么大雨。
”左手:“是,真TM巧。
”为什么电影里的黑社会,都喜欢穿黑衣,难道真的是因为“黑”社会?
双拳难敌四手,再厉害的老大,也拼不过几十个前赴后继、为了“一步天王”不怕死的小弟。
04 《江湖》VS《无间道》电影里的Panasonic传呼机,当年买了一个,印象中一千多。
因为没几个人知道呼机号码,日常电话也很少,懒得别在腰间,更多时候是扔在箱子里,有时一周都没想起来看一次,想来真是浪费。
《江湖》(2004)里,铁臂Turbo(陈冠希 饰)是年轻时的左手(张学友 饰),翼仔(余文乐 饰)是年轻时的就哥(刘德华 饰)。
《无间道》(2002)里,陈冠希是年轻时的刘建明(刘德华 饰),余文乐是年轻时的陈永仁(梁朝伟 饰)。
所以这算是致敬《无间道》及刘德华换个角色玩?
05 林雪:废柴警察专业户年轻时的余文乐(1981-)与陈冠希(1980-)搭了不少戏,出双入对,就像是男版Twins。
林雪(1964-),饰演教训古惑仔不成反被铐上手铐、夺枪的肥警察。
林雪这是拍完《机动部队 PTU》(2003)后,继续本色出演废柴警察?
港片《机动部队 PTU》(2003)剧照:肥沙(林雪 饰)推荐指数:3.5星(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电影《江湖》【电影《江湖》还有个名字叫《新虎兄豹弟》,于2004年5月26日上映的,距离现在十多年了,也就是说刘德华、张学友还年轻的时候(当然现在他们也很年轻,永远“十八岁”)。
刘德华的电影一向都是比较酷的,在《赌神》《赌侠》电影系列中非常有男人味,所以迷死女生了!
】
演员:刘德华【之前有网友反映说张学友演戏夸张了点,事实的真相是学友哥不但歌唱的好,演技是也是一流的。
每个演员在每拍一次电影中都会进步,每个演员都会有自己的风格,有些人适合演喜剧,有些人适合演正派,有些人适合演武侠片。
你说周星驰转变角色演反派,那味道是不是怪了点!
不过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他一向无厘头的风格早已在观众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
演员:张学友【《江湖》的导演是黄精甫,曾经拍过《我爱水龙头》,该短片荣获1997年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_剧情组金奖。
网上对黄精甫导演的评价是:黄精甫在拍电影镜头的控制上相当老道,而且剧情的渲染跟铺展都是在人的意料之外的,这种故事情节的扩张力加上演员的到位表演,使得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是备受期待的。
】
导演.黄精甫【《江湖》这部电影也有点如此味道,一般人也很难懂其中,整个剧情都把时间压缩在一个晚上了,结局令人痛惜,似乎很多人也没有看懂,也似乎少了些什么,感觉就是一个黑社会的一小片段放大了,以各种悬念的手法来体现!
先说说片头的那个歌曲吧,还是令人回味的,女歌手唱的“可不可以,你也会想。。。
起我”;哈这歌正是《把悲伤留给自己》,应用在开场的,再配上对白,非常意味深长啊。。。
影片刚开始阵势还是挺大的,曾志伟、徐少强、苗侨伟、刘德华、张学友开始就出现了。
剧中刘德华饰演就哥,发型很到位,非常酷。
这就开场极大吸引了观众的观看欲望!
】
刘德华饰演就哥
曾志伟饰演高佬
徐少强饰演巨肺
苗侨伟饰演费歌
张学友饰演左手【 开始的时候,他们几个人(三个老大)都是在谈有小混混想动就哥,就哥跟他们讲话的时候,那种表情似乎早已感觉就是他们三个有异像!
之后他们三个在边走边打电话时,电话的对白可以串在一起,这种体现手法看起来他们三个一起在通话(正常思维是不可能电话三个一起打吧,呵呵,多人通话应该可以吧?
)。
接着三个碰在一起的时候,费歌问高佬说跟谁打电话呢?
可见高佬没有参与三人电话,而可以肯定的是费歌和巨肺在一起通话,电话中他们也互相叫了下对方的名字。
】
【电话中串在一起大概有这些意思:该不该对就哥坦白,左手天天找茬,连就哥也一起干。
这些似乎也体现了那个想动就哥混混的幕后主使就是他们三个,接着左手出现,张学友一开始出现表现的风格,让人感觉他在这部戏中绝对是演反派的,戏中也体现出他和那三个老大不和。
】
【 接着镜头来到了陈冠希和余文乐饰演的TURBO(陈冠希)和翼仔(余文乐),它俩的一些对白,也是似乎暗示了那个想杀就哥混混就是他们两个中一个。
】
【 TURBO和翼仔性格完全不同,在戏中,翼仔说他打架不还手,我们后来也可以看到,TURBO在被那个良哥一直打时都没有还手,似乎透露了TURBO比较胆小。
但有些镜头是暗地表现其是拥有一颗有勇气的内心,例如抢枪的时候,争着抽生死签的时候。
等等有这些想法,如果是胆小的人想到这些都会怕的。
而整体来说TURBO表现出的这些,都是翼仔在后面支撑下才有的勇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TURBO能屈能伸吧。
而翼仔呢?
性格非常的敢做!
又有点傻愣愣的!
当有人对他侮辱或者干什么的时候,戏中对其报复还是很狠的。
例如在抽生死签的时候,有光头对他说:“看什么,走开,废物”,他二话不说走开了,之后拿起烟灰缸在偏僻出口里对他进行殴打。
在这期间镜头还和就哥他联系在一起,似乎已经确认这个翼仔就是要动就哥的混混了。
】
光头语言对他不客气
拿起烟灰缸
对光头进行殴打
期间镜头和就哥连在一起【 还有翼仔敢跟警察抢枪,打晕扣锁住警察;跟蛇仔明拿枪时对其开的枪,对殴打TURBO的良哥手下开枪,这些都说明翼仔做这些事情非常果断敢做,不怕死,是个亡命之徒!
】
抢警察的枪
对蛇仔明开枪【当然翼仔也有表现的铁血柔情的一面,为了出来做的YouYou,去抢钱给她还债!
】
想帮YouYou还债
打劫抢钱【镜头又回到就哥和左手之间,在就哥老婆生产的医院里,就哥和左手似乎关系很好,左手也和就哥老婆很熟。
左手似乎很为就哥着想,为了就哥,想把其它三个老大干掉。
但是从就哥老婆的一句话又吐露了左手就是想动就哥幕后主使,非常的有悬念!
后来跟左手母亲通话对白,也可能在加深暗示着。
】
暗示左手就是主使
跟左手母亲通话【接着就哥和左手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两个的手下都问其,要不要带人上去,他们两个都说不用,可见他们就哥和左手之间有深厚的兄弟情。
】
【他们吃饭都是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动那三个老大的话题,吃饭前段都是就哥比较迁就左手,吃饭后半段就是就哥要反对左手了,就哥反对左手做事太绝,不必杀全家(就哥老婆在医院里就说出了左手做事太绝了),就哥想做事点到为止,杀一敬百,搞定一个费歌就可以停止了。
】
【吃饭快结束时,就哥说了一句话,那个能杀他的只有左手,而左手在片尾的时候,似乎听了就哥的话(左手也叫了就哥一声老大,他们又“志同道合”了),打了一个电话叫阿胜把那小混混给叫回来。
似乎又暗示了想动就哥的是左手吗?
可悲惨的是就哥和左手出门口就被一帮人给砍倒了】
就哥说能杀他的只有左手
左手似乎明白了
两个人又志同道合了【至于左手叫的那个小混混是谁,是不是来动就哥的,就不知道了,而且出来砍就哥的一帮人又是谁?
也不知道了。
我们回到翼仔这边,在翼仔救了TURBO的时候,我们发现TURBO右手垂下了,回想良哥他们对TURBO的右手是实施了击打,以及在对良哥还手的时候逼良哥说出住址,想把他家人也做了,可见这类似左手的个性;而且在医院里,就哥对左手也说过,我老惦记你的左手,这时可能才令观众注意了,可能是时空转换了,猜想翼仔就是就哥,TURBO就是左手,在结尾的时候果然是这样。
】
医院里
击打TURBO右手
TURBO和左手的个性一样
TURBO和左手的个性一样
真相大白,他们就是当年的TURBO和翼仔 【可能这部戏的导演大概意思想表达是这样:在雨夜里在砍人和被砍,重复着出位的剧情!
不知其他人想法如何呢?
这部戏影评用了很多似乎,没有办法,电影中剧情难猜,况且凡是这类戏更不用似乎不行啊!
例如:在医院里就哥老婆和就哥手下的对白:“无缘无故围着那么多人干嘛?”、“知不知道是谁?
(好像其老婆误以为是来保护就哥,不过以其老婆跟着就哥很多年,其老婆似乎早已熟悉江湖套路事件了,心里琢磨着可能有人想动就哥)”,但实质是那三个老大派来的,因为左手在医院里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们三个家伙搞什么鬼?
围着一帮人在门口,怕你有事还是没事啊!
”(他们三个派人来医院,应该会对就哥说一声吧,不过没有说!
)就哥老婆跟其手下的对话,其手下也似乎都是心里装明白事的人,两个对话有些跳跃性。
接着其老婆跟就哥对话,又似乎怀疑左手。
【跳跃、自动明白、矛盾、对白衔接他人】剧情里等等有这些的确让人会摸不着头脑。
】 你明白的,有些剧情还是很狗血的: 1:翼仔他们为什么要做亡命之徒,他们不像被人逼得无路可走了,况且翼仔还有个老妈,之前翼仔的哥哥也死于“安家费”,应该对这事情有所警觉。
2:翼仔似乎不顾一切,抢警察的枪,打劫商铺,抢蛇仔明的枪但没有打死他等等这些(开枪时好准哦,打到蛇仔明的手,哈哈,从未拿过枪的翼仔)。
翼仔这些做法不怕做事未做之前被警察抓住吗?
被黑社会报复吗?
做事非常高调!
没打死蛇仔明3:抽中生死签之后,杜汶泽饰演的大哥竟给翼仔武器只有刀,不怕事情未成功,抓住翼仔后,顺藤摸瓜找到其凶手大哥吗
疑问:1:就哥现在的老婆是不是当年的YouYou呢?
2:就哥因为什么要清理门户呢?
3:左手叫回的混混是谁?
他们两个最后被谁砍倒了?
有无死了?
(虽然被捅了多下,希望没死吧,呵呵)这些疑问就留给大家去解答吧?
线索:会不会砍就哥他们是巨肺呢?
因为巨肺被就哥手下救起时,巨肺说过要打电话,说是打给老婆报平安(看巨肺性格不像这样疼老婆)会不会打给那些杀手呢?
不得而知?
水平有限,有些影评不对的对方,当然欢迎火眼金睛的观众指正!
好了,这是在没有看电影的简介的时写的(怕是影响感官),下面是《江湖》这个电影的简介: 【龙头大哥洪仁就纵使早对事业萌生退意,可是却身不由己,他明白江湖上所谓的退出就等于死亡。
儿子出生当日亦是他生命受威胁之时。
一个消息正盛传于江湖,十二小时内,有人要聘死士把洪杀掉,而买凶者正是洪身边的人。
一直忠心的三大巨头纷纷来向他献计, 而一向行为暴烈的好兄弟左手,亦誓要为洪抓出死士。
久历风雨的洪却从容不迫,他静待各人露出心意…… 这边厢,少年翼仔一直希望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为亲大哥报仇...】 喜欢看的话就去看吧!
若你有新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文章原创于:红影界-电影人的天地-拍电影网(http://zjdianying.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湖》,几年前的电影,似乎没有大红,犹如其他港片那样作为一道大众聊以消遣的甜品,一旦吃完,便渐渐从我们的世界中消逝。
也许,我们不经意间忽视了《江湖》本身存在的精神意寓。
《江湖》,就像一个名词解释。
一个多小时的画面,其实就在阐释着“江湖”二字的丰富内涵。
昏暗的画面色彩,凝重的情节气氛,还有那怀旧的歌曲旋律,让身为观众的我们在不知觉中陷入其中,“江湖”为何?
一个疑问,奏响了整个故事的序曲。
影片的线索有两个,却依靠巧妙的叙事手法与镜头切换使得二者合为一体。
观众也由此陷入了这个混沌的“阱口”,视觉享受不再成为影片赋予的真正目的,而是转化成了一个探索性的心理游戏:到底是“江湖之中杀与被杀”的永恒话题,还是关于“一代江湖开始与结束”的生动描述?
当然,影片最末有了一个象征性的表面解释,但这已然不再重要,因为电影本身真正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在这两者的判断与分辨中享受“江湖”给予的精神冲击。
它绝不仅仅叙述一个“杀”的故事,否则它就成了粗俗,也不会单单描绘“伊始至结束”,那用梗概就能达到目的,它所与众不同的便在于将两者在一个恰当的温度上进行了近乎完美的融合,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犹如一种互补,最终画出一个关于“江湖”的圆。
江湖,没有笑容——即使有也夹杂着浓浓的阴寒气息——有的只是充满悲伤记忆的深沉,不苟言笑是身在江湖之人最为普通的表情,他们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痛苦所致的典型,所有的姿态总是冷色调的,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以及带着血光的沧桑经历。
就像徒手画圆是一件费力的事情,整个故事在叙述中包含了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若不用心咀嚼是品不出来的。
江湖不是一个仅仅充满刀光剑影的单纯黑暗社会,身在其中的依然是热血沸腾的人,故而必然有情义的存在,江湖的丰富便也在于情义的矛盾与交融之中。
两个人的故事:洪仁与“左手”,却有四个主角的存在,分别阐释着江湖社会中人物在历时变化之前后不同的性格与情感。
一对出生入死的兄弟,一个寒气凝冷的对立,不算反目成仇,却又不得不亮刀见血,只由于身在江湖他们,经过沧桑的拼杀之后对于这个独特环境的规则有了截然不同的认识:赶尽杀绝,还是杀一儆百;斩草除根还是留人生路。
两种关于“江湖”守则的矛盾对立,才是整部电影的真正主题。
他们都把江湖看作一场游戏,却对游戏的玩法有着各自的规定。
看似洪仁高过“左手”,其实也不然,戏到最终,两者的宿命归于一点——死亡,各自心机重重,鹬蚌相争,恰恰忘却了那个不起眼的渔翁。
原以为对于“江湖”的解释会在二者的胜者中得到令人满意的答复,万没料到最后留下的还是一个难以服人的结果,死亡证明了一切认识都不是全然正确的,这也正是江湖的定义:深不可测,未有定数,谁都成不了惟一的主宰,能够充当的只是过客而已。
江湖不变,变得只是参与其中自以为是的人而已。
那天夜里很晚看电视里华仔的电影纪录片发现那些重没仔细完整看过的老胶片江湖典型的黑帮题材典型的港味十足也是华仔的巅峰之作里面的情节交错人性的一面给人反思的空间也反映了江湖的延续和一种莫名的悲痛!
看了一些评论,对于这部片子,好评不多。
不过,我还是要说,这实在是一部太有味儿的片子了!
七年前,华语影坛居然有这样一个导演,用绚烂的慢镜头展现着暴力美学,耳边还响起“把悲伤留给自己”,浪漫至极也疯狂至极!
无论是左手和就哥年轻时奔跑的落日黄的慢镜头,还是结尾处俩人和杀手打斗的慢镜头,夹杂着雨水和血液的美被一点一滴的呈现出来,丝毫不逊色于中岛哲也“告白”中广告般的中学生水中嬉戏的慢镜头。
兄弟是江湖暗含的主题,结尾左手和就哥到底被谁杀死根本不重要,这是将兄弟情作为核心的片子!
看到最后才恍然明白或是将心中的疑问解开,原来片子讲的既是兄弟情的轮回也是缅怀。
导演假江湖于现实生活,究竟还有多少人会“将悲伤留给自己”,明明知道自身难保还要为了兄弟情谊挺身而出!?
一个好剧本遇到了一个懂得它的导演还有一群在演艺事业沉浸了大半生的优质演员。
于是,灯光的粗糙、美术的不给力也都只是瑕疵。
话说回来,那时的电影圈,当张艺谋在为《十面埋伏》筹划、陈凯歌还在为《无极》伤脑筋的时候,香港居然有这样一位导演,用他独特的温柔和感受讲述这个只属于生死之交的兄弟间的甜蜜的情意,胆量之大,野心之大。
讨厌这部片子,看不懂这部片子,不喜欢这部片子都没关系,电影本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这部片子打动了你,挑动了我们本来已经忘却的情怀,夜深人静,为它哭一场又如何?
不必管别人怎么说,这部江湖彻彻底底打动了我,让我假装成熟的伪装瞬间瓦解。
执着的爱情、悲凉的拼搏、舍身忘我的义气曾经被年少的我拥有,而如今我只能将它们埋在心底最深的地方,等待有一天有一个人出现,像这部电影一样能够将它们重新唤醒。
再见了,我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定会再见!
我们总是对自己太过于苛求,以至于我们无法面对自己每一天的堕落。
当看到别人很自然很积极的努力的时候,有时候会想起我们是不是在自己青春的岁月里浪费了太多了时间和精力,把未来的基础浪费在现在每一天。
时间的空隙里,我们寻找的究竟是什么,在这个不安份的城市,每天上演的是喧闹和嘈杂,每天的娱乐,每天的头版,让我们无法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去寻找去体验。
小时侯的日子简单但是充实,充实到每天睡觉的时候我可以看清楚每个人的脸。
每天为着一些小的事情感动或者哭泣,那个时候看到警察心理就安全,看到学校大门口的伯伯心理就亲切,看到爱情就以为永远永远。
在夜晚的时候,累了,总有个习惯,在夜晚坐在电脑前,只开一个窗口听歌,只是感觉此刻唯一能跟我做感情交流的就是这些黑夜里的声音,听那些感动过自己的音乐,可能就是把宣泄不掉的寂寞清晰化,然后放大,再放大,直到获得快感。
只因我是个恋上清夜孤独的谗客。
在音乐中我遗忘了痛苦,遗忘了一些人,遗忘了曾在那个很黑的夜,我和他喝着酒弹着吉他哭泣。
过去的岁月 终将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淀。
被遗忘的回忆,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被一种曾熟悉的味道,曾经钟情的旋律,所唤醒。
于是 我们又掉进回忆的旋涡,沉醉在那年的爱恨情愁回忆不是遗忘的敌人,是遗忘的一种形式。。。
很想找个人与我细细倾诉,只是随便聊些什么,但却发现始终找不到一个让我敢于开口的人。
在黑夜里我编织着我的梦,我的梦精心而淡雅。
我粉饰着我的言辞,庄严而忧郁。
我倔强而又委屈求全.我痛苦着并快乐着。
只因我心中爱。
歌声在耳边轻轻响起,悠扬的旋律不经意间钩痛我的灵魂,我醉了,醉在这如歌般的季节里。
有时候想在QQ上问每一个人,是不是我们都在每天的匆忙之中,遗忘了什么?
忽略一个愿意关心你的人,冷淡对待过一段可能发生的感情,久未联络一起玩耍长大的朋友,在拥挤的街上想起自己的父亲母亲,我们有多久没有放声大哭,有多久没有听那些对你影响很大的歌…… 那天在听到一首来自江湖这部电影的歌曲,一首陈升的歌曲,心里诧异,为什么这首歌会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当看到张和刘由最开始一同靠在窗户边看刚出生的宝宝,再到第二次交谈坐的方桌,再到最后决裂时双方在餐厅里坐分坐两头的长桌,从距离和空间上将过去两个一起打拼起来的兄弟因为权势和现实而拉扯到如此大的差异,虽然我对这部电影的叙事和剪辑不满意,也不喜欢看到刘长且风尘的长发扮相,但是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却被陈的嗓音里那份无奈和沧桑漂荡的心理一阵酸痛,想起那些已经联系不上或者已经因为很多事情无法再在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感慨的朋友,心如刀裂。
曾志伟拍完这部片子当初说这是“香港十年难得一见的电影”,如果理解成是指它的杰出,毫无疑问曾这牛也吹得太大了。
可是仔细分析他这句话,说近十年里没有与这片子类似的电影,那倒也是有他的理由。
片子最大的成功,可能就在于最后结局的出人意料。
看到后面心理才恍然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铁臂就是左手哥,翼仔就是就哥,陈冠希就是张学友,余文乐就是刘德华……当时还是愣了一下,随即马上想过来前面的种种细节已经有多处暗示了……如同宿命,10几年前,两个朋友齐心协力出人头地,10几年后,两人却在命运的交*上反目,而在决斗的大雨天,同归于尽。
从这个角度讲,中文片名《江湖》更有那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意味,英文名“Brother”则更加适合这部分的感觉,当左手和就哥一起倒在大雨中谣望彼此,是不是能够记起当初两人一起携手,一起喝酒,一起砍人的时光。
纵使大树般的男人,也不会无动于衷的,是的,我承认,我的坚强的外表下面是一棵脆弱的心。
我想不会只有我,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底的那块软肋,一旦被击中,除了心痛到哭,我们还能如何?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在黑夜里看窗外迷离的世界总有些东西会遗忘总有些东西只属于回忆ps:为什么会想起这些,是因为和我一个很好朋友的聊天,虽然现在不在一起了,我们生疏 ,那段时间他和我在送他的西站和我说的话,听完后,我想起了这首歌,心理也一阵酸楚。
“你和我一起我走过初中和高中, 初2.13岁被爹拿刀追砍..当时 过年..我只穿条绵毛裤 跑了.. 17岁赌钱的爹打我母亲..我去阻止...被爹撵出家门时第一次抽烟. 19岁被人家拿刀砍..结果被抓进公安局.仗着我爹的面子.我没被警察打 今年马上过年了21岁的我却怀着一般人不能理解的心到你这里...我爱的人 让我受伤..我的朋友也让我受伤...我的奶奶的去世...我现在却要孤身一人去深圳...我只有靠酒麻醉自己的神经...哎”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其实,当我看到别人那些生活的一些艰辛..我就会发觉自己的痛不算什么...”“有些东西,是一辈子的....”也许真的有些东西是一辈子的,但是我知道,现在的我已经离他越来越远。
Andy Lau是很多人的偶像、很多人的情人、很多人的主人,但是《旺角卡门》和《江湖》两部电影让我明白,他是Jacky Cheung一个人的大哥,他最在意的也永远只有这一个细佬。
抛开两个主人公(算上edc和余文乐其实应该算四个)之间对看一眼就能让我想到天荒地老爱恨纠葛的强大吸引力,我想说《江湖》真是好有质感的电影,是《放逐》之后我看过最美的黑帮电影。
雨夜那场剪接和镜头都别出心裁的决斗戏,我脑子里一度浮出很多下意识的感触:“会拍电影真好”、“能拍出这种电影真好”、“原来好的东西真是可以好到如此难以解析,好就是好”。
前阵子和闺蜜谈心还聊到我觉得真正好的文艺作品就是有高于逻辑理性的不可言说,闺蜜问这样岂不是不可知论?
好的东西理应是可以被剖析借鉴的,这我其实也是认同的。
硬要分析黄精甫这部《江湖》凭什么好,我也可以长篇大论探讨他的镜头语言有多含蓄柔美,电影配乐有多悱恻动听,对颜色、光线、物体、质地等等自然元素的运用有多么灵动写意——可以说这些,可是真的在看《江湖》时,我又觉得不必说这些。
我会做的事情就是记住它是值得一看再看、一品再品的好作品。
就是欣然感念“存在超出我赏析能力之外的更高更美的东西。
”而回到根本,其实抛开四个主角——抛开刘德华张学友、edc余文乐去理解《江湖》的好,一开始就是根本不可能的。
很难说清是这两对演员成就了《江湖》,亦或是《江湖》太有眼光、能够如此切中如此精准地选中两对如此合适的演员,以致豆瓣网友都会严肃认真地总结陈述:“《江湖》是我看过最好的同性片。
”是不是把男人戏拍得好就等同于同性片,暂且按下不表——但我在想,行走江湖的所谓兄弟义气,和同性爱情肯定有至少一点相通:就是对抗全世界也要跟你站在一起,不用理由,不论利弊。
真的。
看《江湖》到将近结局我还没意识到四个主角之间的关系,但已经完全本能地感觉学友哥对Andy的感情同edc对余文乐的感情好像,甚至心里不断涌起自己两年多前给《使徒行者》蓝博文和邵志朗写的一段念白:在一切物是人非的记忆中,在一切不被允许的快乐里,原来我一直最喜欢你,喜欢到为你做什么都可以……和腐文化没关系和同人女的大病也没关系,《江湖》也好《旺角卡门》也好《使徒行者》也好,包括刘青云和吴镇宇一起演的《O记三合会档案》也好,黑帮男人片描述的真真切切就是这样的兄弟情义。
一个人无理由地为了另一个人付出一切根本就是不用道理的事情。
对比Andy和学友在《旺角卡门》和《江湖》两次搭档,前一部里也许因为女主角的存在,我内心深处还嫌这种胡搅蛮缠的男人义气太不理性、怎么头脑发热的华仔就是非要被烂泥扶不上墙的乌鸦拖累;放着芳龄正好珠泪满面的张曼玉不理,两个男人手牵手同归于尽。
等到了《江湖》里,我这次是真的对两位之间的浪漫五体投地;甚至一直想,乌鸦当年没死的话,今天想必也会如左手护着就哥一样,护着那个为他什么蠢事都做尽的阿华吧?
你下不了手的人我为你杀,你的老婆儿子我比你挂心,你籍籍无名时我是你的小弟,你名满江湖的时候我也从不妒忌。
刘德华在长桌对面问他:“真的有那么想做大佬吗?
”学友的表情让我在屏幕前也替他觉得委屈:“我没有啊。
我只是想跟在你背后威而已。
”从最一开始到如今,他都是卢巧音唱的《垃圾》,是许志安唱的《烂泥》;他是江湖上出了名坏事做绝心狠手辣的左手哥,但在他自己的大哥面前,他还是当年那只眼神闪烁望着自己大哥的小狗而已、讪讪着笑问 “你说我算不算半个好人啊”、说“我被揍都习惯了,等你替我报仇啊”。
为他要做什么都可以,正如在《江湖》里还上《旺角卡门》欠他的情。
而华仔呢?
睥睨众生的华仔,万人之上的华仔,人老精鬼老灵,在《赌圣》、《门徒》、《龙在边缘》、《新少林寺》里都是大哥、师傅、长官和王者的华仔,他在乌鸦、在左手面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松弛和信任,恰恰那是一种值得让人为之丧命的东西。
“如果真的有人能杀我,那就只有你啊,左手。
”这么无奈和坦然地笑着讲出这种话,心里很清楚别人听后只想为他去死而已。
最重要的是,这一切其实从来都找不到原因。
上面提到的全部电影、全部搭档、全部男人和男人之间近似荧屏情侣的兄弟戏,他们全部统统都没原因。
恰如《使徒行者》里古天乐那句:“做兄弟在心中,你唔明嘅,我讲一万句都喺废”,刘德华同样在《江湖》里把动魄惊心的剖白讲得好平静:“我会用我的命来让他明白什么叫兄弟”。
初看香港电影没多久的时候,可能还会嫌弃这些编剧把台词写得烂俗又白目。
其实看到最后你就懂,这些对白每一字每一句,都是香港人内心深处所理解的兄弟情,是这片刀剑无情的江湖里最真实、也是唯一能够信仰的事情。
而这可能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如今我爱看香港的黑社会电影甚至胜过爱看爱情戏。
在无奈如此庞大、不确定性使所有人如此衰竭的这个现实世界,在热情都被岁月偷走而付出都需要十足理由的这个年纪,“喜欢到为你做什么都可以”的这种笃信,成为如此理想、如此美好,在满是血腥污秽的凶杀镜头里依然闪着光的东西。
至少在一部香港黑帮电影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有充足的权利去做一件不正确、不聪明、不值得、不合理的事情。
——就仅仅是因为,我乐意。
电影《江湖》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在香港黑帮电影的发展谱系中树立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导演杜琪峰没有简单地重复"兄弟情义"和"黑帮仇杀"的老生常谈,而是以锐利的眼光剖析了隐藏在光鲜外表下的罪恶和无奈。
黑色幽默与人性悲剧交织,暴力美学与宿命论哲思碰撞,铸就了这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江湖》以跌宕起伏的故事、立体鲜明的人物、精妙绝伦的叙事结构、炉火纯青的影像表现,全方位展现了香港黑帮生态的方方面面。
导演在娴熟运用类型片程式的同时,又巧妙地突破了类型的束缚,将主题引向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表面上的兄弟情义和黑道恩怨,实则隐喻了人生宿命的无奈与困境。
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权力和利益的牢笼,江湖如覆舟,个人如浮萍。
杜琪峰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可谓入木三分。
就哥与左手虽为生死兄弟,性格却南辕北辙。
就哥隐忍务实,左手张扬跋扈;就哥明察秋毫,左手一意孤行。
冲突在所难免,悲剧也就在所难免。
导演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黑帮, 而是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们的处境和选择。
每一个人物,从就哥、左手到翼仔、Turbo,无不被刻画得丰满而真实,即便是戏份不多的龙四和洪仁就,也各有血肉。
观众难以简单地去评判他们,只能感受宿命的无奈。
影片在叙事方面亦颇具匠心。
全片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 将几条看似独立的线索巧妙串联,情节反转不断,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同时,影片又在细节处暗藏伏笔,费歌被杀、巨肺遇袭等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等到兄弟二人双双倒在雨夜的街头,这出悲剧才终于落下帷幕。
杜琪峰对影像语言的驾驭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夜雨中两具尸体的特写,蒙太奇式的剪辑,爵士乐版《把悲伤留给自己》的衬托,无不彰显出导演娴熟的功力与细腻的诗意。
《 江湖》可谓集黑帮动作片的刺激、犯罪悬疑片的悬念、人性悲剧的沉重于一身,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俱佳,堪称香港黑帮电影的巅峰之作。
它以冷峻而悲悯的笔触,刻画了一幅幅江湖儿女的群像,让观者在惊心动魄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宿命的无常。
杜琪峰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人文情怀,在类型片的疆域内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正如影片所言,"江湖如大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个人宿命难违,时代洪流难抗,这就是《江湖》这部电影给我们留下的最震撼人心的思考。
只不过新旧交替,循环往复,而已!
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夜,也是旧秩序迎来重整的时刻。
那一夜很短,旧秩序的大佬们轰然崩塌;那一夜很长,新世界的混混们在生死一半的微光中,匆匆告别亲情爱情,毅然去搏一把。
殊不知,他们所亲自结束的生命,也既是自己生命结束的寓言。
而天亮时呢,你在你的江,我在我的湖,天地之大,各有归属,何必江湖相聚,终有一别。
明星扎堆,却搞得装逼过分了
里面的余文乐让我惊艳到了。。。那小小的感情很好~~歌也很好
什么是江湖?最后为什么两个人都死了,有点搞不明白
音乐很酷
很喜欢,有纵深感的江湖
个别静帧还挺好看
这个片子是不是还有港版的啊?
太矫情
画面感很棒,MV江湖篇
我其实没看懂,最后他俩到底是不是互相残杀死的。。。。但是历史和现在交织的这种结构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开始就猜到了
讲你又不听,听你又不懂,懂你又不做,做你又做错,错你又不认,认你又不改,改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出声。
张学友其实很有气场。
有点说不出的味道
说了你又不听,听了又不懂,懂了又不做,做又做错,错又不认,认又不改,改又不服,不服又不说。
120805@ 土豆 基情处处
原版应该好看得多
结尾让原本老套的剧情生出一份新意~~
看得我一脑袋浆糊哎
太装了吧
两位老大一起不打五星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