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祈祷和恋爱

Eat Pray Love,再单身游记(港),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台),一辈子做女孩,饮食、祷告与爱情,真正的喜悦,Eat,pray,love,饭祷爱(豆友译名)

主演:朱莉娅·罗伯茨,哈维尔·巴登,詹姆斯·弗兰科,比利·克鲁德普,理查德·詹金斯,维奥拉·戴维斯,图娃·诺沃妮,卢卡·阿金泰罗,TJ·鲍尔,迈克·奥麦利,阿什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美食、祈祷和恋爱》剧照

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2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3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4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5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6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3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4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5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6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7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8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9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20

《美食、祈祷和恋爱》剧情介绍

美食、祈祷和恋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轻干练的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是《纽约时报》的一名人气作家,她经常周游世界,撰写相关的旅游文章。她的生活同样令人欣羡,丈夫史蒂芬(比利·克鲁德普 Billy Crudup 饰)帅气潇洒、气质不凡;饮食无忧、优哉安 乐。然而伊丽莎白却渐渐感到空虚和恐慌,似乎着周遭的一切都不是她真正追求的。伊丽莎白决定走出变质的婚姻,寻找自我。在漫长的离婚拉锯战后,她踏上了周游世界的旅途,在美食、祈祷和恋爱中,认真地思考人生的种种…… 本片根据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的同名自传改编,著名影星布莱德•彼特担任该片制片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千年女优只有芸知道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午夜惊魂消逝的琥珀宫铁斧惊魂镖行天下前传之决战天涯迈耶罗维茨的故事金装律师第三季天线小角色喜欢本大爷的竟然只有你一个?我们的比赛结束内衣先生风云Ⅱ死亡飞车夜·店盲点盛装恋爱有理由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钻石王牌第三季都市侠盗第四季奈欧斯奥特曼推定有罪老男孩六扇门之铁牢极上生徒会跟踪孔令学江塘集中营老亨利绝命毒师第一季

《美食、祈祷和恋爱》长篇影评

 1 ) 不破不立,您得来段旅程。

在意大利寻找美食,印度祈祷,巴厘岛恋爱。

感觉适合有点迷失的人看,风景很美,整体画面很阳光,很温暖。

配乐也很好听,相信看完能给歌单添上几首舒缓解压的音乐。

喜欢灯光、阳光打在女主头发上的时候,非常美。

女主角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在纽约,无论离婚或重新找的男友都难以填补抚平自己的内心,出走、旅游、祈祷、寻找,一步步的从旅程中汲取能量,排散心里的负能量,重新找到自我。

所以说当觉得自己压力非常大的时候真的非常建议出去走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人,大自然的风景能给予你力量。

后面的恋情真是满满的恋爱的酸臭味,你重新接受爱了呀,那爱情中的不平衡也是人生中平衡的一部分,不要怕,要接受它,拥抱它,获得它。

这心灵鸡汤煲得很合格,喝了吧。

 2 ) 银镯女子

http://blog.fivestone.info/?p=734饭祷爱 Eat Pray Love,★★☆☆☆。。。

据说很有些人哭掉鸟。

凭心说,这片子在打动绝望主妇们这个领域做的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亲们平时不看文艺片,连小清新都是伪小清新,所以说这类片子之前并不是没有,而是这次终于在他们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当做大片冒了出来,用类似日剧韩剧的修辞法去共鸣。。。

好吧我承认我对这类渡人超脱的片子都很 mean,如果这类片子拍的比较烂的话我会比其它类型的同等烂片给分更低一档,所以即使是让即使是万千美国人民都心头萌动的《Into the Wild》我也只是冷冷地给了6.5四舍五入到7,何况天开眼饭祷爱在imdb得分本来就只有5。

顺便提一句,这类靠指出你的生活是屎为卖点的电影里最好看的,不算《American Beauty》的话,我第一时间想起来的是《Fantastic Mr. Fox》,然后是《Raising Arizona》。

总之电影这种东西首先决定了它的观众不可能针对那些太小众的,所以电影们也只是在【日子无聊啊要不要折腾呢】这个层面上纠结,对于那些早就说要然后问然后呢的,则很少有什么可行性建议。

所谓好看的也不过是发泄桥段比较有给力罢了。

应该说饭祷爱里阿朱对着 男A男B发飙的时候,那两个男人的表现基本上无可挑剔,有型有品肯定不能将其归入土人衡量行列;而且mm后来eat&pray爽了之后,也就是又找了个也没什么不一样的男C就又嫁掉了。

所以整个片子讲述的也就是银镯女子去丽江情结,对对面的事业男而言基本无解(瞧瞧连我这种习惯bs事业男的都看不下去了)。

另一方面找情趣和找未来其实是两回事情,电影里做着找未来的样子其实转了一大圈也就是满足了情趣而已,spider woman。

ps,想你们了回头一起去团购金链子吧。

 3 ) 用心灵去旅行,而不是离开

巴厘岛的ketut递给Liz一幅画:要脚套实地,你就会感觉有四条腿,这样你就能好好停留在这个世界;不要用你的头脑看这个世界,用你的心看,这样你才能了解上帝。

世间有太多纷繁复杂的事情我们要分析整理,反而忘却如何遵从心灵的声音。

偶然听到心中的声音,可嘈杂的人生也渐渐让人失去勇气去相信。

-Having a baby is like getting a tattoo in your face, you kinda wanna be fully committed.这样的fully committed,Liz是做不到的,望着永远三分钟热度的丈夫,失望落寞的眼神已经明白的说出,爱,已渐渐磨灭。

-Having dreams, Stephen, great, fine. Do that, just pick ONE.-OK, I pick one. I pick YOU!Liz是个如此彻底的逃兵。

I cannot agree more,Stephen他并不恨你,他只是心碎了。

-The only thing more impossilbe than stay, is leaving. 在印度,Liz回想起他们婚礼上舞蹈,那么美那么幸福,他们曾经相互起誓,要相亲相爱,直至死亡把他们分开。

她穿着莎丽,场景变换,物是人非。

从一段感情逃到另一段感情,Liz自己也明白,这不是爱。

可是一如既往的,当感情有变,又一次的,她选择了离开。

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和David say goodbye,只一个大包。

David从未留过她,第一次,他说:-Hey, if you stay, we go out for India food every night.坐上车,Liz无法自制的催促,go.go.go.绿树红墙,却充满忧伤。

意大利是整部片中我觉得最温暖明亮的地方,美食,帅哥,爱,还有意大利人无所事事的快乐。

镜头爱极了这个地方,阳光下的教堂,历史感的小巷。

慢镜头从大门向上到二楼阳台,绿叶成荫。

有一段Liz坐在露天餐馆独自一人享受意大利面,歌剧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

她像是一个从上帝手中偷到玩具的小孩般那样自得其乐。

dolcee far nirentee可是那些伤口,伤痛之深以致无法释怀。。。

毁灭是一种礼物,毁灭是通往改变的道路。

爱情终究是危险的。

也许像是冥想,需要你鼓起勇气放弃俗世中所有让你熟悉安心的事物,抛开一切这样那样翻来覆去的想法,愿意把人生旅途中所有的经历看做是一种启示,把旅途中所有遇见的人都当做人生的导师,直面并原谅现实生活中并不讨喜的那部分自我。

跟着心里的声音,跟着你爱的那个人上船。

就这么简单。

开怀大笑,享受美食,冥想,对上帝满意,爱你所爱的人。

-Sometimes to lose balance for love is part of living a balanced life.

 4 ) 绕了一圈,回到原点

我本来以为是个女人寻找自我的片子。

有人说离婚那段没交代清楚,作为已婚妇女,我觉得其实理由挺充分的,就是瞧不起那男的,不再爱了。

后来去了意大利,我很喜欢那段经历,几乎是动人的探寻真我之旅了,好多让我感动的片断。

但是后来就越来越看不懂了。

可能是对片中表现出那种对“exotic orient(异域东方)”的西方想象让我很受不了──也许是我太敏感了。

不过最让我觉得无语的是,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原点。

在一个男人那里失败,就要从另一个男人那里成功。

让女人进地狱的是男人,救她上天堂的也是男人。

当然,这女人的择偶观到后来的确还是进步了的。

前阵子看到有人推荐刘瑜一篇讲crush的小文章,我觉得这个女人就是一直在crush,crush,crush,一直到最后我也没觉得那个男人是所谓的“真爱”,但那的确是在物质和精神上与她最为匹配的一个了──前面两个男人(也许还有更多,因为女主号称从16岁开始就没缺过男人)都是puppy型小男生,最后终于找了个生理和心理年龄都合适的了。

至于是不是真能安顿下来不再折腾,谁知道呢。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或者这本书想表达什么。

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最后还是归于男人。

即使是在巴厘岛遇到的智者,最后问了一大堆问题后,还得再问一句,你和你男朋友如何了?

最后的最后,女人明白了,有时候为了爱失去平衡,正是生活的平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于是坦然跟男朋友出海兜风去了。

唉,这就是所谓的小资生活的想象吧。

旅行,吃,交朋友,貌似过着在别处的生活,从美国到欧洲到热带亚洲,但其实一直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从来都没有离开过。

女人在意大利的时候,有人问她哪个词可以代表她,她想来想去想不出来。

我看完整部电影,为她想了个好词:矫情。

 5 ) 不值---《饭•祷•爱》观后

《饭•祷•爱》在某些方面做得相当好。

比如说,它是我见过的最大规模的广告植入电影,整整植入了三个国家:意大利、印度和印尼,几乎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风光硬是要得。

一大半时间茱姐姐在做旅游美食猎奇节目,连吃了一口意大利面之后的陶醉都是标准美食主持人的表情,片中甚至还表现了一场传统印度婚礼;当巴厘岛的老巫医说那里的葬礼很有趣时,我很怕接着真来一场葬礼。

诚然,那句话就够了,已经在很多西方观众心里植入了“巴厘人的葬礼有趣”这个概念,对印尼的旅游业大有帮助。

然则要看旅游节目,俺不会在家里亲亲热热跟花生一起看探索旅游频道么?

他会很高兴的。

另一个做的不错的是男演员的人选。

Billy Crudup(《守望者》里的蓝博士),James Franco(我的后宫,为了他才去看这个片的), Richard Jenkins(《The Visitor》里的闷骚教授),Javier Bardem (《深海长眠》,《No Country of Old Men》,除了第一个,其他都是一流的帅哥。

Billy如果不是在《守望者》里老是小鸟外挂晃在晃去,我对他印象大概也会挺好。

正因如此,对这片子愈加不忿。

确切地说,是替这些好男儿不值。

原因是,做为一部电影,一个故事,《EPL》没有说清楚女主角痛苦的来源。

不,它其实说清楚了,但是她的痛苦在我看来非常欠扁。

茱姐姐婚后几年,开始对婚姻厌倦,尽管丈夫还爱她,却选择离开了他。

一边办离婚,一边跟我家小詹打得火热。

离婚办得差不多了,她又厌倦了,不顾小詹深情的挽留,决定去周游世界,寻找自我。

(大姐,你的自我不用找,就老大一个蹲在你心里,以致你根本容不下别人)在意大利,她放开肚皮吃喝,于是意大利趁机推销他们的美食和罗马那不勒斯风光。

在印度,她去劳动打坐(大吃一顿之后当然要减肥),我们又看到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些猎奇式的画面,比之更浅薄。

最后一站是巴厘,她吃饱想通之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男人:一脸肉欲却自称热情敏感忠诚心碎的Javier Bardem。

上帝保佑他。

我们终于知道传统电影中那些自私负心的男人出走后都经历了些什么。

现在风水轮流转,轮到女人也可以这样了,然而虽然我是女人,却没办法同情女主。

自私负心终究是自私负心。

女主的那一点痛苦,说白了就是对自己离开丈夫的行为觉得愧疚,毕竟是她抛弃了对方,毕竟当初也爱过他。

她一时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小詹这个临时垫背的,她则一个电邮就打发了。

不过当然了,当你抛弃对方的时候,你还能怎样呢?

就是这么回事,在人情上,被抛弃的一方晾伤口,能博得别人的同情,而抛弃人的一方若也一脸痛苦地向全天下告白,那让别人怎么反应好呢?

本来我的反感还不明显,是女主读那封电邮时的声音让我明白了。

电邮的内容是甩人,绕来绕去写得优美技巧。

然而茱莉亚罗伯兹的声音完全出卖了人物的感情,那声音除了硬就是冷。

这个女人,当她用表情眼神拼命想告诉观众“我很痛苦,很痛苦,可怜可怜我吧”,她的声音却从头到尾自信冷静。

她的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是作者想表现的就是这样?

是茱莉亚的演法就是这样?

还是茱莉亚揣摩的人物就是这样?

管她呢!

就事论事地说,女人厌倦了婚姻甩掉无辜的男人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本来无需大加谴责,但是失魂落魄垂头丧气地周游世界享受美景美食并一路继续吸引帅男大献殷勤,却还是不停地喊痛,就不得不让人怀疑此女的自恋吹嘘程度跟吸血鬼之妻贝拉不相上下了。

可惜了Billy的痛苦,小詹的深情,Richard的精湛演技和Javier不动声色的泡妞手段。

听说这个片本来是本畅销书。

畅销书~~~打冷战中~~~也许我全理解错了。

这片其实就是美食风光片,那书也只是当下新式的游记。

还是没必要纠结了。

不值。

就算是为小詹做票房贡献吧。

还有,这片的中文译名真是神来之笔。

 6 ) dolce far niente

女人,我也是,刚刚在今年迈过了剩女的门槛,进入这个大部队,无论他欢迎还是不欢迎,我都来了。

《eat pray love》先看了书,流水账一样,翻译的很翻译,基本上就是一字一字对应起来,看的索然无味,不过也看完大半本,并且打算继续看下去。

电影经历了四个地方:纽约、意大利、印度、巴厘——liz在纽约的忙碌生活丢掉了心,生活不开心,甚至一度失去信心,在意大利寻找生活的快乐,在印度修行来寻找内心的平衡,在巴厘岛找回内心的爱。

意大利--Eat--寻找"your word"-“It start as 'daughter'.I was good at it. And then 'wife', not so good. 'Girlfriend',not so good.My word's 'writer'.”-“No,that is what you do. That isn't who you are.”我们每天忙碌着,获得各种头衔,leader,manager,VP,CEO。。。

So what?

摘掉这些头衔甚至光环,你是不是还是知道你是谁?

是不是有三五好友能够说话无须顾虑?

或者真的为你考虑?

有谁爱你是因为你,而不是因为是什么的你?

在这些人面前,what role you played? Could you treate them full heart without any title attitude?印度--Pray--臆想道场的一个印度小女孩,拿着家里安排的未婚夫的照片,在打扫完道场后,“他是人马座的,在德里学习编程,成绩很好,家里很有钱,他将来一定会非常自负,霸道。

My life is over at 17.” 她没有真的和他相处过,推断符合逻辑,但是这个世界好玩就好玩在它满是逻辑,又以破坏逻辑为乐。

未来不可预知,感到害怕和恐惧是人的本能,但它又是可预知的,因为你今天的所作所为恰恰指引了他的走向,至少“image your happy”:"I image you and rijul smilling and looking at eath other with love and kindness." 这句话,送给我自己。

巴厘--Love---“You are afride to hurt will happen to you again. One way to heal is to trust.To have broken heart mean you have tried for something."-"sometimes to loss balance for love is part of living balance life."有人怕受伤,一直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肯出来,有人受过伤不在付出真心,但是能够在合适的时候遇到一个能够放心信任的人,何其可贵又难得。

Anyway,幸福和不幸都是一种经历,你接受或者不接受,他都回来,年轻的时候碰到不幸多一点,成熟后会过的更幸福。

从来没有最幸福的人,因为它只存在于比较。

幸福有时候存在于一份牵挂,有时候幸福存在于吵架,当你内心清楚的意识到你真正的诉求时,幸福其实无时无刻不在。

好久没有安心下来慢慢看完一部不用快进的电影,也许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部流水账,但是我从片子中找到继续下去的力量。

“dolce far niente”(意大利语,意为无所事事的快乐,慵懒的快乐)

 7 ) 尋找自我的平衡

這部戲的英文片名其實已經可以說明內容了。

Eat,吃。

Liz在羅馬享受了美食,學會了難唸卻十分浪漫的義大利文,在那裡她重新找到活著的喜悅,享受美食是多麼幸福的事,而她此刻就在這裡,重新燃燒她對生命的熱情。

片中一位義大利同伴說得很棒:「妳們美國人只懂得娛樂,不懂得快樂!

」我想,這或許就是散漫悠閒的義大利人,跟自討忙碌的美國人,最大的不同吧!

這部戲衍生至我們的生活,是否會覺得自己活得很渾渾噩噩呢?

對生活的熱情不再,每天過著相同的生活……真是一點也,不快樂阿。

而快樂卻是如此簡單,不需要廉價的啤酒廣告提醒你:「嘿!

現在是歡樂啤酒時間!

」只要你願意,隨時都可以放鬆自己,好好享受一切平凡的事物。

而單單只是享受美食,當然不能解決Liz的問題,她需要一個解答、一個方向,於是她告別浪漫的羅馬,改往印度前進。

那兒她找到了精神導師,但是在靈修的過程,她卻感覺不到平靜,離婚的罪惡感、對前夫的愧疚……她明明曾經如此愛他,為何熱情不再、激情不再了呢?

想到前夫幾近失控的反應,想到前夫與自己的過往……一切都"曾經"如此美好,但是她卻只覺得空虛,為什麼呢?

這樣混亂的心思,她無法靜下心祈禱。

甚至覺得痛苦,覺得毫無意義。

在這個時刻她卻遇到了一個很嘴砲,但是說話卻很中肯的德州男人,Richard。

還有一個年僅十七歲,卻必須嫁人,而無法學習她所期盼的心理學,一位十分有想法的印度女孩。

忠言逆耳,Richard雖然說話很欠揍,可是卻句句說到心坎裡,他的出現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也可以說,大大地改變了Liz的心態。

她無法原諒自己,前夫的原諒、眾人的期待什麼的,根本不是最重要的,她如果無法放過自己,那別人也永遠不會放過她。

在Richard說完自己的心聲後,Liz獨自留在屋頂,她想起了與前夫史帝芬的婚禮,她那些彷彿栩栩如生的回憶,在她學會靜下心祈禱後,變得不再刺痛她、不再是痛苦……這是Pray,她在印度,學會了祈禱。

冥想不再是痛苦難熬的事了,她在這裡得到了心靈的平靜,不一定是為神祈禱,而是為任何一個人、甚至是為了自己。

最後她回到了峇里,她去找了一年前一語道破她未來人生的藥師,一位可愛的、沒有牙齒的老人,Ketut。

她已經重新燃起生命的熱情、得到了心靈的平靜……而現在,她需要的是,重新再愛一次。

這也是Richard在離開印度前,對她說的最後一句話。

她需要的是,重新再愛的勇氣。

這是她、是Richard、是史帝芬、甚至是這世界上,每一個為愛心碎的人,都需要的。

也就是最後一項,她必須在峇里,這個爛漫輕鬆的小島上,要去體會的……Love,愛。

整部戲可以說是一種輕鬆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步調,片長將近兩個半小時,可想而知這部戲的一切,美麗到導演有多麼捨不得剪掉任何一個畫面。

從羅馬的美景、印度的風情……一直到峇里的悠閒,還有什麼地方,是比峇里這個度假勝地更適合,來一場艷遇的呢?

Liz在這裡,遇到了同樣為愛心碎,同樣不再相信愛情的Felipe,她逐漸打開心胸,接受這一次愛情的來臨。

但是她要的平衡呢?

是否又要因為愛情,而失去自己的人格呢?

不再有自己的步調,全都為了對方而活,那這樣的愛情,又與之前失敗的婚姻,有什麼差別呢?

最後Ketut又再度道破了她的疑惑。

總之在峇里,她找到了真愛,也是整部戲,最浪漫的結局。

這部戲沒有什麼激情的部份,非常的簡單,而且平凡。

音樂卻用得恰到好處,讓人聽了真的很舒服。

好幾幕都是輕鬆得讓人幾乎以為,自己也身在電影其中。

當作看旅行紀錄片吧!

不要當作愛情片,更不要想像它有多麼特別,它很普通,就因為如此平凡的故事走向,才更貼近生活,更貼近我們的心啊。

仔細回想劇情,很多地方真的很有意思,也談到了現在人們生活的疑惑。

愛情是什麼?

而奉獻又是什麼?

生活的熱情……又是什麼?

 8 ) 饭祷爱

因配乐加一星。

Liz有个属于她的主题曲,颇有点像Requiem for a Dream的(不是莫扎特那一版)。

还用到了魔笛(就是莫扎特那一版)这就是一个女性中年小资版的《在路上》。

男人们在屏幕上折腾了这么久之后,一直被认为“有老公孩子就满足,全心全意奉献给家庭”的女人终于也要开始解决中年危机的问题了。

如果要我给自己找个词的话,应该是runner。

跟J抱怨说“为什么我永远存不下钱”,她说“因为你杂七杂八的爱好太多了”,跟C唠叨说“为什么我还是不想结婚”,她说“因为你的安全感太低了”。

前两天收到英国来的offer,考虑过之后,回信说愿意去面试。

我就是这样,尽管爱故乡,但眼看着要毕业了,眼前就是找个男人结婚生孩子过安定日子的生活,就立刻二话不说地跑了,现在生活有了平稳的迹象,眼前又是找个男人结婚生孩子过安定日子的生活,于是又想要逃跑。

人为什么而生活,怎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能完全填满心里那个空洞,才能永远感觉平静而幸福,直到现在我依然不知道答案,甚至不知道这些年来自己是否曾有一丝半点的接近答案。

这些年来有想要大哭的时候,想要打赤脚的时候,想要大笑的时候,全身发烫的时候,这些头脑失去作用,身体和思想只被感官控制的时候,是我相信这世上有神的时候。

所以我人生中觉得最自在最放松最快乐的时间是背着巨大的登山包,在陌生的城市里浪荡的时刻,所以我知道自己没有受上某个人,某某某,因为心有时候远比大脑诚实。

尽管对美食没有特别的执着,也极少祈祷,更没有期待在转角遇到爱,只是这种生活,这种充满着未知,前方的一切都让人好奇满溢的处境,让人有生存的真实感,不再是一个写code的机器,不再是每天为了三餐一宿碌碌来去的蚂蚁,而是每时每刻都张开了所有的感官,触摸呼吸观看着思考着,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

所以我总是不想要拖累的人或者东西,总是想从将要固定将要僵化的模式中逃走,总是没心没肺地想跑就跑……老妈不能理解我这种不安分,甚至想通过改名字来改善这种命运——不过似乎没有成效。

于是关于我的个人问题,永远都是个纠结。

我想大概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这里面Elizabeth,用江浙话就是“作”,什么都有了,却没事半夜里好像没事找事一样的哭开来。

然而我懂,我懂那种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里”的彷徨,懂那种“找不到自己究竟在哪里”的苦闷,懂那种“不明白生活和死亡之间除了呼吸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惊惶。

这就像个炸弹,有时候会潜伏下来,好像一切都恢复了正常,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开,不知道炸开了里面会是什么。

有趣的是,就在接到英国来的email的之前,我一直想“真是糟糕,人生大逃亡的第一站就选在了自己的dream city,然后呢希腊也去过了,以后再要逃却要往哪里去?

”然后常常回忆在内蒙古度过的假期,怀念草原那么大马那么快人那么少……现在看来bali也很不错,等到什么时候姐姐的手艺可以用case算了,我就背个包,带上电脑,去那个海蓝花开的地方,每天晨昏定省,直到我又想逃跑为止……有空要去看这部原著。

也许作者走过的路程能给我将来的逃亡路线一点启示。

PS:意大利那段根本是旅游宣传片嘛。

我又想起意大利人说的“美国人哪里懂什么时尚!

当年二战的时候我们带去战场的都是新鲜蔬菜,他们带的全是压缩饼干”……现在我的生活价值观也跟意大利人一样了PSS:小皮是这片的制片人……小皮,我看出来了,你还是跟JD一样搬到欧洲来住吧,郊外买个房子,也没有狗仔会去骚扰,每天出去买两条面包一包熏肉。

美的东西和心灵的平静,也许逃亡的最后一站,我还是会回到巴黎

 9 ) 又是一碗心灵鸡汤

英国航空公司很有意思,放着这么多英国好电影不放,总喜欢弄一些好莱坞烂片来放。

飞机上实在睡不着,读书灯一打开就照到邻座的身上,开关几次之后,邻座已经用燃烧弹一样的眼光看着我了。

赶紧打开小电视一看,正好放这部片子。

听说和意大利的吃有关,即使是大嘴也可以忍受了。

这片子真烂啊,浪费了那么好的Pizza和pasta,真是可惜。

片子和若干讲述欧洲的美国电影一样,表面上是玩欧洲品味,实际上是一碗心灵鸡汤,没放盐,还挺腻。

意大利的美食,居然就用几道标准菜给搞定了,仿佛洋人进了中餐馆就点酸甜猪肉一样。

意大利的美景也是如此,都是最最著名的景点,看着如同导游手册。

这电影本质上说是人要随性。

问题是:饭吃就吃了,经念就念了,情人找了就找了,凭着感觉走,慢慢咂摸咂摸滋味的话也能做出个有点意思的片子,还能潜移默化地教育一下观众。

但是不知是这编剧还是这原著,还偏就不让你有真正的享受,关键时刻非要搞上一堆一堆的说教,用的都是鸡汤语言。

等电影里面说够了,我也快睡着了。

想来想去,我对这片子的反感来自哪里?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街道大妈,一种是普通百姓。

普通百姓又分两种,一种得靠大妈给熬的鸡汤才能活得顺溜,一种没有大妈更顺溜。

我就是第二种普通百姓,而且有点鸡汤过敏。

我不明白的是:美国好歹也是个不小的国家了,文化也算是多元,估计意大利人和印度人也不少,为什么非要跑到别的国家去才能找到自我。

想旅游就旅游,一定要那么个光辉的借口么?

 10 ) 台词

+You have screwed up my life but what I wanna know is why couldn't you find yourself in our marriage? Why didn't yousay what you were thinking?-I did. You never l stened to me.+No,no no. You never said:"Hey, you know what? You suck. I'm deeply unhappy." You just took off. You never gave me a chance to address those problems. That's not fair. That's just quitting. I took vows. Till death. And take them seriously. I believe this is just a phase and I'm willing to wait it out.-You are always waiting, Stephen. Waiting for me to come home, to wanna have kids, to make you dinner. I don't know why we can't accept we don't wanna live in unhappiness anymore.+I accept the fact that I am occasionally unreliable and often get s detracked, but I thought you liked that about me. I thought it was okay that I had hopes and dreams.-Have a dream. Stephen, great, fine. Do that. Just pick one.+Okay, l pick one. l pick you.-...

《美食、祈祷和恋爱》短评

纯粹觉得风光还不错的样子啊,意呆利的食物看上去都好好吃(¯﹃¯)还有啊,付兰兰的演技好像还是毛猴好一点的样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放在一起被比较→_→

5分钟前
  • 貓十三
  • 推荐

Sometimes to lose balance for love is part of living a balance life. Liz的烦恼正是我的烦恼,她所做的是我想做的,于是清晨醒来时梦境里还是电影的场景……ps我的朱莉娅终于不那么美了。。。

7分钟前
  • SelfishJean
  • 力荐

肯定还得有续集——这女人安分不下来,跟巴西人过一段时间后,指不定又要上哪儿旅行去。某人说得好,“大姐,你的自我不用找,就老大一个蹲在你心里,以致你根本容不下别人”。原著还是畅销书,拜托,这种思想再宣传宣传人类就要灭亡了。电影本身拍得也不咋地,意大利、印度、印尼我是没兴趣去了。

11分钟前
  • Skylet
  • 很差

畅游古都罗马,品尝异国美食;结交知心挚友,参加家庭祝祷;印度寺庙冥思,观看新人婚礼;情定海岛巴厘,体味人生感悟。否定自我的过程是持久而痛苦的,成长的阵痛是必经之路。有时候因爱失衡,也是平衡生活的一部分。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身陷何种状态,都不要忘记追寻自我坚守本心。太喜欢影片传达出的那种自然洒脱、超然物外的处世精神,能做真正的自己才最珍贵。

12分钟前
  • 张苑希
  • 力荐

冲美食和大嘴美女看的。。。没有预期的效果。。。美食也不是灰常诱人。。。有点失望。。。难道说中国人对食物的要求太高了。。。?

14分钟前
  • vivian桃乐丝
  • 还行

不管怎么装逼,就爱这个感觉

19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推荐

景色真美,剧情好长,有点闷。。我想还是看原著比较好吧。JR还是很好看啊~

22分钟前
  • elly的小hui儿
  • 还行

一枚超级大的“作”女。她的寂寥、彷徨,希望下一站依旧是激情的心情,我懂,这个世界,就是有这样永不满足的女人,像她。如我。

25分钟前
  • sinna
  • 还行

不得不说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累 这部电影里最让我感动的也就是jamesfranco跟大嘴罗伯茨讲我们之间出了问题但是幸福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存在那一段 其余的关于信仰 方面 大概每人寻求心理释放的途径不同 所以并没有什么好感

30分钟前
  • Vikey
  • 还行

影评并不好 但是我真的觉得好久不曾看过如此与心灵相契合的电影 才熬夜到现在。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何热衷于独自旅行 我认为这部影片道出了我的心声 人多太嘈杂 便无法看清旅程的点点滴滴 无法仔细欣赏世界上的和而不同 无法在旅程中与自己的内心交换想法 无法净化与成长自己的内心 独自旅行我能带着自己

33分钟前
  • FloriaZENG
  • 力荐

天呐这有啥好拍的,要你单身一年跟要死了一样……

36分钟前
  • 澄空
  • 还行

sooooooooo boring~~~节奏太差了~~浪费我两个半小时

39分钟前
  • 失控的死胖子
  • 较差

@鬼姑凉 What I need are pasta,pizza,and a bottle of therapist,and tickets and what I don't need is to fight with myself...

44分钟前
  • 夏陌
  • 还行

没看到多少意大利的美食。祈祷在印度也没怎么起作用。最后的巴厘岛莫名其妙来的爱情。真是啥都没讲好!!还冗长繁琐。

47分钟前
  • HsvEvnX
  • 还行

没想到我竟然坚持两个半小时看完了,前二十分钟差点让我放弃本电影了。意大利怎么说呢,欧洲人都很会享受生活,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印度是个我始终无法有好感的国家。只有巴厘岛,倒是一直神往啊,度假的好地方,可是没钱可去不起。最后要说的是,大嘴茱虽然老了,可是还挺美的,她的鼻子最好看!

50分钟前
  • 偏執小塵埃
  • 还行

还有没有可能,这辈子,或者说还不至于太老的时候,放下暂时的生活全心投入到另一个世界?过一阵,或许回到原来的生活,或许开始真正崭新的世界。

52分钟前
  • 陈薪而
  • 推荐

20101219京上团结,年会后用来缓解片,分两段看。也算是中年危机的调和。在爱里,失衡时必要的。

57分钟前
  • 林小童
  • 推荐

分4次看完的,看得我直觉的腻歪,丫一女的没事找抽,放着好好的日子好好的人,学TMD什么乱七八糟的文艺东西,结果最后又后悔,纠结矫情个毛啊~

1小时前
  • 黑胡子路西
  • 较差

传说中的“饭祷爱”,老美拍的文艺片,整体来说感觉不错,有点小风格,拍得也算是循序渐进,节奏也挺好,Julia Roberts风采依旧。但感觉对女主心理的刻画有点太外在了,一些细致的东西未能淋漓极致地展现出来。

1小时前
  • 恍惚可乐
  • 还行

对女人来说非常有意义的电影,虽然!印度之旅那段有点闷,不管怎么样都得看一下!RM怎么都出好作品!?

1小时前
  • 杯麵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