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第六集。
刘老根3里我觉得最棒的,可能也是为数不多的亮点,除了闫学晶,小保姆,就是老年乐团了。
特别喜欢那些老曲目,特别是第六集37分,在王大拿院里这段长达好几分钟的乐团演奏。
反复倒回去听了好几遍。
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
网易云音乐个破玩意听歌识曲半天没听出来。。。
非常感谢了……
不要为了黑而黑,作为一个农村人,可以让我笑得开心,看的轻松就可以。
时代在变,剧情当然也要变,1+2哟以前看过,最近和朋友又看了一遍,3我是从开播一直追着看完的,现在朋友把1+2看完了,3也块看完了,天天还不让我剧透哈哈。
以前赵本山老师的小品只有那个年代的人们体会到,那时候大部分人是农村或小镇上的,一年到头难得过年清闲,都图一个乐子,很多人说他的小品低俗不好,我就想不通,简单的快乐不好吗,非要看一个小品,然后去思考一下他的内涵然后再开怀大笑?
不好意思那会的人没那些闲工夫,能让人开心就是好的。
大数据实话实说,那会多少人是等他的小品过年的,春晚直播,下面观众开怀大笑,都不顾形象的笑最能真是反应小品好不好。
连续十几年的小品王不是白拿的,如果有黑幕能连续十几年?
真的搞笑。
说刘老根3不好看,没人逼你。
不要为了黑而黑,乡爱能拍12部,如果没人喜欢,没有收视率会拍吗。
我是山西人,就喜欢他们这种不需要过脑子就让人开心的轻喜剧。
很多人说电视剧三观不正,大奎二奎不孝顺吗,大胖刀子嘴豆腐心,其实本质也不坏,乡爱和老根包括马大帅,哪部剧的人物刻画不形象?
而且这些人物现实中多的你数不清,时代在变,政治在变,人也在变。
以前的拍的很现实,现在的难道就不现实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剧情人物跟着自己走,可是导演也只是一个人,不能满足所有人。
骂的人和喜欢的一半一半,有骂的才会有热搜哈哈,我是忠实粉,不是不喜欢人骂,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只是比较讨厌那种无脑黑,更厌恶一边笑着看,一边又一直黑的。
不好看可以不看,为什么还要生气的看呢,不喜欢就不要关注他,直接忽略不行吗,给自己找难受😔何必这么作践自己呢。
我是忠实粉我喜欢,我天天关注,有人无脑黑,我就想反驳下。
无脑黑的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要关注。
这就是传说中的自欺欺人吗。
看了眼腾讯的《刘老根3》预告,怎么看怎么像乡村爱情,前两部说实话很多情节换到现在未必能过审,其中多次情节重度讽刺官场现象。
回看前两部剧情,刘老根带着投资回家乡创业,带着家族企业进行改革,与乡政府领导进行官场博弈,农民企业家经营理念与顾小红的现代化企业经营产生诸多戏剧化的冲突,最终面临破产的大起大落人生,其中我认为全片最为点睛之笔的桥段就是,刘老根知道钱被骗走以后,精神状态达到崩溃的地步,电视剧里用的不是我们常见的发疯状态来展现,是用剪子不断的剪掉身上所谓的压力来过度的剧情,换到今天来看,这些情节也毫不过时。
赵本山的演技巅峰时期,对于喜剧人物的核心,应该有他个人强烈的观点理解和色彩。
很显然作为当下的市场,剧情根本没办法按照前两部来贴近续写。
但时隔十多年重新续拍应该让观众看到你的诚意吧,预告里满满的乡村爱情画风,同档期《乡村爱情12》跟《刘老根3》只有一天之隔上映,刘老根一二 现在来看足以称谓一部经典之作,如果经典不能续写,也就别太消费观众了。
《刘老根3》播放过半,家庭矛盾山庄矛盾也更加尖锐了。
看得心惊,每个人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做出选择,有多少是正在发生在身边的呢?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挑拨离间的人呢?
除了刘老根,处在他这个位置上,看问题的角度,与对待人的方式都不一样了,他看待药丸子,不是挑刺,不想惩罚,他是想要对老朋友负责,是想好好栽培年轻人与下一代,他与山庄及家庭的所有成员想的都不一样,所以虽然他看清了药丸子的本质,依然和他待在一起。
而山庄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友善了,他们对待药丸子是以一种旁观、看热闹的心境,家族内的人更是敌对的姿态。
从他来到龙泉沟的第一天,流言就没有停止过,且愈演愈烈,导致了无数的风波,最终导致了刘老根再次发疯出走,其实会议只是一个短暂的爆发,其实矛盾早就山雨欲来暗潮汹涌了。
而大胖成了点燃导火索的那个人。
表面上是大胖与家族的矛盾,其实深层次的矛盾是刘老根与所有人之间的矛盾。
是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矛盾。
而这矛盾首先集中在应该付这50万的赔偿款吗?
谁应该给付这笔钱呢?
这个问题大家首先都会觉得山庄的人没有任何问题啊,凭什么山庄要为一个不是正式员工不学无术只会在山庄得罪人的人买单呢?
而且这错误完全是自己作的啊。
除非药丸子真是刘老根的私生子,要知道现在不要说50万,就是5万元的纷争也足够在家庭间引起争吵。
所以他们的这种想法也无可厚非。
可是刘老根呢?
他只是想要顾念老友的孩子,他顾念情谊,轻财重义,栽培后进,花这么多钱完全不算问题。
钱是身外之物,固然重要但是不如并肩战斗的感情重要,这是属于上一辈人之间的情义,是已经稀缺的不能为现代人了解的情谊了,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电梯上》,看完回想起了以前小时候邻里之间互相亲近互相帮助的情感,今天突然觉得,刘老根对于药丸子也是这样一种亲近的情感吧,只不过他与药匣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一些罢了。
所以刘老根想要付这笔钱也是正确的,他做得不恰当的地方只是让山庄承担这笔钱。
是私人的情谊,就不能公私不分,应该自己拿出这笔钱,那就没有人能提出反对意见,而导致从内到外所有人的侧目与反对了。
这也反映出刘老根也完全将山庄当做自己家的产业,而不是所有股东的了,不然也不会要山庄去赔付这一笔钱了。
这是山庄发展乏力的基本原因,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所以无法激起职工的积极性。
可是另外一方面,他又是宅心仁厚的长者,他在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药丸子,期待他变得更有担当。
虽然他的方式也有欠妥的地方,但是药丸子确实因为在刘老根身边,发生了质的变化——离开山庄,从基层做起,自食其力了。
但是不得不说,这一部中的发疯有些牵强,第二部中的疯癫让人同情,可是这一部中,并没有太大的打击,应该说在会议中所有剧集最集中的矛盾都已经表现完毕了,疯掉之后的部分就如注水一般无味,我觉得没有什么能够拯救山庄的改革,所以只有疯掉能够聊以塞责吧。
最后想要感叹一声,成年人的世界有发疯二字吗?
哎,有多少人的生活都被挤压、碾磨,可是我们却只能清醒的承受。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那就是,赵本山三大经典ip之首马大帅3,永远不要有续集了。
怎么说呢,这三大经典ip里,乡爱已经那样了,现在刘老根3出来了,看了八集。
只觉得剧本很差感觉看了另一部发生在平行世界里的乡爱。
演员表现更差,除了赵本山本人,其他所有人都在尴尬地背台词,尤其那个新人物,赵身边的小保姆,除了瞪大眼睛一字一句地往外蹦汉字以外,什么也不会。
总而言之,第三部比前两部少了一种乡村独有的精致。
所以说,马大帅4还是不要问世了,否则又是另一部乡村杰出人物带领大家搞新农村建设的礼赞纪录片。
对了,范伟?
早在他接受采访说为了本山大哥的情谊来拍了两周的戏之后,我就没什么期待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戏不多”),显然就是剧组的一个噱头。
用某句热评原话来说,范伟在剧中的戏份可能比在预告片里少多了。
时隔这么多年,时过境迁,时代也在改变,观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但从剧情和演员的表演来看,已经是相当用心了。
戏剧冲突是必须制造的,虽然有些剧情确实设计得有些唐突,但毕竟不可能很完美。
就目前剧情来说,已经给编剧和导演很大的压力了。
另外原班人马经过十八年,还能大部分找回来,这还是真的对得起观众了。
除了丁香这个角色的客观原因,基本保证了剧情合理的延续。
如果你对演员的演的角色有看法,那就说明演员演到位了,有些角色的设计本来就是故意为之的。
演出形形色色的性格,有人令人讨厌,有些令人喜悦,这是演员的本事。
总体来说能有这么多人关注,还是成功的。
我看了一些评论很可笑看了三集五集甚至说看了一集就来评分,能不能别笑掉我大牙了,只因为剧中一个角色自己不喜欢就来呜呜渣渣,起码你把剧看完了才有发言权,虽然我对剧的看法也是有很多漏洞但是真看不了那种看一两集就出来评论的人!
有什么客观可言吗?
刚看一条评论没笑死我,说什么要剧情没剧情要演技没演技,最后来了个就看了一集就放弃了,我拜托黑也黑的职业点看一集你能看出剧情?
人物都没出全你能看出演技?
大辣椒离开龙泉沟的时候已经怀孕,赵本山说十七八年没见面,药丸子最多也就十七八岁。
找的这个演员至少有三十岁,确实是个最大败笔。
考虑到剧里药丸子十七八岁的年龄,他的很多荒诞行为也就能理解了。
虽然主要演员的表演依然出彩,但是几个配角却容易让人出戏,比如扮演秤杆子的演员表演放到二人转舞台上合适,到电视剧里就显得过于浮夸了,扮演张可心的演员表演明显不在状态,看得出不是演技的问题应该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幕后因素……还有,刘老根3的风格跟1和2不太搭,看到现在,这部剧有点儿被乡村爱情带歪了的趋势。
无论如何,凭着对刘老根这块金字招牌的情怀,一定会追剧到底,希望接下来的剧情越来越精彩。
最后,祝本山老师身体健康!
说实话,感官体验很差,完全是靠赵本山自己支撑整个剧情,消遣的是观众们的情感,剧情老套无新意不说,期待的药匣子范伟一直没有出场,剧中烦人角色颇多,药丸子、大胖、秤杆子,这是几个突出让人恶心的,还有比如说大奎管理公司让人捉摸不透,韩世信挪用公款早晚被发现,山杏小剧团都那样了为什么不开除他们,等等等等。
有的地方刚演出来就知道他后面会发生什么,剧情拖沓,注水严重,主线进度缓慢,让人忍不住快进,坑多坏人多。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作者 :青烟岭】《刘老根3》这几天开播了,大家追了吗?
距离2002年第一部,2003年第二部,这个系列时隔17年才上线第三部,观众可谓一路好等!
早在当年本山大叔最火时,顺势推出的《刘老根》系列,也成为行业经典。
当时的赵本山,2001年有小品《卖拐》,2002年《卖车》,2003年《心病》,这些家喻户晓的节目,搭档都是范伟老师。
所以,此番《刘老根3》开播时,主演是赵本山、范伟的阵容,也让万千观众非常期待。
不过,目前我追了六七集,还没看到范伟老师,真心觉得着急!
《刘老根3》讲的是十五年后,刘老根回家安心养老,龙泉山庄全部交给大儿子刘大奎管理。
但是,早年搬进城里住的大辣椒带着儿子药丸子回乡,并请求刘老根为儿子在山庄找份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刘老根发现山庄经营情况已大不如前,并且儿子串通孙女蒙骗自己,隐瞒山庄的真实情况,于是,刘老根决定重返山庄,再次主持大局,将山庄重整旗鼓。
范伟在这个剧情中,是什么角色呢?
他是大辣椒的前夫,离婚后去了泰国,暂时还没到他的戏份。
说到这里,就特别期待后续!
和赵本山、范伟这两个角色备受喜爱相比起来,《刘老根3》里面也有两个特别受人讨厌的人物,接下来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就是剧中范伟的儿子药丸子,他直接是个混混,大辣椒离婚后,可能太惯着儿子,导致儿子直接养成那种好逸恶劳,又极其虚荣的性格。
来刘老根家做客的第一天,药丸子就跟别人吹牛,说房子、车子都是他的,非常令人反感。
另一个令人讨厌的角色是村里小卖部老板,这人在背后和村民嚼舌根,说药丸子其实是刘老根的儿子,假意让大家不要外传,实际上就是希望大家都去传谣,这种人最坏最讨厌!
可以预料的是,后续剧情中,刘老根一定会收拾这个不省心的家伙!
早在2003年,赵本山首倡“绿色二人转”,并创立了以演出“绿色二人转”为主的“刘老根大舞台”。
同年陆续播出的系列品牌剧《刘老根》1和2,也成为本山大叔的经典作品,如今时隔17年,我们才终于和《刘老根3》见面,真是令人感慨时间匆匆啊。
加上今年受疫情影响,一直不能出门复工,我们竟有幸陪爸妈一起追剧,不知道该说是喜是悲!
以前看剧,好多剧情演得快,我都要逐个跟爸妈解释原委,这下好了,由于我没看过前两部,很多角色出来我都不认识,现在换我问爸妈:这谁啊?
那谁啊?
爸妈都挨个给我解释半天。
宅在家还不能出门、不能上班的伙伴们,和爸妈一起,追《刘老根3》吧!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作者:青烟岭,自媒体人士,本职乐评、影评、剧评,特殊时期也撰写社会类新闻。
约稿可私信,或联络“青烟岭”的同名微博。
《刘老根3》就是现代东北版的《鹿鼎记》:药丸子是韦小宝,刘老根是康熙,大辣椒是韦春花,药匣子是陈近南,张可心是九难,山杏是建宁,小琴是双儿,珊珊是阿珂,韩世信是郑克爽,山庄董事会那帮人是康亲王、多隆、索额图、鳌拜、海大富、毛东珠。有幽默,有感动,有职场,有江湖。世界喜剧最爱——我的本山大叔。
本山大叔的演技已经入臻入画,我严重怀疑这个结局没完,一部分直接剪到刘老根4了
令人难过
看了20多集,强行制造矛盾真的很尴。万年不变的东北喜剧老梗“他们都说你亲爹是隔壁刘大爷”也让人非常疲劳。人设基本都崩,不是泼妇骂街就是大款不相信自己亲爹的人品。在1和2中,刘老根是带领乡亲致富有胆有识的农民企业家,3里变成了一意孤行瞎说瞎搅和的倔老头。更要命的是每个人都像台词机器,生硬得像上场前刚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有老赵的演技就是好看
刘老根,刘老根,你是一个啥样人啊……
还想听二泉映月的 只能期待第四部了。
爷青结
没有之前的味道了,很像乡爱
不用带脑子,一顿哈哈哈哈哈哈,特别解压。
没内味儿了
离开了何庆魁、范伟这两个灵魂的刘老根,独木难成林了
十分想念赵本山老师,于是我就看了这个哈哈,做饭打扫的时候当背景音挺好;剧本就是…简单直接同时非常有效,还是挺厉害的!我准备把前两部也看了去。现在眼瞅着一时半会也回不了国了,我不禁问自己:疫情期间我可以补完全部的乡村爱情么?(手动狗头
多少带点笑点
怀念何庆魁的编剧啊。。这剧本太bug了。唯一高能是老根叔又疯了。。演疯子是真像。。 @2020-09-21 02:17:37
很差,除了赵本山外每个人都是念台词机器,包括闫学晶这种还不错的演员,剧情枯燥看的我都困了。
情怀全无,很是无聊。
我需要马大帅3 我需要辽北地区第一狠人
感觉真的是变了,这里面除了赵本山之外,所有的人都不咋样,特别是那个药丸子,算算时间,这孩子在剧里也就十七八岁,要学历没学历,要能力没能力,刘老根就非得把他往山庄管理层送,当个保安就不错了,难不成是老根上次疯了做了后遗症?反正我看这药丸子真的是要完。
从32集刘老根发疯开始,剧情才算正式进入了高潮,演员的演技也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可是时代终究是变了,以前的老根想疯能踏踏实实的疯,现在就算疯了,也得抓住片刻的清醒去歌颂祖国的伟大。ps.盼范伟的朋友,不要抱太大希望,匣子还是匣子,可是葫芦里卖的早就不是那个药了。唏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