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很多歌舞片,比如秀兰邓波儿片子应该也是属于歌舞电影吧。
都拍得很不错,很爱看很爱看。
至于咱们滴歌舞电影,想得起来就只有一部〈如果。
爱〉是根据贾平凹小说改编而来。
这种形式反影村里进城寻找理想故事,俺是蛮喜欢的。
我有点排斥把村里生活拍得苦兮兮的电影或电视。
台湾滴苦情戏,什么一个姑娘嫁了好几次然后S几次老公又S儿子,然后又被富人欺负欺负,无限制欺负,而受苦的女人只有忍耐忍耐,以所谓的慈心感动天感动地,最后得到一个好结局,就是所有恶人受到惩罚,然后这个受苦女人也差不多要S了。
靠。
路过一回我都要骂一回。
上回看锵锵三人行,有次陈丹青参加聊天,他说现在少了很多快乐穷人。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其实在自己小时候,大伙物质状态都不咋的,那时候还用粮票什么的,可在我印象中并不觉得大家日子过得天天愁眉苦脸。
也是天天有高兴有快乐,甚至幸福感更强烈。
而现在“穷人”,简直被这个物质穷折磨滴,不如直接S掉得了,毫无快乐可言。
人么,谁都有自己跨不过去事情,谁都有苦滴事情。
这世界富人也不幸福,穷人也不能穷开心了。
真是无语啊。
因此电影主人公自己改名叫“高兴”。
就是以一种很快乐方式进城完成自己伟大理想。
高兴收废报纸废物,大着嗓门飞快滴踩着三轮车,生意很不错滴。
当然也有人因为他的工作上瞧他,可人家自己不瞧照样开开心心组装自己飞机梦呢。
高兴喜欢上按摩院小姐,电影中按摩小姐,偶不知道是真滴“小姐”,还只是工作形式。
总之高兴帮助按摩小姐还债。
最后真滴自己组装一架飞机在西安城上飞呢我喜欢这个类型反应方式,苦情滴很多,生活本已苦,为啥子不快乐方式来表达呢?
至少也得百花齐放。
但是电影有很多不足,比如歌舞插入方式觉得很唐突,感觉是硬塞进去一段歌舞。
不过歌舞抛开故事情节,单歌舞来看,却又是不错的,音乐不错哇。
电影就是西安拍滴哦也也,电影中有段吃羊肉泡馍,哇,口水啊!!!!
日月请寄碗羊肉泡馍给我!!
不亏是俺去过三次地方,那个熟悉感飘呀飘呢。
发现最近影视与当地旅游合作,偶看韩国《花样男子》把澳门介绍滴很详细,这部《高兴》把西安特色也都很着力介绍一下呢。
虽有众多不足,做为国片少有歌舞剧式,及他们反应农民进城快乐形式,都是要看看滴
看《高兴》,完全是冲着黄渤。
结果没想到,随便从剧中挑一个人物都要比他出彩的多。
比如黄八,操着一口东北腔的瘦高个,一出场便被五富惊艳的吐了一身,引发了第一次高潮,看来恶心到位了确实能为喜剧电影添色不少。
他咯噔咯噔的上楼,去看五富堆硬币,这个包袱也让我乐不可支,虽然看上去跟影片结构没什么关系,但是能让人笑不就行了嘛。
他还特讨厌别人叫他王八,哈哈,可丫还是那么喜欢戴绿色的帽子。
五富是个从农村来的恶心大胖子,打嗝放屁样样精通,甚至会用屁声来抗议杏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恶癖好恰到好处的迎合了某些人的恶趣味,实在是妙。
他喜欢他老婆菊娥,喜欢他的娃,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钱。
最后那段起死回生虽然看似荒诞,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即便是在他死去的那些时间里,我们也一直在笑。
我最喜欢的一个配角是苗圃饰演的杏胡,一个性福的娘们儿,每天夜里和她的种猪丈夫做着种种让人高兴的事,吵得仨单身汉睡不着觉。
“为啥不跟他离婚?
因为和谐嘛!
”看,和谐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怪不得举国上下都在整治低俗,其乐也融融。
最搞笑的是种猪打鸡蛋那段,搞笑的原因是,他确实在打鸡蛋,而不是飞机。
尽管飞机是本片的重要道具,以至于后来发展到三个男人一起打鸡蛋时,我已经乐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这时,苗圃上楼杏眼圆睁的骂了一句“狗日的”,让我突然觉得这可比“我操”给劲多了。
黄渤在片中出场次数不算多,但依然没让我失望。
他演市井之徒简直都不用排练了,许多时候我只要看到他就会笑。
电影里的歌舞很有意思,从黄土高坡上那次开始,一次比一次惊人,而那首柔情似水的《为什么呢》和山寨慈善晚会则是所有歌舞里的亮点所在。
郭涛扮演的刘高兴和田原扮演的孟夷纯之间小爱情似乎也是值得一提的,拾破烂的跟按摩女郎,乍一看没什么可挑的,谁也别嫌弃谁,因为这是一部喜剧电影,纯粹供人娱乐的,你要想多了那就是给自己找没劲了,虽然这种故事搁现实里是百分百不可能的吧。
爱,就是付出;爱,还是怜悯;爱,更是欢乐。
积极向上可以被当成本片的一个主题,而一切不合逻辑的桥段统统都是为了快乐而准备的。
感谢阿甘,这部电影比《疯狂的赛车》让我笑的更多。
对了,孟夷纯的饰演者是田原,很漂亮。
你的嘴角微微上翘性感得无可救药想象不到如此心跳你的一切都想要你的唇膏鲜艳讨好一股自信的骄傲……你随风飘扬的笑有迷迭香的味道……天亮天黑http://freewu915.blogbus.com/
浪漫的魔幻现实主义:小人物的狂欢,高兴飞向了天——向电影《高兴》致敬兼向美人们撩骚原本我不想再写什么电影观后感了,我逻辑能力差,大学第一学期《法学逻辑》都不及格,后来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寒冷冬夜给女副教授送了两瓶维生素E才得了60分,所以总担心自己写着写着就偏了主题。
从学校出来这么多年,虽然没有坑蒙拐骗,但做过的事情也谈不上什么逻辑训练,人憨,先天不足后天也没补,譬如体育运动于我,长跑慢跑还能哼哼哧哧地来一气儿,乒乓球之类需要技巧的就没了能耐。
看了电影《高兴》之后,觉得很高兴,所以就很想说几句,在博客上只写出个题目却又被喊出去喝酒。
回家后,心想,觉得高兴就是了嘛,心里有就可以了嘛,实在憋不住就哈哈笑一场,荡尽胸中的龌龊以及由龌龊而生的抑郁,为什么非得说出来不可呢?!
这个地球上那么多张嘴,要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都要说,哪还能有安生的生活呀?!
可是,偏偏有个女人见了我写的那个题目,还说,“那就等你做完事儿回来写给俺们看”。
我平生就俩爱好,一是爱幻想,再就是爱美人。
留言的女人美不美我倒是没有见过真面目,仅仅是读过人家的博客,她用的外国女人头像很有勾引力,黑色裙子露俩白肩膀子而且前胸开得挺敞亮,左手还姿势优美地顶在下颌,凝视前方的目光让你对望五秒钟之后难免心猿意马,她有个积极向上的网名唤做“云不遮日”,文字率性不羁又对生活充满了勇气和兴趣,当今网络女人多自怨自艾闺中闷骚,敢于直面生活的实在太少了,所以我就把她加为了好友。
既然我说过回来后会继续写,而且还有美人说她想看,那么我怎么可以不写呢?!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话说那日得见阿甘导演的电影《高兴》,观赏之前还是乌云笼罩心头,只因烦琐之事连绵不断颇惹人恼,而观赏过程中却是抛却人间烦忧甚至心花怒放,一出有趣的歌舞喜剧超度了我深陷悲伤的灵魂。
贾平凹先生的长篇小说《高兴》是读过的,很不好意思的是,我是在网上免费阅读的,讲的是一个农民刘高兴和同乡五富一起到城市里拾垃圾的遭遇。
刘高兴卖掉了一只肾也没能娶上媳妇,但他不甘心,心怀“做城里人”的理想投奔了城市,他为自己改名为“高兴”,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妓女孟夷纯并产生了爱情却有始无终;只想赚钱回家向媳妇炫耀的忠厚的贪吃的本分农民五富却因病客死他乡。
刘高兴面对未来的生活冷暖自知。
贾平凹先生从容不迫地用简单又幽默的语言叙写了人世悲情。
导演阿甘,我有所耳闻却不熟悉,直到看了电影《高兴》之后百度搜索了一番,才对他产生了钦佩之情。
我本是冲着郭涛和黄渤去看电影《高兴》的,最初见郭涛是在孟京辉先生的话剧《恋爱的犀牛》里,他饰演了马路,一个闷骚的犀牛饲养员,我被他的台词打动了,后来开始注意到他出现在一些电视剧里,又后来看了《疯狂的石头》,于是在熟悉了郭涛的同时还认识了山东青岛的小哥儿黄渤。
关于郭涛,我觉得他的喜剧表演才能短期内很难再有突破。
感觉他本是一名性情憨厚循规蹈矩的男子,你非得让他坏,也就坏到语言挑逗了,因为他是属于闷骚型的。
除非是有惹他动心的美人主动投怀送抱,否则他是不会拉进怀里霸王硬上弓的,暧昧是他的界限。
如我。
有人说,黄渤是当下中国影视界最具实力的笑星,我认为此言不虚,是颇有道理的——并不单纯是因为他的扮相和方言。
您非得要让我讲出个子丑寅卯,那得另文专论。
在看电影《高兴》之前,我刚刚看过电影《疯狂的赛车》以及电视剧《幻想之旅》。
闲言少叙,眼前这张白纸就要用完了,我得马上针对电影《高兴》说几句话了。
一开始,我看到刘高兴和五富在试验飞机,我马上就想到了很多农民造汽车造飞机造潜艇的新闻报道,因为先前读过小说《高兴》,也看过一些由小说改变的影视剧,便认为编剧阿甘先生也不过是借用《高兴》这个小说名字而已。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觉得编剧在原著的基础上硬生生增加了刘高兴造飞机这件事情是一高招儿,因为这样一来,观众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刘高兴的确是个有理想的青年,他的理想贯穿了电影始终。
陕西方言的嘻哈音乐以及舞蹈让这个电影增加了好看的卖点,它们不仅仅引人入胜并且在描绘现实境遇的同时不忘针砭时弊,让观众欢愉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芸芸众生苦中作乐的精神。
我说它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是指按摩小姐孟夷纯的“按摩之歌”场景以及五富在飞机上的“死而复生”场景。
“按摩之歌”场景的镜头切换处理甚是经典,消解了刘高兴和五富一起进入按摩中心的尴尬;五富“死而复生”是出人意料的,或者说是完全出乎意料于我等阅读过小说原著的人。
既然五富能“死而复生”,那么刘高兴和孟夷纯“有情人终成眷属”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我在魔幻现实主义前面又加了一个定语,“浪漫的”。
有人说,孟夷纯的饰演者才女田原在电影《高兴》里成功地展示了她的性感,我却觉得她的表演尚有所欠缺。
提到孟夷纯在楼梯口轻磕高跟鞋和在巷子里行走的慢镜头以及当时的背景音乐,您要是说那是导演阿甘向《花样年华》致敬,我表示赞同,您要是说田原的表演可与张曼玉媲美,我却不敢苟同。
关于才女田原,闻名已久,听说她年少得志,还听说过她和跳房子乐队的故事,还知道她拍电影、写书,听上去的确是个难得的才女。
只是我的“姐姐情结”作祟,以前从来不喜欢比自己小的女人,所以没有过多关注。
现在,我老了,开始喜欢年轻姑娘了,但我却不再像以前那么热爱文艺了,所以也就不怎么关注文艺女青年了,加之难以听懂英文歌词,所以我俩就一再错过。
我听不出田原在电影《高兴》里讲的倒底是何处方言,是否武汉话不得而知,向南方去,我最远只到过江苏无锡宜兴市,而且还是从始发点直接到终点站,中间未作任何逗留。
在一部电影里,她似乎还用了不止一个地方的方言,请原谅我不能再细细去欣赏一遍电影《高兴》,也请原谅我神志恍惚的直觉。
“按摩小姐之歌”,是我喜欢的一段,不晓得那音乐的风格该叫电子音乐还是叫什么,女声触电后那嘶嘶啦啦的喑哑感的确牵动了我的小心脏,我觉得此时的跳舞的田原还是比较性感的。
贾平凹先生给这样一个女人取了“孟夷纯”的名字,想想也有趣,我个人觉得念快得一些有些像“梦一场”,念得标准一些,还容易在电脑上打出“梦乙醇”这三个字。
既然说了才女田原,那我就再说一说苗圃吧。
在电影《高兴》里,苗圃极好地展示了她的喜剧才能,原因有三:第一觉得她的陕西方言地道(没去过西安,完全凭直觉和以往的零碎经验),第二觉得她很好地诠释了杏胡那豪爽又泼辣的性格,第三是慈善演唱会那一场戏让我想起了吴君如(自然,我们还要感谢服装师)。
苗圃原来演过的电视剧断断续续有所了解,但看得比较全的只有《我们俩的婚姻》,可我觉得她在那部电视剧里演得有些不尽人意。
不怎么看有苗圃的电视剧,一是因为很少有时间坐下来看电视,再就是现在连我女儿都知道,我的第一个女朋友长得像苗圃。
最开始,当许晴出现时,就有人总和我提起说,我的第一个女朋友和许晴很像。
后来,许晴不怎么演电视剧了,苗圃又频频出镜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是多么地想忘记那段荒唐的少不更事的恋爱呀!
现在已经是零点时分,我必须要结束这次敲打,请接受我对电影《高兴》所有演职人员的崇高敬礼——同志们辛苦了!
不能怨我厚此薄彼,轻男重女,只因为我明天八点还要上班。
本来只想写一张白纸的,想不到竟然写了将近两张白纸,时间过得也太快了。
况且,后半夜,我本想集中精力训练一下自己的逻辑能力,有理智地去面对现实,思考一下未来的生活规划。
可是,一个美好的计划刚刚开始,又这样在敲敲打打中无声无息地被这些不成气的文字消解掉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某女人的一句话,“知识越多越烦恼,无知其实很幸福”。
是呀,活着就好,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哭哭啼啼一天也是生活,高高兴兴一天也是生活,我们为什么不选择高兴起来呢?!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电影《高兴》,我想用一句话来为它也为本文做一个结语:——整部电影,其主题精神基本上还是忠实于原著的,相对真实地向观众描绘了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更难得的是它化悲悯为希望,给观众带来了飞上了天的高兴,而黄色的雏菊一再提醒着观众,善良是永不凋谢的幸福之花。
2009-3-2
喜欢苗圃,一口地道的陕西话,尤其那句“呀那人家高兴你还不叫人叫唤了真是的”透出的骚情劲儿,不止让那几个老爷们儿,更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她“生活的和谐”。
于是,生活在大城市社会底层的这个小群体也借着这股骚情整个儿和谐起来,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既添了砖又加了瓦——原始的和谐历来是上层建筑牢不可破的元动力。
当然,面对生存压力,失去做人尊严的他们也许根本不知道啥叫和谐社会,甚至他们也不会去思考什么人生的意义,但他们至少还有高兴的权利,一项永远不可能被剥夺的权利。
他们的高兴是最原始的——因其原始,也是最有力量的。
道理很简单:高兴你就叫,有了快感你就喊。
杏胡之所以始终没跟那个憋屈丈夫离婚,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因为“我的生活太和谐了”,除此之外,她没有更多的欲望,知足者常乐,所以她高兴。
这并非淫荡,顶多有点“骚情”,可她简单,善良而且美丽。
这么一个可爱的女人,你能不让她在高兴的时候叫唤两声?
并且,由这种简单的骚情自然引发的原始的叫唤,我认为——美得很;至少相对于城市夜生活中放荡的现代男女因焦虑、空虚而起的歇斯底里,这叫唤简直如同天籁。
不妨问问自己:有多久没有发自内心地笑了,那种真正的、笑到流出眼泪的笑?
有多久没有因为实现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哪怕是生病的时候吃到一包榨菜、领到薪水后买了一件新衣裳——而心满意足了?
很久了,的确很久了不是吗?
我们始终感到不满足,我们甚至想方设法使自己处于不满足的状态,直到我们对自己的不满足也感到不满足。
现代人因精神困境导致的自杀早已蔓延开来。
当然,这并非本文所论及的范畴,我们还是回到最初的话题:有关高兴的原始形态。
高兴,其最原始的形态是对当下之存在的热爱,对现在,而不是对未来充满行动的激情。
像西西弗斯一样,把不断推巨石上山看作自己一生唯一的事业,并且这一事业,也的确使他获得了原始的快乐。
不需要有远大理想(刘高兴的理想就很不靠谱,无论是造飞机还是破烂王与妓女的爱情。
不过,再不靠谱的理想,只要能作为活下去的支撑——无论宗教还是共产主义——,都还是值得坚守的:这是人生的一种活法;五福似乎只活在当下,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把挣的钱往老婆面前一摔,说:给,妈个比,钱!
”“多威风!
”——对男人来说,确实很过瘾——这又是一种活法),简简单单活着(比如杏胡,傍晚跟老公吵得不可开交,晚上一高兴就喊),我认为这比什么都幸福。
幸福是什么?
如果说刘高兴是有着远大理想的,五福也多少寄希望于未来,那么杏胡无疑就是真正的西西弗斯:一个荒谬的英雄。
荒谬的人知道,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在这微妙的时刻,人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加缪语)我们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我们同样认为,杏胡也是幸福的。
十八九岁的时候,我随本家叔叔在山东招远的一个金矿打工。
吃的是馒头就大锅菜,大锅菜几乎就是清水煮白菜,但是特别香,差不多是我平生吃得最香的大锅菜。
睡的是临时搭建的工棚,几十个人的通铺,可一点都不觉得拥挤,也不觉得脏。
每天就是下矿井干活,出了矿井,就是吃饭、睡觉。
生活无欲无求,特别幸福。
一天早上,有个工友洗脸回来,一进工棚就扯着嗓子大喊,说有个女的没穿裤子,在水管那边洗衣服!
我同几个工友一起飞奔过去,发现那女人的确没穿裤子,只是穿了一条薄薄的肉色紧身裤袜——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见女人下身只穿一双袜子。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大喊女人没穿裤子的工友,在向其他工友传递这条信息的时候,一定是发自内心地想要给其他工友带来快乐。
而那时的我,作为一个荒谬的英雄,完全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说实话 我没看完也许就是因为没看完所以评价 比别人少了 一颗星吧不过就我看到的部分我真的觉得挺雷人的尤其是一上歌舞情节让人颇感尴尬还有五富的表演怎么就觉得假呢就我看到的部分说 搞笑的戏我真的是挤着笑的 另外我也是很认真的看了部分我觉得本片的剧本还真是不错的应该很有意思不过可能是 这个剧组很多地方功利都不够就我看得 编导 剪接 摄影 等等都很粗糙真有点糟蹋贾平凹的东西了有些戏如果 换一个拍摄角度 方法都应该有更好的效果我唯一觉得一场印象深刻的戏是五富吃吐了那场哇哇吐完了 只听一个声音“小伙 伙食不错啊 又是羊肉泡馍 又是臊子面”说实话 那一脑袋粉丝是在是太恶心了
这个冬天唯二让我看完高兴的就是疯狂的赛车和高兴。
其实只有疯狂的赛车可以说真正是挑动了中国人的那根幽默神经。
高兴,与其说这是拍给中国人看的,不如说这是拍给西安人看的。
从开头俯拍八百里秦川的沟沟壑壑,到郭涛那句,额要做西安人,再到熟悉的钟鼓楼,熟悉的高新区,熟悉的小寨。
满篇的陕西话,满篇的西安人。
羊肉泡馍臊子面,浆水耠咯裤带面。
真正让我能够笑出来,哭出来的还是那种乡愁。
这个大开大阖的城市,造就了我的性格,也造就了三千万秦川人民。
看高兴我哭了好几次,当然,都是电影院里爆笑的时候,我一个人躲在黑暗里哭。
催泪的地方我倒是笑得很开心。
这种情绪,只有离开了家的人才能体会。
看电影的时候,贾平凹老师坐在我前面的前面。
黑暗中,我只能看清楚他的后脑勺。
一直在那里,好像从来没有变过。
一座城市需要一个城市的符号。
一个人,一座雕像,一条街,一种食物。
对我来说,这座城市的符号,就是电影院里那些憨厚,朴实,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生活的我的乡党们。
那些被所谓俗气的笑料逗乐,被俗套的煽情弄哭的人们。
就像我的父母,像我,像八百万西安人。
他们在这一年的开端,走进电影院,送出自己的掌声,笑容,感情。
真挚,诚恳。
这种东西最为难得,也最为易得。
这部片子,是拍给西安人的。
拍给那些在这个古老城市里繁衍生息一代代的人的,拍给那些和我一样离乡背井,在电影院里被熟悉的口音一次次唤起离愁的人的,拍给那些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所谓古城是我家之类肤浅口号的人,却在别人提起西安时骄傲仰头的人的。
看完高兴,我很高兴。
其实,他到底讲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是清洁工还是收破烂的,是按摩女还是洗头妹,是造飞机还是开宝马,是笑还是哭,是说还是唱,根本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发生在那古老的城墙下,故事里的人说着地道的陕西话,故事的载体,是我们所有西安人的家。
我还是认为衡量一部喜剧优秀与否的标准并不只是它把人逗笑了多少次。
看《高兴》的时候,大厅里的笑声一直是零散的,次数也并不怎么多,但我仍边看边不住地想这真好看。
有些情节发生的时候大厅里一片寂静,但我自己却带着微笑,并也知道大家都是在微笑地看着它。
出门之前看介绍说《高兴》虽然结尾被改成了喜剧,却仍然是“喜剧形式的悲剧”,不甚理解。
直到影片进行到五富死了,我才开始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并也想到了茅盾《海南杂忆》中所说“含泪微笑式”的含义。
悲剧正在发生,观看者的我们都明白这是悲剧并准备好了为他们悲痛,影片却继续坚持着它喜剧的调子。
片中的人物没有深沉地叹息,背景音乐没有变得悲怆,画面上是高兴和黄八一人绑上五富的一条腿,架着他十分滑稽地走出医院。
他们甚至还给五富叼了根儿没点着的烟。
这确实是悲剧,但影片却用这种微妙地自嘲向我们表达着片中人物无力却美好的人格。
他们就像在调侃着自己轻贱的生活,无暇顾及那种你希望看到的“放下一切的悲痛”。
你发自内心地感到难过,他们却仍在惹你发笑。
这样的氛围到了众人目送高兴载着五富飞行并合唱欢乐颂被发展到了极致。
在歌声中,我们已经要流泪了,我们已经在流泪了,画面却仍让妇女们手中的菜刀老太太的红脸蛋跟胖子的大肚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每个人的眼神都凝重而有光亮。
这并不是低俗的笑料,而是暗藏于所有小人物心中微薄却不灭的希望。
这真正是含泪微笑,笑中带泪。
他们在承认:我很轻贱,我们感到他们很宝贵。
所以我有一点儿感觉五富没有复活可能更好。
但是当他真的活过来了,我却又觉得这样真好,于是由衷地笑了起来。
在他复活之后很明显地笑声也重新回到了电影厅里。
所以即便确实消弱了主题的意味,大家却还是愿意看到一个更完满的结局。
这也是面对他们这样一群人,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怀揣的一份善意吧。
灰灰黑黑,是他的外表勤勤恳恳,是他的人堂堂亮亮,是他的心实实在在,是他的爱向往光明,是她的心掏心掏肺,是她的幸福给他所有,是她的爱光明前的黑,只这个社会即使他是个拾破烂的即使她是个按摩女.............
故事是老套的励志故事但是我偏偏就愿意被感染刘高兴 我佩服你电影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很多桥段都可以倒背如流比如说五富在二楼兴奋的对刘高兴说 哥,我就住这了。
然后来了个优美的背跃式,哐当一声从二楼掉到一楼哎呀 额的巨娥呀再比如小伙伙食不错啊 又是羊肉泡馍又是臊子面挺能造啊再再比如黄黄的油菜田里那两个人唱的情深意切杏胡说 你个狗日的再再再比如她们五个人热情的大型慈善夜晚会五个人把自己包裹如同即将出售的礼物一般相拥唱着 难忘今宵电影里打动我的地方很多以上都是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快乐即便没钱 没势力 没地位即便有的时候会遭人白眼即便是拾破烂的即便是拉水泥的即便是按摩小姐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平等 走的时候也平等你有什么理由看不起他们你们也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很喜欢刘高兴身上那股劲儿虽卑微但不卑贱行事踏实 姿态很低没心没肺 过的自然这些多好 那么好有机会要看看这电影 翻来覆去的看也成每次都有新的收获音乐的结合虽然总是被鄙视成为歌舞青春的舶来品但是本土依旧有本土的味道黄渤还是那么出彩苗圃我那么喜欢看看电影然后记得心里要勇敢心里要快乐咱不是一个俗人咱不是一个卑下的人咱是个堂正磊落的好人
说实话有点无聊,显然这种地域性的笑料很难赢得更广泛的年轻观众,包括我这个不是很年轻的。
那么多的笑脸,海报就暴露了一种观念的落后,歌舞片只能算是有一次失败的试验罢了。
不是一般难看```
阿甘依旧低俗,当然,此低旧并无褒意,实为能力有限且有些鸡贼之意.
我不是老板要是就给你五万十万
啥B玩儿啊!
高兴
be happy~
那胖子原来是光头
阿迪王是你一生未竟的梦想。
主线稍俗,但是过程很好看,中间有几个地方还很不错呢。主要目的就是搞笑放松,这点很好。音乐挺好的,虽然整体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有两段很搞笑。哦,原来是阿甘啊。希望中国这种片子多一点。几个香港演员的出现挺有意思,想起《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最后那胖子难道就是撑的吗?
如果不是烂尾,我会给个力荐
说中国阿甘太夸张了,倒是可以说中国式歌舞片
黄渤表演出彩
2009.2.27 高兴—张可佳 这首歌没下下来
郭涛、林雪、张兆辉,这么顺眼的卡司演了这样一部雷片。
想飞就能飞起来~
亮点是演员的表演,大大弥补导演讲故事的烂水平.
有点乱不过挺好看
你娃个瓜怂
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 哈哈。
郭涛在石头之后 接演烂片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