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短评塞不下,所以写个长的来记录个人感受,非常"个人"的感受。
总体来说比第一季拍的更深入,更具体,甚至更真实,虽然也有一点童话的"轻"。
但居然评分比第一季低,可能因为没有第一季那么"轻",那么狡猾那么流于表面,所以更易招来比较极端的评价,好的或坏的。
每个人红榜黑榜也不一样,因为有共鸣的地方不一样。
————————————————————红榜:❶❷❸❻❶的主题很喜欢,第一集就是love for dead people,非常治愈。
这种love没有一个正常的消亡过程,它甚至可能在开得最绚烂的时候突然被迫停滞,但它不会消失,甚至活着的人会在记忆里面不断的美化对方。
有句狗血的话很经典,"活人永远比不过死人",虽说确实不要跟死人去比,how stupid,但这也说明了死人在活人的认知里拥有"无限可能性",毕竟记忆也是会骗人的。
其实个人没有相关的经历,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都暂时没人离开,不太能完全与主角共鸣,但是很喜欢女主卖车前和死去的丈夫一起兜风聊天的那个场景,空旷的马路,崖岸边迷人的风景,每一丝空气都在诉说她深切的怀念。
接下来她终于和现任丈夫坦白了她缅怀死者的方式,担心对方被吓跑,结果丈夫告诉她"你的爱这么宽广,我只拥有了其中一部分已经远超期望了",格局👍🏻。
他一样,也留着母亲曾经天天用来喝薄荷茶的杯子,有时候自己也会用,像是在亲吻母亲……接下来,这一集里我最喜欢的台词来了,女主:"我这辈子怎么能两次都这么幸运(遇到两个这么好的人嘤嘤嘤)",格局👍🏻。
丈夫:"很高兴我占了其中一个。
"呜呜呜呜呜呜真是两个温柔有爱的人😭❷的设定非常童话,night girl和day boy,结局也童话。
其实对这类不太"真实"的童话不太感冒,但因为和女主的作息太过相似而产生共鸣,虽然我不是因为疾病而是因为night owl属性🐶边看边觉得要是我和女主认识,绝对能成为不错的朋友,毕竟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也确实有段时间作息非常的颠倒,能和国内朋友聊天的时间一般是在🌞落山后,反而和欧美国家的朋友共享的时间更多🐶不过我还是喜欢白天喜欢阳光的,长年累月的日夜颠倒照不到🌞我很大可能会抑郁至死。
所以日常在正常作息和美国时间中无缝切换🐶其实女主一些言论挺通透的,一针见血。
让我对她从最初的无感到结尾的"嗯哼,不错"😌❸我可太太太有共鸣了。
在一次广州火车站出发的🚞上遇到了接下来5 6年里都没见过的最帅的男孩纸(可能还有记忆的美化加成🐶),但因为自己当时心情不好+手机没电想加个好友都不方便而忽略了对方好几次暗送的秋波,好几次啊!
for real!
在那之后我都是高铁出行所以完全切断了重遇的机会,广州火车站,懂的都懂,会患"恐人症"🐶所以❸的男女主一遇见,纯爱战士🧬动了。
双方都是可可爱爱的"守旧"的人,但对于吃惯了爱情快餐的现代人来说反而难得。
那个中世纪骑士礼碰手肘的画面,啊,纯爱战士应声倒地呜呜呜呜呜呜呜😭当然不留地址不留电话只有一个疫情封控状态下的两周后的约定,kinda stupid,因为真的很容易错过啊!
没错过是童话,错过了就是"笑话"了🐶所以最终男主还是依靠惊人的记忆力回忆出了女主母亲家的街道,呜呜呜我还是爱童话的……结尾镜头拉远,街道挺长,双方能不能再次遇见,谁也不知道……更喜欢了!
缘分就是要这么的奇妙才会这么该死的迷人!
纯爱战士再次倒地!
PS. 露西宝通长得也不错为啥我每次看她的作品都会认不出来,从《波西米亚狂想曲》到《初恋这首情歌》,再到这一集,都是靠事后看演员表才知道。
作为只看过权游片段的麻瓜来说,除了觉得男主声线耳熟以外完全没认出他就是know nothing的囧雪。
真的,他要是刮个胡子换个发型估计更加路人脸,因为本来就是个长得还行的路人脸😂如果说❸是这季里我最喜欢的童话,❻就是本季封神之作。
非常真实也非常扣题。
因为父母离婚,母亲和女主境遇有共同点而有了一丝共鸣。
也因为这个故事让我梦回从前思考婚育思考lifestyle的日子,产生了更多共鸣或者说感慨,虽然我现在是不婚丁克。
被配偶cheated on后离婚的计划男✖️意外女,在心理诊疗室外遇见,互相需要互相帮助后各自都到达了一个勉强能独自生活的程度,男主突然领悟到了——比起马上进入一段new relationship去疗愈,他更需要的是let go以前那些他选择的他计划的所有外物,先build up himself, love himself, n then he'll be healed。
配合着全剧最好听的BGM,他一路走,一路扔下所有的"负重",最终在天亮后,心平气和地和前妻说"离婚协议我会签的,我希望你快乐"……这一幕看了好几次还是觉得太棒了,这才是modern people最先该有的love。
他终于翻篇了,(心理学来说就是)和过去的目标解除连接,"认知闭合"了…………几年后男女主再遇,续上了之前那个未满的圆。
真实的境遇,童话的结局。
人文关怀,我永远爱看。
PS. 男主真的是一个目标导向型人才,应该没有老板会不喜欢他😎————————————————————不红不黑榜:❺❼❽其实这几集探讨的主题都不错尤其是❽,只是对我来说都不算new/没有共鸣。
❺是青春期孩子对自己性取向的迷茫,迫于社会,周围环境的压力而不够坚定,pretty normal。
再加上女主父母离婚,母亲太过繁忙,母女之间也没有深度交流,更让她青春疼痛了。
有过相似经历的人应该会感触很深,吧……❼是两个date过但没有走到交往那一步的人在街头重遇,身边都伴着自己当下的朋友爱人。
错的时间遇上,再加上"沟通不够,认知差异",导致两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拥有不同的记忆。
罗生门,太阳底下到处都是。
所以说,👄除了是用来吃的,还是用来坦诚自我,沟通交流的。
张嘴的人更幸福,真的。
❽的标题我很喜欢,the second embrace, with hearts and eyes open。
任何亲密关系都一样,open hearts n eyes才是维系关系的基石,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缺乏正确心理课程辅导,甚至人格都不完善内核也不坚定的现代人,都是一路跌跌撞撞摸索过来的,比如❽的这对夫妻,一对离婚后重燃热情的夫妻。
感情渐入佳境时妻子突然查出癌症晚期,接下来就是治病,手术,出院…………情节真是狗血又真实,还蜻蜓点水了一下"病患自卑"的心理问题。
其实故事是可以拍得好看的,但是这一集就是不太吸引我,我就当它没拍好看吧🐶————————————————————黑榜:❹对于一个看过上千本晋江小言的父权社会长大的中国女孩来说,这集真的,俗!
透!
了!
假兄弟,真暗恋。
不够自信不够"美丽"不够"优秀"的女孩,从学生时代起就暗恋学生会长/白衬衫学长/帅气少年blah blah blah, ewww!!!
"在中国,我买烟的路上都能遇到9个这样的女孩OK"?!
虽然最后女主moved on n made it, n I'm happy for her,但这腻歪的剧情依旧让我在忍不住跳过了20min的剧情后还是疯狂地灌🍵,解腻😊
《摩登情爱》第一季播出时我也写过一篇文章《摩登情爱:爱构成了城市》,但是侧重点在于剧情分析。
我仍然想借第二季写点什么,但不是以先前的方式。
我头脑中闪现的一个想法是这样的:观看存在着这样一个角度,即关注和主线剧情无关的那些漫不经心的遗落的琐屑,因为它们可能恰恰是最能透露出时代的气息、心态和观念的。
所以我多么希望我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远离主线剧情,甚至是故事本身,去关注那些不显眼的设定,细枝末节的地方,一闪而过的元素,那些意义段落之间的连接点、省略号和填充物。
它们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更可能的情况是,它们是下意识的。
当然,最有可能的还是,这一切都是有意而为之。
当然,我是不能做到这种高度抽象的处理的,我能做的还是找到一个并不那么通常的角度,进行切入,但这么做可能仍然是为了更好地回到理解故事半身。
无论这篇文章会是什么样子,总之我选择了几个我比较有话可说的切面,进行了一番个人化地理解、引申和阐述。
物与幽灵第一集,与大女儿结束视频通话后,妻子和现任丈夫有一段睡前闲聊,这看似是一个夫妻间极为寻常的无意义片刻,但是这段对话却显现出两人对记忆和过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呈现方式。
尤其重要的是,它还隐藏着现任丈夫未曾直露的心灵世界。
丈夫对亲人间相处方式的观点,显得他是一个有老派传统的人,坚韧、深沉。
在这个桥段中,我们看到,与妻子更善于表现出对前夫恋恋不舍的情愫不同,他对亲情的处理方式是轻描淡写、举重若轻的。
可是当进度条延长至夫妻在结尾前的一场深谈时,发生了倒转。
当时,妻子终于向丈夫坦承,自己这么多年来和死去的前夫的鬼魂痴情共处的故事,她那些甚至让不解的人多少觉得有些“变态”的身体行为。
当她说出这些时,她准备迎接的是丈夫的不理解与不谅解,但是,令她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丈夫充分共情、理解她的心理甚至到了一种超乎寻常(异常)的地步。
这是因为丈夫在内心同样埋藏着一段有关思念的秘密。
就像妻子一直无法离开前夫老旧多病的车,丈夫也珍藏着一只有着“缺口和裂纹”的杯子,那是母亲的遗物。
当他抚摸着杯子,他眼前会浮现母亲的样貌、鼻端会飘逸薄荷的茶香,他会用那只杯子饮水,就像从前亲吻自己的母亲一样。
这有关记忆的空间和气味、视像和心理,一如他的妻子坐在老爷车中就能和前夫进行超时空的交流一样。
对物的恋癖为我们凝固了不可凝固的记忆,记忆是一个没有容量却无所不容的容器,它收容着已逝的时间、空间、形象、行为和官感。
或深或浅,我们都生活在一座心理上的同幽灵相伴的世界。
因为我们需要他们。
他们可能是亲友,动物,少年时自己创作的人物,童年时卡通片中的形象,也可能是我们曾梦见的神秘事物。
相同点是,我们确信他们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夜与幽灵第二集,当你第一眼看到“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这个设定,你会想:“嗯……还好,挺取巧,就像第一季双相情感障碍一样,可能每一季都得拿一种特别的疾病来玩些特别的花样吧。
”好的,那么我们就聊聊这个取巧因而显得肤浅的元素设定吧。
在故事的前半段我们看到,女主认为这种病症并没有对她造成困扰,她可以自由地穿行在空旷的街道,黑夜的美景为她专享,熟络的商店和热面包为她专候,初识的黑夜女孩与白日男孩正在进行一场无时差的热恋。
但在故事的后半段中,美好的幻象逐次破灭,不相熟的店主不再为她破例开门,度过荷尔蒙的喷薄期白日男孩在夜晚变得萎靡,女主错过了和男主母亲难得的首次见面。
在此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破灭的幻象是什么。
是对作息节律的障碍、昼夜颠倒的生活、独来独往的风格所做的一切美好建构的破灭。
如果你真的成为一个只能在城市的黑夜中孤独潜行的鬼魂,这真的会很美好吗?
这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与主流相隔绝的处境,这正是女主真实的处境。
她的睡眠病症,让她注定与太阳底下的那个世界的生活方式、习惯和节奏隔绝无缘,而相对夜晚来说,人们理所当然地将白天当成主导这个世界运行的关键时辰与参照模板。
黑夜的生活令她对白日的世界产生了认知困难,从女主和男主睡前的几句对话中可见端倪。
女主提到了一档叫做《比弗利娇妻》(《The Real Housewives of Beverly Hills》)的贵妇真人秀,她坚持认为男主可以通过这档节目获知真实的社会。
虽然她所说的“情境真实”是有道理的,但她对调查素材的选择可见她阳光下的生活经验的窘迫。
当然这个片段也折射到了族群和阶级之间的落差导致的隔绝。
同样应该被注意的是剧中包括但不单止于女主的种族身份。
女主是一名亚裔,在她所处的社会是毫无疑问的非主流种族。
如果我们产生这样的联想是并不奇怪的:作为一个被淹没在主流人群中的少数者,正如同一个不辨所在的梦游者,一个独自夜行的旅人,一个飘荡无着的鬼魂——这正是女主在片头所提及的意象,虽然是从好的方面所表述。
与女主的种族身份近似的两个角色是男主和女主的老板,他们同属于少数族裔。
这使得他们经历着和女主可以共享的经验。
我们看到女主的老板在需要做手术时无人陪伴,男主的朋友是性少数群体。
而且在男主与女主分手期间,男主与一个白人女性的恋爱虽只以片段呈现,但是他的表现是失语的,他们进行着一场对话,却无法共享对方的心理世界。
另外男主还有一重职业身份是政治学或社会学教师,他认为美国从来没有举行过自由公开的选举,非裔美国人和女性直到最近才成为公民,可见他对主流社会的少数人群是有关注和体认的。
但是除了看到了主流/多数和非主流/少数的关系对比,还应看到非主流和非主流、少数和少数彼此之间的(看似)同类关系对比。
首先我们看到,女主与上司的隔绝,她不关心对方的琐事,不知道她有个孩子。
其次,女主与男主从作息时差上就是隔绝的,他们以相反的时间表生活,这决定他们和世界的关系完全不同,他们头脑中的正常和反常是正好颠倒的概念。
在初识的激情退却之后,我们发现男主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和认同女主,他甚至将她的疾病浅视为因为性格上的内向,而主动与外界保持距离的行为选择。
他并不知道,也许这二者并不矛盾,而且逻辑,因为睡眠疾病可能的确具备不容忽视的社会与心理病因。
虽然男主的职业是社会学或政治学的老师,但他不能理解女主的生理表现和行为表现与外在社会中的这个文化体和政治体可能的关联。
在剧中,时间倒错的生物节律成为一种少数族裔在一个表象的多元文化中心的深处与核心之中、在一个内化的固执己见的主流文化体系之中的弱势、边缘与静默、隔离状况的神经紊乱病症及其仪式化表现。
在卡通剧《凯文的幻虎世界》(Calvin and Hobbes)的一集中,当Calvin被叫起床的时候,他说:“不!
不!
不!
我还想睡一会!
”那天,他在学校困得不行,但是当他被母亲带上楼,按在床上的时候,他又叫嚷到:“现在就睡?
我一点都不困”。
(引用自维基百科)对996群体和学生群体而言,早上不想起床上班/上学,下班/放学后在可怜的自由时段内,又不想“过早”上床睡觉,哪怕久而久之,不论睡眠还是通勤质量都会遭遇滑铁卢,也阻止不了我们冒险的倾向,这同样是我们通过改变作息习惯,对社会现状所做的反应。
总之,通过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这一设定,我们不仅看到了少数族裔与主流种族的隔绝,也看到了少数族裔彼此之间的隔绝。
故事并没有直接试图解决少数与主流的隔绝,它潜在的逻辑是将这一总体情形视为一个难以打破的前提,但试图从更低和更内一个层面抵抗这一情形,方法就是令少数与少数之间因察觉出类似的处境而获得共同的心理结构,形塑一种共同体意识。
这少量体现在失恋的女主和她无人陪伴的女老板之间的彼此支持,大量体现在男主与女主的后续情节之中。
男主和白人女孩相处时的忸怩情态,让他发现自己其实也是一个难以融入在地的异质存在,他拥有一个和女主同样的黑夜的灵魂。
事实上,虽然他们的身体融入了这个社会,但在文化认同和心灵归属的层面上,他们都是纷繁表象下的白夜幽灵。
最终,是同构的处境所催生的共同体意识,让居于主流之外的孤独无依的人们,彼此吸引,尝试穿透彼此的差异,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并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
这也就是为什么男主和女主最终搬进一套属于自己房子,准备营构出一个彼此共同的家。
男主说,我意识到了每个伴侣都活在各自的现实之中,我想念你的现实,我热爱你的现实。
于是,他以双臂支开最大的夹角,去拥抱她。
而在女主的童话讲述中,她也付出了同样的行动,去拥抱他。
他们终于契合了,尽管不到最后看不到结局,但行动、互助和融合本身就是我们能做的全部,不是吗?
连结与空间第五集最重要的道具元素和心理元素都是手机正面那块散射着荧光、跳跃着像素、传送着音波的电子屏幕。
它立体地呈现出了(所谓的或暂时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彼此扞格、挤压、撕裂、叠加和交杂。
一个典型情景是女主一面应付前方驾驶位上母亲企图的言语干预,一面沉浸于社交媒体上和兴趣伙伴的亲密交流。
对她而言,与她相距半米的母亲实则是外在于她的存在,网络才是包裹她的内部。
但同在一片网络空间,也并不代表同在一个世界。
因为网络世界——或者干脆具象地说——电子屏幕表征的是她的精神世界,是她向未知和未来投射期待和自我审视的魔镜。
因此母亲通过社媒软件频繁传输而来的信息只要她不在意,就全都成了无意义的符号垃圾。
因为母亲是外在于她的精神世界的。
对社媒达人而言,与你传讯再频繁的人,如果毫无共鸣,彼此也处于信号屏蔽状态。
对社媒达人而言,与你物理距离再遥远的人,如果彼此间的信号接收处于全息状态,即便只能远程传讯也可以高保真地传真那份亲密。
况且即便你们面对面,你也会乐于在进行现实交流的同时,仍然保持在虚拟世界“交锋”的别样神秘的快感。
在这里,手机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工具,网络世界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交流空间,但关键词仍然是“交流”,是交流的是否或有无。
一方面手机和互联网可以打通交流,一方面手机和互联网可以屏蔽交流,并且这是一体两面、并存同在的。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女主借由手机和互联网与人打通的同时,就是她借由手机和互联网与母亲阻断的同时。
但互联网的问题在于目前它真的还只能被视为一个虚拟的存在,它在提供深入交流与紧密连结这一感受回馈的同时,也在阻断我们进行更基本的、原本我们都具备的交流方式,因为它在取消这一我们曾经极为依赖因而广泛存在的交流场景。
我们看到,目前互联网所代表的虚拟空间还明显无法收编和容纳亦即同化我们从古至今原本存在(虽有地理范围大小之差)的这一我们称之为现实世界的地理空间,因而我们不可能以虚拟空间代替现实空间,它们只能彼此补充,而虚拟可以取代现实的唯一可能是虚拟同化了现实,亦即虚拟包容了旧的现实,成为了新的现实。
然而到那时又会因为技术与认知的滞后,出现新的虚拟与这一新的现实之间的对比与分野,因而最终我们发现,是虚拟被现实吸收和同化了,而不是现实被虚拟包容和收编了。
当我们在指称“世界”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是从虚拟而是从实在的角度来指称的,究其缘由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并非证实了实在本身有多么实在。
回到剧情,虽然我们看到了女主通过互联网与自己心仪的对象发生的紧密连结,但相比介入现实,她对互联网近乎失衡的倾斜与投入,也体现出我们对真实世界边界感知的模糊不定,甚至是对真实世界感知能力的存疑,因为我们似乎过分依赖一个我们的肉身并不能置身与穿行因而也无法真正抵达我们所交流对象所在彼岸的另类空间。
这说明精神世界弥足可贵,但是肉身能否取缔仍是未知,因为肉身的接触和对照似乎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理解手段。
女主对互联网失衡的投入,令她排斥掉了身边的亲情,也没能与心仪对象达到全面充分的交流和理解。
转变的契机在她搞砸了自己和心仪对象的关系。
此时她无法延续之前在虚拟空间上与心仪对象的亲密交流,孤立的她通过社交媒体主动联络了自己的母亲,这一举动可视为她终于认可了母亲也同属于她世界的内部。
而随后她与心仪对象的和解,也不再是借由互联网,而是前往对方家中,虽然我们并不能得出这样做的必行性,但这几乎是下意识的行为,可能恰好印证了我前面所作的论证。
我们真的依然需要现实空间,虚拟世界还无法满足我们的交流需求。
计划与创伤第二季的故事是非常贴合时事的,疫情大流行、阿富汗撤军、气候危机大讨论(二、三集均提及格蕾塔·通贝里)都得以体现,甚至成为故事发生的逻辑背景。
这是创作关注现实的好现象。
第六集的男主是一个退役军人,从他的言谈和年龄上看,他是一名驻阿老兵。
主导他的语言和行为模式的关键词是“计划”。
这个词第一次出现的位置是在叙事开始不久的那次集体野餐活动上,当女主走过来告诉他自己的丈夫和他的妻子出轨的时候。
男主不假思索地否定了女主的推测,因为这不合乎他和妻子的计划。
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尤其在他稍早也是剧情内第一次出现的战争神游中,我们已经得知他看穿了妻子出轨的事实。
可是当剧情推进,当“计划”与神游不断复现,我们渐渐理解他这样看问题的原因。
沉溺于计划,是因为生活不可计划,人生混沌无序,稳固的幻象之下面临彻底失控的可能。
对男主而言,这种可能是他亲身体验过的事实。
战争中的不确定令他希望在战争之后他的未来是可以确定的,因此他计划了二人世界的全部人生,选择性忽视妻子出轨的事实,希望表面的平和能够延续既定的爱情计划。
可是当那份离婚协议书出现在眼前,情变的真相已不可回避,爱情计划只能宣告失效,神游中战争回忆与现实环境的错配,是战争和爱情带来的双重创伤在大脑的反映。
可这只是事实逻辑的一半,从他的立场出发的一半,站在他妻子的角度来看,其实正是因为他从未远离战场,他用战争的思维来形塑爱情,才导致了妻子长期的不幸和最终的决离。
如妻子所说,“我不是你的任务”。
也如他自己在面对离婚协议书时,只能用格斗游戏来麻痹自己,竞争性游戏的思维模式就是“过关斩将”的任务式的,但他已然"Mission Failed"。
可是在认识与自己妻子出轨对象的前妻后,他又将这个女人的创伤复原当成了自己新的任务/计划。
他最终抛却任务式爱情思维,亦即他终于从战场上完成精神撤离,是他再次从一段感情中经历不可预测的变数之后,他听从了女主的建议,生活不可计划。
在清冷的夜路上,他一件一件卸下那些羁押着他的和他所执念着的事物——军衣、工装和烟火,只留下原属于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继续向前。
当偏执的计划离开生活,意料之外的结果才得以出现,他和女主即将开始真正的约会,这一切从未计划却真实自然。
这个故事的美好之处也许在于,虽说是爱情失败重复了战争创伤,但也是通过爱情磨炼修复了战争创伤。
(公众号:段雪生)
献给10周年纪念日的自己和最心爱的他。
We face the music together , And throw our hats in the rain, Facing all kinds of weather, And not afraid of anything我们听着音乐把帽子抛向雨中,风雨无阻,无所畏惧。
When the Sun comes up we'll be on our way, And we don’t care where we land, And the waves are high but we won't turn round, 'Cos your hand is in my hand我们在太阳升起时出发,不在乎我们去往何方。
任凭巨浪滔天我们也不会掉头,因为我的手中紧握着你的手。
Aaaaah you make me feel invincible, Cos it's you and me ,Through the wind and hail, Setting sail into the world啊,你让我力大无穷,因为是你和我穿过狂风暴雨,向着大千世界启航We built a house out of nowhere, And hung our hearts on the walls, I guess it all got too familiar, We let it crumble we let it fall我们从一无所有到建成自己的小家,把我们的心血都悬挂在墙上。
一切都变得太过熟悉,我们让所有都渐渐老去In the mundane stuff of the day to day, We forget what used to be, So I kick myself to remind myself, And it all comes back to me在每日的平庸生活中,我们忘了过往的幸福甜蜜,所以我每天都掐醒我自己,直到回想起过去。
Ah when we were scared of nothing girl, t was you and meThrough the wind and hail,Setting sail into the world过去的我们啥都不怕,只要我们在一起,一起经历狂风暴雨,也要向世界启航。
handwritten lyrics
这是我在第二季最喜欢的故事,不是青春恋爱的懵懂和争执,是中年人面对婚姻和家庭重组时的温情。
女主一直舍不得卖掉一辆旧车,尽管它经常在路上坏掉,维修费用远大于车子本身,但女主就是不想sell out。
原来,那是她的第一任丈夫用兼职的钱在学生时代买的,承载了他们恋爱、结婚、生子的所有记忆。
不幸的是,他去世了。
所以她遇见了现任丈夫。
她问现任:do you mind if I always think of him? Everytime I sit in that car, I could see him.现任说:他去世时你还爱着他,我跟你在一起时就知道这一点。
然后他卖掉了自己的船,为她买回了那辆车。
我爱你,连同爱你对上一个人的记忆。
爱有时不是要争个你死我活: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而是允许她心里为故人留有一个位置。
“我们仍可以带着对已故的人的爱,去爱下一个人”。
ep1 你离开那么久,我仍在想念你—— “对于经历丧亲之痛的人来说,有些人很难让死者继续存在,他们恢复得很快,然后继续生活;而另一些人很难让死者真正离开,他们余生都放不下,爱就体现在这样的时刻,悲伤会消退 最终变成回忆,但爱不会。
”ep2 黑夜女孩找到了白日男孩—— “我患有睡眠相位延迟综合症,一种昼夜节律障碍,这是种身体状况,而不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
” “在恋爱关系中,你的伴侣本来就活在自己的现实里,我爱你的现实。
” 爱一个人原本的样子。
ep3 如果命运允许,我们还会再见—— 在火车上开始弹唱那段太有John Carney的风格了,轻松愉快的曲调,真好听(两位演员也让我梦回唱街~) “我这辈子从来没这么确信遇到了对的人。
” 一见钟情和念念不忘,如果足够幸运,愿你我也能邂逅这样默契的灵魂,哪怕一次,只凭感觉。
ep4 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好久不见,我很想你。
ep5 Love is easy.ep6 丢掉一切不必要的羁绊,继续向前走吧。
ep7 你会如何回忆我?
——爱很怪,什么都介意,又什么都释怀。
ep8 拥抱第二次机会,大胆去爱❤️ 整体上没有第一季惊艳,但仍然被配乐和各种各样的邂逅感动。
感受爱、接受爱、付出爱都是很重要的能力,或许我们要倾尽一生去学习。
一口气看完!
Morden love 第二季是今夏的一份大礼物!
第一集,片尾丈夫的话太感人,是否能从逝去挚爱的阴影中走出来都没有关系,让日子慢慢流淌吧。
很羡慕女主角,遇见的两个男人都是如此的温暖耀眼。
看完甚至有点被种草跑车,一辆酷酷的车可以点亮生活,承载回忆。
第二集,我们在遇到对方以前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所以不是我迁就你,或者你迁就我。
一起勇敢面对问题,不要逃跑躲避,就此结束关系可不是好选择。
这不只是在亲密关系中,在和朋友的交往中也很有启发作用。
第三集,有一说一整部剧最吸引我的就是这一对,学究气的文科女和帅帅的工科男,啊啊啊啊万恶的新冠。
火车上偶遇的真爱,相谈甚欢,拒绝留下联系方式,定下两周后的见面,这剧情走向,男主角之前真的没有看过《爱在》嘛!
选择浪漫就要承担错过的风险,哇生活真是两难。
有一个点还在于,女生不自信所以否认,不愿意主动,甚至不敢去见面,而男生要自信得多,纵使被哥哥打击,被警察一通骂,还是坚信这份感情不同寻常,主动出击,蹲守大马路。
是不是两性关系中常常如此呢?
第四集,太让我难受了。
我可以说,原谅他呀,他只是想要一个好朋友,我喜欢他不是他的过错,继续这段关系吧。
不,我才不要这样,平视交流才是最佳状态,当一方偏爱,两人就再也无法平视了。
还是那句话,你不缺这么一个朋友,不要假装豁达大度,放过自己吧。
第五集,女孩一次次的否定自己,但看向她时眼中的闪光,一遍遍翻开和她对话框,一切都在证明已沦陷爱情中。
还要多久我们才能正视自己的心,坦荡地说出I want。
第六集,真心希望他们俩能在一起哇!
板板正正的男主,为生活做计划,把妻子当任务。
紧绷着生活会很累,妻子的离开也不是毫无道理,但是想要把一切做好的生活态度又怎么能说是错的呢?
心地善良做事靠谱长得帅,男主在我心里堪称完美了。
第七集,一夜情,How Do You Remember Me? 潜意识悄悄做了手脚,让记忆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去。
你看,我当时只是情绪崩溃,他先主动离开的。
你看,我的一番好意被他拒绝,我对于他不算什么。
再遇见时,两个人的眼中满满都是爱,但还是“默契”地不敢伸出手,就此错过。
哎,好可惜,但也没办法了……第八集,与我的梦中情人共度一夜之后……在离婚后再度爱上对方,或者说离婚后发现自己从未停止爱对方。
没有丝毫隐藏,将满腔浓烈的爱意倾诉,“我愿意以任何身份陪在你身边”,这样的感情太难得太宝贵,隔着屏幕也被温暖到了。
片头曲响起,满心欢喜,第一季带给我的温暖好像还在滋养着我。
第二季的每一集都好喜欢,期待第三季,期待更多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很奇妙的东西。
告诉自己,要爱,要勇敢地爱,不只是爱情,更是友情亲情。
感觉第二季没有像第一季那样带给我更多的感动和触动。
第一季看完之后感觉很温暖,第二季可能也有几集感觉很温暖,但没有第一季给我印象那么深。
下面是每看一集之后的记录(不喜欢剧透的慎看):1 爱是一直陪伴在身边,女主一直留着丈夫的那辆车,因为这辆车承载了太多共同的回忆,就算这辆车已经破旧到经常会坏在半路上然后花费很多钱去修,最后还是没有把它卖掉。
2 the day boy and the njght girl 喜欢黑夜的女孩遇到了她的那位男孩3 strangers on a train他要是喜欢你,有一百种方式找到你。
女主和女主在火车上相遇,相约两周后在火车站见面,结果两周后还没解封,两人不能去火车站,就没见到。
最后男主根据回忆想起了女主的地址,开车到了女主所在的那条街,但不知道是哪一家,还没见到女主就结束了???
这结局?!
竟然没有结局!
我哭了呜呜4 A life for two,followed by one。
酷酷的黑人女孩和白人男孩。
朋友之间的越界,he is just not into you. 后来黑人女孩在说脱口秀,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no seeing each other互不来往5 讲女同的,没看懂,后面没看完就不想看了。
6 一对夫妻中的女方和另一对夫妻的男方出轨了,然后剩下的这个男生和女生竟然在一起了,很神奇。
7 讲一对男同的,他俩互相错过。
How do you remember me8 最后一集好温暖,离婚夫妇又重新在一起。
应该是去年七夕出完的,当时先看了第一季,想着这么温暖的故事应该是要留到冬天看才有感觉。
从大二上期末前看了第一集,到在滇西坐车时,再到大年初一终于全部看完。
第一集,emm说实话以我仅有的网络言情小说经验,确实无法共情与理解。
第二集,不喜欢,不合适还硬要在一起,这个女的确实过分啊。
第三集,感觉青春时有这么一段无疾而终的邂逅也挺浪漫的,但这终究只是拍拍电影。
第四集,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集了吧,真的很喜欢童年时期这种朦胧的感觉,感情刻画很真实。
第五集,不理解。
第六集,男主这一幕(见图1)完全符合我对美国男人的想象啊!!
第七集,1这个角度挺帅的(见图2)。
第八集,挺好的挺温暖的。
①逝去的爱人以及爱情。
不愿意卖掉的老爷车承载了那段过去。
②假如爱情不在同一时间发生,你的白天,我的黑夜,该如何相处。
③新冠时期在火车上一段邂逅的爱情却有种中世纪的浪漫。
④这是《One day》里面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里的结局:不会在一起,却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⑤我以为我会错了意,没有,我也正有此意。
爱情开始于懵懂的感觉,但感觉对了,无关性别,那就是爱情。
⑥他的战后创伤症经常使他在现实生活中游离,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
生活就像有无数个任务等待执行,就连爱情也是。
⑦你会如何回忆我?
在纽约街头的重逢,昔日相处的点滴涌上心头,在各自的回忆里不管发生了什么,记忆是否有错位,意识形态是否发生变化,但这一切都如同秋日的阳光一样美好。
⑧一段失而复得的爱情是否能治愈一场突如其来的的大病,我不知道。
但看上去很美好。
两年前,一部高分单元剧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它聚焦现代社会里的男男女女,探讨和讲述跨越性别、年龄、种族的一段段亲密关系。
豆瓣上,超过10万人打分,最终评分8.7。
有人评价,它就是年度最暖心神剧,没有之一。
时隔两年,这部好剧终于迎来了续集,今天就来聊聊它——摩登情爱 第二季导演: 约翰·卡尼 / 杰西·派瑞兹 / 玛尔塔·坎宁安/ 瑟琳·赫德 / 罗根·乔治 / 约翰·克劳利 / 安德鲁·兰内斯编剧:约翰·卡尼 / 萨拉·黑沃德 / 萨拉-简·皮亚特-凯利 / 戴姆·戴维斯 /玛尔塔·坎宁安 / 瑟琳·赫德 / 罗根·乔治 / 安德鲁·兰内斯 / 苏珊·斯坦顿 / 基兰·卡尼主演:明妮·德里弗 / 唐·威彻利 / 汤姆·伯克 / 佐伊·晁 /格本加·阿金纳格贝 / 露西·宝通 / 基特·哈灵顿首播: 2021-08-13(美国)集数:8单集片长: 36分钟
这是由亚马逊出品的一部剧集,第二季依旧保持着8.7的高分。
每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时长在半个小时左右,可以用短小精悍来形容。
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此剧的阵容却相当强大——导演兼编剧之一的约翰·卡尼,曾执导《初恋这首情歌 》《曾经》《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等电影。
不仅口碑颇佳,而且还贡献了诸多好听的歌曲。
第二季的主演包括明妮·德里弗(《心灵捕手》)、唐·威彻利(《初恋这首情歌》)、汤姆·伯克(《曼克》《纪念品》)、以及大家熟悉的“雪诺”基特·哈灵顿(《权力的游戏》)等等,都是熟悉的面孔。
除了导演和演员的阵容够强,此剧的剧本尤其值得一提。
它改编自《纽约时报》开设了15年的同名人气专栏,其podcast更是邀请了诸多影视圈的名人来朗读文章。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虽然名叫“Modern Love”,但它所聚焦和探讨的却不仅仅是爱情,而是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方式。
话不多说,接下来就为大家聊聊第二季里最打动我的一个故事:《开着敞篷车,穿行在蜿蜒的路上》。
女主角柯伦是一名医生,她工作严谨负责,对病人亲切耐心,深受大家的好评。
每当有最棘手的病人时,总是习惯性地分配给她,足以见得对她的信任。
不仅工作能力出众,柯伦也将家庭和生活处理得井井有条。
她和第一任丈夫有一个大女儿,在外地上学。
她还和第二任丈夫养育了一个小女儿,一家人过得和谐且快乐。
即便生活充实且幸福,柯伦仍然有自己的烦恼:一辆40岁高龄的复古敞篷跑车。
柯伦每天开着这辆车上班下班,看起来十分拉风,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但实际上,这辆车总是出各种各样的故障,每次都让柯伦措手不及。
而为柯伦修车的朋友,也总是对这辆车叫苦不迭。
频频发生的故障,以及每年昂贵的维修费用,让柯伦苦不堪言。
这天,她终于下定决心卖掉这辆车。
她发布了出售信息,很快就有卖家找上门来,一切都进展得十分顺利。
当她对跑车进行最后的清洁时,却意外从缝隙中发现了一根圣诞树的树枝。
由此,往事如潮水一般汹涌袭来……
原来,这辆车对于柯伦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
当年她还是一名大学生,在学校认识了当时的男朋友,开启了一段甜蜜的热恋。
这辆车是男友偷偷买的,只为了给她一个惊喜。
后来,这个男友成为了他的丈夫,而这辆车也伴随两人走遍了万水千山。
结婚后不久,柯伦生下了一个女孩,三口之家变得更加甜蜜。
他们开着这辆敞篷车去郊游、露营、买圣诞树回家,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只可惜好景不长,柯伦的丈夫意外地查出了疾病,并在不久后离开了人世。
从此之后,这辆承载着无数记忆的车,就成为了柯伦对丈夫唯一的念想。
柯伦常常开着这辆车,行驶在没有人的路上。
她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对着副驾驶的位置聊天谈心。
从工作烦恼,到家庭琐事,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事无巨细地倾诉道出。
她知道,这里曾经有一个人愿意倾听她的所有唠叨。
她相信,这里永远有一个人存在,就像从未离开过一样。
我不能在房子里或办公室里跟你说话人们会认为我疯了但在这里 谁在乎?
无论是工作上的雷厉风行,还是家庭里的精明能干,都带有某种程度的伪装。
柯伦从来不敢在外人面前袒露自己的困扰、懦弱、不安和迷茫。
只有在身处这辆车里的时间里,柯伦才能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而这也是她多年来,一直不舍得卖掉这辆车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一次,柯伦已经下定决心和这辆车以及曾经的一切永远告别了。
把车卖掉之后,柯伦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那样如释重负。
相反,她开始变得惴惴不安、怅然若失。
在丈夫的追问之下,她终于讲出了自己和前夫的这段故事,以及这辆车对于她的特别意义。
柯伦原以为丈夫会嫉妒或生气,没想到丈夫却表现出十足的理解。
不仅如此,他还对柯伦讲述起了多年来深藏在心底的一个秘密:在母亲去世之后,他一直保留着母亲生前用过的一个杯子。
这个杯子已经破旧不堪,甚至还有裂纹,但每当看到它就仿佛把自己带到了记忆中的时空:那时候,母亲总喜欢用这个杯子泡薄荷茶,倒给孩提时代的他品尝。
直到今天,他偶尔还会偷偷用这个杯子喝水,就像亲吻着母亲一样。
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让柯伦十分感动。
不仅如此,丈夫还卖掉了自己的船,并连夜找到了买家,把跑车再次买了回来。
于是,柯伦再次开着这辆破车上班下班,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
关于前夫的所有记忆,在现任丈夫的努力之下,以这样的形式被永久保留了起来。
哪怕这辆车依旧毛病不断,但在柯伦心中已经变成了最甜蜜的负担。
故事的最后,柯伦回忆起了关于这辆跑车的一件往事。
那时候,丈夫刚离开人世不久,自己既要带孩子又要忙工作。
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丈夫,这个温柔、贴心又顾家的男人。
但现实却是,她每天回到家里,永远是孤零零一个人面对糟心的生活。
丧夫之痛让她的精神状态跌落到谷地,时刻处于崩溃的边缘。
柯伦把丈夫的骨灰撒到了约定的地方有一天,她开着车行驶在山路上。
有那么一刻,她突然被袭上心头的悲怆击溃,心想不如就这么死了算了。
于是她把油门踩到底,放开了方向盘,也闭上了双眼。
当她惊醒时,车辆恰好停在了悬崖边上,和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柯伦崩溃大哭,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想过自杀这回事。
她知道,有一个人比她自己更希望她勇敢地活下去,并始终在冥冥中守护和陪伴着她……
《敞篷车》这集故事,讲述的是活着的人和已故亲人的羁绊。
剧中有一段台词总结了这样的关系:对于经历丧亲之痛的人来说,有些人很难让死者继续存在。
他们恢复得很快,然后继续生活,同时也为此内疚。
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很难让死者真正离开。
他们余生都放不下死者,这就是所谓的爱与悲伤。
除了这个故事之外,《摩登情爱》第二季还讲述了另外几个不同类型的故事。
比如第二集里,讲述了一个患有“睡眠相位延迟综合征”的黑夜女孩,与她的白日男孩的相爱和妥协。
第三集里,讲述的是疫情之下,一段拒绝现代通讯的浪漫奇遇。
第八集讲述的是一对婚姻破裂的夫妻,怎样弥补关系、重新联结的故事。
虽然主角不同,故事各异,但主题都殊途同归——它通过一个个发生在现代社会里的情感故事,来真实展现现代人类的情感连接路径,以及亲密关系的建立方式。
在动人的情感故事之外,还有动听的音乐,以及直戳人心的金句。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看情感故事的人,这部剧可以让你看到现代人关于情感连接和亲密关系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对于喜欢看温情小品的人来说,这部暖心神剧更加不容错过。
*本文作者:阿怪
事实证明,真的故事不如假的故事动人。同时,这是一系列到了中国语境严重水土不服的情爱故事。
E1有点儿太糖水了,下饭比较合适//太无趣了我怎么忍到第四集的
第三集,很有意思!
太过美化。第一季带给我的温馨、感动,这一季没有了。
只有第3集好看一些,其它集的演技真是好烂根本无法入戏。和第一季对比真是扑街扑惨了。。我感觉我要开始适合美剧的新画风了,标配有白男受+黑男攻,白男+黑女,过去在影视作品里消失的美黑必须要出镜这剧才能播,作为观众我还是觉得这剧的演员演技真的好差。
虽然第一季就很cheesy,但这季差得太离谱了吧!不禁发出天问,一个讲恋爱故事的下饭短剧,如果没有一集比得上一个平平无奇女孩(aka我自己)亲手谈出来的恋爱有意思,那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好失望…男男女女争做菩萨…
9.1我怀疑我自己了…除了第一集这一季casting太大问题了吧…好几个演员演技只会瞪眼睛,太出戏了…剧情也是,什么狗屎
所谓的“现代爱情”,或许是一种需要摆脱自恋的状态和感觉,亦或许只是一种运气。
目前看的两集都很不错,超级喜欢gay的那集,特别细腻
烂的可以
很喜欢第一集。后面差强人意。为了zz正确太做作了。不过最后一集把我拉回来了。爱有很多种。
第五集teenager性取向探索忍不住跳过了,其他每集都还不错。最爱最后一集,很轻松自然不刻意,重新认识对方,有两个孩子看起来都是很好的事啊
确实,只要老公好,问题都不是问题。
剧情远远不及第一季呢~
第三集太恶心了🤮 第二集满分(解释一下 我非常喜欢《爱在》只是讨厌这集的强设定弱执行 首先 车上疯狂flirt的两人可以说是毫无connection 只是靠着幻觉 还有文青必需品之“老派即浪漫”的一场沾沾自喜 最毛骨悚然的是 男主卷铺盖开车去人家家门口蹲人 也太恐怖了 各位女性朋友以后在公共场合打电话要注意‼️
高光都在第一集了。其后没有建立太多能让人回想起来的故事。
还不错的:1、3、6。似乎无感一切美国高中生故事。
没想到,看来畅销未必通吃
平淡无奇,E03只是应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