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日本)樱阪洋《杀戮轮回》(2004年发表)日本出版商:集英社美国出版商:集英社、小学馆控股的北美出版公司“VIZ MEDIA”(中国大陆正式名称为碧日咨询公司)美国出版及好莱坞电影化推手:VIZMEDIA的日裔编辑Matsumi Washington.推动好莱坞电影化的目的:爲更多日本小说进入美国市场打开缺口。
顺便說一下短评里某位“跪求美国狗不要再翻拍大和那么好的作品,美国狗太丑了”,拜托,这回可是日本方面主动联络美方搞“借船出海”的。
如果生命可以重置,你会如何选择?
看了汤姆克哥的上一部科幻片,感觉不是太好。
在电影院选择电影的时候,最开始也对这一部电影不带有太多的期待,以为只是一部有汤姆哥英雄的爆米花片而已。
但是当看完整个电影的时候,深深被演员的演技和整个剧情所征服。
不错,这一部电影正如标题所写,是不断回到原点,重新开始相同的故事,只是,每一次,苏醒以后,你会选择什么?
其中女主角一句台词,但你300多次看着同一个人在你面前死去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感受?
如果什么都可以重来,你会如何选择?
更多的剧情就不便透露了。
还是自己去看吧,绝对甩开x-men几条大街。
喜欢科幻的人,喜欢感情戏的人,喜欢战争片,温情片,故事情节的都强烈推荐观看。
最开始以为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战争片,突然一转,发现是科幻片,然后再一转是时空穿越科幻大片,正在觉得穿越也就这样的时候发现还是感情戏,充满温情的演绎让人倍感温暖,对生命和战争都在细节中展露出细细的思考,对人生的无奈,对战争的无奈,对死亡的无奈,每一次尝试不同的选择,每一次忍受死亡,会让一个懦夫也会变成刚毅的汉子;剧情再发展以为只是爱情,人性片的时候,情节再来一个峰回路转,整个电影包袱一个接一个,应接不暇,即使最后的处理也是恰到好处,把观众从前一个情节中拉回来,整个电影情节连绵起伏,环环相扣,不多不少,真叫人拍手叫绝!
看完整部电影,不只是对剧情感到震惊,还会在脑海里面不断的重复一个个画面,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会如何选择?
或许最后的那一幕,既是电影最开始的那一幕,令我陷入深思,人生不要逃避,上天给我们的安排,勇敢的面对,坚毅的接受挑战,或许,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看完《源代码》后曾详细了解过时间旅行和平行世界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多维空间理论。
《明日边缘》的故事架构与《源代码》雷同,但对情节的不同解读中,用多维空间比用平行世界或单一世界(指人类生存的四维空间)来解释更合理。
豆瓣上的影评《两个疑惑和个人解答(平行世界、高维宇宙……)》(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694443/)给出了其中一种解释。
先来了解一下多维空间的概念。
“维”是一种度量,在长、宽、高构成的三维空间坐标上加上时间就构成四维空间。
现代科学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是十一维的。
在超弦理论提出十维空间之后,又推出了十一维空间的超膜理论。
关于多维空间的理论可以详读http://baike.baidu.com/view/211719.htm、《什么是高维空间》(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99486.html?qbl=relate_question_0&word=%C6%BD%D0%D0%CA%C0%BD%E7%20%B8%DF%CE%AC%D3%EE%D6%E6)和观看视频《1-11维度详解》(http://v.ku6.com/show/rilMvm2pQLRwJbef.html)。
关于空间、世界、宇宙这三个名词在不同的资料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
在本文中统一如下:空间是用“维”来度量的一种存在形式,可以从零维到n维;世界是对某个X维空间的总称,例如人类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四维空间;宇宙是唯一的,但呈现多维空间状态,最高维度是11,也即是说宇宙是整个11维空间的总称,因此包罗万象;11维空间的世界就是宇宙。
在多维空间中,低维度不能观察到高维度,而反之则行。
这可以解释生存在五维及以上空间的鬼神上帝及天堂地狱存在的合理性。
也解释了为什么生活在四维空间中的人类不能跨越时间回到过去。
但这样就引起一个矛盾。
这里将生活在五维及以上维度空间的生物称为高维生物。
Omega/Alpha就是某一高维生物,或者高维生物的一部份,因此它具有重置时间的能力——看完上述资料不难理解这一点。
既然低维度不能看到存在于高维度的事物,那么人类又如何能看到Omega/Alpha并与之对抗呢?
关于这点,《两个疑惑和个人解答(平行世界、高维宇宙……)》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存在着更高维度的世界,那个世界里存在的生物可以操纵我们这个世界的时空,即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运动状态,也可以在我们世界产生具象化的投影。
”也就是说,人类所面对的Omega/Alpha只不过是高维生物在地球所处的四维空间的投影而已。
为什么凯奇在沾染上Omega的血液后能回到更超前的时间节点?
可以简单理解为:Alpha作为神经中枢,其血液的能量有限,只能回到1天多以前;而类似大脑的Omega的血液具备更大能量,所以凯奇回到更前面的时间上。
更深入的解释是:Omega/Alpha是某高维生物的一部份,而Alpha又隶属于Omega;Alpha死亡导致的时间重置是Omega启动的,而Omega死亡导致的时间重置是这一高维生物在人类生活的此空间之外更高级那部份启动的,从而使得凯奇回到更前面的时间点。
影片结尾显示凯奇重新回到过去且观察到入侵力量的全面溃退,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Omega的真正死亡。
就象凡尔登大捷只不过是Omega制造的Alpha战败的假象,Omega的消失也当然可能是高维生物暂时撤离了它在地球的入侵力量。
这样就为拍摄续集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如果故事的结局是凯奇死亡,那么说Omega也死了是说得过去的。
但只要凯奇能重获新生,那么Omega应该也一样,这样才不会产生矛盾,只是重获新生的Omega撤离了地球而已。
至于凯奇重获能力后再次死亡是否能重置时间?
承接上述结论,答案自然为YES。
因为凯奇获得Omega的血液后,他的死亡就能触发更高级别的时间重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幻片的内容也日新月异。
以前外星人只不过是与人类生活在同个四维空间中的智能生物,而随着《明日边缘》的上映,可以预见生存在更高维度空间的外星生物将成为科幻片的新角色。
看科幻片真的很有意思。
因为它不仅仅能带给观众丰富的想象,更多的乐趣还在于就当前能理解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如何去合理地解读影片。
而如何在科学发展的前沿恰当地设定故事情节也是对编剧的持久挑战。
PS:扩展阅读《脑洞大开:从零维到十维空间如何在纸上用手绘出来 》(http://www.sohu.com/a/115750017_117959)
好莱坞制作的新的现代科幻影片,最大的魅力在于起融汇了诸多最新的科技发现和思想进步。
有些人已经具备了平行宇宙的知识和世界观,有些人还是单一宇宙观点(或者叫做当前宇宙中心论)。
这两种人看这部片子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切入正文前,先回忆一下地球中心论(地心说)和非地球中心论(日心说)*地球中心论者眼中的“日夜”的原因,是因为太阳月亮围绕我们旋转,日出日落,因此产生白天和黑夜的区分。
所有的理解和解释都由这条主线出发。
*非地球中心论者看到的“日夜”的原因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因为太阳光线射到球体上会有明暗区域,形成了日夜的区分。
虽然事实和观察是一致的,但是这两种论点看到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推论引起的意义也截然不同。
前一种故事解读的方式更容易让人形成类似神创宗教类想法和唯心主义。
后者的方式会更容易导向为虚无主义和唯物主义。
----------------------事实真相与人类最近的距离是一个故事。
Anthony DeMello----------------------不同的世界观的人,看到了相同的事实,但信奉的是不同的故事。
单一宇宙观点的故事:存在一条时间主线,Cage少校在下直升飞机去见将军的瞬间,突然获得羞辱将军、判为逃兵、送上战场、杀死alpha获得reset能力后的无数重生、最终通过辗转曲折干掉大BOSS的记忆。
最终,Cage见到了见面前已经了解千遍的爱侣,女武神。
Cage少校由衷地相信自己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拯救了当前的这个世界。
由于女武神并不具备这些拯救世界的记忆,她之后将面对一个类似神棍的家伙,一遍遍说出她的小名、前男友和bra的尺寸(也许吧)。
因为女武神自己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因此,她几乎会毫不犹豫地相信这个神棍,从此相信邪教,在麦当劳里问人要手机号....一发不可收拾。
平行宇宙观点的故事:外星人具备的其实不是reset的能力,而是平行宇宙clone的能力。
Omega主脑的神奇能量使其能够在时间轴上进行一种全宇宙量子记录的操作。
Omega主脑能够按照需要进行平行宇宙的复制。
整个外星生物系统的主要失败都会Omega主脑(及更高级别的主脑)进行相应的平行宇宙复制,以确保自己的种族可以在另一个宇宙中幸存下去。
Cage被误认为是Alpha以后,主脑每次发现Cage死亡,都会触发一次平行宇宙复制。
整个宇宙,包括时间,都会被重新创建。
宇宙的量子信息会摘取最近的一次定期增量备份的时间点,碰巧是Cage被扔鞋子的时间点。
这个宇宙复制背后的一个高级功能是,被杀死的肌体会获得另一个宇宙的记忆,以便帮助在新的宇宙中,这个alpha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变化。
可以想像,自从这种外星人得到了宇宙复制的技术,它们就像病毒一样,不断复制出无穷尽的宇宙。
每一个宇宙中,它们都会更聪明、更有预见力。
平行宇宙空间里,越来越多的宇宙被有这种外星人的宇宙填充着,除了在少数宇宙里,其他生物几乎无法避免被这种具备复制能力的生物所击溃。
因此,Cage的每一个记忆都事实上发生在一个具体的宇宙中。
在某个宇宙里,女武神一枪把训练失败的瘸腿的Cage干掉,她惊讶的发现,世界并没有消失,时间并没有塌陷。
Cage死在那里,女武神茫然地对着军事法庭反复解释这个故事,最后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与此同时,另一个宇宙在Cage死的瞬间,被主脑复制出来。
Cage在备份点获得了记忆的传输,被扔了鞋子,然后试图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计划。
所有的事件都发生了,所有的结果都得到了,而不是其中的一种。
最终,在其中一个宇宙里,Cage成功地干掉了Omega。
之后,外星生物体根据事件严重等级,触发了更早的备份复制。
下直升机的Cage的这个时间点的备份被复制出来。
显然,这次备份是由更高级别的外星生物体触发的,我们叫它Sigma。
Sigma复制出了一个Omega失败的宇宙。
为什么复制出一个Omega失败的宇宙呢?
因为,Omega 1号失败,不代表外星生物整体失败。
外星生物体甚至尝试过在凡尔登战役里击溃人类,但最后却导致Sigma 1号也被人类消灭。
因此外星生物体的更上级Delta,复制出了一个外星生物体在凡尔登战役里失败的场景,看看是否会对生物体整体更有利。
因此,Cage尽管消灭了Omega 1号,但这个世界,未来可能会更黑暗...看到这里,大多数但一宇宙观的读者可能已经晕了。
那好吧,对大多数来说,我们只需保持那个简单的故事的记忆,我们这个单一宇宙得到了拯救,神一般的Cage会继续保佑这个世界一直走向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题外话*观前*观后(有剧透)题外话——————————————————————————————老婆说,忽然觉得爱看电影了然后问我,觉得家里那么多好装备,俩人出来花钱看场电影值得不我其实没有想过花钱看电影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即便我有了130“的投影机,所有的游戏机,30个多张限量的和50多张非限量的蓝光后,我依然有常年去电影院的习惯。
这个电影出蓝光后,大概会是39$的3D,然后放几个月后打折到29然后过不久ebay上从英国买就20左右了打折电影票一张13刀,自带3D眼镜,一份大的爆米花加可乐加hotdog的bundle要23$。
排除难以比较的感受差别,价格上得差别是巨大的。
为什么我们要去电影院看电影?
她问了我后,我愣住了几秒后来我知道了答案作为一个正常的上班族,我们周一到周五,拿着青春换钱,最后的周五晚上,周6周日,总是如同金子一般宝贵,每个周日晚上,我都懊悔这个周末什么也没做。
或者很多想做的事情没做完。
大部分时候,周末我和老婆都是分开行动,做各自爱做的事情我去打玩纸牌比赛,玩游戏机,听歌,她去锻炼,看漫画和卡通用珍贵的周末时间去看电影,浪费掉得宝贵资源不是钱,而是周末的时间。
所以我和我老婆经常去看值得看的片子。
可是从来不是周末。
相比之下,周一到周四晚上,直到睡觉前,这些时间都是一文不值的。
只需要加上50刀,就能把一个一文不值的夜晚附加上许多价值。
变成一个难忘的周末一般。
这样来看,去看电影是相当值得的。
以上是题外话——————————————————————————————观前——————————————————————————————我不爱看书,所以我没看过原著我之所以看这个片,有几个期待1.我觉得练了一身肌肉的艾米丽布朗特很性感,我想她改变形象的同时会不会改变尺度,在本片里和汤帅一起激情一番露个奶什么的····2.有机甲,我喜欢看科幻片,用来填补Star Trek之后,Starwars之前的科幻空白。
3.汤帅能演一部稍微靠谱的电影,我看见预告片里他穿着美军军装从直升机上下来,上次他演空军的时候,就跟汤姆汉克斯演傻逼一样,是相当惊艳啊我担心的几个问题是1.我觉得马特戴蒙的那个科幻片,叫啥来着,忘了,我懒得去查了,很平庸,汤帅上一次拿着把激光枪似乎是在Oblivion里,也很平庸的片子这次他又拿激光枪····感觉他拿激光枪就跟老板皱着眉头叫你进办公室一样,是不祥预感。
2.会不会把艾米丽布朗特演夹生了?
3.艾米丽布朗特会不会没有露奶?
——————————————————————————————观后有剧透,未看请离开····首先艾米丽布朗特在片中确实是瓦尔基里一样的女神形象可惜,没有露奶!哎·························本片结局很不错,我几个月前很听不惯John Newman的《love me again》,我觉得如果是个美国黑人想学英国人唱souls,可能会发音发成他那个样子,一个白人吐词能吐出一个英国印度人的感觉实在不易。
当时radio里调侃他的吐词我还以为是认真的,我还以为他真的是印度人。
结果这部片子的结尾让我又重新开始听起这首大半年前很火的曲子。
整部电影讲的是一个胆小软弱的宣传兵被迫派到前线打仗结果惨败,战死前所幸获得敌人能力的故事。
这个能力就是能在死后“重新取档”,跳回一天前,保留所有的记忆所以你可以retry当然,这个也是敌人的能力,所以在你retry的过程中敌人也会所以谁也永远无法打败谁。
整个片子a.故事叙述的很简洁,我怀疑原著会是一个很复杂的故事,片子里交代的很清晰,简单明了,我太高兴这个题材不是马丁斯科塞斯拍得,一个禁闭岛能被他拍成成个超长啰嗦大片,这个电影要让他拍估计就要拍成连续剧了。
b. 视觉系的影迷不会失望,这部电影的3D效果不错,整个电影的特效和画面都不错,就连汤帅的老脸都画得跟30多岁似得,还巧妙的通过机甲避开了他身高不足的缺陷。
艾米丽则在本片中各种女神,连死的时候尸体都很黄金分割点,但是没有露奶!!c. 这种电影最怕得就是节奏把握的不好,很可能拍成大家还没看明白,就结束了,需要回家看影评才懂,或者是大家都猜到结局了,但是片子就是没完,例如前面提到过的禁闭岛。
这个片子如果你如同我一样没读过原著,每一环扣着另一环,很能把观众带入。
最后,结局处理的很不错了。
片尾曲是点睛之笔。
总之,本片是一个画面和特效做的很好的3D大片,有着独特的故事情节非常好得拍摄节奏,拍的简单易懂,而且结尾不错,故事很连贯,演技方面,这个片子主要是动作,但是汤帅演的很够格,他个人的表演把片中一笔带过(导致艾米丽没有露奶!!!
)的单纯爱情刻画的很细腻,尤其是最后一幕。
最后,艾米丽布朗特最近刚生孩子最后的最后我是个很爱看欧洲历史的人,看我写的《罗宾汉》影评的人都因该知道有部电影叫《Henry VIII》,里面有2003年艾米丽布朗特的奶http://ancensored.com/clip/Henry-VIII/Emily-Blunt/51578不用谢
因为之前真是一点介绍和预告也没看过,所以看的过程惊喜很多。
一上来几乎没怎么交代背景阿汤哥就被送往了战场,那场面以为这部会是极乐世界版的像洛杉矶之战那样悲壮的打外星人,海滩乱战有如拯救大兵的登陆战,外生物出现又想不会是星河战队吧,但当牺牲之后从梦中醒来一次次的又想到了大话西游星爷的般若波罗蜜,阿汤哥虽然稍感严肃,但还是全场笑场连连。
这时已经进入到了主题开始无限循环,就像打游戏似的续了无数条命从菜鸟刷经验记攻略成游戏高手,但就是不能存档,还不断刷副本,开启新的地图寻找最后的大Boss,痛苦不断升级,难度越来越高,而且只能一命通关,爱玩游戏的也许都有这种感觉吧。
女主角艾米丽布朗特这回坚毅又性感的形象也非常好看,他和阿汤哥的感情戏又有初恋50次的意思,影片结构还让人想起许多之前的经典影片,源代码,罗拉快跑,恐怖游轮,蝴蝶效应,结尾的大招与环太平洋相似,而第一个让我想起的还是土拨鼠之日,也叫偷天情缘。
ps.片尾曲一出居然是FIFA14游戏里的歌
文/梦见乌鸦给腾讯写的,这个是足版作为一部在暑期登场的好莱坞科幻电影,《明日边缘》有着同类电影一贯的特色:猎奇与奇观。
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便是能够带给观众欣赏时的愉悦,同时也没有让观众酝酿此起彼伏的睡意的庞杂主题。
这类电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爆米花电影。
爆米花是没有营养的,其价值核心在于让人们心甘情愿的去花钱享受那瞬间的甜蜜焦糖味道。
埋没“黑名单”终见光,剧情似游戏S/L大法电影改编自日本小说家樱坂洋2004年的轻小说《杀戮轮回》,小说讲述主角桐谷啟二不断重生与外星怪兽作战的故事。
该小说当年在科幻星云赏(日本年度科幻文学奖项)上大放异彩(候补资格,未能获奖),随即被好莱坞买下了电影改编权,不过一般好莱坞的片商们是不愿意碰这样的科幻战争题材,一来需要架构一个比较宏大的世界观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二来改编自日本小说相对群众基础薄弱,不如改编漫威英雄或《变形金刚》这样的有观众缘的作品。
电影拍砸是小事,重金打造的激战场面打了水漂才是伤不起的。
所以《明日边缘》曾入选过好莱坞剧本“黑名单”。
电影的故事非常简单,根据原著所提供的故事模板,本片的剧情可以简化为一个士兵陷入在战场上被杀后回到前一天再度投入战斗这样无限轮回的人生漩涡中,也可以进一步简化为,好比一个人在玩游戏,存档之后无数次读档、接关最后终于一命通关。
这样类似游戏save/load的方式(简称S/L大法)并不新鲜,往远了说有知名的《土拨鼠日》,近了说有英国喜剧片《时空恋旅人》,甚至《大话西游》、《疾走罗拉》等片也有类似设定。
仔细一想,这样的轮回剧情撑起一部投资不菲的科幻大片确实有点难度,说白了就是剧本“有看点但无卖点”。
所以华纳兄弟公司找来了道格•李曼担当本片的导演,从成片效果来看,华纳这个决定相当正确。
反常叙事加明快剪辑,导演凸显“玩故事”功力道格•李曼电视制作人出身,拍得电影不多但各个名气不小,他是属于好莱坞同行中比较会“玩故事”的导演,拍摄动作片别具一格。
《谍影重重》一个特工失忆的俗套故事在其手中朴实而充满张力,《史密斯夫妇》同样也是老旧的特工大战,但在掌控下故事变得野性而又温柔。
同样将《明日边缘》这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交给道格•李曼,后者将本片玩出新的花样。
电影没有遵循好莱坞黄金叙事法则(即平缓进入,低调发展,而后进入高潮的三段式),而是开场立刻进入正题,汤姆•克鲁斯血雨腥风之后“死而复生”,没有任何铺垫,却用大量视觉冲击震撼了观众(全片效果最棒的大战几乎也在开场),同时也留下了悬念,导演用了这种比较冒进的方式增强了本片的带入感。
随后的任务交给了明快的故事节奏和剪辑完成。
虽说电影的设定已经不算首例,但本片却最完美的诠释了游戏S/L大法的精髓,尤其是早年间的游戏没有存档功能,不少玩家日夜磨练技术,无数次从头开始,最终一命通关的成就,在《明日边缘》中尤为明显。
本片用了大量跳跃式剪辑手法,详实的描述了汤姆•克鲁斯利用这种时间轮回功能,如何从菜鸟成长为久经沙场的职业老兵,包括武器使用、走位飘忽、敌人下一秒从哪里出现等技巧运用纯熟。
而且在电影结尾,主人公失却了时间轮回的能力但不得不面对终极boss,好比一个玩家好不容易打到最后一关却发现游戏币用光了,摆在面前的只有华山一条路,从而增强了剧情张力。
简单而言,道格•李曼将这个简单的故事拍得节奏感强烈,正是其“玩故事”的本色。
时空循环生笑料,场面全景特写交错金属质感强烈《明日边缘》是一部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电影,却没有如《独立日》那般人类抵御外敌大无畏的高尚精神,也没有《世界大战》战火下小人物的人性写照,更没有《洛杉矶之战》那般聒噪炫技,《明日边缘》是一部注重情节的电影,“外星人入侵”只不过沦为了电影衬托剧情的道具,电影的情节在片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角由于穿越时间造成种种“未卜先知”的能力,带来了大量笑料情节,这在剧作中有个俗称叫“熟悉的陌生人”。
观众以上帝视角审视整个故事脉络,类似于《月光宝盒》中“我为什么要说‘又’”,造成类似喜剧效应,这样的段落在片中占据了大量空间,能够提升观众的观影愉悦感。
作为科幻商业制作,眼花缭乱的CG特技和以假乱真的科幻战争场面让影片鲜有中景和近景的平铺直叙,代之以摄影机跟拍、俯拍等带来的惊心动魄。
的确,空降登陆、沙滩大战、卢浮宫土崩瓦解等场面也只能将摄影机架在飞机上的俯拍和大全景的场面调度,才能让狂轰滥炸的烧钱之举来得值,晃动镜头下的跟拍增加了很多身临其境之感,尤其大量对人物的面部特写画面,让片中的各色人物都能够看到他们或阳刚性感、或赘肉饱满的下颔,包括男主角汤姆•克鲁斯、女主角艾米丽•布朗特等人的气质与角色极为相符。
但对于其他角色而言,几乎没有任何空间对他们进行描述,彻底沦为了剧情的道具。
好莱坞商业电影不怕人物单薄,但能够融入角色、融入剧情之中也就足够了。
本片的美工似乎是工业金属的超级粉丝,除了机甲造型和金属外星人外,电影恨不得将所有的场景都搬到废弃的工厂中,造成本片有着强烈的金属质感。
视听的全面冲击,狂轰滥炸着观众的视网膜和耳膜,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大全景和特写占据本片镜头比例的大头,一来是为了创造出更加目眩神迷的震撼效果和塑造本片的史诗气质,客观上也是好莱坞商业巨制不可避免的拍摄手段。
结语值得补充的一点,《明日边缘》与原著《杀戮轮回》之间的差异。
电影剧本的改动相当大,只是采用了其相关设定,原著里主人公在时间轮回中,目睹了战友一次次的死亡,体验了无数次自己肢体破碎的感觉,从早期的惊恐到愤怒、再到麻木和悲悯的死循环的战斗,为原著蒙上了比较阴郁和悲观的精神内核。
其实《杀戮轮回》的基调从某种程度上很像《新世纪福音战士》(包括女主角像极了凌波丽)。
但好莱坞电影走爆米花路线,靠故事情节和特效吸引人,并没有深挖原著的内涵。
当然并不能否定本片的可观程度,只是换了一种不同的、更受众的、更商业化的方式来呈现而已,也避免了如2013年《遗落战境》这样拥有深邃内核导致娱乐效果不佳的案例。
就像原著的英文名字叫做《All You Need Is Kill》,电影则换成了《Edge of Tomorrow》 。
建议先看电影,再看原著或漫画,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开车前进在公路上,凯奇对瑞塔说了很多瑞塔告诉他的话,而瑞塔回应说那些都是我为了让你安静点编的,我没有必要了解你,你也一样,多想想怎么保命吧。
但是凯奇提到亨德里克斯这个名字,瑞塔不再淡定了。
“因为他你才不跟我说话。
”“最好别提起他。
”“为什么?
你爱他——”“他死了。
”“……”“而我亲眼目睹他死了300次,记得所有细节,所有事。
所以我不想再谈论这些。
”“……抱歉。
”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这个人并非天性冷漠,她并非不需要人陪伴,只是,目睹自己重要的人一次次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而且直到最后失去能力也没能救他,这种事该有多么痛苦呢?
所以瑞塔选择不再开始任何一段关系。
而凯奇则经历了瑞塔所经历的一切。
农舍的那场戏,随着剧情进展,我们才和瑞塔一样反应过来他们已经来过这里很多次了。
“哦哦哦,加糖,对吧。
”“等等,三勺,你喜欢加三勺。
”可以想象因为在这里失败了太多次,凯奇索性试着让瑞塔休息一下,试着找了咖啡,并且逐渐摸清了瑞塔喝咖啡的习惯。
如果前进,瑞塔会被拟态杀死。
如果重来,瑞塔又会变回那个陌生人。
凯奇能做的只有每次在这段短暂时光里,对瑞塔尽量温柔一点,让疲惫负伤的她尽量多休息放松一会。
然后试试看有没有一种选择能让瑞塔活着。
“如果接下来我独自去杀了Ω,你就真的死了,永远的。
”“我怎么样有那么重要吗?
”“(沉默)我希望,我没遇到过你。
但我确实遇到了。
”你是轮回中唯一与我朝夕相处的人,你想赢这场战争,我也想,但我希望赢的时候你在。
一杯咖啡,为电影注入了温情,这段情节实在编排得无可挑剔。
希腊神话中,希绪弗斯因触怒了诸神之王宙斯,于是派遣死神将他押下地狱。
谁知道希绪弗斯用计谋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很久没有人死去,直到死神被救出,希绪弗斯也被打入了地狱。
在打入地狱之前,希绪弗斯告诉妻子不要将其埋葬,因为没有被埋葬的人是没有资格待在地狱里的。
果不其然,冥后给了希绪弗斯三天的时间,还阳去处理自己的尸体。
希绪弗斯借机逃脱,返回人世,渡过了自己的一生。
当他再次回到地狱的时候,他被处以严厉的惩罚。
诸神让他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山,山非常的陡峭,要费劲千辛万苦,才能将石头推至山顶。
但是每一次当石头即将抵达山顶之时,一定会从他的手中滑落,重新滚回山脚。
希绪弗斯就周而复始地承受这无止境的绝望命运。
《明日边缘》改编自日本作家樱坂洋的小说《杀戮轮回》(All you need is kill),电影也展现了一个类似希绪弗斯的轮回。
主人公Cage被迫参与人类军队对外星人发起的总攻。
在战场上死亡的一刻,Cage无意中沾上了怪兽Alpha的鲜血,获得死亡时重置当天时间的能力。
于是原本怕死的Cage不得不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一次次直面自己对死亡的恐惧。
电影的前半段堪称是科幻喜剧版的《26种死亡方式》,没有经过战场训练的Cage因各种莫名其妙的死法给观众带来整部片子最密集的笑料。
从最开始的抗拒命运、逃避命运、到后来的顺从命运,以至于利用命运所安排的天赋对抗命运,Cage可谓大费周章,使劲浑身解数,不停地save and load。
就在这一次次的重启当中,Cage得知眼前的总攻不过是外星人设下的一个圈套,是对人类有生力量的一次围剿。
而唯一的破解方法就是在一天内潜伏到敌军后方,摧毁所谓中枢主脑的Omega。
于是Cage与曾经同样获得过时间重置能力的Rita通力合作,渐生情愫的同时,二人单刀直入,试图用自己卑微的力量打破整个命运的枷锁,挽回人类的败局。
可是,当炸弹在Omega的体内爆炸时,喷涌而出的血液再一次将Cage包裹,时间重置,回到了战争爆发前的两天。
如果从科幻片的严格定义上来说,《明日边缘》有着太多的不合逻辑,甚至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设定。
但实际上,所有的设定不过是编剧为加强戏剧高潮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在影片前40分钟密集笑料的掩饰下,是电影对观众灌输其特有世界观的时刻,通过这时间段内的情感培育,观众习惯了一种稳妥的硬性思维:即不论主角出现多少次的错误,永远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所以电影的后段,失去能力的Cage最后一次展开行动时,观众内心深处稳坐钓鱼台的安全感被即刻摧毁,窒息的紧张在先前的衬托下得到巨大的提升。
这就像一款费时已久的游戏,在面对终极Boss的一刻,剥夺了你重来的机会,没有玩家不会因此而肾上腺素激增。
电影用心理上的高潮替代了传统的视觉高潮,正如开场时用视觉上的高潮弥补节奏渐入佳境之前的舒缓,两者间形成了巧妙的倒置平衡。
与原著小说所渲染的悲观气氛不同,电影的结尾, Cage不再试图抗拒自己的命运(Cage:囚笼),他主动来到军营,穿戴整齐,微笑着向Rita走来,仿佛只是去享受和她在一起的短暂时光。
希绪弗斯神话揭示着每一个卑微个体的生命境遇,他们对抗着生活的荒诞、徒劳和绝望,在这样的对抗中试图寻找存在的价值,然而这样的对抗并不存在最终的胜利,真正的意义在于对抗所展现出的能动,一种力量上的美感,以及虚无之中人类相互依偎的温暖。
这才是我们聊以慰藉的一切。
人生苦短,去日无多。
想想Cage从懦夫到英雄的转变。
超自然血液:任何生物获得,可以重启时间或者激活重启时间。
阿尔法:有这种血液,死了,激活欧米茄重启时间,重启后,欧米茄把30小时的记忆传输给阿尔法,用于改进战术。
欧米茄:有这种血液,只能被动重启时间(阿尔法激活),不能主动重启(如果可以,最后要死时主动重启时间,汤姆就回到30小时前了,这样欧米茄永远死不了)。
汤姆:意外获得阿尔法的血液,变成伪阿尔法,死了可以激活欧米茄重启(外星人知道伪阿尔法的存在,但是不能阻止强制重启)。
那么问题出来了,激活重启后,被取代的阿尔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从女主角曾经有过这种血液后,最后失血消失能力,但是人还在,只是不能继承记忆,所以被取代的阿尔法,是存在的,只是变成了普通的外星人,没有获得欧米茄传输的记忆(被汤姆取代获得了),所以沙滩战每次都一样,没有按照外星人的做法每次重后升级战术,所以沙滩范围内只有那个被取代的阿尔法。
如果被取代的阿尔法和汤姆同级,一样获得记忆,那么沙滩汤姆肯定打不过阿尔法的。
外星人结构:所有外星人是要欧米茄连线激活,如果欧米茄死了,全部外星人会死。
所以欧米茄在后方被保护,以免被杀。
结尾,欧米茄死了,导致全部外星人死亡(包括阿尔法),阿尔法死了激活重启,重启的时候血液到了汤姆身上,取代了欧米茄,汤姆重启时间,所有复原(包括全部外星人和欧米茄),那讲到这里,结尾怎么全部外星人死了,只能是欧米茄没有血液后就失去了激活外星人的能力,而汤姆只是获得了重启的功能,无法激活外星人。
或者说外星人激活是加密协议,只有破解加密协议,才能激活控制外星人,这样外星人可以防止其他种族激活控制外星人(比如汤姆控制外星人后,杀回外星人老家)。
所以全部外星人无法连接欧米茄激活,就全部死了(欧米茄可能没有死)。
关于前面重启后,回到的时间,前面都是回到机场,最后是回到直升机上,是因为汤姆最后死的时候比沙滩上死的时间要早,所以回去的时间要早。
那么问题又出来了,沙滩死的时候一样有早有晚(比如去了水库),为什么还是回到机场,应该是汤姆被电晕后,时间比较长,每次回去刚好是电晕的时间到清晰之间。
阿湯哥太有耐性,要我肯定早就摔手柄了
看了一半源代码,为了电影节排片抢票遁走了,不知结局如何。
死不了+哔哔哔哔~,甚是头晕,无聊。
还是可以的,不过没有去年小汤在遗落战境里那么惊艳,女主实在是从哪方面都没法让人提起兴趣 要女汉子就不能找吉娜卡拉诺吗 另外看得是国配版 只能呵呵了,
欣赏不来~
不能及时存档的事情,就是得一次次买币重来。老板,先来5万个币。他妈的,一定得打通关。
怎麼老一堆人提這片是土撥鼠之日的改版,這片從日本原作到阿湯哥版通通都在影射電玩文化啊!靠無限犧牲換來有限訊息,生命日子累積數量的目的轉向了勝利而非質變,通通是電玩腦的文本.電影版放大了戰爭的情節,也改得很好,電影一旦用了剪接,對於時間的呈現就遠遠甩開小說幾條街了.可惜結局拍弱了.
我不会写影评,但是前半场电影院里笑声一片← ← 特别是阿汤哥腿断了那段
w.高
有无限条命练级,什么样的Boss都不是问题。。。
动作戏与惊喜从开篇一直延续到结尾。
这是《土拨鼠日》+《空中杀手》啊,男主的神经真够坚强,死出各种幽默感。女主的那把大剑太日漫了,有空要去找原著来看下。
看不懂
本片也可以改名崩溃边缘,月光宝盒在一部片子里用上十几次也是会让人嫌烦的,任何冒险挑战都不会影响主角光环,因为关卡和突破口都有编剧一路在给阿汤哥亮绿灯,前半段引人入胜,到后面尴尬到非常想快进
这是阿汤哥第几次拯救地球?
编剧是有多烂!!!
节奏掌控不错,就最后灭BOSS那段略扯。 ★★★☆
看完整个感受是,山寨。编剧是哪个年代的人?都外星人入侵了还动不动大砍刀冷兵器,现代人类战争都淘汰的东西,上战场还铁包肉单兵作战。牛逼外星人穿越宇宙,结果是连个体智慧都没有的软体动物,还靠核心母体控制,我了个去,也没有像样的产品道具设计,终极武器竟然龊成这样,我了个去去去。
拍的还可以,很流畅,剪的没什么废话。故事设置非常接近游戏了,不断的死去重来,还有重复表演的NPC角色……科幻和战争的元素完全是胡来的,本质上这是献给玩家的电影
以商业片模式重讲一遍生死循环的梗,机甲设计和末世感营造很炫酷,称为升级版的《源代码》不为过,但俗套结尾直接导致此片难逃爆米花的定位。使这片成功的关键两点:1.完美的情节调整,不按时间顺序来。2.靓汤和艾米丽的惊艳火花。看罢便知,这片无尿点的原因在于它不允许你产生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