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打出“情怀”两字我已经吐了,不过怀旧和时代标志确实是这部片子的卖点。
国内观众可能不会深刻感知,但不少中老年美国观众应该热泪盈眶了… 作为b级喜剧,我觉得合格。
1)不靠屎尿屁加黄段子的笑点有点如沐春风。
2)情节推进基本靠演而不靠讲,也很难得~比如罗素克劳的打手身份就简单通过一拳加传单展现,高司令的酒鬼属性也是通过随时随地来一杯的细节展示。
3)很多细节铺陈,没有太多浪费的情节,也可以点赞,比如高司令为什么从浴缸里穿着西装醒来,随着后面酒鬼属性的展现很好地解答。
为什么高司令会梦到蜜蜂,和前情的报纸上的报道也相呼应…… 作为一部致敬片也是合格的,比起啦啦兰,这种直接把背景设定在九十年代的致敬更显真诚不做作。
当时的底特律汽车文化,花花公子,肥皂剧等等文化标志自然融入,再看看现在一去不复返的底特律繁荣,也是唏嘘。
另外当然是对于九十年代警匪片的致敬,一搭一档,一胖一瘦,一攻一受,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各种搭档模式都多少渗透其中。
枪战,爆破,酒吧,派对,还有好莱坞式的结局,都留着old school的血液。
当然除了致敬,也加上那么点解构和荒诞,合成一道还不错的经典创新菜。
总之合我胃口。
电影里罗素是个很看重情义的打手,属于那种老派作风;高司令则完全相反,虽然有个好头脑,但为人比较圆滑。
他们性格完全相反,在案子没头绪的时候,靠高司令的头脑去找线索(虽然西城酒店那里失误了还嘴硬把我笑死hhhh),不够胆量的时候,靠罗素站出来撑场子。
虽然这两个角色都是身份卑微的人,但他们的心理成长是很到位的。
曾经与歹徒搏斗过的打手,在那一刻感受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却又在日复一日的任务中再度麻痹,对敌人痛下杀手。
有家庭的侦探因为嗅觉失灵导致火灾,永远失去了妻子,事后选择在酒精中麻醉自己,用语言伤害他人。
他们因为Amelia的案件,不打不相识,逐渐相信对方,在后续的任务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一路下来也完成了性格转变。
打手变得仁慈,侦探学会了乐观,属于完美的心理成长曲线。
最搞笑的片段,当属他们坐电梯上到顶层总统套房,一打开电梯门看到New York Guys正被疯狂屠杀,又赶紧默不作声地坐电梯下去跑了...只能说好真实,两个善良又怂得一批的普通人。
注意到的细节1:罗素和高司令去火灾木屋那里找线索,碰到那个骑单车的小男孩,打探案情时罗素给了他二十刀,给钱的时候,镜头里只有左下角一小块露出了罗素从钱包里取钱的画面,他垂空的手犹豫着想把给出去的钱拿回来,这么一个小细节,把穷打手那种拮据的生活习惯完美表现出来,awesome!
细节2:后面Amelia死掉之后,他们三个从司法部那边坐出租车回来,也是罗素付了十二刀的车费,怎么说呢,这三人相熟之后,罗素俨然成了另外两人的家长,即使他没什么钱,也很主动地付车费,这种小细节真的太生动了。
细节3:即便他们最后抓住了大boss,当地的汽车产业也没有任何改变,耿直boy罗素只好去酒吧借酒浇愁,反倒是高司令过来找他谈工作的事。
两个角色前后这么一对比,真的成长了许多,心路历程也更完整了。
细节4:小女孩在草地上问罗素,是不是他杀死那个蓝脸,他苦笑了一下低下头,然后抬起头来说了no……那一刻他的内心肯定在挣扎吧,即使他只是个身份低微的打手,但他很少违背良心说假话。
而且他也不想小女孩难过,毕竟在相处过程中,他渐渐把把小女孩当成了他的家人......好在电影最后他停下了手,没有再次做不必要的事。
其实小女孩和罗素这个片段很像《美国末日1》里面的结局,乔尔也是在面对艾莉质问的时候,内心挣扎着摸摸他女儿送的手表,然后说了no...最后,罗素在这部电影实在太可爱了!!
其实能感觉得到,罗素这个角色有尝试去跟上高司令说话的节奏,但奈何他脑子就那么大(其实物理上已经很大了hhhh🤣),很多东西他这种“老实人”不懂,实在没法每次都get到高司令的point,所以就显得呆呆的,再加上脸肉肉的,就很呆萌,特别是最后那几个笑容,实在太戳我了😭罗素的喜剧片我能看一万遍!!
假笑但还是很萌的素熊🐻
影片由执导过《钢铁侠3》的好莱坞著名导演沙恩·布莱克打造,两大男神瑞恩·高斯林和罗素·克劳联手演绎,剧情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保卫A片。
故事背景是70年代的美国,那时美国本土汽车工业刚受到日本品牌的冲击,内斗风波不断,因此种种阴谋诞生了,而《耐撕侦探》就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电影,披着色情喜剧的外壳,极尽讽刺了当时的美国政府。
影片年代感十足,特属70年代的复古风贯穿全片,无论是汽车、音乐,还是广告黄页,都彻底还原了当时的流行特性,怀旧感爆棚。
两位男神罗素·克劳和瑞恩·高斯林自毁形象,通过幽默戏谑的表演来表现两个怂货侦探,也是让人惊喜不已。
高司令第一次出演这样无厘头的角色,绝对可以说是演技大爆发,既调节了罗素自带的正经气质,又让整部片子在严肃的剧情之中,自带无厘头的笑料。
他们饰演的两个怂货侦探更像贴近我们日常的普通人,有小人物的无奈,也有小人物的坚强,会在夜里独自一人抽烟消愁,也会在第二天太阳升起时重新启程。
就冲着海报上的两位男神罗素·克劳和瑞恩·高斯林,也不得不看一下这部电影,况且还有一个95年的小美女玛格丽特·库利。
非常有意思的喜剧动作片。
能够看到留了胡子的高司令大部分时间都在爆粗口和打嘴炮的时候真的很有意思,非常新鲜,而且会发现他在骂人或是说“shit”的时候都显得非常得“绅士范儿”,就是那种非常文雅的感觉。
在电影里,还能看到高司令的动作戏和“被胖揍”的桥段,看着也是非常搞笑了。
另一位主角就是发福了的罗素·克劳,虽然他变胖了,但他的动作依然很矫健啊,他和高司令之间的那种对话偶尔打嘴炮非常有笑料。
这一部电影主要讲了这两位私家侦探破获了一起事关政治的要案,最后的结尾也在暗示着二人还会再出发,一起去破获另一个案子,非常期待续集啊,想要看到这二人组又能一起“非常有意思”地查案了。
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二部,目前豆瓣上也没有第二部的词条,所以,只能期待咯。
哈哈,推荐这部很搞笑的喜剧片:《耐撕侦探》,影片故事背景为1970年代的洛杉矶,讲述了私家侦探马奇和瘸腿打手希利因调查一桩失踪案和一桩自杀案,被卷入了一场阴谋当中的故事!
罗素克劳和瑞恩高斯林扮演的希利和马奇,一个是沉稳冷静而又勇猛暴力的瘸腿打手,一个是滑稽胆小而又蠢萌逗比的私家侦探,两个人之间的摩擦合作,化学反应太逗了!
电影告诉我们以下几个道理: 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伤,那是曾经天塌下的地方!
只有走出过去的阴影,才能迎接新的生活!
2.小人物也有大精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3.维护自身的利益是每个人所想所做的出发点,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产生冲突的根源!
4.官商勾结,鸡鸣狗盗,权力和利益永远只是服务于少数特权阶级的,普通人所想所求无非是生存而已!
记得周星驰电影《国产凌凌漆》中有句台词:
十年了,我以为国家根本就把我忘了…怎么会呢?
就算是一张卫生纸,一条内裤,都有它本身的用处。
确实,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一定价值的。
不过更让人怀念的还是星爷那种无厘头的味道。
今天的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国产凌凌漆》那样耐人寻味,但无厘头的感觉倒是挺足——《耐撕侦探》豆瓣评分:7.0
故事背景是70年代的美国,那时美国本土汽车工业刚受到日本品牌的冲击,内斗风波不断,因此种种阴谋诞生了……剧情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保卫A片!
美国,洛杉矶。
一个男孩正拿着本情色杂志准备欣赏,突然一辆汽车失控撞进了他家…
好奇心驱使他去一探究竟,却发现杂志封面的艳星女郎赤身裸体地死在了车边。
本以为只是一起简单的车祸,但是女星的姨妈却认为这其中肯定另有隐情。
因为车祸两天后,曾有一个假扮成女星模样的人来家里,好像在寻找什么…
于是她请了私家侦探来调查真相。
没错,这名侦探正是我们的菜鸟主角——马奇。
作为一个侦探,他不仅武力值为负,推理能力也几乎为零。
日常的工作就是 帮人家捉奸,或者接一些像这样的弱智工作。
很明显,他是队内的搞笑担当。
在工作的时候喝酒耍疯,和女人聊骚,结果却从高楼上滚下去。
破门而入时,不小心割伤手腕,被送进医院。
明明胆小又笨拙,却偏偏看到谁都嘴贱,最后随随便便就被教育了…
不过这一次,他的调查却非常顺利。
他发现所有线索似乎都集中在一个名叫艾蜜莉雅 的女孩身上。
而艾蜜莉雅正是我们的另一位主角 希利 的雇主。
希利是一名职业打手,专门解决找麻烦的人,或勾搭未成年少女的人渣。
平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酬劳,可以说是非常的小人物视角了。
而这两个本不会有任何交集的男人,因为同一件案子,凑到了一起,却也因此升华了革命友谊。
在寻找艾蜜莉雅的过程中,也同样是笑料百出。
比如,同伴之间,非常帅气的传枪动作…结果意外却把枪丢出了窗外。
当他们乘着电梯来到酒店顶楼,却发现这里枪林弹雨,火光四溅,两人不约而同…
甚至是死到临头还不忘用爱撩妹…
在70年代的美国,总会让人想到大麻、朋克和性解放,以及性解放给色情电影带来的勃勃生机。
而《耐撕侦探》就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电影,披着喜剧的壳,极尽讽刺了当时的美国政府。
原来政府高层的女儿艾蜜莉雅与男友拍了一部色情片,用这种方式也揭露政府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知道了秘密的几人自然成为了一条绳上的蚂蚱,一场与政府“杀手”斗智斗勇的斗争开始了…
总的来说,《耐撕侦探》是一部不容错过的R级喜剧。
光海报上的两位 「大咖」主演——罗素·克劳 和 瑞恩·高斯林 ,就已经让这部片子有了必看的理由。
而女主角艾蜜莉雅的饰演者是 玛格丽特·库利,更是让众多男观众眼前一亮。
据说妹子还是95年的,果然年轻又漂亮,光看看就让人血脉偾张。
除此之外,影片年代感十足,特属70年代的复古风贯穿全片。
无论是汽车、音乐,还是广告黄页,都彻底还原了当时的流行特性,怀旧感爆棚。
作为一部喜剧,其实对演员来说,能够表现出幽默感,掐中观众的笑点,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两位大咖级别的人物,自毁形象,通过幽默戏谑的表演来表现两个怂货侦探,着实让人惊喜不已。
这两位侦探,虽然都是生活第层的小人物嘴脸,却也更贴近我们日常的普通人。
他们有小人物的无奈,也有小人物的坚强。
他们会在夜里独自一人抽烟消愁,也会在第二天太阳升起时重新启程。
在这个世界上,渺小如你我,或许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
但如开头讲的,一条内裤,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
不如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自己的世界发光发热。
2016年🇺🇸电影〈The Nice Guys〉《耐撕侦探》:标准70年代背景喜剧侦探片,插科打诨办案,剧情和笑料比较平衡,图个乐子还是挺有意思的,两个主演有化学反应,讲的是底特律,少不了黄金年代的各种车,比较养眼,不过其实是因为最近不太有人拍这个题材了,才让观众怀旧,然而二十年前的好莱坞此类电影铺天盖地,这部相比就很平庸了。
一开始完全摸不着头绪,一段剧情还没看出个究竟就跳到下一个场景。
人物的对白也不知所云,也不懂胖子明明找到了艾米莉亚,为什么后来大家都要赶着去找艾米莉亚。
还好撑了下去,看完了这部——侦探喜剧。
是喜剧?
从情节来看,的确,两个不打不相识的私家侦探,加上一个13岁的小萝莉,各种啼笑皆非的美式幽默轮番上演。
还是悲剧?
从结局来看,与那部影片相关的所有人,合作导演的迪恩和艾米莉亚,主演米斯蒂,制片人锡德,放映师切特,都被杀了,而应该被惩罚的人,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这组侦探拍档,并不像《神探夏洛克》那样,脑力与体力分工明确,也不像国产剧《唐人街探案》里,一个负责闯祸一个负责擦屁股那样对比鲜明。
胖子杰克,爱尔兰裔,平民窟长大,被妻子背叛(和公公勾搭上,也是狗血),生活拮据,靠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过活,时常受雇于一些有女儿的父母,上门把勾搭别人女儿的混混胖揍一顿。
马奇,整日烟酒不离手,不拘小节,不务正业,嘴贱,冒冒失失,又衰又怂。
但他吊儿郎当的外表下也掩盖着伤心事。
妻子曾多次跟他提起炉灶有问题,他鼻子不灵,闻不到煤气泄露,一直拖着不去修,后来妻子死于火灾。
马奇的女儿霍利,比他本人靠谱得多。
机智勇敢,遇到坏人不惊慌,连举枪的时候都思路清晰,非常冷静。
多次成为老爸的神助攻。
单纯善良,两次劝杰克叔叔不要把奄奄一息的坏人掐死。
马奇受雇调查艾米莉亚的下落,而艾米莉亚找到杰克让他帮她摆脱跟踪和调查,于是两人开始产生交集。
事实上马奇的雇主让他找的并不是艾米莉亚,而是艳星米斯蒂(我特地看了一下,米斯蒂在影片里面还真的穿着蓝白细条纹套装)。
可是他在米斯蒂家附近的监控录像里找到了艾米莉亚的车。
而杰克需要帮她摆脱的人也并不是误打误撞的马奇,而是她母亲雇的杀手——为了销毁证据,一心要置艾米莉亚和她的伙伴们于死地。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年轻人,早熟,生活颓靡,沉湎于性,酒精。
可是,他们也愤慨,热血,充满斗志,敢于抗争。
年轻的一代,他们关注空气污染,关注鸟儿的家园,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政府,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艾米莉亚的母亲是司法部的头儿,她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影片来拆穿底特律汽车制造厂商的尾气净化器案件的内幕。
尽管途径和资源有限,尽管小伙伴接连遇害,他们依然借由色情片作噱头,将影片剪接洛杉矶汽车展的宣传片里面,在开幕式上播放。
每一个环节都费尽心思,又举步维艰。
事实上我并不知道为了汽车公司尾气事件而与司法部门为敌,这件事算不算小题大做,毕竟最后他们都死了,而尾气照样排放。
可是人总归会为了某种信念而有所作为,有时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环保的理念,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驱者和牺牲者,才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库特纳女士,势力强大的司法部长,让我联想到相似的《疯狂动物城》里的羊副市长,为了消灭食肉动物,布局,杀戮。
不同的是,动画片里羊市长被拆穿,进了监狱,而在1978年的美国,司法部长也好,汽车制造商也好,都逃过了惩罚,安然无恙。
乌托邦的美好愿景能不能实现?
也许终究逃不过“一切都是老样子”的现实生活。
或者不该这样悲观。
有时,闹剧收场,笑声散去。
然而,回音不停,思考继续。
2016年7月29日00:19:07 伦敦
在基腐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能够有这么一部坚持不搞基不玩腐的作品反而显得很特别了。
推动剧情发展,跟着剧情受苦的是两位男主角,一位是蠢萌的高司令,一位是明显老去的角斗士罗素·克劳,小鲜肉配上大叔,就是不搞基,坚持用包袱说话。
明线是两个衰运伴身鸿运当头的男人侦破一起毛片女星死亡事件,暗线是揭露官商勾结、关注地球环保大业功在千秋的大事件。
明线说来也简单,一个A片女星突然挂了,一个少女亚美利亚(玛格丽特·库里 饰)失踪了,私家侦探霍兰德·马奇(瑞恩·高斯林 饰)接到委托开展调查少女,而少女偏偏不愿意被找到,便找到了专业打手杰克逊·赫利(罗素·克劳 饰)马奇和赫利经过一番“友好激烈”的互动后,决定联手破案,最终发现了整个故事真相。
失踪少女亚美利亚是检察官的女儿,为了揭露官商勾结掩盖汽车尾气超标的事情,用拍摄A片的方式,将真相隐藏在毛片剧情里,希望通过播放向公众告知真相。
私家侦探马奇和打手赫利表面看起来很不靠谱。
作为私家侦探马奇连开锁都不会,硬开玻璃整出的出血量和自杀差不多;上个厕所,被人看了个通透;玩个漂移结果翻车;摔个跟头就连枪都找不到了;秀智商玩推理,立马被打脸;看到职业杀手疯狂杀戮的时候,俩怂包心有灵犀的选择了逃跑……只能说,敢选择这俩货委托任务的都是真汉子。
然而包袱也就在于此,先通过强调刻画俩人的不靠谱不着调,每一段不靠谱抖一个小包袱,俩人形象被刻画的差不多了,再把故事圆起来,让观众们发现,原来这两个大神骨子里还是很有气节很有担当的汉子,达到大包袱的喜剧效果。
暗线就接上了明线,为了相互的利益,官商勾结到一起,检察官、媒体对汽车企业的超标尾气视而不见,汽车企业则对检察官下步竞选市长提供资金帮助。
即便影片中成功的利用A片公映揭露了事件真相,黑心官商并没有收到法律惩罚,要知道,深谐法律的官商有一百种方法可以逃避法律制裁。
另外,把身体献给了环保事业的亚美利亚最终没能看到成功的时刻,只不过她的行为很高尚,方式很幼稚。
看这个可怜故事不禁令人想到克莱尔·卡梅伦·帕特森的故事,这个凭借一己之力揭露含铅汽油危害的地质学家和石油企业抗争,促使美国通过了1970年《洁净空气法》,禁止一切含铅汽油销售。
被各种垄断集团把控了话语权后,人们接受到的信息都是寡头们想让人们知道的信息。
任何会对垄断集团利益产生危害的言行,都会收到严厉打击。
亚美利亚发现老妈是官商勾结的幕后黑手后,对官僚体系无法信任,也更无法通过官方层面揭露汽车尾气超标;想通过媒体发声,结果媒体更是和企业穿一条裤子,言论并没有自由,媒体上放出的只能是代表利益集团的话语;没有办法只有通过拍摄A片,并且在展会上播放的方式,揭露真相。
和黑道有道不清关系的A片制作方,最终成了发声途径,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不是白道官商,而是黑道混混,很是讽刺。
只能说编剧的脑洞有点大,用A来反腐也是真的没谁了。
SJBD补标
这其实可以拍成一部文艺片。
或者传记片也不错。
故事的核子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利益至上的揭露和批判。
针对的是底特律汽车。
然而它偏偏拍成一部侦探片、枪战片、动作片,甚至是暴力片。
但是,说真的,比起像《秘密特工》这种背景放在二战之中,对立的对象往往是国与国之间,动辄我们名字都听不懂的高科技大战——虽然这的确看得很过瘾——但像《耐撕侦探》这样,仅仅聚焦在一个城市,甚至不过几个地点,人物关系也不复杂的场景中,看得更加过瘾,特别是这部片你不看到后半段,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两个瞎几把扯淡的侦探到底在弄些什么鬼。
高斯林饰演的是一个过去有着伤痕的侦探,看上去一副花花公子的做派,也不负责,放在喜剧片里,一定是那种担任搞笑成分的丑角(虽然事实上,他在这部片子里的确是搞笑担当)。
作为一个侦探,他几乎没有破过案,打架也不行,还胆小,惊吓得尖叫起来跟个女人似的,坐电梯到顶楼看到枪战吓得腮帮子都在发抖。
罗素·克劳饰演的是一个大块头的侦探(从出场的背景来看,称之为一个打手或许更加合适)。
他有暴力倾向,身手一流,性格有暗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
当有人惹了他,对他下杀手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杀了对方。
像影片里那个蓝脸人,当罗素后来碰到那个蓝脸人出车祸后,他把小女孩支开,转手就掐死了他。
但他也不是一个杀人恶魔。
当委托他的客户被另外的人追杀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找到高斯林,想要去拯救那个女孩。
而这两个门外汉侦探,一路过来搞得鸡飞狗跳,既不专业又不利索,到哪里哪里就是一团糟。
反而是高斯林的女儿,安格瑞·瑞思饰演的小女孩,是全片中最冷静也最有智慧的一个人。
在杀手假冒成医生进到家后,她一面和假冒医生周旋,一面不露声色地拿到枪,然后拖延住了时间。
相比起来,她那个朋友就真的有点没脑子了。
整部片子叙述流畅,前后节奏有序。
中间穿插着很多冷幽默。
特别是两个侦探,虽然不专业,但各有各的本事,关键的时候不掉链子——这才是主角应有的品质啊。
到后半段,“孔雀”马特·波莫扮演的“花瓶”杀手登场,费尽心思要杀掉目标。
偏偏没杀成。
败兴而归的时候,又在路上遇到目标惊慌失措地从树林中逃出来,拦下他的车,求他带她离开。
结果是,被他一枪崩了。
玛格丽特·库利饰演的司法部头头的女儿,在知道自己母亲和底特律的汽车大佬们互相勾结之后,嫉恶如仇地想要曝光这些事情。
却被自己的母亲和那些大佬追杀。
她算幸运的,一路被追杀,一路好运地逃脱,偏偏在两侦探和杀手互斗的时候,打着小算盘要逃走,没有想到后面却被因警察赶来而逃走的杀手给一枪崩了。
真是自己送给老虎吃的。
最后,两位大侦探扳倒了司法部部长,用玛格丽特以拍A片的名义留下来的证据——但是,正如电影结尾所说,底特律的汽车大佬们没有得到任何惩罚。
印证了司法部部长说的一句话,美国需要他们。
所以,最后依然选择的是利益。
这部片子非常辛辣地讽刺了美国政府满口正义、到头来却追逐利益的丑恶面貌。
这才是这部片子真正要说的。
好在虽然结果不如人意,但“好兄弟”侦探所开张了。
等到他们在新的案件登场。
比一般喜剧有一些追求,有些有趣的地方但不显得沉重而破坏了喜剧片的气氛。罗素太局外人,高司令有点一如既往地不喜欢。复古。
好无聊的故事,笑点也很尴尬。罗素克劳和高司令还是好好挑挑片子吧。
以官商勾结导致洛杉矶雾霾为背景,创造了这个故事,两位男主都演得很出色,笑点也戳中我心,最主要的是,四十年前的洛杉矶,不就是今日的北京吗?
罗素克劳为什么胖成这样了 电影开头真是一头雾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kiss kiss bang bang既视感,这基搞得,我吃!
预告片极烂,正片好多了
@KL898 这美国精英政界与资本家搭帮黑社会的阴谋论的调调还挺扣美国大选的主题的。
侦探喜剧
有着一种复古的味道,但剧本过弱,一切的精彩,都淹没于无趣之中。
克劳叔的男低音配上高司令的母鸡叫也算是一绝了……人生在世,闹剧总强过悲剧,反正努力过了,老样子就老样子吧,有些事儿总会改变的,何必愁眉不展,给结局加一星。
很有梗!全片颜值都很高,结尾有点唐突,高司令演喜剧厉害啊
复古,精巧,喜剧二人组,大叔配萝莉,嬉皮侦探,这样的电影在如今狂轰乱炸的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简直就是一股清流。高司令喜剧演得比正剧都好啊!
沙恩·布莱克对类型片结构的娴熟和个人特色让这部电影的观影过程变得相当有趣,这样的电影好想再看续集。
古典喜剧风,高司令还是稳。
两星给那个美ball,
满分流水账
谁能想到,一部AV,竟然如此厚重,它始于色情、陷于剧情、忠于环境。
喜剧部分加分满满,剧情悬疑也算一般
故事开始有点蓝丝绒的节奏,后面越来越无聊。高斯林的演技永远都能把你拖出戏外。小妹子这种安全角色都演成这样,花瓶命运在所难免。个人感觉,除了多个场景出现的咪咪值得称道,其余再无话题。
高司令外形真的是个好男妈妈,想通这点之后就get到他的颜了,罗素胖了反而更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