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日影正经有很多不错的,或许予告犯并不能算最佳的一部,但在我心里,它却只能是最棒的一个。
其实在看电影之前已经被各种剧透,因为喜欢toma,所以宣番一定会跟,所以相关消息一定会关注,加上户田惠梨香实力女主担当,toma和洼田小哥的对手戏……已经没有不关注的理由了吧。
从日本开始上映,上海院线上映,到字幕组放出视频,中间等待的煎熬就不说了,身在二线城市的痛苦你们是不会懂的_(:зゝ∠)_。
予告犯是漫改,这种画面对画面的改编相对于画面对文字的改编,还是轻松一些的吧,在拍摄上和叙事上,基本等同于剧本了。
参照漫画又看了一遍之后发现,台词改动并不大,这得给编剧省多少功夫,漫改大有前途啊。
有朋友说,感觉有一些地方的感情戏处理的并不周全,还有点楞,比如最后户田惠梨香抱起toma一段,觉得有些突兀,确实如此,但感情推至此处,如果只是平平,也说不太过去哇。
两个人其实已经神交已久难道你没看出来么,请自动忽略我一本正经的胡言乱语…… 对于我来说,予告犯的出现,给我带来了力量,这是真的。
不光被片中的角色感染,也佩服漫画原著的年轻有为。
想着日本漫画界竞争的激烈,大家都是蛰伏在冬雪里的渺小生命,但有人却能够一点点储蓄力量,这让人震撼。
就如同佩服西给强大的行动力和精神力一样,这一点或许是所有创作着所共通的,只要心中还怀着一些执念,坚持着自己的坚持,生命自然会放出光彩呢。
予告犯是单主角故事,从报纸男在网上发视频开始,警方开始介入调查,中间插叙盖茨在原单位如何被虐、社会大环境的恶劣、小职员失去尊严的存活现状,到盖茨痊愈后多次找工作未果、与四人组在工地相识、共同杀了没人性的老板,警察一点点搜寻到关于四人组留下的蛛丝马迹,最后揭开谜底四人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帮不惜卖肾结果客死异乡的菲律宾少年寻找父亲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
“只是这样?”只是这样。
盖茨是英雄吗?悲剧式的。
这个故事中他必须要死,才能让大家明白他的决心,也只能让同伴都活下去,才能感受到盖茨内心的温柔。
这样一个亚撒西的青年,却在社会中四处碰壁,真是没天理啊,或许大家有过这样的感慨,就像谷阿莫吐槽这是一个有空白期就找不到工作的奇怪国度。
但大家仔细想想,无论是虚构中的那个世界,还是现实中的无论哪个体制中这个世界,人类从来都不是被公平对待的生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残酷。
老实人永远会被欺负,善良人终究难以维系纯情。
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有那么一个天真又善良的孩子,它时刻在盯着这个世界,好奇又怕生。
它有时会在故事中出现,会在荧屏上活跃,在这些内心构造的各种各样的世界中奇迹一般的生存着。
它甚至成了我们心中的执念。
没一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好也不坏,或许从内心深处还会自觉不自觉的偏向于好人多一点。
“世界上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难道不是这样嘛。
人的复杂性,从下生的那一刻便开始,纠缠不休又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当故事推动着盖茨一步步走向深渊时,就是梦醒时分。
我们为这个执拗的人流泪,为这个聪明的人嗟叹,为几人心中那份正义鼓掌…… 洼田小哥在警局说的那番话,你明白吗——“你是不会明白的”。
报纸男视频上的弹幕,你懂吗——“小职员有什么自尊可言”。
每一个细节,都透漏出创作者的心结,或许那时那刻作者正为了在漫画的世界里拼命争取一席之地而拼搏,虽然内心伤痕累累。
每个人都是孤单的,在这个世界上,但我们仍相信人生的美好,人性的美好,就如同我们内心觉得自己绝对是好人一样。
我们生活里,总有一些事,不想说与人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孤独,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活着。
你只看到在阳光下的微笑,可你看不到在黑暗中的挣扎。
可以有不同见解,但没有权利对别人扔石头。
血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不论怎样,尽可能的去选择善意吧,这个世界需要温暖,为了看看阳光,我们来到世上,愿我能幸运的彼此照亮!
——关于《预告犯》的一点感想
预告犯 (2015)7.32015 / 日本 / 悬疑 / 中村义洋 / 生田斗真 户田惠梨香不是我对小日本有偏见,嗯,好吧,我就是对小日本有偏见!
但凡谁的开头以“不是我…”那他就是!
“不是我不信你…”那他就是不信你;“不是我不爱你…”那他就是不爱你!
就算我对小日本有偏见又咋滴,反正我没有资格替死去的千千万万烈士和同胞去原谅小日本!
但是让我感到恐怖的是,对于小日本的很多影评不乏溢美之词,可见这些年小日本对我们下一代的文化侵袭有多严重,这得引起高层的重视啊!
就本片来说,前半段一直在套用《七宗罪》这一类悬疑复仇犯罪片的套路,又拍的冗长无趣,没有新意,后半段画风一转,又变成了探讨社会问题的文艺片!
全片节奏松散,故作文艺,看得我哈欠连天!
全片看完,其实本片还是有些亮点和新意,“终究是我一个人抗下了所有…”,但是没有真正表现出来男主舍身忘我的大无畏精神!
这和昨天看的《有希望的男人》里男主的岳父最终抗下了一切有点殊途同归,但是貌似神离!
本片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片中有个桥段就是政要支持网络公开,禁止匿名,遭到了男主的抗议。
就在今天,国内互联网大范围上线显示“IP地址”功能,这个巧合还是有点意思!
我反正是支持的,显示个IP地址,有啥见不得人的!
还有这些小日本的演技着实堪忧,都只是一副苦瓜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就能把电影想表达的社会底层人士的艰难困苦展现出来?!
还有这女主,要演技没演技,要脸蛋没脸蛋,要身材没身材,你岛国为之自豪的女U们,随便拉一个出来也比她优秀啊!
反正本片我是给不了及格分,推荐指数⭐️⭐️🌟
今天才看的电影,在电影前半部分,故事和节奏内容都在和观众说,这是部男主以“替天行道”为由的犯罪悬疑故事,在后半部分,才知道男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实现这几个朋友的愿望。
男主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只是他三个朋友并不完全知情,从6次预告犯罪来看,在完成自己目标的前提下,男主的底线就是“不杀害他人”。
关于人性内涵愿望这些东西其他文章都分析得差不多了,但是关于6次预告犯罪不知道前面有没有人分析过,下面只是个人兴趣爱好,闲得无聊弄着玩的。
预告一:用蟑螂做料理的店员;惩罚:吃炸蟑螂,实施犯罪者是大雄和胖墩,判断依据是带了眼镜,喂食的人看体型像是胖墩。
大雄是4人唯一一个戴眼镜的人
喂食者的体型和肤色像胖墩预告二:对被强奸女生网络暴力的学生,惩罚:成人玩具爆菊,实施犯罪者是胖墩,判断依据是大叔和肚腩。
微胖大叔
准备动手的胖墩前两次预告犯罪是男主的试探阶段,“蹭的热度”社会影响力较小,关注人数少,此时反对男主做法的网民占多数,在网民眼里有可能还只是恶作剧或是摆拍。
预告三:造成食物中毒并且推卸责任的食品加工厂,惩罚:纵火,实施犯罪者是西关,判断依据是项链。
装有氰化钾的自杀项链新闻中未出现具体伤亡人数,但从电影里工厂大门紧闭且贴了停业告示,工厂内的设备也已经用东西遮盖,停止使用,而且还是白天犯罪,敲碎玻璃造成声响都没人来阻止,可能连门卫都没有。
大门紧闭
门口告示
白天敲玻璃造成巨大响声男主从预告三开始“蹭大热度”,纵火也已经属于较严重的肇事肇祸,这个事件有新闻直播,同时也成功引得警方注意。
预告四:开直播嘲笑面试大叔的面试官,惩罚:塑料狼牙棒殴打,实施犯罪者是男主奥田,判断依据是左腕深黑色手表。
(胖墩左手没带东西,西关是银黑相间的饰品,大雄是银色手表。
)
在看左手深黑色手表
奥田
胖墩没带东西
西关一直带着的饰品
西关一直带着的饰品
大雄是银色手表预告四是男主在获得社会关注后为了增加自身热度和社会影响力,为男主后面的真正目的做的提前铺垫,在预告四直播时观看人数超过一万人。
观看直播人数超1W中间还有次灌鸡汤直播,目的是获得大量处于社会中底层网民的同理心,增加网民支持率以及继续增加热度。
点赞数已经远远超过点踩预告五:扬言支持实名上网制的政治官员,惩罚:扰乱发布会,虚假数据石锤,4人共同实施。
目的是让警方能继续重视起来,本次预告涉及政府官员,警方开始调用大量警力,包括能快速收集资料展开调查的公安部门。
同时这件事对于西关来说,算是比较“正义”的大事,算是为西关实现愿望。
但是之后的追逐戏讲不通,按照逻辑来说警方已经把奥田逼到下水道无路可走,应该是叫支援而不是直接离开,如果下水道那奥田能继续跑,那就没有必要和女警对话。
这里只能理解为剧情需要,同时结合镜头再次强调群众的冷漠。
警察在下面捉贼,上面路人当作无事发生预告六:自以为是“替天行道”的报纸男子天团,惩罚:奥田自杀。
明面上说是让网民同情自己,实际上是进一步催促警方寻找菲律宾小孩的父亲,但小孩父亲曾经的过激言论应该只是个巧合(也或许我没观察到)。
同时把锅甩给自己,并把小孩的愿望告诉警方。
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目的,在一开始就求助警方,这样男主奥田无法背锅,警方找小孩父亲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报纸天团4个人都会判刑,也无法实现大家的愿望。
总得来说,男主奥田是牺牲自己,对朋友说了善意的谎言,通过自己的智慧,用非常规途径帮助朋友,也帮助自己实现愿望。
最后说一点观后感,有人会说这么聪明的男主怎么会如此遭遇,为什么不去干什么什么工作呢,背景设定太假,是金子总会发光。
但是现实中的确很多不得志的人,很多没有地方发挥自己才能的人,很多被社会现实打压的人,人和人生而不同,何不食肉糜并不是正确的认识,每个人的人生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理所当然。
千里马尚需伯乐,没有伯乐,金子发光了又有谁知道他的价值呢。
奥田能在这样的处境之中,还能坚持自己的底线,带着自己的一份善心帮助朋友,也得到自己应得的惩罚,我觉得是件可悲又可惜的事情。
对于还活着的三个杀人犯,我个人对他们做不到“法不容情”,这些令人纠结的地方也应该是大家思考和讨论的地方。
头上罩着报纸的神秘男子现身网络,宣称要对行为不端者进行惩罚。
网上舆论原本不以为然,没想到报纸男真的不断将宣称付诸行动。
舆论随即转向,开始围观、起哄,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报纸男的粉丝。
警方对一起起预告犯罪非常重视,但始终无法摸清报纸男的底细。
其实报纸男是一个团队,几名成员虽然有着不同的背景,但都沦落为社会底层。
他们在一个废品回收场里相识,一起见证过生死,经历过磨难,结为患难之交。
他们痛恨这个世界的不公和社会的冷漠,报纸男是他们向世间发出的呐喊。
警方带队的吉野警官在了解真相之后,开始同情他们的遭遇。
报纸男的核心人物,主人公奥田,本是软件公司的程序员,吃苦耐劳,技术过硬,却因为不是正式员工,最终不但丢了工作,甚至无家可归。
这对日本社会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影片也摆出了一副准备大肆控诉的架势,可是最后却收在一个温情脉脉的结尾上,有点儿虎头蛇尾。
另外,影片前半段有意表现网络群氓隔岸观火的冷漠心态,网络舆论容易被利用和操控的墙头草特点,可是这些在后半段也都不了了之了。
结尾处,观众的关注点全在户田惠梨香扮演的吉野警官抱着生田斗真扮演的奥田仰天长啸了。
不能怪观众庸俗,导演就是在这样引导观众。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整部剧基调带着日式典型的灰色压抑,洋溢着对死亡的美学憧憬和向往。
而最深的思考就在于,究竟什么是正义,什么又是罪恶?
毫无疑问,奥田宏明是四个人当中最聪明的。
IT程序员缜密的逻辑总是在每一次的行动中得到体现:他计算好了每一次警方调查的方向,也计算好了警方查到他们的时间,能够刚好的脱身,他甚至计算好了朋友们的结局以及自己的归宿。
到最后,你才会发现,所有一切都在奥田的编剧里。
他在第一次预告里说:“我做的这一切,都不是为了我自己。
”大多数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认为,奥田不过是个中二的思想犯。
然而令人难过的是,每每将自己包装成正义的化身的那个“犯人”到最后却承认他做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巨大的闹剧而已,而他们本身就是需要被惩罚的罪人。
事实上,他并不想做英雄。
他只想完成朋友们的愿望。
最终影像里,只有奥田是毅然决然赴死的,因为他早就知道同伴们心底其实仍存有希望和梦想。
所以,他成全了他们。
奥田的人生非常艰辛,电影里没有详细叙述,但小说中却是有具体描写的。
派遣期3年,战战兢兢,加班熬夜,努力工作。
就在他终于熬到头,可以转正,充满希望和干劲的时候,他才发现他遇到的是无良老板的恶意压榨和周围员工的冷漠对待,是前辈们的嘲笑和背叛,瞬间从充满希望和斗志到彻底绝望和挫败。
辞职后的一场大病,更是让他再也无力被社会接纳。
直到最后,他渐渐走到了社会的底层。
值得庆幸的是,他遇见了关西,胖子,竹竿,和大雄。
他们成了他最重视的朋友。
或许正是因为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着,所以明白那种尊严被践踏,没有人权的灰暗生活是什么样的,才会让他在看见同样的弱势群体时生出一番柔软来。
他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恐怖分子”。
奥田还有爱,还有同情心和善良。
他定期还款他当年住院的医疗费,证明了他还有责任心;他会请胖子吃寿司,证明了他对朋友的珍惜;他预告抹杀议员,制造爆炸,到最后却只用了汽水+可乐糖,证明了他并不想伤及无辜,他还不是真正的“极端分子”。
结局的时候,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就像他说的,全部由他的死将“罪恶”带走。
因为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
佑一说:“你们不会懂,人总是会行动的,只要还有人需要帮助。
”这才是佑一和奥田真正产生共鸣的地方。
所以,奥田在最终预告里赴死,成全了他最珍惜的朋友们的所有理想:西关想要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胖子想要吃一次不是回转的寿司;大雄想要交一个女朋友;竹竿想要找到爸爸… 所以,即使绝望到毫无留恋的去死,奥田还是完成了他自己的梦想——“我想要得到朋友”。
其实我主要想表达的内容140字绰绰有余了,不过我是话唠啊,所以,下面进入正题。
在看电影之前,我看了一集电视剧,因为对于里面一些传递出来的东西不太接受,所以就没有再追了,然后因为toma看了电影版,电影的中心并不是想通过他们的行为去惩恶扬善,而是帮他们的一个去世的朋友找到他的亲生父亲。
在电视剧中,里面的模仿者试图用大众的所谓的正义感去解决一个案件,这是很荒谬的事情。
虽然他这么做的前提是法院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公正性,但是民意就真的靠得住吗,顺应民意就是顺应正义吗。
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
看李狗嗨的时候,最后一集,古美门研介说过一段话:真正的恶魔,正是无限膨胀的民意,是坚信自己是善良的人,对落入阴沟的肮脏野狗进行群殴的,善良的市民。
所以在电视剧预告犯里面,那些通过投票决定一个人是否有罪的行为,荒谬至极,那些做出选择的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你以为你是上帝吗,你有什么权利去决定这些,你以为你看见的就是事实吗,只不过是可悲的被别有用心的人操纵了吧。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美剧基于“辛普森杀妻案”改编,里面,辛普森有着杀妻的重大嫌疑,却因为他雇佣了全美最好的律师团,然后无罪释放,如果你去了解一些这个事件的始末,你们会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为什么明明就是他杀的,为什么让他无罪释放。
为什么,是因为警方的处置不当,致使关键性证据的遗失,所以,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辛普森就是杀妻的人。
所以,你的对于辛普森就是杀妻的人的判断其实是不准确的。
还记得李狗嗨第一季第一集最后,古美门帮黛负责的嫌疑人脱罪,但在这一集结局,那个男人却阴沉的说着要让法官去死。
于是,黛开始怀疑,那个男人到底有没有犯罪。
而他有没有犯罪,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对了,上面古美门研介说的那段话,是在法庭上辩护时说的,也许他也只是为了赢得这场官司而说的。
但是,就像知乎上有人说的,古美门其实是尊重司法的,因为他是利用法律来赢得官司,他是尊重这个规则。
而那些人,就像预告犯里面讲的那些人,他们是不尊重规则的。
所以啊,带着自己的判断活着吧,小心不要被人操纵了你的思想。
最近这方面的书,影视剧看得有点多了,内心都有点抑郁,不过我一直相信一句话,真正牛逼的人,不是那些看尽人世间丑恶的人,而是那些在看尽这些以后,还继续热爱生活,相信这世间还有美好的存在的人。
也许,这样的人生信条,也是有人说出来引导一部分人的思想的吧,谁知道呢。
要是一直纠结于这些问题的话,那就别活了。
但是,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很多想去看的事物没有看到。
所以,活着真好,毕竟久不久就有什么活久见的东西出来呢。
我还想看着toma在舞台上唱歌呢
一、垃圾厂主将铁丘随意扔到奥田死去朋友(不记得名字了)的身上,“啪”的一声,像是响在了我的心上,其对于人的漠视,对死者的极度不尊重,都深深地冲击着我对于人底线的认知。
二、奥田与女警在桥上的对质,看似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经历,女警成功的拯救了自己,奥田却已被这社会逼得无路可退。
三、网吧店员的帮助,让我不禁思考,在日本,还有多少像报纸男一样的存在。
四、结局,出人意料,细细回想,又觉得意料之中,这或许是奥田认为的最好的结局——最少的牺牲。
但是作为观众来说,奥田傻得过分的善良,伙伴别无选择的“背叛”,都让人如鲠在喉...
日本人果然是喜欢说些社会问题,以为延续了司法体系做不到的事就我自己来的套路,结尾却告诉观众是为了朋友,挺有新意的。
奥田把一切都设置好,完成一切将朋友们留在这个世上不知道到底是幸还是不幸,也许他足够了解朋友们吧懂得他们对世界的留恋。
到直播的最后弹幕还是一如当初,网络暴力如故,到底是维护网络自由还是保证对发言负责这个问题看来还是解决不了。
故事讲的精彩,只是警察总是耍帅,调色也不太合理,导演总是在提醒观众“你们是在看电影哦”残喘在这个世上的我真是渺小啊,没有什么梦想,也看不到什么美丽的未来,周围也说不上有亲近到什么都敢说的朋友,我所拥有的只是一副不怎么好用的肉体和一个不断动摇毁坏的精神世界,可是还是要活下去呀,为了不让家人伤心,也许过着过着事情就会有转机呢?
即使我知道今天永远不会是最糟糕的一天,还是要过下去的,我所做过最有勇气的事情就是和自己活下去了。
是不是通过努力而让人生好起来的人,都会看不起一直无法振作走上歧途的人?
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的,总觉得过得不好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也不能怪谁,只要自己能努力想办法去改变,总是会好的,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和处事方式。
可是看完这部突然重新发现了这类影片的意义,它是要让人看到从主角身上所折射出的东西。
希望世界上的人能更尊重宽容爱他人,如果他们能遇上更多的善良的人,也许就不会一直那么坠落下去。
互相帮一把忙,心里有了爱,对生活能有希望,会好起来的。
剩下的人,都说他们都一样,能理解对方。
是的,大家都一样,有各种不好的遭遇,本身自己也是很积极向上的家伙,可怎么总遇不到好事呢。
但他们还是挺幸运的,本来总遇不到好人的大家,与男主相遇了,是他们人生中的阳光,只是来的有点晚。
男主来了个大牺牲,把阳光雨露给了这群人,让他们能有了一次蜕变的开始。
却等不到自己的阳光了,也许就差那么一点点。
toma和toda的对话,然后toma去网上查她的资料,看到了一点小小的希望有点感动。
哎……我最近都很希望并喜欢看到那种,男女主能因为暖暖的爱而互相拯救对方的戏码呢……其实觉得toma的颜太好,想想如果不是拍电影,怎么能有这样颜的人的人生会是那么不幸的,不科学不科学人才市场的小哥还是对他没什么印象……怎么可能嘛!
略矫情……
这份愿望即是正义
勉强、生硬、混乱、做作。PS:Toda残了……
我嘞个天爷啊,槽点太多只说一个,就toda这场超长追捕戏,近年来很少有拍得这么搞笑的追捕戏了。明明是个头儿,连个对讲机都没有,一身OL打扮单枪匹马追嫌犯,蹬着小皮鞋跑马拉松淌下水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小姑娘追心上人呢。为了能和toma喊话搞了个那么玄幻的场景,那么老高一滑溜溜的入水口,正常人都爬不上去啊,也是够难为他俩了。
toma好像走上一条固定戏路停不下来了。
我敢说如果主犯不是生田斗真我一定不感动!!!没有他都没有看后续剧的动力了!户田惠梨香不适合这个角色。而且整体铺陈虽然还是觉得有些刻意,但因为Touma我愿意给多几星,虽然他这么帅根本就不可能遭受这样的冷遇,不符合人设。2017第一部电影就看了这个,还是应该给个四星。
2022年11月15日上午於禮崗。
帅到没朋友?
这种能让人对关注底层和犯罪的矫情一点也可以原谅
这种角度的日本的确不堪,但直面黑暗的政府还是可以看到希望的。只是从黑色小本本,到暗黑者再到这部,民间执法者的套路看多了,泪点高了,或者自己更冷漠无感了吧。
每个人的梦想都实现了不是吗?toma简直真男主,演的还能再好点,竹竿死那段我都看的昏古起了
大概是今年最好的日影了,TOMA可塑性越来越高了,VTR那段看的想哭
最近够丧了……
片子还是不错的,主演嘛不做评价了,这故事的关注点很好,煽情也算做的够足,但还是差了点什么的感觉,以及Toda要转型的话就多演演有个性的女刑事吧,这条路挺适合她的,时隔一段时间回来补充一句,这个作品没法打四星在我这主要是因为演员…主演在几个报纸男里实在是违和感很重
情节拖沓
街拍风户田姐最后大吼:颜值这么高,就这么挂了?都走开,我要趁热抱一发。
都是给卡司的星星
“这个世界,还有活下去的意义啊!”
故事就算了,电影强行塞了好多人好在人还是挺好看的。黑得很的toma造型不错结果一走路又是J家扭我真是笑得不行;铃木关西腔好评;toda这个电影新加的角色真是,虽然不至于讨厌,但对现在真人化的东西好像非得配个男女CP才行感到比较无奈;坂口台词不多倒是挺让人注意到,另外看到细田了
电影透漏着浓浓的制作资金匮乏,想象力贫瘠的廉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