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会不会疯长我不知道,导演的脑回路是疯的挺厉害……实在没有get到导演的点,最后的让异乡人的爱和理想疯狂生长更是生硬。
云荞是疯了,在男朋友死后选择了退缩,喜欢听歌只是喜欢而已,想活成一部电影也只是说说而已;李麦也疯了,妄图通过出卖肉体追寻理想,幸运的是老头太激动猝死了,最后却是因为负心男的回头是岸而如愿;风子更是疯了,特别成功的暗恋,被捅的情况下还能挖坑帮李麦(暗恋对象)处理那猝死老头的尸体,李麦还不知道,最后自己体力不支倒在了挖好的坑里死了……所以除了疯真的有长么?
我也真是疯了,花了近两个小时看这么多人疯……
因为自己看了一遍,朋友又请我去看了所以看来两遍也就想的比较多。
但是有一些人根本没看懂在那骂无厘头我觉得不太好就来写点东西。
都是我个人的看法罢辽 肯定会有理解不同的人 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唯有爱和理想不可辜负”荞麦疯长里的三个人物都很好的诠释了这点。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云荞,慈镇的小姑娘,她想着去海城闯荡。
(这里插一句我一开始以为她看照片是看他爸爸,后来发现其实她在看的是照片背景上还在建造的她梦里的海城。
)我觉得云荞是一个天真烂漫,敢于追求的女孩。
她想让自己的人生像电影一样精彩,虽然最后只是悲剧。
(“后来我才知道电影也分喜剧和悲剧”这句话很戳人)她爱秦声,她是个大胆的女孩儿,而秦声则是比较胆小,但是他虽怂也还是一直挡在云荞前面。
这体现了爱。
下面是一些人觉得莫名其妙的地方我说说自己的理解:其实很多都可以用推动情节来表达主旨来说明啊(可能这就是很多人觉得不好的,但是因为我并不厌恶)1开头那段云荞去偷东西,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人物性格,而云荞和片警说的话其实就表现了她对离开这去海城的向往,这直接表现了她的梦想。
然后姐姐出场,并且线索之一金鱼出现。
(因为几条金鱼大吵的人和拿金鱼喂鱼的B司令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两个阶级的对比。
而最后云荞养了两条金鱼)还要一个线索就是那个钟,一直不走的钟。
云荞和秦声出发去海城,钟走了一下,但也只是一下罢了,象征着他们的生活在前进,但是也只是一小部罢了。
2有些人可能觉得云荞被强奸那一段很莫名其妙,但是也是因为这件事的发生,坚定了云荞去海城的想法,也才有了后面的故事(不然云荞没去海城,李麦顺利去了日本,吴风也不会是现在这个结局)还有云荞被强奸后裙子上的jingye很细节。
然后云荞又帮妈妈关好门真的很戳我(之前因为出去玩闹帮妈妈关好门,而这次。。。
)。
云荞故意作弄姐夫,姐夫不可能不知道。
我不知道他的坏心思是刚开始见到云荞开始亦或者在云荞穿上那条黄群给他端了那碗汤并且做作的叫他开始。
3关于姐姐给云荞钱,打他对象一巴掌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一是姐姐知道这件事了感到愧疚和羞愤,二是姐姐关心云荞。
但是我愿意相信第二者,姐姐可能从云荞过来报复这边懂了一些东西,而她也绝对是爱云荞的。
云荞要去海城闯荡,姐姐也是在海城闯荡过的,她知道不容易。
4关于两个留白,秦声被黑社会打之后和被父亲打之后的留白,电影时间有限,而且之后也交代了结局,过程其实是没有啥好拍的。
我觉得这没问题。
别的东西暂时没想到就不写了可能有些东西不合理但是仔细想想也是合理的啊没时间写了,剩下俩人物有空再写。
你好,我是吴风。
我来自一个可能说了地名你也不知道的小镇,现在,我生活在这座城市里。
我有一个哥儿们,我们从小感情就很好。
那时候我成绩不好考不了好学校,在为未来发愁的时候还是他建议的我学次中音号。
这次中音号嘛,特别,特别的偏门,只有部队里才有,不过在部队里吹次中音号真的是我人生中最安稳、幸福的日子。
可是总得有退伍的时候,除了吹次中音号之外没有其它特长的我对未来真有点迷茫…… 这时发小和我说不如一起来海城闯一闯。
大城市机会多竞争也多,没啥专业技能的我难免会磕磕碰碰,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
虽然租房贵,几乎都是榨菜泡饭将就着就一餐。
不过我租到了一个好房子,虽然是房东荒废了很久的老房,但我能在窗边看到她。
她好漂亮,我永远记得我刚来那天拆了钉在窗户上的木板后第一次见到她的场景,她笑着打开了窗,享受着风,享受着阳光,好美好、好安逸。
后来机缘巧合知道了她是市里舞团的舞者,但是她应该很快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了……我应该没有机会再见到她了……半年前,我的发小因为掉进圈套结果连命也丢了...... 这个仇说什么也得报!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原来能安安稳稳地生活也是挺奢侈的一件事,更别提什么出人头地了…… 但是我不后悔!
看了评论有点懵,很好看的电影,三个人的故事很完整,剧情没有大问题,逻辑上也都通,串线自然。
画面很美,配乐好听,三名演员演技都很好,全是电影脸,马思纯偷东西时的俏皮,钟楚曦的舞蹈,黄景瑜隔窗相望的笑容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主题很明确,就是异乡人的漂泊和奋斗,通过三人不同的生活视角表现出来。
生活不是升级爽文,有成功就有失败,三人戏剧性的相遇和擦肩而过,这不就是生活?
这不就是现实吗?
电影里的细节也处理得不错,有几处我特别喜欢:一是云荞爱唱歌永远带着随声听,吴风在卡拉ok遇到的她,表明了云荞在海城这半年的生活,有评论说马思纯这条线是不完整的,其实这条线是完整的,只不过是从侧面表现了出来,在男朋友死后,她在寻求唱歌的梦想失败后决定回到家乡;
二是吴风的小号,第一次小号是在吴风的柜子里出现的,我们可以发现他极尽温柔小心翼翼地保护,第二次小号却被兄弟摔在了地上,被生活捶打,第三次吴风亲手把小号甩到了地上,此时他命都不要了何况一把乐器呢?
三是李麦拿到了去新加坡的机票,她的经历虽然坎坷但生活没有辜负她的努力,她把那件美艳的绿衣裙留在了出租屋里,从此再也不需要它,她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实力得到专业认可,无需依靠任何人。
其他的一些细节很有年代感:比如:马思纯和男友在钟楼,马思纯带着耳机听着音乐,男友用手人工调节天线,相当真实。
还有21路64路的车牌、小录像厅、卖彩票、大排档等等都打着那个年代的印记!
最后,李麦坐上公交车,云荞下车看到她却不识,吴风暗恋她却没看到她,这一夜发生的事将要改变太多人的命运,如果吴风看到李麦,也许吴风的结局就会不一样了吧,也许他会鼓足勇气去和自己的爱情打个招呼……
上世纪的90年代啊,1990年1月上海第一条地铁线刚刚开工,1990年4月国务院宣布开放开发浦东,1990年11月上交所成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年代,是各种观念冲突的年代,是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年代,全国各地的人口开始加速流动,不断涌入这个城市追求梦想,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实现了,有的人把命留在了异乡。
祝愿爱和理想都能实现!
20200825
---分割线这个世界从来都是有多种声音的,你可以发表不同看法,但在评论里叫嚣着恰钱的小号是有多害怕这世界存在着和你们想法不同的观众?
如果你们容忍不了其他评论,劝心胸狭隘的你们只看自己能接受的评论。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观点就放在这里:电影总体好看!
新人导演拍摄有不少缺点,七夕放映的时间点也选的不好,但电影不至于现在这个分数!
没看电影前我还真被评论带进去了。
电影好不好是个很主观的东西,各位看客都可以评论,不要搞错重点,攻击看客,ok?
我只在意自己可以依法在正常渠道和平台发表自己观点的合法权利!
ok?
一篇再平常不过的即兴心情而已,甚至都不完整,有必要如此紧张?
你们是不是想用攻击别人恰钱这种龌蹉手段使不同观点的人不敢发声?
或许你们才是收了钱的,所以才能对他人恶意揣测……20200830
讲的是两个二十多岁的女孩的人生一个在从小在乡下向往大城市的生活,由于对姐姐的嫉妒,姐夫的欺骗侮辱,当地黑社会的欺压决定和男朋友去海城。
去海城第一天男朋友就闯红灯被撞死了一个在大城市向往出国的舞者,本来可以去日本跳舞,因为谈恋爱的男人不靠谱,出车祸了。
她生命中有四个男人第一个,开车带着她出车祸,让她不能再跳舞,也失去了去日本的机会第二个,欠了一屁股债让她还,后来自己妈妈治病都没钱了第三个,试图通过老男人走捷径,结果老男人直接心脏受不了死了第四个,一直默默偷窥她,看她跳舞,恋爱,最后帮她处理老男人尸体。
最后也死了的男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骑车不要闯红灯2.开车要看路不要分心3.一定要好好读书,多见世面,不然格局太小很容易被骗4.女孩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和姐夫什么的男的共处一室5.一定要走正道,走正道就不会被诓骗,不会认识到不清不楚的男人,也不会吓死老人家6.干什么事都要记得拉窗帘!
让我很反感的一点是,欠钱男很厌恶说跳舞的女主拜金爱慕虚荣,女主也愿意接受下来帮他还钱?
她承认了这个观点并且继续和他在一起,侧面反应了女主性格?
三观奇怪七夕情人节上映真的太过分了,情人节就看这种东西??
看了有几天了,人名可能不太记得全。
我觉得这不是荞麦拼了命疯长的不容易,而是疯了的荞麦毁掉自己的人生。
朋友说想看,就请客看了这部电影,结束后朋友说对不起让你花钱了。
女主1号荞,偷东西,对姐姐阴阳怪气,男友东西被砸不该出气的时候出气让男友被打,姐姐男友送的裙子当时就穿出来(老实说这种低胸裙子我不建议姐姐男友还在就穿出来,虽然姐姐男友也是个十足的人渣,不要说女主自己一点责任没有,其他女生不同意),被侵犯后还能依旧像没事人,到了海城男友去了,最后这一系列解释就是小时候姐姐是她最嫉妒的对象,影片想表达年轻人到异乡的不容易。
emm,根本就是把年轻人的不易仅仅归于人心、归于现况残忍,要是拼搏后体现残忍也就算了,主人公本身也就没有如今年轻人的奋斗还偷东西,不体谅家人,残忍也是应该的吧。
女主2号麦,腿断了,被日本男友抛弃,被新加坡男友抛弃,差点被司令说的可以帮她的人侵犯,差点摊上人命。
我没有看到女主自己有主动去做些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事情,先是依靠日本男友,再是依靠新加坡男友(虽然她也为新加坡男友付出了一大笔钱💰,但是靠这个我不接受,她虽然善良但是也傻)。
母亲生病需要钱,好,她去面试,但是失败了一次她就选择捷径了。
(人生可不就这一次失败呢)所谓的雨中舞蹈跳河还能螺旋上升活过来对不起我真的无法理解这种悲剧的美。
男主风,喜欢麦,为了兄弟拼命,为了喜欢的女孩子帮她清理了人命。
emm,我不是很懂难道在他们那个年代就没有法律了吗?
如果不是,那么他只是个无视法律,鲁莽无纪律又蠢的年轻人,不接受反驳。
最后的三个主人公穿在一起的关联,真的没必要感觉纯粹是凑时长。
谁还没看过几部LAN剧,花了钱看的,不喜欢勿BB。
剧情烂、镜头美的mv人在电影院,只有憋屈和窝囊的感觉。
不是拉踩,真的,这讲故事的水平不如小时代。
小时代至少把狗血淋头的故事完整交代了,而且还有个起伏(虽然也很糟心)。
就算是秀脸秀身材,小时代勉强有一场维密秀的视觉冲击力,肤浅浮夸病态但是嗨。
这电影怎么说呢,它把女演员原本很高级健康的美,和令人作呕的东西挂钩,成了罪恶。
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可以让人心神颤动。
这电影不是,它就是单纯地摧毁,是写好的作业本烂在臭水沟,漂亮的手链被熊孩子扯得四分五裂。
只会让人恼丧郁卒,给你满满的负能量。
压抑的文艺片,如果能有一个令人深思的内核,那么无论它的呈现方式,如何干瘪苍白,也值得人尊重。
但所有的这些,在这部片子里都是不存在的。
电影就像一个容器,一杯酒,你不能把乱七八糟的东西随心所欲地塞进来,就像你不能把失去逻辑和理智的剧情,涂脂抹粉来胡弄观众。
存在即合理,艺术源于生活,也许有人说,人不该用自己幸福安宁的生活去揣度评论他人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我知道或者不知道的角落,就是有混混的争斗、女孩遭到侵害、自尊被现实摧残。
电影没有标注成喜剧,我不能要求它带给我快乐,但不该是无处宣发的恶心和愤懑。
有些烂片让我们昏昏欲睡,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往往发两句牢骚就过了。
也许这部电影不是没有表达一些思想,或许正是这些丝丝缕缕泄露出来的脉络,才令我如此愤怒。
舞者的肉体,搭配华服和音乐,编织梦想与现实交错的羽衣,再华美,也不过是为了将她剥开,赤裸又低廉地成为金钱和肉欲的祭品。
叛逆鲜活的女孩子,要遭受出其不意又残忍的性侵害,永远失去喜爱的人,为陌生人流两滴泪,才能攫取所谓成长的养分。
阳光正气的青年,纤长的手指,唯有放下乐器,拿起匕首,在黑帮械斗中过关斩将、杀人如砍瓜切菜;再为暗恋女孩,不太有价值地献出生命,才能淋漓尽致地注解虔诚与纯粹。
当大家已经能大声抗议,拒绝青春片堕胎的烂俗设定。
总有人用他智慧的脑袋瓜子,另辟蹊径地把一些自负的想法,通过电影的镜头侃侃而谈。
可悲的是,即便以上这些令人不适的表达,也是残缺且浮于表面的,就像有些明星立不住的人设一样,这部电影成功地把现实的阴暗面诠释出无病呻吟和故作矫情的意味来。
把这些设定连接在一起的细节,是天马形空地生凹硬造。
演员表演地越用力,他们的哭笑越真,观众被愚弄得荒诞感越强。
因为主角们的行为和遭遇,是用正常思维和普通人的处世原则,不可解的。
人物的悲惨无法让人共情,甚至站不住脚,一言以蔽之,最终交待给观众的,是一群蠢人的烂事。
人当然有资格主宰自己的梦境,但观众没理由承受这样的苦楚——身不由己地成为他人梦境的旁观者,困囿于创作者不负责任地涂鸦。
导演把大家拉扯进他的梦,毫无逻辑地随心所欲,人物不过是完成剧情的牵线木偶,东一块西一块地执行编好的程序。
这部试图自圆其说的电影,就像强行缝合的布偶娃娃,手艺拙劣,也只好曝露出粗陋的针脚。
而演员所有的努力,试图阐释出人物的灵魂和内核,不过造成观众更深的痛苦——荒诞失序的梦与现实,是撕裂的,拉扯的。
被迫接收这样的信号,无疑是一种折磨和对智商的侮辱。
如果说,从这部电影里,我学会了什么,那大概是,不要将就。
哪怕它只是一部电影,也能带给你一个烦闷的夜晚,浪费生命中不可追回的112分钟。
七夕节当天姐妹邀我看这部电影。
刚开始我还很满意,电影开头钟楚曦的舞蹈有力度有质感,动作优美流畅,镜头也跟的恰到好处,我感觉荞麦长起来了。
然后我接着看,啪叽一下车祸了,然后开始讲人物前景。
有一说一,前段马思纯的戏真不错,我能看出她有秘密一定会出事(?
)反正就是有一种隐秘感。
她被姐夫糟蹋那段很绝,压迫感和性张力要溢出屏幕了,我看的都不敢喘气,最后那张彩票一等奖,绝,很绝。
我感觉荞麦长的很好我能有荞麦面吃了。
总而言之,影片初期我很满意并且我非常期待故事怎么发展,然后就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吓)。
我的荞麦死啦!
人物的动机显得极其苍白无力,迷惑的活着,迷惑的死去,迷惑的被逼无奈,迷惑的奋不顾身。
好好的事儿不干非去作弄自己,好好的不去活着非要去给人送命,为了营造悲剧感和戏剧感,导演真的是把能想到一切的娇柔造作全用上了,让我梦回小时代。
不说啥了,没看出来多忠贞不屈的爱,只看出舔狗的一厢情愿(还有刚出场没多久就死了我也是很惊讶)。
没看出来什么伟大理想,不过是一出魔幻主义的自我陶醉(都沉底了,人是怎么窜上去的?
鱼雷吗????
)没看出什么奋斗磨砺,就看出了随波逐流,浑浑噩噩。
也不是我嘴毒吧,但是真的是很失望,就是非常辜负了我对这部电影的美好期待。
关于演员,钟楚曦真漂亮,太漂亮,太好看了,美啊,美啊,真美啊,姐姐我可以我可以我可以啊。
黄景瑜也好帅,小虎牙,还有腹肌,真好,真好,我可以。
马思纯也不错,但我真的不希望她再演小妞了,扩宽一下戏路吧。
最后的采访挺感人的,能看出来,导演想努力的往主题上扒拉升华一下,但是一部电影的内容苍白无力,任凭怎样都补救不回来。
没看出什么爱与理想,没看出什么野蛮生长,散会。
荞麦疯长 (2020)4.12020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徐展雄 / 马思纯 钟楚曦以上。
首先感慨,陈正道监制之下,团队的呈现能力真的不是盖的!
片子的画面呈现,美术,摄影,都非常可圈可点,表现力堪称上佳。
一流的监制,一流的制作团队,一流的资源三流的答卷。
《荞麦疯长》,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中途就想离席的作品了。
不过出于对全体工作人员辛勤努力的尊重,还是把包括片尾彩蛋(如果那个能叫彩蛋?
)和后面加长的部分看完才离开的。
作品失败这个锅,导演徐展雄甩不掉。
感觉基本上犯了新人导演常见错误集锦!
常见错误其一,“快来看!
我是个导演!
我看过好多片!!
”经常在圈内遇到很多新晋导演,日常说话待人接物的时候就透着一种“我看了很多世界经典名著!
我就是下一个昆汀”的气场。
ok,有抱负有梦想是件好事,但是看了很多片子就等于自己会拍片子,这绝对是一个极端严重的误区。
《荞麦》一片,从祭出三段式叙事结构开始,就看到了导演心比天高的野心——能把玩叙事结构玩帅的,基本上都是世界顶级导演了。
“三段交错又不同,不同又有千丝万缕联系(至少导演自己肯定是这么期待的)的故事,能讲出多么文艺又烧脑的故事呀!!
观众一定会拍掌叫好的!
(如果不鼓掌那肯定是观众没看懂)”——不知道这样的心路是否出现在过导演的内心。
然而现实就是,三个段落,每一个段落都没有讲好。
在表现上杂糅了太多元素。
观影过程中既能看到国内传统文艺片的那种“脏丧”(指影片风格 无贬义),又能看到好莱坞歌舞片的华丽,又能看到一点王家卫的迷醉……但是,哪一种风格都不主导,都是蜻蜓点水一样的转瞬即逝,完全,看不出全片的“基调”到底是什么。
就好比吃饭的时候,鱼生,牛排,麻辣烫本来都很好吃,但是硬是把这三样夹在一个汉堡里,就无比诡异了。
导演要表达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把自己觉得牛逼的大咖风格拼在一起。
更不是,完全不管观众的需求,一味沉浸在自己的“表达”中。
(更何况,思想也还不怎么深刻呢)常见错误其二,无法真正的掌控影片新人导演因为控制力有限,或者说进入片场后顶着很多压力,经常会忘记自己到底要拍什么。
于是这种时候,便会体现出对片子的“失控”——这种失控首先就体现在了对演员表演的失控上。
以本片为例(不剧透),钟楚曦在剧中的存在感非常强,她的段落本身设计得很复杂,同时导演想要在这个段落里融入的表达手法也多,再加上可能钟楚曦的背景和她的表现欲,造成了,这个中间段落和头尾(马思纯,黄景瑜)段落风格上的脱节。
钟楚曦美不美?
美爆了好吗!!!
但是看完片子之后除了这点你记住什么了?
寥寥。
为什么,因为钟楚曦的表演段落会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甚至可以想象导演在现场看到那些激情表演的段落会有多high!
拍着手说“可以过了!
”之类的景象。
但是,演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服务故事镜头和视听语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服务故事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呢?
——共情。
太多的技巧,反而让片子失去了共情的能力。
演员的表演没有让观众共鸣,观众只看到了被放大的演技,那么这个演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钟楚曦演的有没有错?
演员在现场是可以有发挥空间的,但是给与方向性控制的,还是导演。
那么这里很明显的,感觉导演失去了对演员的控制。
片子中,马思纯的段落因为故事本身并不出彩,所以只能说普普通通。
黄景瑜的段落,虽然故事也不复杂,但是意外的还有点感人。
黄景瑜作为一个偶像派出身,演技并不是他最突出的优势。
然而在本片中,黄景瑜主导的这个段落相对的故事和表现手法都没有“飘”,而且因为憨直单纯的人设也比较贴近其本人,反而很难得的让观众“共情入戏”了一把。
——朴素又憨直的男人的情感,因为质朴,所以好懂。
因为直接,所以好理解,好共鸣。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技巧”的片子中,这一段的存在无疑是最接近“讲故事”本质的了。
常见错误其三,感动了自己,忘记了观众我们观众,花钱,花时间走进电影院,为了什么呢?
不管是毁天灭地拯救人类的超级英雄,还是星际穿越盗梦空间之类的科幻,又或是星爷的无厘头,甚至是各种艺术院线的“文艺片”,其核心都是让观众脱离现实,去体验另外一段人生。
观众试图来看的,是“爽”——这种爽包括且不限于狭义上的“屌丝逆转”“宫斗撕逼”这一类,包括其他各种情感体验,探索体验。
而电影作为造梦的作品,就是要让观众经历这样一个出离日常的体验。
而不是看导演的个人秀的。
就连被广为诟病的张国师的中后期作品,至少也会集中贩卖只有他才能做得到的“五彩斑斓的团体操”。
(虽然也并不是要夸这个东西……但是毕竟张艺谋已经把自己品牌打造成这样了。
)那么回到本片,观众来看什么的?
那么《荞麦疯长》,你的核心卖点是啥?
奋斗?
爱情?
黑暗社会?
反抗精神?
人生思考?
没有一样做扎实了。
郭德纲总说,艺术两个字,艺是你的本事,术是把本事卖出去的能耐。
讲相声首先让你乐,之后你再悟出来什么,是你自己的事情。
如果一个相声不可乐,那可就太可乐了。
这就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导演太急于表达自己技术非常厉害,但是这也只是感动了自己,并不能让观众买账。
实话实说,《荞麦疯长》的初心应该说是合格的,作为一种对世事变化的无奈,人生的交错和无常,如果能够以观众为出发点,用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会是一部很有趣的作品。
(还有几个个人的疑惑,因为太个人了就不放在上文中表述1。
用上海方言这一点不知道是什么考量?
感觉有点劝退。
因为海派戏相比之下会更适合家庭剧2。
整个片子的风格有点迷之不接地气,如果平移到日本去拍可能那种荒诞就更合理一些?
或者重庆?
反正不太像是现在这个舞台)写了这么多,还是要肯定一下徐展雄导演在处女作就敢玩这么大的野心的。
只有野心才能催动人不断进步,而且中国电影也需要更多样化的东西。
-当然了,以上的内容都是纯个人意见。
而且本身我也就是个耍嘴皮子的人如果说你can你up的话,那目前我必然是不行的。
轻喷 轻喷。
明线三个人的交点有:车祸12、暗恋23、劫持13;暗线交点有:慈城混混13、海城b司令23、彩票13,具体的线穿插我感觉剪的都蛮好的,镜头ab组选择啊、机位变化啊,重现啊都非常好。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也是用的非常规结构,当时票房惨淡,但现在豆瓣评分慢慢回升,他说:你现在不懂没关系,有天你懂了,就觉得老姜对得起你就行了。
毕竟是艺术片,还是有观赏门槛的。
真正好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散场还以为看了个东爱……B司令和云荞姐姐都是左撇子,很有趣。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演了个啥,看了个狗屁啊我艹
花了38看的啊,全程无病呻吟后悔死了
4.5有点低了,应该5.5左右。如果把黄景瑜换成李现,应该又能上两个档。
完全没有看出异乡漂泊打拼感,云荞和吴风的形象也没立起来,亮点大概只有李麦跳舞了,唉。旁边的大哥跟女朋友说:剧情好复杂!我:…………
也就钟楚曦的颜能看了
太想什么都靠一点了,结果都是靠边,就像反映在配乐上给人的印象,好像插曲选的还可以对吧,那也只是插曲,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拍好电影先用好配乐实在太重要了。非线性叙事学可能学的落水狗,桥上之舞可能仿的绿洲……当然也可以都否认掉,但对这么一个青春不青春黑帮不黑帮的故事是否又有加成呢?全用起来,还不如都不用。只能说,先找好自己的腔调吧。
画面很有上世纪的质感。时间线交错倒也颇有趣味,但逻辑上容易出硬伤。片尾的采访偏题了吧,还不如那句“电影是给别人看的,人活着,观众只有自己”来得有深度。
故事的开始与结束。给个5🌟
并不是个欢天喜地的电影,是的看完会觉得很压抑,可是这就是理想的憧憬和现实的残酷碰撞下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倾尽所有,我们奋不顾身,我们甚至不择手段,可是却被现实敲的直不起脊背,这三个人物被三位演员演绎的淋漓尽致,也许只有经历了什么才能懂得这种感觉,不由自主的思维就发散了,想到了好多。。。
两颗星再多一点,多的一点给钟楚曦的舞蹈以及片尾曲。三段单独都还可以,但是三个人整体衔接有问题。
三线叙事交合有点设计感,两个女性,一个明朗叛逆,另一个浓烈疯狂,各自美出高度,虚浮的人物和架空的背景反而让我有种微妙的隐性体会,就像做梦一样。感觉片子从海报到宣传都非常失败,片尾素人采访强行扣题则完全没有必要,感觉主创对观众没有信心,也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往内心欲望和自我实现上挖一挖可能会好点。
回不去的故乡 到不了的远方 荞麦随风长
两星给钟姐的颜
一言难尽
就……可能运动细胞真的很重要吧,会跳舞的人才能够一脚从河底蹬出水面💃🏻
钟楚曦:看我有多美;黄景瑜:看我有多狠;只有马思纯切中要害:有点疯…和n多年前那张惊鸿一瞥的陆家嘴半天际线海报貌似没半毛钱关系,就像这部“爱情片”和爱情也没半毛钱关系一样
还不错
黄景瑜演技好棒👍
看了评论有点懵,很好看的电影,三个人的故事很完整,剧情没有大问题,逻辑上也都通,串线自然。画面很美,配乐好听,三名演员演技都很好,全是电影脸,马思纯偷东西时的俏皮,钟楚曦的舞蹈,黄景瑜隔窗相望的笑容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