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封印同学推荐,这部片子可能还要在架子上卧上许多年……肯不肯为一份感情付出你的全部,从此亡命天涯?
远离你的亲人,放弃你的前途和职业,把熟悉的生活和环境统统放进某个午夜的梦回……甚至影响你家人的一切……只为一份只有你相信的感情……这部片子的精髓就是一个risk。
我想大多数人不会,于是有了这部片子。
片子最后近乎幻想的直升飞机像气球一样带着自由升到无影无踪……呵呵,真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片头男主角在学驾驶直升机的时候唯一记住的失误操作就是:直升机是不能一直向上飞的……这和片尾遥相呼应……相信自己,相信对方,相信这份执着,相信幸福就在不远处垂手可得……你不相信?
呵呵,那对不住了,该干吗还干吗吧,这个世界的美丽就与你没啥关系了。
前半部分完全是在感受女主的心态,又自责又不甘,对于复仇成功后的心情也很复杂但却真实,因为我们就是凡人不可能面面俱到。
后面的每一幅画面都是那么浪漫,即使剃了光头即使没有过多的语言,但是爱情就是这么美好,一句我爱你胜过一切!
能够得到身边的好友和父亲的支持也是幸福的!
关于宗教和信仰,关于是非和对错,关于爱情和亲情,这个片子都给了很好的解释,愿有一天你也可以再次相信爱情!
不知道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明了 汤姆·提克威很想要 凯特·布兰切特——我为什么看电影推荐指数:只考虑镜头的话,⭐⭐⭐⭐⭐一句话简介:姐弟恋才是人间真·爱。
一部看到结尾会让人想去再看一遍开头的电影01 情不知所起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年轻警察,一个是制造爆炸的杀人凶手,就,恋爱了。
具体是怎么爱上的呢,不知道,反正爱得特别深,深到警察弟弟愿意帮助大魔王姐姐逃脱监狱、远走高飞。
酷似结婚证的照片以我目前对大魔王为数不多(霍比特人三部曲都算上也才4部)的观影体验,这份难舍难了的深情,应该是源于其有魔法加持的眼神。
《卡罗尔》中如此,《Heaven》中亦如此。
仿佛就在一瞬间,一个眼神,就成功拐走了弟弟/妹妹。
但如果你以为这是部浪漫爱情片,那就大错特错了。
尽管只有短短九十几分钟的时间,贩毒、贪腐、犯罪、枪战、友情、爱情、亲情等大片必备元素实则应有尽有,并配以绝对上乘的镜头语言,时而令人忽略了剧情本身。
迷人正面
迷人正面
完美侧颜
完美侧颜
刺激战场cosplay
甜蜜爱情
甜蜜爱情
炫酷镜头02 汤姆·提克威(Tom Tykwer)德国导演、编剧、制片、作曲。
执导作品:《因为》《垂死的玛丽亚》《罗拉快跑》《香水》《云图》《超感猎杀》等。
除了这部片子之外,我只看过《香水》,对导演的风格说不上有多了解。
单就这两部作品来看,导演似乎只是在漫不经心地讲述一个故事。
既不需要多深刻,也不一定多卖座,就尽己所能,用好手中的镜头而已,哪怕有时候这会让故事显得琐碎凌乱。
《Heaven》就是如此。
手持炸弹的布兰切特出场,以为这是犯罪片;警察局速速破案审讯,以为这是心理片;警察弟弟一见钟情,以为这是爱情片;警商高层勾结贪赃,以为这是缉毒片;偷偷计划监狱逃脱,以为这是警匪片;主角双双坠入爱河,确认这是爱情片;最终两人携手飞向高空,才明白这应该是个剧情片。
说不上反转,但确实丰富。
03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导演、编剧。
执导作品:《电车》《生命的烙印》《影迷》《十诫》《两生花》《蓝白红三部曲》等大众普遍认为他的悲观主义、怀疑主义的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使其成为通过电影语言来探讨人性以及生命的终极价值的电影导演。
但与我不熟。
或许可以慢慢变熟。
看过一位电影界的老先生讲课,从词源开始,解释电影即动作。
播放一组教学影像:两队人马,一对急追,一对谎逃,必不可少的是乱飞的子弹,漫滚的黄沙,巨大的破坏。
反正,我不喜欢。
疾走天堂是基耶洛夫斯基的剧本,一位欧洲电影作者。
电影作者们时常给人这样的印象:擅长无情节剧,充斥大量象征性镜头,留给评论者大量解读空间。
三色中的蓝色就是这样的电影。
疾走天堂并不是,它的底色是扣人心悬的,情节紧凑高速,因果关系强烈。
基本因素也是追捕与逃脱,最普遍的戏剧冲突,但呈现在画面上却极其缓慢平静。
爱情是在警察局发生的,真正的一见钟情,坚定,悍慕,全情付出。
男主角的身份是个警察,而女主角是个罪犯。
他立下周密计划,帮助她逃脱,藏身,完成之前未能完成的任务,过程中,被捉捕的危险一直存在。
导演却极力淡化这种冲突,两位主人公始终缓慢地疾走在奔向天堂的路上,姿态动人优雅。
当然需要凭借不同的电影语言才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
柔和的色调,沉静的古典乐,在越是紧迫的时刻,越是拉慢镜头移动速度,等等。
也曾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见到这样的效果,明明是充斥着死亡和矛盾的故事,作者却一直使用漫不经心的语言,描写零碎的事物。
于是,作品诗意和轻盈,有文学性。
所以,所谓作者,电影作者,文学作者,都是能被贴上标签的人。
实现一种风格,担当起未曾实现的可能性。
电影的主题是情感的高度,表现手法巧妙的直白,就是让男女主人公在地理位置上不断升高。
中间出现多次高空俯拍镜头,这对恋人从监狱到秘密阁楼到山脉最后升上天空,不断超越,直到最后一个场景,那些在地面上开枪的警察,看起来是那么无力可笑。
因而多次想起易卜生和他临终前的最后一个剧本《当死者再生时》。
里面的雕塑艺术家层经历过“死亡”,幸好再次重逢创造杰作时的那个模特。
他反复念叨的愿望,是带她走向最高的雪山,收尽世界荣华。
作为易卜生一生剧作的收场和终结,它带给我们超越故事本身的感动:看到生命意义的实现。
《天堂》也是作者的最后一个剧本,或许是出于意外,或许拥有着更广阔的的时代文化背景,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同样宣告了艺术的自我完成。
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很对,可也很难,除非痴极成圣,做不到。
我们都需要找到一个引擎,驱动生活向前。
它有很多名称与解释,过一个时代更新一次。
一个艺术家,路的尽头,真理的显现,始终是艺术的自我完成。
2002年的电影《Heaven》(又译《疾走天堂》)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遗作,由Ton Tykwer完成。
故事的主要公是一个迫于无奈而愤起行使民间正义却不慎结束四条无辜生命的英国女犯人,另一个是在审讯期间充当翻译的意大利警察。
在警察Fillippo爱上了同时也是自己弟弟英文老师的Philippa之后,他协助Philippa枪杀了毒枭,并与之逃逸。
如果我先看到情节简介或者海报,我大概会将之归为滥情片或者烂大街的警匪片,我很庆幸并非如此。
在不设防的状态下,我先目击了影片的最后部分:当荷枪实弹的警察们包围了柔和阳光下平静的小农庄时,两个被通缉的人跳上警方的直升机,驾机离开混乱的现场,离开惊慌地射击的人群,离开明媚的小村庄,直升上那一小片无云的蓝天,在寂静中愈飞愈高。
我以为它将要在空中爆炸,但没有,银白色的飞机只是愈飞愈高,缩小成一个微渺的点,直到融入那一小方天空,消失不见。
这样的背影让我想起1992年Michael Jackson的Dangerous Tour世界巡演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站时传奇的收场。
舞台上的MJ换上太空服、戴上面罩、背上“氧气筒”,吊着威亚腾空而起,飞越了尖叫着的人群,追光灯捕捉着他的身影,他在空中划过一个转角,转入舞台背面,把掌声、呐喊以及亢奋的人群留在了身后。
在这场被称为“电视转播史上的奇迹”的演唱会上,有无数激动的歌迷为他昏厥,但他,在我看来,是落寞的。
在最高潮的时刻,他迅速而孤独地离开了舞台,没有挥手致意,没有回头张望,更不用说安可,简直像动画片里的惯有收尾:“叮”地一声消失在茫茫夜空中,抛下原地的我们。
动笔之前想将题目定为“逃逸的姿态”,但这样的离开显然不同于“逃”。
逃离,大多有一种抗拒,而他们的却只是将一切决绝地抛诸身后,转身离去,这叫做:弃绝。
如张岱者,是逃离,于西湖畔自观人生最后的烟火,不过寻一个旧梦罢了。
而圣埃克絮佩里的迷航,带着他笔下飞行员的悲剧色彩,投入人类的大地,义无反顾地拥抱结局,便是弃绝的写照了。
将原本自身陷入的一切抛弃,弃绝从一开始便有“割裂”性质的悲壮。
新好莱坞始祖级老片子《邦妮与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便令人唏嘘。
在这部开创了雌雄大盗经典模式的旧作结尾,邦妮与克莱德在车中相拥而亡,警方将愤怒与耻辱的子弹倾泻于两人身上。
两人先是抛弃了所谓“道德”,而后抛弃了亲情,最后是整个世界。
镜头从被射穿的车窗内向外拍摄远处的人们,惨烈地揭示了:活着的人依旧活在被自己整得千疮百孔的世界之中。
名为《Heaven》的影片也未给观众一个美好的天堂。
它以学警Fillippo驾驶模拟直升机开始这个故事。
直升上“高空”而遭遇“空难”的Fillippo被告知直升机不可飞太高,于是他便问:“那我可以飞多高?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结尾直升机消失后以字幕出现:“HEAVEN”这也许是某种美好的暗示,但也可能是一场悲剧的隐喻。
弃绝,这种离开的姿态,于我们而言,以其震撼而令人不住远观,但不忍近赏,更无法置身于此。
九月十八日
(2007-06-19 左加菲)博客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6c31d010009b6.html 天堂是这样的。
相爱没有禁忌——警察与犯人在监狱相识。
警察开始做周密计划帮助心上人。
信任——和你爱的人之间互相信任。
弟弟信任并帮助警察哥哥,哥哥信任弟弟说的女犯人是个好人,之前是他最喜欢的老师。
正义的恨可以执行——女老师最终枪杀了毒品交易的幕后老板。
伟大的亲情——警察的父亲从前也是警察,他赶去给儿子送钱,对于儿子为爱所做的一切毫不干涉,只无言地帮助他,让他自己去追寻生命。
真正的朋友——没有斥责,只有无条件的信任支持。
女犯人的朋友收留他们躲藏。
这些人都是正面的,他们不被外部秩序左右,他们为爱生死。
这是一个抽象的电影,年轻的警官爱上年长他的女犯,越狱成功后在异国小镇行走,最后在朋友家被警察围困时竟然一起奔向刚刚停下无人看守的直升飞机驾机升向高空。
彻底的爱和纯粹的自由……这是不存在的天堂,但确实令人深深向往。
现实秩序被描绘成荒谬的、彻底被黑暗控制的一团假象。
杀掉掌控现实社会的坏蛋,逃离,与亲爱的人一起飞向天际……这对有点似是而非的超现实情人在异国小镇双双剃光头,穿着白T恤蓝黑牛仔裤的造型,很Cool。
布兰切特为拍摄剃头也像当年王姬拍《红粉》似的爽了一把。
另:对电影幕后背景一无所知时直接看片是幸福的,当知道《天堂》跟著名的基耶斯洛夫斯基遗作有关种种后,竟然觉得索然无味。
没有期待是最佳的看片心态。
天堂Heaven(2002)导演:汤姆·提克威 Tom Tykwer编剧: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克日什托夫·皮尔斯维奇 Krzysztof Piesiewicz
扶起她的手,爱上了她,铺好那条路,走上了绝路。
见到亲人,离开地面,在绝望的一刻,冲上天空。
他们说,这是疾走天堂。
基老的本子,蒂可威执导,几处延长时空拍摄见足了功底。
两个光头穿过托斯卡纳,夕阳西下,树冠如华,爱,就爱了吧。
遇到凯特布兰切特姐姐,哪个男孩都有勇气私奔一场。
意大利的polizei真的很猪
时隔多年,再回头来看着这部电影。
第一次看这电影时,还是个傻气的大学生,电影镜头里所有美的景致,男女主角义无反顾剃光头发,在机枪扫射中飞奔的坚决,在心里回响很久。
当时还会安慰自己,这是电影,绝美的景色有,绝美的逃离有,但不在现实,这电影不够残酷,结局如果是两个主角都被弹孔穿透才符合绝望美。
可是,多年后再回过来看,才知道,原来一直以来,它还是那个心底,爱情的模样,生活的模样。
影片开头映入眼帘的是耀眼的绿色,菲力在玩模拟直升机,随着直升机越飞越高,突然的黑屏,将观众拉入现实世界“真的直升飞机,不能飞太高”。
这像一个预言,为电影拉开序幕
女主帕翡莉将自制的炸弹装进挎包前往一所办公楼。
途中因步伐太快,险些被疾驰而过的摩托撞到,她愣在原地几秒后,继续赶路。
犹如蒙着眼睛走在危险边缘,盲目果断。
到了目的地,帕翡莉将炸弹偷偷放进垃圾桶内,并支走不知情的秘书。
她不想伤及无辜,只想血债血偿。
以为一切都在自己计划内的帕翡莉,在完成这一切后,便打电话自首。
然而,事情并没有她想的那样顺利。
就在炸弹临近爆炸的时候,保洁员将装有炸弹的垃圾带走,并乘坐了一部载有一位父亲和两个女儿的电梯。
就在4人同时搭载电梯的期间,炸弹爆炸,4人无辜遇难,而自己的仇家安然无事。
可这一切帕翡莉并不知道,她以为自己大仇已报,抱着视死的决心等待法律处罚。
警察轻而易举地把帕翡莉捉拿归案,在开始审讯时,发生在意大利,但菲莉帕是英国人,她要求以英语回答,警局中的笔录员菲力自愿做她的翻译,两人就此有了交集。
从审讯中得知,菲莉帕是一名英语老师,她在一年前办理离婚,但丈夫在离婚判决还没下来就突然去世了,准确点说,她是个寡妇。
帕翡莉得知自己并没有报仇,而是害死了4个无辜的人,警方现在指控她受命于恐怖组织,意图颠覆政府,并冷血谋杀四名平民,要求她交代清楚是谁指使的,炸弹是哪来的,但菲莉帕在乎的只是自己害死了四条无辜人命,却没有杀死要杀的对象,菲莉帕不堪重负,一度昏厥在审讯室。
菲力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在等警医诊治的过程中,他握住她的手给她力量。
局长办公室里,皮局长貌似在跟谁打电话说起了抓到菲莉帕的事,见有人进来便谨慎的挂了电话,这一幕被门外的菲力看在眼里
晚上,他回到家里和弟弟聊天,无意中发现菲莉帕正是弟弟的英文老师,当帕翡莉睁开眼望向他时,菲力的心漏跳了一拍。
尽管在他稚气未脱的脸上并未显现出来,但在第二天清晨独自洗自己弄脏的床单足以说明,初次见面的心悸,让已经成年的菲力,招架不住。
在警局里,面对警察一再询问,帕翡莉说出此次行动原因。
她的本意是要炸死优康电子的总裁。
他曾经是自己丈夫的朋友,但后来卖毒品给丈夫,使他在一次吸食过量后去世。
自己教的学生也在吸食毒品,每一周都有孩子因为这个去世,为了增加销量,他甚至给所有人打折扣。
为了阻止毒枭,自己多次给警局写信举报,却都没人理会,逼得她只能亲自出马解决问题。
面对帕翡莉的愤怒绝望,警方的态度很淡漠。
他们表示自己从未收到过相关信件,后续会调查这件事情,并去帕翡莉家收集证据。
菲力在审讯中途来到医务处,要了一些利尿剂,然后来到男厕,打开烘手器,捣鼓了一番,在咖啡里下了利尿剂,这杯放了利尿剂的咖啡给到了一个大肚子警察,警察向菲莉帕出示了调查结果,声称在她家里并没有发现给警察的举报信大肚子警察喝下的利尿剂起作用了,他匆匆起身上厕所,突然停电了,办公室顿时陷入一片黑暗,菲力趁机将一样东西塞进了菲利帕的口袋里,并悄悄告诉她,过了一会,灯亮了,菲力在烘手器那里做了手脚,只要有人烘手就会烧掉保险丝,审讯也到此结束
优康电子的办公室,正在打电话的正是总裁,对方告诉他,菲莉帕寄给警局的信件早都提前销毁了,现在所有的人都认为她是疯子,根本不会采纳她的证词,让他不用担心,对方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她出事的话就更好了……
回到牢房,菲莉帕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录音机,这是菲力偷偷塞给她的,他录下了一段话,要为她提供帮助,谁知此时牢房正被警察监听着,第二天,又一轮审讯结束了,菲力偷偷返回审讯室,从桌底下找到了录音带,菲莉帕同意了他的行动,就这样,两人通过录音机进行交流,菲力制定了严密的逃跑计划,要求菲莉帕按照他的计划实行老奸巨猾的警察把这些都监听去了,并且决定将计就计,来个一网打尽,这也是击毙菲莉帕的最好时机,不能让她活着出去
菲力将计划透露给弟弟,弟弟十分敬爱他的英语老师,所以也同意帮助老师逃走,菲莉帕按照指定的路线,并没能走出去,而是兜兜转转来到了一处小阁楼,一上来就看到菲力早已在那里等着她了,警局里的阁楼是菲力小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很少人来,是他的秘密基地
菲莉帕告诉菲力,她之所以同意这个计划,不是因为想逃避惩罚,她愿意为四条人命付出法律代价,但在那之前必须把那个恶魔杀死,她出来是为了复仇的。
于是菲力冒险设局,最终让毒枭丧命在帕翡莉手中。
优康电子总裁在局长办公室遇害这件事引起了极大轰动,楼下戒备森严,形势十分严峻,菲利浦决定马上离开这里,两人来到停车场,看到一辆运货面包车,趁司机走开的时候冲上去,躲在了货品后面,趁着机会,打开门逃了出去
坐上了前往菲莉帕家乡的火车,沿途的风景越来越美,两人这才从逃亡中得到喘息,开始了解对方,原来他俩不仅名字相似,就连生日都是同一天,这也许就是缘分,菲利浦就是上帝派来拯救她的神,他们穿着相同的白T恤,风尘仆仆地到达了菲利帕土生土长的地方
两人走进了镇上的教堂,在教堂里帕翡莉坦白了一切。
“我曾对丈夫不忠一次”“我也没有尽力救他”在经历了痛苦,绝望又看到希望的时候,帕翡莉已经觉得人生不过如此她只希望赶快结束此生。
听完帕翡莉的诉说,菲力依旧没有过多的表情,只能听见从他嘴中说出的“我爱你”。
在帕翡莉的故乡,两人像是在世外桃源。
他们去理发店剪一样的发型,一起坐在广场上吃冰淇淋看着新人举行婚礼。
婚宴开始了,菲莉帕突然认出了其中一个人,这是她十分信任的发小,她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好友看到她,脸上的笑容凝固了,连忙四下张望,为了不引人注意,她俩来到一个角落,好友突然给了她一耳刮子,痛骂了一顿,告诉她,警察一直在搜寻这里,最后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拥抱,菲莉帕想到好友家里先避避,好友没有拒绝,但担心警察还是会找到这里
菲力通过弟弟告诉父亲自己藏在此地,父亲赶来看望。
面对闯下大祸的儿子,父亲没有责骂,而是为两人下一步做打算。
明白儿子心意已决,知晓悲剧已成定局的父亲,接纳了他们的爱情。
父亲走后,帕翡莉和菲力借住在朋友家。
一次晚餐后,两人决定继续逃离。
影片后半段的讲述,更像是臆想,美丽又不切实际。
地平线缓慢无限蔓延,两个消瘦的人影,落日余晖,他们像是在追赶最后的光亮一样不停地奔跑,最后他们在一棵大树下停下,两个人影驻足向望,相拥入眠。
第二天,警察包围了这里,一辆直升机也飞过来了,菲力和菲莉帕还沉浸在昨晚的幸福中,警察迅速控制了好友一家,但怎么也找不到两人的下落 直到天空盘旋的直升机打破美梦,该来的还是来了。
大批的警察涌入帕翡莉朋友家进行搜寻,直升机停在院落中央。
两人十指紧扣从山上跑来,钻进无人驾驶的直升机,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将飞机飞上空中,直到变成一个点消失在湛蓝的天空中。
青涩的男孩似乎总会迷恋上成熟,富有女性气息的美丽的女人,她们有一种特有的气质。
似乎一切都是应该,也有几件事情出乎意料,比如最后他们驾驶着直升机直线攀升,最后消失于天际。
纯粹的开放式结局,没人知道他们会去哪里,他们的故事又会否出现转机。
结尾的音乐是最好的收场。
其次电影配乐并不丰富,似乎只出现了几个音阶。
回味之中,又会想起电影开场,主角在学习模拟驾驶直升机。
不要太高,最后他们是否会坠机呢?
这个问题浮出脑海。
自然而然,又可以逃避。
爱情该有无穷模样。
这样的共同经历,一起冒过险,酿过祸只是铺陈,这份爱的核心是什么?
说不清,但每个观众都清楚,那很深厚,诚挚,温柔。
实在受不了这种现实主义裹挟着(亦或被裹挟)浪漫主义的呈现方式,鬼打墙似的
基耶编剧加上提克威导演 突如其来的爱情 “你是凶手也好 是浪迹天涯也好 我一辈子也跟了你去” 放置炸弹时的冷静坚定 知道误杀之声嘶力竭的哭泣 逃亡路上两颗心的慢慢接近 在美丽意大利风光和缓慢的镜头语言下情绪堆积起来 幻化成大树下两道结合的身影 最后近似无声地上升到天尽头 天堂疾走
男孩执念的眼神和谨慎的瞥眼像极了爱情短片,也是一个暗恋开头的故事。前半段的情节非常戏剧,悬念很足,但是从警察爸爸抹掉录音放走他们开始,故事就“下滑”成爱情电影,后半部分执着于他们的爱情,而忘记了如何让女主完成救赎。这是让我难以越过的一个点。
DVD时代错失的電影佳作:几个没有想到,凯特-布兰切特颠覆形象的电影,文艺片女主角很少演绎这样的干练的角色,電影后半程的文艺风格又契合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应该是大师晚年的想当然的作品,只是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了,電影一气呵成看完,前后呼应,直升飞机扣题,疾走天堂也好天堂奔驰也好
爱情原来可以发生在一瞬间,即使社会身份是对立面,越狱之爱情萌芽版,cate blanchett的光头LOOK很酷,情侣装飞上云宵,我喜欢这部电影
浪漫得无可救药。
天堂应该近在咫尺,如果你爱一个人并且对方有着同样的情感
构思剧情,构思恋爱脑男主见色起意帮助女主逃跑
爱情发生在一瞬间,一如命运。如若相爱,天堂便在你我的眼中。
什么意思?好在哪里?必要性做的这么差,故事也奇奇怪怪,啥意思?
就是个烂片荒谬扯淡脱离现实
这是什么魔幻剧情,太过理想的爱情,终将无疾而终啊。犯罪片的开头,文艺片的走向,真的拍得好失败。
因为不再相信公义,她成了杀手。为了无辜被错杀的人,她愿意赎罪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还信世上有真善美,他出手救了她,为她亡命天涯。这才是纯爱!影片画面精致,演员演技出众。
风格极其欧洲,尽管其中的各种元素和类型杂糅,影片的前后部分仍旧泾渭分明,前半部分几乎都是室内戏,狭窄的屋内空间营造出极其矛盾且诡异的氛围,后半部分画风陡转,从凯特剃光头开始,影片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无论是爱情或是犯罪,导演都拒绝以一种愤世嫉俗的手法讲出来,代之的是一种深刻的冷静
开始不错的现实题材绕到最后莫名的爱情戏码。
“实际飞行中不能一直往上飞”,而结尾处直升机在一个光点中消失。长椅上的停留,乡村方向的遥望,大树边的剪影,写意各种美,只是看两人觉得几乎不来电!!明明凯特女王的表演让人一秒入戏,男主又浑然一脸忠诚可爱啊啊啊
犯罪公路。。。爱情片
赔上性命去证明真情?
逃亡殉情的纯爱,干净而深情。
2002年。凯特·布兰切特颜值超级在线!本片中她的扮相可能是我看过的她饰演的所有角色中,我个人认为最美的一个!男主吉奥瓦尼·瑞比西也非常英俊。或者说至少非常符合我对洋帅哥的审美。俩人最后还双双挑战了圆寸造型。说实话这个发型太考验颜值了。然而无论正面、侧面,还是背面,颜值都360度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