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生活正经历换季,面对突如其来的疾风骤雨,你将如何应对?
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等来彩虹的破云而出?
回到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是婚姻不如意的母亲,当儿子昏迷在床,要如何面对儿子的男朋友?
假若你是生活不快乐的男孩,不知男友何时才会醒来,又该如何面对爱人的母亲?
韩国电影《换季期》就用平和伤感却不乏温情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众多表达方式迥异的LGBT电影中,《换季期》无疑属于最平淡如水的那一挂,从头至尾的生活派表现方式,让人觉得就像发生在周围,就像自己身边的更年期阿姨,和身边打过交道的两个男孩。
没有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没有欲望弥漫的情爱故事,也没有生离死别的悲戚结局,铺满这部电影的,是生活中的普通细节,比如疗养院里相爱相亲至人生尽头的老夫妻,比如和心爱的人一起驾车出游去看海的旅途,比如去了超市忘了买油回到家后才发现家里有存货的小插曲,这些普通庸常的生活片段,组成了这部没有大开大合、却依然能凭借细处打动人心的电影。
家庭,其实是这部作品最核心的主题,也是一些LGBT电影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铭心刻骨的爱情故事或鸡飞狗跳的家族棋局,存在更多的,其实就是秀贤和勇俊这样简单的爱,就是母亲这样温和却有力量的坚持。
没有什么戏剧化的情节安排,基于现实生活的发展来布局叙事走向,是这部作品令人觉得亲切的原因之一,整个剧本里唯一有设计感的,只有车祸后秀贤的植物人状态,但这个设计也被丰富而鲜活的生活质感包围,母亲和勇俊细致入微的照顾和料理,窗外慢慢改变的季节和风景,让这一情节设计也真实可信,而依靠这个过程,母亲和勇俊之间的坚冰融化、达成和解,也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
电影的起笔就交待出四年前丈夫长期外出工作、儿子第一次带朋友回家等情节,关于秀贤和勇俊如何开始,何时产生好感,并未细说,也无需细说。
初遇儿子的朋友时,母亲尚未预料到他们日后的关系,彼时家庭尚在、儿子安好,一切安静自然,无风无浪。
而和这些情节一同讲明的,是四年后的当下,儿子和朋友出了车祸,勇俊伤轻,秀贤则处于昏迷状态。
四年时间里,勇俊和秀贤相继服完兵役,生活看似无波无澜,却因一次意外,而让后续的故事,错乱间登上舞台。
全片始终在用很淡很淡的讲述方式,来缓慢吐露一老一少两个人的碰撞与和解,即使生活中起了风浪,面临换季,也未曾用煽情激烈的方法去烘托,勇俊悲伤间自尽未遂、窘迫时成为MB,也都简笔带过,所有的情节推进,都如四季流转般如常。
母亲在照顾秀贤的同时,也经历了好友孩子结婚、老人葬礼这些或悲或喜的场合,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会经历的一样。
而与这清淡的讲述方式相对应的,是电影呈现出来的看似淡然实则浓烈的情感,尽管所有的情绪都相当克制,但母亲每一个怅然若失、脆弱无力仍要强打精神的表情,勇俊每一个愧欠不安、痛苦伤怀却不舍离开的眼神,都被清晰感人地表达出来。
竖在母亲和勇俊间的隐形墙,是生活里解不开的结和难溶解的冰。
但在秀贤漫长的康复疗程中,两个人为了同一个人,从冷战对峙,到试着接纳,再到最终解结融冰,这个过程不容易,也颇多坎坷,但勇俊自始至终不曾放弃,母亲也逐渐打开心门,于是当结局母亲说出“我有两个儿子”时,是多么让人温暖啊,让人感觉心窝都是热的。
所以,就算生活给你再多伤痛,也还是要面对啊,那眉头郁结着愁苦的母亲,最终鼓起勇气学会了驾驶,也敞开胸怀接纳了勇俊,于是今后的生活即使再苦再难,也有两个男人陪她度过;所以,就算命运给你再多考验,也还是要坚持啊,那孤独寡言的男孩勇俊,尽管生活不如意,眼神中有深深的伤,却不曾打退堂鼓,最终能等来三人对酌的时刻,能对着秀贤说出“一个人做非常熟悉,能做得很好,两个人为什么这么累”的话,于是今后的日子,希望他们能好好地在一起吧,哪怕前路注定将有更多的困难和冷眼,也不惧不怕。
当然,他们或许只能到这里,但我想,能够熬过不短的苦痛,等来秀贤的新生,为何要轻易放弃?
秀贤卧床期间,勇俊经历了不少痛楚的体验,也都一一扛过来了,那么这份感情,没有理由轻易丢掉啊,虽然那段路途,秀贤不知晓,亦无法体会,但感情这个东西,永远抱持着希望,总归会让人有勇气继续的吧。
最后的结局,只说三人都醉了,却没说未来会怎样,就像这部电影,不纠结于明天,只给你看今天活过的一点一滴,它虽然给你看生活不易,但也给你看生活有情,它告诉你两个男孩的爱不容易被周遭接受,也告诉你一个母亲的胸怀足以接纳两个儿子的存在。
换季期过后,生活还要继续,而前路如何,已是另一场风景。
重要的是,在这之后,秀贤可以握着两个人的手,继续走下去,继续往前进,而路旁有花,心中有歌,天上有星。
生活有四季,愿你在换季时飘起的风里,能触摸到爱的温度。
(2018.5)
一个专注同志电影的暖心公众号:李澈学长 ID:CheLeeboys
秀贤(池允浩饰)和勇俊(李源根饰)是一对互相倾心的恋人。
秀贤本性善良,天真开朗,和妈妈居住在一起。
勇俊由于父亲早逝,母亲患抑郁症自杀,导致自己也变得沉默寡言,性情阴郁。
秀贤的积极与温暖打动了勇俊,遂将勇俊带回家中。
在家中,秀贤的妈妈(裴宗玉饰)知道勇俊的可怜身世后,对勇俊倍加关怀,给予母亲般的温暖。
数年后,秀贤从军队退役后,与俊勇一起旅游。
旅游中发生交通意外,秀贤陷入重度昏迷。
妈妈责备勇俊不应该带秀贤去旅游,将秀贤的意外归结于勇俊。
偶然得知自己的儿子和勇俊是同性恋人后,对其更加排斥,拒绝勇俊前来医院探望儿子。
自责愧疚的勇俊被妈妈数次拒绝后,依然固执地陪伴在植物人秀贤身边,主动照料。
在经历离婚风波后的妈妈,终于被勇俊打动,并且认可两人的恋人关系。
日复一日的照顾,秀贤恢复健康。
但他和勇俊之间却出现了隔膜。
秀贤、勇俊和妈妈,三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经历生死的秀贤和勇俊,两人的感情是否要继续,也成了疑问?
《换季期》是一部由李东恩执导,裴宗玉、李源根、池允浩等主演的电影。
2016年拍摄完成,于2018年2月在韩国上映。
影片获得第21届釜山电影节KNN观众奖。
1【日韩的同志电影,更对我们的胃口】《换季期》的电影,继承了日韩电影的共同特点,那便是温柔且细腻。
就像是娓娓道来的故事,配乐、构图和色彩都力图舒适温和。
情绪方面也是点到为止,水过留痕。
整部戏看下来,主要角色几乎没有什么情感高峰,即使在生气与痛苦之间,没有嘶吼,没有吵闹,导演让演员表现地很克制。
但是这种克制之下,你又会感到人物饱满丰富的内心。
总之,感情很充盈,表达很矜持。
日韩的电影和欧美的电影最大的不同也在于此。
前者像家长里短的故事,后者则是热血激昂的运动。
前者的故事里充满了窗帘、帆布沙发、汤勺、茶杯,醋瓶这些生活琐物;后者的运动里尽是口号、条幅、喇叭、队伍、街道这些有目标意义的物件。
日韩的同志电影,善于聚焦个体,由个体放大影射社会,让人思考家庭伦理;欧美的同志电影,惯于描绘群像,以群像包容个体,使人感知时代背景。
「李澈学长」公号里之间推的两部日韩同志电影,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
其中《夜间飞行》韩志雄,你能再直一点嘛?
中写道:不如多数欧美同志片那么浓烈,演员表达感情最激烈的时候,也不过是流着眼泪;表达矛盾冲突的台词也很生活化,没有将爱恨情仇的字眼挂在嘴边。
《人生密密缝》这108个针织筒状物,是为了祭奠我失去的男根。
中又道:整部片子拍的安静而温柔,无论是调色、语调还是人物形象,都具有日本典型的家庭剧色彩。
电影中的矛盾和冲突,都被伦子的娴静温柔所化解。
这部片子没有LGBT群体式的呐喊,没有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也没有生死离别的情节,但就是这涓涓细流的叙述中,还是让我们感受到LGBT群体的不易。
之于《转换季》,除了细腻温吞之外,导演在剪辑上,前半段一直在变换时间线,小伙伴们观影时不要走神就好。
2【我的两个儿子】《换季期》里的同性内容,只是影片要表达的部分之一。
这部片子的主线,其实在于讲述母亲这个角色的心里变化。
韩国演员裴宗玉饰演的母亲,演技全程在线。
秀贤的妈妈本性善良,外表柔弱,内心坚强。
在儿子没出事之前对勇俊即是关怀倍至。
勇俊来家里没多久,就将自家的钥匙给了勇俊。
看到了勇俊卧在角落里哭泣也不说破。
在秀贤出事,且意外知道两人是同性恋人后,即使将秀贤出意外的责任归结于勇俊,且无法接受两人恋情,痛恨之时,依旧私下为勇俊出了医疗费。
好在勇俊的坚持和温暖,最终消融了妈妈心中的坚冰。
有一个情节澈澈觉得很有意思。
勇俊在帮秀贤剃头发后,又为医院的一位男同事剃头。
妈妈看到之后,当时的表情明显有些不爽。
电影画面也停留了数秒。
也许她心里在想:“我儿子的男友怎么能和其他男生这么亲密?
我儿子的男友只能给我儿子剃头发啊!
”妈妈的潜意识里在无形之中接纳了勇俊和儿子的感情。
最后妈妈转身,思索了片刻,自嘲般地笑了笑。
妈妈后来问勇俊:“你们是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你喜欢他什么?
”呆呆的勇俊如实回答道:“是秀贤先喜欢上我的。
”哈哈,可爱。
见男友妈妈有些质疑,勇俊特意又加了一句:“真的。
”秀贤苏醒后,勇俊主动远离。
其实妈妈也在犹豫,是否让两人的关系继续。
她拿着勇俊之前给她的手帕,纠结着要不要告诉他,却还是选择让他知道,这里就已经说明妈妈已经接纳。
结尾处,妈妈笑着搂着勇俊说:“我的两个儿子”,更是温馨地让人湿眼眶。
“我的两个儿子”让澈澈想到男同志向对象老妈摊牌的那句经典语录:“阿姨,您是想一次性就有两个儿子呢?
还是想晚年一个儿子都没有!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说是如何能让原本敌对的双方化解矛盾。
得出的结论是让人化敌为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他们树立共同的第三方敌人。
《换季期》里,澈澈看到,不是共同的敌人,而是共同的所爱之人,让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源于对秀贤的爱,让妈妈和勇俊最终成为亲密伙伴。
电影之所以取名换季期,又映射三人各自人生的转换之意。
通过一系列的事,母亲获得了新的身份,成为社会女性。
从之前的不会开车,出门需要妹妹开车捎带,将来打算就让儿子开车带自己的孤独中年妇女,转换成找到工作的新女性。
3【有争议的结局:感情能否继续?
】《换季期》的结局,一直是影迷们有争议的问题。
秀贤问勇俊,“你过的好吗?
”勇俊回答:“不好,我过的一点都不好······为什么感觉只有你一点事也没有呢?
”秀贤不知道,在他昏迷的这段时间,勇俊承受了多大压力,甚至因为经济的原因出去做MB。
而这些心理的包袱,也可能是两人感情无法继续的原因。
也有观众说,是秀贤主动放弃感情的。
因为经历生死后的他,看到了妈妈的不易,不忍心再让妈妈伤心,于是和勇俊分开。
当然,也有部分观众,倾向两人最后还是在一起了,毕竟妈妈都接受了。
电影结尾处的两句台词,交代三个人的关系走向确实非常模糊。
特别是最后三人的定格画面,也让人疑惑。
至于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
欢迎小伙伴们看完来留言。
一个专注同志电影的暖心公众号:李澈学长 ID:CheLeeboys
虽然豆瓣上的影片类型是剧情/同性/家庭,它更是一部同性类型的文艺片。
亲情、同性恋爱、人生转折是故事的主线,更像是彼此的救赎。
🟠看完影片我脑海里出现2个词:等待、救赎从秀贤离家去首尔读大学、参军甚至成为植物人的这4年,勇俊和母亲一直是等待着秀贤的人。
正如简介所说,讲述的母亲、秀贤、勇俊三人的故事,更像是母亲和勇俊在等待秀贤的故事。
而在等待中母亲和勇俊得到了救赎。
🔘人物:虽然是三个人的故事,很明显影片中主要是母亲和勇俊之间的戏份,虽然也有其他配角部分,但整体看下来不难发现,影片主要的人物就只有母亲和勇俊。
【亲情】母亲和秀贤父亲出轨而母亲一直都知道,秀贤出事后寸步不离的守护,特别是给秀贤洗头手忙脚乱,训斥勇俊没有注意看护细节,足以看出在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以考驾照的事例,母亲以往都是在依赖着别人,儿子成年前是老公、妹妹,儿子成年后就是儿子。
儿子病重、同性恋、离婚一系列的事情逼着她,而她能做的就是通过日以继夜照顾儿子逃避现实。
而最后经历了一切后她想通了,她劝着勇俊同时也是在劝着自己开始新的人生,开始学车、找工作并坦然的面对植物人也许一辈子都醒不过来,自己的人生还在继续的事实。
🔸她的救赎是勇俊带来的,是从她接受勇俊和秀贤的爱,接受另一个人一起照顾秀贤开始的。
【爱情】勇俊与秀贤这也是影片的吸睛话题之一——同性恋。
勇俊从小就缺乏亲情,而拥有家庭温暖的秀贤在一步步带他走进自己的家,给予勇俊“家的爱”。
第一天去秀贤家重新感受母爱,思念母亲半夜只能独自哭泣;每当做噩梦时,秀贤会从背后抱着他,安抚他。
原本当是最幸福的时候,却因为一场车祸戛然而止,忽然他的人生失去了方向。
而追随秀贤从此也成了他活下去的理由。
不惜卖身、打着各种零工寻找秀贤的下落,即使被秀贤母亲拒之门外也不愿放弃照顾秀贤。
就像秀贤的母亲一样,他也在以秀贤为理由逃避着。
也许还有想抓着原来的幸福吧,他说过他许的愿是一切都像原来那样。
似乎只要秀贤醒来,他还能像以前一样感受温暖。
全剧我唯一的泪点就是勇俊在冷清的夜里,独自坐在床头照顾着秀贤和他说这话诉说着孤单。
也许他不惜付出一切,只为换来躺在秀贤身后像他当初拥抱着勇俊一样拥抱着他。
每每想到这就忍不住落泪,因为孤独、因为心疼勇俊的孤独,因为这飞蛾扑火一般追求而来的片刻的温暖。
同性不该是罪。
他用行动改变了秀贤母亲对他的态度,像是成为她第二个儿子一样,他证明着爱不分性别。
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救赎,有了新的人生计划一边等着秀贤的醒来。
【换季】勇俊付出一切等来的是秀贤苏醒后的疏离。
他们从以前对彼此无所不知到后面的偶尔联系,似乎他的付出并没有得到该得到的结果。
秀贤的爱已经换季,而勇俊仍停留在他们相爱的季节。
明明是他先开始的剧场,却可以说停就停!
虽然影片到最后母亲和勇俊喝醉了,喊着“为什么只有你一点事也没有”,像是在诉说等待的人盼着希望,而世界一直在往前走,只有流离往事的人伤得更重。
有点心疼,有点无奈。
但这也是最好的结局,就像我所说的“救赎”。
🔸母亲盼着儿子醒来,继续着之前破碎的人生,为自己而活还得了勇俊这个儿子。
🔸勇俊追求的温暖从爱情变成亲情,真正走进秀贤的家,得到秀贤母亲给予的家庭温暖。
🔸而秀贤,最后清醒地躺在两个曾经“清醒”的喝醉的人中间,陷入思考。
在这个局中,他才是唯一毫无牵挂独自行走的人。
🔘音乐:影片的沉重色彩,音乐起了很大的作用。
🔸片中背景音乐共3段而且主要是短而慢的钢琴声(开头结尾缓慢的钢琴音、中间表达转折情绪起伏低微稍快的钢琴音、秀贤弹唱的吉他乐);🔸此外更多是日常产生的音响效果、低声的环境音(酒吧音乐、餐厅背景乐、雨声、甚至手机铃声等)。
最戳人心的是1小时14分,勇俊拥抱秀贤时,母亲刚好站在门口随着缓慢沉重的钢琴声一键键响起。
🔘画面:简单的人物关系和快速切换的场景交代故事情节,更注重人物的表情变化。
首先演员的演技是让影片动情的一部分,这我立刻给满分!
特别是母亲和勇俊的对手戏,更是过瘾。
影片色调一直都是以清冷色调为主特别是青、灰色,只有一开始的幸福会采用暖色的灯营造温暖氛围。
这里很戳心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医院的场景,更会铺张地使用阴影,夸张的黑色更凸显沉重的心情。
医院长廊善用光影和打光效果,为影片加分不少。
但我个人认为过分的阴影反而影响观影心情,渲染的过分沉重。
这幅绝美看这部影片会让我想起《暹罗之恋》,一样的冷色滤镜、大幅度阴影增添影片沉重悲伤色彩。
两个影片还有一个相似之处,特别多的人物近景和特写镜头。
因为《换季期》简单的人物出场,这一点运用起来会更自然,但也显得单调。
暹罗之恋截图
暹罗之恋截图🔘印象最深的画面:1、笑对困难即使病房外父母、母亲对勇俊如何争执,在秀贤床前探望的人们总是开着玩笑,就像他只是睡着了一会就醒一样。
母亲也一直强忍着甚至云淡风轻和探视者闲聊着。
2、唯美的爱恋相对泰国的同性影片,韩国同性题材表达一般会比较隐晦,而且擅长拍摄唯美的爱情画面。
《你的目光所及之处》同为韩国同性爱情剧,结尾的亲吻等同其他异性偶像电视一样的手法;
你的目光所及之处截图《换季期》的“床戏”运用柔光,隐晦的表达爱恋的甜蜜更打动人,留给观众遐想的空间。
韩剧表达的爱情更多是相拥的温暖。
🔘可改善:这部影片唯一让观众打低分的估计就是开头,允浩车祸变成植物人的背景介绍。
镜头切换毫无预警。
这让我想起今年上映的《小妇人》。
小妇人截图,童年(上)成年(下)同样的镜头切换,小妇人有明显的色调区别,童年时期是复古暖色,成年后反映社会残酷和情感冷漠而采用冷色处理。
但是观众不专心看还是会混乱。
而《换季期》最大的区分点在于“医院”。
医院就是故事分界,以此开始全片基调——沉重。
🔸通过往复切换故事线以倒叙的手法,像是在以勇俊、母亲的视角回忆着4年前与秀贤的往事,也是在片中起到故事介绍的作用。
而母亲得知允浩车祸入院成为植物人后,影片33分钟后才以正叙的方式继续讲故事。
🔹但是切换过快,区分不明显,让观众观影产生不适。
虽然也能理解,但很大程度上会显得乱,需要更专注地代入。
🔘结局:开放式结局,无尽的等待未必就能等来想要的结果,即使过程有多令人心疼。
我很喜欢这样的结局。
🟠它是文艺片也正是这个原因——通过艺术拍摄手法和演员的艺术表演,引起观众共鸣而不拘泥于故事内容。
🟠故事内容很简单:一个母亲和爱人照顾植物人苏醒的故事,但是情感是丰富的,也是引人思考的。
对结尾猜测:秀贤醒来之后看到了妈妈让勇俊给洗的照片,上面虽然是合影但只有秀贤一个人,当时秀贤是觉得妈妈不愿看到他们在一起或者勇俊不愿让妈妈知道他们在一起才把照片洗成这样,所以选择分开,就再没见面并且很少联系,误会形成;最后喝酒那段秀贤明显感觉到妈妈和秀贤的意思,而且自己也还是想和秀贤在一起,这点从让他让勇俊不用回避去抽烟就可以看到,最后一个镜头秀贤先是转向妈妈睡,之后又转回来看了看勇俊,应该是明白了两人的意思!
半年的分开可能只是个没说开的误会,毕竟三个人没有理由再有所顾虑,妈妈接受了勇俊,秀贤和勇俊还相互爱着,倾向于he的结尾!
三刷换季期了,依然觉得结局是he之前一直看不太懂勇俊最后那段话到底是啥意思捋请了之后想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妈妈和勇俊的戏份最多,就先捋一捋他俩,最开始妈妈是从相机里面发现勇俊秀贤的关系的
把相机还给勇俊
这里勇俊也知道妈妈已经知道他和秀贤的关系了,这也是之后秀贤好起来后他为什么不联系秀贤的原因之后妈妈转院,勇俊为了找秀贤只能当mb
mb
去告别之后出于愧疚和自责想要自杀
最终还是为了秀贤活下来这里妈妈已经有一点点动容了。
那么妈妈是在哪里开始在心底和勇俊和解的呢我个人认为是勇俊说出“我没有地方可去”这句话
其实妈妈也很可怜之后!
让秀贤帮忙洗之前那个相机里的照片!!
这是明面上开始和解!
后面秀贤醒过来之后拿的那张就是这里洗下来的,只不过勇俊被切掉了(照片是勇俊洗的,应该是他出于愧疚自己切掉的)
照片不太一样也是因为这张照片,秀贤才知道妈妈已经知道他俩的事情了,为了不让妈妈伤心康复后才没联系勇俊(但是其实妈妈已经接受了)而勇俊也因为愧疚没联系秀贤。
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误会。
有没有发现秀贤没醒的时候勇俊和妈妈后面相处得还算融洽?
会让勇俊帮忙理发
会去找勇俊
会开始问一些勇俊和秀贤之间的事了(这已经接受得很明显了吧)
秀贤醒了之后最终还是打电话给勇俊了虽然妈妈对勇俊改观这么多,但在勇俊心里不等于接受他和秀贤的关系。
而秀贤又搞误会……六个月的时间,秀贤可能需要康复,妈妈要学车,勇俊要打工or上学吧。
反正最后应该是妈妈来找勇俊,三个人好好说清楚这事喝酒的时候妈妈说要给勇俊做意大利面,应该是想给他两独处空间。
然后,趁着酒劲夸勇俊
说得这么清楚了。
秀贤哪里还不明白妈妈已经接受了。
所以才开始试探地问:你还好吧而勇俊应该是出于委屈(做这么多还没回报能不委屈吗)回答不好(而且总感觉还有点撒娇是怎么回事……)
对于一个人两个人这两句话我的理解就是不管是妈妈和秀贤相处还是勇俊和秀贤相处都自然(车祸以前,因为车祸后现在是妈妈和勇俊一起和秀贤相处。
仔细看会发现妈妈和勇俊去军队找秀贤那里,妈妈和秀贤谈话然后勇俊会默默走开,之后他俩才找个时间单独相处去酒吧啊这样)但是现在因为秀贤误会而站妈妈那边就显得三人气氛很尴尬,妈妈对勇俊很好但是秀贤心没站在勇俊,让勇俊感觉很累吧(我表达不好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清楚我的意思哈哈哈)最后,秀贤先躺向妈妈那边,应该是谢谢妈妈的理解之类,然后望向勇俊(眼神还是有爱的)。
最后平躺(一边是妈妈,一边是爱人,秀贤就这样幸福地睡去…???
)咳咳…在那种情况下妈妈在旁边睡秀贤也不好大动作去拥抱勇俊啥的吧也不好侧躺勇俊那边。
平躺了,我就姑且算he啦。
反正刷好几次了我找不到可以be的理由
剧真实不用多说,或许经历过的人才会真正看懂。
我不喜欢关注一部剧的效果,(不过这部剧影视效果很棒,画面清新唯美,剧情并没有跌宕起伏,舒缓中引人思考,很感动)只想明了这部剧带给自己的意义,然而太多太多。
为什么所有年轻同性剧的悲剧 都是来自亲情?
同性的你,是否没有安全感?
还是缺乏安全感而成了同性。
剧里的他,在浴缸里哭?
哭的是什么?
一个细节,究竟想表达什么?
太多的细节,太深太深,如果一本书,字里行间含深情,那么一部剧,一秒细节引魂灵。
没有一部剧会让所有人看不懂而出现,换季期也是,总有人说看不懂,就像语文阅读理解,看不懂就不做吗?
答案也没有标准,只有参考。
人生是一部剧,你自己就是编剧。
你可以编你能编剧的一切。
悲,非心,非心所愿。
我爱你,可我们不能在一起了。
剧里的缘由,高中的纯情。
你初中高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纯情,什么都不会想,虽然藏着但很幸福。
如果现实生活的你,你们依旧在一起,祝福你们,如果已经分开,尝试放下,不要太累。
不过鸡汤都是假的,除非再遇到,十年二十年都会死在回忆里。
快乐吧,因为我们都是有人在乎的孩子,真正不会离开我们的是亲人,虽然让我们痛苦的也是他们。
太多太多 意会不可言,愿你有自己见解,用心去看这一剧,但是剧只给他懂的人。
很多人一开始并不是真正的打心里拒绝接受新事物新感情新关系的冲击的。
换句话说,是需要时间。
而,时间却又是最考验人的。
考验的恰恰是活着的人,有意识的人,以及恢复意识的人。
换季,换的是一种对“关系”的态度。
希望“日久见真情”能够好好的存在。
电影里面有一个场景蛮有意思。
父母离婚的时候,母亲请求打父亲一巴掌。
个人觉得这一巴掌可能暗含了母亲对父亲的“选择”与儿子“同样的选择”的一种不甘。
没打下去,难道是,一种接触之后的不愤怒?
父亲角色的长期缺失,真的很凸显母亲这个角色的付出与承受。
另外,哥哥一角呈现的正是大多数的选择。
影片里面,婚礼与葬礼的安排挺好的,能够更好的反映生命本身的沉重,以及对死亡的尊重。
影片,苏醒后的两人第一次见面,给的镜头足够框住两人隔阂的内心戏份了。
另外,电影很有夏威夷的借鉴哦。
在你沉睡的这段时间里,这段思考都不需要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整个阴湿的雨季,可是你这里还是明朗的春季。
结局,妈妈和勇俊两个人的干杯表明这段时间的苦,只有这两个人知道,妈妈的内心换了季节,勇俊的内心也换了季节。
结局:韩国的同志电影多数都是以悲剧结尾ㅠㅠ。
所以为了疗伤转战泰剧:(对于妈妈来说,车祸前因为丈夫出轨受到打击,可是看着自己的儿子,她还是可以感受到幸福,随后秀贤带着自己的朋友回家,第一次带着自己的朋友回家,因为这个朋友的存在妈妈发现自己的儿子开朗了很多,和自己的对话也更多了。
妈妈很幸福,甚至觉得自己多了一个儿子。
显然妈妈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从车祸后送来的相机中得知了两人的关系。
车祸后,似乎是自己唯一的依靠的儿子可能永远不会醒来。
得知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的这件事显然是心中另一个难以跨越的坎。
妈妈对自己的妹妹说好委屈,对于自己的儿子自以为全都了解的儿子,从生活上穿衣服有顺序的小习惯到儿子藏着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
妈妈有怨恨的人,为了远离他,远离曾今视为自己孩子的人,搬到了偏僻的疗养院。
妈妈不会原谅他,不只是车祸,即使儿子醒过来,妈妈还是不会原谅和理解勇俊。
可是勇俊还是找过来了,雨天想自杀没成功,从电话中的对不起开始,到勇俊的陪伴和一起照顾秀贤,妈妈开始渐渐接受勇俊,也开始接受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
儿子醒来的那一刻,妈妈的心中除了喜悦还有那份无法言说的担忧。
最后的时候妈妈和勇俊两人干杯,并且那句 我的两个儿子 也说明妈妈已经选择接受这件事。
对于妈妈来说,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三个人继续在一起生活似乎没有那么坏。
妈妈选择了接受。
从车祸中险些失去儿子,到三人最后聚在一起,妈妈的内心已经换了季节。
对于妈妈这方面,我觉得电影的结局是欢乐的结局。
从悲伤,绝望,无法言说,怨恨到释然,接受。
对于家人接受认可孩子是同性恋的事实,我觉得是好的结局。
因为韩国对于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不容乐观,本来是东亚国家受传统男子成家立业的思想影响,并且基督教在韩国的影响力也很大,一般家庭很难接受同性恋,所以在影片最后妈妈接受了这件事来看,结局是乐观的。
妈妈在秀贤醒来之前和勇俊散步的时候,问了他们的关系时,没有问为什么你是同性恋?
你的家里人知道吗?
有没有想着治疗或者改变?
.....而是问了句喜欢他(秀贤)哪一点?
人生总有四季,秀贤会补上错过的季节,最后秀贤看看妈妈,再看看勇俊,喉头涌动,他心里可能在说“谢谢”!
最后的最后,在黑暗中听“未完的歌”,既然未完,那就继续!
电影的剪辑非常精彩,两条线交织两条线并行两条线虚实,最后汇成“未完的歌”!
我更愿意相信一切的一切才刚刚开始,正如结尾秀贤妈妈说的:“你知道,秀贤什么都不说。
”秀贤还爱着勇俊吗?
爱的。
为什么不爱?
只是所有人都需要长大和成熟,他们的爱也要成长,只要两人继续呵护,那一点爱情的火星怎么会轻易熄灭。
毕竟,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不怎么联系了”就代表错过,不是所有“戒了”就代表告别过去。
这一切也象征着过去的延续和光明的未来。
因此,我相信,换季一过,雨季不再来。
很多人一开始并不是真正的打心里拒绝接受新事物新感情新关系的冲击的。
换句话说,是需要时间。
而,时间却又是最考验人的。
考验的恰恰是活着的人,有意识的人,以及恢复意识的人。
换季,换的是一种对“关系”的态度。
希望“日久见真情”能够好好的存在。
电影里面有一个场景蛮有意思。
父母离婚的时候,母亲请求打父亲一巴掌。
个人觉得这一巴掌可能暗含了母亲对父亲的“选择”与儿子“同样的选择”的一种不甘。
没打下去,难道是,一种接触之后的不愤怒?
父亲角色的长期缺失,真的很凸显母亲这个角色的付出与承受。
另外,哥哥一角呈现的正是大多数的选择。
影片里面,婚礼与葬礼的安排挺好的,能够更好的反映生命本身的沉重,以及对死亡的尊重。
影片,苏醒后的两人第一次见面,给的镜头足够框住两人隔阂的内心戏份了。
另外,电影很有夏威夷的借鉴哦。
看不下去,剧情弱也就算了,主角也太丑了
最开始交错混乱的时间线是导演刻意为之,很细腻、节奏很慢但慢的有理由,结局的纠结与绵缠才是真实,没有处理成大团圆说明导演是真的懂啊。
很类似《轻轻摇晃》,故事情节很韩国,开放式的结局。换季,也是更换了心境。
经历过生死的爱情就不要再分开了好吗!!
东方式的和解,难得一见的不煽情不狗血不讽刺不买弄的韩国家庭剧,看得出来受台湾新浪潮的影响。
在十分悲惨的情况下,八分悲惨也是幸福的。但得以回到normal生活后,悲惨的幸福还是不要的为好。
闷
★★☆
难看死
今年釜山看了四部评价不错的韩国电影,三部居然都是LGBT主题,第四部有涉及。这一部最偶像化。男孩子长得那么的好看,怎么恨起来。剧作还不错,拍法其实稍微偏颇一点会变得狗血。导演手法中规中矩,学得扎实。韩国真是遍地好演员。
就不能按时间顺序拍吗……非得跳来跳去穿插得,让我莫名其妙,这就是文艺片的高深莫测……故作高深?
音乐6 画面6 导演5 故事5 表演6 印象5 平均5.3/10 如此平庸的故事开头,利用平行剪辑增加可看性。故事过程中终于渐入佳境,结尾却来得莫名其妙。可以战胜生死的感情,却抵不过现实的种种。
妈妈演技很好,其实拍摄手法挺喜欢的,但是碎片式剪辑有些尴尬,结尾处模棱两可的台词又过于矫情。总体好评(某宝評論写多了“捂脸”)。。。
好慢
结尾一开始没看懂,翻了翻评论,好像这个结尾还挺好的。
太平淡了。没耐心看完。
前半部分不带任何过度的切换时间真的让我头很疼……
开始,以为是朋友的母亲,但朋友的母亲不行吗?成熟女性才更有魅力啊。
即使是生活的风浪,也如四季流转般如常;很浓的伤感,因为在克制的情绪里,是生活解不开的结和难溶解的冰。可还是要面对啊,那眉头郁结着愁的母亲,终究学会了驾驶,接纳了两个儿子;还是要坚持啊,那孤独寡言的男孩,生活再不如意,也等来了三人对酌的时刻。而前路如何,已是另一场风景。
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