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可及

触手可及,触手可及:一部关于陈冠希的纪录片,BEING EDC

主演:陈冠希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粤语年份:2015

《触手可及》剧照

触手可及 剧照 NO.1触手可及 剧照 NO.2触手可及 剧照 NO.3触手可及 剧照 NO.4触手可及 剧照 NO.5触手可及 剧照 NO.6触手可及 剧照 NO.13触手可及 剧照 NO.14触手可及 剧照 NO.15触手可及 剧照 NO.16触手可及 剧照 NO.17触手可及 剧照 NO.18触手可及 剧照 NO.19触手可及 剧照 NO.20

《触手可及》剧情介绍

触手可及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08年,香港明星陈冠希突破了娱乐圈最后一道底线,往常光鲜亮丽、完美高雅的明星丽人赤裸裸地展现着各自最真实的一面,美丑毕现,举世哗然。由此被谑称为“陈老师”的Edison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无限期退出娱乐圈,由此为这场闹剧画上了一个句号。转眼七年过去,礼崩乐坏的年代,人们习惯了各种无下限信息的狂轰乱炸,转眼望去,Edison的事件似乎已经不算是什么了。而今陈冠希移民美国,创立了自己的时装品牌,创意不断,随喜所欲制作喜欢的hip-hop。他的生意取得成功,音乐也让他感到快乐,率性自我活出一片新天地。 憎恨陈冠希的人不少,喜欢他的人也越来越多。究竟是Edison发生了变化,还是世人改变了自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请修理好我的男朋友99.9:刑事专业律师-完全新作SP全新的相遇篇~英雄教室对局骑士的战争单亲宝贝有很多蛋的公鸡简爱宝莲灯·浮尘幻灭黑桃皇后之黑暗仪式无边泳池我怒了金鸡大劫案读书会飞归故乡瓦莱里娅要结婚了无伴奏街头霸王:暗杀拳神助参拜~三女伊势参拜隋唐英雄之薛刚反唐破风再见,黑鸟不可遗忘第二季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地球少女美女上错身第五季随心所爱魔法少女伊莉雅:运动会的舞蹈南茅北马无名女尸

《触手可及》长篇影评

 1 ) 从18岁到35岁,陈老师到底改变了什么?

“艳照门”事件让陈冠希宣布退出了娱乐圈,这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的一个标志事件,每个人隐私权、窥私欲都无限地被放大,各种道德观、价值观、娱乐观都是刚刚形成,尤其是那时刚好是初代网民逛论坛、发帖子、看明星,看丑闻,处在那样一个信息刚开始爆炸的时代,陈冠希爆出娱乐圈最具看点的新闻,所以很是吸引眼球,也挑战了公知,挑战了传统观念,给了80、90后的一些不同的认知,明星不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脱下衣服仍然跟普通人一样(有点邪恶)。

其实说起来那时我还不只是偶尔听过陈冠希的名字,在那个网络不是很发达的乡下,也是通过电视报道才知道,奥原来还有这件事,后来还特意去搜了一次才知道这件事的始末。

那时还小,对于情爱没有概念,只觉得好遥远,好震惊,好大胆,好厉害!

现在也只想用几个字来形容:“贵圈好乱”!

当然现在并不去评判当初的谁是谁非,只来简单的说一下纪录片陈冠希的变化!

有人说是洗白,有人说是商业宣传,的确从片子内容上看确实目的很明确,他想重新拍电影,重新当演员,重回娱乐圈。

看过他的一些报道,自媒体上曾经有一篇文章细数陈冠希退出娱乐圈后的事情,大概是陈冠希在机场发生冲突事件当天,也细细扒过他尝试复出,但是都没有成功,所以也只能在国外做hip-hop,做流行概念的T恤衫,做得还是很风生水起的。

这次可能也是有预期的试水,看看光淀片中他还是很酷,很吊,很个性,还是有几个特定的词“约炮”“FUCK”“很屌”,还是那么放浪不羁,痞里痞气,只是多了些成熟、沧桑,看来艳照门打击还是挺大的。

刚才看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有些写不下去了。。。

 2 ) 聊我可以聊的 说我能看到的

首先我先表明我是墙头草,如果没有《触手可及》我估计这辈子都不会思考陈冠希,我和他的的交集仅限于七年前他亮爆了我的眼球,藏在电脑桌下的右手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快感。

而我没有在网上谩骂过他一句,也没有买过他的专辑,看他的电影也没有花过一分钱。

  豆瓣上的影评比纪录片本身更精彩。

各个大神犀利的语言,叹为观止的价值观,对纪录片以及冠希的剖析超过对自己的了解,令人感到望尘莫及,拍马难追。

我只能用我薄弱的文化底蕴,没有深度的价值观对纪录片所涉及到的细节发表一下看法。

当然纪录片里刻意的不刻意,冠希说的谁都可以张口就来的冠冕堂皇的话我会尽量屏蔽。

下文的稚嫩之处大家笑笑就好。

  片子一开头是冠希的道歉声明,大家应该记住的是冠希说的那句“我将无期限的退出娱乐圈。

没有期限”很正常VICE做过加强的渲染。

有没有人注意过冠希在道歉时里边穿的格子衬衣,外边穿着西服,没有打领带。

真的,对于一个对于生活品质要求低到发指的我都感到这身衣着的不搭调。

格子衬衣配黑西服就好像校服配牛仔裤一般可笑而且他还没有打领带,这么重要的场合竟然没有打领带,可见艳照门这件事情对于那个时候的大男孩冲击有多大。

那件事情发生以后,所有的人都对他可以说是人人喊打,包括他自己。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大概是找一个谁都找不到的地方了却人生。

但是这个半大小子,却要为了给公司把损失降到最低,被逼着站出来发所谓的道歉声明。

其实傻瓜都知道道歉声明有用吗?

可以挽回自己的声誉吗?

可以减少网上对他的人身攻击吗?

没有什么都没有,他最后被当做一枚弃子,只不过被抛弃之前告知大家“我滚了,你们消停消停吧”。

还有一个细节,桌上的那瓶矿泉水从始到终都是倒在那里的没有人去给他扶,他自己肯定没有闲心去注意那样的事情。

我只是想意淫一下,周围那么多人都没有人去愿意扶起那瓶矿泉水,看来他真是要被抛弃了。

  我要说的第二个事情,冠希的合作伙伴说的一句话“我觉得我们在做事情而不是在工作,是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还有两个细节:作为老板的冠希跪在地上给他的员工开会而员工坐着凳子,冠希在他的公司自己亲手搬运货物。

你可以理解他在作秀,甚至可以说他在装逼,但是我可不可以理解他是真的很喜欢自己选择的这个行业,这个工作。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他的公司——CIOT,吧啦吧啦一大堆里边太多专业用词看的瞌睡可以反馈的信息是他的公司很成功,他创立的潮流品牌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有一席之地。

这就很牛逼啊!

这有不牛逼的理由吗?

有人会说他有富豪老爹啦!

他会利用自己炒作啦!

呵呵,比他爹牛逼的爹恐怕不少吧。

比他出名的明星海了去吧。

能不能给我举个类似像他一样能够做出中国第一潮流品牌的例子。

为什么不愿意承认别人的天赋,就因为他太张狂?

他在做一件自己很喜欢并且自己很擅长的事情,我相信你做一件类似条件的事情你也不差,那么就不要试图用一些表面看起来很有根据的东西去诋毁他人。

他确是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行为可能有点欠揍,这是他老爹没有教育好他,这方面你可以@他的老爹。

片面的否定别人的成果是很令人尤其是本人很生气的事情,望大家谨言慎行。

还有人评论觉得年收入1000万美元并不是多了不起的事情,我希望你有多余的钱可以可怜可怜我这个小屌丝,我泡面快连热水都买不起了。

  第三个事情,纪录片里对他的一个朋友的采访,那个朋友一直都是蹲在街道上安安静静地讲和冠希坐在沙发上抖着奇怪的发型,抖着腿,抖着身子形成强烈的反差。

冠希在发现有狗仔时过激的举动,还有他自己说的话“我需要自己的空间”。

没有人可以一直保持亢奋,可以永久激情,相信可以那样的只有交配季节在草原上奔驰的牦牛。

冠希也是这样,他可以和性格安静的人做朋友,做兄弟那么在他生活的另一面是安静的,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时候。

他表现的张狂一方面是他的性格,一方面是对于外界的气势不能输。

有人会说,既然你是大众人物,你就要支出你的生活。

但是有多少人是带着客观去看待他的新闻,大家下意识里恨不得冠希哥再来一发比七年前更劲爆的压缩包给兄弟们开开眼。

我记得早几年电视上播了一则新闻,用几秒的时间介绍冠希的自己做的艺术品,是一个用上千只香烟拼出的眼睛。

我看到这个眼睛的时候的第一反应就是冠希好恨这只眼睛,因为这只眼睛看起来是在偷窥。

  第四个事情,我自己所想说的。

我不是冠希雇的水军,他要是愿意雇我那我就太高兴了,欢迎冠希查我的岗,人肉我。

我只是有着和冠希犯事那年差不多的年龄,所以有的时候特别能理解他。

刚刚毕业的我为了找工作发愁的一抓一把白头发,网上找的工作除了销售就是销售,稍微有点前途的都是要工作经验的,我上学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什么是工作。

我这么比较是不是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我们都是在这个年龄遇上不幸的人。

我的不幸和他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个年龄没有被那种级别的不幸所打倒的人,反倒是化压力为动力,逆流而上并且在我看来获得成功的人,真的没有必要用那么多绞尽脑汁的字句去侮辱他。

努力坚持的人值得成功,不会被打倒的人真的可怕。

  

 3 ) 触手可及

借用纪录片的名字做为这篇影评的标题。

还是先谈看完后的想法。

套用笑来老师的三个字,正三观。

我自己看完后就觉得他太有信心了,其次很感恩他悔改了,纪录片没有告诉我们所有在艳照门事件之后他经历了什么,但是我可以感受得到,透过他在视频里的言行,还有对他朋友的采访,他正面回应曾经做过的事,It's so courage!!!因为我觉得我现在做不到可以这么坦然,当然了我不忌讳谈论自己的缺点;第二在视频中他向大家展露了自己的内心,他没有掩藏,这也是我很赞同的三观之一,WE DONT NEED TO HIDDEN OURSELVES;还有他说到安全感,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没有抓住一个可靠地东西,没有就算了,甚至还不愿意承认。

当然了,不得不说,冠希还是做了一些让么些人难以原谅的事,这也是给我们的一个警醒,不要走太多的弯路,但是却能学会承担责任。

最后推荐一首音乐MC仁的乐队LMF的《揸紧中指》peace outhttp://play.baidu.com/?__m=mboxCtrl.playSong&__a=18415561&__o=song/s||playBtn&fr=-1||play.baidu.com#

 4 ) 快乐的中西文化大使

虽然艳照门把每个参与者都搞得鼻青脸肿,对于陈冠希未必不是件好事,如果没有这件事,他也许是个不可一世的香港演员,听从公司的指令,偶尔做做潮牌说唱,这种人没什么特别,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而一张张做爱的照片把他推向了洛杉矶的街头,推到了自己买菜做饭的生活里去,把内心的HipHop更多的挖掘了出来。

之前混娱乐圈赚的钱和建立起来的人脉,都成了他在LA和香港之间来回推动街头文化发展、让自己立足的基本,由此做大。

特殊的生活造就了特殊的他。

整部片子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地方是第一集去见面料工厂老板Eran,站在楼顶Eran表示自己很想把生意做到亚洲,苦于没有人脉,而爱迪生很淡定的表示自己cover人脉和设计,如此两句,生意谈成了,两句话背后是多年人脉的积累,自己对于设计的认识,对生意的了解。

他现在的状态就不多说了,看过片子都能了解。

其实是个很快乐很令人羡慕的状态。

除了还被傻逼们禁止拍电影,一切其实都很好,年纪轻轻就能够把自己的潮牌做大,在美国、日本、中国都有影响力,服装和音乐上的创作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长得还那么帅,已经是一个很让人嫉妒的生活状态了。

结婚生子?

以后肯定会有,毕竟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

不管是音乐还是服装,他的作品都有一定价值,不能说差,但也没有达到顶尖的水平。

可以看出他很努力的在做,但是就和很多潮牌一样,陈冠希作为大使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大于他实际作品的艺术价值。

他自己也说自己还在学习还在成长。

Well, good for him. 很高兴看到他能把自己的作品当做艺术品去做,而不是纯粹的商业产品。

艳照门这事儿吧,谁骂他 谁傻逼。

 5 ) 面壁者陈冠希 我是你的破璧人

“艳照门”之后的八年来,陈冠希想必面对了太多充满恶意的镜头,所以,在难得的坦白真诚的VICE的镜头下,他带有略微的焦灼,这个耸肩、飙脏话、带有玩世不恭笑容的多动症儿童,想告诉人们如今自己的成功,用属于自己的那一种方式。

潮牌、hip-pop、甚至演艺生涯,他的表现都不差,甚至优秀,他认真,但是,娱乐圈用它独有的方式结束了他重登银幕的机会。

我为他感到难过,因为他存在的那一种姿态,那倔强生长里潜藏的无所依托。

他成长的方式,似乎还是在与世界对抗,他们不让他拍电影,他说,“这是他们唯一打败我的地方”,他用个性彰显的态度,期望得到更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他的潮店营业额,有多少是因为他的明星光环,他的音乐,又有多少来自于他的自我观照,他成为一种符号,被人嘲笑、讥讽、以及消费,他利用了社会对他附加意义的消费,将其变成一种谋生方式,而在其间的,他唯一丢失掉的,就是“我”。

他似乎过着一种漂流般的人生,9岁,从加拿大漂洋过海,到香港寻找生父,19岁被公司放弃出卖,远走他乡,在终于可以制作hip-pop音乐解药,又在演技上可能磨砺日新之时,28岁,遭遇了“艳照门”,他似乎,真的是一个一直在被世界背弃的小孩。

父爱缺失,这世界没有给他足够的包容,而对他隐私的窥探与议论谩骂,又扩大为对他事业的全面封杀,一个从小听到太多“You will lose"的小孩,在终于寻找到合适的立身方式(做hip-pop、拍电影)的时候,又一次被世界抛弃,所幸,还有潮牌店,给予他精神的支撑,而他的盈利来源,有多少属于这个伤害过他的世界曾经带给他的明星效应,又有多少,实际属于他所看重的艺术设计?

他像一粒尘埃,想找到栖息之处,安定的一种,爱。

但是,他面对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他说,“no perfece woman,man.no perfect woman.”更何况,他的内心,有太多的伤痕,他像一个在世俗里苟延残喘的孩子,但是依旧以一种嘻哈而倔强的方式。

他孤独,我看到,虽然他嘻哈,他期望世界有所变化,他说,我的市场在中国,我想看到观众有所成长。

是的,他在期望观众重新认识他,以及他想同这个世界重新握手,他嘻哈,但是他想回归主流。

他纪录片结尾《外星伴侣》的MV里这么唱着,“最坏的时代,亦都是最好的时代,用爱带来下一代,美好未来,不再有腐败,和平有性有爱。

”叛逆的陈冠希,他想回来。

 6 ) 纪念陈冠希君

《纪念陈冠希君》一华夏之邦羊年冬月廿六,就是VICE为冠希君推出“触手可及”系列纪录片后的第四天,我独自一人坐在电脑面前胡乱刷围脖,屏幕突然弹出个VICE头条,上面金光闪闪地显示着几个大字:“古SIR可曾为冠希君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我自言自语起来,“没有”。

屏幕突然一闪,哗啦啦地又一行字迹刺入眼帘,“古SIR还是写一点罢;你不一直为冠希君打抱不平吗”?

这个确实如此,从08到15,娱乐圈的丑事是一桩比一桩肆意,不论中外,不论男女,积存下来,他们身体的秘密连我64G的爱疯都藏不下了,还得托付百度云,比起冠希君,有过之而无不及。

陪睡门、献身门、包养门、卖淫门、援交门、召妓门、强奸门……门门出状元!

没理由艳照门一家独大!

近8年来,年年藏污垢,岁岁爆菊花,然倒霉蛋却永远只那一个——陈冠希!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冠希君无关痛痒,但在围观党,却大抵希冀其明白一二。

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简直一八婆的世界。

好几万条扯蛋的评论,人云亦云的毒舌弹幕,洋溢在我的屏幕,使我难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而此后几个所谓“正义联盟”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满口的“仁义道德”;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被伤者菲薄的祭品,奉献于庸庸大众眼前。

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舆论又常常为坑爹的媒体所设计,以模糊不清的标题党,来博取浏览量,仅使留下无数谩骂和臭喷。

在这谩骂和臭喷中,又给一些尚且理智者反应过来暂得嘲笑,嘲笑着这些盲目跟风,对08年艳照事件仍穷追猛打不依不饶的傻逼。

事隔近八年,就是日本鬼子侵华都该滚了,你们何以苦苦相逼,把翩翩少年逼成本山大叔。

无论对或错,冠希君都承担了远远超过这件事本身的东西,他还要背负着这个十字架接受着你们自私的叛论走多远?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网络上自私地抨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离阳历12月3日也已有几天,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听说VICE一推出纪录片,08年那群网暴又开始死灰复燃了,起初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难道近8年之久,都不够宽恕?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冠希君,更何至于再度被“溺爱”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这些所谓的自媒体被刷爆。

还有一处,是柏芝君,竟有无良网友评论“愿柏芝与冠希再续前缘,霆锋有王菲懒得管”,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你烦不烦?

更何况引发三方饭屎骂战,网络血腥暴力战频发,冤冤相报何时了?

但大量八卦杂志依然故我疯言疯语旧事重责冠希君。

但接着就有跟风网友甘受利用当自来水,哗啦啦流个没完没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毒舌,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了大多数网民人云亦云的缘由了。

闲得无聊嘛!

无聊呵!

无聊呵!

不在无聊中刷屏,就在无聊中灭亡。

四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亲见这些网络暴力不吐不快;我知道,冠希君,已退出娱乐圈近8年了,毅力所致,不得不钦佩,不似某些个吸毒君,死缠烂打待娱乐圈不走。

自然,于8年后播部纪录片而已,都不足2小时,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你们是天生嘴贱陈冠希牌专业八婆户!

祖名君你不追着骂?

毛宁君你不追着骂?

人家冠希君都整容成本山号了,你还能认出来指着鼻子骂禽兽!

有那么大的深仇大恨吗?

你们这帮有心人!

五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网络暴徒,在泱泱孔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是过过嘴瘾而已,冠希君的潮牌生意才不会因为你的毒辣而做不下去,说到底,你们讨厌他,也仍然在消费他的话题而已。

至此为止,我已不想揣摩什么了。

之前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网络暴徒和嫉妒者”。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乎我的意料。

天真地以为时间淡化了一切,终究有一批网暴默默潜伏伺机凶残爆发。

幸是可怜的冠希君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8年前选择坚强退居幕后,8年后亦能坚强做真我。

不管怎样,冠希君始终都是带着笑出现在VICE视频中,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陈冠希君!

于凌晨两点,摸了摸下巴,竟胡子拉碴,密匝匝的。

平时必是一日一刮,不料积了三日,我大概知道,鲁迅君附体了。

文/古林夕

 7 ) 其实我不认识他

成长意味着面对,而我们终于可以直面人性的丑陋和生活的污垢,才真正长成了自己的样子。

我记得以前常常说,长大以后,我们都变成我们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现在的陈冠希很好,一个人能够开心是对生活最大的满足。

我们没必要把他束缚在过去方框里,他不是,我们也早已不是。

我有些羡慕,他拥有目标,拥有能力,然后达成,也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渴望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

那些纷繁复杂的收藏品,他要留给他的孩子。

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渴望。

我看见有人拿他跟谢霆峰比较,说谢霆锋早已看不到早年叛逆的气息,他变得成熟稳重,在自己的美食节目里煮着心灵鸡汤,他的锐角被磨得圆滑柔软。

但陈冠希还是那样子骄傲、特立独行、坦率真诚。

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都无从评判,一个人本来就没有资格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

edison说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说洛杉矶是他的家,在亚洲他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但在洛杉矶外放让他感觉到自由,有追求。

我不知道那些发表言论的人有没有自我反思过,为什么会这样,还只是是他的问题,他是个特例,或者一切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没办法否认也没办法改变。

又或者,这是错的,这为什么是错的,可原谅又为什么不可原谅。

他的小腿上有根的纹身直到脚踝。

其实我最喜欢他的眼睛,比身体上的任何一部分都要真诚。

他有点屌,放荡不羁。

我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不是因为他坏,是因为他好。

其实他应该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

很多人讨厌他,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可能是因为嫉妒,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做到像他一样随心所欲,也可能是因为他不在他们希望的轨道上运行。

但我们其实从来都不认识他

 8 ) THE EDC CULT:熟悉的坏男孩,如何成为陈冠希,一触即发的娱乐圈

七年前,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被看作是香港巨星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规模娱乐狂欢 —— 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国网民终于可以不靠掌控话语权的 “媒体” 来满足自己的窥私欲了。

#资源共享 #真爽。

在没有微博微信和智能手机的时代,论坛和邮件是传播照片的主要阵地;在 “求照片” 和 “还不谢谢我” 的帖子里,是掌握了道德制高点的谩骂和捍卫。

#糟蹋女性的人渣 #两厢情愿的私事你该骂修电脑的七年后,打开电视和视频网站,满屏都是真人秀。

VICE 拍了《触手可及:一部关于陈冠希的纪录片》,评论里依然是掌握了道德制高点的谩骂和捍卫。

只不过这次多了一种情绪:青春 —— 除了还像当年一样掰扯艳照门的孰是孰非之外,很多人开始缅怀自己喜欢陈冠希的青春。

#我长大了 #我长大了你知道吗?

但至今为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妈当年提出的一个问题:“这个叫陈冠希的到底好在哪儿啊,这么多女的愿意跟他。

” 当时满眼都是关于个人隐私这种严肃话题争论我,还真没想过这个朴实的问题。

#对啊到底好在哪儿呢?

我们不在乎 “真实的陈冠希”,只在乎 “成为陈冠希” —— 因为真实只是你选择相信的真实,陈冠希身上却有很多重要问题的答案。

一代人的坏男孩“因为你,我先至会被 HIP HOP 打动;因为你,我先至会发一个 MC 梦。

係你话我知 HIP HOP 都可以有中国风,我会铭记你嘅音乐带比我嘅感动。

你忍住痛退出佐香港娱乐圈,我忍住痛恭喜你离开马戏团;以后你唔使再做埋 D 马溜嘅表演,但我会永远记得你给我嘅改变。

再见~”上面这段歌词,是来自广东的独立电影制片人彭程年少时写下的。

“我从他2000年刚出道就喜欢了,” 他回忆道。

“年少无知的我最初只是单纯喜欢他帅和拽,后来知道了他的牌子 CLOT,知道他为自己品牌的努力,才开始真正崇拜他。

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写粤语 rap,开始喜欢潮牌,那时候我讲话走路都会不自觉地模仿他,尽管由于脸的原因常被说丑也义无反顾 …… ”他的这段话,可能会是很多陈冠希粉丝的集体回忆。

很显然,陈冠希的文化影响不仅仅是音乐那么简单 —— 事实上,他在音乐上的影响力可能是最小的。

在我们采访的一些年少时喜欢过陈冠希的人里,很多都表示 “后来接触了更多 hip hop 音乐,就不怎么听他了”。

陈冠希更多的影响,是满足了那个年代对反叛偶像的需求,尽管也许这本来只是他性格和家境使然。

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世界,对反叛的需求从来都不强烈,市场也很小,摇滚乐手也因此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主流巨星。

这样一来,折中的陈冠希成了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反叛偶像 —— 尤其对于像彭程这样的粤语区年轻人来说,一个说着自己语言、属于自己人种、又能说出一些叛逆宣言的华裔歌手,真的无他人能及。

在华人娱乐界里,陈冠希已经坏到极致了。

但回头细想,陈冠希到底有多反叛?

他就是你学校里那个唯一穿潮牌的帅帅小痞子,在挥洒汗水后对着女孩坏坏一笑的篮球队长,打架时格外卖力要证明 “虽然我是有钱人家的小孩但我懂混社会的道理” 的跟班小弟。

他比白马王子有个性,比社会青年有品味,爱上他真是太正常了。

只是当你在外工作多年后回到老家,看到当年的坏男孩已经成了公检法机关的大肚男,这时陈冠希说 “我什么都不会改变”(尽管他的意思是 “如果回到过去,我什么都不会改变”),能不感动么。

对明星的崇拜,来源于我们对 “所见即真相” 的强烈渴望,因为人人都知道这个公式在大多数时候是不成立的。

只要你愿意相信,陈冠希就是 “真实的” —— 尽管 “真实” 也有固定的规则,也可以去扮演去包装,可谁在乎呢?

满世界都是穿西装的骗子,没有街头生活的我还不能相信一个穿潮牌的坏男孩吗?

#还让不让人活了如何成为陈冠希关于陈冠希 “聪明” 的说法听上去很站得住脚,说艳照门给他的潮牌带来了更大名声和更多钞票也合情合理。

但归根结底,这些说法背后有另外一层意思:这人很假。

在很多不喜欢陈冠希的人看来,他的举手投足都在为生意服务,包括后来涉足艺术收藏,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人和明星惯有的套路。

大众明星需要明星至少呈现的是个 “好人”,所以在他因为艳照门成了 “坏人” 之后,干脆做起了纯粹的商人。

因为在社会的期待里,商人都是坏人。

别狡辩,你就是这么想的。

陈冠希不是什么营销大师,他只是知道该怎么用粉丝赚钱而已,跟微博大 V 的区别并不大。

但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看到 hip hop 文化对他最大的影响,不过与音乐本身无关。

忘掉你关于 hip hop 的一切偏见,hip hop 音乐尊重一切让这个世界走到现在的原罪:权力、金钱、性。

在 hip hop 的信仰里,你要尊重适者生存的法则,要时刻谨记这些立于社会规则和意识形态之外的本能,仇富和避讳欲望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好。

在经历了艳照门之后,陈冠希依然在谈论三样东西:fuck girls,make money,getting stronger。

你觉得他在吹牛逼?

也许是的,但这就是 hip hop 带给世界的财富:气势不能输,不然什么都没了。

你相不相信没关系,现实会一次次证明这个道理。

成为陈冠希,除了要有帅气的外表和殷实的家底之外,更重要的是清楚自己来自哪里,然后去学习自己没有的东西:陈冠希的成长经历也许跟缔造 hip hop 的街头生活没有半点关系,但他在学习 hip hop 文化里那些面对世界的道理。

所以与其分析 “陈冠希的生意经”,不如好好想想自己来自哪里,然后缺什么,要学什么。

肤浅么?

因为真的也没那么复杂。

外表和家底学不来,赶上大好的互联网时代,多学点东西总能做到吧。

#要有尊重#一触即发就在《触手可及》发布前一周,我们发布了一则正式预告片 —— 抛开被去水印、故意模糊制作方名字进行传播这些意料之中外,有一个细节多少令人意外:片子的名字被莫名其妙地改成了 “一触即发”,并以讹传讹地被很多著名新闻网站引用。

#新媒体时代进行时#一瞬间,娱乐大 V 们开始发挥他们 “意见领袖” 的威力,纷纷对陈冠希表示支持,似乎不说点什么就要被时代遗弃。

可去讨论明星的人品,本身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如今娱乐圈的包装行为已经在突破所有底线。

“很多明星的负面新闻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就职于《南都娱乐周刊》的记者狼小蓓说。

“所以我并不会因为某个事件去讨厌一个明星。

”纵览现在的社交媒体关键词,除了明星就是明星。

这种 “全民都在看明星” 的过度曝光,媒体要负全责,因为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越多次看到某个毫无演技的明星仅仅靠在真人秀上做顿饭就能几千万入账,就越会把他当成 “明星” 去对待;他中午吃了什么,下午带孩子去了哪里 ...... 久而久之,打造明星就成了媒体唯一的重心。

出名越来越容易,出名就好,至于怎么出名,出名了以后干什么,并不重要。

“如果说千禧年之后,我们的明星文化有什么变化,” 美国作家鲍勃·海斯特勒(Bob Hostetler)在一篇文章里写道。

“那就是明星定义的改变:很多明星,在自己有任何业内成就、或是在娱乐了亿万人之前,就已经成了名人。

他们有名不是因为他们的任何成就,仅仅是因为有名。

” 面对这样的恶性循环,媒体却只会避重就轻地告诉你 “观众爱看这人”,却闭口不提当初是谁把他们推到了聚光灯下。

更严重的是,这种只顾曝光的明星文化,也会让所有真正的问题都被渐渐遗忘,使真正有关娱乐的文化讨论无法展开,让娱乐只停留在娱乐。

当年的艳照门就被包装成了一个分水岭,似乎没有这件事,香港娱乐圈就不会是现在这副模样。

但事实是,随着香港经济地位的萎缩和导演纷纷北上,自2000年后到艳照门曝出,香港娱乐界除《无间道》之外就没有打造出任何具有国际水准的作品;陈冠希和所有涉事的女星,则活生生被娱乐媒体变成了牺牲品。

如果说七年前的艳照门还可以怪罪于每一个传播过照片的人,如今媒体面对娱乐的态度可能更令人绝望:被包装出的负面新闻,频繁上头条的明星家长里短,把 “XXX出席活动大秀身材” 作为新闻来推送的 “新闻” 客户端 ...... 即使是专业的新闻媒体,也在用那套猥琐的语言模式跟读者对话;早晚有一天,那些真正想在娱乐圈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会选择远离,到时候还剩下什么呢?

全家人坐在电视前,盯着那个没有任何拿得出手作品的 “演员” 在真人秀上表演 “不会削土豆”,呵呵,诶土豆得那么削啊,这人一看平时就不做家务。

呵呵。

呵呵。

呵呵呵呵。

哈哈哈哈哈哈。

呵呵。

作者:王戈

 9 ) 其实我不是很了解陈冠希

其实我不是很了解陈冠希。

08年事情发生的时候也没有很留意,只是知道大概有这么一件事情发生了,没想到说会反应这么大。

就我看到的而言,这么多年了,从开始到现在他都很真实,敢做敢说,这个在艺人中挺少见的。

而且他挺过来我觉得也是需要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在支撑他。

我不是他的粉,但是还是挺欣赏和佩服他的。

他在片里说,他是在教我们认识事情。

说真的,他带给我们的思想碰撞还是挺激烈的,对现在社会意识观念也有一定影响,起码对我而言是这样。

和八年前比,现在的社会宽容很多。

现在的我当然觉得他为当年的事情付出了过多的代价,但当年的我如果去深入了解的话会不会也会对他冷言泠语我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觉得他的思想是走在很多国人前面的。

而且他也在成长。

 10 ) 触不可及的《触手可及》

其实之前已经在youtue上看过几条在艳照门以后陈冠希接受的采访,有关于艳照门这件事的,有关于后来他跟张柏芝在飞机上合照那件事的。

我对他在这些访问里面表达的一些看法都比较赞同。

而在《触手可及》里面,他并没有提及这些。

在豆瓣上看到一则对这个纪录片的评论,作者说很遗憾陈冠希说来说去都没有直面镜头去大声说他“没有错”,说“错的是那些传播这些照片的人,与及那些就照片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的人”;从而以此,去反驳当当年那些莫须有的道德拷问和恶意中伤。

我虽然认为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影响力这样巨大的纪录片确实不失为一个冲击传统道德观念、引发对名人私生活的保护的思考、警醒大众关于信息传播和网络霸凌而引发的越来越多的问题的好机会,但是在完整看过三条段纪录片以后,我认为陈冠希没有在这些片段中过多地深入地谈“艳照门”是有原因的:第一,《触手可及》以宣传和树立良好形象为目的;第二,陈冠希并不具备做到上述这几件事情的精神准备和认知能力。

剑走偏锋已经是件颇为恐怖的事情,跟主流思想完全唱反调则堪称英雄式的行述。

在公共空间,对错的判断有时候仰赖于主流的认同故而并不分明,有时候尽管分明却依然被笼罩在主流的阴影之下。

《触手可及》大篇幅提到CLOT,提到陈冠希的音乐,并且大量插入一大群粉丝为Edison尖叫、一帮看上去很不错的音乐人/艺术家对Edison的不断赞赏(虽然我无从考证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在某些领域有特别强的能力),其意图呼之欲出。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应不应该深谈“艳照门”?

宣传的目的是让大家看到现在的陈冠希很好很正面,而不是让大家明白过去陈冠希并没有做错什么。

即便很多人已经对“艳照门”有了改观,但是不是真的能够那么轻易地让大众去以欣然的态度去接受为此作出的“呐喊”和“反思”?

要知道,虽然当年也有不少同情陈冠希、为他喊冤的声音,但他毕竟还是被迫十分诚恳地向大众道了歉,并且是被舆论的力量赶出了娱乐圈。

如果他今时今日再说自己“没有错”,一来打了自己的脸、二来也打了舆论的脸。

而舆论的脸是最最打不得的,尤其是在他如此渴望返回这个圈子的前提下。

再来看影片里面的陈冠希。

我之前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大意是:我不觉得“艳照门”让我对陈冠希产生了什么不好的印象,但同样不认为这个纪录片让我对他有什么特别好的评价。

后来因为里面其他的一些措辞太过主观而删掉了。

但我保留自己的这个看法。

原因是:在纪录片里面不知是由于想要塑造特立独行的形象而用力过度,还是因为陈本身性格中确实存在缺陷,我看到的陈冠希实在达不到他自己在片子里面说的、或者纪录片镜头本身想要表达的高度。

如果说这是一次形象塑造,那么可以说是比较失败的;如果这是其人本身的缺陷,那么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没有去做一些更加值得做的事情的精神准备和认知能力。

做自己,不管别人那么多;坚持自我,我也可以很成功。

F*uck what other people say about me. 根据我的理解,影片大概是想表现这样的理念和形象。

但是陈冠希是不是真的没有在管别人想什么呢?

看到不好的评论他大发雷霆,把不喜欢他的人说成“蠢”、喜欢他的人说成“聪明”,在机场遇到插队的人扔掉别人的身份证因此延误演出,然后还说“Things happen to anybody. I am just an ordinary person”,有人可能会说这就是他的叛逆就是他的个性呀,但个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并不能算是“叛逆”。

不妨先设想下自己的孩子(或小弟妹之类的)因为某件小事被你说了两句或者笑话了一下,然后他就愤愤不平地说“你觉得我不对是因为你自己蠢”,你什么感觉?

会不会觉得这孩子很个性很叛逆呢?

大概不会,你会觉得他/她是小孩子,爱乱说话,简言之:幼稚。

同理可得,陈冠希作为一个年满三十五岁的大男人,做出这样的举动,跟叛逆和个性实际上也没多大关系,只是幼稚罢了。

陈冠希在影片里面不止一次提到,他为他的音乐做出了许多努力,为什么别人不能为此给他加点分?

为什么就是不能认同他?

他没有认识到,世界上有太多人为太多事做了十二分的努力然后被狠狠忽略甚至狠狠批评,并不只他一个;因为做出了很多努力就认为别人应该认同他乃典型的自我中心的想法。

他对他人追捧的迫切需要和极度重视、与及对他人批评的奋起反击和恶语相向,都体现了一点:他的自我价值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别人的看法当中,核心却是空的,在这样的自我基础上对外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之举,实际上很多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而所谓“做自己,不管别人那么多”的个性与叛逆,最需要的恰恰是极其充实的自我价值。

叛逆是离经叛道、是前文所提的剑走偏锋、跟主流唱反调。

叛逆的表现是“做自己”的其中一个可能导致的结果。

当“自己”跟大流相符的时候,做自己就是随大流;而当“自己”跟大流不相符的时候,做自己就是叛逆;前面一种情况比较不显眼,通常受到追捧的都是后面一种情况。

跟大流唱反调是啥意思,就是大家都说女孩子就应该穿裙子的时候,你自己独独就穿个裤子出来并且穿得理直气壮;大家都说音乐就该规规矩矩华丽丽展现贵族风范的时候,你自己在那边一开头就四个超强和弦吓死底下坐着的那群王八蛋;大家都说你画的画像坨那啥一样怎么可能有人买,可你就是画画画,画到自己变神经病死翘都还是不变自己的风格。

叛逆需要非常大的勇气、非常执着的坚持,并且大部分时候都要付出相当昂贵的代价。

香奈儿感情路一直坎坷;贝多芬一生都饱尝非议;梵高的画在他生前一块钱卖都没人要。

我一直很记得初中的地理老师跟我们说过的一句话:“最大的赢家不是那些遵守规则的人,而是那些创造规则的人。

”可能因为我们当时太小,地理老师并没有把话说全:创造规则就意味着巨大牺牲。

有些人很幸运(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有些人则很不幸。

而且笼统地说,希望在艺术道路上创造规则的人,通常都得先栽更大的跟头。

陈冠希想要创造规则,但在逆流而上的时候,他却没有丝毫没有展现出被流冲残的觉悟和魄力。

当然,我虽说了这么一些,但并没有因为陈冠希不算叛逆只是有点幼稚而怪他的意思,毕竟人人都有性格上的缺陷。

我不过是认为,他并没有他自己说的那么好、他的某些行为并不应该得到赞扬、他的一些成就并不值得如此用力地鼓掌罢了。

而立之年希望冲出一番事业,这是很正常的愿望,我也很希望这样一个曾经的舆论暴力受害者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谅解和认同,但私心以为,且不提要为亚洲音乐和时尚带来什么宏大的影响,首先,要让自己真正获得快乐和宁静,陈先生最应该做到的是拥有自我。

最尖锐的武器不是叨叨逼逼强调“you are wrong about me”,而是一句“I am proud of what I am and that's all I need”了事,然后做好准备,去承受这句话带来的任何后果。

《触手可及》短评

出言不逊

4分钟前
  • 如果时间来到
  • 很差

人和猴子,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优劣,谁也甭看不起谁,不care的那个就是赢家。

9分钟前
  • 小年左
  • 推荐

骨子里的不羁岂是xx门就能轻易抹去的

11分钟前
  • Isabella
  • 还行

伪装成纪录片的采访。从不觉得他需要为yzm道歉或者洗白什么。But look at this overvalued "authenticity". Sure, just be yourself, your meaningless and aimless self. Keep bragging who you think you are while achieving nothing real. Such a teenager.

16分钟前
  • Lemonade~
  • 较差

已经不能欣赏陈冠希的帅了

19分钟前
  • 一事无成孟烦了
  • 较差

7、8年电影空白..确实很可惜

21分钟前
  • Rampo
  • 还行

虽然这个世界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但拥有优越条件的那些人也没几个像你这么敢说,敢作,敢当。就算不是你的粉丝也挺期待看你五十岁时的样子,不要输给那些整容的家伙(假货)哦~

23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还行

什么关系

27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推荐

陈冠希,你是永远的男神。觉得艳照门的事情,很多人欠你一个道歉。千万不要是最后一张专辑呀,诶,反正你也看不懂中文。偶像就应该是像你这样才算合格的。ICONIC

29分钟前
  • GNAR
  • 力荐

拒绝这碗鸡汤.... 这片简直毁了陈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 35岁了仍然一边叫嚣着Im just being myself and dont give a shit.一边却又暗搓搓的希望能得到主流的关注和认可 跟个15岁毛头小子似的 一点也不酷!!(但他买艺术品的眼光不错

32分钟前
  • Viola
  • 较差

三星半

35分钟前
  • 某S
  • 还行

1:10:13,B站。性情中人陈冠希。

36分钟前
  • Henry
  • 还行

我是宇宙中心 我最牛逼啦 耶!

40分钟前
  • Muggle、佑。
  • 还行

"u know","bro"and "man"是对我末端神经的挑衅,加州的小伙伴们要不要同我学英文?

43分钟前
  • Alexander
  • 还行

看完最大的感触,陈冠希——一个(一定程度上)中国特色舆论潮流助推下的商业幸运儿。所以在这个物质至上的年代,我很羡慕他

48分钟前
  • Lu
  • 推荐

“恨我的人都是嫉妒我或者没脑袋吧” 哈哈哈 屌!

52分钟前
  • Ying
  • 推荐

演出来的纪录片

56分钟前
  • Hushnore
  • 较差

你我都是消费者。

59分钟前
  • Lsv嘎嘎
  • 还行

我就是要任性,我就是不喜欢。

1小时前
  • 白小顶
  • 很差

1小时前
  • Travis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