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高概念单镜头喜剧《上载新生Upload》首季推出后广受好评,第二季于3月11日北美上线并一次放出了一整季的内容。
上一季里,男主Nathan遭遇车祸濒临死亡,为了延续“精神”,他把自己通过2033年的新科技“上载”到了一个由编码构成的虚拟世界,并结识了为他服务的“天使”——女主Nora,在Nora帮助Nathan适应新世界的过程中,两个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
好滴,温顾完之前的剧情,我们继续来看美剧、学英语1、Want the romantic weekend package?
这里的对话发生于咱们现在2022年也很常见的推销情景,看来虽时过境迁,世殊时异,但销售用语还是经典的好用啊。
“想要XX套餐嘛?
套餐包括XXX福利哦”——翻译句式:“Want sth.? Comes with …”“我就要这个了”——翻译句式:“I'll take that.” 注意这里动词常用 take 而不是 buy,这个句子还可以用于表示“Ok,我买你的账,我接受你的说法”。
“再付XX元(即可享受以上全部大礼包!
)”——这里没有任何英语知识,就一个销售秘诀:报价要等到最后说 ٩(¥A¥)۶ !
最后的语气词也很形象:被狮子大开口咬到了,好疼!
——“Ouch!”
2、Do we really need these head condoms?第一集开头,Nora似乎从身旁的车里等来了一个“不明生物” ↓
掀开这个“大头巾”才发现,原来这只是在头巾上印满了人脸照片,而目的则是为了骗过人脸识别。
看到这里小编不得不感叹一句:十年后科技都发达到能上传人脑了,结果人脸识别还这么“人工智障”啊。
╮( •́ω•̀ )╭
Nora的这种对头套的用法可别瞎学,condom本意是避孕套的意思,这里其实是表达了一种调侃和不耐烦。
更常用的词,对这种很大的保暖用的围巾可以用 scarf 表示,专门包住头顶的那种方巾叫 kerchief,而穆斯林女性包裹头部的那种则称为 hijab。
“人脸识别”在这里直接被当成了动词使用,这也是英文中很常见的用法,比如上网查一下什么东西,人们会习惯说“Just google it.”这里 face ID'd 是被动语态形式,可能大多数人觉得应该是加后缀 -ed,而 'd更多是表示所有格形式。
但其实 ID'd or IDed or ID'ed 都是可以的,其中第一种写法最为常见,算是个小特例吧,记住就好3、Ghost boyfriend still ghosting you?刚说完一个把名词当动词用的例子,这里又出现了一处词性活用的例子。
首先这句话出现了口语中经常发生的系动词省略;其次,ghost在这句话中的用法很巧妙:第一个ghost是名词,和后面的第二个名词boyfriend一起并列短语,表示像幽灵一样的男朋友,第二个ghost则是动词的进行时态,牛津词典中解释为:end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someone) by suddenly and without explanation withdrawing from all communication. 中文中差不多的表达大概就是“玩失踪”。
4、I am not your regular angel. She's running a tiny bit late this morning. But I am filling in as best I can.
这几句表达也非常实用:首先regular的这种用法,也可以表达常客、老客户,即 regular customer;其次迟到run late这种表达听起来很native speaker,注意这个短语常用进行时态,e.g. I'm really sorry, but I'm running late this morning because of some reason.最后,帮别人顶班可以说:“I'm filling in as best as I can.” 我已经在尽力帮你顶着空位啦!
5、Do vs Don't另一对我很喜欢的cp出现啦,憨乎乎的Luke和他的天使Aleesha,这次Luke把自己卡在了烟囱里。
(但这也不能完全怪Luke,谁玩游戏走地图没卡在bug里过呢,一定是游戏设计的问题,一定是……)
听力里面一个看似简单但很容易听岔的就是 do vs don't,can vs can't 这种肯定词和否定词,因为连读时 't 经常会出现失爆现象,这样一来一个句子的意思就完全变了。
对这种词的甄别,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听多注意,慢慢积累经验、熟悉规律,而规律是什么呢?
第一个规律,否定词 don't,can't 即使出现末尾音失爆,但这个 't 所占的时间依然还是在的,所以如果你听到对方似乎发出了肯定词 do 或者 can,但词后有明显的空顿,那么对方大概率说的其实是否定词;第二个规律,如果句意是肯定的,那么一句话中的重音往往在实义动词上,只有当原句表达否定含义时,全句重音才会落在否定词 don't 和 can't 上,这也是一种判断依据。
掌握了规律,在遇到这种句子的时候有意识去辨别,慢慢的耳朵就会熟悉啦6、Matteo, a community leader that isn't afraid to get his hands dirty.
get one's hands dirty,这个短语有三种含义:To do hard work, often manual labor. 做农活等手工劳动,剧中就是这个含义,因为在这片信奉自力更生、远离科技的小村庄里,领导也得亲自下地种菜:e.g. There is nothing more rewarding to me than getting my hands dirty in my garden.To get involved with all aspects of your job. 表示领导亲赴前线,每个环节都亲自参与并落实:e.g. Getting their hands dirty keeps top managers in touch with the problems of customers, and it shows everybody that serving customers is important.To be involved in something illegal or unseemly. 干一些灰色或黑色地带的脏活儿:e.g. No one can know about my police record—I don't want people to think that I still get my hands dirty.7、It's been weeks since she disappeared without saying boo.
boo 是一个拟声词,中文里对应的大概是“嘘声”,表达一种不屑、蔑视、不赞成的态度。
say boo 在口语里表示 to say nothing at all,但也因为是口语里,双重否定表否定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这里剧中 without saying boo 依然表示什么都没有说。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你妈问你和你爸爷俩个晚饭想吃什么,你们全都表示“都行”,结果到了饭桌上又挑挑拣拣,这时生气的母亲大人就可以说:“No one said boo when I asked for dinner suggestions, so I don't want to hear any complaints about what I made.”8、Stop stalling!
根据韦氏词典,stall v. to distract attention or make excuses to gain time 拖延时间,顾左右而言他造几个句子:Quit stalling and answer me. 别敷衍我,回答我的问题。
She says she'll give me the money next week but I think she's just stalling (for time). 她说下周会给我钱,但我觉得这只是她的缓兵之计。
9、Did I just get a promotion by complaining?
非常有趣的一段情节,Aleesha 实在受不了大小姐 Ingrid 开始吐槽,结果被上级请喝茶,但没想到上级打出了“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的王牌,直接用升职加薪 (give someone a promotion) 解决了问题。
啧啧,祝福看到这里的每位朋友,都能在遇到难缠顾客时,升!
职!
加!
薪!
10、Girl, those chickpea balls are not gonna fry themselves.
遇到一个英语中很常用的表达:(something) is not going to (do something) itself这个句式常用于敦促别人采取行动,别再继续拖延,任务不会自己长手把自己完成了。
造几个句子:Hurry up and get your schoolwork done. Your homework isn't going to do itself. For the third time, get your room cleaned up! That bed isn't going to make itself.
11、What is it, second grade?
在现实生活中快乐享受农家乐的Nora结识了新伙伴,两个人挖土豆也能斗起嘴来。
没想到英文里也有和中文一样的斗嘴方式啊——你小学二年级吧!
这么幼稚!
“What is it, second grade?”motherlode,原意是矿脉,引申后可以指某个所需要的东西很富集的地方,e.g. Your portfolio holds a motherlode of opportunities.I called it. 我先看到的,我先说的,或者可以在情况如自己预想一样发生时,也可以说 “I called it.” 我就知道会这样!
Nathan:这走向,不对劲!
12、There's just… kind of somebody back home.
来学一波表白用语和婉拒用语Nora回复的这句“There's just kind of somebody back home.”(我有家室了)请各位花花肠子牢记在心,类似的表达还有冰雪奇缘2主题曲里,Elsa 唱的一句词:“I'm spoken for, I fear.”
be spoken for 不仅可以指人已经有主了,也可以指某物已经被预定了,分别造一个句子:I'm sorry. This seat is spoken for.I can't go out with you; I'm already spoken for.“你看起来不太确定”这句话中,用了“less than sure”这种表达,也很巧妙,值得积累|本文作者:於菟33|审校编辑:Juliet
上载的第一季给我的观感还是挺不错的,近未来的信息化科技社会,处处映透着当代消费主义情境。
由于整个故事采用了轻松诙谐的基调,与现实有着明显的界限,让观众更容易忽略那些细节和矛盾,同时接纳这个基础并非牢固的世界观。
人物塑造耗费大量笔墨,情感描写比较细腻。
悬念不大但也让人有看下去的想法。
可惜的是,第二季并没有回应我的期待。
靠新奇的世界观和单薄的悬念明显不能支撑长篇故事,于是制作团队想要扩大格局,他们增加了出场势力和角色,并分开男女主角以双重视角来推动故事发展,但这种选择在我看来有点自毁长城的意味。
首当其冲的就是人物行动为剧情服务的现象严重,虽说商业作品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但处理方式的优劣给人的反馈自然会不一样,第二季可以说基本破坏了第一季塑造的人物形象,工具人排排站。
要知道,这个故事的世界观细节就是不值得推敲的。
在第一季时,我们目光的焦点在人物身上,世界观作为背景自然是被忽视的。
而第二季时,他们添加了诸如“反抗军”此类颇有点严肃的剧情,试图将世界观构建得更为宏大,这种行为仿佛是把我的头强行拧过去仔细看他们随手涂鸦的背景板,后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时隔一年半,终于等来第二季,坦诚的说,我已经将第一季的内容忘的差不多了,看了看第一季自己写的短评,企图回忆起些许:近未来软科幻,爱情轻喜剧,男主的ex很讨喜。
花了五天时间看完这部剧,只能说失望之余有一些小惊喜。
剧中最讨厌的角色莫过于男女主了——上一个让我讨厌男女主的剧集还是《太空无垠》那对bitch男女——回到本剧,男主呼吸着现女友购买的空气,精神出轨始终挂念那个加入极端恐怖组织的女主,而女主——她加入极端组织的动机是什么?
简直莫名其妙!
说到这个极端恐怖主义组织,和这部剧的主流社会是两个极端,一边是肆无忌惮的使用科技,一边是完全放弃现代生活回归田园,而他们自己放弃还不行,还要让那些享受着现在高科技带来的福利生活的人们放弃,他们的方式,自然是恐怖袭击——网络上的骇客攻击。
有关这个组织的剧情在本人看来完全是败笔,水时间用的!
回到剧情本身,一些剧情还是很有惊喜感,每每出现让人忍俊不禁——花钱安抚小婴儿、思维监控器、英格丽找兼职人员代替自己等等,而看到世界首富可以将自己下载到机器人上重新转世回到人世时,真的不禁感叹,我们这个世界如果有了虚拟意识上传技术之后,会不会如同剧集那般发展?
最后,真的很心疼英格丽这个长着一张Bitch脸的嘴毒富家女,求求编剧在后续剧情中给她一个好结局吧,不要让她当工具人了!
可能是受限于篇幅,这一季的质量直线下滑,设定方面没有任何新的神展开,唯一保持水准的角色则只剩Ingrid了。
事实上,编剧一直在依靠Ingrid来推动剧情发展。
可以说,Ingrid才是整部剧的剧眼。
Oh,Ingrid,this mean blonde shiny woman.Who doesn't love Ingrid?也许有人会将她定义为缺爱女孩,是的,她符合缺爱女孩的所有特征:低位、没有安全感、偏执、占有欲极强。
但Ingrid缺的何止是爱。
要知道,她甚至不明白什么是爱。
她是迷失的,某种意义上,她是匮乏的。
Ingrid似乎什么都不缺,有钱有颜有帅气男友,只要这个男友和她成婚,并共同抚育一个孩子(即使是在UPLOAD世界),从世俗意义上来说,她的人生便可称完美无缺。
于是,为了达到她自以为的目标,她上载、下载、克隆、欺骗,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但她追寻的,始终是个空心的东西,是种外在设定,而非真实的自我选择。
剧中不止一次地明确表现出Ingrid对Alternative的强烈需要,和对Programme的极度厌恶。
Ingrid是被给予的,或者说,被予定的。
她并不被鼓励去创造什么,而是被动的等待一切出现在她面前,(如果没有出现,那就尖叫一次不行,那就两次)并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
她只是挥霍的机器,或者说是资本再分配的肉身容器。
更别提她那个冷漠、刻薄的家庭了。
她按着既定的路线运动的,而这样的运动,又如何能形成自我的时空呢?
一个没有自我时空的人,只可能是空洞的,又怎么可能丰富呢?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Ingrid如此执着于占有男主了,首先,男主并不是个循规蹈矩之人,这一点显然足以让Ingrid神魂颠倒;其次,对Ingrid来说,选择男主,可能是她有生以来唯一的一次真实自我选择,是她夺回人生控制权的标示;最后,Ingrid仍然不懂什么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人应该如何被爱、被尊重,她将人,乃至男主统统物化,重复着以金钱来占有物品的这种惯性,重复着占有,而非生产爱。
但男主是个有着极强主体性的人,注定了不会接受被物化式占有。
于是,她痴迷着那眩目的自信与自由,又不懂如何与之并肩,费尽心机得到了,却注定失去。
原来,自由并非是天赋。
自由要靠自己去完成和实现。
那一刻,我们的Ingrid公主变成了一个无知的、惊慌失措的小女孩,难得的是,Ingrid始终没有被完全异化。
自始至终,Ingrid都热爱生命,不放弃地去追寻自我空间与人的自由。
所以她紧紧守住自己的那个浴缸,宁愿蜷缩在传感衣中,也不愿出去与虚伪的血亲一起社交。
那里,那个浴缸,是她仅存的自我世界,正如Ingrid所说:“我只有他”。
虚幻的自我处于浴缸中,却追寻着真实的自由,多么今敏。
物质上的丰富选择与精神上的空洞无着构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赋予了Ingrid极强的张力和极丰富的性格,使她显得如此复杂、深刻、真实且耀眼。
她提示着我们,人的内在本质源于人的主体性与可选择性,人应当在自为的选择中成为自己,方能够表现为自由的人的存在。
这也是本剧在讽刺现实外所尝试探讨的另一重更具时代性的议题:人类应该选择元宇宙还是现实?
剧里给出的答案无疑是:数字世界永远无法比拟人所身处的这个缤纷的现实世界。
而人只有在此岸,才能追寻到真正的自由与意义。
这一季里所有的人物,除了Ingrid,都太太太太单薄了。
女主老爸的病感觉凭空消失了,男情敌简直莫名其妙工具人,第一季设定中十分出彩的2G世界,轻描淡写就过了,可以很有意思的杨,一共没有五个镜头,更不用提男女主两个圣母了。
尤其可惜的是,最后女主一顿嘴炮把Ingrid说服了,离谱啊!!
实实在在的败笔!!!
无比期望下一季Ingrid能真的找到自我意义(即使是和AI),并踩着高跟鞋华丽逆袭!!
最后提一嘴,导演貌似很喜欢亚当·桑德勒(和我一样哈哈哈哈哈)。
第一季第一幕在地铁上看的是《初恋五十次》(强烈推荐,我的人生纯爱之最),这一季里看的是《睡前故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主攻角色成长,角色间情感的纠缠拉扯,操蛋但现实。
系统新出了多个功能,剧里都一集带过,课题太大,剧组碰了下,没深挖————Ingrid偏执,强势,她不会爱人。
没有人教过她怎么去爱人。
她用〝一群抢夺尸体的鬣狗”形容自己的家人,片刻后又平静地说“我就是那具尸体”她的原生家庭,窒息,压抑,家人间用最刻薄的语言互相问候妈妈赶到她家看她,明明想让她离开浴缸开始正常生活,却从进门开始就在找她的错处,挖苦她“这世界上已经没活人在等你”Ingrid竖起的尖刺回敬“我将成为一个妈妈,一个友好,慈爱,支持儿女的,我自己从未有过的好妈妈”母女俩针锋相对,女二弟弟依旧没心没肺开她玩笑,他不是恶毒,只是傻,靠智商低而躲过家族祖传语言攻击。
所以他只能独自快乐,救不了Ingrid————————————女二和AI 可能会是CP ,双向救赎文。
AI :你还活着,你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做任何人想做的事,为什么你要在这??
In:因为……因为我爱他(男主)。
当你爱一个人时,你就会为了靠近他而做任何事。
这是一种情绪,我不指望你能理解AI :我明白。
你,花了很长时间,看不到尽头,做些不舒服的事,只为了爱Ingrid瞪大眼睛,像是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当 AI 说“通过了,你将拥有一个数码宝宝”,Ingrid很激动地拥抱了他,并说“谢谢”光看上下文,这个拥抱是给“被允许有一个数码宝宝”,但配合演员表演,又觉得她是被戳中了,但脑子转不过来,所以她以为自己在感谢AI“批准她有个数码宝宝〞她在男主面前精致,强势,又拘谨,在AI 面前却披散着头发,大笑,肆意展示自己的“刻薄”。
她在AI 面前是放松地有点过分了有趣的是,AI 的“非系统设置的操作”都与她有关,且面对Ingrid的无理取闹,剧里还放出男主和AI 的反应对比,就目前来看,AI 的确比男主更配合,更主动,也更能包容Ingrid,最重要的是——AI 会好奇Ingrid的想法————每一个女角色都很好,女一果敢思辨,女二热烈又孤独,女三世故老练。
她们都有缺点,但都很好男角色们都有点单薄。
男主人设尤其操蛋男主吃软饭,还叠加情感出轨,叠加无缝衔接得亏女二人设不好,还是超级富婆,若她像女三般的牛马,每天打两份工,天天把“保住公寓的暖气”挂嘴边,还得供养男主的天价存储费,男主能被嘴死————关于科技可扩展的课题:①身份认定:服务员穿上特定服装,扮成女二生活,如果你的身份能被继承,你是你,还是只是一个角色②原生家庭:电子婴儿,她在努力爱孩子,但也在一天内送走了孩(谁怀孕,涉及一点点男女平权)③用户隐私:湖景可任意截图,录像,发布用户记忆
朋友,你想过长生不死么?
幻想一下。
在你即将咽气时,突然回光返照,还能再续费个三五十年。
在你受伤重病时,突然恢复如初,甚至生龙活虎更甚从前。
死神来了,而你却和他处成了兄弟。
是不是光想想就觉得爽歪歪?
但朋友,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一切都能成真呢?
欢迎来到2033年!
这时的科技飞速发展,人类的记忆和意识已经可以储存在硬盘里。
所以只要你同意,就能将意识传入到一个虚拟空间。
在那里,你不仅不用工作,只负责享受生活。
还能获得——永生。
别说和死神处成老铁,成老爸都不成问题。
只不过,就是上传的过程比较痛苦。
直。
接。
爆。
头。
没错,等了两年。
这部拥有尺度、奇观、悬念,以及技术与人性反思的高分剧。
终于杀回来了——《上载新生》第二季
死后意识上传,这种科幻题材其实并不算新颖。
但《上载新生》硬是在老题材上劈开出一条血路。
第一季结束。
5万多人评价拿下8.3的高分。
凭啥?
它的亮点就在于增添了许多小巧思。
把世界观的刻画得尤为完整。
2033年。
人类已经进入到全智能化的时代。
那时,手机不是实体的。
汽车是全自动的。
一切都是那么智能。
就连去超市买避孕套,机器一扫都能精准测出你的型号。
寂寞了想约陌生朋友鼓鼓掌,也很有规则。
他们会互相带上“保护扣带”,双方同意过后,互相扫个码,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
防疫系统看了都直呼严谨。
如果把意识上传到虚拟世界,则更爽了。
因为一切都只是代码。
所以旋转按钮,就可以任意改变窗外的四季。
画画,只需要圈中景色再拉到画框内。
比PS还简单易上手,人人都是大画家。
上个厕所,都能尿出海底捞拉面师傅的顺滑。
可以说,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你想干啥就干啥。
甚至,还有专属“天使”。
“天使”是现实世界的人工客服,他们随叫随到,专业陪聊,为客人解决任何事。
真就顾客是上帝的感觉。
但真有这么好的事吗?
内森,意外遭遇车祸,生命危在旦夕之时被女友英格丽劝着签署了上传协议。
但他不知道的是,当时上传技术还不完善。
是不可逆的。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被激光爆头的一幕。
这也意味着,想要上传,在现实世界就必须死。
更可怕的是。
景区内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思考都需要用钱。
只要没钱,建模立马就会变成……低配动森风。
甚至,会被丢进2G区。
顾名思义,在那里每个月只能用2个G的流量。
一用完,人就会被冻结。
所以,他根本无法离开多金的女友。
但内森却发现自己的死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不仅车祸前女友曾经鬼鬼祟祟上过自己的车。
车祸后内森生命体征良好,但女友却以他快要死了来劝他签署上传协议。
而且内森上传后还丢失了一段记忆。
显然是有人想让他永远住口。
第一季结尾,留下一个疑问——男主死亡的幕后真凶。
还有一个巨大的反转——女友英格丽为他上传了。
知道英格丽为了他也来到湖景区,加上自己一直联系不到专属“天使”诺拉。
在愧疚和心痛之下。
上季已经爱上诺拉的内森,最终还是决定和英格丽复合。
两人在湖景区度过一段没羞没躁的生活。
但永生的生活是如此无聊。
湖景高层为了让VIP客户们多多花钱,研发出了一个新的项目——生娃。
当然,并不是让湖景的夫妻情侣真的生娃。
毕竟他们都只是一串代码。
生娃项目更像是我们在蚂蚁农场养小鸡。
先创建一个孩子的模型。
之后还根据父母的长相进行融合。
消费越高,像捏脸游戏一样,可以选择的机会越多。
不仅如此。
数码婴儿还可以选择让男人怀。
男人终于可以体会分娩的痛苦了。
甚至还可以选择羊水的味道。
汽水,葡萄酒,巧克力奶,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味道。
而婴儿的成长速度也不是现实世界中的速度,全取决于婴儿的意愿。
如果你照顾得好,他可能就会慢点成长。
快的话。
可能24小时内,就会经历从婴儿-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死亡。
真生如昙花一现。
上季我们看到。
即使是在虚拟世界,依旧存在着阶级。
富人住在湖景,享受着各种优待。
甚至打开房门,里面还有城堡。
但没钱的人进到虚拟世界,不仅建模都不完整,缺少生殖器。
看书本永远只能看免费的前5页。
而这季更是用“原儿型”项目加大了讽刺。
什么人在虚拟世界会想生孩子?
是那些日常吃住流量都不够的2G区吗?
当然不是。
是那些奢华休闲之后生出无聊,想用其他方式打发时间的富人。
原儿型,对他们来说,其实本质和其他娱乐项目一样。
而有钱,就可以选择孩子的长相。
让孩子生在终点线上。
后面养孩子,更是如此。
通过付费,就可以实现让啼哭的孩子安静一会儿。
一切种种,其实都能和现实世界对应上。
整体来说,这季也有不少巧思和笑点。
比如,我们一直以为上传是不可逆的,毕竟连头都没了。
可没想到有上传就有下载。
头没了还可以再长回来。
但实话实说,这季远不如第二季精彩。
水。
应该是看完这季的第一感触。
一季7集,一集20多分钟。
可对于世界观填充的细节太少,缺乏惊喜感。
关于是谁杀了内森这条线推进缓慢。
甚至到了最后两集才有一点眉目。
那这么多时间用来干嘛呢?
纠结三角恋。
这边内森因为和诺拉联系不上,就和英格丽从归于好。
那边诺拉在告白没有得到内森的回应,以为他变心了。
在和爸爸前往一个反科技组织避难时,和创始人在一起了。
你说各自安好也挺好。
结果,这个反科技组织需要懂虚拟世界程序的间谍打入内部。
这个任务刚好落在诺拉头上。
两人一见面,就全然忘了自己还有男女朋友。
一起出门。
内森看着诺拉动不动就心猿意马。
我的天 她太美了我还想亲她……
此时的英格丽在干嘛呢?
在苦唧唧的模拟养娃。
之后英格丽提出想和内森一起生个孩子。
内森一下炸毛。
表面说着:你知道我有多在乎你。
实际想法:谁想和你一起生孩子。
最后被逼无奈,才说:而且我不想要女朋友,也不要孩子
这真的是……无语了。
英格丽帮你交湖景费用,帮你吃住费用的时候,也没见你说不想要女朋友啊。
不想要女朋友,那你有种接下来控制好自己,不要和诺拉为爱鼓掌啊。
在英格丽说出真相。
自己并没有上传。
而是在现实世界一直培育救活他的身体,让他能够顺利下载回现实世界。
他不考虑英格丽为了和他见面每天穿20个小时的拥抱套装。
甚至为此得了尿道炎。
而是立马如释重负:我什么都不欠你
这渣的程度,真的把派爷恶心到了。
当时《上载新生》惊艳我们。
不仅是这些脑洞大开的科幻奇观。
还有关于生死的探讨。
将意识传送到虚拟世界,人只剩下一串串的代码。
这时,是否还能称为人呢?
还有,上传到虚拟世界,吃喝拉撒都被掌控,被围观。
不自由地活着,也算活着吗?
这些主题,才是支撑起《上载新生》高分的原因。
但这季却放弃深挖“上传”的核心高概念。
沦为了八点档狗血爱情剧。
确实能看,但无聊。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确实很不错的一部剧,但是剧情的bug也是太多,很多不和逻辑的地方,小bug就所谓了,有些就是致命性的了,比如上载的人只能靠活着的人给他充钱才能生活的更舒适,也就是说只能靠活着的人创造财富,但活着的人也会逐渐死去,1辈2辈之内的亲人还好,等到祖宗八辈都死了,这重重重孙子可真就累成孙子了。
实际上被上载的人完全可以创造财富的啊,既然可以思维,完全可以做一些不依赖物理世界的工作啊,比如男主角生前是程序员,既然上载了之后还是原来的思维,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开发程序,自己养活自己呢?
再不济,当个Amazon线上购物客服也行啊
一口气看了三集,这也太棒了,特别是第三集,结尾的时候,男主主动的亲密关系开车,这说明了什么?
最性感的是处理事情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方式,原来的女主,一贯的骄横强势甚至控制,都是我要,结果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男主的真心,反而临时工什么都不做,赢得了感情,这是一种相互的欣赏,合作配合等等。
一起经过事儿,历过险,特别容易加深感情。
不是女主具体名字记不清,她为什么要欺骗上载了是个问题?
倒是缓解了第一季结尾,道德上的困扰,否则,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很多人都是凑活过活,即使不爱,也要狠得下心来课题分离。
正牌女主如果和男主一个虚拟死人谈恋爱,也是一个难以说明白的道德难题。
感觉她又陷入了一个什么泥潭,做了一回工具人,她老爸又是什么情况,带她加入这个组织?
这个组织本身没问题,但人应该是和ai合作,要控制的只是一个度的问题,片中有点过犹不及,没有科技就一定要有宗教?
这不一样的是被控制。
片中还影射了很多现实中的问题,能想的点很多,又轻松幽默的塑造了好几个鲜活可爱的配角形象,第二季接的很完美。
个人觉得就是一部轻松愉快,给你启发思考的片子,这种片子越多越好,没必要找各种角度批判,它肯定有问题,但是看片的人,可以只选择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爱的有感触的地方。
《上载新生》看到第二季第5集,我开始有疑问了:数字生命为什么不会生病?
不老不死的上载者,难道不是神吗。
把人的意识上传到电脑中,这类型的影视题材有很多,像是我知道的《超体》《创战纪》《西部世界》《流浪地球2》《天才稻草人》《攻壳机动队》《赛博朋克 边缘行者》...意识能与肉体剥离吗?
脱离了肉体而存在的意识,还能被称为生命吗?
而且,剧里的数字生命可以感受到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相比之下,有诸多限制的肉体真的变成累赘了。
我认为,生老病死是完整的体验。
而天生不完整的数字生命,只会在虚无中走向崩溃,代码溢出。
总而言之,现阶段无法界定何为数字生命。
并不是在屏幕里活蹦乱跳会说话思考就是数字生命,就算是能看穿我所有想法的AI也并不会对我构成人身威胁。
能与生命共同竞争抢夺生存资源的,才够资格称为数字生命吧。
...数字生命为什么不会生病?
打喷嚏都需要花钱买。
在我看来,这点是不合理的。
不老不老即为神,不生病的生命不存在。
数字生命应该是生命的延续,死了的人在电脑中复活,继续他的成长。
湖景与其说是数字世界不如说是养老院。
这个世界里没有医院社区超市,是不完善的。
整部剧也存在很多逻辑错误,比如男主作为数字人通过开发者工具控制了真实世界的摄像头和电梯,杀死了凶手。
按这个设定,他可以控制威胁别人给他续命续流量啊。
甚至给他打工,逼迫科学家制造出转移意识的克隆身体。
而作为一切的基础,人类真的有可能意识上传,在电脑中重生吗?
我认为有可能,但也只是把所有记忆在电脑中复制并具象化而已。
并做不到续命的程度,因为那样的话,相当于人类在电脑中创造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而我们都知道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生命是什么样的。
假如,生命可以在数字世界复活,那么表示,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是互通的,二者是同一个世界,人和代码没区别,人会自己长大,软件程序也会自己进步,这太疯狂了,机魂大悦是真的!
而且这也是人道主义大危机,把人折磨致死后依旧可以继续折磨,想想就不寒而栗。
而且在数字世界死了之后可以在现实世界复活。
甚至,按照数据可复制的特性,人可以同时在两个世界同时活着(很快啊,第7集就应验了。
但编剧更骚,让英格丽捡头发去克隆,这是要搞三个男主!
)...其实我觉得男主内森和外甥女涅瓦之间的互动挺有意思的,默契又配合,童真不做作
关于“死后”的世界……上载新生第一季是三年多以前看的,当时自己心急火燎的盼望着赶紧来续集,但是就好比一段感情一样,单向热情总回消散,所以后来渐渐地自己被别的剧集项目吸引了注意力,在这中间,自己还补了另外一个关于人们在死后去到的世界的故事,the good place(善地),是一部拥有四季每评分都在九分以上的剧集,当然今天不是要说善地,还是要说,自己一不小心发现更新了第二季的,上载新生……故事紧接着上一季结尾处,但是上一季结尾处呼之欲出的大悬念却被编剧生生的憋了回去,第二季集数明显少于第一季,只有七集每集三十分钟结果就是故事节奏很快部分地方甚至衔接不住,而主线故事却又一直停滞不前,可以理解编剧是为了更加丰富故事的背景,所以在这个想法的加持之下自己只是希望会有第三季吧。
第一季结尾处男主的白富美女友上载到这个世界来,自己就一直怀疑而当第二季故事开始之后自己发现很早以前就想到的可能性,而整个上载项目的幕后BOSS和自己猜测的也没有多少差别。
个人并不觉得几个主演人设有崩塌,话说回来自己从来不喜欢对于角色使用人设这个词汇,因为这本来就不科学,任何一个人无论是真实世界的还是影视作品中的,又不是流水线上的东西,为什么就必须一成不变呢,他可能这一刻很英勇,也可以转身就抱头鼠窜,为什么不可以呢,当然可以……总的来说,第一季中的有点在第二季中保留的不多,也许是因为篇幅变短而编剧想要给世界观设定中的细节更加完备,导致各种元素融合不畅故事节奏也有些混乱,甚至前三集中男主与女主因为一个在虚拟世界一个在现实世界成了两条故事线讲述,更加分散了故事的趣味性,至于男主与两个女主之间的感情关系,正常啊,哪里有什么白月光,哪里有什么不可改变,有的只是跟着感觉走而已,这并不是对于感情的不负责任,个人理解,第二季中对于自己触动更大的情节是男主的白富美女友选择的一天体验自己的子女一生的那项服务,真的希望所有想要做爹妈的人可以先参加一下这样的体验,然后问问自己,真的想好了要孩子了么,至于说把虚拟子女这个概念引入虚拟世界,只能说资本从来都是自发的自主的去创造更大的价值的,还是那句话,期待第三季,如果还有的话,个人评分8.3分,推荐指数四星半。
不太喜欢感情抓马戏份,不过目前没有弃剧的打算
第二季真的太差了,科幻世界观撑不起来,感情线撑不起来,资本勾结的阴谋故事撑不起来,反科技洗脑宗教更是一头雾水
没了之前的小幽默,剧情依然无聊甚至不如上季!我上这来看莫名其妙的情情爱爱????太无聊了,五集弃。
第二季依然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很好地刻画了一个看似美好实则畸形的未来社会和数字来世,问题是等了两年,居然才来这么短的七集,可恨,等不及想看下一季。
一天看完。相比上一季差太多了。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点,但是都被浅浅带过就算了,震惊这也算一季…Aww AI服务员被抱抱安慰,然后反身去安慰别人的时候感觉好暖哪怕他还并不明白其中真正的意义🥺。但后面他观察Ingrid,看真实世界觉得美好,疑似觉醒的感觉很有意思。Don't be evil Obviously. 这个解读很有趣!而同事的短期两次升职…真这么简单吗?这季Ingrid这个角色真的丰满了好多,让我能感受到她为什么会这样。而且里面让男主怀孕那一段也很有趣,“可是我会陪在你身边”,真的很像现实中一些人的发言。男主下载后说对不起谢谢你的时候我真的哭了好替她难过😭加上看到Luke为了男主随时回来而准备好的沙发…总有朋友在那等待的感觉真好啊…以及思维搜索和贩卖梦境真的…
不如第一季,反科技组织的戏有点水,湖景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可是这种几乎完全由富人支撑的项目居然还肆意贩卖隐私,感觉不太靠谱。以及,虽然ingrid很偏执以自我为中心,但白富美这是何苦呢,男主最后断的也太决绝了。最后女主说服牧师的话也很讽刺,男主牺牲自己拯救大家,结果男主下载后除了跟女主睡了一觉,正事啥都没干就不行了,感觉下一季应该就是备份和克隆了…
叙事视角由男主强行转移到女主身上,造就了全程划水的一季。Greg Daniels是描绘日常生态的喜剧高手,处理情节就没那么得心应手,这点确实比不了老搭档Mike Judge做的《硅谷》。
the pacing is so bad...still worth a binge tho. And Ingrid is the best character on the show
还行 希望能有下一季依旧看不惯男女主的一些行为❤️
完全没有第一季那种dystopia的惊喜感了…感觉编剧一整季都在通过一些不痛不痒的支线剧情在划水打太极😅但我不得不说Ingrid的人物塑造真的太丰满了,结尾甚至有一点同情她…girl,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这个题材看第一季的时候就比较期待一个上传只有数据的人怎么查明自己的死因并且报仇。结果这一季告诉我数据果然不能他要下载回来才能报仇。我去年买了个表。
女二确实惨,然后这季剧情基本没啥进展。My biggest grievance with this show is they could've done ANYTHING in the afterlife but they wanted us to believe people would'vr settled for a luxury retirement home?? Like you could've gone to the middle earth or Hogwarts with no problem.
和第一季比差太多了,很水,看的很不爽。可能第一季很多设定出来很新鲜,这一季就完全没有新东西了,编剧下线就算了,但是演员都感觉在划水,女主和男主碰到就开始水时间,但是最后男主复活了那个感情???根本没有好吧??我家猫看到我都比那开心。然后一直说些尬的要死的情话?什么时候美剧走国产言情剧路线了?反正看完很不开心。
Still good
就是元宇宙,希望可以体现了资本主义丑陋的一面,就是看最后的表现深度了,希望不仅仅是沉醉在男女主的感情上
水平依旧, 我觉得现实问题的讨论反而比第一季更加细致了。
第二季评分这么低?虽然没有第一季惊艳但还是不错,男主帅萌帅萌的,看男主就够了。结局也太突然了!PS编剧赶紧给女儿找个对象吧,太心疼了
一边看一边努力回想第一季有点累,但慢慢理顺人物关系后渐入佳境。虚拟富豪天地的种种福利设定还是很好玩;富豪女对众人傲慢刻薄,难得对男主恋爱脑,却被辜负,令人怜惜;傻队友一直忠心做男主的好基友,做太多angel的性爱梦,被强迫只能做幼儿拼音梦,有点搞笑;女主闺蜜黑人angel一路高升,似乎有黑化走向;
这也能扯到大选上…………迷惑了。
还是可以的,不过越来越虐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