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最近几年,国产青春剧大肆崛起,当然基本逃不出“帅哥美女谈恋爱”的套路。
虽然大部分人的青春并非如剧中那样,但我们喜欢幻想自己曾有过那样的青春——变成帅哥美女,和美女帅哥谈恋爱。
有人说,看剧是逃离现实的一种手段。
但小探却早早拒绝了这类剧,因为意识到粉色幻想的泡沫一旦破灭,现实生活的样子只能看起来更加糟糕。
优秀影视剧的作用不能仅仅是麻醉、娱乐我们,而应该是让我们更能看清现实、并从中找到前进的力量。
小探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青春剧就是如此。
肥瑞的疯狂日记My Mad Fat Diary
该剧豆瓣评分8.8,共有两季。
作为青春剧,其中还是有不少帅哥、美女的。
只有我们的女主瑞是个例外。
说实话,刚看到她时,小探的内心是拒绝的。
因为她实在不漂亮,性格又别扭,怎么能做到看这样一个肥妞演六集呢?
但看着看着,我竟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她,原因如下:首先,瑞虽然胖,但很可爱,内心戏很多。
本剧用涂鸦的方式将她心里的小九九表达了出来。
其次,瑞是我见过最爱物化男性的女主,谁说女人不能有疯狂的性幻想呢?
她身边的帅哥——不管是老师、医生还是好友,都被她在脑海里脱光后推倒。
而瑞最让人喜欢的理由是,她代表了大部分人的青春甚至是人生真实的一面:不成功,不完美,总是受挫,时常崩溃,但最终还是要自己振作起来,继续前进。
这部剧的时间设定是九十年代的英国,其中使用了很多当时经典的摇滚配乐,很多人都是冲着BGM去看的剧。
说说其中的故事吧本剧一开始,瑞刚从精神病院里出来。
她进去是因为几个月前,她经历了一次崩溃,甚至尝试着用刀自残。
瑞不喜欢自己,也觉得没人会喜欢自己。
肥胖意味着她走在街上都会被人耻笑,随时随地活成了别人口中的笑话。
但每当她焦虑害怕、没有勇气面对世界时,食物又是唯一能给她带来安慰的东西。
这段将瑞在照镜子时的幻想拍了出来:她好希望后背上有个拉链,能让她将一身的肥肉脱下来,然后扔到火里彻底烧掉。
燃烧中留下的油水成了她在现实世界中的泪水。
瑞的自卑与孤独和她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她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 妈妈对待她的方式简单粗暴——几乎以命令为主,时不时伴着各种贬低。
并且这位妈任性起来一点也不输瑞。
瑞刚回到家里,就撞见她和来路不明的非法移民男友露骨的秀恩爱。
住院前,瑞几乎没什么朋友。
她从小到大唯一的死党是克洛伊,一个人美条顺胸还大的女孩。
即便是普通女生,和克洛伊这种女孩当朋友也难免会有压迫感。
而瑞和克洛伊在一起,更觉得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缺点都被放大了。
瑞住院期间,克洛伊有了自己的小圈子。
刚出院的瑞试图融入这个新圈子,对她来说,新生活即将拉开帷幕。
这个圈子里最显眼的是两枚帅哥:阿奇和芬恩。
阿奇外貌清秀,他是半个极客、半个摇滚乐迷。
瑞对他一见钟情。
而芬恩给她留下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他虽然也很帅,但给人感觉很愤怒、不太友好。
这部剧也从瑞的视角讲了其他几个孩子的故事。
对瑞来说,开始新生活并不容易。
出院没多久,她就崩溃了。
原来,克洛伊要开泳池派对,一想到要穿泳衣,瑞已经觉得很恐怖了。
而她俩去试泳衣的途中又发生了意外,瑞不得不穿着泳衣来到街上。
她不得不承受行人的指指点点和无聊臭小子的耻笑,这一切仿佛要把她推进深渊。
瑞逃回了精神病院,和病时好友蒂克斯哭诉自己的遭遇。
她告诉蒂克斯,自己不喜欢外面的世界,打算回来了。
只见娇小的蒂克斯表情复杂的拿起了身边的一束花,然后......用它来暴打瑞。
她哭着对瑞吼道:“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活下去,你有机会重新开始,却不珍惜!
”她说出了瑞的心结。
并鼓励她:“你要爱自己!
”
瑞仍然痛哭流涕:“万一特别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怎么办?
”
瑞将蒂克斯的话搁在心里,下定决心勇敢起来。
在泳池派对上,意外又发生了:随着“滋”的一声,瑞被卡在了滑梯上,所有人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瑞大腿上自残的痕迹暴露在了众人面前。
在短暂的惊慌失措后,她用幽默自嘲的方式巧妙化解了尴尬。
瑞成功融入了新的朋友圈。
本剧也有很多幽默的地方。
比如,瑞梦见自己和阿奇翻云覆雨。
醒来却发现是老妈和男友在隔壁运动发出的声音。
瑞许下“浪漫体验”的愿望:想要享受高潮并看到别人的裸体。
结果一转眼,就被隔壁七十多岁奶奶的裸体亮瞎了眼。
但正如很多英剧,让你在笑的同时也会觉得有点悲伤——每当瑞觉得自己的生活开始变好时,就总会有更糟的状况出现。
刚刚恋爱就经历失恋,刚刚和好友重归于好就经历背叛,以为被爱到头来却发现是一场骗局......而正是这样的瑞特别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我们普通人的一生,就是由一连串的“小确丧”组成的。
我们都要经历无数次跌倒、爬起来、继续向前。
引用豆瓣网友的评价:瑞是一个脆弱而不稳定的系统,但她在修补自己的同时,也并没有忘记帮助他人完成自己。
成长说起来很容易,我们讲坚强、讲面对、讲勇敢,但瑞在最后一集才和我们一起明白,在学会接受自己之前,一切“勇敢”和“坚强”都是毫无意义地硬撑。
没错,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随着剧情发展,瑞开始越来越多的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
她幽默、喜欢摇滚乐,总能和男孩子打成一片。
虽然这种“打成一片”可能是因为男孩把她当兄弟了。
但就连克洛伊也对她表示过羡慕,因为她永远不可能像瑞一样,以好友的方式和男生相处。
瑞的成长在于她慢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开始关注周围人的心情和烦恼。
她发现漂亮的克洛伊也不像看上去那样完美,男神阿奇有自己的秘密,愤怒的芬恩其实人品超好......
但无一例外的是,没有谁的生活是非常容易的。
就连总以“人生导师”形象出现的心理医生,也会有崩溃的一面。
但正如这位光头心理医生所说的,不管你身陷于什么样的困境,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
第一季的结尾,瑞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这段又着实玛丽苏了一把,让整部剧像加了雪顶的苦咖啡,味道刚刚好
看这部剧时,我总会想起《米兰达》。
能走过人生低谷的瑞,也许就会成为米兰达的样子——拨开乌云,看见彩虹。
如果你也曾经历过低谷、感受过孤独,也曾在黑暗中寻找前进的道路,相信这部剧一定能引起你的共鸣!
一开始很抗拒青少年成长剧,没想到这么好看!
第一人称视角,外加可爱涂鸦和rae式咆哮,展现女主无敌脑洞。
她的想入非非,逃避现实,害怕不合群,与家人大吵大叫,不断地试图fix life重新开始,却一次又一次跌倒ended up messing everything around。
真实到自己都不愿意承认,不是吗?
其中,偷看chole日记,将girly girl的第一人称视角与女主相对比,神来之笔!
我们才更好的看见了外人眼中的rae是什么样子,才发觉我们经常否定自己,原来人见人爱的女神也有自卑脆弱的时候。
我没有这样一群gang,没有chole般的好闺蜜,也没有finn那样的爱慕者。
我只有着rae一样糟糕自私不理解自己的家庭,自卑的心态,做什么都感觉很糟糕,没有讲话倾诉的好友。
当danny在seminar上讲述自己afraid of fitting in, of people thinking that he is weird,我想到自己在台湾糟糕孤单抑郁的生活,真是丧透了。
而我却找不到这样一群人who can hold me together when everything else falls apart. 而且我已经放弃写日记很久了,即使在台湾发生了那么多心理斗争,我也丝毫没有记录。
因为记下来就意味着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敏感,更多的烦恼。
或许就随它去吧,看最后哪一段生活碎片会存留在脑海中,就够了。
或许过段时间我该买一个好看的本子重新写起来,毕竟 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
肥瑞的疯狂日记---my fat dairy你永远不知道你在别人眼里有多优秀。
Rea,很胖,精神病刚出院,自卑。
Cloe,在Rea眼里是众星捧月的公主。
两个相互嫉妒。
Rea嫉妒Cole的一切,Rea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
而Cole嫉妒Rea幽默,可以跟男孩子打成一片。
可是Chop的回答是Rea简单,没太多事。
Rea应该宁愿不要这些“没太多事”。
你永远也不知道你认为优秀的人是那么的无奈。
Arch,温和,有才华,帅气等等。
同时也是男同。
在意别人对于自己是男同这一点的看法,一直隐藏这个秘密。
跟Rea说,很开心自己是男同这一点。
可是那怕到最后也说不出口。
Cloe,外表坚强。
难过时只能在医院角落里偷偷哭。
Sket,作为Rea的心理医生,可是心病不能自医。
很多时候只是自己夸大了问题,问题其实没那么严重。
Rea在我看来真不是个好女儿,一次次的让母亲在众人面前出丑。
Rea最后再次选择自杀的时候向母亲道歉,认清了自己,认清自己的偏见,对突尼斯人的偏见。
时时针对突尼斯人。
“闹剧”结束之后,Rea承认了自己精神病这个事实,向母亲道歉。
伤害了别人一定是要好好道歉的。
偏见源自主观,交流、了解才能消除。
小混混们总是嘲笑Rea,车祸之后才发现他们只是觉得Rea不正视他们。
看,原来一切都是这么简单,不复杂。
信任是很难的事。
Sket一直跟Rea说要公平,要信任。
但是当Rea提出质疑的时候,他无言。
他的生活一塌糊涂。
跟妻子不和。
当听到Rea说“看到你这样邋遢、颓废,我挺开心的。
因为这样才觉得你是跟我一样的。
”,这才是真的,只有这个时候Rea才真正信任了Sket。
信任只能是相似的人之间的事情。
你认为坚强的人,只是表面的。
你觉得自己承受不了,只是你觉得你是脆弱的,你要比实际坚强。
扮演弱者确实可以得到帮助,可是前提是有可以帮你的人。
生活总是不尽人意,真的很苦,像苦咖啡,提神醒脑,之后才能回甘。
一开始看这部剧,跟多数人一样,是冲着配乐去的,但是从第二集开始,便不在只是单纯的欣赏BGM了。
在Rae身上看到了很多的相似之处,虽说相似性这种东西到处都可以出现,但真的有种膝盖中箭的感觉。
能全身心热爱一种东西的人,必定是有缺陷的人。
Rae代表的是一类人,永远处于awkward position的人,有太多事情要烦恼,有太多事情做不好。
只有沉浸在音乐的时候,才能什么都不想,才能真正的开心起来。
为什么chloe不是一枚摇滚粉?
Because she's always the shining spot, she's got everything, no time to bother if the music would make anything different. 为什么Izzy也不热衷于音乐?
因为她就是一天真的小女孩,什么事都可以令她很快乐,很少思考什么纠结的东西。
身边不乏有这类可爱的女生,她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比如宿舍一个妹子,每天晚上看看韩剧,串串寝室唠唠嗑就满脸愉悦了。
其实有时候我是很羡慕Izzy这类人的。
跟Rae最像的,莫过于经常处于awkward position了,经常会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难得发生一件好事,也会有令人抓狂的突发事件。
社交能力太弱,谈不来的人,无论怎样强迫自己都只能客套,有时候连客套都做不好。
而谈得来的人,又长时间不在身边,当然,我说的是三次元。
Rae作出自残自杀行为,无非是不知如何应对,不想应对。
deal with it, 是最容易说,却又最难做的事之一了。
第一季大结局很温馨,有一堆唱片,有自己的圈圈,有个gay蜜,还有Finn这样好的男孩子。
Things don't always go as you wish, you either screw them up or ended up being fucked. But sometimes they're just not that shit as you think. Afterall, They ARE getting better.
可能是高中写议论文习惯了,看到文章电视剧就会想着从什么地方分析。
这部英剧包含的内容太多了,与朋友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等等。
所有青少年时期会遇到的问题,这部剧都有表现。
你会发现,虽然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但是遇到的问题却很相似,不同的是现实生活中永远也不会遇到那么好的解决方法。
所以多谈无益,或者可以留到以后再谈。
现在,只想说说肥宅快乐追剧,梦想不可能照进现实,所以有了玛丽苏,今天,我要介绍没有那么玛丽苏但是一定可以让你代入的电影电视剧 女主Rae因为身体肥胖所以在学校被同学们孤立,甚至于被校园暴力。
长久以来的压力使她做出了自残的举动,故事的开端就是Rae才从精神病院治疗回家,遇上了自己从小到大的好朋友Chloe从而进入新的朋友圈的故事。
Rae有时很害怕和外界接触,总是独自呆在家里。
因为当她走进人群的时候,总是会面对人们对她身材的指指点点,买衣服时也会面对各种难堪的问题。
我太懂她的感受了,那种被所有人盯着看,窒息的感觉,是人群恐惧症吗?
不是,是自卑恐惧症。
不得不说,导演的拍摄手法太有代入感了,而不是像国内例如《欢乐颂》恨不得用旁白说完人物性格身世。
和其他的青春片一样,Rae和Finn(男主)刚认识时互相看不顺眼。
Rae喜欢的是另一个男生Archie,没想到才取得进展却发现他喜欢男生的事实,无奈,Archie变gay蜜。
而后来在一次Rae被街上的混混欺负侮辱的时候,Finn挺身而出替Rachel出头警告混混不准再这样对待Rae,自此他们关系好转,逐渐从朋友变成恋人。
恋爱的日常就是甜甜甜啊 最难得的是,剧情不会让你觉得虚假,肥瑞是值得被爱的。
她风趣幽默,被朋友们认为是老大,无论什么问题都会先来征求她的意见,她是团队的灵魂人物,她是一个可以被依靠的人。
因为有着对音乐有独特的见解,她引起了Finn的注意,相同的爱好将他们连接到一起。
你不会觉得肥瑞配不上Finn。
豆瓣上有一条评论说:“只要Rae一日不减肥 我对这部剧的评价就一直会是五颗星。
”我在想,中国的电视剧告诉你要顺从这个社会,你什么都不能改变,可是国外的青春片教你要做自己,不要在乎别人?
很难说哪种观点是对的,可是,年轻人就是需要改变世界的吧,因为曾经有很多年轻人做出改变,世界才在一点一点的进步。
Rae不会去减肥变成别人希望的自己,所以她得到了Finn的喜欢。
虽然现实生活中像Finn这样的男孩子太少了,但我们至少还可以学Rae那样勇敢一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要连开始都不敢,就为自己写定了失败结局。
愿每个人都能遇到生命中Finn小天使他真的是天使啊朋友们,我也不清楚是喜欢这个角色,还是喜欢这个演员,可能演员和角色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我真的是喜欢这个小天使!再次,请吃我安利,感受Finn的颜值暴击啊!
(英式发音也超级苏der
丧而励志,中国怎么没有聚焦这种青少年成长的剧。
一直自卑的我总能从肥瑞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己的大学阶段,一直迷茫,一直在否定自己,厌恶自己,厌恶自己的内向不善于社交,因为胖丑而不喜欢照镜子,厌恶自己有时候自己的一些邪恶的自私,嫉妒的心理,讨厌自己的不完美,那时候,没有人告诉我这些其实都很正常,所以那时真的很自卑,焦虑,没有自我,心情常因别人评价而左右,自己简直卑微到尘埃里。
直到自己开始看一些书,看一些剧,我才慢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所以看完这部剧,自己真羡慕Ray有一个知心的医生,可以向他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烦恼,并且给出自己的合理的建议,让她经常照镜子,让她接受自己,爱自己。
如果我也有Kester医生,我的迷茫期会短很多,我的大学时期不会那么平庸。
现在我其实有陷入了另一种迷茫期,我太容易接受自己了,有点阿Q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合理化,接收自己的缺点,然后破罐子破摔,没有改正缺点的动力了。
现在真希望我有Kester医生为我指点迷津。
看完《肥瑞》,心底徒生两大惆怅:如果我的十六岁能遇见90年代该多好,如果我现在是十六岁该多好。
这本身是两个自相矛盾的伪命题,如果90年代我就处在青春期,那势必会比现在老十岁,而且我又希望现在的自己十六岁,这就要比现在年轻十岁。
说白了,我就是在怀念青春期。
青春期这个东西就是永远觉得过去的自己很傻逼,但又无法控制的怀念,喜欢那时候的自己。
Rae失控了自残了,于是她瞒着自己的朋友去了精神医院。
这个胖胖的神经兮兮的姑娘厌恶自己,厌恶母亲,从没见过自己的父亲。
暴食和自残是她宣泄痛苦的出口。
这一切太熟悉了,谁的青春期里没有过被世界遗弃的绝望感受?
当然不排除大部分人都是在无病呻吟,可是主观上,我们的痛苦程度是一样的。
她写日记,用这个方式梳理生活,与自己相处,与世界相处,在日记里冷却她疯狂的念头,就像深海里的火山喷发。
谁的青春期里没有过写满意淫的日记本?
我有一本日记,从高一开始一直写到现在,里面有考试失利,有暧昧的早恋,有朋友间的争吵,有与父母的对峙,有对自己对未来的构想。
现在我都不敢去细读那些内容,放在那就好,别触碰。
Rae无论怎么看都不该是青春的女主角,在现实生活里这样的女孩子是隐形的,如果不是透明的,那也是照片里的背景墙,就像最开始的时候,她是拿着相机给别人记录青春的角色,她在场,但是谁也看不见她。
但她后来却成了一群人的核心。
胖姑娘果然是储藏秘密的好选择,朋友信任她是觉得她没有秘密,而实际上,她的心脏都快被秘密撑爆了。
这部剧好看在哪呢?
90年代的音乐,文艺腔十足的画面,青春逼人的演员,还有十足的共鸣感,我能写出来的有这些,但我感觉到的远不止这些。
在我的理解范围里,相似的青春不是因为做过相同的事情,而是因为相通的感受。
音乐,爱情,朋友,是那段特定岁月的血和骨,缺了一样都不能活。
瑞的母亲表面看起来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单亲母亲,专断,神经大条,和自己的偷渡男友好不避讳的亲热。
直到瑞发现,从她六岁以来收到的来自亲生父亲的明信片实际上都是出自这个不合格的母亲之手时,瑞的第一反应是愤怒,而最终的那次谈话,瑞明白,这些欺骗其实是母亲笨拙的关爱,无论她们对对方说过多少刺人的话,却始终没有放弃和对方成为家人的想法,就连母亲那个语言不通但是心地纯良的男朋友都在努力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这个家庭的一切,看似怪异疯狂,但却充满温馨和感动。
不得不说,表面不讨人喜欢的瑞用一种不好概括的方式赢得了身边的人。
即使这个过程中,她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甚至遍体鳞伤。
有些bitch的克洛伊,隐藏自己的性向的阿奇,精神病院的tix,甚至是一直欺负她的街头小混混,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最帅气的Finn,这些人的生活轨迹都因为瑞的出现而改变,或者说,如果瑞消失,他们的生活就会被改变,就像瑞昏迷时做的梦一样。
瑞就这样融入这一群人,融入她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瑞,青春期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这是一段修剪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时光。
瑞做的事,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的事。
所以她被观众接受,喜欢的原因,大抵就是如此。
与大多数人冲着音乐去看不同,我是冲着治郁去的。
主角是个因嗜吃而如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年轻女孩儿,与大多数人一样,她喜欢音乐,喜欢玩乐,爱看帅哥。
然而因为肥胖,这些爱好不仅与她绝缘,还让她变得自卑,在意别人眼光,害怕别人嘲笑。
在精神病院治疗的四个年头,让她与正常生活脱节,以至于不愿意出院面对新生活。
企图躲回精神病院时,病友的鼓励片子从肥瑞出院讲起,来接她的单亲妈妈,这个不靠谱的女人还给她准备了惊喜大礼——从被遣返的地方逃出的犯人,也是一个随处发情的公狗,两个人恩爱到凌晨5点吵醒女主……出院回家的路上,肥瑞遇到曾经最好的朋友和她的新朋友们,好朋友(礼貌)邀请肥瑞加入她们的小团体,肥瑞将这视为自己重新走进社会的机会,同时对团队中喜欢音乐的帅小伙一见钟情,YY各种小黄文。
融入团体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好朋友要举办乔迁party,然而是个泳装场,肥瑞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与朋友到试衣间买泳衣,却因为朋友的无心之举,使得她穿着刚换好的比基尼上衣被赶到大街上,陌生人的眼光对于本就不自信的肥瑞来说无疑是鞭尸,她害怕自己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话。
当她企图退缩回精神病院时,曾经的病友鼓励她面对生活,她是她们的希望和榜样……肥瑞采取第二个策略,参加party,但坚决不下水。
旁观的虽然保全自己,然而却无法融入集体。
好朋友邀请肥瑞融入团体的善意提醒肥瑞一不做二不休,勇敢脱下伪装的浴巾,面对自己的缺陷,向集体中的成员发出邀请:
幽默、合作、坚定(目标)、(看似)自信、勇于自嘲,是走出自我封闭,重新回到集体的一种方式
心理医生的鼓励,我们都是相当坚强的,共勉第二集 touch瑞暗恋的男生突然向她示好,约她出去玩儿并且吻了她突如其来的爱情对瑞而言还有另一层意义——世上还有人爱她,她还值得被爱这是她渴望已久的肯定。
然而毫无意外,当她向好姐妹分享了恋爱的喜悦,并精心打扮,满怀期待的在餐厅等待第二次约会时,得到的却是失望,男孩没来赴约,还是朋友帮忙转告的。
瑞再一次陷入绝望中,不过程度比以前轻许多,浑浑噩噩的一觉过后,在母亲的美食诱惑下,慢吞吞从被窝里爬出,开始新的一天。
在朋友的鼓动下,瑞来到男孩工作的健身房“兴师问罪”,意外发现爽约真相,原来男孩是gay,与瑞约会只是想尝试与女孩交往,发现自己无法跨越性取向的障碍后,选择坚持自我。
瑞问及他为何不向大家坦白自己的性取向时,男孩回答:
自由总是相对的,在一个保守封闭的小镇,一个高中男孩公然出轨,无疑是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挑战瑞也问男孩他第一次看到她腿上的疤痕时的感受。
这条疤痕对瑞来说,是雪上加霜的存在,她体型肥胖,本就不自信,丑陋的疤痕更让她陷入自卑谷底,第二次约会,闺蜜帮她选衣服时看到疤痕,她敏感的跟闺蜜说要用粉底遮盖,而闺蜜则心疼的拥抱她。
无独有偶,男孩看到疤痕时,也只是淡淡说,我猜你应该是以前受过伤。
一条在瑞心中不敢正视的丑陋,只是朋友眼中的心疼和关心,爱她的人,从不会刻意放大她的不完美,而是认可、包容和鼓励。
有了家庭、朋友的陪伴,心理医生的鼓励,瑞也变得勇于正视自己
瑞一开始不敢照镜子
瑞终于开始照镜子,而且能认可自己的美丽
最喜欢这句,自我认可是最难也是最容易的,也是需要我们用一辈子时间去寻找的。
若现在还没有找到,或找到后又弄丢了,都没关系,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呢PS,羡慕片中女孩子对sex的大胆与开放,嗯,就是单纯的羡慕,而已~
英国人讲起青春的时候,总能做到和别人不一样。
他们用了几简单镜头,拉下那些倨傲、口是心非的少年们的遮羞布,粗暴地将伤口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么说似乎又有些果断片面,我看过的东西不多,下定论的时候总会犹疑。
那么,你有过什么样的青春?
剧中的Rae有个令她厌烦的妈妈,一个女神般的样样全能的好朋友,还有一身让她厌恶镜子的肥肉。
一方面,她自卑于自己的体重和精神病史,一方面,她又迅速地喜欢上身边的男生一次又一次,她认为自己应当拥有美好的东西。
旁人眼中的她总能讲许多精妙的笑话,总有非常强大的亲和力。
她最好的朋友Chloe在内心深处也羡慕着她总能和男生打成一片。
比起有名的Skins,这部剧更加贴近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少了Skins里的戏剧性。
这也导致观众在观看时流的眼泪变的更少,但触动变得更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传奇的人生,不管是喜剧的还是悲剧的。
就像是现实的写照一样,剧中的少年们每个人都会有点不大的烦恼,暴食症,师生恋,堕胎,性取向,死亡,未曾谋面的父亲,和好友爱上同一个人。
(虽然这样列出来似乎也不能算作“不大的烦恼”,但是相比起Skins,要平和太多)。
每个人都能从这些少年人身上找到映射自己的地方。
肥胖的Rae,自卑又自傲的心理。
(”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还是那个荒谬的、无足轻重的人,我总是伤害别人,总是让别人失望“。
)万人迷Chloe,被众人瞩目所以干任何事都无法随心所欲。
Archie,有才华又帅气,但是深深恐惧着自己的性向。
我的意思是,你要明白,无论外表光不光鲜,每个人都有一处让自己痛苦的地方。
剧里我最喜欢的是Chloe。
她就像一个普通的漂亮小姑娘,有点才华,这些让她带着善意性质的骄傲。
这种骄傲会无意地伤害别人,毕竟她早已习惯了做一个赢家。
她嫉妒着却又爱着Rae。
Rae的心理医生说,你需要找个人谈谈。
Rae回答,我在写日记。
他说,这不行。
你可以把一张纸撕掉假装某件事不存在。
而我最羡慕的是Rae。
比如她幽默的天性,还比如她拥有Tix,拥有Kester。
Kester说,看着我,Rae,无论你出于什么情况下,总会有一个出口的,知道吗?
我不会放弃你,我也不会离开你。
当然最后的结局,却不像真正的人生一样会有缺憾。
Rae逐渐变得自信有魅力,她和Chloe重归于好,还拥有了Finn。
我青春期的前段在不知天高地厚地叛逆中度过了,那个时候向往群架和骂战,每天和一大群人闲逛,觉得把书包袋子调长双手插口袋是件很酷的事。
而后段,又陷入某种自怨自艾的悲伤中,每天写着日记,痛恨着所有人,却要假装自己一点事都没有。
这么说来,我大概是从Chloe变成了Rae。
当看到Rae想要自杀的那个片段时,我在电脑面前哭得不能自已。
每个人都能从这些少年人身上映射出自己。
而现在,阶段性情绪崩溃仍然会出现。
不过幸运的是,它们都没有那次糟糕,仍能被控制在一个不会伤害别人和自己的范围里。
强迫自己不再写偏激的话,不再第二次想起阴暗的念头,不再试图毁掉自己。
这真的非常难,特别是在我试过放弃人生的轻松后。
但我仍在努力地,变得正常,然后痊愈。
虽然美满的结局并不现实,但是仍然可以鼓励许多陷入像Rae一样困境的人们。
青春残酷又直白,每个人似乎都在与心中某种无形的东西做着争斗,把时间挥霍在某种模糊的情绪上。
谎言,自大,卑怯,怨天尤人,盲目乐观,人们都是如此成长起来的。
这没什么大不了。
我也曾经是个自卑的女孩子,所以看到Rae,就感觉像是个久违的朋友。
如果她要是早些来的话,我们就可以在我那一段极度自卑、见光死的日子里相拥而泣。
Rae的很多心理活动简直和我如出一辙。
当我听到让自己受伤的话语时,也会装作毫不在意一样应付同伴。
但其实这些话语的每一个字都像复读机一样会在的大脑中不停地回放,回放,成为我抹不去的心伤。
我记得我曾经暗恋的一个男生,他为了鼓励我上台演讲,说:“就算演讲不好也是可以改的,不像长得丑是改变不了的。
” 我当时的大脑就像一个放大镜一样,无限地放大着“丑”这个字。
其实他也不一定是在说我丑,但是自此以后,我都讨厌着自己的外貌,不愿意跟异性相处。
甚至埋怨老天不公平,为什么不让我拥有美丽的外表。
后来,我也像Rae一样,努力去参加活动,去结识更多的人,我发现,外表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我的活力和幽默也让我很受欢迎,也开始有男孩子喜欢我。
我的自卑被我慢慢地治愈了,当然过程是很曲折的。
我曾经喜欢的男生找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朋友。
我内心里一个充满嫉妒的我总是想,要是老天赋予我一丝丝地美貌,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呢?
但是,我内心另一个平和的我轻轻地把我抱住,对我说,做个健康快乐的女孩子也很好,漂亮的女孩子会担心年华逝去,但是幽默睿智的女孩子年华只会给她加分。
我想,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已经慢慢学会了与现实温柔相处。
珍惜我拥有的生命和阳光,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
啃生肉真痛苦,只能听懂六成。好在有Eels,有Bjork,有Blur,有Oasis
第一集弃
自信
深夜泪奔
喜欢Danny和Tix
看了两集有点看不下去了 这剧到底哪里好看了
石玫瑰阿我日。Archie拿掉眼镜长大之后其实不好看,伤心。活在摇滚乐队辈出的时代胖点算个啥呀,左转出门去看演唱会靴靴。剧情做作到不忍直视。
Jesus不知道女主跟她妈到底谁是神经病,有个正值青春期的女儿还总是当着女儿的面和偷渡客男友亲热,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友还会在家里半裸,看起来比女儿更加癫狂,有这种妈女主的精神状态还能相对稳定真的有够不容易。至于感情线,对于中国来说有点科幻了,像女主这样的胖妹就不太可能和一群popular kids成为好朋友,更不可能泡到帅哥男友。
非常肥皂剧
女主是神夏空灵柩里那个腐女啊。别的不说了,两枚小鲜肉倒是养眼的很,可惜了……ps.瞄到评论里有说肥瑞像贾巴的…哈哈哈哈
跟SKINS比起来还真是温馨呢
3.5星
Tt就。。。一般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女主也挺渣的吗,各种矫情各种自私各种不可理喻,因为丑所以对她格外宽容吗,结尾男主表白时她头顶闪闪发亮的玛丽苏光环啊(恶寒
讲性高潮那集用了the stone roses的second coming还挺好玩的。虽然女主角设定是喜欢blur多过oasis但剧情弱是事实。以及,长得像面面的小哥Archie也太帅了吧。。。
ost
每个肥妹的青春期都有一个黑闺蜜和暗恋的男神!shit,分明每个少女都是这样!
love the TV and the OST
原谅我都20了还把写高中生的偶像剧看得津津有味。全世界少女的粉红色泡泡梦都大同小异,所有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与酸楚也没有国界。看多了视角大的快能装下整个宇宙的片子偶然换换脑也不赖
曾经我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