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爱的渴望
Chopin. Pragnienie milosci,Chopin: Desire for Love
导演:泽基·安特科扎克
主演:彼得·亚当奇克,达努塔·斯腾卡,萨拉·米尔德纳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语言:波兰语,法语,英语年份:2002
简介:影片讲述了法国著名的作家乔治桑与波兰最负盛名的作曲家肖邦从相爱到出现感情裂痕,直至最后分手的情感历程。 影片穿插了另外两条线索:乔治桑的儿子莫里斯是一个没有才华的画家。他极为嫉妒母亲给予肖邦的爱,以及肖邦的才华。他也想方设法要破坏母亲与肖邦之间的爱。同时,乔治桑的女儿也疯狂地爱上了母亲的情人,不顾一切地想把肖邦从..详细 >
天才音乐家与天才作家的一段故事,孤独的、爱的渴望。主角和配角们都个性鲜明,情感冲突每次很激烈但又戛然而止的感觉。很有看点。特别是看完之后纵观乔治桑的一生,不禁令人再度感慨万千。虽然这是肖邦的传记片。
乔治桑怎么会有那么老…另外,听音乐家们说英语怎么都怪怪的不是么-_-#
电影配乐全是钢琴曲,好听,完美
真是瞎来,作品时序是乱的,历史背景与人物事实也不相符,硬整出一个俄狄浦斯、全家争夺母爱的故事,最后还要往爱国上靠。桑夫人这些年的付出与二人相处的欢愉也被抹去了,孩子这条线也是改的奇奇怪怪。
肖邦的音乐配合情节贯穿整部电影,听的如痴如醉。何须知道曲名呢,记住旋律就好了。
不是很赞同人物性格的刻画。。根据大多数传记的描述肖邦好像并不是一个自私任性喜怒无常的人
不一样的角度来解读一个人,比起英雄版肖邦(一曲难忘),阴柔版肖邦(春光奏鸣曲),这个版本对肖邦的音乐创作着墨最少,却对他的情感和性格挖掘的最多。另,又爆出这么多雷人八卦啊。。
可能有五年了,高中时在电视上看的。电影一般般。只记得这男人很美很柔软。
高一音乐课在学校的阶梯教室看的,剧情根本不记得,只记得降E大调小夜曲太好听,还有肖邦很惨。去问音乐老师曲名字是什么。然后就跟我的钢琴老师说我能不能学,其实我水平太差,根本弹不出来。虽然根本不记得剧情,但电影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我一直记得我看过,至今一直不停的听肖邦。十七年后,我的博导提起这个电影,我决定翻出来看看。
无字幕又何妨
因为配乐才搜寻到这个伟大的波兰音乐家janusz olejniczak 给演员 音乐择选人 配乐 结尾他的妹妹四星
乱伦的艺术境界 肖邦1810年(清 嘉庆十五年)出生在波兰中部小镇热拉佐瓦-沃拉。。。
梦中的爱情如流淌的音符般美妙,现实的生活一团糟,也许艺术家的灵感恰恰来源于此?
三星给肖邦的音乐。8年在老桑的屋檐下,过得啥日子
意外的温暖慰藉 有点“老电影“的质感 拍照前看到拍照后 喝着新品玫瑰椰子水 吃稻香村无骨凤爪和枣泥饼 废寝忘食剪视频 遇到田小林舅舅那种人只能离远点 所以说 生活里有些男性可能给他关爱没有用 朋友被抢救 我和家属坐在门外贪心 长辈给我讲我要多观察别人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没太反感 还挺温暖 特别朴实 这周比上周好多了 上周孤独无助 坐在蓝岛星巴克里难过 一个人吃了必胜客 却再也没有高中时候的惬意 阿姨说我是不是看不上普通人 非得高富帅 说一个月一万养活不了你 我想有时候一天就花掉了 但现在不会 说你有钱又漂亮学历高英语好会那么多弹琴马术的可你不快乐 😔 我为感情的事太上心了 废寝忘食修视频 昨天做了SPA 想开了又想不开 看书看剧晒太阳 做做旗袍吧 春节可以酒店里游泳SPA瑜伽早餐阅读
当李斯特向巴黎的听众介绍肖邦,弹奏“革命”时,画面切换到波兰国内的革命紧张局势,肖邦一家被查,钢琴被砸坏的画面。。。绝妙!
肖邦是乔治·桑的一段风流韵事,她追求爱情的自由,最终却把所有人都关进了生活的囚牢。
2004.09.28波兰电影展
好像是中学音乐课上看的,回去就买了一盘肖邦的玛祖卡cd
除了乔治桑,主要人物基本都塑造的过于自私和歇斯底里,一度想直接关闭。剧情上比春光奏鸣曲差的太多。三颗星给我很喜欢的这些肖邦作品,冬风、激流、a小调圆舞曲、升c小调夜曲,英雄波兰舞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