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部队—警例

机动部队—警例,机动部队之警例,Tactical Unit: The Code

主演:任达华,邵美琪,林雪,李国麟,连伟健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8

《机动部队—警例》剧照

《机动部队—警例》剧情介绍

机动部队—警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香港警方收到一卷录影带,内容指出三名警队成员涉嫌当街对一名男子使用暴力。为此,香港警方投诉科的成员开始对机动部队(英文PTU)的成员进行调查。 机动部队的警员李永森(任达华饰)知道录影带中的警员乃是自己与同事,而被使用暴力的则是绰号“大麻成”的不法分子。于是阿森决定,对上隐瞒事件,对下寻找“大麻成”私了。而此时“大麻成”却不知去向。 机动部队的警员孖八(李国麟饰)因为财务问题向警队寻求援助被拒,而其在一次行动中又被上司撞倒使用暴力,孖八被逼上人生的绝路。 三队警察,在一夜之间紧张起来,他们能否解决各自的问题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鸟的歌唱绑架X计划千年之恋之源氏物语一个决定写连环杀手的作家的浅薄故事替身标靶第二季舞动青春之女子天团隔窗恋爱:咫尺相望是,我不会游泳梅根为什么老师会在这里!?世界上最强的男人碟中谍5:神秘国度我们家的微幸福生活看见第二季三日月魔幻车神圣约骑士爱情句号今天开始做魔王如梅开店宗师西尔维的爱情极盗家族不恋爱的两人香料共和国聪明女孩妻子的反攻封神榜魔法学校第二季捍卫正义

《机动部队—警例》长篇影评

 1 ) 纵队

第一:看到片中提到的那些地名,大部分我当时都去过,感觉很有亲切感第二:任达华穿制服就是帅第三:邵美琪确实老了,但是幸好没落郑伊健手里第四:后悔当时问路没有找个警察叔叔第五:HK的繁荣确实有很多人付出第六:如果钱多到不行,喜欢都市生活,HK是最佳选择

 2 ) 矛盾刻画不错

虽然剧情让人看得有些打瞌睡,但是对于整体的矛盾刻画非常好,包括警队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个人性格的矛盾等.总体而言,时间够多的可以看一看,但是不要指望剧情有多么精彩或者怎么样。

 3 ) 被耍了

看的电影多了,识别力也在提高。

一看这片子就觉得画面跟dv拍出来的一样,象那种低成本不公映只发行dvd的东西,诸如《星河战队2》,几个大牌出场的时间总共也没有几分钟,反而是几个演技拙劣的龙套频频露脸。

加上简单俗套的剧情,简直惨不忍睹。

最后一刮资料,果然,电视电影。。。

这片最烂的地方,在于它让人感到社会主义文化部门的审核魔爪已经伸到了香港电影里头,片子里的警察全都像是花瓶——制服漂亮,敏感易碎。

警察不能再打人了,审犯只能用嘴了,不然有一群人象苍蝇一样盯着查你的底,要革你的职!

出街巡逻被贼辱骂,回到总部又挨上司臭骂,如此种种,简直叫人绝望。

再多拍几部这种片子,香港人全都要去做黑社会了,只要不杀人,混得可比警察好百倍呀。

 4 ) 电视电影

下的时候我也以为是《PTU2同袍》,结果发现原来是一部电视电影,没有《PTU》好看,但也可以看看的,胶片质量有点差,任达华这次好像演得有点过了,知道你是为了表现警察压力大,但也不用接每个电话都那么酷吧,看似有点脱离实际了。。。

更期待《PTU2同袍》了,也想看看这套电视电影的其它三部《机动部队伙伴》.《机动部队绝路》.《机动部队绝路》...

 5 ) 我越来越喜欢邵美琪

和达华一样的冷静,内敛,真正能够配戏的角。

加上冷艳漂亮的面孔,她以后会越来越适合此类角色。

一开始,看他们两人准备接受内务部们聆讯,面对面坐在室外的椅子上,平和,静谧,巍然不动的身板,是坐的的最正的人。

看了邵美琪的往事介绍,原来她这样,是有缘有的。

经历,决定了她处事的态度。

美琪,我喜欢你。

 6 ) PTU系列,是香港电影“茄里非”的春天,让大麻成做了一回主角。

杜琪峰在警匪片中,有了不少的尝试,或者说让很多普通演员有了较多镜头的输出,其中,像《夺命金》,《黑社会》系列有很好的发挥,而PTU系列更甚,像马尾哥,大麻成,顶肺哥在这系列电影中过足了明星瘾,让他们在赚钱养家之余,真正感受到做演员,甚至由于镜头对白太多,好像一下子成了自己的电影,而PTU2-警例中,鸠摩智更加成了主角,其中戏份甚至改过了原来的主角:任达华,林雪,邵美琪。

可以说,这部电影中,林雪的戏份更加像“茄里非”。

而在杜SIR电影中,长期是路人甲乙丙丁的马尾哥,大麻成的各路人员,一下子获得的释放。

这种释放当然是有代价的,主角肯定有主角光环,比如,没有林雪在场的PTU系列,很多人就不愿意看。

观众的眼睛的是雪亮的。

而没有杜SIR做导演,就容易出现穿帮镜头。

比如,在电影最后部分的西九龙警署大院,哪怕再大也不可能是大学校园,而且香港地少人多,可以躲的地方其实是不多的,但剧组就是硬撑着在这里安排大场面,同时抓捕大麻成和孖八,怎么可能?

而且,顶肺哥在明知此大院内有两名持枪的嫌疑人,但却坚持组织所有警员列队到广场中集中训示,训示的内容却是叫大家做好安全,因为敌人手里都有枪。

这不扯淡吗? 既然知道有枪,就不允许此时枪手在楼上往下开枪?

PUT2-警例的剧情和编剧内容是非常新颖的,本身没问题,但是剧情在后半段的铺设,略显浮夸,让新导演给人的印象就稍微差些了。

但不管怎样,还是觉得香港老电影很有看头,因为这种题材的电影,内地是绝对无法过审的。

而这系列电影中,让人看到很多“茄里非”的大量输出,让观众知道,还有他们对香港电影的贡献,功不可没!

 7 ) 警员的暴力化是世界的问题,总有一天暴力到达顶点,会难以收拾。

警员的暴力化是世界的问题,总有一天暴力到达顶点,会难以收拾。

警员的暴力化是世界的问题,总有一天暴力到达顶点,会难以收拾。

警员的暴力化是世界的问题,总有一天暴力到达顶点,会难以收拾。

警员的暴力化是世界的问题,总有一天暴力到达顶点,会难以收拾。

警员的暴力化是世界的问题,总有一天暴力到达顶点,会难以收拾。

警员的暴力化是世界的问题,总有一天暴力到达顶点,会难以收拾。

 8 ) 《机动部队之警例》中的警察体制

片中开始和结尾均有高层会议,基本是同一批人。

居中的是一位总警司,左手方坐两位高级警司,右手方坐一位高级警司。

开始时,左手方两位高级警司的下手方还坐着一位浅平头总警司,右手高级警司下手坐着投诉科两位高级警官,便衣,无警衔。

结尾时投诉科未参加,那位浅平头总警司改坐右手高级警司的下方。

居中总警司,应该是行动处行动部机动部队总指挥官。

那位浅平头总警司应该是西九龙总区副指挥官,在后来的剧情里,他参与了对涉嫌打人的PTU警官警员的询问,以及在片尾的高层会议上因另有清晰的打人片子而以退为进的表示:“帮什么?

都被人拍下来了,全都革职吧!

”以保全手下。

果然,PTU总指挥官顺势表示:“老王,虽然他们三人是犯了警例,但有时也要体谅前线警员的压力,如果是你在街上被人侮辱,你不搞得油尖旺熄灯一个礼拜?

”就这样,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三名PTU警员被保住了。

从两人语气来看,王总警司和PTU总指挥官之间,似乎不是很和谐,过往似乎有某些不大不小的过节,虽然两人都是要保住三个小警员,但彼此语气都略有些讥讽之意。

高层会议中的另三名高级警司,身份不是很清楚。

他们应该是总部的,不是下属各总区警区的,否则不会坐在王总警司的上手。

行动部的高级警司,似乎只有两位,一个负责爆炸品处理,一个负责行动事务。

支援部倒是还有两位高级警司。

光头佬陈志仁总督察,西九龙PTU大队副队长,另一位任达华的直属上司,黄中正高级督察,西九龙PTU大队第三小队队长,从后面看,黄中正指挥了五个纵队,任达华警长带领其中一个纵队。

黄中正应该还有其他下属。

投诉科,全称投诉及内部调查科,隶属于监管处,由一位总警司负责,下辖投诉警察课和内部调查课,各由一位高级警司负责。

片头参与高层会议的,应该是内部调查课的高级警司及其下属。

显然那个大麻成还没有投诉被打,投诉警察课的人不会介入,总警司更不会多事提前介入。

林雪饰演的肥棠,应该是西九龙重案组,给投诉科作向导的长发东叔,应该是西九龙反黑组。

在警区和警署级,是否有重案组和反黑组建制,待查。

孖八和一个古惑仔被阿七带回警局的时候,作嫌犯登记工作的,是一位警署警长,这个警衔是警员级别的最高级,再往上就是见习督察,警署警长在影视中不是很常见。

片头投诉科高级警官说:“这段片子是康文署送来我们投诉科的。

”康文署,全称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隶属于民政事务局;警务处隶属于保安局;民政事务局和保安局均隶属于政务司。

 9 ) 四颗星给鸠摩智大叔

在看过 《保持通话》、《证人》等传统港剧之后,看这部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演绎的《机动部队警例》倒也一阵清新。

虽然为了完成故事的主线,有些情节没交代清楚,让人觉得是不是还有续集不成。

不过几个老一辈的演技真不错,特别是鸠摩智大叔。

 10 ) 也有风雨也有情

孖八的击毙大麻成后的最后一个动作 使我不由联想到那著名的港警枪击案。

2001年3月14日,香港一家警署接到一个投诉电话,说在荃湾石围角邨石桃楼552号住宅有噪音滋扰。

按照一般做法,警方派人上楼调查。

由于只是噪音滋扰,警方只派一名警员(梁成恩)登楼调查,结果,梁成恩警员上楼后不久出事,事后被发现中了五枪死亡,配枪被抢去,同时被抢的还有备用的六发子弹。

法医检查和弹道检查结果表明,凶手是用梁成恩的配枪把梁成恩射杀,而且六发子弹全部射出(其中一枪没有打中梁成恩)。

香港警察的左轮手枪本身有六发子弹,另外有六发备用子弹。

因此,凶手不仅拿走他的手枪,而且有六发子弹在手。

事后,香港警方悬赏100万港元,缉拿凶手。

同年(2001年)12月,在荃湾丽城花园恒生银行发生一宗光天化日之下的持抢劫案,凶手蒙面,抢走了银行50多万港元现金,并开枪杀害了银行内有反抗行为的巴基斯坦籍护卫Khan Zafar Iqbal。

警方事后通过弹道检验发现,凶手所用的手枪,正是同年年初梁成恩被抢的配枪。

至此,香港警方相信,两案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集团所为。

香港警方事后为丽城花园劫案悬赏200万港元缉拿凶手(其中100万元由恒生银行提供),但没有向外公布两案所用的枪是同一支手枪,免得市民惊慌。

丽城花园抢劫案,警方在现场捡到三个弹头,因此,凶手手上只剩下三发子弹。

这种子弹在英国制造,凶手很难找到多余的子弹。

300万港元的悬赏发放了接近五年,警方破案毫无头绪。

至此,警方相信作案者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集团。

假如是集团,集团内难免有人被300万元所吸引而背叛同伙、向警方举报。

2006年3月17日凌晨发生的一宗枪击案不仅震惊全香港,而且破解了以上两个悬案。

2006年3月17日凌晨,香港尖沙咀广东道与柯士甸道交界、住宅大厦港景峰对开一条行人隧道内,两名当值军装警员曾国恒及冼家强正在巡逻,二人忽然被人枪击,冼家强中两枪(脸部和小腿),警员曾国恒中一枪(凶手三发子弹用尽),警员曾国恒及冼家强都分别拔出自己的手枪还击,曾国恒打出五枪,全部击中凶手(徐步高)并导致徐步高死亡,冼家强发射了两枪但都没有打中凶手(事后弹道检验结果)。

凶手徐步高由于也是一名警察(普通警员),曾引起很多猜测,事后的调查和分析认为,他是一个心理变态的警察,由于长期不获得晋升,决意自己搞事挑战警方的同事。

此案轰动全港。

事后客观的分析是,徐步高手上有枪,但缺乏子弹,他当时的目的是要抢夺两名巡警的24发子弹(每人12发),徐步高万万没有想到,英勇的警员曾国恒中枪之后居然还能拔枪还击,并且击毙他。

该案的谜团之一就是曾国恒在击毙徐步高后把枪放回了枪套。

有人曾经怀疑究竟是曾国桓到底是怎么在弥留之际把枪放回去的。

而此外,此案对香港警察和市民中的影响却并没有随着案件的结案而终止。

相反,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就会多多少少出现一些其中的题材。

早在阿杜的《神探》中,便有很多人自然的联想到了本案,尽管电影的主题并不是要拿港警枪击案来说事,但谁又敢肯定这件事对香港警界一向正面的形象没有造成很大的冲击呢?

根据我平日对香港警察的了解,作为香港三大纪律部队之一,其内部组织的完善和各种关系的交织,不但保证了其战斗力,同时也为一些矛盾作下了最天然的伏笔。

有时候正义的差别往往就是警服脱与穿的界限。

或许你会觉得香港警察是如《神经侠侣》一般平静,或是如《放逐》一般的怕是,抑或是《冲锋队》一般的怒火街头。

但无论怎么样,PTU系列确实反映出了一个真实的警察。

他们是人,他们有弱点,他们有信任,他们有猜疑。

阿杜也许就是看中了他们卸下面具后的人,而不是一个制服下面的相同使命的面孔。

我个人觉得,电影中与真实的港警枪击案中相似的部分,就是他向真实的人最好的致敬。

真实的PTU不仅是PTU,或许比《无间道》要更充满了阳光,也许在夜晚的灯光下变得更加真实。

短短的几小时,不大的投诉案,精心策划的骗局,难以启齿的分歧。

兄弟之情,战友之义,在即将到来的事实面前,却显得那么无力。

尽管是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却也使人有另外一种心情。

我想,这就是银河带来的感情。

“也有风雨也有情”。

我想,这就是对银河最好的概括。

《机动部队—警例》短评

这个系列应该是只看过三部,除了第一部“寻枪”之外,对这部的印象甚至不如“同袍”深刻。可能是短时间内出品太多了,没太仔细打磨,只得老杜其形。

6分钟前
  • 纽卡斯尔
  • 较差

节奏有些慢...不过当电视电影来看的话还OK,整体结构不错! 任达华不动声色的表演很杜琪峰,罗永昌跟老杜学了几成。

10分钟前
  • Pandy
  • 推荐

跟第一部没得比

12分钟前
  • Liu kaiqi
  • 较差

中国香港

13分钟前
  • 蛮吉
  • 推荐

普通 一般 当作警员日常看吧

18分钟前
  • Anycall
  • 很差

7分

23分钟前
  • 薏米
  • 推荐

拍得像部电视剧。

27分钟前
  • 两片瓦
  • 较差

叶天成的剧本拖沓无趣,罗永昌的导演乏善可陈,PTU衍生系列的第一部,将影片拍出上世纪TVB即视感。

31分钟前
  • Grey
  • 较差

和杜琪峰的PTU类似

32分钟前
  • 小色女
  • 推荐

略虎头蛇尾,整体风格偏沉闷压抑,内心戏较多,任达华叔能不能不要这么冷面摆谱,都猜不透你的内心。全程几乎无亮点,林雪的故事也只是匆匆埋了个伏笔,留待下回分解么。

34分钟前
  • Rurutia
  • 还行

ptu2

35分钟前
  • ipis
  • 推荐

后半段还不错了,渲染的手法也很是这派风格

38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不过 尤其是这个结局

41分钟前
  • purevirtual
  • 推荐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44分钟前
  • Ivan
  • 还行

抛开细节,整体还是很紧凑的

47分钟前
  • 大狮子头
  • 推荐

果然比不上1.

51分钟前
  • 葡萄不加冰
  • 较差

20101105 @ office

52分钟前
  • 章魚嘴
  • 推荐

三星半

57分钟前
  • 豆友54322480
  • 推荐

7.1分,初中还是高中时看的杜琪峰的《PTU》,那个时候惊艳于杜导的视听调度,却没明白其中的体制与人情世故。现在看罗永昌的这部套皮续集,有了与当年不一样的感悟。其实这部电影虽然略平叙直辅,但反映的一些问题并不比杜导那部差多少。

60分钟前
  • 狗官初音大人
  • 推荐

很有压迫感

1小时前
  • 奥菲莉娅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