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家里放的都是爵士风,后面转流行,感觉配乐比主线音乐都要棒,这点稍显不足。
老太太和老头子的人物关系设定有点勉强,比之原版有较大硬伤。
孙子过马路,前主唱还立马喊人,这个设计有点二,出了车祸还能跑这么远,浮夸了。
和制作人互撩的戏不够好看,至于照片的设定,太勉强了。
医院那场母女戏,感觉对白稍弱。
其他整体感觉很好,接二连三啊,接下来是第四版,泰版!
晚上看了日版的奇怪的她,心血来潮的想写一写中日韩三版的观后感[馋嘴]。
最早看到的是韩版,可能有先入为主的感觉,觉得这一版最赞,不管是选歌,演员还是整体故事的叙述上带入感最强,特别最后的彩蛋,身为直男的我都觉得太帅了。
日版的话,中间有些段落表演太过做作,但是!!
有些段落带入感又很强比如母女在澡堂里聊天那段,和最后告别那段。
女主真的超级耐看,加分点,里面最喜欢的还是女主用锅铲那段,日版对原版来说有些变化看了久了还是很惊喜的,彩蛋倒是没有很惊艳啦。
整体来说故事情节带入的突兀了一点。
中国版的,几乎全盘照抄,但是!!!!!
最有深意的名字为什么不抄,为什么没有大家都期待的彩蛋!
这是最不爽的。
里面的音乐制作人真的不是那么回事啊,只能看得出年少轻狂,额,不敢吐槽太多,中版最喜欢的还是“给我一个吻 可以不可以…”
影片有很多可爱的细节,女主每次紧攥在手里认真放到别人手中的糖,还有老奶奶总是送老爷爷苹果,却不知道对方对苹果过敏,一直以为是为了表现老奶奶的自我不考虑别人,看到这版我才看明白是二人初次相见时老爷爷是心动,回忆是灰色的,只有苹果是鲜红的,从初相遇到生命的最后一天,爱一直存在。
一开始的表演有些夸张,女主虽不如另两版演绎出少女身老人心那般与年龄不符的古怪,好在古灵精怪的也还算可爱。
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太婆总和身边的一切较真,电影的开头,以这样的画面感呈现给观影者,总觉得未免有些枯燥乏味(第一次打开电影看到这样,让人感到有些吃惊,何况我并没有去了解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只是像个幼稚园的小朋友一样,傻乎乎的去看)但出于好奇心,在第二次,我还是去用心的去感受这部电影。
生命总是会出现转机,一次偶然离家的出走,一家偶然出现的照相馆,一份偶然冒出的好奇心,将老太太偶然的送回了20岁的她。
满满的不可思议,满满的激动(回想当初,由于自己的不懂事,年少轻狂,早早地就拉扯体弱多病的女儿),难得,总要为自己疯狂一次了!
面对对音乐的热爱,孙子的邀请,她开启了自己的人生旅途,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人,体验了一把重返20岁的别样之旅。
纵使,这样的日子并不久,但只要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感觉像是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至少自己觉得(虽然我不满20岁,但我想,我绝不会让自己在未来感到后悔)。
到头来,为了孙子,自己失去了挥霍的青春,但这也满足,“你比谁都会让我幸福”(这是最后在医院时,和女儿的对话),将即将逝去的青春,换来女儿对自己的理解和孙子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
影片中的音乐也是动人心弦,让人久久无法自拔,深受感触。
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婆婆正和自己的女儿看孙子的表演,而一年前的主唱已由20岁的自己换成真正年轻漂亮的姑娘时,想必内心总有一种想要冲上去,夺回话筒,来,最后感受一下激荡的青春。
但是,老婆婆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戴着心仪对象送的发卡一扭一扭的离开会场(我倒是希望,他能发现那个发卡,可并没有,他却在为手机中消失的可人儿疑惑),这就是有缘无分吧!
但如果他真的看到了,会不会引来一场“战争”呢?
也许会为了满足大家的欲望,而拍个续集呢?
当我们再次看到次郎时,老婆婆早已感受到次郎对他的一片痴情,而搭上他的摩托车走向未来……(虽然我并没有看韩版和中版的,但我并不觉得日版的有多差,相反的是,被多部未华子那清纯,甜美的脸蛋而吸引,被她独特的演技……)PS:没有多么透彻的见解,还望大家多多指点!
😊😊
其实我觉得她没有什么“奇怪”的,无非是73岁的老人濑山克子某天离家出走在奇怪的照相馆拍摄了照片后,相貌突然回到了自己20岁时模样的故事。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人生重来的愿望都是存在的。
濑山克子在回到20岁后,她做了些什么?
就是努力去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
不过身体虽然已经20岁了,可是心理上却依旧在73岁。
于是为了表现这种心理上的成熟,影片选择了歌唱。
按片中的说法,人生百态都是深情,可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体会得到。
而如果濑山克子要通过其他的艺术形式的话,不管是戏剧还是绘画,需要的时间都太久了,只有歌曲可以一首深入人心。
这里不得不说多部未华子还是不错了,片中的几首歌曲都演绎得相当出色。
按说她的长相在娱乐圈中也只属中等,不过年轻成名后依旧努力进取的做法还是很不错的。
而在片终,在濑山克子的女儿知道了妈妈的新身份后,濑山克子也度过了许多新经历,但她对女儿说,她生来不后悔她的人生,因为女儿她成为了妈妈,哪怕是做单身母亲吃尽了苦头。
我想这才是此片点题之所在。
老太婆有点疯疯癫癫的,为老不尊,固执,一辈子委屈自己为子孙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被骗子诈了巨款之后才发现女儿和外孙都对她很不满,无意中重生为年轻时的自己,趁机去过以前没能过的生活,买衣服,买鞋子,吃零食,唱歌,人生总有遗憾,能把人生的遗憾补回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少女版真的挺像奥黛丽赫本,正好前些时候才刚看了罗马假日,片中的几首歌曲很好听,都想找来再听几遍了,老太婆还谈起恋爱来了,汗,人的灵魂就不会老的么,这部片子是翻拍的,有韩版,有日版,有台版,有越版,据说泰版已经拍好准备上映了,原版是哪个国家不知道,过一阵子再看台版的吧,名字是重返20岁,说到台湾,好像台湾的电影产量很少啊
这部剧是翻拍的电影!
除了主线故事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有改动,进行了本土化改编,避免了看了这么多版本的疲劳感。
影片有很多可爱的细节,女主每次紧攥在手里认真放到别人手中的糖,还有老奶奶总是送老爷爷苹果,却不知道对方对苹果过敏,一直以为是为了表现老奶奶的自我不考虑别人,看到这版我才看明白是二人初次相见时老爷爷是心动,回忆是灰色的,只有苹果是鲜红的,从初相遇到生命的最后一天,爱一直存在。
最近看了日版翻拍的《奇怪的她》,最大的感受是里面丰富的昭和元素,这一特点,让日版的电影有了自己国家的味道,也更能引起电影在本土观众心中的共鸣。
早就看过这部电影了,不过是在2015年看的中国翻拍的《重返20岁》,当时在上初中,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看鹿晗,但最后还是被影片里人物真实的感情所打动,过了7年,再来看日本版,一样认为这是一部有温度的值得去看的电影。
电影带着日系文艺片常用的温暖色调,在不同的场景下给人以亲切感。
但不同于传统日本文艺片娓娓道来的风格,剧情稍有起伏但又不跳脱。
影片的剧情始终前后呼应,老太太与自己变年轻后,周围人对自己不同的态度也印证了开头的那段话:这个社会对女人的要求就是年轻,上了50岁便会被统称为老人。
导演通过这一剧情,巧妙地讽刺了这一社会问题。
其实穿越这一题材在影视剧中并不少见,但大多数影视剧会将穿越的时间线拉长放到几百年甚至千年的时间跨度上,而对于自己人生线上的穿越却很少见。
也正是这一点,让观众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因为只是自己年龄的穿越而不是整个大时代背景的穿越,当时阻碍的一些时代因素也就消失了。
人生中当然没有“如果……就好了”的机会,但影视剧可以在另一维度给人们再来一次的机会。
我记得影片中的几个场景。
记者问起制片人这个大火的乐队上一个主唱是什么样子的人时,制片人手机里女主的照片统统变成单独的背景;女儿哭着对妈妈说下辈子一定要生活的幸福,不能再被自己拖累了,妈妈却说,下次还要做你的妈妈。
人生当然会有后悔了,并且在面对多个选择时,不管最后选的是哪一个,都始终会为放弃的那方惋惜,想象无数次如果当时选了另一个那现在的结局会不会不同。
但是,一个个决定下我们走完的人生道路,都是独一无二、闪闪发光的。
也许我们所选的并不是客观意义上对自己最有利的结局,但一定是在顾全大局这一前提下最好的选择。
小时候其实经常在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也总是在最脆弱最难过的时刻想起妈妈。
但是人总是要经历一个青春期,有的漫长、有的势如破竹却又快速消逝,但是妈妈始终都陪在我们的身旁,永远永远无条件的对我们好,也始终接住我们的所有情绪。
就像影片中那样,妈妈永远在为家人牺牲自己,而我们却常常忽视这一点觉得理所应当。
这部电影也是一个提醒吧,不要老觉得妈妈为你做的事情,就是必须必须去做的,也许她这样做,只是因为她是你的妈妈。
除了选错了后悔,世界上还有一件难过的事情叫失去了才珍惜。
珍惜现在最好啦。
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人生的权利,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这样做。
看了影评太少所以我就来凑凑热闹写一篇,写得不好见谅。
听说这部电影有好几个版本,不过我看的应该是日语版的。
所说一个老奶奶变年轻的剧情有点狗血,但是整体来说这部电影也还算可以。
看完之后感觉这部电影反应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总有一个能按心去生活的20岁,可以去大胆的追逐自己的理想,每天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与自己喜欢的人待在一起。
但是年轻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你的心却可以永远保持年轻。
不要等以后后悔了,才知道自己当初是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才知道自己当初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也不要以为年纪老了就只能待在家里清闲的过日子,只要你敢冲,只要你敢折腾,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不要等以后回想,发现以前一事无成,哪怕现在完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梦想,也是好的。
《奇怪的她》已经刷了三个不同国家的版本了,目前看起来最好的还是韩国的,国产和日本的则是半斤八两。
女主是这个剧本的灵魂人物,沈恩京演绎的最具灵气,杨子珊是最美的,多部未华子则是最可爱的。
总体来说这三个版本都很接地气,泡菜国版本就像是在初冬微寒的时候喝下一碗暖暖的参鸡汤,先用筷子扒开鸡肚子,找人参吃下去,然后再喝上几口热乎乎的鸡汤,真心暖,最后再吃米线更是有饱腹感。
母子两的对话让人泪腺不能自已,我的孩子我来想办法救他,你应该为自己好好活一次;大陆版则像是一盘饺子,外面看起来并无二致,内里却很有料。
或辛辣刺激或鲜美可口,沾了点佐料更是有滋有味。
包饺子通常是全家一起互动协作完成的料理,容颜会老去,但亲情的羁绊却永不会消弭。
纵容有梦想和为实现的遗憾,可为了保护家人,什么牺牲都是值得的;霓虹国版本的女主重返二十岁一下子带入了浓浓的昭和味道,像是一碗配料丰富的日式海鲜面,不需要过多的调味料,虾兵蟹将的碗中江湖给我们的口感就是鲜。
从孙子一开始的辣眼睛的视觉系到后来在奶奶的帮助和鼓励下有了自己原创的好歌。
三个版本无独有偶的演绎就是老人家最开始是讨人嫌的那种,可是看到最后,你会接受她、甚至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老婆婆。
她也是个曾经有梦有憧憬的姑娘,但生活所迫不得不变成世故刻薄的人,因为光是努力生活就要花光全身的气力了,怎么还奢望追逐梦想和心中所爱。
人物关系改编最好的感觉是日版的,把母子关系直接改成了母女关系,少了和儿媳的冲突对立,简单直接。
母爱是这世界上最毫无保留最无私的爱。
这是处于一种本能的爱,我自己没这个体会,但我也是被麻麻宠爱着成长的,母亲在用青春用年华一点一滴的付出,始终像暖阳温暖着我们。
返老还童是到了一定年纪的人都很想实现的梦吧。
日版有句台词很戳中我,什么美魔女什么资深美女,其实始终还是年轻姑娘最有魅力吖!
年轻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再给你们重新来一次的机会,你是不是会充分展示自己,活出不一样的精彩呢?
假如如果单纯从音乐部分来说,韩版依旧是最好的,对昭和时期的日文歌并无太多研究(我想说我的播放器有一半都是日文歌,最喜欢生物股长,会不会有爱国青年鄙视我?
),国内的版本歌曲部分也无感。
仔细想一下,这个电影应该是除了《十二怒汉》之外,我看过最多版本的电影了,这个剧本还有泰国版越南版的,还是蛮期待泰版的。
话说木有对比就木有伤害,有一个好剧本做基础,不愁没有好电影。
无新意
同样题材的一拍再拍是几个意思
想说看看日本文化下会演成怎样,结果是疯婆子版本。。。感情不够深入啊
日版感情戏少了许多,更多的是音乐盒喜剧,但日文确实比韩文好听...情节一致的,没有强迫症的不需要再看了。
女主好嫩。妆扮好看。轻松休闲不煽情。
看的第一版,很喜欢很喜欢,多部妹子巨巨巨巨巨元气可爱,没有一首歌不好听,每个人的感情都很好哭
真的是莫名其妙地竟然看了三个版本的奇怪的她,比起国版的复制粘贴,至少日本还进行了二次创作,并且更本土味哈。是不是就是因为有我这样无聊的观众,才让这样短时段翻拍的例子愈演愈烈???
我想看这部电影 2021-07-10。哭了
一个版本我竟然看了三遍,也是太有空了……三版各异其趣,看得并不乏味,复古味好看!
小细节缺乏趣味,演员方面也不及前两版。三星。
韩中日,韩国原版最强。中日版也各有本土化。花开三朵,也算奇景。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日版奇怪的她比中国版重返20岁好多了,和韩国版则各有风味。每次日本翻拍都要保留主干其余彻底本土化。影片架设在对日本社会中女性地位探讨上,着重表现女性情感和人与人关系。每个人的决定都更加现实,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向生活妥协,体现的很好
最后的周平23333333
多部妹纸长相平凡,但挺经看挺可爱的,唱歌也不错!这个故事都快看的烂熟于心了!是不是以后还会有欧美版啊……
再美好的东西可惜都会变老。
还要拍多少次..
剧组是肉眼可见的穷,剧本本土化做的很好,感情也更细腻,老年人问题叠加女性问题,丰富又不说教,跟韩版比商业性的笑料少了一些,整体色彩灰一点。
翻拍的挺好的,除了故事流畅之外还有漂亮的女主角
《奇怪的她》日本版竟然改得二气十足,满满中二气息,日常生活细节基本接地气,表演却是满屏浮夸,臊眉耷眼得受不了,多部未华子,砸了,好比吃一口榴莲,再吃一口臭豆腐,怪味说不出处,看不下去。中日韩三版,中太作,日太浮,还是韩版好,活泼漂亮,少女元气透着灵气,几乎是为沈恩京度身定做的。
不至于这么低吧 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