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人生

Sideways,酒佬日记(港),寻找新方向(台),并肩前行

主演:保罗·吉亚玛提,托马斯·哈登·丘奇,维吉妮娅·马德森,吴珊卓,玛丽路易丝·贝克,杰西卡·赫特,米茜·多蒂,迈克·康纳·盖尼,阿莱西娅·雷纳,谢可·图克马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匈牙利语言:英语,亚美尼亚语年份:2004

《杯酒人生》剧照

杯酒人生 剧照 NO.1杯酒人生 剧照 NO.2杯酒人生 剧照 NO.3杯酒人生 剧照 NO.4杯酒人生 剧照 NO.5杯酒人生 剧照 NO.6杯酒人生 剧照 NO.13杯酒人生 剧照 NO.14杯酒人生 剧照 NO.15杯酒人生 剧照 NO.16杯酒人生 剧照 NO.17杯酒人生 剧照 NO.18杯酒人生 剧照 NO.19杯酒人生 剧照 NO.20

《杯酒人生》剧情介绍

杯酒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迈尔斯(保罗•吉亚玛提 Paul Giamatti 饰)和杰克(托马斯•哈登•丘奇 Thomas Haden Church 饰)是老朋友了,看着杰克即将踏入婚姻殿堂,迈尔斯更加感叹起自己失败的生活:婚姻失败、作家梦遥不可及、干着无聊枯燥的职业、不再年轻的岁数。迈尔斯对葡萄酒的研究颇为深厚,于是两个人决定前往加州的葡萄酒生产基地狂欢一次,如果遇上一夜情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果然二人在酒香浓郁的加州遇上了女招待和她的亚裔朋友,迈尔斯和杰克的艳遇让两人都兴奋不已。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大扫兴致。他们的狂欢计划充满了障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富江冤有头安乐死医师的遗产暗夜英雄无限斯特拉托斯调香师第二季第二次也可以很便宜,千里马超市奋斗吧,少年!暮光之墓毕科主播军团1:主播公会再见甜心红气球之旅角头外传:浪流连政委老板的女儿盗光者光灵:武士之魂Gossip#她想知道的真正的○○芝加哥急救第七季大反弹女孩不哭兵捉贼#LuimeliaSeason1天鹅挽歌女力报到:爱神出任务小本经营金与银再见,老婆日月凌空切尔西大墙

《杯酒人生》长篇影评

 1 ) 酒在杯中,人在路上

从意译的角度,我已经看过太多糟糕的电影译名,所以,当我听说《杯酒人生》这样一部电影时,仅电影名本身就足以勾起我观看的欲望了。

看罢电影,更发现这个译名确实妥当,这是部很有味道的电影,就如酒一般。

我对酒没有研究,不过也知道品酒肯定不是如我们几个哥们儿在小店里猛喝那样,感觉品酒的过程多少有些像插花,茶艺,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味道,就如这部电影的故事,一直显得很和缓,哪怕出些波折也仅仅掀起一点微澜,杯酒人生,在酒杯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一切都很和缓,就如生活,你可以细细品位。

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其实是个相对概念,我们常常发现两个人在一些方面差别很大,但是不妨碍他们成为狐朋狗友。

就如片中的迈尔斯和杰克,一个是有品酒爱好的近来活的有些失败的教师;一个是不安分的风流的电视演员。

一个刚刚结束一段失败的婚姻而沮丧无比;一个即将走入婚姻的殿堂或是地狱而心有不甘。

他们踏上旅程,却各有心事,我很喜欢带有旅行色彩的电影,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着显得有些破旧的汽车飞驰,将头伸出车窗狂喊,在高速公路引导的旅途中,你的人生仿佛也在加速。

因为,沿着高速公路,你到达不同的地方,你参与到不同人的生活中,你比呆在一个地方体验的更多。

迈尔斯和杰克便在一阵旅行路上来到了一个本想短暂歇脚的地方,但是各自生活却忽然有了转弯的迹象。

一个在与曾经相识的女侍者玛雅的接触中矛盾重重,犹豫不决;一个迅速与新欢斯蒂芬妮打的火热却对即将来临的婚姻产生了疑惑。

迈尔斯是片中显得最为矛盾的人物,一个外表显得很木呐,很平常的普通教师,却对品酒头头是道而显得又很有品味。

一直希望出版一本书,却又一再失败,加上那让他沮丧的婚姻,一个倒霉透顶,失去方向的中年人的形象被表现的活灵活现。

他又是个患得患失的人物,无力面对结束的婚姻和前妻,而对面前可能的幸福又犹豫不决,他显得有些让人可怜,又有些让人着急。

但是,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这样,久久陷入一段感情的或者事业的打击中不能自拔,以至于对身边近在咫尺的新的幸福无动于衷。

我们沉醉于曾经美好的酒香中,慵懒的躺在原地,却忘记去采下新结的葡萄,酿出更甘甜的美酒,所以,不如痛快喝下这杯酒,然后继续上路。

片子的最后,迈尔斯又回到玛雅的门前,敲响了房门,影片到此结束,我不知迈尔斯和玛雅怎样,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迈尔斯已经在细细品味过去的生活后喝掉了杯中的酒,继续他的人生之路,这样的结局是留有余味的,不是悲剧,也不是大团圆。

再说说老可爱迈克吧,这是个似乎干什么事情都没有道德压力的风流人士,他可以隐瞒自己即将结婚的事实对斯蒂芬妮说“我爱你”之类,他甚至很投入的认为该考虑延迟婚约,甚至取消,玩世不恭的态度让人有些无言。

他的生活似乎和迈尔斯是相反的,就如他喝酒一饮而尽,无心听朋友的品酒哲学,生活中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杯杯饮尽杯中酒,却忘记酒香,所以当一阵阵生活的转折来临,他又不知所措,可怜巴巴的寻求迈尔斯的帮助。

终于,结束一段短暂的风流,他还是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去结婚,去慢慢品味生活或苦或甜的酒,毕竟过快的饮酒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这是一部节奏很慢的电影,相信有过更多生活体验的人会看的更有味道。

配乐很切合影片的气氛,时而明快,时而压抑,画面则拍的很美,特别几段酒窖,葡萄园,原野的风光都让人眼前一亮。

这类没有大牌明星,没有特技,没有跌宕起伏剧情的电影,如果没有好的演员显然是无法成功的,好在片中的演员都很出色,各自的角色的诠释的很到位,他们出色的演出也是这部舒缓的电影让我看的津津有味的重要原因。

品酒专家毕竟少数,但是我们都曾尝过酒的味道,或苦涩,或芳香,或浓烈,或清淡,酒在杯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人在路上,我们必须不断前行。

饮完杯中的酒,上路,迎着朝阳,看着路边的风景,生活其实有滋有味。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204029.html

 2 ) 中年人为什么不自杀?

哪种人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不是最笨的人,而是最聪明的人,满脑子幻想和欲望的人因为他们总是会后悔自己人生的各种决定他们认为他们本应过得更好,因为他们聪明而有才华但是他们往往是失败者,并非真的是,而是他们的生活不是他们欲望中的那个,他们的女人不是他们想要的那个。

他们在35-40之间,会经历这样一个痛苦的阶段思考自己的人生发现诸多不如意,他们想改变,想重活一遍甚至想抛弃眼下的一切,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更好大学的那个校花当初为什么没追?

那个重要的职位为什么没得到?

那次旅行为什么没有艳遇?

他们因此而倍感寂寞,即使娇妻爱子,宝马豪宅也不能满足他们心底的欲望。。。

拜托,醒醒吧,很多人已经站在人生的巅峰却不自知,只要一小步就能登上最高处,但是他们却想退回来。

中年人很多想从头再来的,但是中年人为什么很少有自杀的?

因为他们知道玩不起。

就像Miles,是自己把自己推向失败的边缘。

Jack则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还好,这样的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有人从后面踹一脚,让他们彻底跌倒。

当然,别太狠。

这些话大概只有这个岁数的人能明白,当然,主要还是说给我自己听的,共勉吧。

 3 ) 超喜欢的对白

我能问你个私人问题吗?  当然。

  你为什么那么着迷pinot Noir。

就跟你的癖好一样。

  我也不知道,它是一种很难种的葡萄,你知道吗?它的皮很薄,非常敏感,而且早熟。

它不像cabernet那种黑葡萄一样易于生长可以在任何地方生长,而且即使是被忽视的时候它也能茁壮成长。

Pinot noir 需要不断的照料和关注,它只生长在这个世界上那些隐蔽的、特别的角落里面,也只有园丁最大的耐心和培育才能让它生长。

只有肯花时间去了解Pinot Noir 的人才能理解它的潜质,才能感觉到它所有的表情,我的意思是说味道。

它是这个世界上味道最绵长(haunting),最夺目(brilliant),最精致(subtle),最古老(ancient)的东西。

我是说红葡萄酒也可以很有劲,但是想比较而言,cabernet就俗气了。

你呢?

  关于我什么呢?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对葡萄酒那么感兴趣。

  我一开始是从我前夫那里开始对葡萄酒感兴趣的。

他有个特别大的那种特张扬的酒窖。

但是我的味觉非常敏锐,我喝的越多,就越发的喜欢酒能启发我思想的那些东西。

  比如什么呢?  比如说我会想我的前夫是个多大的伪君子。

我总是联想到酒的一生。

想到它是个有生命的东西。

活着的,有生命的。

我总会想到,葡萄生长的那一年里都发生了什么,阳光是如何撒满大地,而下雨的话,又会是什么样子。

人们又是怎么照顾那些葡萄和采摘的。

如果是一瓶陈酒,那么已经有多少照顾过那些葡萄的人已经死去。

我总是想酒是如何不断的生长变化的,就好比今天我如果打开了一瓶酒,它的味道一定和其他任何一天打开的时候有所不同。

因为酒是有生命的,而且它在不断的变化并变得更加复杂。

直至它达到颠峰状态,然后就开始了它稳定的,衰老过程,就像你说的61年一样。

 

 4 ) 纠偏:《杯酒人生》和中年危机无关

为什么那么影评都说这是讲述中年危机的呢?

在杯酒人生中,麦斯什么也没有,他离婚了,他的书写被拒绝,他复合的希望也被打碎,他总之是处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

这是一段噩梦一样的人生,尽头在哪里?

如何走出去全然不知。

他所做的,就是随波逐流,在美好回忆和痛苦现实中受到折磨。

这是一段凭他自己无法驾驭的人生阶段,他消极等待,被动接受被安排的东西。

影片中的美酒被详尽地提到,这是最隐秘的象征。

酒就是麦斯的另外一个侧面,另一种可能,这种侧面和可能始终在沉睡,被破碎的生活所遮挡,受到压迫。

麦斯一个人的时候,美酒不能拯救他,也就是说他不能拯救自己。

直到那个女人的出现。

美酒同样是这个女人的影子,是“花费三年时间才从一段充满谎言的感情中走出来”的向导。

就对麦斯和女人的意义是一样的,这就是他们之所以走到一起的原因,酒让他们复活了,破碎的那些人生融化了,可以被原谅。

也就是说,美酒的底蕴显露出积极人生的一面,他们在酒杯中将过去的伤心和伤害全都放下,终于可以与对方眼中的自己和解了。

他们过去抗拒这种和解,以为只有沉沦才是重要的,如今不再这样。

杯酒人生制造了很复杂很高的观赏门槛,那种复合型的受挫感需要阅历才可进入,这对完美的人生形成了排斥,所以难怪很多年轻家伙看不懂。

麦斯式的黑暗和停滞的人生观,消沉而阴郁,也只有通过自己原谅自己才能解脱。

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因为那比痛苦更痛苦,比放弃更失望,比希望更渺茫。

影片还是提供了希望,从而最终肯定了人生。

现实中可能不是这样,比电影更难的是,那些沉浸在痛苦中、甚至享受痛苦的人没资格得到救赎,也无从救赎。

所以,人生总比定电影更残酷。

 5 ) 与踉跄共舞

他摇着红酒杯,以为生活尽在掌握,却不知,生活一直晃得他,踉踉跄跄。

——佚名 《杯酒人生》已经上映超过20年了,而对40出头的我来说,观影时机却是不早不晚,刚刚好。

电影2004年上映时,饰演男主之一迈尔斯的保罗·吉亚玛提37岁,他因为脱发、大肚,再加上落魄的神情、衣衫,内敛敏感的性格,在影片中极具沧桑感。

另一位男主演杰克的扮演者托马斯·哈登·丘奇因为长相英俊,身材高大,尽管比保罗大了整整6岁,但从视觉上看来,他自然更显年轻。

电影好看的前提之一是人物形象要和情节发展融为一体,这部电影从选角开始,就成功了一大半,据说乔治·克鲁尼曾自荐扮演迈尔斯,被导演婉拒,是啊,那么英俊的脸庞,要演出中年失意,多少有点诈骗的味道。

电影中的中年失意,相比真实情境下的中年失业,背负房贷和孩子及原生家庭的窘迫而言,还是较为诗意。

迈尔斯被离婚倒也是自己作的,小说不能发表至少还能做老师,杰克演员事业走下坡路却还能迎娶富家千金。

这当然不是一部只讲中年危机的电影,中年危机也不全然都是经济危机,精神层面的危机,对某一类人来说,可能更为致命。

电影前半程,小说是否出版,还是个悬念,我一度被迈尔斯的好哥们儿的乐观所感染,坚信迈尔斯的小说才华和他的品酒才华一样,横穿美国葡萄酒庄园。

所以,前半程,迈尔斯接二连三地品酒,纳帕谷的赤霞珠、霞多丽、圣丽塔山黑皮诺......葡萄酒庄园的美好风光,令不懂酒的小白观众也能共情人物的轻松惬意。

直至他得知前妻再婚,甚至还要再携新人参加好友婚礼。

他第一次踉跄失态,拿着一瓶酒奔下山坡,酒是他伤心时泪水的平替。

杰克的婚前放纵,让迈尔斯也左右为难,无意泄露真相之后还得转移嫌疑人,再深沉的友谊也得需要一些隐瞒,“因为你,我的灵魂伴侣失之交臂”。

玛雅和迈尔斯,两个慢热的人,好不容易点开了进度条,却像短视频一样三秒即止。

迈尔斯太需要一个好消息了,他忍不住打探小说进度,小说被发了好人卡,婉拒理由是出版社不知道如何将这本《昨天的明天》推向市场,他彻底沮丧,发疯之前还吃下两粒抗抑郁药物,之后才举起吐酒桶把自己浇了个湿透,好哥们天使般出现,他还不知,新的真爱怒火冲天地等着揍他。

两个人坐在海边,无条件乐观的杰克继续提供情绪价值。

迈尔斯沮丧地说,我连自杀都没有资格。

杰克不理解。

迈尔斯解释说:你看海明威、塞克斯顿、普拉斯、伍尔夫,都有成名作之后才自杀,我连作品都没有。

杰克说,你看看写《傻瓜同盟》的那个家伙,他自杀之后书才出版,你看现在多有名。

那一刻,迈尔斯的眼神一下子从灰暗变成了无语或者是我去,至少不再全是绝望。

于是,他继续抒发存在主义焦虑: “我是摩天大楼窗户上的一个指印, 是擦大便手纸上的一粒粪渣, 和成千上万吨污水一起冲向大海。

” 荒诞的比喻带来了杰克的赞美,迈尔斯只能继续鄙夷地回复,这句诗出自他人。

导演刻意在无意义中,用段子对冲人生的虚无。

一个段子,消解不掉哀伤,但能把一个人拉回地面; 一杯红酒,化解不了寂寞,却带给一个人活的滋味。

杰克婚约被新女友得知,奉上断鼻作为代价,真爱谎言瞬间成为泡沫,肉体动物竟然愈挫愈勇,荒诞继续。

盛大的婚礼如约而至,哪怕断着鼻子也不能改期,迈尔斯得知前妻戒酒怀孕,内心再次崩塌,他珍藏的61年的白马葡萄酒,结婚10周年打开的愿景彻底成虚幻。

迈尔斯第三次被暴击。

红酒再次拽他浮出水面,就着汉堡店的炸鸡汉堡,红酒被倒进可乐瓶,他一口一个豪饮,没有把鼻子深埋,深吸去想象那瓶酒的前世,也没有斜放酒杯,在灯光下仔细观察它纯净与否,更没有轻轻摇晃,让香味更持久芬芳。

只消饮下去,那万千愁绪,都随红酒穿肠过。

迈尔斯感觉生活宛如自己的葬礼,无法哭泣更无法欢笑。

直到灵魂伴侣发来读后感: “你的小说写得真好!

你用词很娴熟,谁在乎到底有没有被出版?

里面有很多很美很伤感的东西,你真的都经历过吗?

一定很痛苦......结尾让我很困惑,父亲是自杀了还是怎么回事?

都让我想疯了......我真的很喜欢你的小说,别放弃,迈尔斯,写下去!

” 生活,再次亮起新光。

不过,谁知,那门后,是否是新的踉踉跄跄?

如果是,那就与踉跄共舞,左手酒,右手故事,喝过,写过,踉跄过,活过。

后记: 2025年,木卫二书友会重新出发,主理人杨青老师把我们宠出天际。

电影课变成了先看再讲,2小时vip电影院影厅观影,2小时高品质导师分享,分享后还有1小时自由交流,难以想象,在步履匆匆的深圳还有如此奢侈的精神享受。

陈老师爱红酒多年,既专业又温暖,一人一个品酒杯,讲到电影中的品酒环节,酒也就醒好了。

不踉跄时的迈尔斯,是一个很好的品酒老师,一闻二看三品四摇晃,在陈老师的品鉴带领下,我的脑海里也泛起了想象的涟漪。

中年人的困顿,经常在于,自我人格觉醒了,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于是,总要从诗、书、花抑或酒、茶、友之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映照,哪怕被生活撞了一下腰,也可以找到一二支持,撑起腰,与踉跄共舞。

 6 ) 等待你的到来--杯酒人生

  老男人Miles正面对艰难时刻,前妻肯定不再回来,死党即将告别单身生活,小说被出版商拒绝,已向五十岁奔去,只有品评葡萄酒是他的特长。

  在与死党最后的单身旅行路上,Miles遇见Maya,爱上这位于美酒有天生悟性的酒吧招待,却没有勇气接纳她的感情。

  酒香不怕巷子深,指的是黄酒、白酒,却不是葡萄酒。

在被开启前,它的色泽与芬芳都是一个迷,被紧锁在瓶子里。

只有那些舍得费心打开它的人,才能享受它的美丽,或者承受对劣酒的失望。

  如果一瓶酒,穿过漫长的岁月默默等待,而没有等到饮酒人的欣赏与开启,它会不会和Miles一样,对未来和人生约略有些迷惑呢?

  Maya把手轻轻放在Miles手上,对他说人生和酒相似,由鲜活葡萄到鲜活的酒体,渐渐沉郁直到最后老去。

  Where is my Maya。

酒说。

      

 7 ) 《杯酒人生》:看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是如何写对白的

写对白:要揭示而不是直陈人物的情感对白应该把人物展现给观众,表现出他的想法、感情、意图,而不是直接宣布。

“做给我看,不要光说给我听”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对白。

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与吉姆·泰勒(Jim Taylor)所写的《杯酒人生》(Sideways,2004)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是一个关于对白写作的佳例。

表面上来说,剧本是关于酒这个主题的,事实上则展示的是主角米尔斯(Miles)内心的渴望和挣扎。

虽然看上去米尔斯独自一人,但他不能从最近的离婚中解脱出来,重建自己的生活。

《杯酒人生》片中的米尔斯(左)[保罗·吉亚玛提(Paul Giamatti)饰]在下图这场戏中,米尔斯是一个酒的爱好者,正与一个很具吸引力的朋友玛雅(Maya)独处,而他的哥们儿杰克(Jack)正在另一个房间里跟一个当天刚刚认识的女人做爱。

米尔斯和玛雅坐在房屋前廊下喝着酒。

摘自亚历山大·佩恩与吉姆·泰勒所写的《杯酒人生》,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提供。

玛雅询问米尔斯,发觉他的回答极有启示性……我们也深有同感。

米尔斯最初一笑,是因为他本来为之一振的“私人问题”,竟然变成了关于酒的问题。

而事实上,酒只是一个表面的话题,却更能揭示了他个人的内心世界。

他关于皮诺葡萄酒的独白,展示出了他的孤寂,也揭示了他是一个难处但很值得珍视的人。

他暗示玛雅一个问题:“你是那种既有耐心又有信心的种植者吗?

”他在表露自己时,也流露出了对玛雅的感情。

在这个比较不同葡萄酒的独白中,有另一层意思,就是米尔斯在比较自己与他哥们儿杰克的个性。

杰克在另一个房间,可以轻易找个女人做爱,显然是“在哪儿都能长大”的酿造卡伯奈特葡萄酒所用的葡萄,而他自己更像是皮诺葡萄,“皮薄、易变”而且“需要更多关爱”。

词汇和语法决定人物的心声与场景指示说明部分一样,语言的选择也是对白的关键。

人物使用的词汇和语法,代表了人物的特有身份,可以说明他们是什么人,希望被看作是什么人。

阿米尔说的“……我的朋友”,警察说的“得了,收摊吧,别卖了”都很犀利,让角色变得丰满。

这类语言使得观众对人物产生可信的感觉。

在《杯酒人生》一片中,米尔斯是一个紧张而笨拙的人物,特别是在与女人相处的场合。

在上面这场戏之前的一场戏中,米尔斯向玛雅叙述自己正在写的小说,整个叙述过程结结巴巴的。

不过这一回说起酒来,他得心应手,甚至文绉绉的。

这一场戏告诉观众的是,米尔斯不单是对酒的知识渊博,在忧虑外表之下,他本是个热情、体贴、有趣的家伙;不过在人生的这个时刻,他很不顺,需要慢慢地调整,才能展现出自己的本色。

本篇内容摘自后浪电影学院出版的《故事片创作完全手册》一书 版权所有 转载联系

故事片创作完全手册8.2[美] 米克·胡尔比什-切里耶尔 Mick Hurbis-Cherrier / 2020 / 后浪丨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8 ) 杯酒人生,旅行人生

这是一部社会讽刺喜剧,亚历山大·佩恩和吉姆·泰勒这对老搭档甚至可以被称为当今美国电影的社会大师,在他们的电影中只是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这些小人物有点自私自利,有点小小的报复,有点理想,也没有太强的道德规范。

其实这些人就是我们自己,这种平凡化的处理,使得每个人似乎都可以从银幕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发现平凡的生活中居然有那么多微不足道的不幸,而这些或者痛苦,后者不幸的遭遇看来还有喜剧的色彩,这就是“笑中带泪”的意义。

《杯酒人生》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葡萄酒,而在于象征人生的“单身汉旅行周”,每个人都会寻找人生的替代品,把它作为象征性符号,并由此带给自己能够相信的关于“生活的意义”,所以有人认为人生如戏,有人认为人生如梦,有人认为人生就是巧克力,对于迈尔斯来说,人生就是品尝美酒,他之所以喜欢美酒,美酒之所以如此吸引是因为原材料的珍贵,制作工艺的复杂,这似乎象征着各自炯异而精巧的人生;对于马雅来说,品酒就是人生,金黄的酒液之中蕴涵了那些培育葡萄生长的自然环境,酿酒工人的心血,仿佛葡萄酒就象征着生命和生命的缔造者和守护者;对于杰克来说,人生则是一口喝干杯中的葡萄酒,而莫管它究竟是美酒还是劣酒,因为杰克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只是生命中的一瞬,无论是演戏,“单身汉旅行周”,甚至是结婚,所以无须顾虑太多,在杰克看来,现实生活是如此繁累,所以干脆让直觉来指引人们的行动。

在故事最后,迈尔斯的出版梦破灭,自己的前妻也即将和别人结婚还有了身孕,迈尔斯一个人孤独地在快餐店里,一面吃汉堡,一面喝着那瓶他珍藏多年的1961年的Chateau Cheval Blanc(玛雅曾经对他说,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他才会打开这瓶酒),一种人生的荒诞和幽默便油然产生,对于迈尔斯,多年的努力只换来自己精神的萎靡,他需要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简单的肉体之爱,精神上、兴趣上的契合才能点燃他心中的爱之火,每当爱好升华到这种程度,它就不仅仅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生命的追求,让生命延续的一个动力,但是正像迈尔斯的爱好是酒精一样,它能够帮你也可以害你。

生活对于每个人同样如此,我们不晓得它的尺度在哪里,所以往往会被它灌的酩酊大醉。

当然最后的安排还是能够体现亚历山大·佩恩的“最终关怀”,用心生活的人们还是得到了生活的馈赠,迈尔斯还是接到了玛雅的留言电话,一如施密特在自己资助的非洲小孩的画中得到了生命的尊严。

影片讲述的虽然是于中年人的迷惑和苦恼,但是对生活方向无法确定的又何止中年人,少年人面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成年人面对家庭和责任的矛盾,老年人对生命和归宿的矛盾,莫不如此。

生活是漫长的,生活是平淡的,但是通过不同人的眼睛,普通生活和普通人都其实是非常有趣的。

同样,这部影片同样可以被看作公路电影,亚历山大·佩恩和吉姆·泰勒对于公路题材近乎偏爱,像大多数公路电影一样,所关涉的也是心灵旅程。

寻找的主题在影片开头就已经开始。

 9 ) 最好的葡萄酒入门电影

发现居然没人解读电影里的酒,那只有本皮卡丘上了,这部电影其实是非常棒的葡萄酒入门,看完之后会对葡萄酒的种类有很全面的了解,稍微梳理后会装X更清新。

跟着Jack 与Miles 我们开启了一趟品酒之旅,路上开启的第一瓶酒,是Miles一直存着的1992年Byron,非常罕见,100% Pinot Noir 来自加州(单一品种),他们现在已经不生产了。

Jack 问了个问题,黑皮诺,那为啥是白的呢?

Jack 与 MilesMiles 回答:天哪,千万不要在葡萄酒庄园问这种问题。

红葡萄酒的颜色来自葡萄皮,这个酒的葡萄汁不一样,是自然流出的,不是挤压的,所以在发酵的时候不会接触到葡萄皮。

葡萄酒第一个知识点:红葡萄酒,是红皮+红肉或者红皮+白肉葡萄酿造而成,白葡萄酒是白葡萄或者红葡萄去皮分离发酵而成。

常见的白葡萄酒品种包括:雷司令(Riesling),霞多丽(Chardonnay),长相思(Sauvignon Blanc)常见的红葡萄酒品种包括:黑皮诺(Pinot Noir),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席拉(Syrah/Shiraz),梅洛(Merlot), 品丽珠(Cabernet Franc,也就是解百纳)SANTA ROSE Road附件的斯坦福葡萄酒庄园,他们生产顶尖的皮诺酒和霞多丽(Chardonnay),是加州圣巴巴拉一带最好的产酒地之一Jack: 我以为你讨厌霞多丽Miles:不不不,我喜欢所有单品葡萄酒,我只是不怎么喜欢 加利福尼亚处理霞多丽酒的方式。

太多的橡木味和苹果酸发酵。

这个地区很适合皮诺葡萄的原因,是晚间从太平洋来的冷空气,让浆果类植物凉快下去,皮诺是一种皮很薄的葡萄,不喜欢consistent heat and humidity,非常娇贵,delicate之前看过一个对于葡萄品种跟葡萄酒品牌的很好的比喻,他说酿葡萄酒就像是烹饪,葡萄品质就是类似鸡鸭鱼肉的食材,比如喜好皮诺就类似我喜欢吃鸡肉,不喜欢霞多丽就像不喜欢吃羊肉(羊肉好膻味),酒庄会对食材进行不同的加工程序,造出不同风味的葡萄酒,就像喜欢吃鸡肉,也会碰到烤鸡,炸鸡,小鸡炖蘑菇,也会有自己的偏好。

Miles 提到的单品葡萄酒,就是纯一个葡萄品种的酿制,因为也有很多的混酿酒。

俗称,佛,跳,墙。

Miles 介绍了葡萄酒的基本品鉴方法:第一步看,举起杯子对着灯光仔细看葡萄酒,你要看的是颜色和纯净度。

是浓稠还是稀薄?

是水状还是浆状?

然后,倾斜一点,在它靠近被边缘稀薄的地方检查颜色的密度,这会告诉你酒有多陈第二步闻,用把鼻子整个塞进去闻,Miles 说闻到一点橘子味,草莓,西番莲果,芦笋,坚果Cheese。

放下杯子,让它进点空气,氧气能将它打开,释放出香气和滋味,非常重要,再闻第三步喝,小酌一口,通过品尝可以归纳分析出单宁、甜度、酸度、圆润度、成熟度Miles 没有直接给酒打分,而是说这个酒对于入门者来讲也是非常不错的,酒很新。

客官,一起饮酒吗晚上,他们去了Maya 打工的餐厅,喝了bartender 推荐的新的Bien Nacido,他们自己生产的,Bien Nacido 的酒庄坐落在加州中部海岸,是圣塔玛利亚谷(Santa Maria Valley)产区的葡萄酒先锋。

来自太平洋的晨雾和海风赋予了葡萄园凉爽的气候,使种植于此的葡萄有较长的生长期,便于风味物质和糖分的积累。

葡萄园总面积约800英亩,主要种植了霞多丽(Chardonnay)、黑皮诺(Pinot Noir)和歌海娜(Grenache)等勃艮第与罗纳河谷(Rhone Valley)的经典品种。

Miles点评:非常紧实(tighter than nun’s ass),浓度很好,原料不错。

Maya 点了一杯Highliner 的酒。

后面Miles 去找Maya 的时候也点了一瓶,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等她一起?

结果Maya 没来,自己喝完一瓶,迷迷糊糊回家了。

默默生气Monday 早上Jack 在表达了自己要泄欲/get laid 之后,他们路上遇到了一片 Syrah 葡萄庄园,品尝后,Miles 评价:big one(味道很重)服务员回复:这酒要连葡萄皮一起,在一个开口的酒桶中放俩礼拜Miles: 难怪还有单宁酸味儿,对吧?

服务员:yes,that’s a young one. 也就是说,当酒放越陈,单宁酸就会挥散俩人一本正经的细酌一杯,等服务员一走,俩人马上满上。。。

(皮是你们皮)这里涉及到了红葡萄酒酿制,也就是发酵时要让葡萄果皮、果肉、果核在一起共同进行。

持续发酵时间由几天到三周不等,从而使葡萄酒得到酒味、香味和深红的颜色。

将葡萄皮分离出去,监视着它继续在酿酒桶中发酵。

直到装瓶前, 葡萄酒在橡木桶和酿酒罐中不断的成熟。

-等等等的分割线---我们的吴珊卓,出演的Stephanie出场啦(她主演的Killing Eve好棒啊,异域风情的小变态爱了第一杯,这是我们园子里的霞多丽Chardonnay,Stephanie 给俩人倒酒,miles 喝了一口后,评价不够卓越,倒掉第二杯是 cabernet franc 品丽珠红葡萄,生产单品葡萄酒才第五年,周围很少园子做纯的cab franc,得过银质paso robles last year, Miles评价从来不觉得cab franc 有啥妙的,有种,空洞,松弛,熟过头的感觉最后一杯,希拉,园子里的希拉,明显不错

给哥满上去完希拉园子,他们去了野外,Miles 会想起他跟前妻Victoria,一起在这里度过的快乐时光,他们开了一瓶95年的Opus one,就着烟熏三文鱼,虽然配酒的菜乱来的,但喝着开心啊1979年创立的Opus one 单箱葡萄酒卖到了24,000美元——创造了加州产葡萄酒的最高价(JD 上售价,现在是单瓶价格在3600起),有品酒师对于Opus one 评价如下:Opus One 以优雅风格为特点,香气中含有烟熏、青草、黑胡椒、蓝莓、香草、铅笔芯、马鞍革和檀香等,入口优雅柔和复杂而集中,单宁细致,结构均衡,口感上酸度不高,充满黑色浆果、轻微的薄荷辛辣和巧克力的后韵。

其中1996年的酒(赤霞珠 86%、品丽珠 8%、梅乐 3%和马尔贝克 3%)给人印象很深,这款酒色泽深紫,优雅雪茄、香料、烟草和烟熏香,配合熟美的黑莓香气,丰厚浓郁,柔韧而圆熟的单宁,带着雪茄盒和香料般的平滑凝聚的余味。

真香,真好喝有意思的一幕是,Miles 在Double dating 前,耍脾气,说如果谁要点merlot 他就掉头走人,可见他对梅洛的厌恶。。。

Double dating 先喝了 长相思(sauvignon blanc)白葡萄, 有一点丁香他们吃饭期间,总共点了3整瓶红酒,四个人还是很清醒,很不错的酒量了Whitcraft winery 2001 pinot noir,Whitcraft是圣巴巴拉当地的一家厂,主要擅长黑皮诺(他们点的),霞多丽跟希拉酒剩下的两款 Sca Smoke 2001 与KRISTLER 没有查到太多信息。

喝完酒后,Stephenie 建议大家去她家里 让大吃一惊的是她居然有大名鼎鼎的Richebourg,生产此酒的罗曼尼·康帝(La Romanee Conti)是法国最顶尖的酒园,甚至被广泛认为世界最顶级/贵的红葡萄酒园。

酒庄的历史也还蛮有意思的,作为法国最古老的葡萄酒庄园之一,几经转手,最终后被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堂兄弟康帝亲王,在与国王情妇庞巴杜的激烈争夺下,最终拿到了。

现在市场上罗曼尼·康帝很难得一见,即使有也是少则数千欧元多则上万欧元。

中国大陆仅有数瓶,基本为收藏者的镇宅或镇窖之宝。

后面他们选了 Andrew Murray,当地的一款酒,他们对于这瓶酒的评价不太一样,Miles 觉得不错,Maya 的反馈是overdid it, too much alcohol, 把葡萄的味儿盖住了谈到Miles 柜子里的明星,1961年的Cheval Blanc,这是由波尔多八大名庄之一的百马庄生产,1961年的现在售价在44400左右,现在是刚好的适饮OMG,这瓶酒被Miles在汉堡王拿纸杯子喝掉了,一口平均一万块,(lll¬ω¬)败家子

妹想到,暴殄天物啊最后拿Miles 跟Maya(名字念起来好好听哦)的对话作为ending吧。

为啥那么喜欢pinot?

Miles:那是一种很难种植的葡萄,皮很薄,喜怒无常,不像卡博耐(cabernet)很好养活,甚至不需要人的关注也能自我茂盛。

Pinot 需要定期的照顾,只能存活在那些极特别的地方世界很少的几个角落,只有最精心的人能照顾好,也只有真正能理解皮诺潜力的人才能引导它进入全盛阶段。

它的香味,是最持久最辉煌的最精妙,古老的,在这个星球上。

他应该暗示自己像Pinot 一样,Jack 像 Cabernet,骚浪贱。

Maya, 说之所以那么into wine,是因为她发现自己拥有 sharp palette, 基本上越喝越清醒(岂有此理)the more I drink, the more I like what it make me think about.我喜欢思考酒的生命,它是一种怎样有生命的东西我喜欢去思考在葡萄成熟的一年里会发生什么,太阳是怎么样照耀的,是否有雨我喜欢去思考,那些照顾和采摘葡萄的人们,如果是陈年酒的话,有多少人现在已经不再人世了。

我喜欢葡萄酒在不停的进化,好比,如果我今天打开一瓶酒的话,它的味道会不同于我在其他日子打开它。

因为一瓶酒其实是有生命的,而且它不停的进化,不停的得到新的元素。

这样,知道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了它缓慢并且不可避免的衰退,它的味儿真的变得F good好。

很惺惺相惜的两个人了好了,我已经将我毕生所学授予大家,期待我再次修炼后的成果。

最后再啰嗦一句,我发现 Paul Giamatti 真的很适合演Miles,我想到了很多可以替换其他演员的人,唯独找不到可以替换他的,以至于有段时间看《亿万》的时候一直会想到他这个废柴形象。

 10 ) 杯酒人生

这片子英文名字叫sideways,是斜着,斜向一边的意思,以我的英文修为,目前只能达到感到有点意思,但是还说不好是什么意思的境界。

大意应该是在强调中年危机吧。

但是这个中文译名,我是感触颇深阿,虽然还有一个译名叫酒佬日记,我觉得还是这个杯酒人生好。

因为我就是冲着这个片名去看的,看完之后觉得不错,查了一下才知道这片子在05年火的不行,一举拿下第62届金球奖的7项提名。

我是喜欢喝酒的,想高中时候因为喝酒逃了一节课被罚站,想想那个年纪在国外好像还买不到酒,还是中国好。

还有一次中午吃饭和哥们喝完酒灌了几管力克就去上场踢球,还好我是门将,不知道那几个在场上跑的哥们是什么感觉。

记得我写的大学毕业征文叫《我把青春献给你——大学六记》里面就专门有一记是写喝酒的。

现在这篇记录也遗失了,也忘了写得什么了,只记得这种描写真实的颓废的大学生活的文章是肯定没得了奖金的。

想开始喝酒的原因应该是为了宣告一种成熟,装作大人的样子,加上自己开始还是挺能喝的,在东北这地方,拼酒就像奥林匹克,能喝的总是牛掰点的,推酒不干总是会被人笑话的。

于是因为能在这种“竞赛”中表现的不错,也很喜欢酒桌上的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了。

但是我们的中式奥林匹克拼酒和这片子中的喝酒可不是一回事,虽然我们中国虽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据维基百科说:先秦时期出现了曲法酿酒;汉代以后发展了制曲技术;东汉引进了葡萄酒;所以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一说,但是到了现在,喝酒已经退化到先决定喝啤酒还是白酒,然后白酒决定一下度数,一般都选择45度以上的,因为觉得38度的一股水味,然后凭照自己平时被广告轰炸留下的印象再选一个牌子,然后开始半开一开的喝了。

然后尽最快速度把自己或者别人灌醉,然后开始拉着哥们的手痛诉衷肠或者给老情人打电话或者转场到KTV和disco去尽情的发泄一下,这种喝法,倒是很像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就是想最快速度成功,最好什么地位金钱尊重都要有,然后这就是快意人生,成功人生了。

这种喝法是永远不能喝出来像片中女主角玛雅那种人生感慨的,她说人也像酒一样,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直到被打开的那一瞬间,实现自己辉煌的那一瞬,然后随着时间的过去再变淡变老。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都是一定要有平淡的酝酿的,这样才能体现出高潮时的不易和澎湃,高峰过去也一定要是走下坡路,这才是必然的客观规律。

片中的男主角麦尔斯,是个典型的中年危机的例子,自己的事业没什么成就,离婚,作品迟迟不能发表,更主要的是他自己不能成功的走出失落,不能move on,也就是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而找不到其他想要追求的东西,其实希望也正是我们人生的一大意义所在。

何兆武教授在《上学记》中说:“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一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这两个条件在我上学的时候恰好同时都有,当时正是战争年代,但正因为打仗,所以好像直觉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

”这就是希望,希望给我们的巨大的生存的动力。

还有就像是古惑仔里面的山鸡哥说的:你知道叫鸡最兴奋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么?

不是做的时候,而是在等着鸡来的时候,你不停的在想,是个波大点的呢,还是个腰细点的呢。

这种希望的兴奋甚至超过了我们的性本能,可见希望的力量有多么大。

真正懂得品酒的人在开酒前是会很期待的,正如这种希望。

我们会想这酒是激烈些呢,还是温顺些呢?

是酒精的味道重些呢,还是香味浓些呢?

酒是可以选的,不喜欢这瓶,可以开那瓶,也一如我们的人生,你得不到这个,可以去追求那个。

前提是我们要有去追求的动力,就像最后麦尔斯走进玛雅的家。

《杯酒人生》短评

“我就是摩天大楼窗户上的一枚指纹,我就是卫生纸上的一粒粪渣,随着成千让万的垃圾一起冲向大海。”“看,写的多美啊,我就写不出来。”“我也不行,这是布考斯基写的。”

8分钟前
  • 贝果在唱歌
  • 推荐

实在是懒得关心婚内出轨处处碰壁还要去老妈家偷钱的巨婴男宝和婚前两天还泡妞欺骗未婚妻的花心浪子的midlife crisis,不合胃口。

9分钟前
  • momo
  • 较差

不太喜欢

14分钟前
  • 苏晓晓
  • 还行

男人啊..........很真实而平凡的旅程。估计很多男人看后深有同感同时想像杰克一样实践一下。不过也许我不在那种文化中,也不在那种情景中。我还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供我去引起共鸣吧。权当欣赏。

17分钟前
  • 杉爷
  • 还行

即使是在生活中不断挣扎后退之时 我们还是可以向旁边看看 总会有一条sideway

22分钟前
  • MissXtotheO
  • 力荐

没什么感觉。是不是这样讲落魄人生失意灵魂的题材我N没共鸣?

27分钟前
  • 大v
  • 还行

“我是摩天大楼窗户上的一个指印,是擦大便手纸上的一粒粪渣,和成千上万的下水道污秽一起奔向大海。” 无法出版的小说才是最棒的。

28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高中時候看的給2星,今天英美影視與文化又放片段,即使現在再看一次也不大會變3星的趕腳,仍然無法理解的文化和境遇和心情。

30分钟前
  • 阝女
  • 较差

哎佩恩真是我的菜啊,非常好看。总的来说戏剧性还是挺强的,不过Losers并不是一个难以驾驭的群体,只是看到怂头日脑的人还总是觉得又有意思又可怜。杰克长得太像施瓦星格~

31分钟前
  • 圆首的秘书
  • 力荐

一半时真正地意识到影片大幅度升华了 Keep writing!

32分钟前
  • Bill
  • 推荐

赋予酒太多意义,反而越讲越玄乎

36分钟前
  • lcsun
  • 还行

关于loser的故事。lz四十岁的时候如果和那主角一样失败的话就回来打5星~立此存照

41分钟前
  • 如晦不已
  • 还行

好可爱的一部电影..一开始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但看完一篇影评,我知道了,“在挫败永远多于成功,否定永远多于认可,胆怯永远多于争取的大多数人生里”。所以立刻换成了五星

44分钟前
  • emma
  • 力荐

两个中年男人结婚前的漫长的单身派对之旅,一个陷入了危机,离婚、失去事业、前妻找到幸福,而自己却越发颓废,另一个将对结婚的恐惧化成无尽的色欲。如何摆脱这明显不对的一切,是接受?还是反抗。接受,你却无法忍受,反抗,你又已经没有能力,这种矛盾,是生活的必然,还是自己的堕落。

49分钟前
  • 通叔
  • 较差

要有四星半就好了 我太浮躁 很多可以琢磨的东西

52分钟前
  • Frank
  • 推荐

-你为什么喜欢皮诺?-你是怎么迷恋上葡萄酒的。这两段叙述是全片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57分钟前
  • junepig
  • 推荐

对酒没感觉 还是相貌协会会员ing

59分钟前
  • galbreath
  • 较差

葡萄酒浓稠地流过瓶口,酒杯在兴起时叮当作响,整部电影也仿佛一同散发着酒精的香气,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懂了些品酒的知识,也似乎明白了些人生的三三两两。过分痴迷于像品酒这样的爱好,似乎只是为了逃离生活里的不如意,那些丧气的人看不见人生的乐趣,可能本身对这种丧也有一种沉迷吧,爱情事业皆不如意,人过中年不过白纸一张,太多人就像那不起眼的灰烬,只有在放大痛苦的时候才能感知到自己的一丝的存在啊。

1小时前
  • tangerine
  • 推荐

念念不忘的前妻会觅到意中人,玩世不恭的朋友会找到归家路,失意是人到中年未遂的作家梦,是偷偷把珍藏的红酒倒进可乐杯喝光,是摩天大楼窗户上的一个指印,是擦大便手纸上的一粒粪渣,和成千上万的下水污秽一同奔向大海。希望失意者最终都有可敲的门,玛雅在沙发上讲酒的时候像在发光。

1小时前
  • 王小札
  • 还行

感觉一般的电影

1小时前
  • leilei4179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