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北野武老爷子的退役之作《首》,想起了前阵子网络上看过的一张照片,
老爷子果然想在退役时好好玩乐一下,把自己的相声天赋好好发挥一下,包袱从头甩到尾,这部电影里面对日本的几个大英雄、武士道精神、日本社会、人性等方面进行了极端讥讽:1、日本历史上的三大英雄-战国三杰:·织田信长在这里面是一个虐恋及虐杀的人(他这个不把人当人的做法在本部电影里面其实是褒扬),最终被自己的黑人男宠杀死也是讽刺。
·德川家康是一只老狐狸,喜欢“丑女”和“鲷鱼”。
在历史上他更被称为老乌龟,因为其能忍耐及长寿(74岁,并不长,但是熬过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
著名电影《影武者》也是说的德川织田联合和当时“战国第一名将”、“甲斐之虎”武田信玄争斗的故事,当然他也熬过了一代名将武田信玄。
本部电影里面讽刺的是德川家康不停的用替身,因为日本国内传说,德川家康早在跟武田信玄的三方原合战中被打死,后来存世的只是他的替身-影子武士。
·丰臣秀吉,他底层农民出身,因长相及个子矮小被称为“猴子”,这倒没错。
这部电影里面他是一只喜欢瞎闹的猴子。
2、武士道精神:·战国时代,群雄并起,每个底层人士都想成为武士,进而成为“日吉丸”-即从底层发迹的丰臣秀吉。
这部电影里面的难波茂助也是如此,抛弃妻子、孩子和老爹去参军碰运气,然后在战争中不择手段,通过杀死朋友、战友等等手段企图达成其发迹的目的。
在终于取得了明智光秀(是光秀发动的本能寺之变,杀死了织田信长,改变了日本历史进程,此举号称日本史上最大政变)的首级后被其他军勇杀死,讽刺的是其中竟有被他亲手杀死的好友。
·到这里,解释一下本部电影的片名:“首级”代表的是利益。
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就是为了出世而不择手段。
利益至上,为了利益,随时背叛,可以随时分裂自己的精神和身体。
3、日本社会:·这里特指的是日本的精英文化,支撑日本社会的大企业里面的职业经理人,本部电影里面的脱忍、千利休等人,作为棋子的他们貌似很优秀,可是在用完后很难逃脱一个被舍弃的命运(这里联想起前阵子很火的百度副总裁)。
脱忍和宗教师傅的互捅刀子特别形象的表现出了日本人职场的常态文化。
4、人性:由于过于真实,这里只提2点。
·茂助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孩子、老爹都在战乱中死去后的反应是,终于轻松了,好开心。
·军中妓女,即“慰安妇”们,大喊一声“别让我们的饭票跑了”,收拾行李,直追军队而去。
总之,这部电影,北野武老爷子也是太能搞了,他想表达的就是那句歌词:“人生不过一出戏,恩恩怨怨不用太在意”。
当真正的利益:“明智光秀的首级”出现在眼前了,被老爷子一脚踢走了,人生不过“玩乐”2字,那么认真、执着干嘛呢?
世界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电影类型。
以场面、动作为主的动作片,以故事、人物为主的剧情片为其中主流。
而在这许多的类型片中却有西部、武士、武侠这三种独特类型,它们起源于不同的国家,经过不同的文化熏陶、历史演变,逐步成长为世界知名却又独属于自己国家的类型片。
如果说任意一种电影类型片在一个电影工业相对完善的国家都能找到,那么西部片、武士片、武侠片则是其中的例外。
美国西部片是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起源于1903年,为世界所瞩目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
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cowboy movie),是以美国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的影片的统称。
最初的西部片是以追逐、打斗为基础,且时长一般较短如《关山飞渡》,后来又出现了突出表现角色心理的《正午》,再后来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昂内以美国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为主角在西班牙拍摄了著名的“镖客三部曲”,颠覆了传统美国西部片的公式化套路,角色变得更为多样化,时长也达到两小时以上,这样的西部片被人们称为“面条西部片。
” 与美国西部片同样独特的另一种类型片,武侠片。
武侠电影的源头至少可以上溯到1920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的影片《车中盗》,题材为义士武打,这是武侠电影的萌芽。
1927年末,友谊影片公司推出影片《儿女英雄》,集武侠英雄与武功打斗于一体,标志着中国武侠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的武侠电影,犹如美国的西部片,已成为民族类型电影的标识之一。
作为同样独特的武士片,武士道电影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日本电影,最早的武士道电影是1917年上映的《武士道》。
而真正将其发扬光大则离不开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大师黑泽明,1954年《七武士》1961年《用心棒》1985年《乱》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在一片狼藉中日本左翼拍摄了大量反战影片,而其时恰逢武士电影大行其道,于是在反战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反武士道电影。
暴力元素是武士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在电影中观众并不能从是非对错上完全肯定某某的行为,但是却能理解其在遵循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下的大开杀戒。
正如黑泽明导演《七武士》中所极力展现的那样,武士都遵循着武士道精神。
而武士道精神是了解日本武士精神的核心,正是武士道精神开辟了日本武士电影中的死亡之悲与暴力之美两个维度。
所以武士电影所要大力张扬的便是武士道生死如一、忠君报国的精神。
而把武士道精神剖开便不难发现,在所谓武士道精神的桎梏下,武士们所表现出来的铁血、疯狂,杀戮的却都是亲人、以及无辜。
此时的武士道精神变得虚伪、黑暗、龌龊。
1962年,小林正树冷入骨髓的《切腹》横空出世,片中的千千岩求女走投无路竟不惜违背武士道精神去行骗,最终惨死。
而武士道不仅看重效忠,尊严、名声更是比性命还重要。
武士头衔能给千千岩求女带来荣誉,同样也能带来悲剧。
之后,1964年今井正《仇讨》再一次判处武士道死刑。
在幕府、武士道的桎梏下,每一个人都身不由己,被传统左右,被命运捉弄。
无论是正统武士电影所展现的武士道精神,亦或是反武士电影所批判的武士文化和生活方式,都是可圈可点的。
本片很显然不是正统武士电影,作为反武士电影又显得那么另类。
应该说是一部充满反差喜剧元素并且绝对另类的反武士电影。
一般武士片里有的它都有,一般武士片里没有的它还有。
把这个世界上唯日本所独有的武士黑了个遍。
自嘲的同时不免让人感慨,曾经辉煌的武士电影如今已日落西山,如同美国的西部片和中国的武侠片。
这三种类型片都只属于它们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是任何以外的人都无法复制的。
色彩方面依然会看到黑泽明,他是绕不开的,与其像他不如学他。
织田信长、丰城秀吉、德川家康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战国大名,被北野武黑的如此之惨,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绝唱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As someone said it, love doesn’t exist, because one can’t love other one…One falls in love with what he/she sees from other one, which is no way the same with the other one, so he/she is not loving the other one. The viewer is actually falling in love with an illusion which is unique to the viewer and which doesn’t exist as a real person, but a person’s manifestation.
“阿武,听好了,不要去讨好观众。
” “由你来告诉观众,什么才是有趣的!
” 北野武师傅深见千三郎如是说。
昨日观影北野武2023年影片《首》,讲实话,作为一位北野武的影迷,我属实是看爽了。
本片聚焦16世纪日本战国时代,讲述了以织田信长、羽柴秀吉、明智光秀、德川家康等战国名将之间的斗争。
这很难让人不会和黑泽明联系起来,毕竟黑泽明曾是日本历史片与剑戟片的导演祖师爷,本片也有不少与黑泽明有关的致敬。
整部的基调,仿佛是古装版的《极恶非道》。
左边南名,右手忠信,北野武永远是aniki 假如你是名北野武的老影迷,那么恭喜你,这部电影堪称北野武的“极大成”之作,当然这个“大成”得加上引号。
首先,从演员的角度来看,整部电影若如老朋友聚会。
《极恶非道》里的加濑亮、安部一德等,大森南明又来做北野武小弟了,《玩偶》里的西岛秀俊,《座头市》中的浅野忠信,还有上世纪北野武电影中的黄金配角寺岛进也来了。
(顺带一提,另一位北野武的黄金配角大杉涟于2018年逝世,北野武曾在电视上为此落泪,如果他还健在的话也许也会被请来吧)各种老合作伙伴的加入,使得北野武的这部电影若如一场与友人的狂欢。
北野军团多年不见的寺岛进也来了 其次,该片充满了北野武式的恶趣味、暴力美学。
在普通日本大众眼里的正经历史,被老爷子用各种野史与正史揉杂在一起,通过北野武式的荒诞与黑色幽默上上下下讽刺了一遍。
这么喜欢老男同的故事吗武桑
武式暴力被放大至重口喷溅的血浆,忍俊不禁的镜头切换、对白,都是北野武式的,唯独少的,可能只有以往北野武电影中的那份暴力前或者暴力后的寂静。
一.关于电影本身 “首”本身是敌方首领的首级,谁取得谁就能获得权力获得财富。
首的意向贯穿电影始终。
开头一段长镜头,就是对于一个无头武士尸体的特写,这也是我认为整片为数不多的有北野武式唯美的镜头。
然后是荒木村重家族老小全被斩首,再到小人物农民难波茂助对于首级的渴望,渴望借此飞黄腾达,竟把己方将士的头砍下惹众嘲笑,再到最后明智光秀的首级被取得结果被北野武一脚踢下,“首”一直都在。
螃蟹从尸体的喉腔爬出,残酷的美
片中的“首级收藏家” 同时从武士道层面看,首是武士切腹自尽后,介错人砍下的东西。
这个首,可以是腐败的权力,也可以是无尽的财富,更可以是武士道仁义勇礼外表下的残忍与卑鄙。
首级,就是武士道精神眼中的利益。
为了利益,人们会不择手段,过去的武士会这样,现在的武士也会这样。
北野武借此机会,将日本人文社会下仍留存的武士道亡魂彻底的批判了一遍。
《首》中,北野武所扮演的羽柴秀吉是观众视角的寄托,也是讽刺表达的主体。
王侯将相间的同性爱情变态爱情,他直呼不懂,实际上是对封建时代上层之间你死我活的畸形斗争的嘲弄。
清水宗治在船上切腹自尽时,似乎庄重的仪式被北野武的种种不耐烦给弄得十分荒诞(是的,和那部老电影《切腹》一样,北野武也把日本人自尽的事拿出来嘲笑了一遍)。
对于小人物的刻画,也是北野武所擅长的。
片中,农民难波茂助为获得首级而杀死同伴,颇有芥川龙之介式视角,以及会说单口相声的浪人,看破战争的尔虞我诈想及时退出但仍然难逃一死。
(话说北野武还是忘不掉致敬自己的老本行啊)在荒诞的、小丑式的历史群像下,小人物的命运被位高权重者左右,若如蝼蚁,若如棋子。
二.关于北野武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感动的并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北野武。
看了这么多电影,我觉得,现在的北野武,是比任何时候都要自由的、为自己而活的北野武。
纵观Takeshi先生的大半辈子,与我爷爷同年出生,当过出租车司机,脱衣舞秀场的喜剧演员,在八十年代的日本相声舞台掀起热潮,后来又用自己的电影为日本开拓新的艺术疆域。
21世纪前的北野武,是在不断证明自己的北野武。
北野武用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对生命,对社会,对死亡,包括对自己不断的剖析审思。
进入21世纪后,北野武更多的是对电影艺术的不断创新,直到《极恶非道》三部曲的出现,北野武逐渐放飞自我。
山本耀司设计的西装从《大佬》穿到《极恶非道3》 他知道电影是故事,所以他乐意在电影中,在我们这些观众面前,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拿枪口对准自己的脑袋扣下扳机。
他可以是他电影中的任何主角,是能牺牲自己救下黑人小弟的黑帮老大,是执着冲浪而淹死的聋哑男孩,是逃学练拳的高中生,是陪患癌老婆去看大海的警察,是创作失败后爬起来而后再失败的艺术家。
北野武,永远都是反抗的北野武。
他反抗着传统的电影形式,反抗着社会体制,但他绝不会像大岛渚,像贝托鲁奇等那般严肃,他永远会在黑色与红色之间,加入适量的,甚至会有点可爱的幽默。
回到《首》来,如此好的电影历史题材,北野武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华与技术,去创作一部黑泽明式的史诗。
黑泽明电影《影武者》就是讲的《首》中德川家康后来的故事。
但北野武没有。
所以我为什么之前会讲,北野武是为自己而活的。
年轻时黑泽明在他耳边说“日本电影的未来就交给你了”,北野武早已用《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作品证明了自己,证明了自己就是日本电影的未来。
年龄将近八十的他,现在还需要证明什么呢?
不如将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热爱,将自己的思想任意挥洒一波。
这是一份独属于北野武的任性,独属于北野武的倔强,也是北野武献给自己的大礼。
北野武活出了自己,活出了“几千度滚烫的人生”。
电影结尾,他将敌方首领的首级一脚踢开,将武士道、落魄的体制一脚踢开,讽刺意味直接到达顶峰。
回头再看2021年的北野武传记片《浅草小子》,片尾北野武在回忆中故地重游之时,在电梯里他的师傅告诉他的如下两句话,在去联想《首》,更觉感动。
人活着,就要和北野武一样啊。
日本历史上堪比尔朱荣的乱世枭雄,在北野武的镜头下竟然成了一个疯疯癫癫且有同性癖好的人,而明智光秀——日本史上最著名的反臣却被塑造成保守忠义之人,其那场延缓日本统一进程的政变也成了屡遭羞辱,遭遇君主欺骗后的不得已、顺正义的反抗,以致让人看完后(抛开中日民族对立情绪,秉持希望各国统一,黎民安身立命的心态)不会对这场政变延缓了统一进程而感到扼腕,甚至觉得在这样的神经病主公麾下,一切政变的发生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虽然不知历史上真实的信长是什么样的形象性格,但也难以想象若真如被塑造的这般疯癫,是如何近乎结束混乱的日本战国时期接近一统全岛的,这种行事风格在魏晋南北朝怕不是早死了八百遍,还需要搞动静那么大的政变?
北朝一个厨子就能把对手下说骂就打的高澄解决了,要么就是历史上的信长不是这样一个人,要么就是日本战国时代水平实在太低; 虽然频繁且露骨的同性画面让我生理不适,暴躁疯癫的人物群像加深了我对日本武士大喊大叫、做事一根筋的“刻板”印象,但还是要感叹于北野武对历史的创造解读和对电影的精巧构思,正如上文所说这场不可思议、迷雾重重的政变在北野武的执镜下也变得合理,同时老爷子用两个镜头——光秀对于织田信长的死表示不见到头颅难以放心回营,而秀吉则不耐烦的表示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头颅只要知道他死了即可,来巧妙展现出他心目中明智光秀和羽柴秀吉的性格,随后电影戛然而止,留下观众独自思考,难道真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这般不拘?
如此荒诞?
是一部典型的充斥着北野武式电影幽默和轻松诙谐的片子。
北野武继续他的全员恶人!
今年正好是“信长之野望”这款战略游戏四十周年,“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前段时间我收听了一期专门纪念信长野望四十周年的博客节目,其中,节目借对信长野望的漫谈,谈到了游戏制作公司“光荣”对历史浪漫化的模拟。
讲到太阁立志传,节目嘉宾有这么一个观点:太阁立志传这么负有历史浪漫主义的游戏,是典型泡沫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靠自身的努力,一个卑微的农民,照样可以做到摄政关白!
努力的工作,挣大把的钱,幸福的未来可期!
但当泡沫破裂的时候,所有人的梦也醒了,在时代巨变之下,普通人能够做到随波逐流,亦是人中之龙了!
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秀吉!
你且安心的搬砖,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在北野武的恶人宇宙里,历史更不会有浪漫,因为每一页都写满了人吃人!
太阁立志,那必须用尸山血海堆出来!
相传北野武做过普通“若众”,也许对阶级跃升的残酷看的更透彻吧!
一脸伟光正的名门武士光秀在感叹“武士的情感悸动是很难琢磨的” 农民秀吉只会嫌弃武士切腹前屁事太多,耽误正事!
在战国乱世,你周围全是杀人如麻的心机大佬,没有上帝视角,穿越回去,以你现在的腹黑程度能活多久?
真想看看,如果北野武做如龙的编剧,他心目中的极道会是什么样子,至少即便是有主角光环的任侠桐生一马,在真正的雅库扎里,他能活过两集,那也必定只能活在监狱里。
狮童饰演的农民茂助,若没有剧情护佑,早就死在那场不知名的“突袭”(送死)里了!
你一半路入伙的足轻还想首级讨?
足轻的作用就是填线,他们不用板载突袭耗光对面的铁炮弓矢,那些旗本怎么冲的上去破阵型立功?
秀吉、光秀决战在即,没人去突袭送死,可能会满盘皆输.. “小六啊,你和中川一起去死吧..不是不是,率军突袭吧...”虽是片中笑话,但正是所谓但有一将之功成,必有万骨之枯!
以我有限的小日子战国知识,我确实无法理解电影中信长放话准备由最有实力的家臣来继承家督的逻辑!
按理说小日子也是有立长不立贤的传统。
早在我们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差点导致燕国灭国的故事,以信长的能力,不可能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即便是引蛇出洞的阳谋,也会引发严重的内乱,令人费解。
小日子喜欢把信长与曹操对比,光荣更是把二者的立绘都整的几乎一样。
但我以为,信长不如曹操,至少曹操比信长更懂权利斗争人吃人的本质,所以曹丞相才好“梦中杀人”,试想再汉贼不两立的同人小说,脑洞也不可能大到,曹丞相带着曹丕曹植在铜雀台赋诗之时,被荀彧刘晔带兵造反团灭的剧情,因为他们不可能有这个机会啊!
反观信长公,巅峰时坐拥近800万石的领地,居然能被光秀造反,一天之内连灭他本人及其继承人信忠,大热倒灶,最后让秀吉摘了桃子。
权力更替,人心险恶。
你内心若不常驻恶鬼,即便你强如织田,也活不到最后!
感觉本片加濑亮的织田有点用力过猛,说话时连脖子上的青筋都随时暴起!
怎么和角头2里的白毛有点神似?
实难想象这么疯批的信长在雨夜的桶狭间,在跳完敦盛后,靠什么率队突袭东海道第一弓取本阵的!
难道是武士间的纯爱?
本片最后实为点睛之笔,平常兵过如篦的武士,落单之后,没了组织优势,立刻沦为农民讨取首级的猎物,面目全非,不得全尸,体制内之人看后会不会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昂然的历史自信 日本人对于战国时代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时期历史可谓津津乐道。
围绕织田、丰臣、德川家康此三位历史巨人的有关著述和影视,在日本可谓是汗牛充栋。
而这前后相继的三代统治者的历史阶段,可能是日本“中世纪”史最精彩的时刻,没有之一。
北野武担纲总制片的最新电影,《首》,便是描绘这一时期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其亲自担任丰臣秀吉的角色进行表演,——丰臣亦是这一时期最大的赢家。
在电影《首》中,织田信长被刻画成一个残暴、敏感、高高在上且喜欢男宠的有点野蛮的统治者,丰臣秀吉被刻画为一个智慧、谦和、温文尔雅而又体桖民众的老者,而德川家康被刻画为无比狡猾、无比聪明、惹人厌烦、被刺杀很多次不死而又很有实力的老者。
《首》继承了影视作品抬高丰臣而贬低德川的传统——如同英国历史剧贬低亨利都铎的传统。
(看来德川和亨利都铎在半个世纪内的影视形象抬不起头来了) 围绕这三位战国历史巨人的电影,我见识的已有四部:《首》:平静描述三巨人时期的历史故事。
《忍者之国》:伊贺忍者对抗织田信雄大军进攻的故事。
《关原之战》:改编司马辽太郎原著,讲述后丰臣时代石田三成、德川争权。
《大帝之剑》:阿部宽倾情表演,讲述武士护送丰臣秀吉后代公主逃亡和反攻德川幕府的外传式故事。
上述四部电影均制作精良,群英荟萃,尤其是《首》,群星闪耀,凡有日本观影体验者均能发现自己耳熟能详的当红演员。
可见这是一部受到影视界重视的电影。
与部分国产古装电影明星尴尬的表演所不同的是,《首》中群星表演毫无违和感,演技全部非常到位且精湛。
2小时的影片堪称全程精彩纷呈,权力争斗惊心动魄,战役片段激烈但又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静气在内,不是历史典故就是抖包袱,似乎是制片者津津乐道、娓娓道来一段最熟悉的历史故事,似乎要把这一时期最精彩的日本历史呈现给世界。
从此角度来说,日本历史影视充分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自信。
历史的现实与残酷 电影重点讲述织田信长到丰臣秀吉过渡阶段的真实历史。
除了这二位重量级历史人物、幕府将军,其他主演还有明智光秀,德川家康,所以形成至少四方人物的博弈。
重大历史过渡时代,一定会有权力博弈。
本能寺之变是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明智光秀反叛杀掉织田信长的往事也令很多人不解。
《首》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描述。
相比三巨人的高光,明智光秀的形象是忍辱负重、身怀志向和秀外慧中。
明智杀掉织田很可能会导致丰臣或德川的进攻,不管丰臣如何挑唆,德川如何中立,消灭了明智,就会形成丰臣、德川二元对立局面。
影片最后丰臣一脚踢飞明智人头,亦照应了影片开头的人体颈项特写。
影片整体节奏明快,20分钟后渐入佳境,各种中小型战役、遭遇战、多人打斗、暗杀行动层出不穷,加之很多政治斗争场景,让影片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如果说《首》的明线是四巨头政治博弈和战争较量,《首》还有一条暗线,就是投奔丰臣的一个忍者小分队执行任务的故事,其主角为想当将军的平民难波茂助。
历经磨难的小分队终于拨云见日,难波茂助斩获了明智人头,然而没得意多久就被友军战士杀掉,难波的人头和明智人头同时被呈现在丰臣面前请功,这里体现了对历史残酷的讽刺和暗示,难波茂助的经历展现老百姓在历史兴亡中的无奈、无辜、不幸与沉痛。
织丰时代的崎岖历史赛道 从头至尾,《首》弥漫着战争电影的暴力美学。
实际上,电影取名首,亦暗指战争杀伤和杀敌斩首。
电影中不时出现的战将所谓“介错”斩首,在日本战国小说中出现很多,亦描绘为贵族的专属权。
《首》展示了织丰时代高压专制而又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表面上看织田信长维持着统一局面,然而统治并不稳固,战争连年,下层百姓更是堪比刀俎下的鱼肉。
这一颇具日本特色的战国历史,很难在本国找到相似的阶段性画面,如果非要找这一局面的相似画卷,可能春秋时期和五代十国的某些阶段有点相似。
那的确是一段血雨腥风的日子。
织田信长之外的众家老,虽养尊处优却难以穷奢极欲,相互间纵横捭阖却朝不保夕。
而层出不穷的试图建功立业的草莽英雄,将军府唯命是从的忍者,却在一日千里、大浪淘沙、优胜劣汰。
那是一个艰难的时代。
日本电影非常注重体现日本人的精神、意志力和心力,而直率精神、敢迎难直上(遇见挑战反而振奋欢喜),痛快精神(痛快痛快,先痛后快之精神),争强精神,这些精神又是日本得以傲然屹立的秘密武器。
因日本资源条件先天逊于东亚乃至其他亚洲国家,民间长期的积贫是难以避免的。
日本的海盗传统、浪人群体和封建专政,一起促使日本对外扩张,这种对外战争,在丰臣时代就是地区争霸的延续,甚至和明朝打得有来有回;在近代演变成法西,斯主义。
这些历史趋势,与织丰时代的历史道路以及武士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时至今日,二战结束已80年,所谓大日本帝国也演变成强悍发达的“小日本”。
《首》,闪耀着织丰时代的历史光辉。
这光辉如同“登上山坡遥望青天白云,沿着山坡不断向上攀登”的信仰之光。
各民族不同的崎岖的历史赛道,正汇聚成万里江河。
这面瘫大爷太能扯了,可能雇了个男保姆。
从这里,可以全面的看到北野武对武士阶层,武士价值观的戏谑。
在日本战国历史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这里都是这么的无下限。
织田信长当众OOXX,明智光秀私下搞基。
最后的赢家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都是极度无耻,为人为官毫无底线。
用宋晓峰骂崔志佳的一句话说:“你们这里哪有好人呐。
”由此可见,北野武对一系列神话了的日本战国史的不屑。
这是从《全员恶人》系列的黑社会题材延续下来的价值观(而且演员还是这帮人),简称,没有一个是好饼。
(对不起本来只是想写短评的但想说的太多字数超了,但评得真的很随便很个人观感)丑话说在前头:我不建议战国オタク之外的人去看…我是能顺清从荒木村重叛乱到山崎之战中间每一次战役地点事件和人物的,问就是因为玩过太阁,然而这次做到勉强跟上节奏已经是竭尽全力(原创人物的部分就跟不上),而且每个镜头的信息量都是海量的,不熟悉就会溺死在地名人名里,熟悉的就直接颅内高潮,比如说信长尾张弁秀吉关西弁,漆成蓝色的安土城天守阁和传教士团,忍者参与战争的方式,水淹备中高松城和中国大返和神君穿越伊贺我都太太太喜欢了😭大河剧这些主要事件不知道拍了多少次,大家心里也对结局有数,但北野武拍的就非常锋利、调度精确,让观众虽然知道战争的结果还是能萌生强烈的无常感。
他真的…好会拍村战啊……只有马斯洛最最最底层欲望的名为人的野兽们的乱斗………出场人物巨多却全部都很立体生动但,这本质是一大型同人文,戦国オタク可能不会全盘接受他对战国的解读,我个人是非常能接受疯批信长的,猴长得比较ooc,说的话我还听不懂,大哭😭但家臣团秀长和官兵卫两位特别萌!!!!
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明明本能寺之变原因的说法非常多但他却选择了最离谱的一个,可能是他故意的但我内心无法接受,明明其他的政治系戏我觉得做的很好的啊😭(虽然光秀人设也挺符合我想象的)影响我理解的最致命的原因是我听不懂大部分尾張弁和関西弁…想等字幕组出了二刷呢!!
北野武显然对自己民族、国家的认识十分深刻,也大胆地进行了展现。
但这些,就值得北野武获得一吨重的勋章吗?
显然不是。
让我们化用一段历史。
原话是这样的——教员从历史上“研究”蒋光头和国民党,指出:“国民党怎么样?
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
” 日本怎么样?
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
北野武,就充当了揭示日本过去是什么鸟样的角色!
日本是什么鸟样?
通过影片,大家可以得知,日本民族是十分残忍、暴虐的,动不动就杀人,动不动就自杀;既不拿自己的命当命,也不拿别人的命当命,这从明智光秀在家杀人取乐可见一斑;日本人十分变态,竟然有祈祷人早日死亡的节日;日本人见利忘义、狼心狗肺,茂助为了获取功名不惜杀死自己的同伴抢夺首级,自己的妻儿老小被军队全部杀死,他竟然开怀大笑,说摆脱了负担!
那么,日本的现在是什么样呢?
公然排放核污水,毒害全人类生活的家园;擅自扩大大陆架海域,就是为了抢占地盘遏制新中国的海军力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日本将来必然沿着反人类、反新中国的道路上前进,直到毁灭的那一天!
北野武对日本人的精神内核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进行辛辣的讽刺、批判,不愧为伟大的影视工作者!
我们要感谢他。
但是,善良的新中国人民, 你们可要警惕啊!
阿武开心就好,倒是久不见加濑亮
北野武:听说你们觉得西岛秀俊月代头很帅,我剃!听说西岛秀俊是你们妈,我摸!
北野大爷的戏说历史。一开始以为是胡诌的,后来发现有鼻子有眼的,以我有限的知识居然对得上个大概,然而那些细节又明显充满很强的个人色彩,反正在世的人谁也没在当时的现场,就颠起来呗。好多地方看似冷冷地、真诚地,背地里很恶搞,你要是懂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就会拍脑袋“靠,这也行?”乖乖加濑亮演个神经病无赖也太得意洋洋了,还是第一次看半秃的西岛秀俊啊,请不要用那种帅哥眼神了好嘛,我实在没眼看这样的床戏啊啊啊啊。幸亏一大堆熟脸,不过依然有点点脸盲。看得出想要通过“首”这个关键意向,把命运无常、世界是个草台班子的权游感做出来,故事信息量相当大了,推进很快,而且有些经典叙事的结构,但镜头有点平,跟不上内容的疯癫感。当然北野向来也不是以镜头语言见长,能把一贯的黑帮式幽默玩好就很满意了。
这么大个阵容,也拍不出个啥来……北野武对同性元素的利用,反而是减分的,像是一场暗中坏笑的施舍。难为西岛秀俊了,又让他别别扭扭地演了次基佬。只能说这看了一遍又一遍的本能寺之变,有了新意,那些疯狂的制度、习俗也借由玩笑土崩瓦解。两星半。
本能寺就是你们日本人的断背山啊!
所谓野望,尽皆荒诞。一部战国物,实则黑帮片。全员恶人,都是演员。无厘头的信长&男同。
我对影片中的人物没有多大概念,多数人对我来说就是个名字,少数几个是游戏角色,所以影片拍得这么big胆我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当然切腹这种自虐行为终究还是引起了生理不适。影片当然是很夸张,但在封建专制社会里这种现象或许也不夸张,如果历史上没有照搬式的发生过,可能只是当年没有点亮类似的癖好树。绝对权力导致绝对压迫,在各位大佬谈笑间的争斗中,是无数足轻、厨子、替身的命如蝼蚁。那都这么残暴了为什么百姓不造反呢?或许是因为造反成本太高了。那怎么样成本低呢?那当然是把这种压迫又往下传递到更弱小的群体的头上,层层盘剥到最底层时,甚至蝼蚁也能在大人物的争斗中获取食腐一般的小利,这个食物链是如此稳定,即使有些许像茂助这样的“倒刺”,他也是为了能在得手后调转血盆大口,把其他人当食物随时吞咽。
相当敢拍的电影,北野武老师表示这是他最后一部导演作品,所以也是非常放飞自我,还为此写了个小说,原本他不打算参演,但最后为了保证票房,还是参演了。虽然影片有历史原型,但更像戏说,也是真敢说,片名的“首”既是“首领”,也是“首级”,所有人不是在争夺首领之位,就是在争夺首级换取战功,很群像,借由这个乱世,去讽刺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和那个时代,前面刚说要带领军队讨伐敌军,后面就直接成了逃兵,前面刚说要忠君爱国,后面就直接成为了叛军,高层各种发疯偏执纵欲PUA,底层想跨越阶级却又十分愚蠢,满口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却都虚伪至极,只为利益,所谓的惺惺相惜,都是龙阳之好,那些英雄人物,其实都是些被私欲控制的血腥暴力分子,机关算尽与明争暗斗,最后不过都是虚无,权贵和贱民的首级也并无不同,很黑色幽默的电影。
品味低下
不喜欢都在说什么一群小弟陪着老头胡闹。只是风格鲜明的北野武式消解罢了,又恰巧是不太讨巧的历史剧体裁。人名又长又难记,英文字幕看着确实有点累,我那一排的老白男如坐针毡,几乎都没撑满全场。从上至下对首级的渴望,说了很多屁话照样么得感情,恨不得都给你们来一刀。btw红毯和首映上的老头显得好小一个啊
丰臣秀吉也在骂主子,所有主子都该骂,为什么大家还都想当主子?老头儿漫才之魂不灭。你就玩儿吧。cannes76 北野武自导自演自己写的书。
妈呀,没想到是部同志片……不了解日本历史的人完全看不懂,真是一头雾水,美术服装倒是蛮精美的
名人搞基是真没想到
好一出荒诞悲喜剧。老头擅长用简单直接粗暴荒唐来解构严肃。因为现实就是荒诞不经的。北野武这个猴子农民好好笑啊。人家在正经切腹,你们来一句怎么还没死啊,我是个农民(不懂武士道)。坐个水轿,还晕船吐了。让下属率兵出击,说漏嘴了,说你们去送死吧……还是农民实在,首级不首级的无所谓啦,人死了就行。
北野武自己玩的开心就好。
2.5//北野武是不是打算放个烟雾弹尝试出柜玩啊 不仅红白刀子没有脑袋还亲亲爱爱世界大同 看完直观感受是不知道我和他谁更癫//如果真的是引退之作 那么北野武还是那个社会学家北野武 将严肃历史拆解为同人幻想 男人与马也只是游戏的一部分
日版蓝光
男宠造成的本能寺之变,北野武,你这面瘫猴子可真会戏说啊
不知道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北野武应该也没有想对标真实史实,但是通过这部电影似乎以更加“电影化”的角度重新看待黑泽明和日本新浪潮的情色片,以前很排斥,现在发现让这些电影占据艺术一角的远远不是内容上的特别。北野武的这部电影很[中规中矩],一切都是以人们印象中的模式塑造人物,纵使是喜剧剧情也太乏善可陈了些,更让我害怕的是一幕一幕干净利落的人头落地竟然不能激起我任何感觉,只有无聊的烦躁,观众的心理也在这些年的电影市场中发生变化,我们渴求的已经不再是直观和纯粹的暴力,暴力也不与血腥划等号了,这种转变可能暗示了社会心理的某种变化,我们的愤怒以及宣泄的快感正在通过另一种看不见的方式蔓延
本片虽然胡说八道,但娱乐性很强,暴力方面疯狂砍人头,情欲部分全是男x男。看加濑亮百般想搞西岛秀俊,远藤宪一和西岛又是地狱恋人,是不是想想就很好笑?可惜我们浅野叔叔的戏太正直了,s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