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到广州的上铺,躺着麦小胖。
车开了一夜,她哭了一夜。
一想到离开妈妈她就哭。
哭得鼻涕哗啦啦。
不是麦太要送麦小胖去广州,是麦小胖自己想出去闯一闯。
麦小胖在广州学着养活自己,学着适应没有麦太的生活。
每天都吃不到麦太的快快鸡。
可是麦小胖也没有变瘦。
她跟用炼丹炉泡面的麦兜兜一样,懂得再怎么寂寞都要照顾好自己的胃口。
麦小胖在广州认识了可以一起发牢骚的朋友,开始悠哉悠哉的生活,开始挥霍。
她飞来飞去,飞来飞去,到处玩,到处乐。
她不再想起麦太就哭,不再急于每天都跟麦太分享自己拿的是A还是H,哪怕放假时都不太迫切的回武汉见麦太。
直到麦小胖遇到困境。
她才发现唯一想依赖的,唯一可以依赖的,只有遥远的麦太。
比麦兜幸运的是,她不用花四小时下山就能听见麦太。
后来麦小胖她老爸对麦小胖说,送她上火车的那晚,麦太一回到家就大哭了一场。
麦小胖还不晓得,当她在广州悠哉悠哉的时候,麦太每周都上很多很多超课时,周六周日都不休息,还要照顾生病的麦姥姥。
麦姥姥离开的三天,麦太才发短信告诉远在广州的麦小胖。
那晚麦小胖哭了很久,哭着哭着就累了,累着累着就睡了,睡着睡着就做了一个梦。
梦里麦太站在海边,头发白了一些。
醒来后,因为想起了梦里麦太的样子,麦小胖又大哭了一场。
……麦小胖写不下去了……电影才开场20分钟麦小胖就泪流满面,很想念很想念很想念麦太。
麦小胖不知道为什么要飘去广州又飘来北京。
麦小胖此刻好想陪在武汉的麦太身边。
那只鸭太太接走小鸭的时候,小鸭跟麦兜兜说,“你也叫你妈妈来把你接走吧”。
麦兜兜也想走,晚上他拖着行李去找妈妈逃避,可是他后来都那么勇敢,那么善良,拖着行李蹦蹦跳跳上了山。
不是每次遇到问题都能有麦太来接走麦小胖的。
……终于天与地需要独自往两手必需放但我不想放边哭泣边回望。
下午放下手头工作,特地去看了媒体场。
结果傻当当的麦兜完全对不起放映厅的满满当当。
具体缺点就不剧透了。。。
只是放映结束后和做发行的朋友聊天,有些许感触。
这次麦兜彻底地与内地合作,貌似是广东新华展望、北京优扬文化、还有上海SMG三家共同出资合作。
从香港请进内地的麦兜能否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港式风格,这无疑是一个大问题。
可惜的是电影只保持前15分钟还能让观众哈哈大笑,之后当麦太太进入内地,故事陡然变得无趣,无论是笑点还是情节都带上了一丝牵强。
散漫的剧情,恍惚的角色,完全前言不搭后语。
导演编剧谢立文好像是在神游大川,迷失在大陆叙事的困境中无从下手。
当然这不能完全责怪这位麦兜之父。
比如影片中大段大段冗长的,展示城市现代化的3D画面,据说完全都是内地投资方的要求。
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全国幼儿武术大赛因为审查的原因,认为向未成年人宣扬暴力,直接导致高潮部分被剪得支离破碎。
幸亏之前看了故事简介,否则还真不知道麦兜最终领悟了太极拳……这真是一个悲剧。
当把整个麦兜响当当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损失了一些盐分和水分,并且好像顿悟出一丁点东西。
你就是这样,所以保持原样,顺其自然便已经很不简单了。
每次觉得想要深思一下台词,就被麦兜的纯真逗笑给糊弄过去了,所以我看完了以后还得拖回去……道长教导麦兜《老子》的精髓:人依从天地宇宙的规律,天地依从道的规律,但是道又跟着什么来走呢,就是自己了,本身怎么样就怎么样,不造作,不扭曲,自然而然。
听完这段话觉得蛮有道理,但一细想,依完一圈又回原地了。
一句话,我们就该做我们自己。
一如麦兜的解释——不出卖自己的鸡。
可是,何尝容易。
那个在电影开头被称为手工低劣、造型低俗,还会产牛屎的古代器物,却是一只千百年来不停走动的钟,只是它走的太慢了,一百年才动一下,一千年才报时一次,十万年里面的铜鸡才会伸出头来与大家见面。
于是May的friend说“不是忽然叮的一声变成别的东西,才算是奇妙。
那个走的很慢很慢,慢得不像话,但是非常肯定,一直都在走的钟,就已经很奇妙了。
”于是当May看到那个大大的快快鸡招牌,当她见到一如既往的麦兜,她便明白了:“但是如果,只是如果而已,等我长大了,再遇见麦兜,如果那个麦兜,力气还是那么大,那么善良,那么迟钝,那么直上直下,如果我送他的那块橡皮,还是那么雪白,一直都没用过,如果真的是这样,奇妙的事,就已经发生。
”这让我想出了以下很俗的一个感叹句:永远保持自我,按照自己的步调生活,不被周遭改变,那是何等的神奇,那又是怎样的力量麦太想要重塑麦兜,让他上各种学习班,学各种高雅文化,但教授却在麦兜的整体智能评估一栏中,写下了一句话:他不是低能,他只不过是善良。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长大的我每当回忆起幼儿园的那段时光,总会责备自己为何那么傻那么笨,为何脑袋一直不开窍,一而再,再而三的让人欺负,为何那些小朋友那么小就懂得那么多,懂得去讨好,懂得去欺骗,懂得去唆使。
我打心底里看不起那些去告状去拍马屁的小朋友,我就做我自己,于是吃亏的总是我,我被当成了坏孩子,挨批罚站。
我不懂得如何拐弯,所以当别人都躲开的时候,我直直得撞了上去。
于是,成长阶段的我一直力图改变,我不要当以前的自己,我希望我能像其他人一样,懂得伪装自己,懂得多面派,懂得谋求好处。
可是我没做到,我还是那么直截了当,我还是无法靠非常手段夺得利益,我还是一下就让别人看穿自己。
只是,我也早已完全不是以前的自己,我会有不那么善良的想法,会有自私的行为,会嫉妒憎恨,会不宽容。
我不会像麦兜一样挨了打还要问:要不要再搬一箱方便面。
我很怀念能傻呵呵笑的日子,能听不出别人话里有话,能看不出别人背后的小动作,能专心只做自己不设防。
只是有几人能保持人之初的善良,有几人能够不被生活所迫顺其自然,有几人不顾别人骂自己傻继续好人好事。
所以善良总是最令人感动,因为戳到了自己的软肋。
从不出卖自己的鸡的那个麦兜,真的存在吗……
今天下午,在突然降温的冰冷瑟缩之际,我看完了麦兜响当当这部在电脑硬盘里放了很久但一直忘了去看的片子。
和过去看麦兜后的感觉类似,此刻心里有一些温暖,有一些感触,说不得很清楚,但就如片中的麦兜所说那样,“是有顿悟到一点点东西的”。
最有触动的,是那个千年前麦子制作的钟,一百年才动一下机关,一千年才敲响一次,等到千年又千年,才会有只鸡跳出来咕咕叫几声作为报时。
然而如柴九哥那句经典名言,“人生有几个十年?
”普通人,一辈子也未必能让这钟向前走一格。
那这样的钟,又有何用?
这个世界瞬息万变,作为现代人,我们都已经习惯,习惯穿梭于来来往往的人山人海,习惯重复着日日夜夜的琐碎生活,习惯了快,习惯了变。
但,其实是否不变,才是最大的奇迹?
就如同故事最后,阿MAY长大了,偶遇长大了的麦兜,忽然发觉,如果麦兜一直都没有变,才是真的是很奇妙。
试想想,在现在这个世界,一切都在变,天天也在变,然而如果有个人,善良,单纯,天真,坚定,始终保持着如同少年时的爽朗笑容,没有随波逐流,没有趋炎附势,没有被世俗沾染。
那该是多大的奇迹。
我们习惯了用金钱和时间来衡量我们的效率,越快越好,越省越好,然后我们就可以有很多钱很多时间去享受。
但是,到了最后,我们连自己到底要享受什么也不得而知。
我们都希望今天付出明天就可以看得到成果,希望今天播种明天就可以收获,但是,麦兜却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就是因为无法一蹴而就才会显得珍贵而美丽。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善心,关怀,爱,亦是如此,日积月累,无法速成。
就如同那个看起来毫无用处的钟,你无法很轻易地看得到它在动,然而它的确无时无刻都在行走着,你知道它一直在,只是你不一定任何时刻都能看到听到感受到。
人的感官能力,始终是有限的。
但,爱,是永恒的。
片子的立意的确是非常好,但我还是只给了3星。
理由无非两个。
一、些许拖沓。
虽然这种乱而散的叙事很符合麦兜的风格,也能很好地营造那种缓慢柔和的气氛以及时光的悠然之感,但主线上的内容是颇为空洞的,特别是中间部分,让人萌生睡意。
二、主题不明显。
这次的麦兜内容上的丰富度不够,而且主题也不明显,结尾部分些许仓促,有种该说的没说清的草草收场的感觉。
不过还是要对其画面的精良以及3D效果的进步表示赞许。
那些清晰可见的店铺牌名,那些细节出众的绿水青山,的确表现出香港的动画制作技术水平又有了不少提高。
麦兜的草根故事,俨然是我们的一个童话。
希望这个童话也能一直保持它的风格,不变,应万变。
还没看这个片子就有种不祥的预感。
麦兜响当当这个名字隐隐约约透出一种国产脑残动画片的气质,还不如叫麦兜武当,而我直接叫它麦兜三。
不过冲着“麦兜”、“武汉”、“武当山”这几个关键词,在首映前的一个礼拜,我还是表现出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等异常反应。
可是一想到普通话配音,我又只好强捺鸡血准备坚守到粤语大碟版上市的那一天:麦兜离开了粤语,就像肉包离开了包。
谁愿意花钱买恶心呢?
今天下午有事到浦东,顺便到正大广场八楼溜个冰,忽然发现星美八点二十有唯一一场的粤语版。
我心中一荡,喜不自胜。
配音是原版的就行,广电不可能连动画片都剪吧?
掏钱进场,一眼看到了指间沙,心头大定:和八卦女王看的是同一场,足以说明我的品味。
我的座位是二排正中,眼睛有变成外八字的危险,赶紧放下马尾辫,尽量拉开我和银幕的距离。
麦兜三的开场太精彩了。
首先,是一系列变形的电视广告。
然后,是广电总局无敌的大戳戳。
接下来谢式笑话层出不穷,影院内笑声不断,我这么个平时笑点奇高的苦人儿,在别人笑的时候笑,别人不笑的时候也笑,哗,看来我不是笑点高,只是太善良。
具体桥段我是不会剧透的,我没有那么不道德。
其中最经典的一个是“B、A、N、A、N、A——An Umbrella。
”:D。
此处出现的麦仲肥相关段落,也是全片中最感人的。
粤语念古诗特别入耳,就像闽南人唱歌最高。
总之,麦兜三的香港部分,就和麦兜一一样经典。
大概是……嫁猪随狗……嫁狗随狗屎吧,麦兜麦太到了武汉,就变得1点唔好笑。
“我唔要寄送啊……”。
唔好笑。
“一个大西瓜,切一半俾你……”唔好笑。
用香炉煮方便面,唔好笑。
而且还不合理——煮那么多天还不烂?
最雷的是麦兜下山找妈时,道姑版Miss Chan睡眼惺忪、兴味盎然、滔滔不绝地讲出了道士版校长的人生故事,又乏味又冗长(洒狗血),正是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面嘲笑过的“加州场景”。
好吧……是不是有点苛刻了,童话嘛,童话人物都是随时准备掏心掏肺的。
可我从来就没有把麦兜当作童话,顶多,是漫画,所以,点点失望……最失望的我要放在最后讲,这样印象才会深刻。
麦仲肥毫无必要地环游全球我忍了,配乐出现和轻柔甜美麦兜风完全不搭的NEW AGE我也忍了,但最令我沮丧的是,这一部关于大陆的电影,除了金玉其外的俯拍场面,居然没有一个有血有肉的大陆人。
身为一部香港电影,是怕臧否大陆人有风险乜?
的确有风险——讨好是媚俗,吐槽,是政治不正确。
可我一直觉得,谢立文,麦家碧,和他们的猪,是可以超越媚俗和政治不正确的。
无论是麦兜一、麦兜二、还是麦兜二点五,他们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我刚毕业时好多次加班加到快休克,想一想长洲黎根抢包山,想一想看更伯伯扮的神奇小队长,一口气就又顺了回来。
在北京粗砺寒冷的冬天里,那个OL关于麦兜的记忆,是一个小小的,暖暖的星期五。
可是,麦兜三里有谁呢?
这一次的回忆,好荒凉啵……也有种可能,是大陆的资方,觉得大陆的人统统拿不出手,只有大陆的山山水水和市政建设才拿得出手。
比起拆得烂溶溶的大角咀,武汉,上海,都豪华整齐得好像曼哈顿样,可是这些城市里,却空空荡荡地没有一个活人。
我看到熟悉的长江二桥,熟悉的户部巷,熟悉的东方明珠,熟悉的乌鸦岭,熟悉的南岩神道,熟悉的复真观,朝天门,会仙桥,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三天门三天门三天门……我当然好高兴。
麦兜,武汉,武当山,都是我喜欢的。
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喜欢的东西凑在一起的时候,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开心呢?
倒宁愿他们在自己的地盘里做个一流的呆佬。
从影院出来,我问自己,记得什么?
仍然是大力,肥,死蠢,好心。
屎。
鸡包。
啊呀,啊呀,啊呀呀呀。。。
而这些全都是属于麦一和麦二的。
至于阿May和麦兜在好多年以后重逢,比起春天花花同学会的深刻,又再一次流于狗血。
我猜得到麦兜三的开头,却猜不到它的结尾。
我好不甘心。
我好想问爱群道上的谢麦乐队:难道麦兜三是拍给从来没看过麦兜的人看的吗?
影院门口有抽奖联,据说抽到大奖,就可以去蚂蚁傣夫。
水清沙幼,椰林树影有什么,我在平生心愿一栏不假思索地写下:想见到谢立文和麦家碧,写完,眼圈都红佐,有一种麦太式的委屈。
唉,我这个年纪的女人,哪个都是可以随时挤出眼水的啵。
谢麦,以后不熟悉的东西,不要写,不熟悉的投资,不要接……回到家已经近午夜。
路上,我始终面无表情地唱着一首歌。
大包整多两笼大包整多两笼大包整多两笼唔怕滞大包整多两笼大包整多两笼大包整多两笼唔怕滞食、晒、个、包、脚、瓜、大、个、孝、顺、我阿妈食、晒、个、包、脚、瓜、硬、朗、再、奉、献、国家大包整多两笼大包整多两笼大包整多两笼唔怕滞……2009-07-24[欢迎平媒,联系用稿]
当然,麦太是那只可爱辛勤操劳的母猪,不是汤唯演的那个特务。
麦兜,这只可爱,有点呆,有些笨的善良的小猪,恐怕不只是鱼丸粗面、纸包鸡、抢包山之类电影里有趣的说辞。
更多的是,他给普通人带来的某种信念、某种感动。
温馨、宁静的画风,幼儿园里小朋友和老师的有趣对话,麦太的搞笑厨艺展示,这些轻松、幽默的桥段反而更烘托了一种淡淡悲伤的气氛。
其实,我们每个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都是麦兜:讨厌考试、贪玩、有点呆笨、却很善良……每次麦太都是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态,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麦兜的成长环境,希望他聪明、优秀、得第一。
可每次的结局,麦兜还是麦兜,他无法出色地得第一,比武也会挨一顿爆揍,可他依然每天进步一点,坚强快乐的生活。
没有鱼丸粗面没关系,没有得第一没关系,默写没得A没关系,没有腰没关系……即使他是世界上走得很慢很慢的一只钟,可他一直在走,就已经是奇迹了。
麦太为了麦兜,四处奔波,做广告,上电视叫做饭菜。
每天辛勤忙碌着。
她能给麦兜最简单的幸福,就是做麦兜最喜欢吃的快快鸡,看着儿子吃鸡的样子,也是她最快乐的时候。
麦太没有钱,无法实现麦兜去马尔代夫旅行的梦想,却绞尽脑汁地为麦兜导演了一场更美丽的“马尔代夫”之行。
麦太们,有点儿迷信,有点儿固执,一心想改变现状,却越改越糟。
什么都会那么一点儿,可好像什么又都差着那么一点儿。
把希望寄托在麦兜身上,结果总是失望大于希望的无奈。
麦太让麦兜参加大学组织的智力测评,教授给麦兜的评语是,“他不是傻,他只是太善良。
”影片没有描写买都长大后,是否依然继续善良下去,恐怕蹉跎的岁月,还是难免让人发生改变。
这就是童话的好处,不会因为现实而破灭。
麦兜们和麦太们好像是生活在这一时期两代人的艰辛、矛盾的写照。
“写不快你就玩儿完了”“下回我也要得A!
”“要是用橡皮擦掉,橡皮就少一个角了……”在枯燥的学习生活里,一点儿简单的改变,就能带来巨大的快乐。
麦兜们也许无法翻过座座高山,他总会在开始时,抱着必胜的信念冲上那么一段,在半路上,左顾右盼地游玩赏乐,或是帮助落在后面的同伴,揉揉眼睛才发现,自己已经是最后一个了。
当别人已经全速冲刺时,麦兜有些失落的眨巴眨巴眼睛,抬头向上看看拼搏的同伴,兼对手的他们,麦兜咬牙一步一步向上爬着,很慢很慢,可是不停地爬着,这已经是个奇迹了。
也许第一名不是他,可他得到的远比第一更多:练就一副好脚板。
多年之后,第一名的奖杯不在闪亮,可麦兜仍然用他那副好脚板踏出更远更扎实的路,依旧在路上帮助他的同伴和对手。
《麦兜响当当》,基本上看什么感动的片子都觉得太假太嗲太不合逻辑的人,也会在这短短70分钟里获得一次心灵的净化。
周二的下午,虽然杭州下雨,还是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看麦兜。
嘈杂的放映厅里,不时有奶声奶气的小朋友在学麦兜讲话,每到“我要拉屎”之类的桥段,笑声都格外欢畅。
我也哈哈大笑,听到麦兜可爱的声音就产生捏他屁股的冲动,但在这一片笑声里居然哭了好几回,比看《南京南京》哭得伤心多了。
第一回是麦兜不舍得用阿may送他的橡皮,因为只要一擦,白白胖胖的橡皮就不完整了;第二回是麦兜和麦太互相夹鸡腿,一来一去,一来一去,我居然就泪如雨下;之后是麦兜上山学功夫,他一叫妈妈,我也跟着难受起来;最后一次是感动的,长大后的阿may和快餐店里的麦兜重逢了,那只走得很慢很慢的钟在报时,超现实,却又最真实。
麦兜的故事,其实小朋友是看不懂的,因为它太苦涩了。
甚至长期生活在农村和小城镇的人也是看不懂的,因为那里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竞争也还没有到如此激烈的地步,这也是为什么我看第一部麦兜的时候,完全把它当做喜剧片,那时压力离我尚远。
麦兜属于香港,一个从不停歇、向前向前向前的城市,每个人都忙着进修、忙着减肥,不敢有丝毫松懈。
可是总有麦兜这样的人,做什么都慢慢的,有一颗童心,善良无害,买彩票永远不会中,学了武功照样被K。
他和这个快节奏的城市格格不入,可他却温暖着整个香港的心。
(料到用这句话做标题实在太不聪明了,不但没法获得好感,还一定被忽略掉,是的,要是我,看到这个标题我绝对不看下去。
可是,我还是用了,就是觉着好,觉着贴切。
)“他不是低能,只是善良”,回去的路上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这句话,回到办公室迫不及待地告诉同事,这是一个能感动人的童话故事,他们说,说不定这又是一句流行语。
我一直说,能感动人必然是感同深受,那么,我何尝又不是麦兜呢?
他真的很善良,《麦兜故事里》,他说“我想,有天我念完幼稚园升小学念大学,等我念完我知道我会明白一切,那时候,我买所房子给妈妈。
”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给妈妈买个房子,多么朴素的理想啊。
那个在下沙读书的夜晚,我在文一路附近办事,闻到空气里城市的气息和高度的城市化,我暗想,一定要接父母来这里生活,一起散步。
3年过去,我从下沙来到市区,有了个小房子,每月还贷。
可是父母来的很少,仅那么两次也显得拘束,他们似乎不知道这里的语言。
我说,到时候你们把家里的房子卖了,来这里生活,他们一个劲地摇头,原来,我规划的生活是他们适应不了的。
那么,或许我也该像麦兜那样,暗暗发誓:等我明白一切,我买所房子给妈妈。
A和H只差一点点,这个段子在第一部里就出现过,可是,这不是麦兜的错,他很诚恳地说“我也试过努力读书”。
你能想到高中数学满分的人小学里竟然不会做应用题吗?
就是我,那时我真认为自己笨的可以,只要碰到水管一进一出保证不会做,可是,我那么好强,我的父母那么好强,甚至连日常作业有一个叉都不被允许。
临考的每一个早晨,妈妈都要给我补习功课,把每一种应用题型都做一遍。
想来好笑,那个后来被听之任之也能茁壮成长的我竟然在童年时期如此被动。
那么,我找到了借口,我不是悟性低,我只是善良,笨的人也有坚强的理由。
麦太就是我妈,是每一个人的妈,她们承受巨大的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她有卖不完的纸包鸡鸡包纸,银芽火鸡丝炒米,栗子炆火鸡丝煲,花生火鸡骨粥,这次又卖起了快快鸡。
自她给了麦兜一个号码说“只有到万不得已才能给我打电话”,然后在杂乱的床上吃方便面,心下不忍。
她没有大智慧,是一个最普通最传统的妈,有着全人类母亲的理想:不管每天在外面多累只要回到家给麦兜做菜看到麦兜吃自己做的菜就能开心起来,这是一天中最温暖的时候。
当麦兜实现愿望不吃鸡时,麦太有一点难过,有一点惭愧。
这是多么伟大辛酸的母爱啊。
你知道,我让父母来杭州住住,我妈说我这里没法做菜(因为本人讨厌厨房,所以油烟机煤气等都没有配备)觉得没啥意思;来了后,就开始抹地板。
两天里,她最自豪的不是我带她吃了什么,去了哪里,而是帮我刮掉了地板上的油漆和涂料。
麦兜还是回去比武了,虽然被人打了个稀巴烂。
然而我一直记得麦太接到电话说邀请她去参观时的表情:老天有眼,我们麦家终于有转机了。
当看到麦子当众发表言论时,我想麦太一定怀着感恩的心在欣慰:我们麦兜终于争了一口气!
争气,这个从小就灌输给我的词。
一个智商不高的人要在好面子的家庭中脱颖而出,我争气不是为我自己,还有妈妈。
“争气”在我的人生意义里是个有心理阴影的词语,它代表了太多的不开心和无奈,策马加鞭让我倍感无力。
我要出来,我要离开那个地方,尽管已成家中偶像的我如今回去更多的是被捧着夸奖,但我仍然无法承受根深蒂固的攀比。
他们仍然会对自己的子女说“争气”,满怀谆谆。
还好,我的麦太妈妈也可以欣慰了。
电影院里大部分是小孩,他们兴奋的从头笑到尾,还不忘大声喧哗几句,幸好我早就做好影响观影的准备,可是我很好奇他们的父母是怎么介绍这部片子的,我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对自己的孩子说“这不仅仅是一只简单的小猪”,或许父母本来就不懂。
这是一部成人童话,你要简单的看也行,你要往深里想也可。
还好,比《麦兜菠萝油王子》要好理解的多,看着风景如画的武当山,麦家碧这次用了更轻松明快的色调,暖暖的,笑笑叫叫也未尝不好。
什么时候发财,快了吧,发梦吧
还是勤劳的麦太为生活到处奔波,还是单纯、善良、反应迟钝的麦兜过着简单的生活,为他人着想。
故事到了比武的阶段大家都期待的奇妙的事没发生,一切都没改变,还是归于平淡的生活。
没有大家所想的麦兜打败所有人成为英雄,没有麦太事业的新前景。
他们还是回家了,回到那个最美好的家,坚持着决不放弃自己的鸡。
所有的就只是生活。
有很多人说它不好看,可是我觉得这份真实才是最感人的。
我们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奇迹从天而降,但不代表这样的生活不奇妙。
就如动画里所表达的,当在这样平凡的生活下,在度过漫长的岁月后,在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情,年岁渐高之后,还能保留曾经最美好的事物,最美好的心情,最美好的记忆,那奇妙的事便已经发生了。
这些最美好也会是最平凡。
看麦兜纯粹是闲来无事,自掏腰包去看。
发现影院里依然客满,50%的小孩子,另外50%是他们的家长,还有就是和我一样的人。
麦兜是很好看的,很多人都喜欢。
不过这部纯粹的香港动画片引进内地,跟内地的这个公司一合作,又加上大段大段的3D风景描述,这个城市那个城市,这个三峡那个电站的。
然后情节又有点简单和不紧凑,再加上最后我们亲爱的广电咔嚓咔嚓剪一剪。
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我看电影时候内心的潜台词中有这么几句:——靠,这桥有什么拍的啊?。
——这风景怎么还没有结束?
——怎么突然就顿悟了太极拳了?
连功夫熊猫都顿悟了好久吧……唉。
这些我们不说了。
光说说麦兜。
还是一如既往的可爱啊。
那句话我还记得: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
一句话说的我心里酸酸的。
看电影的大部分都是小孩子。
不知道能不能从这些小小的细节里看到什么道理。
我是长大了,看了电影就想啊,教会我们什么道理,让我们认识到什么,这个情节那个矛盾等等。
后来觉得自己还不如那些小孩子图一个乐,也就罢了。
再说,我当时看到“是我懒还是屁股懒”话题是,也笑喷了。
说到底,这部电影的指向人群应该就是小孩子吧,顺带大人带着孩子一起看,结果连着大人也教育了。
故事从开始,经过了一大段的转折,最后又回到了起点。
之后一下子就跳跃了好多年,连麦兜都有了“络腮胡”,朋友之间相视一笑。
突然有一种“我还在这里,你呢?
”的感叹。
一辈子从最开始的要争气、要得A、不能只差一点,变成了之后反正平凡也是福气、再慢的钟摆也在动的道理。
麦仲肥自古以来的“差一点”变成了他的后代——现在麦兜——开始嫌弃后来利用的妙招。
不难想象,这种立意,恐怕小孩子是看不懂的。
就连大人,估计也要在笑过之后回味一下,才能明白。
麦兜是善良的,所以他就算在比赛也要被人狠狠K,他也用勇气,立志顿悟了太极拳,只是太善良,没有用到正处。
之后躲在乡下吃块块鸡。
而后在先人的图纸里发掘了真谛。
好人无用,无法豁达,也不能抛弃,那么就好好活着,不管用什么方式。
低能又如何?
我那叫善良!
低能和善良是两码事。
我知道,我们都有麦兜的一面,即使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因为过于的萎缩和善良最后连累了自己,我们也有不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
我们既做不了随便别人鱼肉的好人,也不能做受人唾骂的坏蛋,那么就中和一下,像麦兜学习,或者说像麦兜的祖先学习,最起码差一点,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这个故事,小朋友估计理解起来就难多了,他们只是看个热闹,看个搞笑。
反倒是我们沉重了许多。
麦兜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去感叹。
很多小情节让人觉得心那么微微揪了一下。
但是笑料很好的遮盖了过去。
最后想说,每一个人不用做到那么精细,麦兜最后也是幸福的,虽然他不是什么思想家,他的祖先更是现在看起来“不靠谱”的很低级很低级的发明家。
但是就是这种很低级的发明家,在过了几百年,还能够顿悟了别人。
更何况是我们自己?
知足常乐,不低能要善良。
只要做到自己比屁股稍微勤快一些,够了。
这辈子就很高级很高级了。
很有中国味道的一部动画,热热闹闹的武汉城还有熙熙攘攘的清明上河图。每次旁白说麦子仲肥的发明我都笑死了。配乐也很好。
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太善良。
不好看!
典型的狗尾续貂,配音也不对味儿了。。
广东话版显然可以更传神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啊,还好没去电影院看……不过我也想知道,我和屁股到底哪个比较懒~~
麦子名兜字仲肥。发明了隐形裤袜。拥有我从小梦想的睡帽。粉红色天空。他不是低能他不过是善良。妈妈说他直上直下没有腰也没有脖子。我还是那么喜欢你那些不喜欢你的人是他们已然老了。
红色麦兜,为香港扼腕!
拖沓。玄。
在很微小的地方,依然会让我欢喜,但拍到3就真的成了部儿童动画片了
麦子,名兜,字仲肥。哈哈哈
把给大人开的玩笑放到动画片里 是在很牵强
普通的话确很普通
继冰河走入侏罗纪之后,香港人麦兜也上武当山了,这年头流行生活在别处... = =|||
当离开了你,想说给你听。
除了黄渤和宋丹丹的配音,没啥好期待的~
我看完站起来就头晕 就头晕~~
这算嘛玩意,我头回有如此强烈的想给零颗星的冲动。
够烂的麦兜。
一直怕失望 就一直拖着没敢看 大体还是回到了前两部的风格上 “我参加了袁和平暑期吊钢丝班”~~~哦 那润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