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今天是我的结婚一周年纪念日,我觉得很幸福,所以我决定送一份礼物给自己。
这段话写在一大堆艳照的其中一张上,我猜,这大抵是他偷腥的开始。
不是因为厌倦,不是不满,不是缺陷,而是因为太幸福。
这幸福唾手可及,所以需要增加难度。
很极端的一场戏,男人、妻子和情人共坐一席,男人对于最后的大餐显然了然于心,他很坦然也很不屑的吃的开心,然后说,你爱我吗,你也爱我吗,你们爱我什么呢,其实你们爱的也只是你们自己吧。
一个连秘密都没有的男人,还可爱吗?
说完,他把餐巾一丢,表情既无赖又充满着血淋淋的可爱。
他在放手之前彻底的坦露了自己对于女人和爱情的彻底不信,于是他对着镜子画眉,梳头,然后自信满满的在浴缸中毫无欲念的死去,到了最后,他所爱的只是他自己。
他将心比心理所当然的想,你们和我都一样。
他在每次准备离开一个女人的时候想,又要送出一套房子了,他想得还挺温情,至少哭的时候还有个去处。
这男人太精明太会看眉高眼低,所以,他可以在外面吃一家饭,然后按时回家喝一锅汤。
他对妻子说,你要相信,我爱你,我永远爱你,从今以后,我只爱你。
他爱的只是这庞大而精巧的秩序,有一个温婉得体的妻子,有无数个激发恋爱感觉的女子。
所以,他并不很了解自己的妻子,他无法明了她倔强棱角之下四两拨千斤的博大智慧,他便只能进了她的布局,失去了潇洒,失去了能力,失去了秘密,到最后,失去了生命。
余男扮演的妻子太过彪悍,如果换一个角色,男人娶回家的是那个智慧度偏低的空姐,那么,也许这一场层层叠叠的游戏,大可以延续下去。
只是,最后一个让我动容的镜头,是他们结婚的场景,妻子唯一笑得开朗的表情,她仰头听他关于永恒的誓言,他说,我爱你,从今以后,我只爱你。
她最大的错误,便是在于相信了这誓言,并且,执着于执行这誓言。
相反,江一燕还是腆着那张我不算喜欢的平淡的脸,她总是普通一点,若不是所谓的制服诱惑,大抵不会成为吴镇宇的猎物。
但她面对事情所产生的普通一点的反应却深得我心。
发现被骗了还了钥匙决定离开,发现最初被爱恋的真相就马上和妻子统一阵营,发现怀了孩子就大大方方的把他生下来,她也认真的爱过这个男人,可是她更爱自己,爱生活赋予自己足以活下去的没有揭开的真相。
若生活让我们觉得很残忍,那至少我们还可以对自己好一点。
许巍的《情人》很是把我雷了一下,用这首只有四句歌词的歌曲结尾,应景了这部由短篇小说改成的电影,画面充满了MV般的美感,两个女人旋律般的靠近,妻子送六年前刚与男人恋爱时的裙子给情人,恍然间觉得情人很像自己。
遗憾的是余男和江一燕的气质太不符,余男的气质太过硬朗,我个人觉得若能换一个与江一燕气质相近的演员来演会戏剧冲突更好,这验证了男人选择的妻子和情人往往是一个模子,这是天大的笑话,也是血淋淋的真相,这也就是最后妻子发现照片后彻底幻灭的缘由,她终于明白,她的对手并不是情人,而是男人。
很残忍,不是么?
她面对这一道选择题:不去揭穿秘密或者换一个对手?
可惜的是,她挑了一个星辰之外的选项,废了他,从此之后,这冗长而恬淡的时光,这个对手只能陪她一个人玩。
可惜的是,他觉得不好玩了,就去死了。
而我们,只能在打个冷战之后怀着直面人生的勇气和热情跟自己玩以及继续玩下去。
张爱玲曾说,女人这一辈子,想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
是,她们生来卑微,不论你是一抹碍眼的蚊子血还是一缕皎洁的明月光,不论你是一粒讨厌的饭黏子还是一颗诱人的朱砂痣,不论你是媚俗而绚烂的红玫瑰还是脱俗而圣洁的白玫瑰,不论你是一个平凡的主妇还是一个娇柔的情人,不论你情欲交错还是爱欲恒深,无论你是一身稚嫩还是饱经风霜洗礼,不论你是癫狂的占有还是勇敢的执著,不论你是冰冷还是温暖,不论你是自私还是无私,不论你生来灵巧聪慧还是缓慢愚钝,不论你是简单还是复杂,不论你是极端还是平和……对男人来说,我们永远都是弱者。
既然如此,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男人真命苦。
他们除了养家糊口之外想满足一下自己的本性都是这样难。
他们既抛不下责任又放不下情感,他们既要名份又要利润。
他们唯独只剩下一点,仅仅只是那么一点意淫的资格,不巧的是,碰上女人,连这样本色而率真的意识行为都被剥夺了。
要了却余生还不忘涂上鲜红的唇膏,只求临死之前再色一把,那镜子上颓败的红色唇印,是他自己的,最爱,那一吻,足以诠释男人。
不,那不是现实。
现实是克制欲望的体现,是学会怎样隐忍与宽恕,是逼迫自己享受阳光乍泄的温暖与向往开阔大道的坦然,是在历经风雨、坎坷、欺骗、阴谋等一系列人生中无以比拟的痛苦后泰然自若的微笑,是坚持信念充满希望,是民生与康乐,是饮食男女的性与生活,是他欣赏过路的美貌女子,是她推着婴儿车走在未来的路上。
是,承担。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不这样,还能怎样……
发怒的女人可怕。
有心机的发起怒的女人很可怕。
有厨艺有心机的发起怒的女人更可怕。
当医生的有厨艺有心机的发起怒的女人超级可怕。
那天,看到一个海报,一部女人喜欢,男人不敢看的电影,当时就被这行字吸引过去了,于是,找来看了。
《双食记》讲述一个男人游离于两个女人之间,一个成熟性感,一个清纯美丽,他自信能把两个类型完全不同的女人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享受着这两个女人给他烹饪的口味完全不同的美味,也享受着两个女人完全不同的身体……影片的创意来自中华美食的养生和相生相克,就像爱情让人沉醉也能杀人,但矛盾线索,却是从吴镇宇的原始冲动开始:“我从来没有过空姐女朋友,很想知道她们脱下制服是什么样子。
”于是,一个男人游离于两个女人之间,一个热辣性感,一个清纯美丽,他自信能把两个类型完全不同的女人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享受着这两个女人给他烹饪的口味完全不同的美味,也享受着两个女人完全不同的身体。
他相信自己做到了不让女人知道另一个女人的存在,而且都对他爱得无以复加。
但和美食一样,大老婆和小情人从来就相生相克,很黄很天真的男人,对上很傻很暴力的绝望主妇,故事巧妙之处的是身为老婆的余男知道吴镇宇的情人江一燕,江一燕却不知道余男的身份,余男教导江一燕做菜, 突然有一天,男人发现自己一头乌黑的头发开始脱落,平时健康的牙齿也变得有问题,连眉毛都在掉,医院的检查结果居然是砒霜中毒。
这个男人陷入可怕的折磨当中,他开始怀疑,这两个女人是否认识?
难道是她们合谋要杀死他?
一系列恐怖事件开始发生在这个男人身上……温馨的家庭厨房表现出莫可言状的恐怖,仿佛经过严格消毒的实验室,或者无影灯下的手术台,活色生香的烹饪场面像是一场屠戮。
余男报了仇,却没有放手,她之所以 “施虐”,动机却是把一个已经变了心的吴镇宇占为已有。
余男通过“饮食相克”从江一燕手中“抢”回了吴镇宇,就立即将他像小白鼠一样锁在房内,两人的关系开始变得扭曲,当余男得知江一燕怀有了吴镇宇的孩子,又把她骗到了家,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当余男从吴镇宇的保险箱中掀出他不同女友的照片时,吴镇宇选择了自尽,余男也随之选择了跳楼。
这一切都是欲望惹的祸,欲望碾碎了一切的爱。
男人啊,果然是好色的动物。
女人呢,不是也有一句俗语吗?
最毒不过妇人心。
这部电影是将这两句话结合得登峰造极的一部电影。
想起电影开头引用的孟子的话:“食色,性也。
”是啊,爱食、恋色,是人性;因为是人性,所以就不该苛责。
所以很多人就放纵。
只是在道德的外衣下,在不想麻烦的前提下,大多数人都藏着。
于是乎,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人前是个好丈夫,心中自认真男人。
在爱情(或者是色情?
)的游戏中乐此不疲。
吴镇宇的观点相信击中很多男人脆弱的心灵,“婚姻与恋爱是两码事”。
为了得到不同的恋爱感觉,享受到更多的乐趣,更多的刺激,于是以“奖励一个礼物给予自己”理由,出外寻觅女友。
他还自认没有错,他同样爱着余男与江一燕,但这种爱是不纯结的,是自私,这种爱包裹着欲望。
吴镇宇的欲望驱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是罪魁祸首。
但又有谁保证不能成为下一个“吴镇宇”?
“吴镇宇”这个角色在这个社会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是少数。
有那个男人不想左拥右抱,左右逢缘,尤其是这个物质至上,讲究享乐的时代。
里面的女主角,太有才了,看过片子的男人回家,还敢吃自己女人做的饭吗?
呵呵,最喜欢那句台词“谁叫他,一个人,吃两家饭”。
很想推荐给一个正在受第三者困扰的已婚女朋友,想了想,她的丈夫也曾经是我不错的朋友,还是算了,万一他妻子也学会了余男的着数,我岂不成了间接杀人犯,呵呵……
文:魏君子对于此片的兴趣完全源于吴镇宇。
结果很失望,他倒是享尽齐人之福,前一个小时“食色”双收,这样演戏当然爽歪歪,但我这粉丝就很郁闷,镇宇哥好歹也显摆些演技呀。
还好后半个小时发威,演出一个男人突然失去所有秘密的绝望反应。
按说《双食记》还算色香味俱全,小美女江一燕与吴镇宇的多场调情戏很动情,各种佳肴展示也能让人垂涎三尺,剧情架构貌似缩水版的《好奇害死猫》,再加上美食相生相克的中医噱头包装,本来颇为可观,可惜拍出来的效果不太如意,感觉很闷,情节起伏太平缓,布局圈套谜底的题示未免多余,就三个演员,又不比《水果硬糖》,再怎么故弄玄虚,也有限。
余男演得还成,但未必强过刘嘉玲,两个有心计的“妻子”一个拿着玫瑰圣经,一个拿着美食菜谱,都盘算着报复,依然黄蜂尾后针,很张一白。
《双食记》结尾,男人的秘密曝光,很艳照门,建议影片借此东风落力宣传,哈哈。
谁让你一个人吃两家饭呢。
我一直觉得食物相克是很中国的一个发明很了不起。
会有人想得到写这样的小说一定是个有趣而丰富的人。
很多表面的和平是这样危险而歇斯底里。
看起来很有趣。
越来越觉得类比是这样有意思。
第一个感觉,啊导演你是不是拍MV起家。
第二,做过亏心事和准备做亏心事的男人回去增加一门叫做食物相克表的非选修课程。
第三,余男很招人喜欢。
内敛温暖冷酷得很有分寸,不憋屈只是造型差了一点。
第四,小说比电影好看。
...十月一号晚上上海电视台播的不禁要问:是女人毒,男人毒,还是爱情本身?既然称之为爱情,就不应该仅仅是"一套房子"可以换得的;既然称之为爱情,就不应该只是保险箱里的"一张照片";既然称之为爱情,就应该是生病时的体贴照顾,而非束缚手脚.爱情无毒."我爱你,你必须相信,而且从今以后,我只爱你."当爱情的抵抗力很低...就像我们给牛奶加抗生素当时间减低爱情的浓度...就像再添加三聚氰胺爱情,一步一步被勾兑成了毒药..."我爱你,与你无关" 当男人年老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他默默的看了信--"他两手哆嗦,把信放下。
然后他长时间地凝神沉思。
他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一个邻家的小姑娘,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可是这些回忆,朦胧不清,混乱不堪,就象哗哗流淌的河水底下的一块石头,闪烁不定,变换莫测。
阴影不时涌来,又倏忽散去,终于构不成一个图形。
他感觉的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可是怎么也回想不起来。
他仿佛觉得,所有这些形象他都梦见过,常常在深沉的梦里见到过,然而也只是梦见过而已。
"淡淡的像乳饮料的爱情,还可以蒸馏出动人的牛奶么似乎,过期牛奶配制出的仍旧只是毒药男人,热情似火,女人,沉静如流"我是产科的护士长"一句话,要了三个人的命或许,爱情不是牛奶,而是辣酱,是要慢慢熬慢慢熬的,颜色红不红不要紧,味道香不香自己心里有数.只要不为了养其他人的眼添加苏丹红,这锅辣酱就可以吃一辈子...
看完电影,觉得寒。
加了件衣服,然后把原作短篇也看了。
比较之下,我喜欢文字的,虽然里面没有死亡,没有放在台面上烹炒煎炸的由爱而恨,没有当初那甜如蜜,也就没有最后的狰狞面目。
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作者殳俏是个厨子……真是失敬。
我本人就是个吃货,所以对这种有关以食言志的东西从来都是敬意加食欲。
电影改动不少,除了结尾之外,可以说都还不错,几个场景处理得很好,颇有点舞台剧的味道。
很多电影的结尾烂,我想大概都在于导演的兼爱情怀,总觉得要照顾弱智观众,就要往死里了解释,往死里要弄一个结束。
生活哪有一个真正结尾的。
我喜欢小说,就是它的结尾很好。
小说里最后男人没死,只是某个平常天,发觉了然无爱,一大哭。
电影就剧烈得多,不仅上演全武行,还直追精神病理科。
我不喜欢任何事情要显得惊悸就非得偏离寻常,反而觉得平常日子里的险滩暗流有趣得多,生活哪有这么多鲜血淋淋的刀光剑影,更多的是表面平静下的淤血内伤,生活就是再痛,也得平平常常地过下去。
而这个故事也让我想起当年有个日本漫画,借用了中国的故事,一个少年县令,聪慧俊美,屡破奇案,其中有一个就是一个爱好美食的财主,死得蹊跷,是于餐桌上暴毙,而死因非常简单,短时间大量进食。
其妻用无数美食活活将之撑死。
而死者随时可以停止进食,从这个方面而言,他是自己选择了死。
食,色,人之本欲。
无论过分贪婪哪一个,都会带来难看的死。
做爱之时,没有什么比发觉对方非己所爱更悲哀的。
美食当前,没什么比知道它有毒而还偏要向毒药前进,更加具有人类特性的。
莫不如此。
不过电影改动的很多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那句“没有秘密的男人,还可爱吗?
”此句一出,雷点乱响技惊全场冠压群芳,我几乎立刻想站起来鼓掌,哇塞,片子的闪光点出现了喔!
好歹我也是学过形式逻辑的人喔,还从未见过将偷换概念用得如此不动声色还如诉如泣的,这恰恰就是男人的逻辑——潜台词莫不是,你看你,把事情弄糟了把,还不是都,怪,你,非要个清楚明白。
对于以上言论,我想简单地回应一声,哦,呸。
吴镇宇真是个戏骨子,就是这么一个容易演得跟那部《救命》里一样的男人角色,他没有像许志安那样,将它演成又一部只有女人与公狗的电影,他压住了场,将一个容易变成男人ABC的角色有了些看头。
而且细微之处,还是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本性的异常。
片子里食物到位,气氛做足,但是说它冷,却冷得不彻底。
说它绝望,我觉得要么它误解了绝望的意思,要么我误解了片子的意图。
人生最绝望的事情,不是生命了结,不是时日无多。
而在于,生活远未结束,而你已无任何可能。
前些天看了《双食记》,想起了张小娴的一篇小说,什么名字忘记了,感觉其实是同一个思维模式,只是变了个花样说故事而已 一个男人在两个女人之间周旋,吃着两个漂亮女人为他煮的美味,一个是妻子,一个是情人,本以为可以一直这样心安理得地享受这种辗转在温情与偷情间的快意,直到发现自己身体不断出现问题,肾阳俱损,一个男人最凄惨的下场 妻子其实一早发现他的出轨,他的下场,是妻子的报复,一个精心策划的报复:与他的情人在经过安排的巧合下做了朋友,以知己闺密的身份告诉她,要绑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绑住他的胃,继后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授食谱,丈夫的情人感激不尽,以为从此就真的抓住了男人的心。
男人吃着是好,一边厢在情人那吃着佳肴,另一边厢喝着妻子煲熬的汤,直到发现中毒,差点送命,妻子夺回了主动权,把已经只剩下半条命的男人接回家,打算终其一生将之囚禁在自己的身边 站在受害者的角色,她有她的理由,我努力地想感受剧中余男所扮演的妻子角色的感受,感觉着腹中婴儿的流失,躺在马路上看着丈夫载着情人在身边经过,大抵那刻她的心,已由死灰达致扭曲,那条她视为留住男人心的定律,在她得知自己失去生育能力的那刻,已经变成了她心里的一道咒怨,她笑着授之予丈夫的情人,运用食物相克产生中毒的原理,慢慢地把对丈夫的怨以切肤之痛还给他笑里藏刀,借刀杀人,她运用得得心应手 我开始是讨厌吴镇宇扮演的角色的,在余男打开他的保险箱看见一大推女人的照片时,并在每一张照片上,写着他玩弄这些女人的过程感受时,我更是觉得这男人的爱无能,他不懂爱,所以一直辗转在不同的女人身边,用尽了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温柔极致,将其俘虏,实则,他只是一个戏子,他没有入戏,最后却给跟他演对手戏,入戏太深的人间接杀了他在吃完妻子与情人一起煮的那顿饭后自杀了,他说过的两句话,我记忆很深“一个没有秘密的男人,你们还觉得他可爱吗?
”“你们真的爱我吗?
还是你们其实最爱的是自己?
” 吴镇宇不懂爱,所以一直在玩弄别人的感情,扮演着一个深爱者的角色,表面的深爱,这是一种对自身感情缺憾的掩饰,骗了那些女人,却骗不了自己,所以游戏一直继续,他也自得其乐 女人的报复及心理扭曲,是因为她们过份深信承诺,承诺与谎言,只是一线之间。
以为男人是幸福的码头,最后却发现,自己的愚笨,突然想起李宗盛说的那句话“为什么我们男人一定要是你们女人幸福的港湾?
为什么,我们男人就一定要负责你的幸福,那么我们的港湾,我们的幸福呢?
我告诉你,其实我们男人更加需要。
只是没有说出口。
有些事,其实与爱无关!
” 是的,有些事,真的与爱无关,你的幸福,你的人生,你的伤痛,当它们都达不到一个平衡点的时候,不要把它们牵涉到你的爱情里,他们,其实与爱情无关
这个电影,爱情啊,男人女人啊,就是这些,不说了。
如果拿这个片子当个说教片看,有真实案例,情节生动有感情,还是不错。
所以说几个看后得出的生活经验,尤其针对女孩子。
1)健康知识不可不学。
抽烟喝酒熬夜,路边烧烤垃圾食品,明知道对身体不好还是仗着年轻胡疯胡乐。
疯了乐了,做了没关系,但一定要知道,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有些事情对身体不好但可以做,有些就决不能尝试。
否则像陈家桥一样被人当傻子捉了,还以为自己是大补呢。
2)不要找已婚的男人这个是多少过来人的血泪教训了。
这里不说这个男人会对你怎么样,光是他家里那位要是发起疯来,也足够受了。
说起来,这部电影就是讲了一个被婚外恋男人刺激变态后报复的故事,不是么。
真是是会有人选择“报复”这条路的。
所以你要得到刺激和爱,不想忍受分别的痛苦,就也要承担风险,甚至是像这个coco一样,差点就失去自由失去正常理智了。
我不想说要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
爱了,就没什么不值得。
但所以最好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保护好自己,出了事情,是不是心甘情愿承担?
3)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这个,大灰狼的故事,不用说了吧。。。
coco是自己点头答应让报复仇家进来的。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骗人害人的人!
4)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coco不算吃,但她信了人家的菜谱,有时还把人家做的菜带回家给情人吃。
这个和小时候路边陌生人给糖不一样,人家是没在菜里下迷药,但是是一样的道理。
吃东西只是全盘棋里的一颗子,不致命,但已经把你拉进圈套。
5)不要单独去见不安全的人 不安全的人,就是所有可能对你产生威胁的。
说真的,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居然是让我第一次比较感性地明白了,真的有人会害人。
任何电话和邀请,心里觉得不踏实,就一定有潜在危险。
coco当时给朋友打电话是对的,只不过人家在看电影没接到。
否则故事也就没了。
6)相信自己的直觉 coco的短信让我心里踏实了一下。
这条和上面一条有点重复,但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要“相信直觉”。
“我怕出事”。
恩,是有很多情况,你会觉得心里不踏实,但又实在狠不下心拒绝,比如见老情人,比如见某暧昧帅哥(哈哈)。
但是还是那句话,你心里不踏实,就说明这件事有不安全因素。
所以一是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去赴约,二是如果去,找朋友陪,再不成,留下自己的信息,让找自己的人知道自己去哪里了。
电话打不通,纸条,短信,邮件,都是好选择。
我喜欢冒险,冒险的人生才是酣畅尽兴的。
但冒险其实更像人生梦,在梦里人生圆满了,梦醒了,还要回到生活中来。
所以记着给自己栓根安全的缆绳,不要在危险的坠落中真的丧命。
7)还有什么呢?
有个贴心靠谱的朋友最好,是个警察更好; 学点中医养生知识,有灾防灾,无灾自勉(这个说过了……); 还有,就算是相处了三五年的男人,也有可能某一天突然消失,于是在别人看来意味着“你被骗了”,这是真的(我不是说电影……) 其它的,太多太多安全知识需要女孩子们学会,不光学会,要在能用的时候用上,保护自己好好长大。
可谓“人生凶险”啊。
最近看电影看故事,看人生无常,常常这个词就浮现在脑子里。
也许我真的长大一些了,哈哈。
一个女人要想留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留住他的胃。
——题记看《双食记》,是在一个晦暗的下午。
阴冷的教室里,所有的窗帘都被拉上,阻挡了本已稀薄的光线进入,照亮这个故事背后的真相。
吴镇宇,这个经常在荧幕上以黑帮头目形象出现的男人,这次却以另一种坏男人的身份站在我的前面,在两个女人之间周旋。
这个故事讲述的应该是婚姻跟饮食的关系,而不是男人跟女人的关系。
如果忽略性别,燕子跟coco这两个女人更像主角,尤其是燕子。
而陈家桥,不过是一块砖,一块抛出来引玉的砖。
有一句话说:一个女人要想留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留住他的胃。
《双食记》里面,燕子在教授coco厨艺的初始,就用一种异常冷静的口吻说过一次。
婚姻跟饮食,对于一个未成人妻的女人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太过微妙,无法轻易体会。
就如同coco,即使在陈家桥背后做了很久的情人,但是角色没有过渡到妻子,所以在陈家桥性情暴躁的时候摔碗走人,也不得法门,只能够坐在地上黯然神伤。
燕子不一样,燕子已经久为人妻,懂得夫妻之道,更深得婚姻之道。
因此,在coco面前燕子说起教来轻描淡写:“知不知道,要抓住男人的胃,才能抓住男人的心。
”她手把手的教coco做菜,教她怎样留住陈家桥的胃,也教她,怎样“经营”这段地下的感情。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这句话在《双食记》里面,在燕子和coco这两个女人之间,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燕子毕竟长于coco,身为人妻,她可以不动声色的站在情敌面前,目睹丈夫对自己的背叛。
她对于饮食跟婚姻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她对coco说的那么肤浅,是一个女人留住男人心的工具。
她对于饮食不断的深入了解,也让饮食不仅仅是一个留住男人心的工具。
因为她足够聪明,这个工具变成了一种刑具。
在她的精心布置下,这场饭食的惩罚不声不响。
《双食记》里,Coco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单纯的女子,而这份单纯对于是陈家桥情人这个身份的她来说,有点过于讽刺和可笑。
对于一个陌生女人莫名的进入她的生活,探知她的隐秘情事,她一直后知后觉,居然可以把自己的信任毫无保留的双手奉上。
作为一名空姐,她精致的外表无可挑剔,可惜她没有办法做到美貌和智慧并存。
稍微客观一点来说,燕子可以说得上是老谋深算。
在燕子这样的女人面前,coco顶多就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女孩,她介入陈家桥和燕子的婚姻明显是一个错误。
因为,除去道德上已经没法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之外,她在这场爱情的争夺战当中,个人的战斗力也太差太差。
现在不得不回过头来说说陈家桥。
富商,多情汉,风流浪子。
这样的角色在当今这个社会上太普遍。
这样的男人,身上有两种器官最依赖女人——胃和生殖器。
当陈家桥对发妻燕子的身体太过于熟稔而不得不到别的女人身上寻找欢愉时,他和燕子婚姻开始有了裂痕。
燕子要挽回这场婚姻,自己身体已经没有办法作为有力的筹码,那么,就利用陈家桥的胃吧。
但是,似乎一开始燕子要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挽回而已。
从机缘巧合之下,燕子因为目睹陈家桥和coco偷情而不小心出了车祸,失去了女人最重要的人和最重要的器官——孩子和子宫开始,燕子要的就不是一个挽回那么简单了。
当一个女人的嫉妒和绝望同时调配在一起,足够让一颗曾经善良的心中毒,失去本性。
燕子中毒了,那么,陈家桥中毒也是必然。
“一个男人,谁让他吃两家饭?
”饭食,本来是女人除身体之外用来留住婚姻的另一个办法,此刻,因为燕子的怨恨毒辣和coco的天真蒙昧,变成了一种一旦开始就无法挽回的惩罚。
陈家桥在这场阴谋当中,因为自己对婚姻的不忠受到最大的惩戒。
他的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叛了他,接受了两个女人对他的好,让潜藏的病害以最佳的效果发生在他身上。
头发,眉毛,体力……当作昭示着男人尊严的东西一样一样失去,他才幡然醒悟,在玩白鼠的燕子面前凝重的说,“一切一切,都是我的错!
”不过,一切也都已经太迟。
犯了错就应该有所担待,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
所以陈家桥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这场两个女人之间荒诞的争夺。
而燕子似乎也是错了的,对于婚姻太过于执着,对情仇太无法释然,将毒植于最平常的饭菜当中,去实施一场如此隐秘而残忍的惩罚,将陈家桥逼上了绝路,,也将她自己的爱情逼上了绝路。
Coco呢?
也许她是无辜的吧,她只是要一段稳定的爱情,期盼一场虚无的天长地久。
可惜的是,她找错了对象。
所以,她终究还是错了。
《双食记》里的三个人,在这场婚姻和私情的较劲当中,各自受到了惩罚,失去了自己最珍视的东西。
看到最后,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不过,我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女人,一个捍卫婚姻,一个守护爱情,她们进行拼杀的武器竟是寻常的饭食。
理解余男扮演的角色
大婆不好惹~
吃两家饭的后果
好好吃饭。
结尾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希望?没希望?只是这个小三的脑残乐观?同样是丈夫出轨,这部戏不够{好奇害死猫}惊悚,妻子不够刘嘉玲狠毒,小三不够小宋佳有魅力。
这种电影都是刑事工具书。
是男人的过错造就了女人的狠毒,还是女人的狠毒使得男人犯了错误,这个狗屁问题放到哪可能都掰持的清,唯独爱情。
题材新颖。
余男这个大老爷们就是够狠!~
这部电影我没有收藏???
女男女
吴镇宇咱别总演烂片啊
暴露男女爱情观的电影
杀人于无形之中。
一直很喜欢余男的演技,当人做擅长的事时就会特别有魅力,无关外貌。拍的不错,就是余男的角色让人不寒而栗
乱搞得男人就应该去死!!!!!!
我喜欢这种感觉,这真是部好片子,这应该是一部男人不敢看的片子吧,呵呵。
看小吴同学吃饭总是特别过瘾,左右开工得架势十足。
张一白的徒弟拍了部升级版的《好奇害死猫》,主角还是“小三”,故事悬念不断,又有美食相伴,可惜收尾太干净、太罗嗦、太画蛇添足了
电影说的是一个男人吃两家饭的可怕后果。因为从心底里鄙视耍心计,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心里想着算计别人的人总是面目可憎的。看这种片子,对人的灵魂而言是一种折磨!拍的人,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