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女生最了解女生,简直不能更同意了。
这个编剧就很了解我的嘛。
女孩总是喜欢与别人比较的。
当一个男生追你,你感觉他似乎不是你想要的对象,但你又觉得他挺不错的。
你总在逃避这个问题假装不知道,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人家等不了和你摊牌了,你终于下定决心拒绝了。
事后偶尔想起,却又在怀疑是不是错过了呀。
直到有一天,你看到一条说说,那个男生有女朋友了。
你的心一惊,感觉果然是错过了。
你再定睛一看,他的女朋友竟然是你们班的某某某。
这一刻,你的心彻底坚定了,不再怀疑了。
对,你没有做错,你们的确不合适。
让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你和一个男生是不同质的,没法比较。
你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相配,你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遇到比他更好的。
这个时候,你发现他和另一个女生配上了。
这下好了,你和那个女朋友同质,你们可以比较。
他们在一起了,表示他们觉得相配,就是等价。
你只需要判断你和那个女朋友是不是等价,就可以知道你和那个男生配不配了。
用一般价值形式表示就是:
你发现,第二个等式不成立。
所以,通过女朋友这个一般等价物,你衡量了你和那个男生的价值。
再看一个不一样的例子。
我发现电视里很多男生或女生常常会指着前任的现任的鼻子,说这样一句话,“你配不上他/她!
”这是因为,在他/她的心里,他/她和前任是相配的,是等价的。
用一般价值形式表示就是:
他/她觉得,第二个等式不成立,前任的现任和自己不等价,比不上自己,所以推断出,前任的现任配不上前任。
啊哈,最近学习政治经济学走火入魔,灵活应用一下,当然,不是很合适。
电影里也说了,“恋爱的公式最大的变量是心。
”说回电影,其实情节很俗啦,闭着眼就知道结局,而且一点都不现实。
不过,我还是挺喜欢的。
何晓阳是我喜欢的那种人,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虽然不说,但其实对生活对爱情有自己的认识。
用自己做的飞机载着自己喜欢的人飞上天,在天与海汇成一条线的地方告白,真的很让人心动呢。
不过说实话,这种人不是很容易能发现的。
董子健演得好,怎么那么可爱呢。
钟楚曦好多泼辣的戏份演得过了,但也有好多戏份演得好,表达情绪还是不错的。
关键是好看啊!
好多特写。
春夏也不错,乖乖的。
不受别人评分的影响,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电影的,除了偶尔几处比较突兀的剧情安排下,所有的电影角色都在感情里成长了。
电影开篇的时候,就在想关欣和气筒哥何晓阳的见面肯定不是普通朋友的结局。
从关欣对待气筒哥的转变来看,从开始的厌恶到最后的喜欢,都通过细节一点一滴的展示出来了。
所谓的李舒舒攻略方程式,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自己的选择。
在角色感情上,气筒哥对关系的态度像是从朋友突然转变,稍显突兀,尤其是在海边临去之前,问的那句:“你愿意让我去么?
”,真真觉得很尴尬。
整部剧里比较喜欢的是李舒舒,不是文艺女神的原因,是因为她在这段感情里是无辜的角色,平白无故的卷入了别人的游戏里,却又没有得到幸福的未来。
有点像大鱼海棠里的湫,喜欢着主角,却因为自己是配角而成全,可能这样的选择也就是最纯粹的喜欢吧。
关欣和李舒舒,在旅行的那天晚上,你会选择谁?
又会怎么做?
还是一个老土的男版丑小鸭的故事,整个故事充满了各种奇葩的设定、人物和光怪陆离。
最终,孱弱的剧情,土气而明显的反转终于把整部影片都不情不愿的女主推到了男主的飞机上。。。
随着男女主开心的滚床单。
整个故事也就结束了。
我想问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仙学校?
只要是在这个影片当中出现的,有台词的露脸角色,包括男主,跟他的两个蠢货跟班(及其女友),包括女主,再包括女主认为的两个竞争对手,满脑子想着的都是谈恋爱,要不就是男女床上那点事情。
而除了这些事情,包括上学,包括读书,包括找工作,以及毕业设计的压力,全部被这些学生非常娱乐化而糜烂的大学生活消弭的无影无踪,知道的说这是在大学校园里面,不知道的,真的还以为是海天盛宴。
如果有人告诉我这就是真正的大学生活,我呸!
最恶心的设定,是影片当中赤裸裸的直男癌。
两个跟班,一个是精力旺盛的人肉打桩机,另一个是多金又脑子不灵光的富二代没头脑。
两个人追求女生的方式,就是发挥自己的优点,直接上。。。
而男主的认知则更为奇葩。
两个人都在飞机上互相告白了,还不算男女朋友么,难道非得上了床,才算是有女朋友?
我就真的不太明白了,即便上了床,五分钟能有啥快乐呢?
从剧情上来看,整个影片的剧情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音乐学院的校花。
但是从故事逻辑上来说,我真看不出来有什么强烈的推动。
女主如果想撇清与男主的关系,为什么要以男主追到跟他同等级的两个校花为前提条件呢?
追求上别的女生不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么?
为了这样无理取闹一样的目标提出来的要求,居然真的有人答应。
男主和女主怎么就暗生情愫了?
就因为男主非常大男人的拉住女主替他解围?
而在这之前二人完全是损友的关系,也没有相互吐露什么。
怎么就迅速的升温到了爱情的程度,难道看别人追求人这么有快感么无聊的剧情太多,两个蠢跟班的戏份有点刻意的感觉,始终不太理解精力男女朋友拒绝精力男快乐星期三的原因。
同时也不太明白两个蠢跟班怎么就通过三四流的方式就把冷战中的女生哄回来这样的神奇剧情。
蠢货富二代还傻人有傻福一样的确认了女朋友上市公司家公主的身份。
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些剧情,全部放在女主对男主情感过度的方面,这个影片说不定还有的看。
比较喜欢钟楚曦,身材,颜值一流,虽然在这部影片当中虽然还是不能完全驾驭一个女汉子的,但是他的表演,已经是这部影片当中最优秀的。
两个跟班看上去应该是本色出演。
而董子健,个人觉得虽然这哥们从业时间不短,也遇到过许多优秀的导演和剧本,但是在表演方面始终没有形成台生动的风格,很受限于导演的水平,表演的模式千篇一律,就本片的表现来说,他没有把一个丑小鸭的真正形象表现出来(他可能完全就不是这种类型的人),因此个人觉得表现还是相对较差的。
校园题材的爱情故事,没有什么狗血剧情,虽说比较简单,好就好在它简单,轻松,又纯真。
钟楚曦那个角色,喜欢,很棒,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都是很棒的,只是我们忽略了自己的美好,或者像我一样,从小在一种打压环境中成长起来,所以略带自卑,很多好事自己真的遇到了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我不配,会下意识的退缩,但是当自己慢慢成长起来之后,应该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性格,多读书,多旅行,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维方式,中间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可能会陷入高傲自大的另外一个误区,但是当你把自己掰正之后再看外面的世界,你会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钟楚曦这个角色就是逆袭的一个典范,但是她还是缺乏一点勇气,不过好在最后她上了那架飞机。
董子健则更加是逆袭了,一个单身四年的屌丝男青年, 吻到了学校三大女神!!!
最后还拐跑了一个!!!
要是大学能有这样的机遇,我也愿意单身四年,可是,哪儿来呢。
今年30岁了,经历了离婚失业再就业,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最后这几天,决定开始写豆瓣影评,希望明年自己过的更好,这一年的遭遇也算是尝尽了人间百味,靠自己吧,希望有一天可以背上行囊,走遍千山万水,看遍世间美景,最重要的是可以尽情挥霍属于自己的大把人生!
经过少年班和解忧杂货店之后,小董的演技大法又一次展现了!
少年巴比伦的那股子劲没有丢掉,搭档的钟楚曦小姐姐酷劲十足,感觉特别好看的戏。
全程的台词设计基本处于爆笑,出乎意料的是,偶尔也能撒一波文艺腔。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董在医务室里的那段表演,感觉每一根筋都在使力。
吃饭假装男友的那段感觉也是设计的非常好了。
怎么就没能像前任攻略3一样大爆一下呢?
最后分享一下影片最后的一些台词吧:恋爱跟造飞机一样,是可以通过精准的计算,严紧的推导,还有精心的设计造成的,她没有骗我,只是连她自己的都忽略了,恋爱的公式其实还有一个变量,那就是我们的心。
每一种相遇都是没有办法预期的,而每一段交流都只不过是平时的小事情,还有,所有最好的追求,从来都不可能是刻意安排的。
当然,还有最难受的考验阶段,但是考验之所以那么痛苦,不就是因为感情真的那么深刻吗。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真故电影(ID:zhengudianying)
《后来的我们》火遍五一档,几乎所有的电影自媒体都在讨论这部片子。
相比之下,前段时间一部同样主打青春和爱情的国产片可以说是不温不火。
《脱单告急》。
本来这种片子没什么好说的,但今天,真故君很想借这部电影,聊一聊这个老司机遍地、PUA横行的年代,年轻人们的爱与性。
关于校园性喜剧,真故君之前有一篇《中国性喜剧的匮乏,才有了前任3的票房奇迹》,借《前任3》的火热分析了国内校园性喜剧的土壤和现状。
这里不再赘述。
文末会放那篇的链接,有兴趣的可以去看。
《脱单告急》(以下简称“脱”)的海报上打出了“无码上映”的宣传语,片名又叫《完全男生手册》,号称里面有史上最大尺度的脱单套路。
发挥一下想象力,你就知道里面少不了直男意淫和撩妹教程。
从前,国内校园青春片粗略可分为两类:一种致力于表现残酷青春,主调压抑、伤感、迷茫,另一种着重展示年华青涩懵懂,风格偏向小清新的轻喜剧。
无论哪一类,只要登上大荧幕,性的表达还是比较隐晦的。
而在《脱》中,校园环境里毫无避讳地出现了充气娃娃、约pao、被调侃的“奸情”。
大学生的性不再在爱的遮掩下存在,它大胆直白、无拘无束。
尺度大的不只是画面,还有电影里的童靴们对“性”轻松淡定的态度——春夏饰演的女神李舒舒主动向董子健饰演的屌丝何晓阳发出“一夜春宵”的邀约,说“你想干嘛就干嘛”。
富二代在校园开宝马追女孩,张口就是:“有些事只能在宝马上做,不能在自行车上做”。
男孩子张口就开车,不分场合开黄腔,淡定从容。
女孩们没有害羞和矜持,没有暧昧的暗示,没有在“失身”后哭哭啼啼,也没有“被睡”的心理负担。
你情我愿地约,开开心心地撩。
用时下的话说,就是“谁睡谁,还不一定呢”。
青春片终于在性观念上有了新突破。
11年前,在美国电影《一夜大肚》、《朱诺》里,女孩早已不再是欲望客体,她们在青春期学会了主动把握并保护自己。
《朱诺》剧照如今,国产青春片里,性也不再神神秘秘,不再关涉道德,变成了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的事,并呈现在了国内的大荧幕上。
这是一大进步。
说回电影。
《脱》的故事框架比较简单:木讷但善良、不高也不帅的工科男何晓阳,想尽办法结束处男身份,最后在恋爱达人关欣的精密指导下,追到了校园女神李舒舒。
正要共度良宵的时候,何晓阳却良心发现:自己好像没那么喜欢李舒舒。
像所有的性喜剧一样,性是噱头,是卖点,电影的落点一定会回到主流价值观的轨道上。
而他两个好哥们儿,荷尔蒙泛滥的肌肉男、除了钱什么都缺的富二代,同样领悟到各自爱情里的真谛。
这部片子通过讲述何晓阳撩妹脱(po)单(chu)的故事,说的却是非常古老的感情课题——性与爱的矛盾,撩与爱的区别。
性政治pk真爱,用手段或许能够让人得逞一时,但如果没有足够真心,它最终会让人丧失获得一段高质量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脱》里有一个和《美丽心灵》中相似的桥段: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酒吧里,4个男生正商量着如何去追求一位漂亮女生,当时还正在大学读书的纳什却在朦胧的“博弈论”思维逻辑引导下推导出如下理论:“如果他们4个人全部去追求那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睬。
然后再去追其他女孩子,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人愿意当次品。
但如果他们先追其他女生,那么漂亮女生就会感到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会容易得多。
”
在他眼里,追求女生就是一场“博弈”,《脱》里的关欣正是用类似套路教会何晓阳怎样搭讪漂亮女生,一杯酒的功夫,他拿到了三个女生的联系方式。
之后,何晓阳在关欣的指导下对李舒舒展开了感情攻势。
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沉默的李舒舒逐渐被何晓阳打动,并在此时看到了整整满墙的“追求计划”。
李舒舒约何晓阳过夜,其实是在逼他面对自己内心的情感选择。
何晓阳这样沉浸在飞行器世界里的宅男,宁愿选择充气娃娃也不撩女的“气筒哥”,在即将“得手”时才会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喜欢一直在撩的妹子?
他一直以来在不断提升性魅力,却忘了问问自己,这段关系究竟要向何处去。
要恋爱还是要把妹?
这是这部电影提出的核心问题。
从世俗意义上说,“性”是一种关系控制手段,始终贯穿着男女双方的心理博弈。
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逐渐被教育成为两性关系的掌控者,他们被灌输了太多性政治的观念和手段,一次次重复着加深着性别优越感,却没人教给他如何去爱。
荷尔蒙泛滥的肌肉男,认为“有钱就牛”的富二代,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要么用男子气概,要么用金钱,总之,没有泡不到的妞。
这是传统男权视角下的两性哲学。
我们的教育里充满了社会性别的教育,没有性教育,更没有关于爱的教育。
问题是,这样的控制权也可以掌握在女孩手里。
当女孩也不付诸感情的时候,她们个个都可以是泡汉子的高手。
许多文章帮助女性答疑解惑,支招情感问题,“如何留住男人”、“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表面上讲恋爱,其实心里各种算计、表演、利益权衡。
最典型的是网红Ayawawa。
她创造出了“PU/MU“,“长择/短择”,“锤子-剪刀-布”一系列“专业术语”。
说穿了,就是让姑娘们把自己扮成物美价廉的物件,然后卖给合适的男人,最后生孩子。
奇论如下:“父亲强奸女儿是因为母亲PU过高”“老公出轨是因为女人条件不如老公。
”·······
这种物化女性的说辞,仍旧有广阔市场,其本质,正是对男版把妹理论的迎合。
国产校园性喜剧其实非常少,主要原因在于尺度很难拿捏。
少一分不伦不类,多一分直接跳票。
再加上看过了好莱坞的校园性喜剧,看国产校园性喜剧总有点隔靴搔痒之感。
《脱》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当然,主创团队还是按照审查意见剪掉了好几个性暗示比较直白的镜头,比如富二代那对情侣“车震”的画面。
虽然相比好莱坞收敛很多,但大家还是提出了不少质疑:《脱》里的校园生活不真实,性喜剧不是自己的青春。
青春究竟该是什么样子?
《脱》的编剧任鹏说,国产青春片似乎和怀旧捆绑在一起了,实际上身处其中时,感受到更多的是单纯无邪的美好。
“当我们(我是80后)还在青春期的时候,看的是什么?
《美国派》、《窈窕美眉》、《流星花园》……相信很多人那时候会觉得,这才是青春。
等到了跨三望四的年纪,忽然惊觉,我青春时候可单纯了,这电影很不真实”。
任鹏认为,青春和性喜剧本身就是矛盾的,平平无奇才是大多数人的青春。
在创作的时候,他放弃了把《脱》做成一个完全接地气的故事,想用性喜剧的壳讲一个不管是20岁、30岁还是40岁的人都能看明白的爱情观,“它不是真实的青春,却是一小段可爱的爱情”。
那些年我们看的性喜剧,表面看上去特别咸湿,实质上却无一不是在说,性冲动很正常,爱很珍贵,请处理好自己的荷尔蒙吧。
爱情是自然生长的花朵,再会玩手段的人也无法掌控所有。
所有的缜密计划、精心安排、殷勤付出都只是量的积累。
所谓“百聋不能成一聪,百盲不能成一明”,感恩、感激、感动也不能成为爱情。
何晓阳对李舒舒做的一切都是精心算计而为的,但他的心思都在如何达成目标上,并没有享受过半点“恋爱”的过程。
最后的结果就是打动了李舒舒,却没有打动自己。
而何晓阳跟关欣之间才是顺其自然的相处,两个人永远在做着最真实自我的表达,不知不觉间发现了对方的可爱之处,最后的告白不过是顺心而为。
你会发现,虽然这些精通方法论的“恋爱达人”可以成功指导他人撩妹、撩汉,但他们面对自己的感情却无法适从。
片子里,认为“女人最懂女人”的关欣,阅片无数、自称泡妞高手的肌肉男,都是情场上的失意者。
真心不够,套路来凑。
真故君从前接触过一位从业多年的情感咨询师,他每天都在为别人的感情提供指导,帮别人表白、复合,拆散婚外恋,分析各类情感难题,一小时的咨询费高达2000元。
而他自己,谈了五次恋爱,回回被甩。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他把每次恋爱都看做是一次捕猎,目的是检验自己对女人心理的了解程度,对越搞不定的,征服欲就越强,越想搞定。
可一旦追到手,女孩开始生出情愫,他的挑战却宣告结束。
要去维持一段细水长流的感情,他发现很难。
还有那本风靡国内的泡学教科书《把妹达人》里的谜男。
作为把妹事业的发起者和领导人,他被万人敬仰,每次出行都能抱得美人归,甚至能和刚认识的妹子在几分钟内开始激吻。
他的把妹课程在美国大受欢迎,哪怕学费甚高,学员也是源源不断。
然而风光背后,谜男因为抑郁症和精神失常,被送去了精神病院。
另一位把妹达人“型男”,在达到“千人斩”后,也感到厌倦。
他在一本书里说:“我们想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具肉体,面对这个可能性,爱就荡然无存。
”他们多在爱情里久病成医,或是爱无能患者,懂得的套路越多,越害怕全心投入。
泡学给他们带来了骄傲和虚荣,却无法弥补爱的空虚。
妄图驾驭和操纵感情的人,倒头来被巨大的情感空虚所反噬,变成了爱无能。
好比吸星大法,一旦走错岔道,就必定面临反噬的危险。
泡学的荒谬之处正在于此。
复杂微妙的情感被简化成一道精密的计算题,最后都推向“推倒上床”这个动作。
初见时的莽撞、误解时的小心思、以及百爪挠心的等待,这些构成爱情本身最微妙的情绪,都被忽略了,取而代之的是雷同的套路。
爱情或许根本就不重要,“推倒上床”才是这套理论的终极目的。
在一份广为流传的PUA课程介绍中,“自尊摧毁”、“情感虐待”、“疯狂榨取”、“自杀鼓励”等词汇,看得人胆战心惊。
现实中,很快就有学员这么做了,甚至未成年女性也是他们的“捕猎”对象。
成功者还在群里炫耀实况照片或者视频,一群人相互吹捧,分享经验。
更可怕的还有学了PUA课程的艾滋病患者。
真故君觉得,这已经涉嫌犯罪了。
好在,这个浪迹教育已经被查封。
说到底,一个人在感情中玩起套路,物化的不仅是对方,更是自己。
给对方评级“定价”,再把自己打造成适合那个“价位”的样子,选取范式去进行交往,最后的感情也不过是标准生产线上的产品。
男人们集邮般去推倒数不清的姑娘,女人们为了留住男人,放低身段,物化自己。
这就是你们想要的爱情吗?
爱情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就在于人心。
心动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就是因为不能被掌控,不能被复制,所以才弥足珍贵。
套路从来都无法真正得到人心。
想看这部电影学套路的人,都别傻了。
文章首发自我的微信公众号真故电影 微信号:zhengudianying。
关注真故电影,我把好电影横切给你看。
本来是很少看国产青春片的,不过这个是纯粹被“北影版预告片”吸引了,抛开了纯爱的套路,更加真实,接地气。
首先内地青春喜剧最喜欢纯爱,从来不会有屎屁尿的元素,而这部明显显得比较美式,具体可参照美国派,开放的美国学府等,就连剧中男女主人公的衣着也明显不那么呆板了,虽然不推崇根据衣服判断人物个性,不过这部确实穿衣很能看出个性。
梗很多,貌似是很低俗,但一部分其实是真实校园写照,看现在网络上的社交媒体用户绝大部分是大学生就能知道他们的状态了。
还有就是片头片尾的设置使用了社交网络格式,可以看出社交网络对当代人生活的重要性,还有设置了八卦女这一人物形象,方便了叙事。
平添了戏剧感,此人跳出当事人的叙事角度我也很喜欢。
董子健兄弟三人组的两个哥们再也不是陪衬,每个人的性格都很有层次,故事在最后也算是讲圆了,泪点也有,个人觉得情感方面挺真实的。
卡司是我看这个电影的原因,三个人都是兼具势力与文艺的,能挑这个本子证明也不会太糟糕,后来看到剪辑有李栋全,是专门给彭浩翔做剪辑的,觉得此片恶趣味一定少不了,果然是。
其实硬伤也有,钟楚曦饰演的关欣不得不说有点婊 却也是真情流露,而李舒舒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乖乖女,最不招女生待见那种,最后关欣毫无掩饰的转换倒也挺真实的。
而两位女主所说的“女生最了解女生”也是全片重点,最后的反转戏码也是意料之中。
还有就是,也是国产电影的通病,对微妙事物的感知,微妙情感的感知,主人公所见所想都一见到底,确实在情感拿捏方面,有点无趣也少了蕴藉。
人物设置挺梦幻的,李舒舒是钢琴才女,关欣是田径女神,何晓阳是飞行器少年,颇有点起风了的味道,这就把接地气的校园爱情电影赋予了梦幻的色彩,包括开趴,毕业旅行,好看的宿舍,这也是国内校园没有的,不过与微微一笑等不同,这些看起来似乎合情合理,因为男主是个技术宅,女主文艺咖,稍微升华一点也没什么不妥的。
(因为男女主学的专业太梦幻了;-)前半段是无节操,屎屁尿,后半段开始回归正经,探究人物心理变化,钟楚曦沙滩那场戏,扔掉手机有戳我的点,确实,社交网络很新鲜很酷不过确实有些东西是要靠我们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脑子来判断不是嘛。
而关于李舒舒对何晓阳说的一些话 必须承认还是对直男有些启发的,你不懂女孩子的心怎么办,需要同理心与共情力,因为不是每个男生身边都有个关欣该告诉他怎么做。
其实最大的亮点还是我私人对于假戏真做戏码的偏爱,两个人本来是盟友关系,后来慢慢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其实很多电影探讨过,不过这部抛出了,恋爱不能被计算的终极命题,越是有目的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整体挺喜欢的,就包括何晓阳室友也很有戏,男孩子总归是各种各样的,想法也各种各样,所以那种人也是大有人在。
不过!
不要被电影骗了,因为怂如何晓阳,不一定是学霸也不一定有董子健的颜,盟友也许在同盟过程中毫无火花,而像李舒舒那种与现实脱轨的宅女,一门心思练琴的文艺女,说实话除了这个电影和日剧悠长假期里我基本没见过。
所以梦幻爱情,期待的话,还是看看电影吧
也许大家看了海报,看了预告片,看了剧情介绍之后会有一个预设的想象,实际上这部电影会是你意料之外的好笑,意料之外的走心,意料之外的真诚,不敢说我们拍的多好,但我们做到了青春片该有的样子。
再多的我也就不说了,影片已经上映,观众们自己来评价更有说服力。
我想讲一些这部电影的一些小细节,算作对自己的一个回顾。
2015年的4月,我从媳妇那拿到陈正道导演的微信,给他发了一段信息和一个剧本——那个说我们想要做一个校园电影,希望邀请他来做监制,当时他在泰国拍摄他监制的另一部电影《天亮之前》。
过了2周,在我不厌其烦的追问下,陈正道导演答应我去泰国探他一个班,见面聊一聊。
5月份,我们去了泰国,他见面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想让你白跑一趟,所以让你来之前我想了10天。
我喜欢这个类型,也喜欢这个设计,但是我想做一个新的故事。
冰涛兄,你介意我们从头开始,写一个新的故事吗?
把场景设置在大学里有点违和,泼妇自己都没有男朋友,却无师自通俨然恋爱砖家,指导三个毫无男性荷尔蒙的娘炮谈恋爱,三个娘炮还都是傻楞憨的类型,有钱的只会乱砸钱,自我感觉很牛,真要这么有钱,大把美女主动扑上来,哪用得着这么傻乎乎的一个妞泡到烂,李叔叔和气筒哥都进入前奏了还能停下来,不可能的事。
总评二星4分,最后五分钟泼妇骑到气筒身上,太雷了,太污了。
看整体的演员阵容去的,特别是春夏影后可能期待还是太高了, 没有达到自己心里想的预期 不过演员本身春夏,小董和钟楚曦整体还是还是不错的!
他们的演技不怀疑。
很遗憾的一点就是,电影本身的故事有点单调而且感觉脱离了校园现实生活,让很多观众无法产生共鸣,可能是年代不同,感觉有点不切实际的浮夸,人设减分,笑点俗套,台词也没那么好玩!!!
看完心情挺好的,虽然有点作秀的意思,青春真好,年轻真好,从心眼里觉得好
请董老师谨慎挑选剧本,我还是很看好你的,春夏估计得罪化妆师了。
类型很完善挺好看,一个标准直男性喜剧,难得基本该考虑的都考虑了,这种类型片还是多一点,不过要对女生再友好一点才有票房
广告植入可以啊小米,看了不尴尬,主角讨喜,特别是董子健啊,真的是可爱。看了挺好笑的,小细节也不错的。
油腻中年借尸还魂。
果然是典型的台湾校园喜剧风格,我觉得跟几年前陈柏霖演的那部《追爱大布局》感觉很像,不少桥段和形式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钟楚曦为什么要给我学台湾偶像剧女主角的浮夸表演方式啊!!!
中国不大适合校园性喜剧这个类型,咱就是说别尝试了
新导演的片子可以给个及格分数,总体上是直男屌丝的意淫,纯属想太多在做白日梦。钟楚曦身材和脸蛋是OK的,但演技尤其是台词真是让人躁郁症要犯了。春夏在这片里真的不好看,摄影师和造型师是她仇家吧。董子健也就那样吧,看着挺屌丝的。
2018/04/22 妥妥的中国派。片头实在很尴尬,刻意性的充气娃娃小电影的性笑点但是又不搞笑真是更显尴尬的。实在太老套的帮追后又反追剧情,能get到钟楚曦很有灵魂,而春夏延续踏血寻梅一脸吸毒病态样,去除柔光董子健真的屌丝气质猥琐到爆,90后影帝多挑一些类似<少年巴比伦>的片拍拍更好吧~
摄影师有多大仇 把春夏拍这么丑
基本上是各种不适,想搞《非常男女》那种青少年性喜剧,又完全没有那个环境,最后非得把荤段子讲成纯爱。
除了侵犯隐私的小喇叭外,其他基本符合一部喜剧电影的轻快。
这是一部黑大学生的电影。
竟然还不错,给五星鼓励。但是比起青春派来说,整体效果还待提高,女主有的地方用力过猛,但是瑕不掩瑜,已经属于天然能看的新生代了。董子健确实演技一直在线。
演的还不错 但情节一般吧 不够吸引人
剧本很扎实,有别于之前的国产青春片,如果没有导演跳痛的台湾腔,会更舒服
烂到好笑,全面的烂,烂喜剧的典范
比预想中好点,这部电影本身又娱乐又商业,打着一些擦边球吸引年轻人眼球。另外演员选的太对胃口了,实在讨厌不起来
不明白打1星到3星的人怎么想的,很优秀的国产喜剧电影,从头爆笑到尾,而且笑中有泪,我看的那一场,全场观众都在笑,没停过,电影放完后很多人都说好看。国产电影应该鼓励,别总说人家外国电影怎么怎么,能拍出美国派的那种经典的性喜剧,这下子我们也有了,不该骄傲么,真的很好看,安利所有人去看!
[2018060]适合没正经上过大学,毕业了之后,女人缘又不太好的人看。因为这是臆想的大学生活。从影片角度讲,节奏明快,笑点隐晦点,铺设的都挺好。几个演员演的都很好。萧穗子越看越像萧敬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