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甜心巧克力》还有两大特色。
1.出了同名的两款香水,情侣对香哦,全国电影院发放3500套试用装。
2.11号后在上海有气味电影专场,全球首创哦。
以上全部由寻味地图(香水品牌)提供支持。
香水是哪位调香师设计的?
啥是气味电影呢?
具体可以见豆瓣贴: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5610133/
文/杀手里昂Leon 在日本北海道有一个叫夕张的小城市,这个仅有一万多人口的地方以盛产哈密瓜而闻名,这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是全日本幸福度最高的地方。
不过,最令人兴奋的还是一年一度的夕张国际冒险与幻想电影节,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恐怖、惊悚片都会齐聚这里,每当这个时候也是夕张最重要的时刻,全民几乎都参与其中,仿佛一场电影盛会。
凭借着其天然的自然优势,夕张也成为许多经典电影的拍摄地,高仓健的《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等影片都曾在这取过景。
《甜心巧克力》的很多场景也发生在这里。
作为一部合拍片,《甜心巧克力》将故事的背景放置在两个不同的地理空间之中,于是,上海和北海道便分别承载起了现实与回忆的叙事空间。
影片正是通过这两种不同空间的不停转换以及现实与回忆的不断交叉来揭开那段长达十年的等待与守护。
在北海道的夕张小镇,无论是飘洒的漫天雪花还是铺满山坡的薰衣草花海,都为这段回忆增添了一丝唯美浪漫的感情基调;而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却处处显示出一派摩登范儿,以东方明珠为代表的外滩景象、迷离的酒吧都为现实部分的爱情加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这两种不同地理空间的强烈反差也成为影片中对于爱情态度的一种折射,当上海遇上北海道,你到底会做出如何选择?
《甜心巧克力》中的爱情呈现出一种三角关系,但这部影片与其他讲述三角恋关系的影片又有所不同,它并不是通过两角之间的角力竞争来获取这场爱情争夺战的胜利,甚至,在这场有关爱情的争夺战中,有一方是处于缺席状态的。
在影片中,星野守作为一个缺席的存在,林月的回忆便成为木场的竞争对手。
所以,《甜心巧克力》其实就是在讲述一个女人在十年的时间里由得到真爱,到失去真爱,到回忆真爱,再到最后忘记过去重新开始自己生活的一个过程。
《甜心巧克力》中对待爱情观的态度是相对传统保守的,这种爱情观是极具东方式的,只有在这种东方式含蓄内敛的爱情观中,才会有这种为爱守护十年的忠贞不渝。
影片以巧克力为纽带牵连出一段长达十年的不渝爱恋。
在片中,巧克力已远非我们传统意义上能指的巧克力,而上升为一种象征意义,一种对待爱情与生活的态度。
在北海道,林月邂逅了星野守,星野守在圣诞夜化身圣诞老人为人们派发巧克力,为林月在雪地弄了一个心形巧克力,他的温柔善良、阳光浪漫让林月品尝到了巧克力的味道:热情且充满活力;而在上海,林月坚守着那份十年的承诺,一直寻找着十年前那种巧克力的味道,却始终没有找到,而一直默默守护在林月身边的木场帮她找到了这种味道:成熟且踏实稳重。
因此,巧克力便成了影片中林月对待爱情与生活的一种态度。
到底是该停留在对于过去爱情的回忆与想象之中,还是应该选择忘记过去重新开始追寻自己的爱情与幸福,这是林月在面临爱情时的一种两难困境,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一个两难选择。
这种传统的爱情观也决定了这部影片整体上的一个叙事基调:舒缓平静,情节上没有太大的波澜。
音乐大师久石让亲自操刀配乐也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通过音乐的渲染来带动观众的情绪。
所以,影片中的情感也如缓缓流水一样静静的流淌在镜头之中,一点一点的铺垫情绪,等待着情绪积淀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全部爆发出来。
林月为了爱的承诺付出了十年的等待不禁令人唏嘘爱情的神圣,然而,木场十年默默的付出与守护何尝不是更加伟大。
在当下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到处充斥着现实虚伪的爱情片中,爱情似乎成为一种权利交易的游戏,而《甜心巧克力》中传统保守的爱情观或许会带给观众一种对于爱情久违的向往与怀旧。
(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
作为一部唯美浪漫的爱情片,不管是三人的生死爱恋,还是北海道夕张的雪景,笼罩于夕照中的树林,处处勾画出梦境一般的纯美和清新。
情节很简单,林月与星野相爱,后星野车祸去世,林月带着星野移植给自己的心脏,与暗恋了自己十年的木场最终结合。
林月在某次滑雪场写生中,被莽撞的星野撞了个大满怀,星野对之一见倾心,林月态度逐步明朗,两人坠入爱河。
虽有时间渐进推移,但含蓄内敛的林月为何选择星野而非木场,交待并不清晰。
为炮制催泪瓦斯,一人得病一人离世的过时韩剧桥段也统统出现。
林月发生意外滚落雪坡后,星野不顾队友阻拦,坚持自己一人将林月拖到山脚下,后遇车祸命丧九泉。
太多地方让人颇为不解,经不起推敲。
十年来,林月心中始终记挂星野,对着天空对星野说话,但这十年仿佛在她脸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且对木场润物细无声的关怀立场坚定,视若无睹。
看到此类桥段,就让人确信的确是在看电影了。
编剧显然也是想锻造一个惊天地泣鬼神、至死不渝的贞女形象了。
在情节推进方面,倒叙手法闪回,不断在志玲姐姐凝神中开始回忆,又在泪眼婆娑中回到现实。
所幸没有造成太多支离感,故事讲述基本算是顺畅,当然,如此简单的故事再讲不顺畅那就太让人大跌眼镜了。
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木场又一次酒醉之后,俩人在雨中踽踽而行,木场终于鼓足勇气对林月表白,而林月终于在此时如决堤之水扑向木场。
虽然告白之话足够煽情动人,但转折仍显突兀。
久石让的配乐无疑是个大亮点,志玲的日语居然讲的如此流利?
她讲日语比中文顺耳太多,但是她刻意瞪圆双眼装扮无辜少女相,那永远不在点上的重音,真真令人闻之牙痛。
每一个镜头,她都因为用力过猛而显得韵味全无,不合时宜的惊诧表情则无时无刻不在显露她的表演痕迹。
池内博之则过硬了,没有柔软之感。
光州电影节主席郑东彩曾评价,"《甜心巧克力》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爱情电影,它有别于当下市场上充斥的浮躁故事,以浪漫的风景、克制的表演认真的讲述了一段跨越十年的感人爱情,既有日本式爱情的浪漫纯美,又有中国式爱情的现实意味。
"我却以为,两人闲时不小心逛到影院,不小心看了这样一部片子,就好。
北海道雪景风光很美,林志玲日语说得很嗲很好听,轻柔的慢慢的。
从一开始安排阿守是个救护员,我就知道他在电影里必死无疑了,还得让女主角念念不忘10余年。
剧情没有亮点,所谓甜心巧克力是一种想念,用心包裹爱的滋味。
一个人如果用10年去陪伴,照顾,等待另一个人,那必然是真爱了,久处不厌就好。
选择新的生活不是忘记,而是活出深爱的人期望的样子。
总是带着批判的心态看诸如此类的文艺爱情片。
对日本的一切不感冒,对林志玲这一类的妹子完全反感,导致我这一个多小时里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代入。
双线穿插的初衷是好的,但实在过于频繁,也非常生硬(让人觉得这是为了掩饰情节的淡薄)。
悬念太少,如果观众对类似的桥段有一定的积累,几乎不会被电影中的悬念骗到(还没看到一半就能完全猜出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虽然“电影就是电影”,但男女主角雨中激吻,女方马上昏倒在地,随便一治疗就活过来的失真,真的会给整部电影减分。
对于其中的爱情,我并不觉得里面有多少感人的地方。
感觉上就是女主角同时招惹了两个男人(在这一点上电影其实交代得并不是特别清楚),在他们之间游走(给我这样的感觉),在福地佑介去世之后,还持续“伤害着” 池内博之(我总觉得酒店老板对林志玲说的那番话特别得点)。
现在想想,或许是我自己不相信纯爱吧。
所以对那些对小清新兴趣不大的观众们来说,这部电影中能吸引他们的有什么呢?
嗯,久石让还是不错的。
看完这部电影,看了很多影评之后,我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电视剧的观后感。
里面写着:看到结局,男女主角在一起了,大家为他们圆满的结局感到开心,殊不知,他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在一起,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的生活会不会幸福,又有谁会知道?
我的感觉,也同样。
不能否认,导演开启这部电影的意义,应该是让人懂得去发现爱,去珍惜爱,去懂得守护爱。
但我想从最基本的开始:什么是爱?
有人说,能在一个人身边守护10年,必然是爱了。
错!
我不能说林场对林月一定不是爱,我只想说,他或许守护的,只是10年前的林月,那个可爱的留学生,那个和阿守在一起的林月,那个他没有得到的林月,那个受了伤的林月。
他所守护的,只是在他生命中缺失的一部分,一种感觉,或许跟林月无关,或许跟人无关,只是那时那刻的一种感觉,那种让自己以为爱上了的感觉。
或许是我没有完全解读电影的故事,或许是我太悲观,总之,我感觉他们这一段,与爱情无关。
既然这样,何谓守护爱,何谓等待,何谓发现和珍惜呢?
没有了最基本的假设,一切都不成立了。
对于林月来说,她不可能不知道林场在她身边是因为什么,不管他是守护那份感情也好,守护林月本身也罢,总之他所做的一切和她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她不接受,本应早早用含蓄的方式让他知晓;如果她一早就能接受,又何苦为难他整整十年?
最后让她感动的,竟是林场做出了她想要的巧克力味道——阿守曾经做出过的味道。
林月和林场在一起了,却觉得那么的讽刺。
他们在一起真的会幸福吗?
她还会经常想到阿守吧,一个愣神,都会引起林场的注意——他守护了10年,自然对他苦苦得到的这个人是十分敏感的,林场或许不会问她,或许会装作不在意,可又怎么可能不在意,只会自己偷偷在心底难过罢了。
之前说不介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在一起。
一旦在一起,她便是他的,他就会介意,她心底有另一个人的存在。
说来说去,这个电影中,最幸福的便是林月,前半段人生有阿守的细心呵护憧憬未来,后半段又有林场的相守和呵护。
不管怎样,她都不会是一个人。
我却不喜欢,她利用林场的感情,浪费了他整整10年的时间。
最后在一起就能弥补一切吗?
在一起就真能放下所有安心爱他吗?
……一切都是未知的。
说实话看完这部电影,我是颇为气愤的,我也不清楚它触动了我的哪根神经。
我只是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以理由去耽误别人的时间。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清清楚楚的表达自己不好吗?
所以我只想说,女主就是我心中的绿茶婊,我不喜欢。
12300110009 王民超 这并非一部很有新意的电影,结局基本能在中场时踩到,水总陪着林月度过了十年,终于让她忘记了可算是共度了一场生死恋的阿守,他用的时间是十年,地域跨度是中日。
整部片子最为出彩的地方在于画面和音乐,尤其是色调的选择,如果将整部电影的不少镜头定格,那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摄影系列,北海道的皑皑白雪,夕张小镇的宁静,再加上主人公的特别的着衣——白雪地上的一袭红衣,的确让人惊叹。
同时,整部片子选择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叙述方式,倒叙和插叙的兼顾,让整个剧情有一种扑朔迷离之感。
但是也由于这叙述方式的复杂,倒让这原本简单的情节有些受不了。
前段简单的剧情被复杂的叙述方式层层渲染,使得后半段,尤其需要铺陈的林月的心理变动被大大简化了。
当然这也带来一个好处,大大突出了林月与阿守的恋爱过程,一个很容易发现的事实是,林月和阿守之间的故事并没有太多的令人惊异的细节支撑,两人从一次写生之后相识,在新年之夜送巧克力,去孤儿院相知,再到在摩天轮表白,之后就是山中遇险。
但是这段并没有让很意外的故事,却让人印象深刻,原因在于导演使用了复杂的叙事来层层剥开。
但是,问题是这样浓重铺写的重情,在影片后半段需要被化解——也就是在剧情设置上林月“需要”去转移到水总身上时,并没有使用可以相媲美的情节铺陈。
与水总的故事仅仅局限在几个细节上,而且这两个细节也并不是特别能够打动人,同时这些细节的插入也缺乏技巧性,单调使用回忆的手法来展开。
尽管影片在最后也设置了一次转折,并增添了一次生死相守,但是遗憾的是,在接吻时突发心脏病的桥段有些“雷人”,反而却破坏了气氛。
总体上来说,在剧情设置上,整部剧缺乏新意,也缺乏令人感动的细节支撑,再加上前后轻重上的差异,让人有些感觉到局促收尾。
而在文章表达的意涵上,这部剧的基本对比在于夕张的自然(阿守)与上海的繁华(水总)、死恋与生爱,这些对比在当今显得并不是很特别,但是导演在这两者之间做出的选择却颇有些意外,现实战胜了回忆,付出得到了报偿,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转变却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现实的“小感动”消解了死亡的意义,也许这中感觉并不能很鲜明地被感知,原因在于这部电影中阿守的死亡显得有些“自找麻烦”,但是这种选择的改变依然能说明一些什么。
也能引起一些探讨,虽然这并不是这部商业电影本身希望引起的。
为看《甜心巧克力》,我颇经历了一番曲折,先是约好同行的妹子临时爽了约,接着出发前公司领导来电话,让我处理紧急事项,眼看要搞到迟到。
我又烦又燥,几乎要放弃订票。
但我毕竟还是深爱着志玲姐姐的,毅然排除万难,孤身前往,迎着一对对情侣讶异的眼神坐进影厅。
等到场灯暗下,志玲姐姐的嗲音在耳畔响起,我总算把焦虑和尴尬都抛诸脑后了。
看完电影,我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幸好被放了鸽子。
因为我曾向姑娘介绍,这是一部“爱情搞笑片”。
可事实上,这个文艺气息缭绕的爱情故事里,有的是苦涩和甜蜜交织,有的是相思之痛和怀念之殇,虽有几处轻松诙谐,但并无法上升到搞笑的级别。
之所以犯下这个错误,全因为我自己误导了自己,一个印象来自好莱坞那部《浓情巧克力》,同样是巧克力萌生出爱情,那片里有为数不少的犀利幽默和嘲讽。
更主要的是,《甜心》多款海报都是两男一女布局,志玲姐姐作御姐大女人状居中,两霓虹帅哥笑逐颜开簇拥在旁,怎么看都仿佛《单身男女》等“二男追一女,斗法渐升级”的复现,何况志玲姐姐已经演过一部同类型的《101次求婚》。
哪晓得,《甜心》可不玩什么泡妞大法、把妹神技,奇招尽出的情敌较量更是不见踪影。
追求女神的招数不外乎教滑雪、坐摩天轮、送花送巧克力、在雪地摆出大红心,如今的大学生都懂得玩更炫的呢。
影片让我想到许鞍华的《天水围》和《桃姐》,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题材,却唤起相似的体验。
许氏电影里如影随形的生活气息,对照着《甜心》里脚踏实地的恋人纠葛,爱情不外乎简简单单的追逐和守望,哪有那么多曲折离奇,哪来那么多大风大浪,一段回忆刻骨铭心,都足够煎熬上十年了。
大起大落的波折在这里基本缺席,即使是福地佑介的角色意外身亡(这可不是剧透哦,满网的内容简介都写到了这点),考虑到他滑雪场救护员职业的高风险性,并不与狗血洒一地的韩剧桥段为伍。
看片时我一直在想象,这故事有没有可能发生在身边。
结论是,除了寥寥几处有空中楼阁之感,此外都紧贴着生活的节奏。
别的不说,池内博之不敢正面示爱,只是借酒浇愁,就和我一个朋友的遭遇何其相似。
最近在网上遇见他,总免不了谈到他的感情挫败,我很来事的督促他对姑娘大胆追求,变着法子出点招数,他总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不敢火力全开。
看完影片我给他发了条短信,建议他约姑娘看看《甜心》,希望银幕上的眷侣能促成一桩银幕下的姻缘吧。
配乐家的名字能被用作影片的大众卖点,在欧美国家也凤毛麟角,亚洲大概只有久石让大神一人。
影片的主旋律相当动听,每逢“触景生情”,“真情告白”,“缅怀忧伤”三种情绪,都会适时响起,编排的很是入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哼哼。
好几首配乐都很像日式节奏布鲁斯歌曲的前奏,听着听着,我总是生怕一个女声会突然唱起来,这让我有点出戏,大概是我听的日语歌太单一了。
总的来说,这张原声并不是久石让的最高水准体现,但足够放在书吧或咖啡厅里当背景,循环几遍也不会腻的。
比较吊诡的是,你若留心开场前的龙标,中括号里标的年份竟是2012。
原来影片是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所拍,一口流利日语的台湾偶像主演,两名日本帅哥配戏,故事放在上海和北海道,讲述一衣带水间的爱情,作为献礼片实在是恰如其分,一年多前就亮相东京国际电影节。
但由于去年中日紧张局势,在大陆的公映被推迟到了今年,宣传力度也不如最初预想。
好在对于影迷来说,这块巧克力本身依然纯粹可口,并没有因掺杂了政治的杂质而失去了诱惑。
它还能让我看到年轻一岁的志玲姐姐。
志玲姐姐继续展现让全场女生妒恨的驻颜神术,略施粉黛,不打柔光,娇柔细腻的脸庞,吹弹可破的肌肤,稳坐装嫩交椅第一把,别说演大学生,演高中生也毫无破绽。
后半段她有好几场眼泪汪汪的戏,镜头不移,直到两行清泪落下,分明是一种自信的表达:我可没有化浓妆哦,否则妆早就花了。
放在别的电影里,我会说巧克力店生意兴隆是艺术夸张,但本片里百分百写实,如果我所在的城市有这么个巧克力西施,即使门口的队伍比最高档的夜店还长,我也非光顾不可。
福地佑介对林志玲说,他想调制一种不会融化的巧克力。
他大概没有想到,池内博之替他完成了这个心愿。
老太太对池内说,爱她不能憋在心里,要得到她,珍藏她。
池内用十年的守候,证明了自己有一颗不会被时间融化的永爱之心。
最后,这颗心被做进了巧克力中,盛进了求婚戒指盒,融化在爱人的嘴里,也融化了她的心。
带着感情去做巧克力,听起来神乎其神,其实远没有那么难做到。
(文/方聿南)
文/安意如 看了《甜心巧克力》开场5分钟,我就有了判断。
“林月”这个角色适合林志玲。
她的气质,很适合出现在这种日式情调,温柔舒缓的片子里。
连她天生娇嗲,都变得非常自然,妥帖。
这是让人惊喜的认可。
在过往的片子里,林志玲扮演的角色或多或少都与影片和其他主演之间存在一点距离。
她确实有在用心演,但她的气质总是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感觉像是悬浮在影评上空。
《101次求婚》好一点,她扮演的角色定位就是“女神”,有黄渤这位神通广大的“屌丝”拽着,女神有很随和,不撒娇,俩人看起来居然也很搭调,看完还有一点温暖和欢喜。
这次更好,他在日本导演筱原哲雄的引导下,尽情流露性格中的温婉优雅,日本演员素有的内敛沉静的表演方式,帮她入戏,从表演的深度来说,她很自然的突破了以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一代宗师》里的章子怡,盖过了男主角的风采,成为她一人的大戏。
电影里,林月在雪地里仰望天空的镜头,干净空灵,让人想起岩井俊二的《情书》。
这是日本导演的素养和功力,他们善于用镜头去表达情绪。
哪怕只拍演员的侧影,也能勾起观众的浮想联翩。
那是十年前的林月,独自从上海来到北海道留学,借宿在夕张小镇的木场家。
这宁静美好的小镇给她许多灵感,她绘出许多画作,还认识了两个善良美好的男生——木场和星野守。
与稳重内敛的木场不同,星野守热烈明朗。
他教会林月做手工巧克力,让她尝到爱的味道,从此之后刻骨铭心。
林月从星野守那里感受到的爱的甜蜜和温暖,是她期待已久,不能抗拒的。
两个生长环境相似,心灵默契的人自然地走到一起。
面对关系的改变,木场只能深藏爱意,隐忍心酸,微笑祝福。
是的,木场才是故事的主角,虽然他经常被忽略。
林月对星野守说,她是因为看过《幸福的黄手帕》才决定到北海道游学。
星野守陪着她去看了电影里的小屋。
那部电影平静的阐述爱之艰难,爱之坚守。
一个人,究竟可以爱另一个人到什么程度,在漫长时间里的坚守,最终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那时的林月有期待吧!
她不会知道,在她生命里的两个男生,会矢志不渝的守护着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她答案。
一出场意外,星野守为了救林月丧生,他的心脏,移植给林月,从此之后,林月背负着星野守留给她的爱和回忆生活。
她记得他的心愿是开一家巧克力店,为此她放弃了画家的理想,固执地做着手工巧克力,只为找回回忆里爱的味道 这是电影里,第一个让我感动的点,回忆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回忆里有难舍的人和事,味道之所以难忘,是因为那刻与你分享的人重要。
浮生漫漫,当时光洗劫了过往,,我们执意留下不忘的,无非也就是一些吉光片羽的细节。
没有人比木场更懂林月,她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小女人,也是一个优雅坚贞的大女人,她承担了伤痛,即使心里再孤单,也会假装若无其事,她优雅地守护着感情,一个人也要完成曾经的承诺。
他知道她温柔倔强的性子,时光的流逝,不会引起她的仓皇,她会选择安静优雅的老去,坚守承诺,用行动证明永恒。
面对这样的她,他能做的也就是竭尽所能的呵护,面对这样的她,沉默的坚守,是他唯一可以保持的默契和优雅。
在感情里,不是每一次,每个人都有做主角的机会,谁敢放言自己从来没有体会过配角的辛酸和悲哀。
通常不是你早,就是我晚,天时地利两情相悦是如此难能可贵,要谢天谢地。
这部电影也许能唤起你的一些回忆和期待,偷偷想起我们曾经爱过的,却不能表白的尴尬……想起那些曾经忽视的付出,已辜负的深情……或许还有些来得及的回应。
木场对林月的深情,不逊于以命相付的星野守。
时间和生命一体同源。
星野守用生命守护林月,他用余生去守候她。
做不了陪她开始的人,就做陪她走到最后的人吧!
即使林月的心里永远都会有星野守。
就算得不到回应,我也心甘情愿相陪。
在时光中不计回报付出,不离不弃的坚守,才是最让人耿耿于怀无言的。
≪甜心巧克力≫,讲述留学生女孩与滑雪场救护员相识,并与其哥哥上演三角恋的故事。
本片虽然剧情和节奏都很拖沓,但展现了日本风光还算有点质量,好歹算是部日式风格的文艺爱情片。
虽然我也自知这情节很狗血,但林志玲在片中的表现总比那谁要强很多,就为她看也不算后悔和白瞎了期待。
总之,爱看不看。
一开始觉得烂,后来居然被感动了
我其实很喜欢玲姐。。。 有她一半温柔就好了,配乐和景色大赞
挺感人的,喜欢了十年坚持了这么久终于凭借一句“其实我的心里也有阿守”获得了爱人的心。呵呵!外婆说,喜欢一个人守着她有什么用,真爱她就要得到她和她在一起。反正我是没有这么霸道。。。难过也是自己的。哭哭睡了。晚安!
在手機上看的,我感覺挺好。這樣緩慢的推進是我喜歡的調調。美麗的北海道風光連雪景也唯美溫暖。一段沒有紛爭的三角感情,那個人退讓成全珍惜守護。劇終時那顆包羅一切的甜心巧克力,也是沒有停止三個人之間永遠的牽絆。我看過林志玲的日本廣告,現在看到池內博之,都是賞心悅目的萌物呀。
CCTV6 过年放了好多电影啊~
怎么还不老啊,我都老了
美景一星 志林姐姐一星
美人,足矣。
为啥每次的吻戏都感觉那么用力
Hiroyuki Ikeuchi+一星
6.6/10
志玲姐姐好腻歪 一直都是高潮眼 ╮(╯▽╰)╭
一星给久石让 一星给志玲姐姐
景色很不錯,影片很一般!
这一次志玲姐姐比之前进步一点了,但是还是矫情,大叔演技还不错,志玲姐姐接受大叔也太仓促了吧,都十年了,搞了半天大叔早点表白也就早就在一起了啊~
CCTV6;唯美;大年初五
很美的电影,我指所有,都好美。音乐,画面,故事,人物,季节,大概会被误导性的名字埋没吧。 强烈推荐,尤女生。
@未完待续 这个片值一分,这个看片的过程值5分,你感受下。
对志玲姐姐要求那么多干嘛 人美就好了嘛
恩,你说,你也会让我找到那个味道,我在等。