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三代人都在铁路上工作,和谐号开通的那个月,我和母亲带着已经70的爷爷,坐上了中国第一辆高铁,当天都激动的合不上眼,如今似乎又找到这份激动的心情。
晚上回家一家人守着电视追这部剧——《奔腾年代》,听着爷爷又聊起年轻的事情,吹起中国高铁的发展,身为铁路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没说的,我为这部正剧点赞。
“只要车轮转一转,我们就算没白干”“让他为社会主义造一辆电力机车”充满年代感的对白,饱含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的拥护,爷爷说,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声音,人们很纯真,不怕穷不怕落后,只有一身的干劲要奉献国家。
整部剧的服道化把握的非常好,在蒋欣出现的第一幕里,齐耳短发,军装的袖子有合理的磨损,一下就提升了整个剧的品质,还有墙上的大字报,铝制饭盒,二八加重,盛饭的大脸盆,分分钟把人带回60年代。
剧里人物塑造也是很成功的,佟大为饰演的海归科研人员,有着资产阶级少爷的娇气,同时怀着一颗为国争光的热情,蒋欣饰演的金灿烂个性直爽但不迂腐,当两个阶级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人相遇时,却为了同一个“中国造”而无比契合,日常互怼到相互帮助,让人笑中带着感动。
当然,剧中的配角也非常良心,吴学谦饰演的江南机车厂厂长,始终坚持老一辈领导人对祖国伟大事业奋斗的热情,既严厉又慈爱,能够洞察年轻人的心思,鼓励和支持年轻人追逐中国梦。
而姚工、陈凯则是内燃机研发的领头人,在中国制造、中国创新的发展中,虽然固守自己的理念,但也愿意为电力机车的成功而喜悦,这是科研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讨论、挣扎、成功。
在这个剧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活的特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热爱和拥护我们的国家,都对中国变强充满了自己的坚持的期盼。
作为一个铁路人,我想说的是,每个领域的进步都充满艰辛,也都有引领行业跨越发展的“英雄”,但是,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的付出,像是我的爷爷是60年代铁路上一名普通的养路工,而我妈妈是一名信号工,而我是车站值班员,中国的铁路事业,每一分发展都离不开这些小人物,但我们都热爱着铁路事业,也在见证中国高铁事业发展的历程中感动,也传承着一颗为中国发展自豪的心。
剧集积极面1、 年代剧的背景交待还是挺清楚的2、 故事中主配角都高度还原了角色,全剧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恶人,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完人,每个人物无论呈现篇幅长短,都很赋予生命力,给演员发挥的空间,这是值得肯定的3、 可能是受资金和技术手段限制的问题吧,剧中抠图场景也是蛮多的,尤其试车阶段和带有行进运动镜头时,看着就更明显了,但瑕不掩瑜属于能够接受范畴(毕竟表演还是在线的)4、 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心怀信仰、坚守信仰并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这种精神力量很打动人心,值得点赞5、 故事用事实证明女性的伟大,并再一次印证“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如果一位不够就安排二位”!
金灿烂、常汉坤就是典型案例。
剧集不足面1、 故事按45集的体量分配剧情,明显后期收尾有些仓促了。
感觉前面铺垫展开的过多,压占了后期故事的延伸时间,最后5集要表达的信息太多且全囫囵吞枣一笔带过了,这是遗憾2、 “电力机车梦”是二代人共同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编导也想通过两代人的交替把这种信仰的力量传递下来,但明显第二代着墨太少,孩子们的人设也编制的不太讨喜,这是遗憾3、 常家大哥“铁锤”的安排,人物出现就很突然,黑化后的强行洗白略显生硬4、 剧组是真节省演员,随便拉出一位配角都感觉是劳模。
比如牛大夫:全科大夫啥病都能看。
跌打损伤腰疼可以,产科可以,感冒发烧急诊也可以,腿伤甚至于男性生殖损伤可以,既然男性生殖损伤可以那自然女性也不在话下,全剧45集,但凡有医院的戏,70%全是这位牛大夫登场(于是金灿烂、常汉卿、冯仕高、白曼宁全部安排上,这些角色患病全是牛大夫上场)。
你说说,这位演员是不是劳模,剧中是不是缺人啊!
首轮播出的时候没注意,第二轮播出才开始看。
整部剧还是挺不错的,除了男主演没有表现出高知的特质,没有文质彬彬的感觉。
其他主演和配角演员表现都很精彩。
男主演和他姐姐的部分对话的台词有些突兀,难道这是为了表现高知的曲高和寡?
整部剧里很喜欢的两个演员蒋欣和李解。
蒋欣从木婉清、华妃、到金灿烂,变化不可谓不大(仙一她也参演了,只是没记住名字),从外形、气质、行动坐卧都有了明显的差异,固然有服化道的加持,与演员本人的努力(减肥以及揣摩人物性格)分不开。
因为某些原因,好多地方都打码😂我第一次看到有打码的上星电视剧。
李解在我的印象里还停留在央视版的林平之,那个阴沉,性格扭曲的美男子。
这次李解饰演的是一个电力机车走行部的技术主任姚怀民,和男主有部分技术认知上的冲突,但本着科技人的精神,最终在一起精诚合作。
这个技术部主任善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有着自己在科技上的坚持。
但也有些软弱,畏惧强权。
在冯仕高的高压下违心的当了帮凶,给男主写了大字报。
我认为李解这个角色塑造的好,从造型、神态,小动作可以看得出非常用心。
而且他特意在台词里夹杂了一些方言,符合人物的气质,让人物形象更丰满。
完完全全变成解放初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感觉。
把人物演绎完整,将观众带入剧情中,得到观众的认可,这就是一个演员的最希望得到的赞扬吧。
因为姚怀民给男主写了大字报,内心一直不安,后来男主安慰他,并谅解他。
这场戏李解演绎的特别好,神态,动作,小细节非常到位。
希望这样的好演员今后能参演更多更优质的作品。
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也会看这种主旋律电视剧。
留洋回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与退伍女战士兼火车司机的时代爱情故事,和裹着职场皮的爱情偶像剧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蒋欣让我看到了和樊胜美以及华妃娘娘完全不一样的刚强勇敢还有点土的金灿烂。
从无到有,从低速到高速,从动力机车的基础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微机控制系统,走出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机车发展道路,是常汉卿金灿烂这一代人的无悔付出换来的。
常工力排众议不要及早给机车定型,只为国家能有自己的创新机车,哪怕代价是让所有职工在饥荒年代放弃福利。
还有那动荡的十年,因为成分不好被迫搬出小白楼住厕所附近,仍然坚持学习研究,一家人苦中作乐,还用专业知识修沼气池。
即使有冯仕高这样的人屡次阻挠,学术和专业永远应高于政治,理想主义者的执拗值得尊重。
他们一路跌跌撞撞互相扶持,并且对于机车事业“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不是专业人士但觉得这个剧的细节能唬住我这个外行人。
包括图纸还有很多专业名词,以及常家小孩的学习内容,看得出来编剧有心了。
这剧的片头曲和插曲都非常好听,很符合这剧的气质。
“我一直在路上,从年轻奔腾到沧桑,追逐未歇的日子漫长,一生荆棘却柔软了时光。
”
导演貌似不愿在本剧中做“送子观音”啊!
纵观全剧,接二连三地要将“男女生殖”问题进行到底啊😂且看——⑴女主金灿烂,因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冻坏了双侧输卵管而丧失了生育能力。
当然,金灿烂是“最可爱的人”,后来被“治”好了,还生了两个智力超群、成绩优异的儿子,导演认为,是“好人”就给个“好报”!
⑵冯仕高,为仕途强制违规试车,以致机车起火漏电,冯仕高自作自受,事故中被高压电击,导致生殖系统受损,将终身不育——在导演眼里,冯仕高命该如此,这就是“报应”?
⑶白曼宁,只是解放前杀了个“强娶民女”的恶霸地主,也被导演拉入“生殖黑名单”,落水+割腕,虽保住了“厂花”的命,却因为引发过严重高烧,把那什么什么给“烧坏了”,从而失去了生育能力,不幸成为剧中第三例!
😂😂😂
作为一部中国电动机车引进,消化,吸收,创造奋斗史的电视剧,还可以拍的好一点。
可是,本剧的编剧,导演的水平只能是中等偏下水准,一身西装革履的常工,是现代人,不像是50,60年代的人。
佟大为没有演出一个60年代摘帽高级知识分子的感觉。
蒋欣的人设和表演应该是准确到位的,作为一个战斗英雄,她能够做好自己的角色转换,迅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工厂政工干部和火车司机。
常工姐姐和仆人民国大小姐和下人做派是失败的。
总体来说,作为年代剧,与孔笙的《父母爱情》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我不了解历史(通过这部剧了解了很多)但是这部对的起观众演技都在线情节跌宕起伏台词看编剧下了很多功夫久违的佳剧应该能获奖建议观看很多情节满满的感动配乐也恰到好处每个人物都很饱满不信来看看啊艺术来源于生活不要那么较真好吗?
感动哭了好几回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凑字数
奔腾年代男主:佟大为 女主:蒋欣这部剧主要以研发电力机车为主线展开,前面是地主家庭的儿子与部队女英雄相互看不对眼,后来金灿烂被常汉卿的一心造就电力机车的决心所折服,之后慢慢是相知相爱,这部剧男主,女主,男主的大姐我都很喜欢,男主常汉卿在剧中前期有俄罗斯美女为爱情不惜违反规定将带有知识的本子从火车上扔下来,后有厂花一直的追求(厂花的身世也很惨,包括因为身世后来都没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结婚),包括最后已经老了还有年轻的计算机人才廖一梅的追求,但是他一直没有变过,从与金灿烂定情就一直深爱着金灿烂,女主最开始对男主的维护是因为他能够造快的火车,女主的哥哥就是在救人中被炸死,她的遗憾就是如果火车开快一些她就不会没有哥哥,所以当她得知常汉卿可以的时候就不顾一切的帮助他,就是在这期间常汉卿对金灿烂动情,男女主定情的情节真的展现出来了部队英雄的一面,为了救男主腿上扎了一刀,之后身上中枪一声没吭的完成任务后倒下,因此二人定情,虽然之后有磕磕绊绊,加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环境等,却一直没有磨灭常汉卿的电力机车梦,最终终于实现。
这部剧有很多小细节可以扒,比如:常汉卿要走金灿烂火车站挽留后碰上战友,得知战友去世的消息,这段让我热冷盈眶的,让我想起来那句话,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别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从疫情到现在,中国真的做出了大国风范,支援武汉的迅速,全国免费疫苗的接种等,让我不禁对祖国更加深表爱意;还有后期研发人员身心肉体上都很艰难,但是他们还是在坚持的完成着梦想。
还要说一个人物,常汉卿的大姐,为了照顾弟弟一辈子未嫁,响应了长姐如母,也响应七零那个年代,好多大姐为了照顾家中的弟弟妹妹辍学或者没读过书,实际上剧中这个大姐真的很聪明,很厉害,父母去世自己为弟弟支起一片天!
这部剧我觉得值得刷,有看点,有泪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哦!
无关表演,纯粹是细节上不上心的问题。
电视上在播第一集的预告片,扫了一眼,正好看到火车刹车俩人扑在一起的镜头。
然而按照窗外显示的行进路线看,刹车后的惯性方向明显和剧中人的表现是相反的…演员肯定是布景拍摄时随意定了个扑的方向,这后期做特效合成的就不能上点心只管效果不管逻辑?
细节一下就拉低对片子质量的预期了。
没看见铁锤和白曼妮白头 没看见大姐回来团聚感觉铁锤和白厂花在一起是奇迹 但是想想 白最后跟那个新厂花说得话 你要选一个喜欢你的 在意你的 被一个人坚定的爱着就是她想要的安全感吧 陈是喜欢她 但他习惯了暗恋 还不是和刘静结婚了 白曼妮和周铁锤在一起 有感动 有心疼吧 大结局应该多拍几分钟 很了不起的两个梦想 一 造中国机车比螺旋桨飞机还快二 和爱的人白首到老 佟大为和蒋欣演技太好了 全程不化妆 全程不打扮 整部剧的最坎坷的是冯仕高一手造成 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常汉卿说得对 放不下一个人不是因为得不到 而是不舍得 冯仕高太痴迷了 把自己的一生幸福也搭进去了
是写怎么造机车还是怎么生孩子的?现在都不敢写手术完了输卵管疏通90%可以怀孕吧😂
常博士不像博士,金战士不像战士
难得跟家里人一起看演的电视剧~佟大为还是挺适合演这个角色的👦
在木兰闲的没事看了浙江卫视的奔腾年代24集25集 ,看的我浑身难受。这电视剧把所谓传统文化里的糟粕和情感中的死皮赖脸讲的伟大无比,尤其常家一个霸道大姐一个窝囊废弟弟看的我生理不适,70年优秀作品展真的讽刺,倒是把畸形的传统中国家庭和那个年代演绎的淋漓尽致。
近来喜欢看一些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电视剧,不想看阴霾黑暗的怕自己抑郁。此剧正和我心,不是特别好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男女主角都是喜欢的演员,会继续看下去。
可惜了,后面节奏失控
剧情挺好看的,佟大为角色演的都很出彩,姐姐常汉坤,厂长,白曼宁等都不错,但是蒋欣令我有点儿失望,可能是角色设定的原因,军人那种简单塑造的有点儿楞,至于壮不壮无所谓,一个影视作品之中角色本来就是多样化的,一个女兵如果纤细柔弱那就不正常了
蒋欣演技用力过猛。佟大为永远不老。但剧情总会让我热泪盈眶
健身房一波
来我们学校取景咯,蒋欣真人超美的!!安利起来!
3.5 挺好看的 虽然剧本写得各种逻辑不通 导演时不时就整个幺蛾子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解演得太好了,李解成不了天皇巨星就是我朝当代的悲哀。素颜小胖子蒋欣真可爱~
不忍看冯仕高变坏,弃!
铁路子弟看预告的时候还挺期待,看到的相关内容都是围绕高铁的,结果都是感情戏,虽然也挺好玩的吧。不过也希望多一些科研、火车的内容。
蒋欣一直喊口号一定很累吧,听着都没有精神气但还是扯着嗓子喊😂编剧自己也搞不清楚那个年代到底什么样,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让人跳戏。
没错,如果你的志向是篡改和瞎编历史,那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切软硬件和环境条件,正是最佳机会。大家一起加油,再接再厉吧!
佟大为那张脸哪里像博士了??!我真的好讨厌他的长相啊
虽然也不咋好看,但是竟然连续看(吐槽)了好多集。蒋欣和佟大为还是不那么浮夸的,大姐的演员非常惊艳,道具也做的很有年代感。金灿烂开挂的人生和被两个男主毫无保留地爱着的桃花运真是令人羡慕,为啥不给白厂花换一换那双白色高跟鞋和大波浪发型!最后希望祖国越来越好!
佟大为演出了那种文绉绉的文而不软的人设,女主显得表演过力,面目表情太夸张的过多的丰富了,服装和头发想向那个年代靠拢,但是化妆却现代化了。看到了10集,看着有点憋气,有问题但最好有积极的态度面对。
打卡
剧情不靠谱,人设差,蒋欣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