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戏份在一种温馨和煦的背景下进行,后见两女孩在树边拥吻,我祝福他们历尽磨难后能携手到老,可惜,我想差了。
玛丽安娜选择了婚姻,选择了财富,又或者她选择逃避世俗的眼光,总之,她背叛了Anne。
对我而言,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背叛的感情始终不尽纯粹。
Anne原谅了她,我佩服Anne能够爱到如此极尽,放下尊严,我自问我做不到。
其实,若是旁人,甚至是Anne,若不是泥足深陷,她早已发现两人对彼此付出的爱已经严重失衡,玛丽安娜终会再度背叛。
可怜的Anne,直到玛丽安娜亲口残忍地告诉她那一刻,她才恍悟。
我爱Anne那注入血液的深情,我也无法恨玛丽安娜的背叛,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斯强大的意志抵抗俗世的眼光,言论可像利剑一般,刺穿心脏。
我在看影片时,无数次问自己能否做到如Anne这般,当众人皆不看好我的爱情时,我会否坚持陪伴他,走下去?
至今我回答不了。
若一定要痛恨的,也只是她的左右逢源。
Anne是一个强大的女人,内心的强大可见一斑,我们自问也没有几个能做到如此这般。
又可说Anne的确幸运,在有生之年能遇上这样一个让自己神魂颠倒的爱人,即使最终悲剧收场,也比众人幸运。
再说Ann,一个我第一眼看到就喜欢的女孩,古老的服饰更加衬托她的气质,清丽,恬静,优雅,我愿意用最好的词语装饰她。
她良好的修养更让我喜欢她。
她的内心和外表绝对不成正比,当世人把她当作一个懵懂怯懦的女孩时,她却用回吻告诉我们,她知道这些所谓“不好的话”“会让她找不到丈夫”的话。
实在觉得Anne拒绝玛丽安娜的复合,让我大舒了一口气。
Ann值得。
严重失衡的付出注定没有延续的资本。
玛丽安娜她还是适合离开,去追求她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才不会诚惶诚恐,不得终日。
Anne没有办法给到她内心安稳,因为玛丽安娜没有爱Anne到甘愿舍弃一切的地步。
戏剧落幕时,我感慨良多,现在愈之物质的社会,有多少人能追求自己最理想的爱情,不委屈求全?
我没有鄙视任何人,因为自问也没有办法做到。
两个月前第一次看此片我没看的下去,也许是《指匠情挑》开发了我看英国古装片的兴趣,这次我能顺利地把这部片看完。
我对于李斯特的感觉,从一开始的讨厌,到后来的同情,再到最后的钦佩,她是位令人尊敬的女士。
好吧,虽然她骨子里就是个男人,很man很man,很有见识很有担当很有胆量。
李斯特去勾引布朗小姐我可以认为她是寂寞空虚要慰藉么?
那手边就有提布为什么不满足呢?
后来布朗也没什么戏份,就是个过客啊过客。
不过这一小段插曲倒显得李斯特很真实。
至于玛丽安娜,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原来就是《灵契》的女主角啊。
开始时是对她很有好感的,因为她澄澈的眼神,尤其是她结婚时在教堂跟李斯特握手时,我以为她是真想结束跟李斯特的同性情缘了。
放弃也需要勇气呀。
ohwho knows原来她结婚只是为了掩住悠悠众口,她想李斯特依然做她的地下情人。
= =从此开始不喜欢她。
还有提布,对她我真是又爱又恨,她的真情和执着令我触动,她妄图从玛丽安娜手中分一点李斯特的心,oh,so stupid识时务者为俊杰,即使我不想做俊杰,识时务还是不可缺的,做蠢事只能以大概率招来伤害。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即使在恋爱之中。
沃克小姐,在她说出“我想留下”之前,她闪烁的眼神我还以为是对李斯特坏名声的恐惧呢。
沃克是一个很理想的角色,在李斯特人生的低谷给了她强有力的支持,在缺钱时提供资金,在缺爱时献上自己的真心,难怪李斯特会说,她很适合我。
(出去玩了,玩耍回来都没有感觉了,容我仓促结尾吧)好吧,昨天刚看了《前度》,在想,要是狗血一点,玛丽安娜亲吻李斯特的时候被沃克撞上了,沃克是否会介意呢?
哈哈,不过现实哪有这么多ifs。
第一次看此类的电影,从一开始的排斥到中途的高潮的接受到结尾的不舍。
随着剧情的推进不觉得这个不为社会所不容的情感。
安妮对珍妮斯特的爱发自内心的不含有任何杂质,并且爱让她疯狂。
珍妮斯特不能忍受社会审视的目光远嫁他方,但她仍想用爱来束缚着安妮给了安妮希望。
何其自私。
安对安妮的爱是纯洁的,她也是勇敢的反抗了社会与安妮终生活在一起。
从故事的结束来看安并没有得到安妮的真爱但是她能够陪伴她一生也是值得。
想要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除了爱,还是要有一颗勇敢的心。
当ANN第一次被逆光描画成剪影行走在荒草丛生的山坡时,我想到了花落花开,同样坚定的脚步,同样执着的向往,同样固执的孤独。
虽然目标不同,但是女性的带着固执的坚定却像暖风吹拂你在世俗中硬化的内脏,即使她们格格不入,被摒弃被谩骂,不被理解和尊重;你只想拥抱那一股为爱而活的气息,对绘画的爱,对同性爱人的爱;那是一个孤独的,不停寻找的灵魂,在笔触上释放……爱啊,和其他无关……
古代的女同性恋,本来女主角就很难看了,加之又有这么变态的性取向,作罢,看了一点实在不好看,演员都很粗制滥造,我感觉和安妮海瑟薇的那部简,差太远,精致程度以及吸引程度
约克郡的历史就是英格兰的历史。
一本来百前的日记,记录了约克郡的生活还有安妮的同性情爱。
影片一开始安妮在荒原沼泽的地平线 慢慢出现,背景是乌云密布秋风猎猎的季节。
似乎隐喻着安妮的独孤特例。
安妮拿出长筒望远镜找寻着,望远镜里逐个地出现:大腹便便的老男人,穿着端庄的老妇人,安静的女孩。
望远镜还在移动,我们知道安妮还在寻找,镜头停在两个席地而坐的女士身上,一个扭头,一个拿着短筒望远镜相继看到荒原高处的安妮。
会心的一笑,遥遥的呼喊。
安妮收起单筒望远镜摘下被风吹动的黑色礼帽,奔下荒原,字幕悄然出现。
安妮的故事拉开序幕。
影片是一部电视电影 ,但是摄影配乐服装以及演员都可以称得上十分精彩。
影片着重的还是安妮的情爱生活,安妮对同性之爱的坦荡真诚,对爱人的情深,坚忍,希望和失望,叫人看得惊心动魄和心痛。
安妮李斯特坚定自己的同性情爱的追寻。
她机智幽默,频频和女人们调情。
她自立强硬,开煤矿,改建家园,又是约克郡最大的地主之一。
安妮想做一个骄傲的李斯特人至死保留自己的姓氏,她用密码的方式,事无巨细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情爱。
不用别人自己将自己书写入历史。
影片展现的安妮不是完全意义的安妮,Maxine Peake饰演的安妮李斯特不是完全意义的安妮李斯特。
个人很喜欢她的表演,非常喜欢。
影片里面的配角也都是大名鼎鼎。
另一部经典《指匠情挑》不得不佩服汉字的魅力,四个字里倒有三个叫人浮想翩翩。
也是BBC出品,制作精良。
阴谋里的阴谋,残酷的个人利益,善良的本意,悄然而生的情爱。
探寻,渴望,愤怒,被搅拌在维多利亚时代美丽的田园风光里,两个少女为了脱离原本的生活,饱受折磨煎熬。
和安妮李斯特的日记相比,指匠情挑是改编于一部小说,作者Sarah Waters对那个时代的用心研究展现给我们的是活生生的历史,也就使得故事是那么的真实。
令人羞愧的爱情则不是爱真正的爱情会让人勇往直前烧信时的伤心直到最后玛丽安娜离去,Anne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幸福,再无牵挂她心中始终有个位置是留给玛丽安娜的曾经炙热而真诚的爱却深知这个不是属于自己她爱的始终只有她自己那么的羞于让别人知道她们之间的爱情爱情本应是非常高贵的不应该是呼之即来,喝之则去最后两个人在花房里种着花多么幸福
从Ann出现的第一个镜头的时候我就有一种直觉,这个后来没有一句台词的在影片的前一个多小时里只有一个镜头的shy Ann绝对会和Anne走到最后,而不是表面上爱得勇敢而为了虚荣嫁给Charles的Mariana,也不是一直默默付出陪在身边的好友Tib。
随着故事的慢慢展开,一直在想,Ann怎么才会和Anne走在一块儿呢?
她是如此的害羞与柔弱,像是别人一句重话就会哭的小女孩儿似的。
果然,快到尾声的时候,终于有一个矛盾点,Mr. Rawson wants to buy her land。
因为采矿,更深层的因为Anne," I have been an Icarus but shall fall less fatally。
From this moment I will,without remorse,suit my convenience 。
我是伊卡洛斯,但不那么致命了。
从此刻起,我会忘记悔恨,开始自己的生活。
” Anne想开始自己的生活,来和Rawson对抗,于是,意料之中的两个人有了了解彼此的机会。
“We have much in common.我们有很多共通之处。
”Ann如此回应她的姑妈。
回到第一个镜头,Ann是怎么喜欢上Anne的?
Maybe,就像第一个镜头呈现出来的那样,Anne在众人面前说明她和such a pretty ,innocent, stupid Miss Browne 的八卦,她说perfect esteem,这么八卦的一个婆婆团体,Ann估计也听了不少Anne的传闻,性格互补的人往往互相喜欢,Anne做到了Ann做不到的直率。
当Ann的姑妈说Anne是“the most natural person I know”时,Ann望向Anne的小眼神,如此温柔。
也许,这 一眼便情根深种。
后来,当Anne推开门走向Ann,Ann有点儿小紧张地双手不停地揉搓。
我知道,哦,原来Ann也喜欢Anne, "somedays more than others."Ann对Anne说的第一句话。
当两人住在一起时,Ann的姑妈来找她说,流言传开的话将会影响到她securing a husband, Ann从 I...到 I don't...再到肯定地说出来 I don't want…a husband,直到最后用强调句式 I do not want a husband.Anne应该也被Ann的柔弱身体下所蕴含的力量所震撼到了,她给她解释,怕她认识不清她所选择的是什么,直到do this。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安妮·李斯特却不,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个适合自己的人,一个能和自己同样勇敢地在一起生活的人,尽管不是love,而是like。
很佩服安妮·李斯特的勇气,不只是勇敢去爱的勇气,还有勇敢放手的勇气,当马瑞安娜一次次的向安妮说明她的老公很快就会去世,安妮一次次的退让,忍耐,等待,终于安妮到达要发疯的临界点,谁能容忍的了自己拿全部去爱的人竟然觉着两人的爱情是一种耻辱呢?
然后,安妮果断决然的放弃她的最爱,这的确需要勇气。
这种勇气,甚至连安妮的好友Tib也做不到,虽然Tib有爱人的勇气,却缺少一种放手的勇气。
现在,越来越发现爱上一个人很难,因为有爱也不一定会在一起,而且,现在谁也不会真心地觉着离不开谁,谁也不会离开谁而活不下去。
佛学中说,爱而不得,大苦。
与其痛苦,不如彻底放弃,与其不能在一起,不如随遇而安,不去强求。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情灵药叫做时间。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再深厚的感情也会变得索然无味,这和白酒不同,和友谊不同,爱情这种东西或者感觉,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沉,散发迷人香气。
当然,也同样欣赏安·霍克的勇气。
玛瑞安那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很显然,她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尽管她自己made her choice,人生总是充满讽刺意味的事情,譬如,玛瑞安那和她不爱的丈夫一直生活到她丈夫89岁去世。
越想得到便越得不到,一切随缘吧。
得不到并不一定不好,说不定失去之后会得到更好的呢?
正如Ann和Anne。
很幸运能在此时看到这部影片,纠结漫长备受摧残的等待,真的是一段撕扯般痛苦的时光……安妮是单纯而勇敢的,在爱中迷失了自我,却又不失令人敬佩的坚强,面对挑衅敢于面对,所展现的勇气与智慧,哪一点不如男生呢?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结局,玛丽安娜的爱其实是自私的,配不上敢爱敢恨的安妮李斯特!
以和同性同居的方式来抵抗外界的舆论,在19世纪的英国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电影的标题是‘私密日记’,一开始认为是地下恋情,委婉而细腻,可实际上安妮的爱是炽热和豪迈的。
用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来度过人生,追求适合的爱人,坚持着自己信念。
曾经,我以为什么是同性爱,就是彼此心灵相通,含蓄、柔情的‘过电’。
在这个年代,不可能指望同性婚姻,因此不可能谈什么将来,那是虚无缥缈的。
或许是因为懦弱,胆怯的让自己不敢迈出常人对于婚姻的范围,就像是玛丽安妮。
有婚姻的时候在乎丈夫发现,害怕周围的舆论,一次次的给安妮许诺。
这甚至让我讨厌了玛丽安妮。
当丈夫看上了别的女人,在影片最后又反过来找安妮,简直是不知廉耻。
安妮的爱是大胆而疯狂的,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原则。
当罗森多次来找安妮的时候,丝毫没有动摇,那份坚韧和坚持,我想我是爱上安妮了。
安妮的身上有一种率真和直白,爱就是爱,想要和你在一起就是在一起。
信念是会让人如愿以偿的,不管多长时间,肯定是会有一个和自己愿望一样的人,也在寻找那份坚守,最终会出现那么一个不会为了周围舆论而勇敢和你在一起的人。
在19世界的英国,这份坚守的爱,太伟大了!
安妮的爱,至始至终都像是火焰,融化我的眼睛和心灵,看见她亲吻玛丽安妮的嘴唇,简直让我心动不已。
坚持到‘最后’的激吻,安妮是想要传达给玛丽安妮最唯一的心,告诉玛丽安妮自己的不变和等待的心。
只是勇敢的爱情是需要两个勇敢的人共同完成的事情。
承诺、戒指,我想只是对安妮有用,是象征是希望,是等待的动力,而对玛丽安妮完全是尽兴的饰品。
安妮对玛丽安妮爱的太累,从唯一到希望到等待再到最后的空房,一路走过来,爱的太累太辛苦。
只是,安妮是勇敢的,性格使然吧,这种勇敢让安妮把重心放在了学业上,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安妮又涉足了商业,也是因为勇敢,面对罗森‘有伤害的协商’下,并未屈服,也没有像广大的看似有名誉地位的夫人那样不知所措或者是无知,反而运用智慧为自己打开了另一个领域,并取得了成功。
当然,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一个也不需要丈夫的女人,一个同样勇敢的女人。
她们是适合的。
我想,这就是上帝赠予一个坚持的安妮最好的回报吧。
而Tibi的爱是伟大的,愿意为安妮做出一切事情,在看着她被玛丽安妮欺骗的时候,忠言逆耳,表达爱情,尽管安妮不爱她,但TIBI并没因此找人嫁了自己,也是在坚守自己的爱情。
一生未嫁的坚持。
大爱BBC
女流氓。。
很一般
中规中矩。
心向往之
最后在一起的 不是最爱的
每个人都一样,需要的并不是最爱在身旁,而是身旁有一个勇敢到不会离开的人。
演员能够再不养眼一点吗
若有一天这般奈何,你必不可这般待我
台词异常精美,别的一无是处
外表安静懦弱的人其实内心最强大也最坚韧。机关算尽的人往往最后得不偿失。睿智天才般的人总是英年早逝。李斯特最后对安的情感表述用了like,而不是love。或许爱这么沉重而深刻的词已经同另一个人一起深埋于心,不敢拿出也不会再释放了。但是她现在依然过的简单、明快、幸福。
主角长的真真的不咋地
我们可能一生都在寻找那个让我们可以不再孤独的灵魂,最后一刻却只能放弃。
lesbians in the regency era...interesting...
经济基础
总觉得没有找对点#我操能找个好看点的演员吗腐国还是男人好看#
passion,energy,independence
英音很好听 根据现实改编的也不能强求完满结局或者特悲的结局 毕竟很多时候现实就是这样淡淡的 女主在那个同性被诟病议论的年代很是勇敢 敢爱 敢付出 敢挑衅男权?只不过 她爱的人没有那么勇敢 不敢出柜 虽然爱着 但也还是嫁做人妇 后来女主是遇到了someone 但都看得出 安妮除了 玛丽安娜?已经再爱不上任何人 以女主拒绝了前来求和好的昔日的恋人作为结尾 停真实的吧 毕竟就是现实呢
安妮实在是美到令人心醉,与众不同的气质。
這是你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