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人都说这部新出的片好看,去看的时候也没多想,心里还挺高兴的,想着大陆可争气了,又拍了部好电影!(前两天才看的《亲爱的》,很感动)但是一坐下来我就后悔了,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说好看了,妈呀,心想完全就是活生生的抄袭啊!拍摄的角度,风格,女主的服装,发型,动作,神情......都充满了《奇怪的她》的影子。
当时真的很郁闷,和朋友坐在电影院里,完全就看不下去了,只是偶尔会被一两句台词给逗笑。
心里异常纳闷,法律允许这么活生生的抄袭吗?上网查了一下,更郁闷了,原来用的是同一个剧本!!也叫做翻拍。
但这并没有使我心里舒服点,反而还更加气愤,这么好的一部电影被翻拍成这样。
翻拍归翻拍,就不能有点自己的风格吗?里面的老奶奶和年轻的孟丽君演技完全比不上韩国版的,虽然她们都很漂亮,有气质,但在这个时候漂亮还真的没用,看看人家韩国的吴斗丽把奶奶模仿地多像,动作神情语态简直就是同一个人。
我看着这小妹妹的年纪动作神情却活脱脱地一个阿婆,觉得很搞笑还甚至有点难为情了!!!《重返》 我就不说了,你们看了就知道!我庆幸自己先遇到的是《奇怪的她》,尽管可能遭到大家的围攻,我也不在乎!也许是对韩国版的偏爱,导致我无法正视重返,但我所说的对比都是有眼可见的!我永远站在《奇怪的她》那边!!!!!最喜欢的还是韩版里的音乐,都是女主自己唱的,我反复看这电影4.5次,也不觉得腻。
里面每一个人的形象都非常生动!朋友们,去看《奇怪的她》吧!!!!
大家都说这是部笑中带泪的感人的片子可是一个老太婆变年轻后成为了歌手这样的故事实在让我难以感动。
变年轻前她刻薄导演似乎想要利用她的回忆解释他为什么从仆人口里的善良的小姐变成了刻薄的老太婆但这样的解释没能说服我,生活艰难,就能恶意的对待周围的人吗?
洗白没有这么简单老年时他刻薄年轻了还依然刻薄依然含沙色影的讽刺着周围的人依然挑刺着媳妇依然重男轻女的包庇着孙子他的年轻除了完成了自己歌手的梦想不过是换了个身份保护孙子和儿子可是他对儿子孙子的感情也没让我感动如果对儿子和孙子的爱一定要建立在对儿媳和孙女的伤害的基础上这样的爱真不值得拍成电影导演既没有安排主角对自己进行反思也没有让她利用年轻的机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只是一根筋的反复描述一个二十岁外表的人说五十岁的人会说的话做五十岁的人会做的事情会是多么搞笑最可怕的导演最后把老人的刻薄合理化仿佛一个人既然已经到了五十多岁了,就不需要改变自己做什么都是合理的,即便不合适周围人也应该原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媳妇最后对女儿说今后要对婆婆好可是实际上婆婆并没有做任何事让观众觉得媳妇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变化最后看电视时婆婆也不忘讽刺媳妇五音不全媳妇此时却欣然接受没有吃药没有反驳重返20岁的是婆婆难道不应该老人反思后改变自己的行为吗幽默,没有挖苦和讽刺的功力再深,也难以让人发笑感动,没有没有反思的人生激不起共鸣恶心,有点并不值得颂扬的人生被颂扬并不值得讲述的故事被讲述
对此片没有任何概念的情况下拿到一张观影票,日期在12月25日,去还是不去呢?
这是个问题。
查了下演员,杨子姗(致青春和闺密里的形象都不喜欢)、鹿晗(只知道是近期百度人物搜索第一名,屁小孩,有代沟)、陈柏霖(后会无期后由粉转路了)、归亚蕾(演技派,无感)、王德顺(不认识)……于是剧情介绍也懒得看,决定圣诞当日有约就不看闲着就去看。
果然还是去看了(话里话外都是泪)!
既然看了,还是说几句公道话,嗯……前面那些短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捉抄袭捉上瘾啦,就你看过《奇怪的她》,就你看简介就能看出来抄袭,你全家都。
这怎么能叫抄袭呢?
这明明就是同一个剧本改的啊!
人片方又没藏着掖着不说,说了是你自己看不见啊,要不怎么说呢,没文化真可怕。
咱们做个粗俗的比喻,同一个妈,跟棒子生了个娃,跟华人生了个娃,谁说一定是大娃智商高呢?
就算大娃智商高,它也不一定比二娃长得美,你家计生办的么,少生孩子多种树,只生一个好,第二个还没出门就要掐死在襁褓里么?
有种看一眼啊,看一眼敢吗。
话说回来,棒子的剧本是不错,但《重返20岁》这个版本在原剧本上做得许多中国特色的细节改动也是没话说棒棒哒;从影院回家我又找出《奇怪的她》看了一遍,是这种感觉:明明当时看觉得挺有趣的,现在却觉得笑点少了?
你们有一点算是说对了,要对比才知道好坏。
但你们看韩国版的时候,能从里面看到容馍馍扎紫薇吗!
能看到尔康的大鼻孔吗!
能看到为了广场舞癫狂的大妈大婶吗!
老太太最拿手的歌儿唱出来谁听得懂呀,能跟邓丽君比吗!
棒子的说话语气、人物性格构成、笑点、泪点,人生总有一个阶段要靠韩剧来支撑度过的我们再熟悉不过。
多看一次我并不会觉得反感,但也不会觉得惊喜;沈恩京的表演能拿到大奖,我觉得更多是因为在她之前没有年轻女演员去驾驭过这么一个迟暮童颜的形象而已。
杨子姗呢,前面括弧里说了,我也不喜欢她,《致青春》里没大脑,《闺密》里性格恶劣没义气,真是看都看够了,但不得不说她把这个角色诠释得很不赖啊,够美够霸气,除去天山童姥唯我独尊,絮絮叨叨的小老太婆内心也用口气和眼神演绎得非常到位。
现场有媒体问她怎么做到的,从步伐到姿态到动作那么天衣无缝?
她自己说就是一开始把自己设定成的就是一个小老太婆,然后就成了。
这是叫演技还是叫入戏其实无所谓。
再者,杨子姗和归亚蕾老师长得也太像了,尤其嘴边俩小酒窝,亲生的吧?
演同一个人毫无违和感,韩版的可就不太对,沈恩京老了能成那老太太的样子其码得做两三次眼角缝合术,光发型一样就能糊弄人么,哼,骗谁呢。
再说说那个孙子的角色。
韩版的:死亡重金属?
杀马特?
排练还要往脸上扑面粉泼彩漆?
想吓死爹啊,她奶奶年轻后看不上他绝逼不是因为有血缘关系啊!
审美差异都不能解释那张脸的惊悚度啊!
就算你来自元谋我来自周口我们也不可能发生感情碰撞的啊!
而鹿晗简直就是小萌神一个!
只有涉世未深的小正太的眼睛里才会有那种天真而水润的光彩(请对比《匆匆那年》里一看就告别处男一万年的陈寻)。
更重要的是,这个第一次拍电影的小盆宇没有扑克脸没有蜡像脸没有僵尸脸只有小热血小真诚小可爱,没有结巴只有呆萌的慢半拍——对此我只想对斜视已久的90后以及00后们致敬,可歌可泣,你们的审美偶尔也有靠谱的时候。
还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既然决定客观那就说吧,死就死啦。
音乐总监还是韩国版的帅啊!
虽然万年不老的陈柏霖也帅,但绝逼不是一种帅!
看过《九回时间旅行》的小盆宇们都知道那种帅的程度!
男神!
对不起陈帅哥,这个角色你pk输了绝逼不是你的错。
老爷爷摩托造型棒棒哒,加分。
打麻将的老太太们彼此那么刻薄也是棒棒哒。
女主复古发型旗袍装完胜发布会上的一袭路人黑衣,加分。
儿媳妇憔悴得很到位,焕发得更到位,加分。
儿子对老太太表白那段,我一直在想这男的这么苦逼到底演过谁,哦原来是《全民目击》里被于男戴了绿帽子的孙红雷的司机。
对不起出戏了……其实演得不错。
绝逼不敢跟老妈一起看,绝逼不能让她发现我的良心发现,以后再以此要挟我在各种人生大事上从了她。
旧社会画面色调处理加分。
整体画面都美。
邓丽君的几首老歌加50分没得说,麻烦尽快出原声碟,谢谢。
还要对比一下近期内地其他同类影片,一句话,这是个好故事,不是流水账。
最后,杨子姗不管怎么说就是比沈恩京漂亮美丽身材好小姐范儿十足,就是!
别问我是谁,过去我曾有个招牌叫“专黑杨子姗十年就是看你不顺眼”,现在我改了个名字,叫路人。
如果回到二十岁?
有一次重新开始人生的机会,你会怎么选择?
是重复如今的人生,还是开始一段新生活?
《重返20岁》讲述了一个奶奶变成美少女,回到二十岁的故事。
老戏骨归亚蕾把一个表面刻薄,实则爱子如命的奶奶梦君演到入木三分。
刀子嘴,豆腐心,对儿孙却又不失慈祥,此奶奶还有点中二病,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童心未老。
看到她的个性,总会不自觉产生带入感,想起自己的奶奶。
除了个性比较讨巧,奶奶梦君这一人设也颇为魅力。
本是富家千金,因爱下嫁穷小子,却因战乱,早早丧夫。
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儿子带大。
片中有个情节,颇有些感触。
奶奶梦君年轻时很貌美,而且特自恋。
有人问她:你老了,变丑怎么办?
她说觉得自己活不过30岁,因为会害怕看到老了之后丑的自己,一定会在变丑之前自杀。
可为了孩子,还是活了下来,同时打好几份工。
似水红颜成了黄脸婆,变成了那种自己之前最看不起的人。
人到老年,却与儿媳妇闹起矛盾,只能离家出走。
谁知被神秘人照相之后,竟变成了一个20岁少女。
少女梦君,则由杨子姗饰演。
《致青春》中的“你神经病啊”郑微,一下子成了老少女。
装老扮靓,也颇为搞笑。
沈总监(陈柏霖 饰演),鹿晗演的孙子前进,王德顺饰演的老管家,青少老三代帅哥,同时对少女梦君有好感,于是各种脑洞大开的表白示爱都层不出穷,甚是搞笑逗比。
最早看到《重返20岁》的介绍时,还以为是翻拍韩国电影《奇怪的她》,心想才隔着半年,何必再去翻拍。
华语电影如今虽不如韩国电影,但远不到跪舔的地步吧?
在提前观影之后,听陈正道导演说起,才知道这部戏属于新尝试。
一个剧本用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演员,拍成中韩两个版本。
原本准备中韩两版同时上映的,后来因为陈导在忙《催眠大师》后期工作,没有档期,于是推迟了计划。
他本人属于那种幽默且细腻的人,而且也上豆瓣。
默默发现,很多导演和演员都在豆瓣潜水。
你永远不知道某个没传过真相的友邻,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也算豆瓣的魅力吧,总有着独特惊喜。
中韩两版,各有特色,但更喜欢《重返20岁》,能产生很多带入感。
现场很多媒体人以及电影人,都带着长辈过来看。
虽然是喜剧,但现场很多阿姨奶奶都含泪看完。
能把这么一帮很少看电影的奶奶团打动,陈正道讲故事的功力还真不浅。
从《催眠大师》到《重返20岁》,这类型转变的有点大。
《重返20岁》很像《麦兜故事》,同属喜剧却让人看出悲伤的味道。
也许华语电影需要多一点这样的杰作,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致硬进心里,让软弱的心不致倒塌不起。
——————————————————微信请订阅:cmf2015 ,聊聊电影和美剧,写写故事和经历,文艺有趣可兼得。
听人说电影很好看,可去了现场又听到邻座说,这和韩国电影《奇怪的她》是同一个剧本。
我当时就不抱任何期望了。
趁开幕前的几分钟检索了一下同一个剧本的问题,才知道这是《奇怪的她》的出品方一家叫做CJ娱乐的韩国公司搞的形式创新:一个剧本分别在不同国家拍。
不过,当电影开始以后,我整个人就又精神了!
因为尽管不久前我看过了《奇怪的她》,但是《重返20岁》拍得确实比《奇怪的她》好看!
得益于电影在细节上近乎完美的本土化手法,使得中国版的看起来笑点更足,也更有张力,绝对会让你一直乐,乐翻天,也会让你在结尾被感动,哭很惨!
或者我换一句话来说,如果给《奇怪的她》打8分,那我非常乐意给《重返20岁》打满分!
据说导演拿到剧本时很早,可是拍摄《催眠大师》耽误了进度,等到原片上映很久,这部电影才被搬上荧幕,于是被好多人误会是抄袭,其实根本不是。
而且相信我,如果你是不明真相的观众,那么看过《奇怪的她》,再去看这部《重返20岁》,那么也不得不承认一句:“抄袭”得太成功了,完全超越了韩版!
中国版女主的表演比韩国版的好得多!
由于电影的题材讲的是亲情,我看的那场,影片结束后,观众集体鼓掌!
其中最后一场戏,我周围的座位上几乎所有人都在哭!
真得超感人!!
(接下来会有剧透)▌▌这片子不是穿越片,不是回到过去改变未来,只是70岁的老太太一夜之间变回了20岁,但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变,所以整部片子给人一种年轻真好的感觉。
当然了,年轻真好也需要变年轻的人有勇气有梦想,不然一个懦弱的无趣的人变年轻,可能也很难再精彩起来。
你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某一天突然由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变成了你20岁的样子,那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你的儿孙都不认识你了,颈椎病一夜之间也没有了。
皱纹消失了,这时候你看看周围每天和你一起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你心里应该会产生神奇的体验吧。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奶奶,这件事估计都能把自己吓死了。
但归亚蕾饰演的奶奶在电影里是一个精致的、刻薄的,缺乏被关爱的老太太。
她丈夫早逝,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他孩子当了大学教授,这令她非常自豪,所以跟她的老伙伴们打麻将,总是叨叨叨叨炫耀这些事情。
由于她个人的特殊经历,所以对儿媳妇要求很高,是非常典型的那种“恶婆婆”,说三道四,给孩子们压力。
但她同时也是坚强的,独立的女性,有追求梦想的勇气,也有着过来人的智慧,她老年近乎刻薄的对儿媳提要求,其实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她偏爱孙子胜过于孙女,则是因为她心中有不灭的梦想,所以她虽然年迈,是一颗老灵魂,却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这正是她能非常快的适应新的年轻的身体的原因,而且理解了这一点,也很容易就接受了她的孙子出车祸以后,她居然坚持要唱完歌再去看孙子。
因为她比其他人更了解孙子,也因为她其实经历过很深的苦难,明白有些事情如果错过,那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这正是编剧高明的地方。
让这部电影感觉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这部片子的笑点前面集中在老年生活的鸡零狗碎上,中间主要集中在身体年龄与心灵年龄不符的错位上,结尾部分非常感人,在医院那场戏,简直让一部喜剧片升华了!
这片子选角儿太牛逼了,不说演技爆表的归亚蕾,也不说看到年轻了的女主两眼放光的老爷爷,就说那个配角,李老爷爷家嫁不出去的老姑娘,那一出场,当时就乐喷了,原谅我以貌取人,那个长相真的看上去就是一副嫁不出去的样子。
他爹催促她赶紧出嫁那会儿,笑死人!
老年人因为互相炫耀,结果在麻将桌上打起来了。
一把年纪较劲打架,看得时候真是太欢乐了。
老太太偏爱孙子,在家里那场戏也很好玩儿。
先是叨叨儿媳说鱼要两面煎,等孙子鹿晗出来,他妈要求他洗碗的时候,老太太抢着说奶奶帮你洗,老人要洗碗,这哪里能看得过去呀。
鹿晗妈妈赶紧上来说我来洗,结果老太太马上接住话头就说,那你来洗吧,简直是蔫儿坏。
鹿晗问母亲要钱,母亲不给,奶奶就自己去拿,儿媳看到了说,怎么能要您的钱,老太太拿过儿媳的钱和自己的钱一并都给了孙子。
智斗儿媳,战斗力爆表。
儿子来劝媳妇说,我让妈妈少说两句。
结果媳妇儿也接住话头,那好啊。
结果儿子又说,就让她说两句能怎样。
当时看得我一下就乐喷了!
类似这样的场景很多,就不一一说了。
中间部分的笑点就更有意思了。
老太太刚从照相馆出来时,在公交车上被小青年调戏,我觉得这部分处理的比韩国的好很多。
韩国版的小年轻带着墨镜,那个距离老太太其实应该早看出自己长相来了。
中国版是通过观察公交车玻璃才看到。
然后从这里开始,笑料就各种不断了,比如来租老李家的房子,她啥都知道,把那个嫁不出去的老闺女震到了。
有一个细节值得提一下,韩版为了体现身体和心灵的不同步这点说的是变年轻的老太太习惯性不说敬词,但是我们中国人在日常对话上可能没有韩国人那种特点,所以这也是中国版和韩国版虽然是同一个剧本,但其实是两部不同的电影的一个表征。
这就跟我们华人有时候不能理解欧美幽默是一样的,而这部片子牛逼就牛逼在细节的本土化上。
通过我们自己的文化细节,让片子更加能触摸到中国人的笑点。
比如原片子老太太的戏是安排在咖啡馆,但是到了中国就安排在了更接地气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打麻将,整体处理得极其出色。
同样的戏码,中国版在菜市场和一个哺乳期的妈妈聊奶,我认为这场戏也远远超越韩版在地铁上的相同戏码!
直接把人笑喷!
变年轻以后的老奶奶来打麻将那场戏就更让人感觉想笑了。
那个对手奶奶被各种虐,现场笑声此起彼伏。
到后来这个对手奶奶病故的戏,也非常厉害。
把你飞扬的思绪又拉了回来,这电影夸张搞笑,但是很多现实主义的情节对整部片子的推进非常有意义,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伙伴们都故去了,老太太其实是更孤独了。
类似这样的手法还有好几处,也让这片子有非常不错的内在逻辑。
还有很多好玩的情节就不再多说了。
比如变年轻的奶奶分别被李爷爷,导演帅哥,甚至被自己的亲孙子喜欢,这些地方的戏剧性处理得也非常好,看《还珠格格》那会儿把人笑死了,还有回自己家那场戏,儿子到家时,她习惯性站起来的那个瞬间,电影院所有人爆笑!
女主角模仿老年人的动作和神态几乎完美!!
▌▌这部喜剧最最感人是医院那场戏,真的是让人哭得不能自已。
当变年轻的奶奶重新坠入爱河,对人动心以后,她可以选择以年轻之躯继续她的传奇,但是最后却依然决定去为孙子输血,要知道她抽血以后,身体又会变回80岁的!
应该说每个意识到时间一去不复返的中老年都有一个变年轻的梦吧。
如果这事儿真的降落到自己头上,我想除了部分被自己吓死的,一定也会有一些人选择利用自己的年轻去重新活一遍,也许还会抛家弃子吧,毕竟重新活一遍这个诱惑实在太吸引人了!
但是我相信其实大部分人都会像女主一样,选择输血给自己的孙子,然后变回老年。
因为正如电影里的那句台词说的那样,最甜蜜的幸福不是拥有你,而是拥有和你有关的回忆。
其实我们人类也许真的是靠记忆活着的动物吧。
过去的点点滴滴,不幸也好,幸运也好,最终那些体验内化在你的脑中,是你成为现在的你的全部原因。
不管我们活得是否精彩,这一世的生活,与你有缘的那些人都是我们的牵挂。
换一种不知道是怎样的活法,其实都不如现在的活法,不光因为人只有一辈子。
当一个人有着足够的生活经验时,就不能不觉得也许命运这种事情,并不是一定都是弱者的托词。
我们每个人来到你自己的生活里,成为你自己,这件事真的是太神奇了。
你的朋友,你认识的那些人,他们来到你的身边,度过这一世。
那是一种非常非常奇特的体验。
就算悔不当初,如果让你再选,我想八成还会选择像这一世一样来过。
因为这就是你之为你的原因,也是你之为你的结果。
所谓命运就是这种感觉。
当老奶奶的儿子,跟变年轻的老奶奶说出最后那段感人肺腑的台词时,我被感动了。
这个老太太作为女人的苦难其实真的很重了。
生孩子,照顾家人饮食起居,丈夫死了,要独立抚养孩子长大,给自己孩子起名拴子,就是希望孩子能拴住他自己的命。
补鞋、缝衣服、没有足够的吃的,饿肚子,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这时候,你再体会她在一开始的刻薄,就立刻理解了。
因为她成人的儿子,确实是她一生的骄傲。
也难怪她会说:如果她的人生还可以重来一次,她还是会这样过。
因为这样,我才可以当你的妈,你才可以当我的儿子。
在片子的开头,他儿子在大学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聊到了老年人的话题,其实虽然夸张,但是确实很现实。
人一老就会惹人嫌弃。
但是年轻人其实又确实是在老年人的帮扶下成长的。
因此,关爱老年人我觉得也是这部作品题中应有之义。
我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父母已经不在了,但我看完电影,还是第一时间给我二叔去了一个电话,虽然矫情了一些,但这电影确实把我感动了。
总之,在年末看到这样的好电影,非常开心!
从头笑到尾!!
又被狠狠地赚了一把眼泪!!
本以为是温馨的家庭剧,结果是老奶奶返老还童周旋于一群男人之间展开了类玛丽苏的爱情故事。
明明还是奶奶心,却能爱上年轻人,对爱上自己的孙子也毫无伦理不适,几十年的老情人也没有留恋。
大雷。
孙子出车祸生死未卜,奶奶还能跑去唱歌。
再雷。
孙子骑自行车撞到龟速行驶的汽车货物上,货物目测还很柔软,居然撞出一身血昏迷不醒,巨雷。
女主与嫩草的爱情更是毫无章法,大仁哥爱上她还算有些眉目,女主是啥时候看上他的?
老爷爷问她是不是有了喜欢的人,她娇羞说自己也不知道,我才明白她是真看上大仁哥了,真是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啊,莫名其妙。
韩版的我是没看过,并不是因为比较了觉得不好,是真真切切的看了觉着不好。
本来觉得既然韩版在先,还拿了奖,应该是个很容易引起共鸣的亲情片。
日韩电影这种类型佳作很多,我最喜欢的是《开心鬼上身》,真的是前半部分笑出眼泪后半部分泣不成声,而且没有任何不适和槽点。
重返20岁,这才是正真的青春剧吧!
谁还没有老的时候,电影中那个老人是多少老人的缩影,也是多少老人的遭遇!
青春照相馆真的让她回到了20岁,但是这不是她20岁呆的年代,她爱唱邓丽君的歌曲,爱看还珠格格,也爱跳广场舞!
在这个20岁有追求她的帅哥,也有追求她的老帅哥,也有捧她做主唱的乐队,人生又以另一种方式活了一次!
能够握紧的就别放了能够拥抱的就别拉扯时间着急的 冲刷着剩下了什么原谅走过的那些曲折原来留下的都是真的纵然似梦啊 半醒着笑着哭着都快活谁让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有时雨争不过朝夕 又念着往昔偷走了青丝却留住一个你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别怪我贪心 只是不愿醒因为你只为你愿和我一起看云淡风轻
看了豆瓣评价说影片很好!
笑中带泪!
我就十分别扭——到处都违和的电影还真是好笑啊,哈哈哈!
先不说你老太太时都是直着腰走路,年轻了就缩着肩弓着背这种小问题,而是这部影片太乱了!!!
整部影片可能想讲一个家庭温馨故事:坏脾气的老奶奶因为嘴碎且毒舌,所以除了前管家之外,没有人喜欢她,连媳妇也因与她同住一个屋檐下压力过大而住院,家人们毅然决然地决定送奶奶去住养老院。
但是她出走了!
所以家里人觉得没了她不行,一天不听你说道我就浑身难受!
所以老太太回来以后大家就都很爱那位老太太。
这是一个失去了之火才懂得珍惜的故事,要是整个130多分钟讲的是这个,即使家人们的态度转变得很生硬,我也就当他们是集体斯德哥尔摩了。
但是!
整部影片可能还想讲一个追梦故事。
老奶奶的外貌变成了20岁时的年轻模样,她想起了年轻时的梦想,并且与孙子的奇遇使她加入了孙子的乐团当主唱,然后,她和她的孙子终于登上了梦想的舞台!
这个故事也很好,除了她奇怪的复古唱腔(她唱现代歌时都得掐着个嗓子呢)。
到了这里,整个故事的内容应该是非常丰富了,但是!
编剧说:“不!
没有爱情的青春追梦家庭伦理喜剧片还叫什么喜剧片啊!
”于是老太太变年轻以后更引发音乐总监与乐团团员(她 孙 子!
)的争锋吃醋,她再一次有了“恋爱的感觉”。
哎哟喂,先别说那个音乐总监的奇葩音乐思想:我只喜欢有感觉的!
我不喜欢的你们一个都别想上!
我就是恋母怎么了!
(最后这一句不算),乐团团员(她 孙 子!
)也喜欢她:只有奶奶喜欢我!
只有奶奶喜欢我!
我们乐队你一点都不看重(我!
)只看重我奶奶我别提多委屈了!
(最后这一句也不算)哈哈哈!
我看的累死了这奇葩的剧情!
喜剧显得生硬极了,是我笑点高吗?
为什么一个变年轻的老太太去和另一个老太太争风吃醋是大家会笑啊!
为什么婆婆对儿媳妇挑三拣四还害得人家儿媳妇都住院了大家会笑啊!
人家一老大爷当了那么多年的备胎,最后鼓起勇气追爱了大家会笑啊!
更加可怕的是京东来送快递了为什么大家也会笑啊!!!
悲情戏其实到了最后老太太要再付出一次青春救孙子的那一段我是很感动的,因为我也想起了我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拉扯大不容易,时间走得再慢一点该多好啊!
但是!
还是先不说你们在那唧唧歪歪的来了个3分钟的回忆杀,急救啥啊,等我嘴炮完告诉你们我那个一天挑刺儿的妈当年有多青春漂亮,多坚强能干的把一个想送她进养老院的不孝的、该死的儿子含辛茹苦的抚养长大我现在后悔的要死!
的事儿说完。
而是!
老太太她孙子的爸爸说:“我的儿子,我自己救!
(您好不容易青春一次您就别管什么孙子的了,您赶快去谈您的恋爱去吧!
)”我的三观就炸裂了。
哈哈哈那敢情就是你一个人的儿子了嘿!
你老婆都没说话呢!
再说了你这不是在逼 你 妈呢么!
他是我儿子所以我来救,那他是你孙子你就更加得救他了。
而且看看你 妈重新青春一次只干了谈恋爱这一件事就大过你儿子的命了吗!
也对,反正你儿子不务正业在家啃老搞乐队的嘛,不救也罢!
我简直感动得一身冷汗!
有着光明前途的年轻老太太最后选择了献血救孙子而自己变回去,因为她救了孙子,所以不讨喜的她变得讨喜了!
然后,感人的大结局了!
哈哈哈!
整部片子就是因为想讲的太多了,所以也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讲!
想突出母爱,就是因为我听我妈讲了一个她年轻时光鲜亮丽却因为含辛茹苦的抚养我长大而变得尖酸刻薄,所以我感动得要死,连自己儿子的命都可以不要了。
想突出梦想,即使我孙子出车祸了我也要为他完成梦想唱完这支讲恋爱心情的歌。
想突出爱情,直接就是她唱的歌好,长得漂亮,所以哪怕我只见过她几次就会带她回家,爱上她!
不是我不相信一见钟情,而是这里的感情戏实在是莫名其妙的比雷神里的更加莫名其妙!
哈哈哈,这才是让我感到最好笑的地方!
是因为诸多好友在朋友圈和微博的推荐,兴冲冲的和同学去看了《重返二十岁》,平心而论,没有意向中的那么多惊喜,对关于本片和韩版的《奇怪的她》一些对比,我的看法如下。
关于选角色的问题:1.本人认为最失败的选角是杨子珊,相较于《致青春》,她的演技的确进步了不少,在本片中的不少部分也可圈可点。
但是问题就是,她太少女了,一点没有返回少女之后还住了一个内心老太太的感觉。
就在哄孩子的事情上看起来,一点也没有经过培训吧,抱孩子的姿势都感觉别扭。
而且,幽默感欠佳,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最后一段得知孙子住院还要上台的这段情景,和韩国女主的演技差别太大。
2.归亚蕾老师是演技派,出演算是不错,但是因为对于她这张无论如何都长得一副好婆婆样子的脸,怎么看怎么觉得尖酸刻薄的奇怪。
在拍照的时候没有显示出韩版中的那种对于往昔的记忆和当前努力打扮自己的状态,只用一句简单的话搪塞了,让我觉得十分无语。
但是打雨伞的部分,印象深刻。
3.陈柏霖大叔,其实我还是爱你的,但是请你不要一下子演技也回归到20岁好么!
只有你被围攻的时候,我才觉得,你丫是帅的啊。
4.彩蛋是鹿晗,的确鲜肉,特别是陈老师往他旁边一站,哇塞,那还真真的是嫩出来水啦,但是没什么经验吧,以后希望有新的发展。
另外一个彩蛋就是端妃娘娘,秒杀韩版孩子他妈!
5.韩版中一个令人深刻的人物是照相店里面的老板,老板说了很多关键性的提示,比如:你要画的漂亮一点;你过去怎么样;你年轻时候怎么样类似的。
但是到了中版,居然只有一句,你想想你最美的时候,效果真心不是差了一星半点好么。
关于结局的问题:1.个人认为结局太鸡肋了!
删减了两个我非常喜欢的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他们一起到现场去看两个孩子的演唱会,奶奶带着还是大叔送的头花,并看到了大叔,当时韩版看到那里真是分分钟叫一个虐心。
相比于其他大团圆结局的电影,这个结尾正是电影主题深化的一个部分啊。
2.韩版的结局彩蛋是爷爷也去拍了照片,并由金秀贤扮演了爷爷年轻的时候,姑且不论颜值,这个桥段的设计真真让人觉得过瘾啊,一个帅哥后面拉着一个奶奶,也是预示另外一段故事的开始。
但是国内把这个部分删除了。
3.国内的出了字母之后,鹿晗坐在月亮上面,说了一句,再见,再见,没有彩蛋。
当时我也是笑喷了好么。
虽然和剧情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也算是彩蛋了,感觉不错。
关于细节问题:1.韩版女主角着装都为批发市场的较为复古的款式,在中版虽然也对这个段落有所表示,但是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而女主角更是分分钟换套Tory Burch2014年新款,真心觉得鸡肋。
2.关于发型赞一个,符合中国国情。
3.韩版中有一个细节,老奶奶最开始一直去一家店看一双漂亮的鞋子,表示老奶奶虽然外表老了,但是也仍是十分爱美。
中版没有这个细节,但是也并没突出尖酸刻薄,所以老奶奶在老年时代并没有突出的性格特点,虽然归亚蕾老师演技很好,但是也没法弥补这个性格上的缺憾。
4.全程杨子珊最丑镜头,对着陈老师说,谢谢你送我的发卡。
5.韩版中有这样一句对话,女儿:他们唱不了我去当他们主唱。
所以最后女儿成了乐队主唱,感觉合情合理。
中版删除了这句话,结局的时候女儿成了主唱,感觉穿越至极。
6.个人觉得头花好丑,虽然韩版的也很丑。
7.一直不知道剧中女主角压根没有骑过摩托车,为啥海报上她骑着摩托车。
8.对于电影题目来说,《重返20岁》比较直接,《奇怪的她》更为文艺和深化主旨。
9.韩版中有一个细节是最开始一直在跟拍老奶奶的破鞋,表示虽然儿子很有出息,但是母亲还很节俭。
但是中版这方面一笔带过,没有矛盾突出出来。
10.请问国内哪个大学是和剧中一样教室,一样上课方法?
求教!
我也想考过去!
这么美丽的大学,上课还可以换电脑桌面啥的。
总结以上内容,我觉得这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内地电影,比较接地气,但是对比韩版的内容,感觉在细节上处理的还是欠缺考虑。
2009年,美国就曾经拍摄《重返十七岁》,虽然桥段较为相似,但是对比中韩版来说,深刻挖掘和细节处理的更为不妥。
PS:我觉得这是一部可以去电影院支持的国产电影。
麻烦下回导演请不要请我们家陈老师演这么不适合他的角色好么(他很高冷,也够深情,可是就是不知道哪里不舒服)。
添加一位网友的评论:我想说的是,服装发型等细节上面韩版的更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老奶奶年轻的时代应该是五六十年代,那个年代流行奥黛丽赫本,所以服装发型阳伞等都是向赫本致敬。
包括后面歌曲中回忆丈夫在朝鲜战场上牺牲。
再想想那个五六十年代我们中国大陆的流行服装是什么?
旗袍和欧米伽发型如果是生活在台湾和香港的女性才比较更贴切吧?
我们那个年代的服装应该是满城的绿军装和毛主席语录才更符合当时的背景。
邓丽君什么的也是远在海峡对岸的流行吧。
呵呵再添加一个网友“ 水儿爷”的评论: 说真的,我个人感觉一般,不如韩版的有“观赏冲击力”,不如韩版那么吸引眼球。
楼主说归亚蕾演技好,容我提一点不同的意见,我个人认为全篇演技发挥最烂就是归亚蕾。
因为还是明显能看出内地版还是有想要突出老人很尖酸刻薄的模样的意图的,但是归亚蕾演的时候。
很明显有很多东西放不开的模样,一直在那端着。
这是一个尖酸刻薄,我行我素的老人该有的样子吗?
和她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个演对手,但是戏份不多的演员。
她虽然也能看出些微的表演痕迹,但是那种爱慕虚荣,略带尖酸的模样,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至于杨子珊的演技,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好,感觉一般般吧。
没啥亮点,也没太大的败笔。
恩,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观点,有啥说得不对的,请见谅。
再添加一位网友“ 不加冫”的评论: 表示很认真的看完中韩两个版本,首先大部分细节情感方面确实韩国的做的更到位一点,真的只是一点。
比如老头被绑起来的桥段,中版的在感情上比韩版的要细致的多,同样的片段韩版的虽然演了回忆的镜头,但完全感觉不出老头对老太太那种感觉。
又比如,虽说总的剧情一样,但我看韩版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出老太太重活一次体验人生的那种强烈对比差,相比之下中版投入大,震撼力强,万人瞩目下得演唱会后回归原本的生活这种强烈的落差感韩方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再说,有人质疑杨子珊的演技,说她演的略显俏皮,但我觉得她在过渡部分演的很好,不说演员,同比之下韩版的竟然那么快就去喝酒了,反正我不信一个快80的老太太刚变回小姑娘就会去喝酒,还有韩版的还说去吃了排骨,包括她喂老头沙冰,平时再蛮横的老太太也不会那么猛的往进戳着喂。
总结一下感觉这里评论的好多人并不是说真正的去对比,而是有一种人家的就一定比我们的好的崇洋媚外心里。
我个人认为虽然中方有很多地方底蕴不足还不够成熟,但是我能感觉到中版的制作团队要比韩版的用心很多。
最后带点偏见说有一点,中方的颜值完爆韩方的,韩女主角不用说重回少女了,变回去的都是大妈竟然还有人喜欢,更别说那孙子什么,都成那样楼上竟然鹿晗比不上他,简直瞎了网友留言消息:〓 待 其实,《重返20岁》和《奇怪的她》原本是同一剧本,同步开发的中国版和韩国版电影作品,只是陈正道有事耽搁,结果《奇怪的她》率先上映而已。
和韩国版相比泪点少了点,细节也不如韩国版那么细腻,但是广场舞、还珠格格的处理还是挺接地气的,歌也挺好听的,杨子珊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王德顺、归亚蕾也演得很不错,陈柏霖没有什么存在感。三星半。
演员很好,电影很好,以至于出现广告时都觉得可以包容。而在《匆匆那年》甚至是《唐山大地震》出现类似情况时却心生排斥。更何况,邓丽君这个梗导演还运用的如此巧妙。《甜蜜蜜》风袭来,年轻的黎明和张曼玉,心生一阵回忆。对那个时代,对那些人。
奶奶演的比韩版的差多了
沒看過韓版。熬了一個半小時,終於受不了提前撤了。唉,再也不能相信院線影評人半輩子的推薦了
一个来自韩国的成熟钩子,衍生出横跨中韩的孪生创意双拍法,在目前市场急缺的家庭/亲情类型喜剧的前提之下,拿来试水,练手可行。中国版的改良,有本土化的符号包装,表面功夫有,但内层缺乏更细腻的细节支持,台词和人物的质地,稍有生硬。尤其是影片后三分之一,有潦草应付之嫌。
如果《奇怪的她》是三星,这只能一星半,或者金立、长虹的水平。
7/10分。比较超预期。以一种奇幻的方式切入,把一些沉重或酸楚的东西,戏谑地讲来。杨子姗满身灵光。“重返”所带来的很多戏剧效果都较有趣。后劲稍不足。总体值得鼓掌。
豆瓣某些人真是镐硅冷咽厚
那些摇滚场面看得我好尴尬
鹿晗真JB丑啊
剧情演员都挺好 至少贺岁档中上的水准 打五分是因为 不管怎样 希望这样题材的片子成为现象级电影(虽有韩版在先但影响范围肯定是不一样的)然后有更多年轻人带父母去电影院看 毕竟片子里的情况在中国真的挺常见的
原本可以给个三星及格,场景色调都蛮对胃口,可是现场各种尖叫、闪光灯、快门声打造了有史以来最差观影体验。杨子珊演技不够,怎么都跟重返青春的老奶奶联系不到一起去。结尾背后一堆女生失声痛哭真的要搞死我啊!
前面还好,后面的剧情太奇怪了。老太太重返20岁,然后移情别恋?呵呵,别这样看淡陪伴这份感情。
还算不错的国产电影了,题材比较新颖,就是奶奶变年轻了竟然和孙子要发展一段有点狗血呀
知道这部电影时我还不到十五岁,还不用重返二十岁,现在一转眼就要二十二了。
个人觉得比韩版好看。
朋友送的点映票,说实话比期望值略高,有欢笑,有感动。
#重返20岁#色调复古得鲜艳又华丽;用光柔美到极致;杨子姗不仅像各种明星脸,可塑性还超强;开篇第一个长镜头犹如《飞屋环游记》重现,人生就那么几个关键节点,回看便恍如隔世。影片用精雕细琢的细节用心良苦地证明——我们用心拍好电影。最后,年轻真好!
评分挣扎好久,它的好是和《威虎山》一样是在国产片里难得类型化的诚意作,无奈韩版本身在套路和元素上也俗得可以,回到过去的梗外加亲情故事包装很难有新意,翻拍版更是保守得可以,很多时候沦为国产偶像剧。好在杨子姗和沈恩京一样制造笑点泪点的同时,力图挖掘角色本身生理和心理间的矛盾。
抄袭还是翻拍?看过韩版的奇怪的她,这个简直不忍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