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终结
Norte,罪与罚末世篇(港),历史的局限,Norte, The End of History
导演:拉夫·迪亚兹
主演:Archie Alemania,安吉莉·芭雅妮,索利曼·克鲁兹,Miles Canapi,锡德·卢塞罗,Hazel Orencio,Kristine Kintana,Mae Paner
类型:电影地区:菲律宾语言:菲律宾语年份:2013
简介:菲律宾电影大师拉夫·迪亚兹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与罚》中获得灵感,讲述一个理想幻灭的法律系学生法比安犯下谋杀罪却逍遥法外,被误当成凶手的杰奎恩含冤入狱后,其家庭也随之破碎的故事。与迪亚兹的一系列“慢电影”一样,长达4个多小时的影片由多个长镜头组成,通过冷静客观、不介入主人公情感的平视角度,探讨菲律宾当代知识分..详细 >
看了两三天,太长了干吗想。
#上海电影资料馆# 3.7 分。
验证一个开头就点名的主题本身形式陈旧 就是在纪录调色质感里 还有对人物长时间的凝视带来的反思感和对“罪即他罪·罚唯自罚·留下女人” 三个角度的描述上很有力度!!!p.s. 明明 Lav Diaz 很多作品的机位都不是固定的 有手持跟拍 有基础的摇移推拉 pan tin 等等 为什么看片不细致的脑子记不住的总爱贴标签呢 🙄
Fabian满口仁义道德却犯下罪行,无法从基督✝️那里获得救赎干脆一路堕落,Joaquin被冤入狱坚持善言善行最终飞升为天使。这是对菲律宾社会结构、政治现状、宗教信仰的讽刺。中产阶级表面道貌岸然实则陷害穷人甚至完成不了对自己的救赎,底层人民勤勤恳恳却受无端迫害。努力救赎但未必有好的结局。电影的主题开头第一场戏就讲清楚了,“亚当·斯密赢了。”
历史的终结,这个片名太合适了
[36th FIFF][主竞赛]菲律宾知识分子的顽疾,陀式主角本土化。真正的劳动者沦为配角。
全片长镜头,节奏极其缓慢。从世界的冰山一角深入底层的生活和对社会的腐败及批判,主题格外的严肃和黑暗,两位主角的不同经历更是感叹世间的造化弄人。可惜实在冗长,若能缩短保留精华的话相信会有更多人接受。不过执导长篇幅电影倒是拉夫达兹的习惯,比如长达9小时的Heremias。
拍的不错,4个钟头看完都不闷。
剧情很好,很有寓意,就是太长了,需要点耐心。
#siff2023·上海#虽然中间有睡去20分钟,但是也不影响理解,毕竟有些片段是漫长而又固定的。怎么说呢,个人认为剧情不免流于俗气,就是当新人物出现时,导演将要叙述的情节总是能被我预料到,比如说照顾监狱老大、姐姐被强暴……当剧情失去了不可预知性,剧情行进到何种地步,总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感受,总觉得导演只是用诗意的方法去拍摄罢了。题外话,这场居然不排中场休息,特别到中段,影院里真的就是人进进出出。
靠虚假的时长而不是内容本身撑住的宏大感
初识迪亚兹,虽然也被并入缓慢电影之中,但是他的作品看起来并不如蔡明亮那么停滞,影片没有放弃叙事(主动的摄影机运动、缓慢推轨限定对话持续的时空),并且留有戏剧性的悬念,但是用一种化整为零的方式,让叙事节奏流散在日常细节当中,这也是宏大叙事终结的表现。它采用了预叙主题的方式,并且是以口述直塞给观众,和叙事的割裂很明显,人物塑造也很扁平,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想要的这种状态来描述现实。(杰奎因漂浮起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很突兀)有四个小时的时间去体会这种直观描述,不如去看弗朗西斯·福山的同名原著,亦或是片中提到的帕菲特的《理与人》。
不欢
没必要这么长
将2个小时的内容拉长至4个小时,有点唬人,对政治、司法和宗教的探讨只是导演借演员的嘴来夹带私货,这类愤青的言论确实更适合电影
拉夫的片子长,但不闷;场面并不豪华,但镜头却有种紧紧扼住人喉咙的力量~从《罪与罚》的故事切入,视角仍旧注视着底层人民。两条线,一条走向肉身毁灭,一条走向精神毁灭,然而历史不会在一代人身上终结,每一代人都会成为下一段历史的鬼影
完全可以砍掉两个小时去看《幸福的拉扎罗》
将2个小时的内容拉长至4个小时,有点唬人,对政治、司法和宗教的探讨只是导演借演员的嘴来夹带私货,这类愤青的言论确实更适合电影。对于民族、历史和现状的挖掘倒是力道十足,在制度和贫穷面前,在两个主角身上,这两个家庭悲剧有着同样的病根,也能够代表这个民族底层人民生活的两种极端。★★★★
电影名忽然令人浮想联翩,但内容与历史终结(确切地说是科耶夫的论调)只是轻微的接触,表面看似乖唳的罪恶及其温吞结局更像是在表露电影的限度,而非深入的哲学化探讨。
9.0 其实片子是不错的,但是导演你真是硬拖啊,如果这电影能缩成两个小时评分起码能高0.5。片尾让我看了3分钟的船和3分钟的鸡叫。有些空镜属实理解不了。顺便感叹一下菲律宾监狱条件挺不错的,堪比某些大学宿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