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有很多女性为自己、为同类争取权益的文艺作品,现在很多的大女主剧成为个人情感宣泄的悬浮剧;没想到,如今我们只能在国外的电影里看到熟悉的感觉。
莱拉的家是典型的伊朗传统家庭,父亲是一家之主,母亲总是依从他的所有决定;莱拉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她还有四个(不太省心的)兄弟。
默默付出却始终和家人在对立面的莱拉因为家庭贫困,莱拉一家从来都不被大家族所认同,父亲被家族的同辈甚至晚辈轻视。
带着全家致富,成为莱拉内心最深切的愿望。
莱拉在上班的商场听说,商场即将有改建计划,将新增不少商铺,一铺抵千金,莱拉试图说服兄弟们一起合资买下一个商铺创业,改善家里的生活。
可是,买商铺的启动资金,对于这个底层家庭而言几乎是倾尽所有,莱拉究竟能否成功说服大家?
莱拉的大哥帕尔维兹,身形肥胖,家庭赋予他的责任就是为家里诞下一名男婴。
因为对生男孩的渴求,无止境地生育,终于在有了五个女儿之后,迎来家里的长孙。
帕尔维兹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正常工作,最后是在莱拉的介绍下,接下看守商场的公共厕所的工作。
只有一份微薄收入的男人支撑着自己的小家。
法哈德,是一个健壮的肌肉男,每天的关注重点都是健身,被兄弟们取笑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常常在家中看电视里转播的摔跤比赛,几乎没看见他有一份正经工作。
马努切尔是家里最聪明的孩子,至少是小聪明不断,总是妄想一步登天,他试图通过投机取巧来获得成功,甚至打算拉兄弟们入局,进行一场租车骗局来赚钱。
阿里尔扎,应该是家里最靠谱的男人,但因为工厂拖欠工资,他和工友们刚刚被通知全部解雇,而且没有经济补偿。
他不得不申请低保,赋闲在家。
细细想来,莱拉家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拿出这份购买商铺的启动资金!
莱拉不想放弃来之不易的致富机会,她努力说服四个兄弟,一个卖了房,一个卖了车,每个人都倾尽全力想要争取这个商铺,但是资金还远远不够,于是莱拉想到了父亲偷偷藏下的40个金币私房钱。
一直号称家境贫困的父亲,除了拥有一套全家正在居住的房子,还有40个从来未曾让孩子们知道的金币。
显而易见,父亲坚决不同意拿自己的金币换取那个八字没一撇的商铺,因为40金币于他而言,有个更重要的用途。
大家族的族长离世,大家正在为继任族长人选而苦恼。
莱拉的父亲认为自己是大家族的长子,理所应当继承这一高位,可是其他人并不这么认为。
原族长的儿子看出了莱拉父亲的心思,直接明码标价,只要莱拉父亲愿意为成为族长而付出一定价值的礼金,族长人选非他莫属。
期盼了一辈子权利和地位的莱拉父亲欣然同意将40金币作为礼金赠予。
父亲和儿子们受到前所未有的优待宴会上,父亲带着四个儿子盛装出席,五个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待,他们的人生似乎走上了巅峰。
宴会现场只有男性出席 女性另外用餐然而,阿里尔扎在宴会现场看到莱拉的身影,深感大事不妙。
果不其然,莱拉和其他三兄弟合谋替换了应允赠予的金币,他们将金币拿去换取了蓄谋已久的商铺。
父亲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拉下主座,族长的继承人当场宣布另为他人……商铺协议签署,莱拉一家是否从此过上向往的生活?
命运似乎并不想让莱拉轻松如愿。
因为父亲再次生病住院,兄弟们不愿忤逆父亲,一起放弃了商铺的计划,将40个金币换回。
因为经济大萧条,金币一再贬值,贬值的金币换不回失去的族长之位,也换不回大家放弃的商铺。
莱拉的希望在现实中崩塌。
电影里好几处场景设计都令人深有触动。
虽然是发生在他国的故事,却似映照我们的现实。
男人们才能去谈生意当马努切尔拉着兄弟们去谈生意时,将原来坐在车上的莱拉劝下车,只允许男性会见未来的合作伙伴。
同在一座城市,莱拉使用马努切尔家自制土电梯上楼等兄弟们的消息;几个街区之外的富人区,马努切尔四兄弟乘着观光电梯徐徐上升。
阶级的差距永远无法抹平金币一天天的贬值,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当四兄弟奔走一天,坐在路边阶梯上吃雪糕时,抬头望见从豪车上走下来衣饰华贵的美女,兄弟们的视线随着美女移动,女孩们却只是轻轻一瞥。
莱拉怒斥父亲的自私虚伪经济衰败,父亲失去成为族长的机会,商店梦落空,马努切尔潜逃,家似乎正在崩塌……莱拉、三兄弟和父亲爆发激烈的争吵。
争吵之初,莱拉和兄弟们似乎统一战线,指责父亲将钱死死捂住;然而,为了掩饰自己的自私,父亲不肯承认金币是自己私藏的,指责几个子女四十好几为什么还要啃老,指望父母掏钱帮助;从来不发一言的母亲也指责莱拉从来不为父母着想,挑拨四兄弟和父母作对。
莱拉怒不可遏,直斥父母的虚伪,母亲从来不喜欢孩子们,尤其不喜欢身为女孩的莱拉;父亲口中用房契换的40个金币,也是欺骗孩子的手段,子女读书、结婚等等任何一个关键点,父亲从来不甘愿出钱,金币是父亲用几十年时间抠搜出来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换取族长之位。
一时气急的莱拉在控诉之后,竟挥手将一记耳光扇向父亲。
孙女的生日宴 无人察觉角落的父亲离世最后,帕尔维兹的女儿过生日,阿里尔扎发现坐在沙发上的父亲停止了呼吸,门外恰逢亲朋好友赶来庆贺。
他默默地合上父亲双眼,不远处的莱拉目睹了一切,两人从错愕、平静到假装如常,阿里尔扎和所有亲友伴着喜庆的音乐起舞,完全无人注意到角落安静的父亲。
人生的悲喜不过如此吧!
莱拉们,在父权思想稳固的社会里,被迫成为更独立、更霸气的个体,可是无论她们如何努力,她们都被认为只能成为如她们母亲般的女人,在家依附一家之主的男性,侍奉公婆、相夫教子。
兄弟们与父亲不和,仅仅是表面。
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让他们认同父亲用钱买地位的虚荣,他们明明偷换了父亲的金币,却仍然可以和父亲在宴会上享受众星捧月般的抬爱;他们即使委屈地圏居在家中小小的房子,等着继承唯一的家业,也不愿与莱拉共同创业。
毕竟在他们眼中,房产是属于四兄弟的,拿房子去冒险对没有继承权的莱拉而言毫无损失,对他们而言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看到莱拉怒不可遏地对父母倾诉积蓄已久的恨意,她尝试以一己之力带动不争气的兄弟们改变人生,终究是失败了。
在看见父亲闭眼的一刻,我们似乎读不懂莱拉的表情,惊讶、平静、似乎还有一闪而过的喜悦、一些释然。
公众号:紫式说
《金币灰黄》是一部具有深刻主题和强烈视觉风格的影片。
导演通过独特的色彩运用和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模糊地带。
影片中的角色塑造饱满,演员们的表演也相当到位,特别是主角的内心挣扎和情感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影片的剧情紧凑,引人入胜,让观众在紧张的氛围中思考人生和价值观的问题。
总体来说,《金币灰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它不仅带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更让人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和反思。
《金币灰黄》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贪婪与道德沦丧的电影。
影片通过主人公在金钱诱惑下的挣扎与沉沦,展现了人性中最为阴暗的一面,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社会现象和个人价值观的深思。
电影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个有着稳定工作和家庭的普通人,但在一次意外的机会中,他接触到了巨额的金币。
这些金币如同魔咒一般,逐渐侵蚀了他的心灵,使他陷入了无尽的贪婪之中。
他开始利用各种手段获取更多的金币,不惜违背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行为越来越极端,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电影中的金币象征着权力和财富,它不仅是主人公追求的目标,也是他堕落的根源。
在金钱的驱使下,主人公逐渐失去了对家人的关爱和责任,也忘记了曾经的信仰和原则。
他的内心变得空虚而扭曲,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电影的叙事风格简洁而有力,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演员的精湛表演,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变化。
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主人公在金钱面前的挣扎和矛盾,以及他最终的沉沦和崩溃。
这种真实而残酷的展现,让人不禁对人性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除了对人性的深刻揭示,《金币灰黄》还引发了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金钱和物质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而道德和价值观则往往被忽视。
电影中的主人公正是这种社会现象的缩影,他的堕落和崩溃也警示着我们,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金钱和物质,就可能会迷失方向,走向毁灭。
总之,《金币灰黄》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
它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展现了人性的贪婪和道德的沦丧,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现象和个人价值观的反思。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不要被金钱和物质所迷惑,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一我还是不懂我们是怎么跌得这么惨,完全不是我小时候梦想的未来。
我已经明白了成长就是缓慢但坚决地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
你知道吗?
有钱人都是互相认识的。
我工作的时候明白的。
为什么?
没多少有钱人,穷人不会彼此结识,但他们会。
我不知道,或许吧。
我该怎么做才能帮我们摆脱这些事?
搞到一盏神灯吧。
假如我有呢?
给我个姐妹吧,比我年长的姐姐,我可以依靠她。
然后呢?
让马努切尔回到学生时代,他那时候还很聪明。
就这样吗?
挥挥魔法棒,让我们都忘记这段时间。
我挥还是神灯挥?
你能做到就好了。
我要是能,我就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一家商铺,我还会让爸爸当上族长。
那真走运,你的愿望还可以实现。
怎么实现?
我们阻止爸爸去参加婚礼,然后买下商店。
你疯了吗?
他刚出院,他这次是真晕过去了。
我不信,你想让他在婚礼上把金币给他们吗?
我没想这些,我是说要给出的金币是他的。
这是婚礼或商店的抉择。
是他死还是活的问题。
再吵那么一架的话,他肯定就要心脏病发了,你就得照顾他。
别说了,菜拉我不能不说。
你也没有权利让我不再说这事。
我同意那样的决定很糟,但他就是个做糟糕决定的人,他就像个顽固的孩子。
我们家就只有这些罢了,连老人都是顽固的孩子。
我们逼他,他会死的。
这就是你的最终决定吗?
也是我最初的决定,我们都可以按自己心意做事,我们也都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我们没权利抱怨地干涉别人的生活。
你这话是在说我吗?
我是为了自己在抱怨吗?
我是请你留下来帮我。
如果你要我留下,你就得听我的。
二我看到你就是每个人不幸的源泉。
三你以为他会屈服吗?
他会一直抵抗,直到这彻底要了他的命。
让他死吧,他活这么久,唯一一次在对的时间得到了财富,与其让拜拉姆敲诈他,不如让我们好好利用这笔钱。
你把那些肮脏的手段说成是好好利用?
即使那家店一直关门,即使我们没了房子,我们不会没了房子的,那也是一项不错的投资。
奶果爸爸把金币给了拜拉姆,他怎么要回来啊?
你能承担后果吗?
这责任你负吗?
你一生都会记得今晚的,你会后悔的。
不听我的话,还做出这个荒唐的决定。
你错过了你这一生中最大的机会,你会害得自己久困于贫穷之中的。
四如果他们在机场抓了他呢?
你们说得对,我是个懦夫。
你们可能不相信,但是我甚至害怕好事。
当一切都变好了,我会觉得坏事就要发生了。
包括玛雅姆,我留不住她。
因为她太好了。
在工厂里 我找了一个从一开始就不适合我的女孩,然后我为了那些理由就和她分手了。
我不喜欢不完美,但是我又害怕完美,这是什么意思?
我很怕那个商铺,我甚至害怕幸福。
你知道去思考什么,以及如何考虑。
五她比她的兄弟们更糟,如果她真的在意一丝一毫,她就会因为羞愧而死。
别这样,爸你妈是照着哪个婊子的德行来教你的?
她照了照镜子。
闭嘴吧要是你不育不孕的话,我们会过得比现在更好。
为什么是我?
我儿子们的日子可是过得好好的,人生如意得很。
她才是应该不孕不育的人,她一手造成了他们的不幸。
够了妈如果我们要开始互相指责,我们都有错。
他们已经开始了。
你没工作那是谁的错?
马努谢尔跑了那又是谁的错?
我们丢脸丢大发了,被朋友和敌人嘲笑。
妈,为什么你们两个不能去死呢?
感谢上帝,是你每天让我们都痛苦得要命。
够了如果我不是像你们的女仆一样的话,我就不会落得这步田地。
我生了一个女孩,成为女仆是你自己自找的。
你个混蛋,你只爱你自己,你讨厌所有的女人,别让我发笑了。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吗?
因为他们是由你们两个傻逼养大的。
比起你的儿子们你更爱你的老公,而比起你的女儿你更爱你的儿子们,你除了苦难什么也没留给你的女儿。
我在这个年纪已经欠债累累,然而我还在挣扎生存。
欠债?
你能不能别再撒谎了?
你还没报复够吗?
这不是房契吗?
你不应该卖了店铺来换房契吗?
你把它放在哪儿了?
为什么它藏在这儿?
他己经保守这秘密20年了,他用自己的钱买金币。
妈,谁让他们出去打拼的?
是谁啊?
爸,你说啊?
是我还是你?
是谁一直指指点点直到我们都过得悲惨不堪?
你不供马努切尔上学,你不让阿拉雷扎娶自己心爱的女孩。
没人管管这死丫头吗?
死丫头?
死丫头是有爹生没娘养的孩子?
一直以来他们做了好事没人夸,做了坏事没人罚。
小孩需要惩罚,但是有时候大人也需要,以免他们去毁了别人的生活。
人的认知会让他们和家庭一辈子陷在命运的底端。
老父亲至死都没想明白,他追求的“族长”之名不是任命谁是是就是的,他一辈子攒下来的40个金币只够他享受一晚上族长的虚荣,只要他本身还是个穷人,没有人会尊重他。
那些表亲愿意陪他玩一晚上族长cosplay,只是因为他在那一晚上能掏出40个金币,只要他没有利用价值,下一刻就能宣布另一个人是族长,而且人家随时能掏出这笔钱。
长子显然也没想明白这里面的关系,幼稚到觉得父亲是族长了宣布礼物取消就好了,还以此去威胁新郎父亲——倒反天罡,族长之名都是花钱才给你爽一晚,你给不出钱你说话都是放屁。
一个情绪不稳定,推卸责任的老母亲,只会一味的维护老父亲,而从来不会思考,去公正的把因果对错想清楚,只是在搞情绪内耗。
四个儿子都挺废的,稍好的一个执着于上班打工,懦夫一个没有任何改变的勇气,总是关键时刻退缩回去要支持明显有错的父亲;一个诈骗犯结果钱没骗到锅先背了;一个商场扫厕所的没有什么思考能力,甚至还坏到会敲诈急着上厕所的人;还有一个肌肉练得不错就是不工作。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几乎无时不刻不在内耗,几乎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思考。
莱拉好一点,但不多。
商场的工作让她能接触到一些有钱人,视野稍微开阔一些,这份工作也让她能发现商铺的商机,她也几乎让这个计划实现了。
但是她致命的思维陷阱是,她必须对哥哥弟弟负责。
熟悉不?
这就是我们国家也有的扶弟魔。
只要在这个思维里出不来,她的创业队友就没得选,只有她的几个废柴兄弟加上蠢货父母,她是带不动这个烂摊子的,家里其他人任何一个都可能做些蠢事,这个店铺就黄了,这家人没这个执行力。
她怎么都不肯面对的是,问题出在队友身上,把自己独立出去才是解决之道。
平行世界里她就算和那个曾经追求她的人结婚,结果会怎样?
会疯狂的吸血丈夫来帮扶废柴兄弟们。
依然盘下了那个店面结果会怎样?
3个月后改造动工,6个月后交付使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几个兄弟怎么撑过无收入的时间,总会有人提议卖掉店铺,那个诈骗犯弟弟还会要求替他还债救他,就可以不用跑路。
老爹会天天闹,他还有那个族长梦,一天也不会放过这个店铺的。
最接近翻身的,其实只有外出打工的哥哥,几年回家一次几乎可以成功脱离原生家庭的拖累了。
可惜个人命运在国运的冲击上脆弱无比,钢铁厂倒闭,打工人只能是风雨飘摇。
故事很像伊朗版的《人世间》,但探讨的内容和深度远远超过了后者。
1,原片名叫《Layla's brothers》,翻译成《金币灰黄》,既贴合了故事围绕金币展开,灰黄二字也颇具文采,把一个国家的各种问题掰开揉碎进了一个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小家庭了,不得不说导演和编剧的功力了得。
2, 一个活在过往荣光里的倔老头,坐了 37 年的公交车省了一辈子,却义无反顾抛家弃子也要献出 40 个金币做一回族长。
老一辈的父权影射了这个国家的当权者只在乎维护外在光鲜的面子,而不顾在贫困线上挣扎民众。
3,二儿子的心理状态是典型的贫困思维,在强权父亲的影响下穷惯了,根本不敢想自己还配什么好东西,用先生的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了已经。
4,莱拉是全片最闪光的角色,有一个觉醒的超脱视角,但困于家庭之中,又不能全然超脱,依然被父亲欺骗,被母亲埋怨,被墙头草般的兄弟们无视。
为整个家庭操碎了心但又是家庭地位最低的人。
5,老头儿去世的最后一个组织得特别好,我们终将离去,可还有人正年轻。
真好,晚安🌙
貧窮的人是不敢想像幸福的模樣!
懦弱的大哥、投機的二哥、無所為的三哥、以及頭腦簡單的四弟。
萊拉心心念念想脫離艱苦,卻被父親名望的執念,狠狠拋下,不惜犧牲金錢,也要奪取族長的地位,對於孩子未來似而不見!
要是我有能耐,我會為家人買間店面,讓爸爸當上族長!
大哥,因害怕幸福,隨時擔心有壞事發生,硬是找了不適合的人結婚,最後離婚收場。
父親,當了一輩子的工人,卻以金錢購買家族的地位,認為這如此才能受到大家的尊重!
萊拉家族就是社會的縮影,透過別人眼光來檢視自己,像緊箍咒般牢牢套入。
父權體制下的伊朗,萊拉跟著四個兄長一同生活,卻是清流般的存在,只有她敢勇於追求幸福。
搗蛋鬼,是指沒有教養的小孩,表現好不會受到鼓勵,做錯事也不會受到懲罰,懲罰是留給小孩,但有時大人也需要懲罰,以免他們摧毀別人的人生!
片尾的爭執中,萊拉終於道出自己的哀傷,那是她最後的反擊,對於體制下無奈的掙扎。
我願來世做為萊拉,為自己生活而戰!
“从这一刻起,你们为自己的贫困下了永久判决。
”一个聪明坚强的女人莱拉想要带着她爸和四个兄弟摆脱困境、过得更好,但五个男人自私又懦弱,终究还是扶不起的阿斗。
贫穷或许会被用来解释莱拉一家鸡飞狗跳般生活的根源,但莱拉的处境并不是贫穷导致的,而是因为她是女人。
她有工作,能独立养活自己,还为失业的大哥谋得一份差事,可她却是家中唯一迫切想要摆脱贫困的人。
因为在这个家里,她才真正一无所有:没有房、没有车、没有自己的家庭、没有爱她的父母。
不仅如此,她还被要求善待自己的父母兄弟。
“女性的苦往往来源于她是女性这个事实本身,而男性的苦往往来源于我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自私的父亲即便不让儿子上学也要偷攒自己的小金库,可为了短暂又虚无的“荣耀”和“尊严”不惜倾尽家财;被“驯化”的母亲是父权制的绝对拥护者,对丈夫的一切俯首称臣,心疼儿子的不易,将一切苦难怪罪于女儿。
“如果我不是像你们的女仆一样的话,我就不会落得这步田地”“我生了一个女孩,成为女仆是你自己自找的。
”最后莱拉的一巴掌打在父亲的脸上,也打不掉父权的根深蒂固,最后只能为她惋惜,可惜她的远见和清醒,全都埋在穷人思维里不见天日了。
在丑陋与贫穷之中,有一种奇特而宁静的安全,比世上的任何人都安全。
而贫穷的人,并不是懦弱、懒惰,而是“沉醉”于这种安全,因为这是我们仅剩的安全。
当老父亲死前缓缓凝视每一幕,看到孙女嘻嘻哈哈地期待生日礼物,看到妻子一如往常地打扫门口,看到刚与自己吵完架的女儿仍在帮忙做家务,他想的是家庭美满,还是为什么自己会把人生过成这个样子?
老父亲就像个守财奴,手握40枚金币,不愿意拿出来改善生活,却愿意一掷千金换一个族长的虚名,这何尝不是一种自私与虚荣?
选择了组建家庭,选择了生小孩,就该对他们的命运负责。
莱拉与他们的兄弟姐妹不是永无止境的吸血鬼,他们只是想改变现状而已,他们那个老父亲却不愿意。
太讽刺了,他们买下店铺时,老父亲歇斯底里要拿回来。
他们把店退了,却发现金价每天暴涨,再也赎不回来了。
折腾了这么久,金币没了,门店没了,只剩下越来越不值钱的钱,还有弟弟的千亿巨债。
太多机会了,如果不退店就好了,如果在金价刚涨的时候马上赎回就好了。
可惜,可惜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莱拉是最有远见的,可惜那个背景下,她自己不能做主。
当他们互相指责,才知道言语比刀更伤人。
父权家庭里,连母亲也会觉得女儿当仆人是理所当然。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太累了。
(補標)好好示範了如何選用演技好又切合角色的演員正確拍攝melodrama那種情感不斷升溫撕裂修復再次撕裂的死結循環,金句不難寫,但如何平衡悲劇和幽默就是考驗編劇的實力,能做到這點對年輕導演來說就很厲害,畢竟絕大部分電影連像樣說人話的台詞都做不到,電視劇質感又如何?
雖然無論是劇情簡介還是片名都可以簡單歸納政教合一社會父權制度的大女主悲劇,但看到三分一的時候就可以判斷更準確的片名應該是姐弟, 又或者是Leila and Alireza。
雖然是一個家庭的故事,但劇情重心其實一直圍繞著長久而來離家工作得以逃離家族的二弟和被迫日復一日照顧頑固衰老的父母的長姐,兩姐弟在Alireza失業後被迫回到家中互舔傷口和激烈衝突之間不斷徘徊。
從這個角度看,結局父親死亡時鏡頭切換於絕望跳舞的Alireza(比白日焰火強多了)和露出不知是悲傷還是釋然表情的Leila, 其他家人要麼不在場或尚不知情的處理就很合理。
在電影開始只敢懦弱逃離工廠示威的Alireza終於鼓起勇氣打破玻璃在結尾嘗試爭取合理的賠償,而一直困擾Leila的背痛也許隨著父親的死亡讓她終於解脫,對其他家人來說一切似乎只是回到原點(即永無解脫之日的貧窮循環)但經歷完這場漫長的家庭戰爭和情感撕裂,終於等到父親的死亡的兩姐弟和觀眾又何去何從?
接受了這是一個兩姐弟和他們的父親的故事的話,那麼Leila的角色就不能單純定義為父權受害人/抗爭者,她當然具有兩者的身分,但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個活生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缺憾的人。
透過天台的對話觀眾得知她曾經有機會透過婚姻離開這個家,但她拒絕了追求者(第二次並沒有父親的障礙)Leila雖然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發火哭泣抱怨,但她和家人之間深厚的牽絆並不能單純用負擔去定義,簡單而言就是絕大部分的現實中(尤其是亞洲語境)責任和愛是一體兩面,甚至日積月累的習慣下大多數當事人已經缺乏分辨兩者的能力/動力。
就像Alireza所說,也許是真的抱著為對方好而行動,但缺乏邊界感總愛插手他人的事情,這才是家人最麻煩的地方。
尤其是傳統文化的孝道和經濟問題導致成年子女依靠父母供養的現狀,於是長久而來視而不見的矛盾在牽涉到需要動用資本冒險同時挑戰老一輩父權面子的時候問題就像火藥庫那樣爆炸。
這其實和隔壁Minari的移民農場一模一樣,無論是字面上的居住空間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道德情感上,Leila一家和Steven和老婆兒女外母一起住的情況簡直一模一樣,而這個困境在東亞即使沒有宗教因素也是熟悉的味道。
因此電影重心一直都在兩姐弟身上,而他們兩人對父親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行動就是衝突的來源。
演員的表演細膩得令人咋舌,絕大部分吵架的台詞都被處理成各種複雜的情感,劇本固然寫得好,但最主要的功勞是演員無論是表情語氣還是身體語言,都令觀眾信服浮誇狗血是由現實提煉出來的情節。
無可否認鏡頭語言的確很電視劇 (甚至可以用俗套陳舊去形容) 但強悍高效的劇本在近乎3個小時的片長都抓住了觀眾的注意,不自覺被Leila和弟弟不用台詞隔著宴會人群的眼神交流他就明白了她的決心的對望,和Alireza聆聽父親停頓的心臟的淚水所打動。
只能說和分手的決心的朴贊郁完全走向了反面,採取了影像是為了敘事和表演而非風格美學服務的立場,尤其是Leila/Alireza/父親這3個角色的複雜立體度都絕對是教科書級別。
hkiff2022 (電影節搶到亞洲首映簡直撿了個大便宜)
基本上是各方面低配的法哈蒂。单从完成度来说,剧本多有牵强之处且常失焦,相比于法哈蒂的精巧设计,这里则是各种社会议题略生硬的拼贴,整体显得冗长。虽然对宗族、父权有批判,但出于三色原因明显无法触及伊朗当局,而商场门口打扮得时髦的年轻女性却戴着不合时宜的头巾,几乎成了行为艺术。本质上的问题还是伊朗电影美学已死,只有对社会现实贫乏的反映
【伊朗】也是一出别样的“《继承之战》”,毫不争气的兄弟,苦苦维持的乖女;那些阴谋、虚荣、挣扎、忘恩负义还有撕扯的丑陋,都摊在面前没有保留地讲述。所设想的女性角色处境作为一个最为明确的剧情线索推动着整个故事前进,它有时候很荒诞幽默,有时候很压抑窒息,更有时候对准更大的世界与社会;非常强劲、并始终明白自己想要讲什么的故事。
#🍋观影# 伊朗许茂和他的儿女们
★★★★☆ 男人啊,你的名字叫虛榮。憋屈難解的開始,看似如釋重負的結束,雖有不時的苦中作樂,煩悶與郁結也還是不斷累加,層層剝開男權與幫凶們的愚蠢與傲慢,一次次扼殺改變命運的機會,一次次掉入此地無銀的陷阱。父親的死亡讓人有了喘息的空間,可是之後呢,萊拉放不下「家」的執念,依舊只會被壓迫、被剝削。幾場吵架戲調度得實在漂亮,繁雜而不凌亂。#SIFF2023#
有种法哈蒂mix一点是枝裕和再mix一点科波拉的诡异感,只可惜合成出了电视剧…电影看来洋洋洒洒,但不加节制。片名,一个偏正结构表领属的定中短语,已经注定“莱拉”不会是电影的中心语,反而是中心语的限制。她被塑造为家族的黏合剂,在有拉扯和拆裂是才能看出她存在的痕迹。鲁斯塔伊似乎一直在做“侧面描写”,却无比恰当的反照了伊朗的社会现实。
全世界的人民,都会得一种病,“穷”。
对贫穷的挖掘,直白而冷酷。穷人的教育影响选择,选择又决定机会,累积起来,一个个小的失败和大的失误就像是缠绕在他们命运上的一团乱麻,随随便便就可以绊倒每一个人。顾全面子,照顾情绪,维护尊严,看上去每件事都没错,就是不敢往后退一步看看自己面对的现实,直到最后错失了难能可贵的机遇。解锁人生第一部伊朗电影。被导演平视贫穷的尖锐表达刺痛到,能有勇气看完我都佩服自己,太震撼了
煽向父亲的那一耳光,不知道能不能在腐朽的父权体制下泛起一丝涟漪。
真的很冷门,还没开始创业就睡着了
恶毒的电影,没有任何美德的电影。如果没有那一巴掌不知道今晚得有多恶心。@资料馆
7/10
又名“阿里爸爸与四十金币”,“推特治国之金币灰飞烟灭”,“当一个伊朗导演熟读厌女”,“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但废柴男人不行”。由一场家庭闹剧折射时代悲剧和国家困境,老父亲最终死在了一个孙女出生、阖家团圆的日子,女孩们无忧无虑地起舞,莱拉没有哭,可银幕上仿佛挂满了她的眼泪。老一代终将逝去,中年人逐渐接受一个个未能实现的愿望,年轻人不再困于宗族观念和荣誉思想,只是依然逃不开美帝的扫射……虽然类型化明显,节奏略有拖沓,但能拍成这样作品的伊朗电影人可真厉害啊👏
Big talker,一个比一个能说。然而做起实事来,就都是两手一摊的巨婴。台词太密集的电影不适合我。
# 75 Cannes 主竞赛# 当蕾拉打向父亲耳光的那一刻,这部片子就成功了,深深揭示出伊朗社会男尊女卑下的反抗,希望能给奖
真不知道把Saeed Roustayi如此水准选进主竞赛干嘛,等同于看小丑跳舞,还时不时放两屁出来。
一声叹息。
拍的不错,但不好看,冗长拖沓,也没有共鸣
伊朗影视版老娘舅,一家子为了钱,面子,孝顺的混合式吵架和螺旋式掉阶过程。有那么一丢丢似曾相识,一丢丢唏嘘,突破原生阶层的时机真的转瞬即逝。
看得太烦躁了,女儿的角色简直是上帝视角
没爹没妈是对你最大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