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应该是这样的:吴彦祖的父亲在25年前一次抗强拆的冲突中意外被张家辉这个邻居警察烧死了,于是吴彦祖为了报仇放火烧死了邻居警察。
由于吴彦祖老爸从小教育他要正直,而他又为了报仇烧死了仇人,报仇和正直的内心纠结使他患了精神分裂。
后来他救了韩江,安志杰的高级督察老爸骂他救谁不好非要救个贼,这就又引发了吴彦祖救还是不救的纠结,精神分裂因此加重,韩江也就成了他的心魔化身(当年的邻居警察,我想其实不是他们像,而是邻居警察是藏在心里的心魔,而救不救韩江引发了心魔,于是两个人在吴彦祖心里就重合了)。
所以韩江其实掉下山崖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后来还经常出现的是吴彦祖的心魔,也就是精神分裂症恶的那个人格。
作为一个警察不能杀强奸犯,所以恶人格(韩江)主导了吴彦祖的行为。
用钻石挑动几个贼内斗,都是恶人格主导的。
最后救安志杰导致自己被烧死,就是善良人格回归了。
这个结局悲壮却也是必然,毕竟犯了罪,又一直受内心谴责这么多年,自我毁灭也是个很好的结局。
讽刺的是:报纸和警方发言,把安志杰这个内贼杀的警察也算到了吴彦祖的头上。
徐步高:本名:徐长高生於1970年5月17日终於2006年3月17日是一名香港警察,生於福建邵武,原本出身富裕,但他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批斗,从此一蹶不振。
他在1980年代移居香港,1993年加入警队,2006年涉嫌抢警枪被击毙,另外两名警察一死一伤。
徐被指涉嫌与另一宗杀警、抢枪和另一宗杀人抢劫案有关。
被部份传媒称为「魔鬼警察」、「魔警」、「警魔」、「警贼」、「无间警」、「刘德华」.2006年3月17日凌晨,徐涉嫌於尖沙咀广东道与柯士甸道交界、住宅大厦港景峰对开一条行人隧道内,用点38左轮半自动手枪枪击两名当值军装警员曾国恒及冼家强,二人分别一死一重伤,徐则身中五枪,伤重不治,终年36岁.警方经过调查后,相信2006年3月尖沙咀之案件外,2001年的另外两宗持枪杀人案(2001年3月在荃湾石围角邨杀害警员梁成恩并抢去配枪;同年12月在荃湾丽城花园恒生银行抢劫及杀害巴基斯坦籍护卫Khan Zafar Iqbal)俱为徐所为;并指倘若徐仍在生,已有足够证据对他提出起诉。
三宗案件共造成3死1重伤.任职警察1993年,徐步高回港并投考警察。
受训期间,他枪法准确,且常瞄准假人的头部,被称为「神枪手」,并以「银鸡头」荣誉毕业。
据悉,他博览群书,尤其熟读《警察通例》。
精通五种语言,其中包括希腊文.受训后,他被派往东九龙冲锋队。
有指他性格孤僻而沉默、冲动而自我中心,同僚大多不愿与他合作[来源请求]。
结果,他辗转被派往荃湾梨木树、沙田田心、青衣、警察机动部队、旧机场警署、新机场警署及北大屿山警署.徐曾三次报考《警员/高级警员擢升警长升级检定考试》,在2000年的一次考试,当时任职北大屿山警署的他在2105名考生中,以68分成为成绩最佳的男警员,并获香港警队刊物《警声》访问[1]。
虽然他在三次升级试中取得佳绩,但最终因性格孤僻、缺乏警长所需要的领导才能,被考官评为「性格有缺陷」,未能晋升警长[来源请求].徐步高曾与妻子於2001年10月参加亚洲电视游戏节目《百万富翁》,结果取得六万元奖金.2000年代初期,怀疑因多次升职考试失败,徐步高涉嫌犯下两宗杀人案;於2001年谋杀了同袍梁成恩,及抢劫荃湾丽城花园恒生银行分行时谋杀正值班的巴基斯坦籍护卫员Khan Zafar Iqbal.2003年,徐步高参与机场特警的面试,但只获丙级成绩而不获擢升,他曾为此向指挥官投诉,但徒劳无功。
2006年,他申请调往竹篙湾警岗,最终击败了1000多名对手,成功调任,负责驻守香港迪士尼乐园。
2006年3月14日,徐步高首天往竹篙湾警岗上班。
当日中午,警方接报指有人在乐园内失去手袋,徐步高当场拘捕涉案的两名内地疑犯,并通知上级派员将两人送返警署,但他并没有随行,反而逗留乐园内一个多小时;他回警署后即遭上级责备不按程序办事.2001年3月14日,香港一家警署接到一个投诉电话,说在荃湾石围角邨石桃楼552号住宅有噪音滋扰。
按照一般做法,警方派人上楼调查。
由于只是噪音滋扰,警方只派一名警员(梁成恩)登楼调查,结果,梁成恩警员上楼后不久出事,事后被发现中了五枪死亡,配枪被抢去,同时被抢的还有备用的六发子弹。
法医检查和弹道检查结果表明,凶手是用梁成恩的配枪把梁成恩射杀。
香港警察的左轮手枪本身有六发子弹,另外有六发备用子弹。
因此,凶手不仅拿走他的手枪,而且有七发子弹在手。
事后,香港警方悬赏100万港元,缉拿凶手。
同年(2001年)12月,在荃湾丽城花园恒生银行发生一宗光天化日之下的持抢劫案,凶手蒙面,抢走了银行50多万港元现金,并开枪杀害了银行内有反抗行为的巴基斯坦籍护卫Khan Zafar Iqbal。
警方事后通过弹道检验发现,凶手所用的手枪,正是同年年初梁成恩被抢的配枪。
至此,香港警方相信,两案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集团所为。
香港警方事后为丽城花园劫案单独悬赏200万港元缉拿凶手,但没有向外公布两案所用的枪是同一支手枪,免得市民惊慌。
丽城花园抢劫案,警方在现场捡到四个弹头,因此,凶手手上只剩下三发子弹。
这种子弹在英国制造,凶手很难找到多余的子弹。
300万港元的悬赏发放了五年多,警方破案毫无头绪。
至此,警方相信作案者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集团。
假如是集团,集团内难免有人被300万元所吸引而背叛同伙、向警方举报。
2006年3月17日凌晨发生的一宗枪击案不仅震惊全香港,而且破解了以上两个悬案。
2006年3月17日凌晨,香港尖沙咀广东道与柯士甸道交界、住宅大厦港景峰对开一条行人隧道内,两名当值军装警员曾国恒及冼家强正在巡逻,二人忽然被人枪击,冼家强中一枪(脸部),警员曾国恒中两枪(凶手三发子弹用尽),警员曾国恒及冼家强都分别拔出自己的手枪还击,曾国恒打出五枪,全部击中凶手(徐步高)并导致徐步高死亡,冼家强发射了两枪但都没有打中凶手(事后弹道检验结果)。
此案轰动全港。
关于徐步高的介绍,详见二楼的兄弟(该位朋友所说的子弹数目似乎不正确,但其余细节和传媒报道一样)。
事后的分析是,徐步高手上有枪,但缺乏子弹,他当时的目的是要抢夺两名巡警的24发子弹(每人12发),徐步高万万没有想到,英勇的警员曾国恒中枪之后居然还能拔枪还击,并且击毙他。
直到今天(2007年三月一日),由于事情交由香港的死因裁判庭研讯,香港警方仍未解除300万元的悬赏(事情内幕基本上已经一目了然,警方也知道没有人会认领悬赏)。
相信在法庭判决之后会解除。
凶手徐步高由于也是一名警察(普通警员),曾引起很多猜测,事后的调查和分析认为,他是一个心理变态的警察,由于长期不获得晋升,决意自己搞事挑战警方的同事。
不过,此案的很多具备新闻价值的细节,会在预计持续40天的研讯中不断透露。
2006年3月17日凌晨的枪击案扣人心弦,假如两名警员不能开枪还击,凶手徐步高就会得手,成功获得24发子弹,做出更多恐怖的事情。
我个人认为,这事情冥冥之中有报应,凶手徐步高当年发五枪打死梁成恩,结果几年之后,被警察的子弹打回五枪丧命 . . . 警员冼家强事后康复,并将出席近日举行的法庭研讯作证人,殉职的警员梁成恩和曾国恒先后被安葬在香港的浩园(专门安葬殉职公务员的墓地)。
去年三月十七日曾国恒警员殉职之后,很多香港市民自发到发生枪击案的行人隧道祭奠他,鲜花和挽联摆满了隧道两旁,让人看了也心酸。
故事的开端,分别介绍了鬼王党和王伟业两条线,在我看来,王伟业是主线。
王伟业选择性遗忘了小时候发生的一些事,在善良人格下主动救了韩江,而韩江,一个与他小时候经历的某人相似的脸庞,开启了他那段不美好的记忆。
不断出现的焦尸和火焰及其他闪影提示他小时候与一件非常惨烈的事有关,而韩江也逐渐演变成阴险黑暗的自己。
不断的妄想加幻听,提示其已有精神分裂症。
在目睹同事火焚之后,重现了心中一直试图忘记的恐怖画面,心中的恐惧彻底控制了他,所以他决定要杀死鬼王党赎罪,挽救一桩自己小时候犯下的错误。
所以,当善良的他下不了手的时候,韩江,他幻想出的阴暗人格出现,代替他完成杀人事件。
这就是所以,没有交代死亡的韩江仍然出现,锄头有王伟业指纹,镜子里出现笑的很诡异、扭曲的韩江的脸。
王伟业疯狂的想杀死韩江,也是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一种救赎的方式。
影片最后几分钟,揭示25年前的恩怨,两张相似的脸,似乎终于交代完整主人公全部的心历过程。
影片的最后,那个坚持正义、善良的王伟业,我的眼泪不期落下。
社会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
昨天看的这片,看完后的感觉是不喜欢。
不是说拍不好,甚至觉得拍摄手法还挺新颖,尤其是配乐啊配乐,太棒了有没有!
全程的惊悚效果的都是靠音乐营造的!
但就是全片看下来的感觉太压抑,吴彦祖心中的秘密在结尾处揭晓时,我内心也没多大的释放。
可能是吴彦祖最后的自我救赎太惨烈了吧呜呜太过走心的片子啊,皱着眉头看完就完全体会不到观影的轻松感了,很累。
虽不是我的菜,但挺欣赏导演对人性的挖掘,狗咬狗的高潮部分还是很出彩的!
也要感性香港的黄金配角们!
爱港片,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对那些超棒的黄金配角们的崇敬与喜爱吧
张家辉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个香港演员之一,至于林超贤导演,鼎鼎有名,但是我却从未关注过,甚至最近才知道“噢!
原来《逆战》是他拍的啊,我光看谢霆锋和周杰伦了”。
说到林超贤导演,也许会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忽略了很多他的作品,当然我说的忽略时指我们都看过,但是都没注意到是他导演,比如《线人》、《证人》。
林超贤是一个很典型的香港导演,他的作品也代表了香港电影,最近看得很入心的两部电影都是他和张家辉合作的,一个是助张家辉获得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激战》一个便是今晚刚从影院看完的《魔警》。
说说《激战》,张家辉的演技绝对可以打满分,而夺得影帝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激战》的题材很励志,算不上新颖,但是很朴实,如果让《激战》去角逐最佳影片,我觉得是不够成分的,而之所以能成功也许就是四分给梁家辉的演技,四分给那首《sound of silence》,(其余的两分更工作组成员自己分去吧)没错,就是这首电影史上和《Por una Cabeza》《my heart will go on》等一样优秀的电影主题曲,我现在的手机铃声正是《Por una Cabeza》,下一步打算换成《sound of silence》,但是总觉得这首曲子声音太小,怕接不到电话。
上上周的电视音乐音响和摄影摄像课上,两个老师很默契的都拿《毕业生》来做范例,当然音乐老师用《毕业生》的插曲,也就是这首《sound of silence》,摄像老师用《毕业生》里最有名的那个镜头,我不是在说《激战》的插曲么?
好吧,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没有固定的思绪也没什么头脑,总是想起哪出说哪出。
《激战》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不仅仅是通过它励志的剧情和影帝的演技,闻名于世的插曲让我对它更是喜爱甚加,影片中借用《sound of silence》没有任何意义,完全就是过场音乐,与主题剧情没有任何关系,音乐出现在张家辉为了MMA比赛重新训练的地方,在这里,音乐响起让人在感受到满满的希望和鼓励之时又有一些淡淡的忧伤,一个四十多岁的过气拳王。
好的导演就是如此,他能把经典的音乐用在自己的电影了,不仅不会显得格格不入,然而会使两者皆成为经典,例如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里用到《闻香识女人》里的成名探戈舞曲《Por una Cabeza》。
说完《激战》再说说今天刚看完的《魔警》,《魔警》是一部很典型的香港警匪片,同样是林超贤和张家辉的合作,整部影片看下来没能逃脱港片警匪片的老路子,不过我个人认为也是有一定的创新,例如片中加入了很多鬼魂一样的恐怖元素,使其不仅是一部警匪悬疑片,更像是一部鬼片了,再加上很有味道的配乐,足够让它具备了和内地一些知名“鬼片”相较的实力。
再说到片子的内容,吴彦祖饰演的警察的人格分裂,最后走向毁灭的这条路子已经不再新鲜,但是这样的剧情让我很有感受,也许最近的自己正是被同一个问题所困惑着,吴彦祖饰演的警察,是一个做事极其严谨,无论任何事情都不许自己错,不许自己做任何有违背正义之事的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善良的正面人物,可是你要知道,物极必反,极善的尽头便是恶,影片的结尾是个悲剧,这个正义的警察出现在港媒的报到中时是这样说的“魔警,一夜杀死四名同事”,事实果真如此?
大家看完便知道。
有时候,你极其努力的想做好一件事,却发现越做越糟,最后的结果甚至是你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这明明不是我的目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我也被这问题困扰了很久,明明很想做好,但最终不但失败,反而落了一个很坏的名声,那么回头再试问我们每个人的初衷,想要的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
我们在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一味的追求完美,一味的要求自己不出错,就像走火入魔一样,可人无完人,一旦你这杯清水中滴进了一滴墨水,没错,你整杯都变成了浊水,而这结果不是不可避免,是你苛刻的自己无法原谅犯了错的你。
《魔警》中那墨水晕开的镜头极为经典,希望大家可以多注意那个画面。
《霸王别姬》里有那么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就像程蝶衣,就像《黑天鹅》里的尼娜,就像《魔警》里的王伟业,太过执着于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就会向我们常说的走火入魔,着魔。
回家的路上,我把收音机开的最大声,可还是无法替代不停在我脑子里出现的那句话,那是影片结尾单独出现的一句话,也是林超贤导演想要告诉所有人的一句话,更是整部片子的点睛之笔“人心,总纳一点黑”。
我是个追求完美主义的人,我相信真正的好人,纯粹的爱情,甚至绝对的正义,可是导演偏偏告诉我,人心,总纳一点黑,我是一个相信纯净的人,在我心里有那么一方净土,没有污染,没有破坏,是天堂一样纯净的地方,也是我从不让任何人踏入一步的地方。
俞是这句话反复出现在脑海里,让人心里难受,很难去接受这个现实。
尽管剧情老套,但是给我心里的影响一点也不少,《魔警》是一部好电影,若让我打分我可以给到四星半7.5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当然我代表的也仅是我个人的意见。
前两天金像奖颁奖典礼刚结束的时候,在网上看过一个文章说“香港电影已死,好走不送“,作者意思说香港电影在现金的电影潮流中已经失去了八九十年代独树一帜的特色,现在的香港电影很多也是两岸合拍,少了越来越多的港味儿,就连在金像奖获奖的《一代宗师》也只是王家卫一部中等水平的电影,却获得了最佳影片,有的人说,因为香港已经没有优秀作品出现了,而今年的金像奖更像是一场香港电影人自导自演的,为了挽救香港电影的一部剧。
我并不这么认为,也许香港电影正在转型,但我从没觉得香港电影已死,希望马上到来的《窃听风云3》能够再次力挽狂澜,为整个香港电影行业再次注入力量,让港片复活。
两个傻逼在外面散步突然说好久没看剧了就跑到电影院吃起爆米花来。
一开始没太在意是什么类型的片子,觉得反正都是港产警匪片还是很带劲的那种feel进去了,而且都说里面不是还有吴彦祖麽,更加确定地拴紧了电影票子。
没想到张家辉其实是大半个酱油角色,戏里几乎大部分分为吴彦祖的内心戏。
看着片中日渐憔悴的全民男神,我觉得他实在是特别有天分演患有精神科的病患者,就感觉好像他本该是那样的人。
一个三十五岁的成年男子不好女色也不搅基,全心全意的为所认为的道义在做着好人····我觉得心理上肯定多多少少会有点问题,虽然片中他一直坚持自己“没病”。
当然好人不易做,一方面受过童年阴影的鞭笞,一方面时时刻刻记得做人的本分。
虽然也是讲着一个现今比较普遍的人格分裂话题,又好又坏的人才是社会的本质。
只能说吴扮演的王伟业实在是太爱恨分明了,才导致每次的踩点都是太极端。
片中我记起他入行警察已经17年了,一个17年的警龄还是混成普通级别,我想其实他不是那种很需要事业心的人,也不是那种追逐名利的人,但是本质上他又是复杂的,也难怪调动了那么多个片区域都无人与他沟通说他性格古怪难以相处。
一方面他照顾婆婆像是在救赎,另一方面他父亲的死又进一步让他掉入深渊。
特别是影片将近过半的时候我才明白导演根本不屑去表演噼噼啪啪的普通枪战片,更多是内心戏成分,而且越看越悬疑,音乐也越带越惊悚。
影片中多次出现了破旧狭小阴森的危楼拆迁房,也是深深贯穿的一条隐形直线埋下伏笔。
(一直到揭开王童年阴影的谜团重要线索)王伟业就是在这种泼红漆的旧楼里衍生着他的罪恶感。
他恨别人泼红漆其实终归到底还是因为童年烙下的阴影。
张家辉的酱油也举足轻重,若不是他代表的恶意的一面,王伟业不是由此更深的走向深渊。
他成了王的心魔,做错事都是由他分担,而正义角色是王的本心。
所以王害怕大火,那种深深烙印一样不会忘记的熊熊烈火,正是恶意发挥的极致。。。
越说越觉得王演的精神患者是在是太渗人了····他每次内心谴责自己的罪恶就抽打自己,他心里住着魔鬼,他知道但是他却有控制不了。
我觉得吴的演技可以再次加一星的。
虽然大家一致认为是张起了作用,吴才演得下去,但是有一个片段是吴冲去医院看逝去的婆婆打着他的正脸晃影的那段,他眼神呆滞,无精打采,眼袋不知道有多黑多重,失神落魄的模样,只知道落泪哭喊,婆婆的离去他才觉得崩溃,因为他最后的所谓救赎已经早就崩坍了。
其中穿插的几个抢钻石的劫匪也实在是太出彩了!!
一晃某个瞬间让我想起疯狂石头里的些许片段,他们自己内坑解决完自个儿。
而吴一直在旁边观看···实在是惊悚得令我直冒汗。
其实这样就够了,无奈插足了一个安志杰的间谍警,搞的最后警吃警大戏再度搅黄整部戏,后来想想觉得其实导演也是早有安排的 这样劫匪之前前几次都可以知道出意外事先逃走的情节肯定是有个内线,也算有个交代安排合理。
只是吴在片里最后破乱的时刻在救火中将安志杰喊救命比成了之前的张,(张警官非后来的韩江),“有人喊救命,警察一定帮”那种纯良的本质,可发现内心他还是有着善意的一面。
矛头在片尾直接指向了没有安抚体恤平民而强拆旧楼的以行警人员为代表的政府·····总之总之,影片看完还是渗得慌。。。
希望吴可以拿个影帝吧···也或者张再拿个最佳配角。
无论观众对你们怎么严格再怎么表示不够满意怎么挑骨头,我觉得够了,我真的吓得不轻。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不要太小看童年阴影啊 这种心魔般的折磨分分钟在你后半生某个时段一迸爆发掉,“你”的结局也就是归结于一个“命”字了。
靠一遍观影回忆的,感觉阿祖其实挺无辜。
假设韩江是一个长得很像阿婆儿子而真实存在的人,那么阿祖应该只杀/伤了:1,阿婆儿子。
因为爸爸也是被烧死的,不过后来也一直尽心照顾阿婆2,走廊里那两个泼红漆的人,不确定是否死了,不过这时确实血色魔性,也惩罚了自己3,七人帮那个提议实施强奸盲女的流氓。
那个人也算天谴吧,被捕兽夹伤了,然后阿祖为民除害了其他人死亡顺序鬼王七人帮1:第一场抢劫枪战中死亡2:第二场抢劫后内讧被自己人射死3:韩江,自己摔死的= =4:流氓,被阿祖(韩江分裂人格)杀死5:欧锦棠,被廖启智分赃不匀勒死6:扎纸恩李国麟,被廖启智杀死7:廖启智,被内奸安志杰射死安志杰:和阿祖一起烧死Madam:她死了吗?
要杀也是安志杰杀的所以阿祖只是默默被触动回忆而协助破案最终一同自焚(也算为之前的纵火赎罪),为什么要被称为魔鬼警察。。。
虽然内讧算是间接挑拨的,但这不就是此剧想要表达的人性贪婪么。。。
嘛,虽然是心里出现了道德圣母,但demon within就可以点题了,最后又来个魔鬼警察搞浑水。
香港原型的魔鬼警察可是真的杀了自己同袍哦。
好吧,如果要是说警察就是该安分守己帮阿婆捡橘/橙子,那阿祖确实不是个普通的警察。
Ps,喂,还有两个不捡强迫症看了很难受的好吗!
影片中张家辉真正饰演的角色只有韩江。
而饰演被烧死的防暴警察的某种意义上并非张家辉。
从开头王伟业看韩江的眼神就可以看出韩江和警察并非一个人(此时王伟业还没有入魔,而他并没有感觉韩江相熟)同样还有女督察看警察的旧照片时没有惊讶的神情也可以看出。
张家辉的作用是引发吴彦祖的心魔,发挥了角色作用后自然要死去。
所以影帝的戏份少也是没办法的,这是由导演的目的和主题决定的。
但张家辉落崖的悬疑和最后证明确已死的情节确实让人意想不到,也算是实现了悬疑的反转。
导演并没有用惯用的手法处理。
王伟业精神世界里,寒江已经成了他的一部分,同时存在善恶两个极端的意识,电影后半段所出现的寒江和寒江所做的事,都是王伟业精神中邪恶的一面,他早就有幻想症之类的病了,比如爸爸的存在,看到其实不存在的火。
不是出现时间长,镜头多,就是好绝色重头戏。
看过之后越发觉得他演得好好,很好的诠释了“魔”字。
越是幻象中的存在,越应该有更强的视觉冲击。
我找不出谁会比张家辉更能将这一角色诠释好。
为正义挣扎,又因为错误的教育,癫狂成魔,鞭笞自己,身上那一道道伤痕,是对自己的惩戒,是正义之人,还是魔鬼,男主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挣扎,他想知道,怎么做才对,又不知,要如何才好,秉持正义或坠入魔道,这选择痛苦地折磨着他,不过,警察界的叛徒并不是他,他只是跟那个叛徒一起死在了火海当中 ,而且种种证据都指向他,最后感觉男主还挺冤的。
不得不承认,从构思上来说,导演还算是蛮敢想的,大场面、爆破、凌虐、性犯罪、叛徒、血腥、精分、烈火等元素,往电影中这么一融入,给观众的感觉还是挺好的,不过商业性仍然偏重,故事讲得不够完美,可以说是一点点美中不足的地方,整体而言,尚可。
那么说说故事内容吧,电影一上来就是鬼王党的几个蒙面劫匪,打劫了一家珠宝店,警察跟鬼王党的人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但是他们仍然逃脱,重案组的莫子勋,打听到了鬼王党的成员韩江所藏身的地方,莫带着徒弟陈志斌(这个人其实跟鬼王党有交易,他其实才是真正的警界叛徒),以及一众重案组的人前去捉捕韩江,莫表示反正明年自己就退休了,这次无论怎样,你要把这个案子搞定,韩江非常敏锐,用电热器爆炸打火机的方式,从重案组人员的手上逃脱,可是却在骑摩托车行驶在马路上的时候,出了车祸,身负重伤,韩江打了个出租,跌跌撞撞去了医院,由于失血过多,医院紧急安排送血,这个时候我们的男主(王伟业)登场,他是驻医院的警察,表示自己的血和韩江一样,可以输给对方。
莫带着手下赶来,男主已经完成了输血,韩江的眼神非常恐怖,让男主不寒而栗,莫听说男主救了韩江以后,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气愤的说,你救个谁不好,非救个贼,再说鬼王党这边,有这么几个人,一个人扎纸做得很好,人送外号纸扎恩;一个吧,一看就像是个领头的,做殡仪业务,是个有钱老大;一个吧,是个好色鬼,后来因为强奸盲女被杀掉了;还有一个吧,没什么存在感,和事佬级别人物,他们四个在那里审问一个人,这个人表示,有一批钻石是秘密的货物,所以没有录在他们那天打劫的财务名单里,这几个人恼羞成怒,把那个人给杀了,扔到了棺材里面,表示明天跟着棺材一起下葬。
再说男主这边,一个跟他当年是同一个学校的女生(佩琼),现在成了他们警局的警督,姑且就将这个女的称之为女主好了,女主对男主有点欣赏,所以就把男主从医院调了出来,让男主可以参与街上的巡逻,但是同事们都不是很待见男主,男主上街巡逻的时候还有人对他的同事问东问西,因为车子停在不指定的位置,男主就执意让人家移走,这不知道该说是死板,还是尽职尽责,不过也正是因为男主这么尽心尽责,肯去查别的警察都不去的地方,这才找到了两个拾荒人早就已经去世的尸体,别的警察都在休息、抽烟的时候,男主也还在继续巡逻,他们也不待见男主,男主也不跟他们。
要说男主,也挺不容易的,他平时还要照顾一位阿婆,他在小的时候曾经给阿婆推着手推车跟阿婆一起送废品,现在阿婆老了,他也还是照顾着阿婆,阿婆原来有个孩子也是警察,这个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当时阿婆家里发生了一场火灾,门又从外面锁上了,因为出不去,所以被烧死了,而这场火其实就是男主放的,为什么男主要放这场火呢,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当年警察来强制拆迁这里(就是男主住的地方),男主那个变态的父亲带领着一伙人抵挡 ,结果其中一个年轻警察,不小心将火点到了男主父亲身上,男主父亲被焚死,所以男主才想着报复,报复完了又来照顾阿婆,这还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再说韩江这边,虽然有警察严密监视,但他通过跑到厕所去,制造烟雾,再把地上弄满肥皂水,以这样的方式成功逃脱,回到鬼王党的韩江,跟同伴们策划了另一个抢劫行动,这起行动很快就开始了,男主跟他的几个警察同伴们阻击韩江等人,韩江发现了地上的汽油,用子弹点燃,男主的一个同事很快就被烈火焚烧,男主也在一边晕了过去,韩江看到即将晕倒的男主没有开枪,说是欠你的命还给你,因为烈火的缘故,男主的幻觉越来越严重,女主建议男主去找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表姐看看,在女主的再三要求下,男主还是去找了女主的表姐,而且是在女主的陪同下。
通过表姐对男主的催眠,女主发现男主似乎在内心深处惧怕着什么梦魇,这东西跟火有关,其实讲白了也就是男主以前曾放火烧死了阿婆的儿子,再说韩江这边,鬼王党余下的四个人都在商量怎么对付他,等到韩江跟开车的人把车开到附近的时候,韩江感觉到了不对劲,他命令人把车子掉头开回去,那剩下的四个人随即对韩江展开攻击,开车的人以及车上的另一个人都被打死,韩江只身逃脱,从很高的崖子上跳了下去,钻石被有钱老大、扎纸恩、好色鬼、和事佬四个人所得。
(未完待续)
这部魔警很平均的把戏份散给了各个主角配角,所以除了彦祖哥,其他人都很有出彩表现的机会。
先来数数配角们跟印象中的他们。
按出场顺序排列:鬼王党结拜,算账文廖启智,经常性的脸熟男,黄金配角党之一。
纸扎恩李国麟,当年天龙八部里的鸠摩智印象深刻。
堂倌欧锦棠,长得跟张兆辉好像,随便看时经常分不清,食神一开场就被呛声的那个司仪就是他哦。
咸湿祥仔梁焯(chao超)满,这个咸湿大叔,从那种手机分辨率的小电影开始记住他的,咸湿本性深入骨子里,一堆的男人肉女人肉里偏偏能记得这个精瘦张口三句不离咸湿的汉子。
警队卧底安志杰,渐渐脸熟男,好像黑社会以和为贵里也有他,不知是不是,人长得挺帅的。
暴力队长林嘉华,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窃听风云里,面相好凶的上司,眼睛瞪起来要吃人的样子,不过据说戏外脾气蛮好的。
做警车的队长后来被自焚的那个叫姜皓文,经常性的突眼猛瞪型角色,印象最深的是夺命金里死不瞑目要买跌的那个凸眼龙。
香港的配角长廊个个数出来排排坐怕是能排到马里亚纳海沟到底,主角配角嘛,起起落落,哪有天天都有主角演的,又哪有人可以年年红,总有不红的时候,殿堂级的演员总是那么几个,食物链顶端可以养起的数目两只手数得过来。
像刘家辉,当年最红的正面大人物哦,现在什么角色都接,小反派也被他演的栩栩如生,打了一生,妻离子散,卧病在床。
人生无常,千变万化,配角们这么努力的演戏,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点赞。
纵观所有人格分裂的题材,这个真是太low了……
意外地在影院品味这部非类型化港片 夸张的晃动镜头与诡异配乐搀和着浓郁的港产B级味儿 加上新一代精分天王阿祖与影帝张的酱油 印象深刻~但 对于#搏击俱乐部#的拙劣模仿和无处不在的bug+字幕转场 就只能呵呵了……
剪辑水平差,吴主演演得痕迹太重了!
个人认为,有点过头。不喜欢这种精神分裂、双重人格的电影。
一部被内地预告片误导的佳作!不然评分不该那么低的!
心理有问题的不能做警察··
很香港 很发人深省 我看到了教育问题 思璇真弱爆了@( ̄- ̄)@
有野心却没有完成度,逻辑关系上差强人意,节奏感也不够强,越看越觉得故弄玄虚,除了首尾两场重头戏还能看;那个拍出《野兽刑警》和《江湖告急》的林超贤已经渐行渐远了。
走火,入魔。
每个帅哥男演员的心里,都住了一个咆哮的小李子。。。
我觉得很好地
睡着了~
安志杰一看就是反派。但是有吴彦祖就行了,么么哒~
可惜了这么强大的实力派阵容
看起来真的很压抑
这样的类型片可以在国内院线上映特别了不起。大明星和警匪故事,都只是商业外衣;才开场,导演的独立精神和试验口味便暴露无遗,并贯穿始终。偶像总喜欢挑战自己的演技派可能性,男神不例外,下个颁奖季必有斩获。总之,这是一个需要到仙岳医院看医生的警察的故事,相当压抑和阴暗,慎入!
一惊一乍的配乐wqnmlgb,张家辉戏份好少
暴力血腥惊吓悬疑重口味港产动作大片,看了2小时心理变态的吴彦祖,值了。
能看完,算我涵养功夫深。林超贤怎么一阵一阵的。。。
抱着看字幕的心态还是去看了 算是全球首映 收获颇丰 林导 张家辉 吴彦祖悉数到场 片子比传统的香港警匪片有了改良 加入了颇多悬疑色彩 引入道具脸谱与戏剧唱腔的配乐堪称一绝 水墨的特写印象深刻 玄幻似的拍摄直观的描述出精神世界 情节相对老套 男主与心魔的抗争化为最后浴火重生ps.吴彦祖真他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