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还能为高清明看一次哭一次,但是到晛的新剧《五月的青春》却没能趁着如此有CP感男女主第两次搭档的东风让人无尽唏嘘。
12集,男女主演技双双在线,每集都有亮点,除了主角,男二女二,其他配角也都发挥得异常出色,可以肯定的是,五月全员的演技,在细节处是绝对为影片加分的。
一般作为一个拥有凄美BE结局的故事,多数人会意难平,但五月的结局只能让人感觉为BE而BE,全员工具人之感。
为什么呢?
我简单探究一下五月的情感问题。
一、情感递进一眼万年的问题,当然这个剧里,不是一眼万年,而是三眼一生,第一面见到女主的倔强,第二面见到女主的善良,最后一面相亲一见,简单的三面,确定了男主对女主就穷追不舍,死心塌地,女主说啥就是啥了。
结合男女主的年纪,当然这也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但就会让人觉得男主有点恋爱脑。
与李到晛刻画地高清明同志对比一下,就非常明显,清明在一开始也是喜欢满月的,但不宣于口,而且喜欢的程度是随着剧情推进而深化,这就让人对男主的感情非常信服,守护1300年的深情从未有人质疑。
所以,剧情时间长短对于感情的演绎并没有限制,而是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对剧情的构造有很高的要求。
也许是由于性格不一样,也没有身份的限制,喜太喜欢就会表达出来,喜欢就直接追求,要求见面,要求相处,并未思考他父亲能不能让他具备这样的资格。
到晛对于细节的把控和演绎是非常到位和细腻的,在前6集,并没有多少爱恨情仇的交织中,却多次让我看得泪目,能让人感受到喜太害怕救人失败产生的恐慌,面对身世流言攻击的习以为常,强装听不见,不在乎而保护自己那弱小的内心,对自我的嘲讽,对于爱而不得的心痛,对女主的心疼都表达地非常到位,那一刻,他就是那个从小捡别人剩余下酒菜吃长大的少爷,他就是那个被父亲当随时可以抛弃的工具人,他也是那个被父亲抓住把柄动弹不得的恋爱脑男主。
二、现实生活男女主之间除了518之后有一些关于想法的争执,根本没有明显的推动情感发生的事情,前期男主一直是顺着女主,最大的争吵也不过是我爱你,你却不回应我,我们约会为什么要弟弟们,有点不开心嘤嘤嘤,以及什么时候离开光州,对于为人处世的底线和落到实处的生活矛盾,并没有写,好吧,编剧说男女主是天造地设100%默契爱人。
其次因为男主不需要工作,也不用担心经济问题,双方在短短的相处中并没有多少矛盾,如果换做两个普通的需要养家糊口的青年,分分钟吵一百次给你看。
三、时间看看《神雕侠侣》,男女主在历经世事后,最终心心相印,又经历生离死别,杨过在所寻无踪后,又以为心上人仍在世,所以才会一直等着小龙女,这样经过时间和经历缔结的深厚情感,让男主产生一系列的行为,才让人觉得这是符合人性的,才具备说服力而非空中楼阁,虚无缥缈。
有很多感情也不是由于长时间造成的,而是经历,比如郭襄与杨过,郭襄与杨过相处的不过短短两日,但风陵渡外,一遇杨过误终身。
不仅仅因为他声名在外,郭襄从小听传说而内心幻想与爱慕这样一位英雄,更是因为他在这两日内做了三件别人都没法做的事。
第一件:勇闯黑龙潭,智擒九尾狐。
古墓派轻功天下无双,区区九尾狐算什么?
第二件:请伯通,解数十年恩怨。
周伯通武功很高,但过于天真,终于被杨过“设计”,见了瑛姑,裘千仞得瑛姑原谅,安然离世;第三件:一灯大师、瑛姑、伯通同归于好。
两日两夜时间,杨过完成了三件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当他揭开面具的那一刹那,郭襄彻底对他动了心。
而最后生日那场盛大的烟火,让杨过真正成为了郭襄心中的沧海与巫山。
回到五月,这段感情的演绎得确是深情,以至于我觉得她们俩不结婚,不happyending,都要对不起这段感情。
但即使爱情消逝在感情最炽烈的时期,最完美的爱人失踪在新婚后,也是很难说服我在短短1个月时间的相处后,能让男主铭记41年。
如果说女主是男主生命中唯一的光亮,是他此生如寄中唯一之所依,所以在女主失踪后所寻无果最终尝试自杀,在失败后苟活于世我也可以理解。
但是男主偏生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一个会想结束生命的人是如何在痛苦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生,本身就存在矛盾感。
有可能是遇到了另一个开导他的人,那说明他也接受了别人的爱,有开启另一段感情的能力。
如果说男主通过自我开导能好好生活,那么他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世上勇敢执着热爱生活的女生也足够多的,足以能让他再遇到让他心动的人。
唯一一个理由就是,男主坚定了爱她的想法,无论生死,无论是否再心动,他都选择了放弃去爱另一个人,这些都是他的祈祷之词,他决定他的整个人生都属于明喜,在那三眼之后。
四、时代的阻力将故事嵌入时代洪流中,依稀又是一个明月意难平的样子,但细究下来,对于这段感情,时代的阻力甚至小于男主父亲的阻力。
即使在现在,政商联姻也是寻常之举,更何况在当时权利动荡、人民力争民主的年代,男主父亲,为了一己私利,威胁利诱双方儿女联姻。
大概没办法,因为时代能造成的阻力只有在男主父亲身上才能更淋漓尽致地体现,所以只能再由他父亲产生这种阻力,才能达成凄婉的悲剧。
时代的力量在这段爱情中弱到什么程度呢?
除了生离死别,其他的都干不了。
两个人都能毫无牵挂私奔了,时代还能怎么办呢?
女主因为和男主在一起,所以护照被卡,最后由于身份原因不能去德国,那就不去呗,刚好可以和男主在一起,男主以为自己害女主不能去德国,就乖乖结婚去首尔,那女主不去,两个人私奔刚好。
只不过两个人名声听起来不太好听,一个订过婚,一个抢闺蜜未婚夫,不过动荡年代,谁好像也管不了别人那么多。
如果男主父亲不卡,那女主就去德国留学去了嘛,两个人谈一个月恋爱开开心心,然后分手。
男主该结婚还是结婚。
反而在女二身上,我们能看到时代的影响更多一点,因为家族生意,不得不与男主结婚,男主还不是很愿意的样子,求自己闺蜜才能让一个自己也不愿意嫁的人和自己结婚(如果她不开口求闺蜜,男主多半也还是要受迫去定亲的,毕竟相亲骗人也不是多大的错),去首尔又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因为和保安队长公子结婚,同志误解她对她冷嘲热讽,她最后在男主继母的一番话中,领悟到自己坚持的事情,勇敢走入自己的天地,一直坚持民主运动直至未来学以致用拥法律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
时代带来的影响还有一个点就是男二的转变,善良但天真的留学少年,慢慢成长为一个企业家,也赞成联姻,但是更希望妹妹幸福,一开始只想独善其家,关起门来一家人安全就好,哪怕外面巨浪滔天。
但联姻后政权对家族企业控制权的蚕食,一场因为善意引火烧身的意外,让他意识到,时代对自己和家人的倾轧,如同车轮倾轧一只蚂蚁,和普通民众并无两样,他永远都没有办法独善其身,他的转变是那些最后手执枪械保卫自己的民众的一个缩影,在最后着墨少了点,但却很亮眼。
(毕竟这不是一个历史剧,不能如《出租车司机》那般,刻画太多,还是会以男女主的情感为主线)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喜太和明喜远没有明月CP那么动人,但因为是在特殊时期的爱情故事,意义大于故事本身,能表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摘抄了其他文章关于编剧的想法:“这部剧想传达慰藉还活着的人的故事,因为涉及敏感历史,不想引起不必要的争议,目标是想安安静静地播完,所以拍摄时候对于剧情构造非常小心,怕伤害到他们,所以制作人员都付诸了全力。
”大结局的意义:“明喜死亡,喜太存活下来,这个结局设置的意义是现实中也有很多像喜太一样,在潮水般的历史之中遗留下来,他们也在“悲伤之中”努力向前游泳,我想要为他们应援祈祷。
”最后,再次为5月的全部演员们的演技点赞!
还是很安利这部剧的!
想看明月CP高清明解析的同志可以去跳去这里:最是意难平,《德鲁纳酒店》——高清明全解析: https://www.douban.com/note/799346406/
对于那个时间段发生过的事情,年少的我就看过《出租车》,那个时候对邻国发生过如此惨剧有了大概印象,也查过一些当年发生的暴**行。
在评论里看到的推荐,知道此剧也是关于光州事件的,所以就打开了。
不同于电影里节奏紧凑,剧里的节奏相对缓慢些,前三分之二的剧情都在铺垫,男女主相遇,相知继而相爱,因着时代和家庭背景,两人爱而不得,患得患失。
爱上你的那一天,漫天樱花也为我欢喜,在阳光和微风的陪伴下,我们就坐在那里,幻想着我们的下次约会和美好的未来。
在观看的前就知道此剧背景,此刻导演给观者如此岁月静好的画面,即使如此浪漫的时刻,也只会让人想起后面的野蛮暴力行径,越安逸越残酷。
让人不禁倒数,还有多少日子是可以悠闲度过,那即将到来的至暗时刻,他们会失去什么吗?
剧一开始,被发现的那具骸骨,究竟是谁的呢?
直到最后一集,我都在想,不应该吧。
明喜,真的就这样子吗?
在结婚当天,穿着她的婚服,一个人孤零零躺在那里,直到41年后才被人发现吗?
现实很残酷的。
在那个时候,多的是这种无名*/尸,多的是无辜/死*/去的普通民众。
一开始奋起抵抗领头的是石哲,那个小小身躯的女孩,被虐打昏迷许久的她。
她也是人,也会害怕,可因为害怕受伤就不去做吗?
她比大多数人勇敢多了。
李秀莲也一直在坚持,即使被同伴质疑,即使家里人不支持,也仍一步步坚持走下来了。
这过程很孤独,很无力,也总有自己能做的事,一丁点也好。
本应来守*卫*国家的军**人将手中的武/器,对准手无寸铁的民众那一刻,这个国家...多年后,这个国家不仅不为当年暴*/行道歉,反而将想要发言的国民*禁/*言那一刻,这个国家...
那身为民众的我们,难道就不能反抗吗?
在那时,很多人站出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未来的他们,可以生活在自由发言,呼吸着自由空气的世界里,以己身为燃料,照耀着后来的人。
他们应该被铭记!
剧中的一个情节引发了我许多的联想与思考.剧情进展到一半时,明喜终于得知自己一直委曲求全的生活,但依然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是因为父亲被污蔑为红色分子.自己受此牵连,留学计划化为泡影.为了保护喜太不受牵连,明喜含泪与之分手. 在与神父谈及心事时,明喜忍不住痛哭,神父安慰她:上帝关了一扇门,会有另一扇门打开.明喜反问:如果打不开呢. 明喜感到自己一辈子都处在关门的状态里,活在四周紧闭地方,睡不着觉,无法呼吸.
我个人并不认可神父的安慰,这种安慰对真正活在痛苦中的人们是单薄的,不痛不痒,毫无帮助. 生活的真相绝不是关一扇门,开另一扇门这么简单,这么公平. 很多时候,人们在经历不断关门,但推不开任何一扇门的困境,遭遇接连不断的意外,挫折,打击. 这让我想到讲述诗人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她青年时代遭逢时局变幻更替, 被迫离开故土,迁移至台湾.到达台湾不久, 丈夫遭遇审查,又被迫与夫隔离.一生辗转,中年又遭遇爱女车祸离世. 世事变幻无常,叶先生的一生被动地遭遇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这部记录片的导演曾谈起片中一个被剪掉,却令他感触良多的镜头: 耋耄之年的叶嘉莹,巍巍颤颤,孤孤单单地一人吃饭,画外音响起,说她回不了家,在台湾总是梦到北京的察院胡同, 每一扇门,每一扇窗都打不到,想进都进不去. 讲述中国诗人的一部纪录片与韩剧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常常感叹, 人类的情感与遭遇是这么神奇,它可以跨越国界,语言,文化等等差异.我们共同经历着这人间的悲欢离合.
重新说回关门这件事. 我个人以为这是人不得不面对的无奈. 人生的命运由个人性格和偶然性决定. 偶然性不可预测,不可控,不可抗拒. 即使我们拼尽全力, 有时候还是要面对命运的无常与捉弄, 只能带着无能为力的叹息接受现实的残酷. 我个人以为, 面对不断关门推门不得入的人生无奈,保持希望固然不错,但还有一种态度或许更能化解痛苦: 坦然接受,淡然处之. 年少时,人们总是有无限梦想,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没有办不到的事. 渐渐长大才明白, 原来我们能做的其实是全力以赴,至于结果是无法预料的. 最近播出的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第三集中, 杨亨硕医生与产妇以及家属做了所有的努力,但依然没能保住孩子. 面对这样的结果,一个真正领悟到人生真相, 真正能够感同身受,一个懂得的人其实是不知如何安慰的.所有的安慰都可能是苍白无力的,更不可能说出: 没事,再努力,还会有孩子的. 也许只能怀着无可奈何, 笨拙地告诉当事人: 一些不辛的事情时而会发生在好人身上.( bad things at times do happen to good people)
《五月的青春》中有情人阴阳永隔,未能眷属. 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悲剧,但是剧中爱情的巨大能量留给我的感动远远大于天人永隔的悲伤. 个人以为, 用善恶有报诠释一个人的命运并不合适, 但无论结果如何,怀着善良来人间走一遭无比动人与美好的事.
怕对方受伤害而狠心离开,可一旦得知了和ta心意相通明知有那么多困难仍然是不顾一切坚定地朝彼此走过去。
多么相爱的两个人……“只要乖乖的就会被释放?
乖乖地待着等着释放以后,出事了还是会被抓进去,那不是被释放,只是狗链放长了而已”“我天生就是个提前避险的人,你是打雷也会坚守在原地的人”“在那场台风面前我们能做的只有互相牵着手,不让彼此飞走”“先顾自己才是善”“本来就没有什么善良的人,只不过是在每一瞬间都尽全力而已。
你从不把自己的选择推给别人,那不是善良而是坚强”“只要想到你,我就能哼出歌”“见你的日子就是去郊游的日子啊”不要挤进别人的领域,在自己指定的线内全力以赴,那就是核心。
“长跑是个例外,是可以过线的。
穿梭在线内线外才是厉害的,我们跑的可是1000米”李秀莲“就算无法改变,我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还是有能做的”李秀灿“知道什么叫责任吗?
不会因为我的举动伤害到任何人,那就是责任。
不管周边是不是一团糟,只要你自己没事就可以吗。
你这人怎么这么轻率。
”“大哥您去尽责任和义务吧,对我来说不后悔更重要”“因为我们家人才发生的事情,我们要自己去纠正啊”“看到秀莲就能想起年轻时的自己。
一直生活在恐惧里,能做的就会越来越少,没有能做的了恐惧就会越来越多”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是be,但是这部剧怎么说…还是前期的细节好像更多,后面对这个剧的关注度反而不怎么高…后面有些情节让我觉得是导演的安排,因为明明可以不这样的。
有人骂说怎么可以让女主在荒野就这样死掉,但放在当时的情景其实是成立的。
她被打中,士兵是不会管她的,即使有男主的朋友在场,但是那位也在当兵不能离开不然自己也要被连累要死。
是啊,很多年以后所有人都过着自己的日子,熙泰虽然找了明熙41年可终究是活下来了并成为了医院教授。
只有一个人,金明熙,静静地死在了41年前荒野外的夜晚。
说实话这种be,我不太能理解这种“be”想向观众传达的意思。
不是坏人或者肇事者还活着而善良的人死了的这种不平感。
是熙泰找了明熙41年后,41年痛苦的别离、苦苦寻找的生活在2021年的5月第一次看到41年前明熙写下的、原本应该用在婚礼上的宣词:“主,即使我们错失了彼此的手,也不要让剩下的那个人的人生被悲伤淹没。
即使独自流下的眼泪,也不要就此消沉,请给予对方继续游走人生的力量和勇气。
”看后熙泰觉得那些日子都是对他过去祈祷的回应,最后去墓地以带上墨镜看向天空中的飞机结尾(ohno,这种结尾相比于开头真是just soso)这段我看了很 ?
什么东西?
其实我懂编剧的意思也许是“不管怎么样,逝者已去,大家都要向前看,忘不了就怀抱着故人的爱意继续生活”。
算了要结局了就这样吧。
弟弟连续两次间接直接害死自己两个血缘亲人都没崩溃呢,这有什么的。
只不过不是我想象中的bad ending而已。
韩剧这几年高开低走的剧情,真的让人怀疑是不是中途别人代笔,但是前期剧都火了没有要代笔的必要啊?
你说他们没有才华吧,前期又看起来不错,你说这剧本写得好吧,但结尾看起来又,不是那么回事儿。
迷惑。
1980s的政治大背景下,家国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当个体的存在如飘荡无依的浮萍,他们依然又着坚强、闪闪发光的灵魂。
男主和女主都拥有着不完美的背景,女主有着受政治影响迫害的爸爸、神智不清的奶奶,一个年幼的弟弟要照顾以及需要每月寄钱的生活重担;男主是财阀的私生子,和现在家里现任的儿子关系微妙,而且成为父亲独断专行的棋子。
或复杂或沉重的出生的背后,他们还是顺利成长、拥有阳光善良的灵魂,努力生活成为拥有健康人格的人,这是本剧的核心亮点。
虽然只看到第7集,但还是谈一些我觉得存在的问题吧:1. 女主一直申请去德国留学,那她学业是优异的,应该也有一些成绩优秀的学长学姐可以问吧,但她每次想不出办法的时候就只能去找自己的有钱闺蜜,甚至牺牲自己假相亲?
2. 男主见女主第二面就爱上了,第一次在医院没有很喜欢第二次开始迷恋,这有点太快了。
而且第二次她穿了很漂亮昂贵的洋装,如果她是朴素的衣着男主是否会勇敢示爱?
3.男主的爸爸在剧里的角色仿佛是破坏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反派,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一手遮天,目前为止他就是悲剧的起因,男女主难道就一点办法没发对抗?
但是瑕不掩瑜,很成熟的演员选择,比较新颖的题材,男女主演技都在线,还是值得一看的。
2022/09/12 凌晨看完最后一集,结尾实在是太仓促了,配角们只用一个镜头交代,光州的后续也没讲完,全部戛然而止的难过。
第九第十集的境界真的拔高,全剧的高光,所有人都在时代里被推着走,无差别的对待,并非女二这帮年轻人所想得那么简单,也并非如男二所愿能够独善其身。
很认同其他剧评说的,男主有对于危险的敏锐感,但在那个时代之下真的就只是蜉蝣。
非常喜欢男主和那个当兵的朋友,从不同的视角叙述这整个事件。
两个弟弟也有值得写的部分,真的太可惜最后两集没有收好尾2022/09/10 八集末,警报声让我有强烈的实感了,被卷进时代滚轮里无辜的人们啊 (这还只是个偶像剧还没往特别正剧的路子上拍呢我都觉得沉重得要死)
2022/09/09五月的青春看到第6集第7集,大喜之后就是大悲。
我不太理解男女主在这种肉眼可见的危险、明知他爹是什么人物的情况下还要(这么明显的)相爱的理由是什么的,局势很差,更是在订婚宴上下定的决心,到底是为什么要这么孤注一掷啊。
尤其是还影响到女主出国了,他们俩这么高调的时候没有想过后果嘛!
三个人惹的事儿,可把男二苦恼坏了(wuli李相二多好啊多好!
)再一想这大概就是“五月的青春”吧,没什么比“谈一个月的恋爱”更重要的了。
我满脑子想的是“没有爱情才能活得久”,人家真的就是践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智者不入爱河”说得是对的。
爱还是很重要的啊!
2022/09/08李到晛真非常适合这种白月光,高清明之后又一个。
女主有种金敏喜的感觉,光州方言有一丢丢出戏。
反派爱的迫降大叔依旧让人害怕…
第一次点开注定是be的剧,我是忐忑的、纠结的……没办法,颜值这么正,色调这么有氛围,开头的前两集还巨甜。
看到中间,想吐槽男女主情感的反复,想暴打保安局局长。
看到末尾,想唏嘘这段感情的遗憾,感慨每个角色在特殊时期的身不由己。
越往后看,越想骂,随着结尾将近,想骂的焦点逐渐散去。
无话可骂,不想再骂。
只想唠嗑一下这部历史感满满的be美学佳作。
一、时代背景与叙事任务光州事件挺复杂的,浓缩成一个主谓宾的定义则是:一场反独裁,唤民主的学生、工人运动。
(具体的历史科普,可移步其他的豆瓣影评或讨论组)此剧将叙事这段充满血腥、血性的历史任务交到了男女主的身上。
男主——黄熙泰从家庭看,他是保安局局长的私生子。
所以独裁政府的叙事支线得以被展开。
男主父亲从友情看,男主的好友——金庆洙是学生游行的主力。
牵扯了民主派支线,而庆洙之后入伍又牵出了军队的线。
男主友女主——金明熙从家庭看,父亲被诬陷为的经历同样牵出了独裁政府势力。
女主父亲从友情看,好友李秀莲是学生游行主力,其在光州、首尔的空间流动,展现了民主派在不同空间下的游行状况。
女主友他们短暂地参与过学生活动的策划,亲历过集权政府的刑讯逼供,目睹了军人对平民不差别的射杀。
他们肩负了太多的叙事任务。
要做枚引子,引出事件的关键人物。
要做个枢纽,目睹各阵营人物动态。
要当亲历者,将那个时代苦痛揭露。
短暂爱情,不过是他们繁重任务的调味。
为这份惨痛的历史,加了点浪漫的余韵。
二、不必对这份狗粮过于苛责(此处应有王宽表情包,但我临时没找到)本圈品粮,一向注重人设的严谨,逻辑的自洽,对生活的贴近。
总的来说,整体卖相不能太傻、太油、太悬浮。
一开始,男女主感情的反复是我不能接受的。
毕竟分分合合过于频繁,其中理由总是那么的遮遮掩掩。
我大概理了一下,他们分分合合时的主导方情况。
第一次分开,由女主提出,原因是出国留学、自卑、不能抢闺蜜结婚对象等因素的混合第一次复合,由男主提出,男主说不介意跟女主谈为期只有一个月的恋爱第二次分开,由女主提出,为了维持友谊的天长地久第二次复合,由女主提出,因为不舍得男主第三次分开,由女主提出,因为她不希望自己耽误男主的未来第三次复合,由男主提出,因为他担心女主因为他受苦这段分分合合,其实有点狗血,集齐了 少女心思要你猜+感动自己伤害对方+由旁人点化 又重归于好 的元素。
其实这段感情波折单拎出来,安在设定为相同人设(受管束的富二代*平民女)的现偶上,我肯定地铁.老人.手机。
毕竟这样拖泥带水的情感处理方式一点都不love & peace,着实憋屈。
在《run on》中,此类人设的情感处理就很硬气😏男主是运动员,女主是翻译。
奔向爱情 (2020)8.42020 / 韩国 / 爱情 / 李在勋 / 任时完 申世景直球爱情真好磕🤭当男主父亲要求女主离开他儿子的时候。
女主可以有底气地说“你再来,我就报警了。
”男主可以怼父亲“她是我的强点,不是弱点。
”对于这一长辈棒打鸳鸯的狗血戏码,男女主还能有商有量地决定让彼此冷静一下。
(啊,不得不感慨一下,法治社会真好)
《五月的青春》的特殊时代背景,却让鸡肋的人设显得别具一格。
他们的爱隐忍、炽热、却归于无可奈何。
从剧情前期来看,他们撒糖的最大阻碍是男主他爸。
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男女主被迫,也注定不能成为像《run on》男女主般的硬气之人。
黄泰熙只有依附父亲,他才能弥补自己的过错,让身边人不再落入危险之中。
金明熙只有顺从胁迫,她才能换取爱人,以及自己的自由。
所以,当男主没有正常的社会身份,不再受父亲掌控,女主的留学被搁置后,男女主可以无视权力,迎来了短暂的欢愉。
特殊的时代背景让这段略显狗血的分分合合显得有理有据,尤为珍贵。
到了剧情后期,男女主终于可以一起搭伙过小日子了。
但随着后期军人势力的加入,男女主再次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好家伙,撒糖不过半集)这次不再是可谈条件的权力胁迫,并非通过口头的应承、自我意愿的牺牲就能换取希望的自由。
这次,他们面对的是非理性的枪击。
没有谈判的空间,只有杀红了眼的将士。
叔本华曾提“悲剧三论”,认为第一种悲剧的肇事人的恶人,即由恶角造成的悲剧。
第二种悲剧则归咎于偶然或突发事件。
第三种悲剧归咎于当事人本身的行为性格与性格,强调悲剧的自发性。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女主死于非理性的枪击之下,而这一枪击实行的依据是空洞的军规。
毕竟他们根本无法区别,反叛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区别。
只能对军规的文字进行个性化的想象,然后得出了“宁杀错,不放过”的结论,并将其灌输给不忍枪击之人。
而这一军规的权力把控者,不再是存有实体的黄起南,而是非实体的盲从意志。
这一悲剧并不符合叔本华的归论,毕竟在被包围的困境中,女主和她弟本无退路,其中必有牺牲。
悲剧的源头更像是某种自我证明意志的积累与扩散。
埋藏已久,无声爆发。
它没有实在的恶人,没有突发的事件,没有性格的缺憾。
归罪焦点模糊,让女主的死亡多了份警醒,多了声叹息。
没啥好骂的,狗粮撒得这么有质感,我反手点个五星🌝(求求了,靓仔李到晛啥时候能演一部,不be、不替身,甜甜的狗粮剧?
)
虽然很想猎杀编剧!!
但是真的感动到我了--结尾明喜的那份迟到的祈祷文和熙泰的第41年5月的情书。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刚刚看完9、10集,无论此剧的结局是be或he,都不影响它成为一部高质量的剧集了。
讨论男女主及男女二号的四角关系,或讨伐大反派都不再重要。
我很佩服编导演用整整两集(可以想见大结局的两集还会继续)的篇幅,从平民视角再现了光州事件的细节和始末。
在这两集中,感情线已经不再是主线,光州事件的升级变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主线。
从棍棒、枪托殴打,到刺刀刺伤,到直接使用枪击。
男女主所在的医院是一面镜子,从患者的伤情折射出暴力的不断升级。
从最初抓大学生(注意不是抗议示威的大学生,而是看起来像大学生的也抓),到后来对普通市民、包括妇女儿童进行无差别射杀。
在暴乱面前,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男主黄熙泰——明哲保身作为本剧最大反派、保安局科长黄基南的私生长子,他从小就能够比他人更早地嗅到危险的味道。
在大学,他奉劝好友远离政治。
在山雨欲来的光州,他要女主一起先逃了再说。
对于人生和人性,黄熙泰是一个务实的悲观主义者。
明熙的出现对他来说是“生命里的一道光”,或许也是一道劫数。
男主弟弟正泰和女主弟弟——孩子眼中的政治和暴力男女主的弟弟在暴乱期间偷偷跑出来看漫画,不想遭遇军队无差别射杀。
正泰意外亲眼看到了父亲指挥爪牙抓捕无辜市民。
逃回训练基地,女主弟弟还以为是朝鲜人民军在射杀韩国市民。
其他小朋友也不相信自己国家的军队怎么会射杀自己的人民。
这时,正泰只甩下一句“真是幼稚得听不下去”。
光州的普通市民——从不参与政治到主动自救平素喜欢插科打诨的小警察,偷偷放走了被军队扣押的市民,最后暴尸街头。
不关心政治的女二哥哥,因看不惯士兵调戏女学生而招来横祸,被打得血肉模糊。
侥幸由黄基南放出后,还央求把老人和孩子也放出来,又遭到一记锁喉。
他们只是出于人性的本能去保护弱小,但他们并不了解政变的残暴。
老百姓觉得,只要不参与政治,不参与抗议示威,就不会受到武力打击。
在认清事实后,他们组织自救。
黄熙泰从其他医生口中得知,市民自发给医院献血,保障了医院的血液供应。
抗议者袭击了武器库,组织当过兵的市民成立自卫队。
包括医院的院长,在剧集开头,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医院经营者,但在光州遭难之际,他也勇敢地做出了不关闭医院继续救治伤员的决定。
《五月的青春》最初吸引观众的元素是男女主的颜值、演技,以及80年代的复古感,但剧集越到后期,历史的真实扑面而来,使这部剧不同于其他的偶像剧,展现出时代的厚重内涵。
韩国的电影以大胆触碰现实问题、敏感问题而著称,包括《熔炉》、《素媛》、《辩护人》,以及同样反映光州事件的《出租车司机》等。
韩国电视剧仍然是以轻松的偶像剧和家庭剧为主。
《五月的青春》把偶像剧情节放置在真实历史事件的背景之下,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从市场反馈来看,也的确让此剧在大量的穿越、神怪元素偶像剧中别具一格,收获了不错的收视率和话题度。
男女主be了,但是前期对两人感情的铺垫,让我丝毫感觉不到be美感。差不多6集弃的水平。
1980年5月,全斗焕下令实弹射击光州示威学生,死伤3000多人。1987年6月,韩国爆发大规模民主运动,共计830万人上街,这一年韩国总人口为4162万,由于示威人数过多,全斗焕的好兄弟兼接班人卢泰愚被迫发布六二九宣言,至此,韩国迈入民主化。说说本剧:前三四集和最后三四集很好,前面的偶像剧部分故事古典,清新流畅,后面的政治部分紧张虐心,但是中间的爱情部分反复拉扯,拖泥带水,整体节奏拖沓。
一首浪漫伤感的散文诗,只能说,那张纸条是个大bug。
第九集看一半弃了。低分原因和那些打低分 因为剧情的狗血而失望。多一分给男主的笑容
最后几集一直在哭……从一开始就知道这种背景不可能有什么好结局,所以自己觉得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实际上进展到后半部分,外部世界的情况最为严峻的阶段,反而每个角色都做出了微小又坚定的选择。“你不是善良的人,没有真正善良的人,但我相信你是坚强的人。”实在是让人又难过又能感受到来自人的力量。感觉篇幅还是有些短,最后很多细节都没有来得及展开,只留下了一些戏剧化的进展,但关于人的部分,倒是都留下了相对来说比较完整和关键的转变过程。总得来说还是很喜欢这样的题材和故事,年轻人在动荡时期如何相爱,如何互相安慰,如何一起颤抖着鼓起勇气面对来自外部的飓风——即便结局很惨痛,但如果再重来一次,也依然不后悔和你一起的每一次选择。
心得:无私救不了几个人自私至少能保命,不要靠近男人会变得不幸。说到底还是乱世的错,普通人被时代裹挟永远是莫大的悲哀,但是后面人物写得也太崩了,好可惜啊。
没想到那个时期的韩国那么乱,军队能把枪口对准百姓,希望不是悲剧,演员还算不错,有特色,不是千篇一律的整容脸
狠狠 get 了李到晛,他其实并不怎么适合姐姐。
2.5星吧。女主演技不太行,木木的。一点事翻来覆去地讲。最重要的剧情太硬了。到最后简直是大家一起找死。强行be。这一帮莫名其妙的人。
第一集很一般第二集扯淡呢,富二代出来相亲,这是什么霸总文学。爹比儿子还年轻哈哈弃了
永远喜欢一见你就笑的帅哥
一个比一个作
逃婚这里直接打两星 果然我不再青春了 理解不了 何必呢
剧情降智,演技也一般,徒有美貌
弃了,好狗血又无聊,男女主的人设都不咋样。
想不到21年了还有这么老土狗血的韩剧
能不能立法禁止李到晛演苦情戏?
不懂评论这么热情是为啥,前两集没看出来多少,女主颜是磕的到的
人为制造且完全可避免的悲剧我最不喜欢…
两个主演、一众配角甚至两个小演员的演技都不拉垮、能把这么个很简单的故事演得很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